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作用的基本特点以及其影响因素_第1页
针灸作用的基本特点以及其影响因素_第2页
针灸作用的基本特点以及其影响因素_第3页
针灸作用的基本特点以及其影响因素_第4页
针灸作用的基本特点以及其影响因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针灸作用的基本特点以及其影响因素

一、针灸作用的基本特点良性、双向性整体性、综合性功能型、早期性

二、影响针灸作用的因素腧穴特异性得气个体差异心理因素时间因素第2页,共3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针灸作用的基本特点

针灸作用-针灸刺激对机体生理、病理过程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体内的反应。基本特点良性、双向性整体性、综合性功能性、早期性第3页,共3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良性、双向性

1、良性调整作用--针灸刺激作用于机体后,病理变化一般朝着正常生理状态方向转化,使体内失调、紊乱的功能状态得到调整并恢复正常,并达到新的平衡和统一。2、双向性调整作用--针灸作用在方向上具有兴奋或抑制效应,即在机体功能状态低下时,针灸可使之增强,功能状态亢进时针灸又可使之降低。第4页,共3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良性、双向性调整作用针灸医籍记载针灸发汗止汗通便止泻癃闭遗尿损有余而补不足平衡现代研究针刺内关心率增加减少电针大椎WBC增加减少第5页,共3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整体性、综合性1、整体性:作用范围具有整体性,即针灸机体特定穴位可对多个脏腑功能产生影响。2、综合性:对机体各个系统、各个器官功能几乎均能发挥多方面、多环节、多水平、多途径的综合调整作用。第6页,共3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例1:针灸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作用心室充盈障碍心肌收缩力下降全身供血不足心率增加、心输出量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恶性循环提高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降低血脂和血粘度,改善微循环急性心肌梗死心肌坏死缩小梗死范围防止冠状动脉硬化抑制或阻断针灸促进缺血区侧支循环增加缺血区供血改善心肌氧代谢、能量代谢第7页,共3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腹部外科手术牵拉内脏刺激了腹腔感受装置或神经引起一系列局部和全身反应针灸镇痛、抗牵拉反应抗术后感染作用调整神经、体液等例2:第8页,共3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功能性、早期性1、功能性:对于功能失调的疾病具有治疗优势。2、早期性:对于疾病早期或新病疗效显著。第9页,共3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例一:针刺治疗周围神经麻痹疗效与神经变性关系4(100%)4神经兴奋性降低13519(67.9%)28部分失神经支配7(50%)14完全失神经支配无效进步显效痊愈总例数神经变性分类412疗效:神经兴奋性降低>部分失神经支配>完全失神经支配第10页,共3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例二:针刺治疗脑血栓患者病程与疗效关系2046163(3%)853个月以上7533331(25%)1243个月以内无效进步显效基本痊愈例数病程脑血栓在3个月以内,针灸疗效明显优于3个月以上者。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针灸临床疗效的重要措施。第11页,共3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小结

针灸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通过针灸可将失衡的脏腑功能调节至正常状态,这种调整作用的特点具有:良性、双向性,整体性、综合性功能性、早期性

研究针灸作用的基本特点,对于掌握针灸治病规律、提高针灸疗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12页,共3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影响针灸作用的因素2、得气1、腧穴特异性3、个体差异4、心理因素5、时效和量效针灸效应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第13页,共3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腧穴特异性腧穴特异性——穴位与非穴位、穴位与穴位之间在功能作用上所存在的差异,即某些穴位对某病或某系统疾病具有明显疗效。目前多数人认为,穴位功能作用的特异性既有普遍性,也具有相对性。第14页,共3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腧穴功能的特异性穴位与非穴位之间不同经脉的穴位之间同经不同穴位之间2、腧穴特异性的相对性腧穴主治功能的相对性腧穴针麻效应的相对性第15页,共3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穴位与非穴位功能作用的差异47.1149.441.501.62非穴位71.2548.163.671.74足三里后前后前针刺

吞噬能力(%)

吞噬指数例1、针刺穴位与非穴位对白细胞吞噬功能影响第16页,共3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例2、针刺穴位与非穴位对猫膀胱内压的影响运针2-3s膀胱内压升高运针15s膀胱内压升高0.39~0.98kPa有效率90.00%次髎穴非穴点不能使膀胱内压升高膀胱内压升高<0.196kPa有效率1%第17页,共3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例3、针麻穴位的特异性针刺前6.10±1.92s针刺合谷后17.60±3.31s较针前平均延长288.53%针刺非穴点,无明显变化再针刺“合谷”穴,痛反应时又出现明显延长针刺动物合谷穴与非穴点镇痛效应有明显不同第18页,共3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内关、足三里穴对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的影响第19页,共3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足三里、内关穴对胃肠运动影响的比较足三里穴的作用明显大于内关穴。针刺“足三里”穴有明显抑制家兔胃运动和胃电活动的作用,针刺“内关”穴效果较差。有人比较了足三里、内关和水沟加承浆三组穴位对胃气上逆的抑制作用抑制效应为:足三里穴组>水沟加承浆穴组>内关穴组第20页,共3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同经不同穴位在主治功能上的差异肺经的经穴——胸、肺、咽喉、气管、鼻等少商、鱼际——咽喉疼痛太渊、列缺——鼻塞、咳嗽孔最——喘咳尺泽、天府——呛咳、咯血例:第21页,共3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例:足三里胃肠系统偏瘫休克高血压哮喘心律失常神经衰弱遗尿甲状腺功能亢进(1)腧穴主治范围的相对性:一个穴位可对多个脏腑器官发生作用,多个穴位可对同一脏腑发生作用。第22页,共3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腧穴与脏腑相关的相对性:多个不同经络腧穴对同一个脏器产生作用,或同治一种病证。例:手太阴肺经——少商、鱼际、尺泽足太阴脾经——隐白、太白、三阴交足太阳膀胱经——至阴、京骨、飞扬手太阳小肠经——少泽、后溪、腕骨纠正胎位不正按转正作用大小可依序排列为:脾经穴位>肺经穴位>膀胱经穴位>小肠经穴位第23页,共3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小结穴位与非穴位功能作用的差异不同经脉穴位在主治功能上的差异同经不同穴位在主治功能上的差异腧穴主治范围的相对性腧穴与脏腑相关的相对性腧穴针麻效应的相对性腧穴特异性腧穴功能特异性腧穴特异性的相对性第24页,共3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二)得气与针灸作用1.得气的含义

得气----是指针灸穴位后所产生的经气感应,包括受针者的针感施针者的手下感

2

得气与针刺疗效的关系:

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得气与否以及气至的迟速直接关系到针刺治疗效果,第25页,共3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个体差异与针灸作用

个体差异―――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个体与个体间针灸效应的不同称为针灸的个体差异。

不同个体针灸效应的差异

不同个体“循经感传”的差异不同个体针麻效果的差异电针镇痛的个体差异不同功能状态及证型的针灸效应差异第26页,共3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不同个体针灸效应的差异不同个体“循经感传”的差异

不同个体针麻效果的差异

电针镇痛的个体差异用同样方式、同样大小刺激量,仅能在小部分人中诱导出循经感传施行同一手术,采用相同穴位和刺激方法,由同一手术医师和针刺麻醉医师操作,给予相同药物,不同患者的针麻效果却有很大不同。优针效鼠的基础痛阈显著高于劣针效鼠。第27页,共3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不同个体针麻效果的差异对比自主神经功能状态与针麻效果的关系将受试者分为四型,比较其针麻优良率。交感神经敏感型16.0%副交感神经敏感型28.6%交感与副交感神经均不敏感型、37.0%混合敏感型9.0%第28页,共3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不同功能状态及证型的针灸效应差异

即使使用同样针灸方法,刺激同样穴位:对亢进的功能状态,针灸呈现抑制性效应对低下的功能状态则呈现兴奋效应。第29页,共3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例功能效应与针效第30页,共32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中医证型与针效的关系临床观察表明,针刺与辨证分型密切相关。在甲状腺手术中,阳虚型针麻效果优于阴虚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