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作文备考主题素材群组之人文情怀类素材_第1页
2024年高考作文备考主题素材群组之人文情怀类素材_第2页
2024年高考作文备考主题素材群组之人文情怀类素材_第3页
2024年高考作文备考主题素材群组之人文情怀类素材_第4页
2024年高考作文备考主题素材群组之人文情怀类素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名言金句+素材解读+精美语段+类题链接核心素养人文情怀可以理解为把“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作为自己的情感取向和胸怀抱负,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的各种精神文化的高度珍视,对人类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爱与感动的社会,每天都会有很多体现人文情怀的事件发生,但不和谐的因素也同时存在,如有人鄙视崇高、嘲笑真诚、放逐良知、逐取利益、不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等。因此要想社会闪现出更多人性的光芒,必须加强人文情怀的培养。作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之中“人文底蕴”素养的第二个要点,“人文情怀”要求学生具有以人为本的意识,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能关切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等。人文情怀主题也是高考作文命题关注的焦点之一。2020年新高考Ⅰ卷的“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展现了社会互相关爱,团结抗击疫情的努力;2022年天津卷的“烟火气”更是直接聚焦在和谐生活上,传达了以人为本、爱家爱国的精神。一、名言金句1.人而好善,福虽未至,祸其远矣;人而不好善,祸虽未至,福其远矣。——曾子2.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3.厚者不毁人以自益也,仁者不危人以要名。——《战国策》4.内不愧心,外不负俗。交不为利,仕不谋禄。鉴乎古今,涤情荡欲。夫如是,吕梁可以游,汤谷可以浴。方将观大鹏于南溟,又何忧于人间之委曲!——嵇康5.古之学者得一善言以附其身,今之学者得一善言务以悦人。——《太平御览》6.如果你对生命有深情,一切看起来不存在的东西,都会变成你在意和珍惜的部分。在这个世界上,当你对许多事物怀抱着很大的深情时,一切看起来无情的东西,都会变得有情。——蒋勋7.我总以为,有过雨果的博爱、萧伯纳的智慧,罗曼·罗兰又把什么是美说得那么清楚,人无论如何也不应该再是愚昧的了。——王小波8.心地的温情,是大自然把眼泪给予人类的同时赠予人类的礼物。——[古罗马]尤维纳尔9.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是像甘霖一样从天上降下尘世;它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与的人。——[英]莎士比亚10.人们将永远赖以自立的是他的智慧、良心、人的尊严。——[苏联]苏霍姆林斯基时鲜素材1.陆鸿:想证明残疾人不是不行“残疾人找工作不容易,我希望能给他们提供一个岗位,让他们把自己的光给发亮。”2年《感动中国》获奖人物陆鸿说道。2017年,在苏州市吴江区残联的帮助下,身体残疾的陆鸿开了一家相册工厂,并吸纳残就业。短短几年时间,他的相册工厂从家庭作坊,发展成正式企业。陆鸿的工厂里共有多名员工,其中30多名是残疾人。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期间,陆鸿的工厂一度停工,但独守空厂的他仍坚持给工人们发工后来,陆鸿购置了近500万元的机器设备,在员工们不能来上班、人手紧张的情况下,机器保证了工厂的正常生产。陆鸿还带领员工们做自媒体、开网店。在陆鸿的带领下,工厂2021年的营业额约1000万元;2022年营业额近1400万元,比疫有翻了整整一倍。如今,陆鸿的工厂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残疾人扶贫创业基地。陆鸿被选为《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之一。《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他的颁奖辞是:一生迟疑,从不行动;而你从不抱怨,只想扼住命运的喉咙。能吃苦,肯奋斗,有担似一叶扁舟在激湍中逆流而上,如一株小树在万木前迎来春光。在阴霾中,你的笑容给们带来力量。素材解读角度1:捍卫残疾人尊严,凸显人文关怀。从个人的角度来说,我们每个人都不应用样眼光”看待残疾人,应对他们予以尊重。从社会的角度来说,在就学、就业等方面,残疾人和健全人应做到“一视同仁”,努力消除各种有形无形的歧视,让人人都能公平地活与工作。我们为残疾人创造什么样的社会环境,社会就将收获什么样的精神馈赠。角度2:人生贵自强,折翼也要飞翔。凭着自强不息、永不服输的精神,陆鸿不但改变自己的命运,还为不少残疾人提供了就业岗位和展现自我价值的舞台。在陆鸿眼里,残疾是一场人生考验,他用自强书写了一份高分答卷。“我以前经常会问,别人为什么笑我?在我常常问自己,为什么不能做得更好?所以,我想跟所有的残疾人说,多问问自己为什人生贵自强!”2.邓小岚:耕耘18载,歌声飞出太行山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44位来自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马兰村的孩子,用天籁清演唱了希腊语奥林匹克会歌《奥林匹克颂》。这群在鸟巢体育场内唱响世界的孩子们背,是18年来风雨无阻地往返于北京和马兰村的音乐教育志愿者老人邓小岚。邓小岚给马兰村带来的不仅是歌声。在她多年的奔忙下,社会各界对马兰村的关注越来越多,在阜平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一桩桩惠农扶贫政策得以落实,马兰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的马兰村已经有了三张响亮的名片——生态马兰、红色马兰、音乐马兰。邓小岚被选为《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之一。《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她的颁奖辞是:“你把自己留给一座小小山村,你把山村的孩子们送上最绚丽的舞台。你在这里出生,也在这里离开。山花烂漫,杨柳依依,为什么孩子的歌声如此动人?因为你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素材解读角度1:心中有情怀,行事有担当。在邓小岚的精心培育下,马兰村的孩子们像春天的花朵惊艳绽放,他们从最初的“一首歌也不会唱”,到在北京举办音乐会,并登上河北卫视春晚、北京卫视春晚等多个舞台。美妙动听的歌声,从小小的马兰村飘荡到广阔无垠的外面世界。她让我们看到了什么叫情怀和担当,启示我们不应该把自己的生命浪费于无知和平庸的生活中,活着就要出力发声,用生命的光芒照亮更多的人。角度2:初心如磐,使命如炬。正是对马兰村乡亲的感念、对生养之地的初心,激励着邓小岚攻克了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险阻,她用音乐启迪心灵,帮马兰村的孩子们树立信心,“让孩子们的童年变成彩色的”,诠释着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赤子之心。角度3:无私奉献,爱在人间。面对电视机前亿万的观众,邓小岚曾饱含深情地表达心声:“总有人问我,是什么力量支持你,这样长时间地在山村里教孩子们音乐?我想借用诗人艾青的一句诗来回答:‘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邓小岚用质朴纯静的品格和无私奉献的情怀,谱写了一首悠扬动听的大爱之歌。3.施一公执掌西湖大学中科院院士、著名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辞去了清华大学副校长职务。他表示,这是为了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正在筹建中的西湖大学,“脚踏两只船”也不符合他一贯的做事风格。西湖大学将于2018年正式成立,定位为“小而精、高起点和研究型、有限学科:聚焦科学技术”。施一公认为中国的大学教育是存在问题的,比如他所在的清华大学,学生从入学开始,就要接受“就业引导教育”。施一公称,清华70%至80%的高考状元去哪儿了?去了经济管理学院。连他最好的学生、最想培养的学生都告诉他,未来想去金融公司工作。施一公希望可以实现他回国的初衷:“我回来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育人,教育一批人,育人在育心,做科研是育人的一个重要环节……我希望自己可以培养出一批胸怀大志而又脚踏实地的人才。”素材解读1.敢于脱轨,自由独立的人格。施一公让我们依稀看见民国老一代知识分子“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的风骨。说真话,做真人,不懦弱,不盲从,实在可贵。2.敢于变革,开拓进取的精神。当一个国家的大学精英都只谈利益不谈理想,只谈就业不思创造,当所有人对这一切习以为常,麻木漠视深陷其中,施一公此举不啻平地惊雷。施一公敢于打破沉疴,积极开拓进取,是胆识,更是勇气。3.敢于担当,心系教育的情怀。施一公回国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育人,希望培养一批胸怀大志又脚踏实地的人才。研究型大学从来不以就业为导向,这里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是培养国家栋梁的地方。4.发展是消除国人离愁别绪的根本“爸爸你在城里打工,一天赚多少钱?”“大概200多块吧。”“这是我所有的压岁钱,一共213块5毛钱,全部给你。爸爸,你再陪我一天好不好?”父亲瞬间泪如雨下。2022年春节期间在网络流传的这个故事,引起网民共鸣。网友们表示:“这是人世间最温情的‘工资!孩子不要红包、新衣服和玩具,用所有的积蓄‘雇父亲多陪自己一天。”实际上,这样的故事在年后的中国大地上,每天都在上演。从根本上来说,只有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富强,才能消除目前这一代国人身上的离愁别绪。一方面,很多中青年农民工通过之前在城市务工数年的积累,同时也借国家和地方政府各项政策的出台,在城市买了房子、有了户口,开始把自己的父母和子女接到城市生活,成为了“新市民”。而另一方面,随着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乡村旅游、生态农业等的发展势头迅猛,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人员开始返乡就业、创业,成为了大家眼里的“新農民”,他们同样也不用再忍受和父母、子女的离别之苦。以农民工输出大省四川为例,2022年新增返乡创业农民工5.24万人,新增返乡创办企业1.7万个,实现总产值115.8亿元,吸纳就业21.2万人。素材解读任何人都有和自己的家人、朋友告别的时刻,所以离愁别绪并不是农民工的专属,但是在现实语境下,确实放大了进城务工人员和父母、子女告别时那种情感上的折磨,因为一个白领外出出差时和家人的分别是短暂的,但是农民工和家人的分别,却往往是以年为单位来计算的。好在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未来的中国,离愁将不再漫长。考场演练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移动互联网时代,生活越来越便捷。但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这种便捷归根结底是基对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熟练使用,如,扫码点餐、在线挂号、网购车票、网约车出行……这一切智能服务,让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却在无形中给老年人、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设置了壁垒,他们被称为“数字鸿沟”中的“慢行者”。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你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观点,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佳作示范连接“数字鸿沟”,社会方可“疾行”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服务因人们的熟练使用而使生活更加便捷,加快了生活节奏,但也给弱势群体设置了壁垒,使他们在“数字鸿沟”中越走越慢。这不禁引发了我对科技发展和人文关怀关系的思考。诚哉斯言,人类千万年的文明史不如说是千万年的科技发展史。科技的发展节约了人们的宝贵时间,让人们有时间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可是现今,科技的推动者似乎对人文关怀方面的考虑有所忽略。科技发展与人文关怀从来都是密不可分的,“数字鸿沟”的产生是源于科技推动者对人文关怀的考虑不周。智能服务的初衷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质。但有些科技推动者为将利益最大化,往往忽略了占少数的弱势群体,无形中为他们设置了壁垒。相反,一些智能手机出厂时自带语音识别、系统使用指南、短信朗读系统,为老年人和残障人士提供尽可能周到的技术支持,就很好地体现了人文关怀。相比科技发展,我认为人文关怀更应得到重视。“人”“仁”“文”是亘古不变的核心精神主题。科技本应该服务于人,而弱势群体却往往受到当代科技的区别对待,实在令人生悲。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人文关怀的普遍缺失使得“数字鸿沟”越来越深,逼迫着与时代脱节的老年人、无能力熟练使用智能服务的残障人士等因慢行而陷入鸿沟,被岸上的人们所遗忘。但是,人文关怀应是发展的根基,没有了以人为本,社会又如何进步呢?同时,相比所谓“数字鸿沟”中的“慢行者”,岸上的人们是不是就可以自诩为“疾行者”了呢?并非如此。我们的社会是一个整体,“慢行者”作为社会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他们的生活质量、社会地位才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直观标尺。一个群体的成长进步,也映照一个国家的蓬勃生机。如果弱势群体始终得不到重视,想必到头来,我们的整个社会也只不过是个“慢行者”。反观当下,社会科技发展的确应当被重视,但人文关怀的态度更需要被重新寻回。对科技推动者而言,应在设计产品时多考虑一下社会的每一类成员;对年轻人而言,应多花些时间为父母普及当代科技潮流;对社会精英而言,应多花些力气为弱势群体搭建一条稳渡“数字鸿沟”的桥梁。让我们为弱势群体的生活“点一盏灯”“架一座桥”,为他们插上关怀的翅膀,唯有如此,我们整个社会才能真正地“疾行”。【类题链接】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网上购物,视频聊天,线上娱乐,已成为当下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业内人士指出,不远的将来,我们只需要在家里安装VR(虚拟现实)设备,便可以足不出户地穿梭于各个虚拟场景:时而在商店的衣帽间里试穿新衣,时而在诊室里与医生面对面交流,时而在足球场上观看比赛,时而化身为新闻事件的“现场目击者”……当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中的“现实”时,是选择拥抱这个新世界,还是刻意远离,或者与它保持适当距离?对材料提出的问题,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论述类文章。2.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左传》有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蒙田说:“培养性格而不是书写才是我们的责任,赢得生活的秩序和安定而不是赢得战斗和土地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最伟大而光荣的杰作就是恰如其分地活着。”综合上面两句话,写一篇论述类文章,谈谈你的看法。【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现代社会,科技飞速发展,物质极大丰富,文化多姿多彩,这带给我们更多的选择,但也带来了选择的困惑:可选的商品多了,应该选择哪一款?可以读的书多了,应该选择哪一本?可走的路多了,应该选择哪一条……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得抄袭、套作。标杆样文守中流砥柱之本,探本心安适之路窗口的这一棵树没能像边上的伙伴一样,在六月里开满一树的绚烂。她沉默着,根曲折盘虬,扎在土壤里。她披挂着一身翠冷的叶,没有香远益清,没有鲜花缀满枝头,却依旧自信挺拔,处处展现着遒劲。她虽终年不落叶,却常年不见其绽放哪怕一朵的碎花。窗旁的学子盼望她能放出一树的光辉,但她却常常以朴素的“面庞”示人。投下一抹绿荫,洒下一片清凉。当窗外的这棵树和教室内学子对她的期待产生差距时,她却依然淡定,找到自己应在的位置,甘心奉献,而不是炫耀枝头的绚丽。有时,我想悄悄地守住自己的心灵栖息地,即使选择再多,我自岿然不动;即使是在贫瘠的土壤上,也会活出自己的美丽。面对选择,既不冲动入世,也不齐物无为,选择自己最合适的,方不失人生正途。随心而行,方能致远。(首段以身边的树切入正题,开篇自然,并提出中心论点:随心而选,不冲动入世,也不齐物无为。身边的“一花一叶”都可以进入到我们的作文中。)莎士比亚曾说“信少数人”,面对蔚为大观的科技,我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