盈余公告后漂移PEAD现象研究_第1页
盈余公告后漂移PEAD现象研究_第2页
盈余公告后漂移PEAD现象研究_第3页
盈余公告后漂移PEAD现象研究_第4页
盈余公告后漂移PEAD现象研究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盈余公告后漂移PEAD现象研究【摘要】盈余公告后的漂移现象一直是会计学关注的热点,本文对近三十年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国外的研究集中于PEAD的存在性、其产生的原因和投资者行为等三个主要研究视角。国内学者主要是从PEAD现象在我国的存在性和投资者视角对此问题展开研究。本文认为,会计信息质量对PEAD的存在性、PEAD持续性问题、投资者类型对PEAD的影响等问题是未来该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关键词】盈余公告漂移存在性会计信息质量投资者类型一、国外相关研究国外研究前沿Ball分析了未实现盈余和超常收益的关系,首次证实了盈余公告后的漂移现象。国外对PEAD的研究历经三十多年,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研究领域。(一)PEAD存在性研究Fama(1998)在其研究成果中对PEAD的存在性问题进行了总结性分析,并提出Brown第一次发现的PEAD现象在一段时期内通过了大样本数据的实证性验证。Thomas(1989)严谨并且翔实地进一步分析了PEAD的存在性问题,结论进一步表明在现有市场的情况下很难通过目前的盈余信息质量推导出未来期间内的关于盈余的信息问题。Krinsky(2000)提出了一个新的论点,即盈余公告后漂移现象假说是机构投资者理性度的函数,并在资本市场找到了相关的证据来支持这一新的论点。(二)PEAD存在原因研究国外学者对PEAD产生原因研究,主要有两种理论:一是通过CAPM模型计算的超常收益确实有不确定性;二是对部分新信息的价格反应存在滞后性。(1)CAPM模型不完善或存在估计误差。Ball(1988)研究表明,在一些先决条件下,股票市场是有效的。Olsen(1984)通过分析并研究了计算股票回报率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基于公告后的盈余信息。一是基于盈余回报分析模型(The-basedmodelofEarning),另一种是证券回报模型(Security-return)。(2)滞后的价格反应。Lev认为有效的市场理论假说已经被诸多学者所认可,但是漂移现象出现在盈余公告之后则挑战了这一权威理论。Bhusha(1994)则分析了盈余变化后的数量与投资者交易成本之间的相关关系。作者指出,在交易收益大于交易成本时精明的投资者才会进行套利交易。(三)机构投资者行为角度的论述Danie(1998)与Fisher(2001)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实证结果进一步表明基于公告后的盈余变动主要原因是由于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对市场上出现的非公开信息产生了一系列超自信反应,同时以自我为中心产生了与实际结果相较大的偏差所造成的。Barto(2000)认为上市公司如果其机构投资者所占的比重大反而其盈余漂移现象更微小的原因,主要是机构投资者比个人更有专业敏感性,很少依靠简单游走的模型,而是基于专业的投资分析模型。二、国内相关研究中国的资本市场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较快,有其自身特点,当与其它相对发展较好的资本市场比较时。我国学者对PEAD主要是以下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PEAD在我国存在性研究程伟庆(2002)对预亏和预盈的上市公司进行分样本研究,发现预盈和预亏公告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股价。童驯(2002)将上市公司年报细致划分为预盈、预亏、预增和预减4种,并观察样本公司在会计年报正式公布后的股价波动。吴世农(2003)对未来预期盈余进行标准化后进行排序,研究发现盈余漂移现象普遍存在于上市公司的中报和年报中。张庆翠(2004)研究证明,会计年报公布后两个月内样本上市公司的超常收益以及标准化和未预期盈余都显著负相关,即存在盈余反转,这种现象是盈余漂移现象的反面。林斌和辛清泉(2007)发现,如果研究期集中在短窗口,则上市公司年报公布后出现盈余公告后漂移现象出现在整体样本的可能性较大。如果研究期集中大长窗口,则上市公司年报公布后出现盈余公告后漂移现象出现在未预期盈余为正的公司的可能性较大,上市公司年报未预期盈余为负则不会出现盈余公告后漂移现象。于李胜(2007)在上述研究基础上,从信息传播的角度出发,构建了一个关于盈余公告后漂移现象的理论框架,为进一步研究上市公司盈余公告这一现象奠定了基础。(二)会计信息质量与PEAD关系研究于李胜,王艳艳(2006)把财务包含高质量信息作为不确定信息的重要衡量指标,并更深层次地发现了不确定的会计信息与年报公告后的超常收益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信息质量是PEAD产生和持续的重要原因之一。洪璐(2010)的研究采用上市公司2007―2009年的年报数据对盈余公告后现象漂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会计信息质量高低与否对盈余现象的漂移幅度有明显的影响。(三)投资者类型与PEAD相关性研究齐伟山和欧阳令南(2006)以则深入分析了基于中国资本市场背景下,专业机构投资者持有公司股票在一定程度上是否缓解了会计年报公布后股票价格发生漂移这一现象。研究表明,短时期的研究窗口选择并不能影响股票价格的变动。孔东民和柯瑞豪(2007)在验证中国股市存在盈余公告后漂移(PEAD)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是机构还是个体投资者驱动了这种异象;孔东民(2008)从套利局限的角度进一步考察我国股市的PEAD现象,文章认为市场存在套利局限,异象的背后对应了更高的风险、交易成本或者不同的投资者。蒋玉梅,王明照(2010)以沪深两市全部A股上市公司并剔除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在市场对股票的反应对投资者个人行为特征所起到的作用。研究证明,投资者的个性对上市公司年报公告后产生全面的作用。投资者自信时会对盈余公告产生促进的作用。综上所述,虽然我国的资本市场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