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漯河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第1页
河南省漯河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第2页
河南省漯河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第3页
河南省漯河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第4页
河南省漯河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Y)七年级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0页,5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闭卷考试,请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或答题卡上。2.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使用答题卡时,请认真阅读答题须知,并按要求去做。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为鼓励同学们品读文学经典、领悟家国文化,校小荷文学社特别为大家策划了“传承经典共沐书香”的学习活动,请同学们完成以下任务。【任务一】天下国家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治国、平天下”是中华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价值理念。中华广袤肥沃的土地、绵长深厚的历史,涵养了深沉的家国情怀:为祖国两弹事业“鞠躬尽cuì()、死而后已”却鲜()为人知的邓稼先;为我们衰徵的民族寻找一剂文化药方而qiè()而不舍钻研古代典jí()的闻一多……回望百年征程,家国情怀熠熠生辉;______,______。1.请你观察下面两幅图片,结合“家”的含义,推测“国”的含义。(2分)国:______ 家:人在屋廊下祭祀祖先2.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鞠躬尽cuì() 鲜()为人知 qiè()而不舍 典jí()3.请根据语境,仿照句式,将句子补充完整。(2分)回望百年征程,家国情怀熠熠生辉;______,______。【任务二】吟咏诗文4.文学社小语和小文对最近所学的诗歌做了梳理与总结,请帮助他们补全对话。(8分)小语:诗中有景。“①______,②______”(《木兰诗》)中有边塞军营之夜寂寞惆怅的苦寒之景。小文:诗中有情。那清净的幽篁里,“③______,④______”(《竹里馆》王维)是隐士独享与明月作伴的无限惬意;那西行的漫漫长路上,“⑤______,⑥______”(《逢入京使》岑参)是征人远赴边塞振作精神、安慰家人的万千思念;那寂静的夜色中,“⑦______,⑧______”(《春夜洛城闻笛》李白)听到“折柳曲”,勾起游子的无尽乡思。【任务三】通晓语用5.文学社联合校学生会举办活动,下面是学生会拟写的一则通知,其中有些问题,请你帮助修改。(6分)通知各位同学:对新时代学生来说,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是人生当中必须系好的一粒“扣子”。【甲】为了更好地落实“爱国”思想教育,校学生会决定于4月22日下午在学校阶梯教室开展“家国天下”,届时将举行诗歌朗诵比赛,【乙】请大家活跃参加。2024年3月15日校学生会①通知有一处格式错误,请提出修改意见:______。②【甲】处画线句子成分残缺,请提出修改意见:______。③【乙】处画线句子搭配不当,应修改为:______。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一)阅读下文,完成6~9题(共16分)你是排长我是兵①总是想起老韩,《人民文学》的同事私下里也叫他“韩排”,因为他在部队当过排长。②我当兵那年,老韩已经是排长了。我的排长是山东人,和老韩很是相像:皮肤黢黑,身量高挑,话也不多。排长日常和兵住在一起,如果是大通铺,会睡在炕头或炕尾。他平常会斜挎一支带皮套的五四式手枪,在兵眼里,非常威风。我对排长由衷的敬慕,和他的这一英姿极为有关。晚上,他会把手枪挂在炕头的挂钩上,我几次想把玩一下这支令我神往的手枪,只因排长不怒自威,没敢。③怎么认识老韩的,记不清了,应该是在一次作家聚会上。反正,一聊天就生出几分敬畏。他与排长都姓韩,神情举止又酷似。于是,就像玩旋转木马,在我心里,一种距离一下子定格了:他是排长我是兵。④那时,老韩是《人民文学》二编室主任,已是极有名的作家。我也曾读过一篇他的散文,字字珠玑、文采飞扬、大气磅礴。很少见老韩滔滔不绝,一般作“嗯”“啊”的点头状,间或发几句宏论,自带气场,总是一副很深沉的样子。⑤我曾在一家刊物主事,刊物发行不好,眼瞅着要黄摊儿。为了扭转被动局面,我策划了一个电视专题片进行营销,需请一位有影响力的作家出镜,为刊物说几句好话。我立即想到了老韩。我很不好意思开口,因为一分钱劳务费都没有,加之老韩性格一向高傲,我担心他会不情愿。可急着录制,便向他讲了我们的窘况。“得,别说了,我去。”第二天他很早就来到杂志社,录制完已近中午。我十分过意不去,说:“老韩,中午请你吃饭吧。”老韩一笑:“穷得都叮当响了,请我吃什么饭呀,给你们杂志社省俩钱吧!”说完,一偏腿,飞身跨上自行车,疾行而去。⑥我对老韩敬重有加,除了他与我的排长在形象上重叠,让我有一种先入为主的印象外,还有一个原因。那是1995年初冬的一天,天朗气清。老韩突然给我电话,电话里风轻云淡地说,你写篇稿子吧。我喜出望外,立马投入采访,完成了报告文学《世纪之泣》。在1996年7月的《人民文学》发表后不久,老韩告诉我作品获奖了。我永远难忘那次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十分盛大的颁奖仪式。过后和老韩闲聊,我说我有一个“世纪三部曲”写作计划,老韩听了点点头,平静地说道:“你写吧,我都用。”他说话的语气波澜不惊,就像我当年在连队当兵,排长在晚点名时肯定了我两句。⑦我的眼前展开了一幅诱人的画卷,我像一只即将放飞的雏鹰,对未来的世界心驰神往跃跃欲试。⑧这以后,又给过老韩几篇稿件,也无一退稿。现在回想起来,上世纪90年代,是文学的黄金时代,各大名刊更是文学爱好者心中的圣地。对于一个没什么名气的文学写作者来说,有“国刊”之誉的《人民文学》会上门约稿,几次投稿都被采用,该是一份多么厚重的信任和荣幸!⑨其实老韩牛得很。老韩有两句“名言”:一句是“《人民文学》发一本也是大刊”;还有一句是“我从不轻易约稿,愿意写就给我,不愿意写决不强求”。1997年我调入《人民文学》杂志社,和他在一个办公室,更是有机会领略到了老韩的磊落和风骨。一次他接电话,只是简短的几句对话,听得出对方是因为一篇稿子和他套近乎。老韩表情有些不耐烦,应付了几句,见对方仍不挂电话,脸一下拉下来:“稿子用不用有标准,质量不行,你说出大天也没用。”挂断电话他“喊”了一声,眉峰一挑:“一切以质量说话。行,发;不行,谁来了也白搭!”⑩老韩退休后,依然风风火火,经常看到他出席各种活动的信息,似乎更忙了。他就像一瓶陈年的老酒,岁月没有影响它的品质,反而越来越显珍贵。后来得知他猝然离世,我心一颤,如同被风雪覆盖的旷野,寒冷而凄凉。⑪我和老韩虽然不在一个部队服役,但在我的潜意识中,一直视他为我的排长。我忘不了当年排长晚上为我盖被的情景,忘不了他白天带我训练的情景,忘不了他在我窘困时鼓励我的情景。老韩与我排长的形象又一次重叠,老韩是我的同事、兄长,更是我的战友。⑫在我心里,有一种关系永远不会改变:你是排长我是兵。(选自《光明日报》,作者杜卫东,有删改)6.通读全文,简述“我”和老韩之间发生的几件事情。(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揣摩下面语句,回答括号里的问题。(6分)(1)老韩听了点点头,平静地说道:“你写吧,我都用。”他说话的语气波澜不惊……(如何理解“波澜不惊”一词?)(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心一颤,如同被风雪覆盖的旷野,寒冷而凄凉。(这句话有什么含义?)(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文中有不少细腻、生动的描写,赏析下面语句,做个批注。(3分)挂断电话他“喊”了一声,眉峰一挑:“一切以质量说话。行,发;不行,谁来了也白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文章第③段说“他是排长我是兵”,第⑫段说“你是排长我是兵”。结合全文,说说前后人称为什么发生了变化。(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材料,回答10~13题(12分)月光无价①十二岁是人生中很重要的转折点,让一个人从童年一脚踏进青年,按照惯例,每当孩子到这个年龄父母都会格外重视,给予孩子新的期望和责任。②那年冬天,我刚过完十二岁生日,夜里睡得正香,父亲便把我从睡梦中喊醒。我迷迷糊糊地穿好衣服,揉着眼睛,嘟囔着出了房门。院里的月光跟白昼一样,我清楚地看到架子车上浆满了绿豆芽。我明白了,父亲是让我陪他去县城。③我家距离县城三十多里,想想心里都发慌。“你跟在后面就行,”父亲收拾停当,不冷不热地对我说道。我噘着嘴一声不吭,不想去的话在嗓子眼儿里打转转,却始终没有确出来,等父亲走出大门,我才悻悻地跟了出去。④冷冷的月光洒向地面,很美,要在往日,不知能跟小伙伴们疯玩到什么时候。可那晚,心里有些别扭,有些不开心。一切都显得冰凉冰凉的。除了远处传来的狗叫声,熟睡的村庄,安静得有些瘆人,我踩着脚下的月光,任由身后留下吱扭吱扭的车轮声。⑤父亲弓着腰,两手扶着车把,一步一步往前挪。我跟在父亲后面,数着自己的脚步,当数到两万多步的时候,再也不想数了,因为距离县城远着呢!我想象不出父亲为啥要攀扯上我。难道是因为我偷懒没好好写作业,还是前天调皮跟小山打架?要不就是早几天因为卖鹅皮的事情跟您顶了嘴而惩罚我?这样胡思乱想着,就算父亲上坡时累得哧呼哧呼喘着粗气,我也不愿在后面推一把。⑥天色渐明,月亮没入西关边的时候,我和父亲终于到了县城莱市场,看着胖嘟嘟的绿豆芽,指望着早点卖完,再卖个好价钱能早点四家。然而恰恰相反。干等不动秤,可来了买家,一问价,嫌贵,就到别家去了。没办法,父亲开始降价了。开始两毛一斤,后来一毛五,再后来一毛也没人买了,早饭已过,看看还有一百多斤,父亲只好拉上车子走街串巷,听着父亲“绿豆芽便宜了”的叫卖声,我那颗童稚的心碎了,原来讨生活这么不容易啊。⑦看看太阳偏西,父亲去饭店买了四个包子,送到我手里。这才想起我俩早饭和午饭都还没吃。我接过包子,狼吞虎咽地填进了肚子里。“我把您忘了。”吃完后我木讷地说道。父亲看着我:“就是给你买的。”⑧车子里还有七八十斤绿豆芽,我能感觉到父亲心里的焦急,后来只要有人到车前问,我便央求着:“阿姨,您就买点儿吧,我父亲还没吃饭呢!”“叔叔,您就多买点儿吧,俺还有几十里路呢!”……内心里只盼着能尽自己一点微薄之力帮帮父亲。⑨后来遇到买家,父亲便三分不值二分地给了人家,到最后论起堆儿来。太阳下山的时候总算“卖”完了。父亲掏出旱烟袋,蹲在车子旁边,揽上烟丝,吧嗒吧嗒抽起来。看着父亲眉头上的两道皱纹和榆树皮似的双手,一股说不清的滋味爬上心头,父亲吸完一锅烟。起身去路边的小饭馆买了两个馒头,给我一个,自己留一个,看着父亲一嘴咬去一小半,我的眼泪差点流出来。想着父亲为了养活咱一家人像这样辛苦操劳了一辈子,作为他的儿子,我不能再那么偷懒调皮了,应该慢慢懂事,学着挑起生活的担子。⑩出了县城,月亮从东边聚上了树梢,柔柔的月光,看起来真的很美。月光里仿佛有种蔗糖味儿,微风从耳边吹过,又好像回响着细若游丝的翠音。我主动从父亲手里接过架子车,让父亲坐上去,他居然没有反对,拉着父亲,路虽然很平,但父亲身材高大,就像是拉着一座山。一会儿我身上就沁出了汗,心里却是满足和轻松,也不知道何时父亲悄悄下了车,因为感觉到上坡拉起来也不费劲。扭头时才发现父亲在给我推着车哩!⑪我和父亲披着月光进了院,进了屋。那夜我睡得很香,梦也很甜。梦到自己挣了好多钱,给父亲买了好多好吃的、好穿的。梦终归是梦,等我长大有钱的时候,父亲却离世了。留给我的,永远是那夜皎洁的月光和那夜父亲的良苦用心。(有改动)10.阅读第①段,请简要概括“十二岁”在人生中具有什么特殊的意义。(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第⑩段中“父亲身材高大,就像是拉着一座山。一会儿我身上就沁出了汗,心里却是满足和轻松”,作者的感受是否矛盾?说说你的看法。(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在回忆往事时,作者对父亲的印象和态度是有变化的,请简要说明。(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你怎样理解题目“月光无价”中的“无价”一词?(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17小题(11分)【甲】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乙】欧阳修四岁苦读先公(指欧阳修)四岁而孤①,家贫无资②。太夫人③以荻④画地,教以书⑤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街坊)士人家⑥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⑦。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注释】①孤:幼年丧父。②资:财务,钱财。③太夫人:指欧阳修的母亲。④荻:与芦苇相似的草本植物。⑤书:写。⑥士人家:读书人家。⑦唯读书是务:即“唯务读书”。14.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文言语句方法提示解释(1)及鲁肃过寻阳成语推断法:三过家门而不入(2)肃遂拜蒙母查阅词典法:①顺,如意。②成功,实现。③于是,就④通达。⑤进,荐。(摘自《古代汉语词典》)(填序号)(3)及其稍长课内迁移法:及其家穿井(《穿井得一人》)15.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一处朗读节奏,并解释其合理性。(2分)蒙乃始就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两文都是谈论学习的,读完后,你从甲乙两文中分别受到什么启发或明白了什么道理?(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8~19题(共4分)晚春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18.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作者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唐宋八大家之一。B.诗歌一反晚春迟暮之感,借花草的灿烂,展现暮春的风采。C.这首诗以轻灵的语言,从花草树木的角度写对春天的留恋。D.诗人极力嘲讽“杨花榆荚”没有其他花卉那般艳丽,不配在春天飘落。19.赏析“百般红紫斗芳菲”中“斗”字的妙处。(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名著阅读(5分)20.老舍在谈人物描写时提到,“哭有多种,笑也不同,应依个人的特性与情形而定如何哭,如何笑。”表情是人物在某一特定处境下自我心理与外界社会的投射,请参考示例完成批注,要求分析下列表格中祥子表情背后的具体原因,并通过前后三处比较分析社会原因。祥子的表情语段摘录批注哭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①(2分)从三处表情“哭”“笑”“不喜也不哭”我们可以深切地体会③(1分)笑直到这个时候,他才觉出来虎妞也有点好处,他居然向她笑了笑,一个天真的,发自内心的笑,仿佛把以前的困苦全一笔勾销,而笑着换了个新的世界,像换一件衣服那么容易,痛快!【示例】虎妞答应给祥子买车,祥子很感激也很高兴。不喜也不哭祥子的生活多半仗着这种残存的仪式与规矩。有结婚的,他替人家打着旗伞;有出殡的,他替人家举着花圈挽联;他不喜,也不哭,他只为那十几个铜子,陪着人家游街。!②(2分)五、作文(共50分)21.阅读下面材料,任选一题作文。在为梦想狂奔的路上,也许有暴风骤雨,有寂寞黑夜,不要怕,回头看看,就在身后,有光亮,给你动力方向……请以“记忆里的光”为题,结合自身经历和体会,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文章不少于600字;(2)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人名;(3)叙事清楚,详略得当,突出细节描写。(4)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2023~2024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1.(2分)人用兵器保卫城池/疆域。2.(4分)瘁xiǎn锲籍3.(2分)跨越历史长河家国情怀绵绵不断(意对即可)4.(8分)①朔气传金柝②寒光照铁衣③深林人不知④明月来相照⑤马上相逢无纸笔⑥凭君传语报平安⑦此夜曲中闻折柳⑧何人不起故园情(每空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5.(6分)①署名和日期对调(2分)②在“家国天下”后面加“的活动”(2分)③请大家踊跃(积极)参加(2分)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一)(共16分)6.(3分)示例:①我请老韩帮忙做宣传,他不要劳务费;②老韩向我约稿,我的作品获奖;③老韩继续向我约稿,稿件无一退还。(一点1分,意对即可)7.(6分)(1)“波澜不惊”在这里是语气平静、看不出什么变化的意思,写出了老韩听到“我”的写作计划时平淡的样子,表现了老韩对“我”的认可和信任。(3分)(2)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我的心”比作“被风雪覆盖的旷野”。老韩猝然离去,“我”失去的不只是同事,还有兄长和战友,这对“我”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打击,写出了“我”的悲痛、失落,和难以承受的心理状态。(3分)(意对即可)8.(3分)运用语言和神态描写,表现了老韩工作上坚持原则,不徇私情,赞颂了他的磊落和风骨。(意对即可)9.(4分)示例:人称的变化背后是感情的变化。“他是排长我是兵”:初识老韩,因他和我的排长身份、长相等相像,产生敬畏之情;“你是排长我是兵”:在我的成长道路上,老韩慧眼识才,无私引领、扶持、鼓励我不断成长,我对老韩敬重和感情逐渐加深。“你”更加亲切,表达了我对老韩的感激、怀念之情。(写出“我”对老韩情感的变化,第二人称的亲切即可)(二)(共12分)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