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全册导学案_第1页
2016~2017学年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全册导学案_第2页
2016~2017学年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全册导学案_第3页
2016~2017学年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全册导学案_第4页
2016~2017学年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全册导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

全册导学案

2016〜2017学年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全册导学案

目录

工第1课沁园春长沙学案

上第2课诗两首学案

上第3课大堰河我的保姆学案

工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学案

工第5课荆轲刺秦王学案

上第6课鸿门宴学案

工第7课记念刘和珍君学案

工第8课小狗包弟学案

上第9课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学案

上第10课短新闻两篇学案

上第11课包身工学案

工第12课飞向太空的航程学案

2

2016〜2017学年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全册导学案

第一单元泛舟诗词海洋

第1课沁园春长沙

学案1文本研读

课前预习区自主学习教材夯实基础知识

自主梳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D单音字

①沙()②梆)③那)

④遵()⑤侯()©m()

⑦承()⑧稠()⑨挥序(

⑩谡江()皿嵯()⑫怅攀廊()

(2)多音字

事阳置经

①重,②曾

重心,■祖

看守尽管

③看④尽

看见国情

干劲|廖过

⑤劲⑥度[揣度

劲敌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树(2)1廓

(1)­

诡姓

怅(4)|马nn

(3)-

岁月江

品和

(5)-(6)-

服ying暮

3.词语释义

(1)漫江:

(2)百舸:

(3)寥廓:

第1页共81页

2016〜2017学年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全册导学案

⑷苍茫:

⑸百侣:

(6)峥噪:

(7)岁月稠:

(8)书生:

⑼风华正茂:

(10)挥斥方遒:

4.近义词辨析

(1)寥廓•辽阔

寥廓:指宇宙的广阔。

辽阔:形容原野或水面非常广阔。

例句:①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把科学、文明的种子播撒到—的田野乡村,

广大文化、科技、卫生工作者在“三下乡”活动中大有用武之地。

②登上山脊极目远眺,高纬度的天穹显得格外高远,湛蓝色的天空中飘浮着朵朵白

云,俯瞰镜泊湖"水心如镜面,千里无纤毫”。

(2)苍茫•苍莽

苍茫:空阔辽远,没有边际。多指夜色、水域、大地等。

苍莽:多指树林、山岭、大地等广阔无边。

例句:①油画《战友》选取了毛主席和杨开慧烈士在长沙早期从事革命活动的典型环境,

以隐现于一片—中的湘江、橘子洲、船舶为衬景,突出表现了毛主席和杨开慧烈士的光辉

形象。

②在一逶迤的大凉山深处,有一位平凡的马班邮路乡邮员一一王顺友。二十年如一日,

他默默走在寂寞的山路上,为千家万户传递着远方亲人的消息。

(3)意气•义气

意气:是意志和气概,志趣和性格或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

义气:是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

例句:①他在商场上摸爬滚打了几十年,总是感到很孤独,直至遇到王志浩,他才觉得

找到了—相投的朋友。

②他是一个讲—的人,每每同事遇到困难,他总是热心帮助。

(4)风华正茂•年富力强

二者均形容年纪轻,精力旺盛。

风华正茂:指风采动人,才华横溢,形容青年人奋发有为、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年富力强:指正值盛年,精力充沛。

例句:①当年我们—,精力旺盛,不论撰文,还是校对,都能得心应手。

②县委领导班子成员,大都是的中青年。

第2页共81页

2016〜2017学年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全册导学案

、预习思考

1.这首词是在什么背景下写的?

2.词的上下阕各写了什么?

课堂活动区合作互动探究突破重点难点

、文本探究

探究点一赏析写景句

1.这首词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2.这首词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描绘的?

3.这首词中哪些词具有表现力?

4.词人描绘出一幅怎样的画面?

5.词中的寒秋景物有无过去一般旧诗词中的那种肃杀、感伤的“悲秋”情调?

第3页共81页

2016〜2017学年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全册导学案

探究点二思想感情

6.词人面对美丽壮观的寒秋图,想到了什么?

7.“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嶂岁月稠”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8.“峥蛛岁月稠”具体表现在哪里?

9.这些“同学少年”是怎样的一群人?

10.最后三句体现了怎样的感情?

探究点三主题归纳

11.这首词的主旨该如何把握?

第4页共81页

2016〜2017学年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全册导学案

、写法探究

情景相生

文本回顾

这首词上阕虽着重写景,却处处景中寓情。“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四周枫林如火的

写照,又寄寓着词人火热的革命情怀。“万山红遍”正是词人“星火燎原”思想的形象化表

现,是对革命与祖国前途的乐观主义的憧憬。“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则是作者对自由、解放的向往和追求。“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感叹,则由写

景直接转入抒怀,自然带出下半阕的抒情乐章。这是情由景生。

下阕虽侧重叙事抒情,但也有情中景。那就是“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形象地显示了

当年的豪迈气概和战斗精神,并反映了现实,评价了生活。

技法点拨

情景相生,是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的手法。有借景抒情、景中寓情、移情入景、触

景生情、情景交融等不同的说法。其特点是情随景生,情景相间,以创造富有诗情画意的艺

术境界。就情和景的关系而言,往往是密切结合的。清人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情

景名为二,而实不可分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王国维《人间词话》则进一步指出:“一

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写景抒情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情景分写,另一种是寓情于景。

情景分写。在一首诗词中,写景部分与抒情部分界限很清晰,表面看来,情与景是并立

的,是分开的,实际上,是情景一致,情景结合。

寓情于景。有的诗词,表面看来,全是写景,实则寄情于景,如韦应物的《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鹏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四句诗全是写

景,但在写景中,寄托着作者对西涧春日景色的喜爱以及向往自由自在的隐逸生活的情感。

我们在写景抒情时,可以乐景写乐情,哀景写哀情,也可以乐景写哀情,哀景写乐情。

从衬托的关系讲,前两种可以看作正衬,后两种可以看作反衬。

写作练习

运用情景相生技法,以“我眼中的秋色”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短文。

答案

自主梳理

1.⑴①qin②jd③96@qiii⑤h6u⑥xi6⑦jing⑧ch6u⑨chi⑩mGn

@fchengr6ng⑫bhdnglidokud

(2)①ch6ngzhong②c6ngzeng③kdnkan④jinjin⑤jinjing®du

duo

2.⑴橘®⑵寥廖(3)惆稠⑷谩漫⑸鹰膺(6)蔼霭

3.(1)满江。(2)许多船。舸,大船,文中泛指船只。(3)指宇宙的广阔。(4)旷远迷茫。

(5)很多的伴侣。侣,文中指同学。(6)不平凡,不寻常。(7)日子很多。稠,多。(8)指同学

们,救国为民的青年们。(9)风采才华正盛。(10)奔放有力。

4.(1)辽阔寥廓(2)苍茫苍莽(3)意气义气(4)风华正茂年富力强

第5页共81页

2016〜2017学年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全册导学案

预习思考

1.本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

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毛泽东同志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

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国共合作创造了蓬勃发展的大好革

命形势。但是,革命应该由哪个阶级来领导,成为党内外斗争的焦点。这年深秋,毛泽东去

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重游橘子洲,写下了这首词。

2.上阕:写眼前景物和心中所思。

下阕:追忆往事,表现青年时代的精神和理想,暗答了上阕的提问。

文本探究

1.意象:山、林、江、舸、鹰、鱼一万物

特点:由点到面,从眼前山、树、水等景物扩展到世界万物。

2.由远及近,由上到下的顺序。

远眺:群山一山红林染如画。近观:江中一水碧船急驶。

仰视:长空一雄鹰展翅高飞。俯视:水底一鱼儿轻快畅游。

3.万一山之多,遍一红之广,层一林之密,尽一染之透,漫一水之满,透一水之清,

争一争先恐后的热闹场面,击一飞之矫健,翔一游之轻快(本指鸟盘旋飞翔),竞一有力地突

出了万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4.词人通过远眺、近观、仰望、俯视到的红叶、绿水、蓝天、白帆、雄鹰、游鱼,给

我们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色彩绚丽壮美的秋景图。体现了巍峨、博大、壮阔的崇高美,表

现出词人宽广的胸襟。

5.无。原因在于词中的秋是活泼的、美好的。越描写山河壮丽,就越使人感到人民不

能主宰大地的可悲,越感到革命的必要。这就突出了强烈的革命精神,也在描绘中蕴涵了对

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

6.面对生机蓬勃、绚丽壮美的大自然和广阔的宇宙,词人很自然地想到了祖国的命运

和革命的未来,进入了理性的思考,提出谁是大地主宰的问题:革命领导权问题。“怅”,

写出词人思绪万千,百感交集。这一问也写出了词人的博大胸怀、凌云壮志。

7.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携来百侣曾游”一句由写景到叙事,过渡十分自然。由

上阕的“独立”之“独”到下阕“百侣”之“百”,由“独”到“百”不仅引发了对往昔战

斗生活的回忆、对战友的思念,而且表明了“独立”而不孤单的原因,正是因为词人有一大

批志同道合的战友。

8.毛泽东青年时期与何叔衡、蔡和森、张昆弟等革命挚友一起谈论天下,探求革命道

路,或撰文评论时政,或下乡访问农夫,或读书寻求真理,或泛舟抒发豪情,这便是“峥蛛

岁月”。

9.“同学少年”表明他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表明他们风采才华正在旺盛之

际,“书生意气,挥斥方遒”表明他们火一样炽热的革命热情,"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表

明他们对国事政局的关切并积极参与变革社会的实践,“粪土当年万户侯”表明他们敢于斗

争、藐视一切反动派的气魄。总之,这几句表明包括作者在内的青年革命家,不但要主宰世

界,而且能够主宰世界,他们有雄心,有才干,敢实践,他们代表了国家与民族的希望,是

未来革命的精英。

10.这是设问句,是对上阕“谁主沉浮”问题的巧妙回答。它表明:国家民族的命运,

乃至人世间的一切应该由我们这一群敢于“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热血青年来主宰。这一

设问句再次抒发了词人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

11.这首词,通过对湘江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发革命青年

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

写法探究

略。

第6页共81页

2016〜2017学年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全册导学案

第2课诗两首

学案1文本研读

课前预习区自主学习教材夯实基础知识

自主梳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单音字

①仿隼()②撑着()③彳T()

⑤靛(

④卿怅())⑥寂攀()

⑦荡漾()⑧漫硼()⑨箪箭()

⑩浮移()⑩柔呼()⑫i茜契)

跳,()⑭<带()硼卿)

⑯踵()

(2)多音字

巷道颜自

①巷,②色

雨巷.掷卷子

胡兵游勇情悄

④悄

消融悄然

递泞记藜

⑤泥,⑥载,

北古载客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⑵

生死关

,长9.凄

枯g惜

⑷〈

9纸如

、艾蜒

3.词语释义

⑴彳亍:

⑵彷徨:

(3)惆怅:

第7页共81页

2016〜2017学年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全册导学案

⑷颓圮:

(5)太息:

(6)寂寥:

(7)凄清:

(8)哀怨:

⑼艳影:

(10)青谷:

(11)漫溯:

(⑵招摇:

47近义词辨析

(D沉淀•积淀

沉淀:①溶液中难溶解的固体物质从溶液中析出,②从溶液中析出的难溶解的固体物质,

③比喻凝聚、积聚。

积淀:①积累沉淀,②积累沉淀下来的事物(多指文化、知识、经验等)。

都有沉淀下来之义,都可作名词。但“沉淀”指从溶液中析出的难溶解的固体物质,比

喻凝聚、积聚;“积淀”指长时间积累起来的思想、文化等。

例句:①面对不幸,我们不妨学学那只水杯,把痛苦一在杯底。

②要打造老字号的“金字招牌”,必须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但是创新不能抛弃老字号

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一。

(2)斑斓•璀璨

斑斓:灿烂多彩。

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

例句:①我们昨天去参加一个画展,一走进展厅,我们便步入了一个色彩—的世界。

②位于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淮安楚州西北隅的河下古镇,千百年来犹如一颗—的明珠,

镶嵌在古老的运河之畔。

(3)坍圮•颓圮

坍圮:崩塌。

颓圮:坍塌,破败。

例句:①在记者拍摄的照片里,鲜亮整洁的“遮羞墙”与墙内—破败的房屋形成了鲜

明的对比。

②一的陆定一故居位于西漳陈家桥村。

⑷彳亍•胸蹦

彳亍:走走停停的样子。

跑蹦:心里迟疑,要走不走的样子。

第8页共81页

2016〜2017学年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全册导学案

例句:①在夕阳中,我独自—于被金色的阳光笼罩的小路上。

②他在庙门外不前。

预习思考

1.《雨巷》中主要描写了哪两个意象?

2.《再别康桥》这首诗歌很美,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课堂活动区合作互动探究突破重点难点

文本探究

探究点一《雨巷》意象意境美

1.《雨巷》写了哪些意象?

2.作者为什么选用雨巷、油纸伞作为描写的对象?

3.整首诗说不清道不明的迷蒙意境都来源于“丁香”两字。丁香一样的姑娘,丁香一

样的忧愁,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探究点二《再别康桥》意象

4.把一般离别诗和徐志摩的这首诗比较一下,它们在离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第9页共81页

2016〜2017学年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全册导学案

5.本文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请找出本文的意象分别是哪些?

6.这些意象的作用是什么?

探究点三《再别康桥》三美:绘画美、音乐美、

建筑美

7.建筑美是如何体现的?

8.音乐美的特点是什么?

9.绘画美表现在哪些地方?

探究点四这两首诗歌的主题思想

10.《雨巷》主题是什么?

11.如何总结《再别康桥》的主题?

、写法探究

象征手法的运用

文本回顾

《南巷》是诗人心中孤寂、痛苦、迷惘心境的再现,诗人发挥了西方象征诗派重视用形

象的暗示来表现内心真实感受的长处,运用象征手法,借用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为读

者勾画出了一幅充满哀怨气氛的雨巷图。图中有阴暗的雨巷,有苦闷彷徨的抒情主人公

“我”和飘忽迷离的“丁香姑娘”。其实,这些景象及人物并非真实生活的具体写照,而是

诗人创造的充满象征意味的抒情意象。那阴暗的雨巷以及抒情主人公“我”彷徨苦闷的心

第10页共81页

2016〜2017学年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全册导学案

境,都曲折地表现出了诗人对黑喑现实的不满以及苦苦寻觅的痛苦和惘然;那梦一般朦胧凄

迷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刚一显现就“消散了”,正如诗人心中的理想,模糊、迷茫。尽管

“我”寻求不到“她”,内心十分伤感,但“我”似乎并不甘心,“撑着油纸伞”,依旧企

盼着。这首诗写得非常含蓄,它把诗人内心对现实的不满、悲哀以及苦闷、孤独、迷失等多

重情感曲折地表达了出来。诗人所抒发的这种感情真实地反映了大革命失败后,一些找不到

前途又渴求新的希望的青年人的思想状况。也正因为如此,这首诗在当时引起了不少年轻人

的共鸣。

技法点拨

象征手法是根据事物之间的联系,借助想象和联想,来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

思想和感情,阐发深刻的道理。

运用象征手法的要求:

①立意要明确。文章赞扬什么,或批评什么,一定要鲜明,要贯穿全文。

②描绘要具体。只有对象征体作具体的描绘,才能使人透过“形”看到“神”,如果

“形”描绘得不具体,那么所颂扬的精神和意志,就只能是抽象的概念,作者的“意”也就

不能形象地表达出来。

③类比要恰当。所借之物和所咏之寓,或所借之物与所抒之情,要有紧密的内在联系,

合乎情理。这就要找准类比点,展开联想。

写作练习

以“钟声”为题,写一个片段,要求写出其象征含义。

答案

自主梳理

1.(1)①p6nghudng②ch@ng③chichCi④ch6uchdng⑤tulpi⑥lido⑦ydng

⑧sii©shengxiao⑩zdo@jao⑭dng⑮bdnIan@dian

(2)①hdngxiang②sGshdi③s6nsan④qidoqido⑤nini⑥zdi

zai

2.⑴悠攸⑵畔衅⑶篙槁稿蒿(4)婉惋宛蜿

3.(1)走走停停的样子。(2)走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一个方向去。(3)伤感,失

意。⑷坍塌,破败。(5)叹息。

(6)寂静,空旷•(7)①形容清冷。②凄凉。文中是凄凉之意。(8)悲伤而含怨恨。(9)

鲜明美丽的形影。(10)绿色的水草。行,多年生草本植物。(11)缓缓地顺着水流寻找。(12)

故意张大声势,引人注目。文中指逍遥之意,显现出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情态。

4.⑴沉淀积淀(2)斑斓璀璨(3)坍圮颓圮(4)彳亍蜘期

预习思考

1.一是雨巷,一是丁香一样的姑娘。

2.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文本探究

1.雨巷、我、丁香、姑娘、太息般的眼光、颓圮的篱墙……

2.梅雨季节,江南的小巷寂静、幽深、湿润,小巷两边是寂寞人家,间或有人匆匆走

过。这一背景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给人丰富的想像空间。

油纸伞本身具有复古、怀旧的特点,在幽深寂静的江南小巷中出现,加上飘着寂寥的雨,

第11页共81页

2016〜2017学年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全册导学案

整个情景平添了一份冷静、凄清的氛围。

3.丁香花开在暮春时节,淡紫色或白色。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丁香象征着美丽、高洁

和愁怨。“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源于李璟词“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

愁”,青鸟不传信,于是有“丁香空结雨中愁”的叹息。丁香结是愁思的传统意象。

4.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

人向自然景物转移,跳出了寒暄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这些物象(云彩等)寄托着

诗人的感情,这种有着诗人感情的物象即是诗歌的意象.

5.云彩、金柳、柔波、青存、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

6.这些意象起到了表达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的作用。

7.四行一节,错落排列,字数相近,回环呼应。首句连用三个“轻轻的”,使我们仿

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像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

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最后一节以三个“悄悄的”与首节回环呼应,潇洒地来,

又潇洒地走。挥一挥衣袖,抖落的是什么,己毋庸赘言。既然将康桥铭刻于心,又何必带走

一片云彩呢?一一首尾回环呼应、结构严谨,给人以整体之美。

8.有节奏感、旋律美、弹跳性的特点。

这首诗像一首肖邦的小夜曲。四行一节,每一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每句的字数

基本上是六七个字(间有八字句),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每节押韵,逐节换韵,追求音节的

波动和旋律感。此外,“轻轻”“悄悄”等叠字的反复运用,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诗的

第一节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诗的第二节在音乐上像是用

小提琴拉满弓奏出的欢乐的曲子;诗的尾节与首节句式相似,遥相呼应,给人一种梦幻般的

感觉。

9.八节诗,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画面,给人视觉上美的享受。画面表现之一是,诗

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创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意境,披着夕照的金柳,软泥上的

青芳,树荫下的水潭,使每一幅画面都变成了动态的,给人一种立体感。

10.诗人从日常生活出发,写景言情,通过我和丁香般的姑娘在雨巷邂逅表现了一种凄

清哀怨、恍惚迷离的情绪。

11.全诗以离开康桥时的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诗人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写法探究

[示例]

钟声

远处,氤氤迷茫的深山中飘来几缕悠悠的钟声。此时,我听到了那位落榜失意的文人张

继吟道:“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原来,

那钟声触及了他心中的寂寞和苍凉,耳畔响起了悠悠的钟声,失意仿佛没有尽头。当王维步

履轻盈地走下山寺时,回头,俯首,只剩下钟磬的余音,此时,他有了一种收获,那便是来

自内心的钟鸣一一安详。一个人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能闲看庭前花开花落,能悠然自得伴

着那袅袅的佛音,停下脚步,去欣赏周围的风景,这便是一种平和和安详。因为安详,所以

淡泊;因为安详,所以富足。愿这永远的鸣响0中那颗鲜亮的果实,永挂枝头更加饱满。

所以不论是孤寂还是安详,都似一种长鸣钟,那钟声会是一种幸福,一种财富。

第12页共81页

2016〜2017学年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全册导学案

第3课大堰河一一我的保姆

学案1文本研读

课前预习区自主学习教材夯实基础知识

自主梳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单音字

①瓦不()②典那)③火整()

④天俭()⑤忸怩()⑥冰用()

⑦孤肉()⑧团第()⑨凌侮()

⑩殂语()领呆妈()弼头()

颔蟋()画雌())

领死()例衣()刨摸()

酬型)颔£花(),售碗()

◎大翠河()打童养艰()

(2)多音字

.炮火瓦年

①炮上”,②菲,

施制萍薄

[两臂[埋葬

③臂口…④埋,

[胳臂埋怨

[泥潭[停泊

⑤泥…⑥泊,

拘泥[血泊

苛辞

⑦苔

舌菅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

鞭转

'大河niQ

◎)<苗助长(4)-电

旗息鼓.枢

第13页共81页

2016〜2017学年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全册导学案

"辉hudng

.天

张hudng失措

⑸《(6)<丧

huang论

.满腹经

、彷hudng

3.词语释义

(1)童养媳:

⑵瓦菲:

(3)典押:

⑷荆棘:

(5)天伦叙乐:

(6)忸怩:

(7)悉索:

(8)冬米:

(9)麦糟:

(10)凌侮:

(11)漂泊:

(12)匾:

4.近义词辨析

⑴漂泊•飘荡

漂泊:随波浮动或停泊;比喻职业、生活不固定,东奔西走。

飘荡:随风飘动。也指漂泊。

例句:①我会珍惜那些—的日子,那是我人生中的一笔财富。

②漫天的柳絮随风—,我的思绪好像也随之飘远了。

(2)忸怩•扭捏

忸怩:形容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

扭捏:原指行走时身体故意扭动,后来指言谈举止不爽快、不大方。

第14页共81页

2016〜2017学年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全册导学案

例句:①别一,大方一些。

②她了大半天,才说出一句话来。

(3)养育•养活

都有“供给生活资料使生活下去”的意思。

养育:抚养和教育。

养活:①供给生活资料或生活费用,②饲养(动物),③生育。

例句:①我们不能忘记父母的—之恩。

②国际大米价格的上涨,对中国的粮食价格会有影响。但是中国的大米供应主要依靠自

己,中国要靠自己生产的大米自己。

、预习思考

作者为什么去写一个保姆?

课堂活动区合作互动探究突破重点难点

文本探究

探究点一诗人感情的变化

1.诗人是怎样想起大堰河的?为什么艾青说“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而不是看到

春雨,听到秋风萧瑟的声音“使我想起了你”呢?

2.诗人在五岁时终于被领回了自己的家,但诗人心中却感觉到“忸怩不安”,为什么

会这样?

探究点二大堰河形象

3.诗歌中表现了大堰河怎样的品质?

4.大堰河从事着又苦、又脏、又累的活儿,为什么始终“含着笑”呢?

第15页共81页

2016〜2017学年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全册导学案

5.为什么说大堰河做的梦能表现出她对“我”的爱呢?

6.大堰河死后得到的是什么?

探窕点三把握诗歌的感情

7.是什么造成了大堰河的悲剧?诗人对此怀着怎样的感情?

8.为什么说大堰河是“紫色的灵魂"?这首赞歌,仅仅是呈给大堰河的吗?

9.这首诗的主题应该如何归纳?

、写法探究

细节描写

文本回顾

《大堰河一一我的保姆》一诗中选取了大堰河的若干生活片段,一系列细节,多侧面地

展示了大堰河丰富的个性。第四节中的排比通过8个细节集中地写了大堰河的劳苦;第五节

中大堰河“哭”的细节,表现了大堰河对“我”慈母般的爱;第七节中的排比细节写出了大

堰河的勤劳、淳朴和善良;第八节中的切糖、贴画、赞儿、梦做“婆婆”等细节则进一步表

现了大堰河对“我”真挚的爱和她美丽的心灵。

技法点拨

细节是文学作品中细腻地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的最小组成单

位。细节描写以具体生动地反映事物的特征、增强艺术感染力为目的。

写好细节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①仔细观察。写好细节,认真仔细地观察是基础。

②以小见大。细节描写是一种以小见大的方法。细节的分量虽轻,容量却大,在我们选

择细节的时候要从细微处着手、从大处着眼、小中见大,让小的细节反映人的思想状况、社

会风貌。

③反映主题。细节描写在文章中不是越多越好,而应选择具有代表性、概括性、能反映

深刻主题的事。

④典型真实。所谓真实,是指细节描写能够精确而又惟妙惟肖地反映现实生活中人、事

的特征;所谓典型,是指描写的细节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能够通过个别的、细小的事物,反

映一般与全貌,由现象揭示本质。

⑤语言精练。要抓住最传神的点去描写,其他地方可以一带而过,描写细节不等于啰嗦。

写作练习

只有平凡的儿女,没有平凡的母亲。母亲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声轻轻的呼唤,还有那眼

角的皱纹、满手的老茧,微驼的背影,哪一个做子女的不应刻骨铭心?用我们的笔、用我们

的心来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吧!请以“母爱”为话题写一段文字,150字左右即可。耍求:

通过细节描写来突出“母爱”。

第16页共81页

2016〜2017学年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全册导学案

答案

自主梳理

1.⑴①fei②yd③b。④Idn⑤nifi⑥xiG⑦diin⑧ji®wu⑩zh6u⑪

mu(12^dn@qi⑭⑮bhd⑯]id@bhen@fu⑲ai⑳lidoJiang©yan

©xl

(2)①pdopao②f2ifei③bibei④mdiman⑤nini(6)b6po⑦tdi

tai

2.(1)苔笞⑵碾辗⑶堰携偃⑷忸钮纽⑸煌皇遑徨⑹

伦沦纶

3.(1)旧社会中领养人家的女孩做儿媳妇,等儿子长大后结婚,叫童养。童养的儿媳妇

叫童养媳。(2)生长在瓦缝中的野草。(3)一方把土地或房屋等物押给另一方使用,换取一笔

钱,不付利息,议定年限,到期还款,收回原物。(4)泛指山野丛生的带刺小灌木。(5)家庭

骨肉团聚的欢乐。(6)形容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7)象声词,细微的声响。(8)即糯米,

也叫江米。(9)麦子酿酒后剩下的残渣,可作猪食用。(10)欺侮,侮辱.(11)比喻职业、生

活不固定,东奔西走。(12)a.上面题着作为标记或表示赞扬文字的长方形木牌;b.用竹蔑编

成的器具,圆形平底,边框很浅,用来养蚕或盛粮食。

4.⑴漂泊飘荡(2)忸怩扭捏(3)养育养活

预习思考

作者和大堰河只不过是乳儿和乳母的关系,作者却得到了无微不至的母爱。

文本探究

1.大堰河纯洁无私的内心世界如同雪一样洁白无瑕,而白雪覆盖大地的庄严肃穆的景

象正好表达了诗人深切的悼念之情。正因为这些原因,艾青想起了这个给过他无限温暖的大

堰河,想起了她悲苦的身世(“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想起了她低下的社会地

位(“她是童养媳”,“以养育我而养育她的家”),想起了她死后草盖的坟墓,枯死的瓦菲,

长了青苔的石椅:这一切在我们的心中构成凄凉、衰败、荒寂的景象,寄托了诗人深深的哀

悼和怀念之情。

2.大堰河家穷,却有爱;我家富有,但缺少爱。想到这些,诗人心中充满了眷恋与感

激之情。

3.勤劳、慈爱、善良、乐观、质朴。

4.大堰河的笑是有着多种原因的,有和乳儿生活在一起的喜悦,有在劳动中获得的满

足。这是她淳朴、宽厚的灵魂的写照。

5.大堰河的梦正是对诗人最美好的祝愿,希望我能长大成人,成才成家,生活幸福美

满。

6.微薄的葬礼。

7.是黑暗的旧社会对穷苦百姓的残酷压榨造成了这样的悲剧。作者对此怀着强烈的憎

恨之情。

8.紫色代表着高贵,这首诗歌是献给所有勤劳的中国人民的。

9.这是一首带着自传性质的抒情诗。诗人以幼年生活为背景,描述了自己的乳母大堰

河一生的悲苦经历,抒发了他对大堰河的真挚怀念和热情赞美,表达了诗人对旧社会的仇恨

第17页共81页

2016〜2017学年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全册导学案

和诅咒。

写法探究

[示例]

回想起母爱的一幕幕片段:风雨中送伞的母亲,病塌前照料的母亲,上学途中护送的母

亲,比赛场外等候的母亲……她的一举一动无不表现出那颗爱子之心。回想,当母亲为了让

我添一件衣服而唠叨时,无非是怕我着凉;回想,当母亲为了不让我看电视而唠叨时,无非

是怕影响我学习;回想,母亲唠叨的一切事情,无不是那颗爱子之心的表现。

第18页共81页

2016〜2017学年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全册导学案

第二单元文韬武略呈异彩

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

学案1文本研读

课前预习区自主学习教材夯实基础知识

自主梳理

一、实词

1.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⑵行李之往来,去其乏困:

⑶秦伯诩,与郑人盟:

⑷失其所与,不期:

(5)夫晋,何医之有:

9古今异V

⑴微本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

今义:

(2)行李之往来

古义:

今义:

(3)若舍郑以为率道丰

古义:

第19页共81页

2016〜2017学年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全册导学案

今义:

⑷且更于楚也

古义:

今义:

3.一词多义

既东封郑:______________

⑴封

肆其西封:_____________

.亮率诸军攻祁山:

(2)军,晋军函陵:

.万人为一军:______________

'不知天上宫解:

(3)阙,两岸连山,略无照处:

、若不解秦,将焉取之:

港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4)若〈余悲之,且曰:蓿毒之乎:

.山有小口,仿佛苛有光:

越国以鄙远,君期其难也:

⑸知,

失其所与,不如

今老矣,无熊为也已:

⑹能

吾不能早用子: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⑺说〈故为之谀,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秦伯姆_____________

,不殍劳苦:_____________

⑻辞〈停数日,帮去:

.苹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第20页共81页

2016〜2017学年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全册导学案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9)鄙,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肉食者胡,未能远谋:

,防微杜渐:____________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____________

“°)微]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4.词类活用

⑴烛之武返秦师:

⑵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3)若。郑而有益于君:

⑷越国以那远:

(5)邻之厚,君之厚也:

(6)既奉封郑:

⑺若不解秦:

⑻阙秦以利晋:

(9)因人之力而救之,不仁:

(10)共其考卧

二、虚词

孑犯请击石:________________

⑴之〈微夫人本力不及此:

、臣j壮也:________________

第21页共81页

2016~2017学年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全册导学案

‘吾基还也:_____

塞真无马邪:_

⑵其,

基如土石何:_

、安陵君其许寡人:

’以其无礼于晋:_

敢以烦执事:____

(3)以,

焉用亡郑以陪邻:一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子亦有不利&_

弟用亡郑以陪邻:

⑷焉〈

且售置土石:_

、永之人争奔走焉:

’今急加求子:_____

夜缱加出:_______

⑸而《

若亡郑W有益于君:

、朝济而夕设版焉」

三、文言句式

(1)是寡人之过也: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3)以其无礼于晋:

(4)且贰于楚也:—

(5)佚之狐言于郑伯:

(6)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7)夫晋,何厌之有:

(8)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9)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10)辞曰:“臣之壮也……”:.

(1D许君焦、瑕:一

(12)敢以烦执事:_

四、文句翻译

(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译文:

(2)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译文:

第22页共81页

2016〜2017学年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全册导学案

课堂活动区合作互动探究突破重点难点

、文本探究

1.课文是如何刻画烛之武这个人物的?

2.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

、写法探究

巧设伏笔,前后照应

文本回顾

这篇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例如,在交代秦、晋围

郑的原因时,说到“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太大的矛盾冲突,这

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夜缱而出”照应了开头的“晋侯、秦伯围郑”,“国

危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

虽是联合行动,但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又为秦、郑联盟的可

能性埋下伏笔。

技法点拨

伏笔与照应是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即作家在描写、叙述过程中,对将要在作品中

出现并与中心事件有必然联系的人物或事件,预先提示或暗示,并在事件发展的另一阶段与

之呼应,使文章记叙周密。

注鲁事项:①有伏[应,不伏不应是败笔,只伏不应同样也是败笔。

②伏笔要伏得巧妙,切忌刻意、显露。伏笔一般要做到别人无法轻易地觉察到,要做到

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

③伏笔要有照应,前后不宜紧贴。如果伏笔前后贴得过近,反而会使文章显得呆板,读

来枯燥无味。

写作练习

第23页共81页

2016〜2017学年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全册导学案

请你运用伏笔与照应的写作手法写一段文字。

答案

自主梳理

1.(1)“已”同“矣”,了。⑵“共”通“供”,供给。读96回⑶“说”通“悦”,

高兴。读yu。。(4)“知”通“智”,明智、聪明。读zhi。(5)“厌”通"朦',满足。

2.(1)古义:那人。今义:尊称一般人的妻子。(2)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时所

带的箱包、铺盖等。(3)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今义:请客的主人。(4)古义:

从属二主,有二心。今义:数字“二”的大写。

3.(1)做疆界,动词/疆界,名词(2)军队,名词/驻军,动词/军队编制单位(3)宫

殿,名词/空隙、豁口,名词/侵损、削减,动词(4)如果,连词/你,代词/像,动词(5)

知道,动词/明智,形容词(6)才能,名词/能够,动词(7)陈说,动词/杂说,名词/通“悦”,

高兴(8)推脱,动词/告别,动词/推辞,动词(9)边远的地方,名词/名词用作动词,把……

当做边邑/浅陋鄙俗,形容词(10)细小的东西,名词/隐约地,副词/稍微,副词/没有、不,

副词

4.(1)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撤兵(2)名词作动词,驻军(3)亡,使动用法,使……

灭亡(4)名词作动词,把……当做边邑(5)形容词作动词,变雄厚,变薄弱(6)名词作

状语,向东;封,名词用作动词,作为疆界(7)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消弱(8)名词的

使动用法,使……获利(9)形容词作动词,损害(10)形容词作名词,缺少的东西

二、(1)代词,指秦军/助词,的/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2)其,还是,表商量语气或希望语气/表反问语气,难道/表疑问语气/表面看是商量,

实际上是威胁语气(3)因为,连词/拿、用,介词/表顺承,连词/把,介词(4)语气词,

第24页共81页

2016〜2017学年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全册导学案

表陈述/疑问副词,何/疑问代词,哪里/兼词,于此(5)才,连词,表顺承/表修饰,连词/

表顺承,连词/表转折,连词

三、(1)〜(2)为判断句(3)〜(6)为状语后置句(7)为宾语前置句(8)〜(12)为省略

四、(1)倘若灭掉郑国而对您有好处,那我怎敢拿亡郑这件事来麻烦您。

(2)晋国有什么满足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往西扩大边界。

文本探究

1.烛之武是本文的中心人物。虽然“臣之壮也,犹不如人”,长期得不到重用,但他

的能言善辩却早已闻名郑国。所以国难当头,郑国君臣一筹莫展的时候,佚之狐推荐了他。

他的一番牢骚,使他的形象更显得有血有肉。郑伯的自责,更重要的是,捍卫国家主权的使

命感,使他化解了不满,增强了他义无反顾地奔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见到秦伯之后,他胸

有成竹,对秦、晋两国的关系和矛盾了如指掌,只字不提郑国的利益,似乎处处在为秦国的

利益着想,因而能够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说得委婉曲折,

面面俱到,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国家危难,烛之武深明大义,不计个人得失,挺身而出,赴敌营义无反顾;强敌当前,

烛之武不卑不亢,措辞得体,聪慧机智,富有人格魅力。

2.当郑伯准备让烛之武去说秦君时,却遭到拒绝:“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

无能为也已。”鲜明地流露出对年轻时未被重用而产生的牢骚与不满。而郑伯则表现得大度

宽容而不卑不亢。”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先屈尊自责,动之以情:后以国家大义警之,晓之以理。于是,烛之武只得“许之”。

写法探究

[示例]

她却不肯瞑目,眯缝着的眼里透出一点光出来,那是一种寻觅和期盼之光。张着的嘴微

微翕动,似有话语交代。

众人一阵迷惘。他们环视卧室,想找些所需之物了却她的遗愿,以慰藉这颗即将停止跳

动的心。

秘书递给她常年不离手的提包,那里面装有她批阅的各类文件,她却依然睁着眼。

大夫递过几粒药片,她还是睁着眼。

是想得到点闪光的言语吧,记者将耳朵贴近她的嘴唇,却一无所获……

大家失望了,谁能探索到这个市政府最高官员的内心奥秘呢?

她的丈夫默默地将女儿引至床沿。像是一种回光返照,她脸上突然有了生气,垂着的手

缓缓移动,费力地攥住女儿的前襟,随后闭上眼睛,溢然长逝了。

记者轻轻地为她放平枕头。这时人们发现枕头下面压着一个绿皮笔记本。大家打开一看,

里面是她的防汛日记,在最末的一页,醒目地记着一条:今晚要为芳芳钉扣子。

“刷一一”众人的目光射向芳芳的衣襟:上面的衣扣已经脱落了两颗……

第25页共81页

2016〜2017学年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全册导学案

第5课荆轲刺秦王

学案1文本研读

课前预习区自主学习教材夯实基础知识

自主梳理

一、实词

1.通假字

⑴秦王必说见臣:

(2)今日往而不足者,竖子也:

(3)燕王诚飒怖大王之威:

⑷图穷而匕首用:

(5)秦王还柱而走:

(6)车起不意,尽失其度:

⑺请辞央矣:

⑻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2,古今异义

⑴樊将军以方用来归丹

古义:

今义:

(2)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日

第26页共81页

2016〜2017学年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全册导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