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_第1页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_第2页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_第3页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_第4页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题2分,共28分)1.(2分)阅读如表材料,可以比较出长城和大运河的共同点是()长城大运河秦汉时期,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保护了中原北部地区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隋唐时期,成为联系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加强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A.抵御了匈奴侵扰 B.削弱诸侯国势力 C.促进了南北交流 D.有利于巩固统一2.(2分)如图示意图中括号处应填入()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 D.科举制3.(2分)如图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趋势图》。图中②处出现的我国古代盛世局面是()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4.(2分)诗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生活。唐诗中写道:“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这可以反映出唐朝()A.商品经济的发达 B.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C.手工业规模扩大 D.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5.(2分)某历史兴趣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收集到一些资料。下面这组图片资料体现的主题是()A.唐朝的经济繁荣 B.明朝的科技成就及影响 C.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D.古代的对外友好交往6.(2分)公元755﹣763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以下对“安史之乱”这一事件的时间描述准确的是()A.公元7世纪早期 B.公元7世纪晚期 C.公元8世纪中期 D.公元8世纪前期7.(2分)北宋时期,最高军事机构枢密院的正副长官累计超过200人,其中文臣出身者162人,武将出身者39人。这说明北宋()A.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 B.军队战斗力得到提高 C.解除统兵将领的兵权 D.与辽保持长期的和平8.(2分)如图是北京通州辽代墓葬出土的酱釉马镫壶。该壶用北宋定窑技术烧制,造型仿照皮水囊,扁身双孔,便于穿绳携带。这件文物可用于研究()A.辽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 B.契丹族与汉族的文化交融 C.宋代都市生活的丰富多彩 D.蒙古的崛起与元朝的统一9.(2分)历史上的民族交往与交融,促进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下面古诗词中的“胡”所指的少数民族及其建立的政权是()宋词《满江红》【作者】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A.契丹辽 B.女真金 C.蒙古元 D.鲜卑北魏10.(2分)以下两幅示意图反映的变化是()A.经济重心南移 B.耕地面积增加 C.海外贸易兴起 D.商品经济发展11.(2分)如图中“临安”指的是()A.开封 B.上海 C.杭州 D.南京12.(2分)某同学撰写的历史小论文关键词有:“少数民族政权、疆域辽阔、行省制度”。他研究的人物应是()A.唐太宗 B.武则天 C.宋太祖 D.忽必烈13.(2分)某同学梳理北京历史沿革(如表)。与这三个朝代相对应的制度是()西周秦元属于燕国分属广阳郡、渔阳郡等隶属于中书省A.分封制、行省制、郡县制 B.郡县制、行省制、分封制 C.行省制、分封制、郡县制 D.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14.(2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促进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途径和动力。元朝时,来自中亚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等移居中国,同汉、蒙古、畏兀儿等民族长期相处、互相通婚,逐渐吸收交融而形成的一个新民族是()A.藏族 B.党项族 C.回族 D.女真族二、非选择题(本3小题,共32分)15.(12分)唐朝是中国古代史上的鼎盛时期,在当时世界上声名显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太宗和唐玄宗前期的统治唐太宗唐玄宗政治勤于政事,善于用人、虚心纳谏重用贤能,整顿吏治经济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文化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注重文教,编修经典(1)唐太宗和唐玄宗统治时期分别出现了什么盛世局面?根据材料一归纳唐朝能够出现这两个盛世局面的共同原因。材料二观察图1和图2(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农业发展的原因?材料三唐朝边疆地区有突厥、回纥、吐蕃、南诏、渤海等地方政权。唐朝政府与它们都保持着良好关系……贞观十四年(640),文成公主入藏;景龙四年(710),金城公主入藏;唐蕃之间还数次会盟。南诏的13个王中有10人经唐朝加封,南诏王曾多次遣子弟入唐学习。唐朝的边境管理机构主要是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都督府都督、羁縻州刺史由各民族首领担任,由大都护府直接管辖,上统于中央政府。(3)根据材料三,概括唐朝与边疆各民族进行交往的主要方式。(4)综合上述材料,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16.(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生活也丰富起来,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瓦子”……各种艺人在这里卖艺谋生,如说书的、唱曲的、演杂剧的、耍杂技的、表演蹴鞠的,令人眼花缭乱。——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1)请写出材料一的图名。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市民生活丰富多彩的原因。材料二两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已经移至江南地区。……其显而易见的好处是由于出口商品生产基地更加靠近东南沿海港口而节省了运输和交易成本,为规模性海外贸易的成长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在北宋中叶煤炭革命的带动下,冶金、陶瓷、纺织、造纸等各部门技术变革日新月异,分工不断深化,产出能力显著提升……宋代远洋海船载重量大,设计科学,性能优良,正是依赖200吨以上的大型商船,中国海商组建庞大商队,10世纪以后,逐渐取代阿拉伯商人在海上贸易中独占鳌头。领先于世界的造船与航海技术的威力在国际贸易竞争中开始显现。(2)根据材料二指出宋代海上丝绸之路勃兴的原因。17.(10分)某班准备按照“确定历史人物—收集材料—评价”的步骤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同学们确定的研究主题为历史人物唐太宗。以下表格展示的是该班不同小组的研究经过与成果。历史人物材料收集评价唐太宗唐太宗同意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在朝廷中,有很多重要的官职由少数民族人士担任。唐太宗采取开放的对外政策。唐太宗勤于政事,虚心纳谏,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唐太宗统治期间出现“贞观之治”的局面。参考上述研究步骤,请你选取本学期所学的其他历史人物一名,开展研究活动,完成下列表格。(要求:史实准确,评价合理,史实与评价相符)历史人物主要事迹史实(2个)评价(1﹣2个)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题2分,共28分)1.(2分)阅读如表材料,可以比较出长城和大运河的共同点是()长城大运河秦汉时期,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保护了中原北部地区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隋唐时期,成为联系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加强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A.抵御了匈奴侵扰 B.削弱诸侯国势力 C.促进了南北交流 D.有利于巩固统一【解答】据长城“秦汉时期,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保护了中原北部地区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和大运河“隋唐时期,成为联系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加强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可知,长城和大运河的共同点是有利于巩固统一。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全长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明朝建立以后,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先后18次修筑长城,形成了东起辽东、西至嘉峪关,总长万余里的明长城。长城处于北方游牧地区与农耕地区的连线上,在它附近的多民族聚集的地区,建立了许多农牧贸易场所,使长城同时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故选:D。2.(2分)如图示意图中括号处应填入()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 D.科举制【解答】根据图示“注重才学,考试选官”可知,这与科举制度有关;隋朝隋炀帝时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建立;它主要通过考试选拔官吏,官员录用主要依据科举考试的成绩。故D符合题意;分封制是西周实行的地方制度,与选官制度不符,排除A;郡县制是秦朝推行的,加强地方管理的地方制度,排除B;隋朝创立三省六部制,这是中央官制,与选官制度不符,排除C。故选:D。3.(2分)如图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趋势图》。图中②处出现的我国古代盛世局面是()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解答】据题干“《中国古代经济发展趋势图》”结合所学可知,②处的时间是754年,是唐朝中期。结合所学知识,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年号为“开元”,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C项正确;文景之治出现在西汉时期,排除A项;光武中兴出现在东汉初年,排除B项;康乾盛世出现在清朝时期,排除D项。故选:C。4.(2分)诗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生活。唐诗中写道:“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这可以反映出唐朝()A.商品经济的发达 B.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C.手工业规模扩大 D.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解答】据题干关键词“草市”“酒楼”可知,这反映唐朝商品经济的发达。故A正确;题干材料反映唐朝商品经济的发达,不能反映唐朝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手工业规模扩大、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排除BCD。故选:A。5.(2分)某历史兴趣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收集到一些资料。下面这组图片资料体现的主题是()A.唐朝的经济繁荣 B.明朝的科技成就及影响 C.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D.古代的对外友好交往【解答】依据所学可知,在西汉张骞通西域的基础上,开创了丝绸之路。古代的“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到达西亚,再转运欧洲。“丝绸之路”成为横穿欧亚的陆上交通要道。明朝前期郑和奉命七下西洋,彰显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精神。唐朝时,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游天竺取经。所以图片资料体现的是古代的对外友好交往。故选:D。6.(2分)公元755﹣763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以下对“安史之乱”这一事件的时间描述准确的是()A.公元7世纪早期 B.公元7世纪晚期 C.公元8世纪中期 D.公元8世纪前期【解答】公元年份换算为世纪,去掉后两位,余下的数字加一,公元755年属于8世纪。一个世纪100年,前30年为初期,后30年为后期,中间40年为中期,所以公元755﹣763年是公元8世纪中期,C项正确;ABD项说法错误,排除。故选:C。7.(2分)北宋时期,最高军事机构枢密院的正副长官累计超过200人,其中文臣出身者162人,武将出身者39人。这说明北宋()A.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 B.军队战斗力得到提高 C.解除统兵将领的兵权 D.与辽保持长期的和平【解答】A.数据中武职和文职出身的北宋枢密院任职人员比例说明北宋实行的政策是重文轻武。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转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A是正确的选项。B.枢密院的正副长官累计超过200人,其中文臣出身者162人,武将出身者39人,这一比例无法体现军队战斗力得到提高。排除B。C.材料无法体现解除统兵将领的兵权,排除C。D.辽宋签订澶渊之盟后,宋与辽保持长期的和平,排除D。故选:A。8.(2分)如图是北京通州辽代墓葬出土的酱釉马镫壶。该壶用北宋定窑技术烧制,造型仿照皮水囊,扁身双孔,便于穿绳携带。这件文物可用于研究()A.辽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 B.契丹族与汉族的文化交融 C.宋代都市生活的丰富多彩 D.蒙古的崛起与元朝的统一【解答】分析题干,该壶用北宋定窑技术烧制,造型仿照皮水囊,扁身双孔,便于穿绳携带,充分说明了辽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体现了民族文化的交融。故选:B。9.(2分)历史上的民族交往与交融,促进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下面古诗词中的“胡”所指的少数民族及其建立的政权是()宋词《满江红》【作者】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A.契丹辽 B.女真金 C.蒙古元 D.鲜卑北魏【解答】根据题干材料“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处的胡是指宋朝北方的威胁是女真族建立的金,B符合题意;契丹族阿保机建立辽政权,排除A;蒙古族忽必烈建立元朝政权,排除C;鲜卑族拓跋珪建立北魏政权,排除D。故选:B。10.(2分)以下两幅示意图反映的变化是()A.经济重心南移 B.耕地面积增加 C.海外贸易兴起 D.商品经济发展【解答】观察地图可知,我国汉代的主要经济区位于黄河流域,而宋代的主要经济区位于长江流域,特别是太湖流域,所以两幅示意图反映的变化是经济重心南移。故选:A。11.(2分)如图中“临安”指的是()A.开封 B.上海 C.杭州 D.南京【解答】北宋灭亡后,宋钦宗的弟弟赵构登上皇位,赵构就是宋高宗,后来定都临安,史称南宋,C符合题意;开封是北宋的都城,排除A;上海不是都城,排除B;南京是吴、东晋、宋、齐、梁、陈的都城,排除D。故选:C。12.(2分)某同学撰写的历史小论文关键词有:“少数民族政权、疆域辽阔、行省制度”。他研究的人物应是()A.唐太宗 B.武则天 C.宋太祖 D.忽必烈【解答】结合所学可知,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了元朝,为了统治辽阔的疆域,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D正确;元朝实行了行省制度,唐太宗是唐朝皇帝,武则天是大周皇帝,宋太祖是宋朝皇帝,均和题意不符,排除ABC。故选:D。13.(2分)某同学梳理北京历史沿革(如表)。与这三个朝代相对应的制度是()西周秦元属于燕国分属广阳郡、渔阳郡等隶属于中书省A.分封制、行省制、郡县制 B.郡县制、行省制、分封制 C.行省制、分封制、郡县制 D.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解答】西周实行分封制,燕国是诸侯国,秦朝实行郡县制,元朝实行行省制度,故选D;秦朝实行郡县制,故A错误;西周实行分封制,BC错误。故选:D。14.(2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促进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途径和动力。元朝时,来自中亚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等移居中国,同汉、蒙古、畏兀儿等民族长期相处、互相通婚,逐渐吸收交融而形成的一个新民族是()A.藏族 B.党项族 C.回族 D.女真族【解答】唐朝以来,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元朝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故C符合题意;元朝时形成的新民族是回族,藏族、党项族、女真族在元朝以前早已存在,排除ABD。故选:C。二、非选择题(本3小题,共32分)15.(12分)唐朝是中国古代史上的鼎盛时期,在当时世界上声名显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太宗和唐玄宗前期的统治唐太宗唐玄宗政治勤于政事,善于用人、虚心纳谏重用贤能,整顿吏治经济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文化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注重文教,编修经典(1)唐太宗和唐玄宗统治时期分别出现了什么盛世局面?根据材料一归纳唐朝能够出现这两个盛世局面的共同原因。材料二观察图1和图2(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农业发展的原因?材料三唐朝边疆地区有突厥、回纥、吐蕃、南诏、渤海等地方政权。唐朝政府与它们都保持着良好关系……贞观十四年(640),文成公主入藏;景龙四年(710),金城公主入藏;唐蕃之间还数次会盟。南诏的13个王中有10人经唐朝加封,南诏王曾多次遣子弟入唐学习。唐朝的边境管理机构主要是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都督府都督、羁縻州刺史由各民族首领担任,由大都护府直接管辖,上统于中央政府。(3)根据材料三,概括唐朝与边疆各民族进行交往的主要方式。(4)综合上述材料,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解答】(1)唐太宗和唐玄宗统治时期分别出现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根据材料“勤于政事,善于用人、虚心纳谏”“重用贤能,整顿吏治”可得出善于用人;根据材料“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发展经济,改革税制”可得出重视经济发展;根据材料“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注重文教,编修经典”可得出重视文化教育的发展。(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农业发展的原因是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曲辕犁和筒车。(3)根据材料“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可得出和亲;根据材料“唐蕃之间还数次会盟”可得出会盟;根据材料“南诏的13个王中有10人经唐朝加封”可得出册封;根据材料“唐朝的边境管理机构主要是大都护府、都督府、羁州”可得出设置机构;根据材料“南诏王曾多次遣子弟入唐学习”可得出学习交流。(4)综合上述材料,从中可以得到的启示是中国的历史是一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史;各民族都为祖国发展和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故答案为:(1)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善于用人;重视经济发展;重视文化教育的发展。(2)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曲辕犁和筒车。(3)和亲;会盟;册封;设置机构;学习交流。(4)中国的历史是一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史;各民族都为祖国发展和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16.(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生活也丰富起来,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瓦子”……各种艺人在这里卖艺谋生,如说书的、唱曲的、演杂剧的、耍杂技的、表演蹴鞠的,令人眼花缭乱。——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1)请写出材料一的图名。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市民生活丰富多彩的原因。材料二两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已经移至江南地区。……其显而易见的好处是由于出口商品生产基地更加靠近东南沿海港口而节省了运输和交易成本,为规模性海外贸易的成长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在北宋中叶煤炭革命的带动下,冶金、陶瓷、纺织、造纸等各部门技术变革日新月异,分工不断深化,产出能力显著提升……宋代远洋海船载重量大,设计科学,性能优良,正是依赖200吨以上的大型商船,中国海商组建庞大商队,10世纪以后,逐渐取代阿拉伯商人在海上贸易中独占鳌头。领先于世界的造船与航海技术的威力在国际贸易竞争中开始显现。(2)根据材料二指出宋代海上丝绸之路勃兴的原因。【解答】(1)材料一的图名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根据材料一“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生活也丰富起来,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瓦子’……各种艺人在这里卖艺谋生,如说书的、唱曲的、演杂剧的、耍杂技的、表演蹴鞠的,令人眼花缭乱”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市民生活丰富多彩的原因是城市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城市中娱乐活动比较丰富;政府放松了对商业活动的直接监管。(2)根据材料二“两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已经移至江南地区。……其显而易见的好处是由于出口商品生产基地更加靠近东南沿海港口而节省了运输和交易成本,为规模性海外贸易的成长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在北宋中叶煤炭革命的带动下,冶金、陶瓷、纺织、造纸等各部门技术变革日新月异,分工不断深化,产出能力显著提升……宋代远洋海船载重量大,设计科学,性能优良,正是依赖200吨以上的大型商船,中国海商组建庞大商队,10世纪以后,逐渐取代阿拉伯商人在海上贸易中独占鳌头。领先于世界的造船与航海技术的威力在国际贸易竞争中开始显现”可知,宋代海上丝绸之路勃兴的原因有手工业制造实力雄厚,为海上丝路贸易提供了丰富的商品;经济重心南移,商品生产基地靠近海港,利于海路贸易(或海路贸易成本相对较低);造船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