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给孩子一片清爽明朗的天空_第1页
论文-给孩子一片清爽明朗的天空_第2页
论文-给孩子一片清爽明朗的天空_第3页
论文-给孩子一片清爽明朗的天空_第4页
论文-给孩子一片清爽明朗的天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给孩子一片清爽明朗的天空-------浅谈中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特点及疏导方法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不断的深化,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也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并有成为热点的趋势。与此同时,我们通过各种媒体看到了青少年因各种心理障碍而产生的种种不健康行为,有些甚至对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据有关研究报道:“我国青少年有10%~30%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个别学生还相当严重,这种问题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好还有上升的趋势”,于是,各种心理老师培训班如雨后春笋的出现,各种心理辅导、心理讲座如火如荼开展起来……而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人类灵魂的塑造者,对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更应该正视并且重视,认清学生心理现状,分析其成因及特点,运用正确的方法疏导学生,帮助问题学生克服障碍,走出阴霾,给学生一片清爽明朗的天空。心理健康的原则与标准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首先要明确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心理健康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知、情、意、行、人格完整协调,能适应社会。界定一个人心理健康与否,应遵循三条基本原则:(1)心理活动与外部环境是否具有同一性。(2)心理过程是否具有完整性和协调性。(3)心理特征是否具有相对稳定性。躯体无疾病,心理无疾病,具有社会适应能力是国内外公认的“全面健康”三要素。世界卫生组织成立宪章中明确规定:“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没有衰弱的表现,还是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一种完好的状态。宪章提出了健康的十条标准:有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不论事情大小都不挑剔;善于休息,睡眠良好;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能抵抗一般性的感冒和传染病;体重得当,身材均匀,站立时头、肩臂的位置协调;反应敏锐,眼睛明亮,眼睑不发炎;头发有光泽、无头屑;肌肉和皮肤有弹性,走路轻松自如。”二、何谓心理障碍?它是指心理活动失调或心理失去平衡。通俗地讲如果一个人没有了正常的智力水平,不能够了解自己,不能够接受自己,不能够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不善于调节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够适应环境,不能使自己的思想行为与社会协调统一,这时就可以表明他(她)一定有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现代中学生心理障碍的具体表现1.狭隘。一般的狭隘只是性格弱点,但严重的狭隘则是一种心理障碍。心胸狭隘表现在对人对事斤斤计较,常为细小得失耗费大量精力,并为之烦恼苦闷,甚至耿耿于怀,不能自解。不能承受任何刺激,稍不顺心就闷闷不乐,陷于苦恼之中。遇事喜欢猜疑,整天疑神疑鬼,并且无根据地牵强附会,喜欢钻牛角尖。

2.抑郁。表现为郁郁寡欢、沉默、孤独。这在一般情况下属性格弱点,但严重的属心理障碍。患者时常忧心忡忡、愁眉苦脸、动作迟缓、思想呆板,对人冷漠无情,常悲观失望,对生活缺乏热情,甚至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几乎没有一点信心。

3.虚狂。表现为情绪极不稳定,一触即发,性情暴躁,常常头脑发热,忘乎所以。同时,蛮横任性,目空一切,好冒险逞强,追求刺激,常与人争吵好斗,极好表现自己,行动不计后果。

4.恐惧。由于多次的失败或挫折,心灵上受到刺激较深,产生一种恐惧心理。如有的青少年学生受到不及格分数的困扰,以致一看到分数就恐惧,并且害怕教师、家长,不想见到他们,一听到责备的目光就呆若木鸡。有时被恐惧心理压抑得不能进行正常思维,连责备别人时,也会引起惴惴不安。

5.神经过敏。表现为异常敏感而又失去自我控制。常喜怒无常,一些小刺激也会引起大吵大闹。注意力不易集中,不但不能专注于学习,而且过分关心人事关系。心理脆弱而无主见,易被引诱,行为轻率,对人不信任,并容易产生对立情绪和报复心理。

6.过度激动。这是在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后,在极度苦闷中产生的一种反常心理。表现为极易激动,举止冲撞,待人态度生硬,好发脾气,有时则歇斯底里地大吵大闹,不听劝告。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厉害,但又想不出恰当的发泄手段,处于一种谁碰到他让谁倒霉的心理状态。

7.无动于衷。表现为对一切都满不在乎。这往往是受到不公正待遇后出现的一种反常心态,也是一种特殊的反抗形式。他感到自己在别人眼里注定不行,看不到自己的出路,就索性一切都不在乎,对来自任何方面的批评指责均若无其事。有时则故作怪态,使你对他无能为力。但满不在乎仅是外表,其内心却充满着自尊心受到伤害的痛楚。

8.报复情绪。有的犯了错误后,认为周围的人都以轻蔑的态度看待他,在内心激起种种仇恨与对立的情绪,并且十分敏感,任何一点动向都会触动他的神经,连别人看他一眼也觉得是在嘲弄他,甚至把无关的行为也视为挑衅,在内心时时升起一种报复情绪,用破坏、捣乱来发泄自己心中的怒气,并引为开心。

9.怯懦。表现为非常害怕在人前行动做事,特别在公开场合更是畏首畏尾,心情紧张,手足无措,唯恐别人笑自己,伤害自己。甚至在课堂上做作业也要遮盖起来,生怕别人见到了耻笑。怯懦与自卑心理相联,几乎完全没有自信心,精神萎靡不振,软弱、犹豫,对前途有一种渺茫失望感。

10.不良行为习惯。行为习惯是得自后天的下意识动作。不良行为习惯表现为恶意的模仿、说谎、捣鬼、偷盗、抽烟、酗酒等等。有时明知不对,就是不改,一种囿于习惯的适意感受使其缺乏自制能力。上述所列,是在青少年学生中出现频率最高、又是较为典型的心理障碍表现。四、中学生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青少年学生处于发育第二高峰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们的身心变化急剧,内心的冲突和矛盾频繁叠出,因此,是心理障碍的多发时期。概括地说,造成青少年学生心理障碍多发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即主观上生理、心理原因和客观上家庭、学校及社会环境的原因。

(1)从生理、心理方面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现代青少年学生生理发育提前而心理发育不足,造成兴奋与抑制失调及身心功能失调。容易在心理上产生不适应。同时,青少年学生的认知结构(心理活动的沟渠网络)会由于生理上不够成熟(主要是大脑)和缺乏社会生活经验而不够健全牢固。而心理活动的波动起伏与认知结构不健全容易引起心理障碍。

第二,青少年学生社会阅历不足而又常爱幻想,他们的愿望与现实就会产生矛盾,容易造成主、客观脱节。同时,青少年学生的神经系统大多为不均衡型与弱型。不均衡型神经活动表现为两极化,忽强忽弱。而弱型则表现为抑郁和内向。这两种类型神经系统都较脆弱,对外部环境的刺激和变化不能应激适应,造成心理障碍。

第三,青少年学生个性倾向还未完全定型,人生观、世界观与社会观、道德观还不稳定,有很大的可塑性。思想幼稚,容易把一切都理想化,对人生道路的挫折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心理承受能力差,辩证思维相对薄弱,一遇挫折,就易产生心理障碍,看问题易于片面化,绝对化。

(2)从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方面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家庭、学校教育不当。家长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家长的个人修养,家长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与否,家长错误的教育态度和方法,抑或对子女过分溺爱,抑或毒打辱骂,家庭不幸福,父母婚姻出现问题,这些都易造成青少年学生不良的性格倾向。学校教育中对青少年学生或偏爱,或歧视,或处事不公,或谴责过多过重,不尊重他们的人格与自尊心,都易造成学生的心理障碍。第二,青少年学生生理、心理发展不够成熟,如果学习负担过重,加之家长、老师等要求过高过急,致使劳逸不当,引起大脑因负担过重而功能失调,造成情绪紧张、心神不安,产生心理障碍。

第三,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低级庸俗生活方式的耳濡目染、流氓团伙的吸引,以及各种有害思潮的影响,还有各种不正确的社会舆论的压力,如班级排名、学校排名、各种名目的竞赛、“考试落第”等,对青少年学生也有很大压力,处理不当,会引发心理障碍。五、如何正确有效地对中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基于我国目前中学生心理问题现状,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本职工作不仅仅限于对学生的知识传授,能否正确有效地引导问题学生,也是衡量工作尽职与否的重要标准。下面,我将自己在工作中多方收集不安、恐惧、沮丧等。

克服焦虑的原则①不回避。②正面迎战。想一想我们第一次登台在众人面前发表演讲,不就是要紧牙关、深吸一口气、硬着头皮上吗?然后,你会发现事情并不是象我们想象的那样难。正面迎战可以让我们习惯于使我们生活不好过的人、事、物,正面迎战会改变我们对自己的认知,当看到自己主动迎战而不是一味回避时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克服焦虑的方法①要学会放松自己,如果能够放松自己就会比较容易接受焦虑的存在。日常的有效的方法有深呼吸,或者在引起焦虑的情况发生前做好准备。②运用想象减轻焦虑。想象可能出现的焦虑情景,放任自己体验焦虑,同时随时提醒自己,焦虑虽让人不舒服,却不会致命,慢慢地就可以与焦虑共存了。③进行理性思考。看看自己面对焦虑情景有没有使用错误的思维模式,比如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夸大事态、不知变通、不合理预期等。

总之,我们要正确认识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现状,对青少年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障碍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予以解决,提高他们心理品质,促进他们个性健康发展,使青少年学生达到个体化与社会化平衡协调发展,完成由“生物人”向“社会人”转化,扫走其心灵阴霾,为他们的健康成长留下一片清爽明朗的天空。参考书目:【1】新华社:《大中学生心理障碍应该引起社会重视》,载《人民日报》,1989年8月15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