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测试卷九_第1页
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测试卷九_第2页
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测试卷九_第3页
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测试卷九_第4页
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测试卷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模拟卷九(教科版)(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学校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一、判断题:1、种子有顽强的生命力,落在自然界任何地方都会发芽。()2、湘湖里面有各种水生动物和植物,它们与周围的水、阳光、土壤等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整体,我们把这个整体叫作生态系统。()3、把一个长方形盒子里面涂成黑色,将盒盖的一端剪掉一块,在盒子底部铺上吸水纸,再将10条蚯蚓放在盒子中间,盖好盖子。这个实验探究的是温度对蚯蚓的影响。()4、在同一个生态瓶里面,如果增加小鱼数量或者减少水量后,原先的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与原来相比会要多一些。()5、在船舶发展史中,最古老的船是竹筏。()6、潜水艇是依靠调节自身的重力和浮力的大小来下潜和上浮的。()7、明代宝船不仅解决了船身防水的问题,而且还大大增加了载重量。()8、除地球之外,人类还未发现其他适宜人类生存的星球。()9、地球表面有约四分之三的面积被水覆盖,因此我们可以不用节约用水。()10、滴灌是目前农业灌溉技术中最为节水的灌溉技术之一。()11、小明用水壶烧开水,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也会持续上升。()12、水蒸发的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蒸发速度就越快。()13、天冷的时候,人们总是喜欢用热水袋取暖,这种传热方式是热传导。()14、冬天的窗户内侧很容易起雾,这是因为教室内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15、2021年12月,天宫课堂第一课开讲,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位航天员为我们演示了人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神奇现象。()二、选择题:1、下列最适合生长在气候干燥炎热、降雨量小的地区。A.仙人掌B.香蕉树C.松树D.香樟树2、不同的动物可以适应不同环境的变化。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丹顶鹤为了寻找合适的生活环境会迁徙B.企鹅生活在寒冷的南极,所以脂肪较厚C.狗在夏天常常吐出舌头,主要是为了喝水D.青蛙到了冬天会选择冬眠3、田野里生活着许多的生物,它们之间形成的食物关系正确的是。A.绿豆苗蚜虫瓢虫B.落叶蚯蚓小鸟C.蚜虫瓢虫小鸟D.青蛙蚯蚓落叶4、下列诗句或歌词中,描写的是竹筏的是。A.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B.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C.桂掉兰桡下长浦,罗裙玉腕摇轻橹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5、下面张图纸做成的船的载重量最大。(单位:CM)A.B.C.D.6、在设计我们的小船时,要考虑船的。A.大小、形状、材料B.载重量和稳定性C.动力系统D.以上都有7、把橡皮泥做成船型后,有可能漂浮在水面上,这是因为。A.橡皮泥体积变小了B.橡皮泥受到的浮力变大了C.橡皮泥的质量变小了D.橡皮泥受到的浮力变小了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400米B.地球表面的实际平均气温为15℃C.地球正好位于离太阳不太近也不太远的一段距离内,保证了地球上有液态水D.地球上的海洋资源非常丰富,其中海洋生物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吸收者之一9、关于再生纸的制作方法,正确的是。加水搅拌成稀纸浆挤压出水分晾干平铺在毛巾上A.B.C.D.10、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法主要有。A.减量化B.资源化C.无害化D.以上都是11、下列能源形式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A.地热能B.石油C.风能D.海洋能12、如右图,将装有冷水的试管放入热水中,分别用两只温度计进行测量水温,下列结论不能从该实验中得出的是。A.短时间内,烧杯中的水温会持续下降B.短时间内,试管中的水温会持续上升C.冷水升高的温度等于热水降低的温度D.冷水和热水温度的变化主要是因为热量发生了变化13、冬天,为了使整个房间快速暖和起来,我们一般会把空调的出风口往调。A.上方B.下方C.中间D.任何地方14、饭店总是喜欢用砂锅来装一些汤菜类食物,主要是因为。A.砂锅比较坚硬,不易碎B.砂锅的保温性能好C.砂锅的传热能力强D.砂锅炖煮食物更美味15、在烧杯底部的一侧加热,烧杯内的水都会变热。下列示意图能正确表示热量在烧杯中的传递方式的是。A.B.C.D.三、探究题:神奇的植物大自然是一个非常神秘有趣的世界,里面有着非常多种类的动物和植物。小明为了探究绿豆种子的发芽条件,专门设计了一个研究方案。请根据方案中的信息回答问题。培养皿编号种子数量种子所在的环境甲1颗培养皿底部铺上浸湿的纸巾,加上干燥的土壤,阳光照射乙1颗培养皿底部铺上干燥的纸巾,加上干燥的土壤,阳光照射丙1颗培养皿底部铺上浸湿的纸巾,不加土壤,阳光照射丁1颗培养皿底部铺上浸湿的纸巾,加上干燥的土壤,无阳光照射1、在小明的设计方案中,有一处地方被同学指出并不恰当,请指出并进行改正:。2、方案改进后,如果想要探究“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土壤”,应该选择培养皿。A.甲和丙B.乙和丙C.丙和丁D.乙和丁3、通过实验,小明发现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是。A.一定的水分B.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C.土壤、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D.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4、一段时间以后,小明将绿豆苗移栽到了花盆中,并把它们放到了合适的地方,你觉得小明会选择。A.阳台B.卧室C.客厅D.厨房5、上题作出这样的选择的理由是:6、几天以后,班级里开展了绿豆苗的展览会,下面不是小明的绿豆苗的特征。A.茎细且长B.茎粗且短C.茎呈现暗红色D.叶子呈现绿色7、小明探究绿豆种子发芽的条件,设计的实验类型属于实验。8、小亮在完成“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水分”实验报告时,发现自己的现象和结论和其他很多小组不同,你觉得他应该。A.改成其他组的实验数据B.再次实验,收集数据C.不予理睬,照常上交D.改成其他组的实验结论9、“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充分说明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A.水分B.空气C.阳光D.温度有趣的交通工具船是自古以来就与人类生活、生产和战争密切相关的交通工具。虽然现在的我们都以汽车出行为主,但各种船只的设计、制作,都与我们美好的未来生活和强军卫国分不开的!让我们从小学习,为祖国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吧!1、位于萧山的跨湖桥遗址博物馆,里面有一艘“中华第一舟”,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它是一艘。A.独木舟B.竹筏C.摇橹木船D.帆船2、小明所在的学校这学期要举行“我是小小工程师之造船能手”的比赛,那么小明在制作船时,一般会经历的过程是。A.设计、制作、测试、完善B.制作、测试、完善、设计C.设计、测试、制作、完善D.制作、设计、测试、完善3、小明打算制作一艘使用电动风扇为动力的船,那么比较适合用来做船体的材料是。A.橡皮泥B.木板C.泡沫塑料板D.铝箔纸4、为了使船航行方向比较直,小明在船体后方装了一个舵,但航行过程中,船有往左偏的现象,你建议小明把舵往旋转一些。5、在比赛过程中,还需要测试每一艘船的载重能力,小明在使用垫圈进行测试的时候,放置方法应该。A.集中叠放在船底的中间B.集中叠放在船底的一侧C.均匀分布在船底D.以上方法都可行6、最后进行集中展览时,大家发现小明的船,外形上船首尖而上翘,船底宽且平坦,你觉得这样设计最大的好处是。A.增加美观度和载重量B.减小阻力且增加载重量C.节约材料D.方便制作7、最后,当小明放到56个垫圈时,船刚好没入水中,由此可推断,小明的船,最大的载重能力是个垫圈。8、如果小明要扩大船的载重量,下列方法最科学的是。A.增加船的质量B.增加水槽中水C.增加重物的数量D.增加船的体积9、是我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器,已经在海底7000米深处进行过载人探索。A.“奋斗者”号B.“深海勇士”号C.“蛟龙”号D.“海燕”号环境与我们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现在的我们面临很多环境问题。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环境,改善环境。1、我们国家现在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土壤污染、、等。2、地球上的水资源以为主,这些水主要分布在。A.淡水河流、湖泊B.咸水河流、湖泊C.淡水海洋D.咸水海洋3、本学期,我校发起了“垃圾分类促文明”的活动,但是监督岗队员在检查时,还是发现了很多垃圾分类不正确的问题,请你帮忙将这些分错了的垃圾重新归类。吃剩的面包片用过的餐巾纸塑料瓶枯树叶用完的干电池水笔芯塑料袋报纸4、最近几年,萧山的市民感觉冬天好像没以前那么寒冷了,主要原因是全球变暖,产生了“温室效应”,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温室效应主要是因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较快B.温室效应的产生和人们大量使用煤、石油等能源有关C.温室效应会导致冰川逐渐融化、亚马孙雨林逐渐消失D.温室效应使得冬天不再寒冷,我们应该提倡5、中国虽然是一个能源丰富的国家,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应该要做到节约能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夏季空调温度再调高1℃B.外出野餐时选择一次性塑料盒和一次性筷子C.使用地铁、自行车等代替自驾车出行D.在大部分时间里使用电风扇的中低档魔幻的热能量热在生活中是一种常见的能量形式,我们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它。小明通过《热》单元的学习,利用课余时间完成了一个简易保温杯,这个小制作中,到处都充满了科学知识哦!1、小明在选择保温杯杯体材料时,是最合适的。A.不锈钢杯B.陶瓷杯C.塑料杯D.玻璃杯2、小明选定了杯体的材料后,采取了很多种方法来增强保温杯的性能,以下措施没有实际效果的是。A.加盖B.外包毛巾C.在杯中装一半的热水D.在杯子中装满热水3、通过实验,小明将数据记录在了下表中:保温杯编号保温方法开始温度10分钟后温度20分钟后温度1无盖的杯子95℃60℃45℃2杯子外包毛巾、无盖95℃72℃61℃3杯子外包毛巾、有盖95℃82℃73℃4杯子放入塑料泡沫中、有盖95℃86℃81℃通过分析以上数据,可知号保温杯的保温性能是最好的,号保温杯的保温性能是最弱的。如果小明要研究杯子外包材料对保温效果的影响,应该选择号和号保温杯;如果要研究杯子有无外包材料对保温效果的影响,应该选择号和号保温杯。4、小明为了研究热在传递过程中的现象,设计了几个小实验。下图是其中一个实验装置,在金属条表面均匀涂上蜡,然后在A点进行加热。我们可以观察到蜡熔化的过程是。A.A、B、C、D、EB.A、D、B、E、CC.A、B、D、C、ED.A、D、E、B、C5、通过实验,小明发现热在传递过程中的规律是。6、小明还设计实验,观察并比较了铜、铝、铁三种金属的导热性能,最后发现,导热能力由强到弱的是。A.铜、铝、铁B.铜、铁、铝C.铁、铝、铜D.铝、铁、铜7、通过小明的研究,我知道了,夏天水果店的新鲜荔枝总是装在塑料泡沫箱里,是因为塑料泡沫是一种材料,保温效果比较好。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参考答案:判断题(共15分,每题1分)1.2.3.4.5.6.7.8.9.10.11.12.13.14.15.选择题(共15分,每题1分)1.A2.C3.A4.B5.C6.D7.B8.A9.C10.D11.B12.C13.B14.B15.C探究题(共70分)神奇的植物(共18分,9小题,每题2分)1、种子数量不对。应该选择至少三颗绿豆种子。2、A3、D4、A5、因为阳台上阳光充足,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作养料。6、A7、对比8、B9、D有趣的交通工具(共18分,9小题,每题2分)1、A2、A3、C4、右5、C6、B7、558、D9、C环境与我们(共16分,1、3两题每空1分,2、4、5三题每题2分)1、大气污染、水污染(答案不唯一,意思对即可)2、D3、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4、D5、B魔幻的热能量(共18分,1、2、4、5、6、7每题2分,3题每空1分)1、C2、C3、4134124、B5、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6、A7、热的不良导体评分标准:整张试卷折合成50题,对43题及以上为优秀,对30到42题为合格,对30题以下为待合格。4.2产生气体的变化★常考题型★判断题1.小苏打和白醋的反应是化学变化。(√)2.醋是生活中用得较多的酸性调味品。(√)3.与食盐不同,小苏打在水中是不能溶解的。(×)4.小苏打可用作食品制作过程中的膨松剂。(√)解析:小苏打加热后,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让面团变得蓬松、多孔、柔软、有韧性。5.少量的小苏打与白醋混合,气体释放完后可以观察到绿色沉淀。(×)选择题1.下列属于小苏打特点的是(A)。A.白色、粉末状颗粒B.白色、立方体颗粒C.蓝色、晶状颗粒2.下列属于白醋特点的是(B)。A.具有甜味、白色液体B.具有酸味、无色液体C.具有甜味、无色液体3.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大量气体是(C)。A.氢气B.氧气C.二氧化碳4.把燃烧的细木条伸入小苏打和白醋混合的杯中,细木条会(B)。A.继续燃烧B.马上熄灭C.火苗变大,燃烧速度加快5.如图所示,将白醋与小苏打混合后产生的气体倒向装有蜡烛的烧杯,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A)。A.低处的蜡烛先熄灭B.高处的蜡烛先熄灭C.两根蜡烛同时熄灭6.在“观察产生气体的变化”的实验中,关于小苏打和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一样强B.小苏打强C.食盐强实验探究题探究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气体的特点。甲乙(1)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气体的颜色是无色。(2)如图甲所示进行操作,可以观察到燃烧的细木条在产生气体的玻璃杯内熄灭,而在空玻璃杯内正常燃烧。(3)如图乙,将玻璃杯中的气体倒在蜡烛的火焰上,可以观察到蜡烛的火焰熄灭。(4)通过上述实验说明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的气体不支持燃烧(填“支持”或“不支持”)。4.3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常考题型★判断题1.蜡烛燃烧只有水、炭黑产生。(×)2.将白砂糖加热至熔化的过程中没有产生新物质。(√)3.铁生锈会减少铁质物体的使用寿命。(√)4.酵母可以用于制作蛋糕馒头等面食。(√)5.虾煮熟后变红属于物理变化。(×)选择题1.关于蜡烛的燃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A.发光、发热、有火焰B.用玻璃杯罩住烛焰,在玻璃杯的外侧有液滴出现C.将玻璃片放在烛焰上方玻璃片会变黑解析,用波璃杯军佳烛培,在波璃杯的内侧有液滴出现,说明蜡烛燃烧有水产生。2.用蜡烛火焰加热白砂糖可以观察到(A)。A.先变成液态的白砂糖,然后变成黑色物质B.先变成水然后变成黑色物质C.直接变成黑色物质3.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C)。A.木头燃烧B.面包发酵C.湿衣服晾干4.下列化学变化对我们生活有利的是(B)。A.工具生锈B.面包发酵C.树木被酸雨腐蚀5.长时间咀嚼米饭,会感觉到米饭有甜味,这是因为(C)。A.唾液是甜的B.米饭本来就是甜的C.米饭中的淀粉在咀嚼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解析:米饭中的淀粉在咀嚼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唾液中的酶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连线题将下列各种现象与所属变化及其特点用线连接起来。产生新物质盐溶解于水烟花绽放产生新物质盐溶解于水烟花绽放水结冰铁水变铁球火柴燃烧食物被煮熟物理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不产生新物质不产生新物质实验探究题1.完成蜡烛燃烧观察记录表。燃烧前蜡烛为半透明、白色固体燃烧中有部分蜡烛变成液体流下来,蜡烛变短,玻璃杯壁有液滴,玻璃片变黑熄灭后烛心周围有白烟上升,熔化的蜡烛逐渐凝结结论蜡烛燃烧不但会发出光和热,还会产生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2.完成加热白砂糖实验的相关内容。(1)所需实验材料:长柄金属汤匙白砂糖、蜡烛、火柴、盘子。(2)实验过程:用长柄金属汤匙取一小勺白砂糖,小心地移到蜡烛火焰上方慢加热。当加热结束后把汤匙放到桌子中间的盘子里冷却。(3)由实验可知,白砂糖在加热前是固体,呈白色;加热后,先变成液体,颜色逐渐加深,同时产生焦味,最后变成黑色的固体物质。材料分析题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淀粉遇到碘酒,颜色发生了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用这种方法可以判断食物中是否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