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标通史版夯基提能作业本第9讲宋元时期农耕经济的发展与繁荣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标通史版夯基提能作业本第9讲宋元时期农耕经济的发展与繁荣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标通史版夯基提能作业本第9讲宋元时期农耕经济的发展与繁荣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标通史版夯基提能作业本第9讲宋元时期农耕经济的发展与繁荣_第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标通史版夯基提能作业本第9讲宋元时期农耕经济的发展与繁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9讲宋元时期农耕经济的发展与繁荣A组基础过关题组一、选择题1.(2018湖南益阳、湘潭调研)宋代是中国古代经济立法最为活跃的时期之一。史称,“官中条令,为(田产)交易一事最为详尽”。这反映了宋代()A.税制发生重大调整 B.土地私有不断深化C.自耕小农发展壮大 D.经济结构面临转型2.(2017四川遂宁诊断)据《宋会要》记载,北宋时仅长江流域的成都府路、梓州路和两浙路每年上贡的丝绸就达266万多匹,占据全国的三分之二。这说明长江流域()A.丝织技艺水平相对较高B.民众的纺织积极性较高C.丝织品市场需求量较大D.区域内经济发展不平衡3.(2017河南南阳月考)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说:“亳州出轻纱,举之若无,裁以为衣,真若烟雾。一州惟两家能织,相与世世为婚姻,惧他人家得其法也。”上述材料表明()A.市场需求促进手工业技术的推广B.家庭手工业技术保守封闭C.亳州成为当时丝织业的生产中心D.手工业技术通过家庭传承得以发展4.(2017辽宁沈阳八模)“……是宋代以前商品经济发展形势下出现的一种新事物,它扎根于农村商品经济的基础上,逐步变为沟通城乡的经济纽带,而后把与城市相连的部分变为城市的重要市区,使宋代城市达到一个新的历史水平,创出了中国古代城市的新道路。”材料论述的是宋代出现的()A.街市 B.坊市 C.夜市 D.草市5.据记载,宋神宗时,(汴京)工商业者与居民杂处,商店可以随处开设,市民面街而居……京城内各种手工作坊、商店、货摊林立,车马拥挤,行人不能驻足。每一交易,动辄千万。这表明北宋汴京()A.商业税收是政府主要财政来源B.商业交易额为古代都市商业之最C.市场上汇集了世界各地的商品D.商业活动打破了唐代坊市制度的界限6.(2017宁夏固原模拟)宋时,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相标榜的士大夫,不顾传统道德的指责,“不耻事贾,牟取暴利”。这表明()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B.宋人商业观念发生变化C.政府允许士大夫兼职经商D.士大夫对理学持怀疑态度二、非选择题7.(2017福建厦门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宋代自耕农、佃农增多,灾荒赈救难度、成本增大。在西周到汉唐赈贷(赈济性借贷)的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宋代赈贷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北宋前中期的赈贷,以省仓、军储、内库、三司资金等为主要资金来源,其中最主要的来源是省仓。北宋后期,以常平仓等为主要资金来源的赈贷形式,在救荒、开发水利、战争补给中都有所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南宋初期,兵祸连年,江淮一带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政府用于赈贷的资金来源既有专门备荒的常平仓、义仓,也有地方的省仓,还包括军俯、中央户部资金等,南宋中后期,中央财政的日渐窘迫、土地兼并贫富分化日益加剧,赈贷过程中抑配(强行摊派)之弊,赈贷不实等弊端屡见不鲜,抱有社会责任感的士绅、富民遂参与到赈贷中,“至南宋晚期,社仓遍布全国”,在各地方赈贷、救荒中发挥重要作用。——摘编自黄晓巍《宋代赈贷初探》(1)根据材料,概括宋代赈贷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赈贷的背景和影响。(16分)B组能力提升题组一、选择题1.(2017陕西西安二模)两宋以来,民间流传“苏湖(今江浙地区)熟,天下足”的谚语;明嘉靖后,“湖广(今湖南湖北地区)熟,天下足”成为当时的普遍认知。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江浙经济结构发生改变B.经济重心转移至湖广地区C.江浙地区经济出现衰退D.“海禁”政策大力推行2.据记载,南宋时,汝窑宮中禁烧,内有玛瑙为釉。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这主要反映出当时()A.汝窑资金来源广泛 B.制瓷工艺水平高超C.管理体制非常松懈 D.官营产品流向松动3.北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记载:“赡(人名)初造墨,遇异人传和胶法……赡死,婿董仲渊因其法而加胶,墨尤坚致,恨其即死,流传不多也。”这表明当时民间手工业()A.开始超越了官营手工业B.手工技术传承具有封闭性C.在官府压制下艰难发展D.产品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4.(2017云南昆明适应性考试)据《宋史·食货志》记载,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年)“臣僚言以金银博买,泄之远夷为可惜。乃命有司止以绢帛、锦绮、瓷漆之属博易”。该项政策()A.推动了官营丝织业的发展B.导致了对外贸易的萎缩C.刺激了民营陶瓷业的发展D.体现了重农抑商的松动5.(2017湖南师大附中月考)货币称为“钞票”,源于宋代的“钞引”制度,就是商人向官府缴纳一定数量的钱物换取经营凭证后,拿凭证到指定地点支取货物,再到指定地点销售,主要出现在盐、茶等暴利行业。宋代“钞引”的出现表明()A.在商品贸易中开始使用纸币B.商业活动打破了政府的限制C.商业经济发展有制度性进步D.民间商人开始控制重要产业6.(2017河北衡水一模)北宋末年庄绰的《鸡肋编》载:平江府洞庭东、西二山在太湖中,非舟楫不可到,……地方共几百里,多种柑橘桑麻,糊口之物,尽仰商贩。绍兴二年(1132年)冬,忽大寒,湖水遂冰,米船不到山中,小民多饿死。这则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宋代()A.民众生活受气候的影响大B.民众生活与市场联系紧密C.舟楫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D.农业种植商品化和专业化二、非选择题7.(2017河北保定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周礼·地官》曰:“大市,日昃而市,百族为主;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凡市入,则胥执鞭度守门,市之群吏平肆,展成奠贾,上旌于思次以令市。市师莅焉,而听大治大讼。胥师、贾师莅于介次,而听小治小讼。”材料二《东京梦华录》卷三《州桥夜市》记载说:“自州桥南去……直至龙津桥须脑子肉止,谓之杂嚼,直至三更。”而一些酒楼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进行营业。“杭城(临安)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最是大街一两处面食店及市西坊西食面店,通宵买卖,交晓不绝,缘金吾不禁,公私营干,夜食于此故也。”——摘编自《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特征及原因析论》材料三宋哲宗时的殿中侍御史孙升就说:“货殖百物,产于山泽田野,售之于城郭,而聚于仓库,而流通之以钱……城郭、乡村之民交相生养,城郭财有余则百货有所售,乡村力有余则百货无所乏……城郭之人,日夜经营不息,流通财货,以售百物,以养乡村。”——摘编自〔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94“闽俗重凶事,其奉浮图,会宾客,以尽力丰侈为孝,否则深自愧恨,为乡里羞……来者无限极,往往至数百千人。至有亲亡,秘不举哭,必破产办具而后敢发丧者。有力者乘其急时,贱买其田宅,而贫者立券举债,终身困不能偿。”——摘编自〔宋〕欧阳修《欧阳文忠公文集》卷35(1)据材料一指出其所反映的商业特点。(4分)(2)据材料一、二及所学,指出与以前相比,宋代的城市商业有何重大发展性变化。(4分)(3)结合所学概括材料三中北宋商品经济发展对社会的影响。(6分)答案精解精析A组基础过关题组一、选择题1.B根据材料中“官中条令,为(田产)交易一事最为详尽”和所学知识可知,宋代田产交易的规定最为详细,主要是因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B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田产交易的规定内容详细,与税制改革无关,排除A。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说明土地兼并盛行,客观上不利于自耕小农发展壮大,排除C。题干强调的是田产交易的规定内容详细,与经济结构转型无关,且不符合史实,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2.A梓州路和两浙路每年上贡的丝绸虽多,但无法说明民众纺织积极性高,故排除B;题干中提到的丝绸是上贡使用的,而非投入市场,所以无法反映市场需求量,故排除C;题干没有体现区域经济发展是否平衡的问题,所以D不符合题意;梓州路和两浙路每年上贡的丝绸多,可以从侧面说明长江流域的丝织技艺水平高,故选A。3.B材料无法体现市场需求促进手工业技术的推广,故排除A。材料也没有反映出亳州成为当时丝织业的生产中心,故排除C。材料主旨不在于手工业技术通过家庭传承得以发展,故排除D。4.D本题考查宋代商业的发展。根据材料中的“扎根于农村商品经济的基础上”“沟通城乡的经济纽带”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指农村的市场,即草市,所以D项符合题意。5.D根据材料中“商店可以随处开设”可知,这打破了唐代坊市制度的界限,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6.B本题考查宋代商业发展的影响。重农抑商政策是封建社会一直实施的政策,故A项排除;政府允许士大夫兼职经商,材料中未涉及,故C项排除;士大夫对理学持有怀疑态度,由材料得不出这一结论,故D项排除。二、非选择题7.答案(1)难度大,成本髙;资金来源较丰富;国家赈贷与民间赈贷相结合。(2)背景:前代的赈贷理论与实践为宋代赈贷奠定了基础;社会动荡、经济遭到破坏,土地兼并严重;理学的影响。影响: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有利于农业经济的恢复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为后世的社会救济提供了借鉴;实施过程中出现危害百姓的现象。解析(1)根据材料“灾荒赈救难度、成本增大”可得,难度大、成本高;根据材料“以省仓、军储、内库、三司资金等为主要资金来源,其中最主要的来源是省仓”可得,资金来源广泛;根据材料“抱有社会责任感的士绅、富民遂参与到赈贷中”可得,政府赈贷与民间赈贷相结合。(2)“背景”,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即可;“影响”,要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考虑。B组能力提升题组一、选择题1.A根据材料可知,江浙地区是宋代的主要产粮区,到了明代中后期,江浙地区商品经济发达,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减少,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于是明代主要的产粮区转移至湖广地区,这其中的变化实际上反映了江浙地区经济结构的变动,A项正确。B、C两项不符合史实,均排除。D项是明清时期的经济政策,与题意无关,排除。2.D由材料可知,南宋时期的汝窑制品不得私自买卖,只有“供御拣退,方许出卖”,也就是说官营手工业的制品在一定情况下可以买卖,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3.B根据材料信息“遇异人传和胶法”“婿董仲渊”“恨其即死,流传不多也”可知,两宋时期民间手工业的技艺不传外、不传女,传承具有封闭性的特征。故选B。4.C本题考查宋代对外贸易。从材料可知金银钱币不再用于海外贸易。而瓷器、丝绸成了海外贸易的主要产品,官营丝织业主要服务于皇室,外销的陶瓷主要来自民窑,直接刺激了民窑陶瓷业的发展。故C项正确。5.C“钞引”不是货币,A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说明商业活动的限制被打破,反而证明商业受到政府限制,排除B;材料只是说明了商人可以取得暴利行业的经营凭证,并不是说开始控制重要产业,排除D。6.B材料表明,北宋末年平江府洞庭东、西二山以种植柑橘桑麻等经济作物为主,粮食依靠商贩供给,因严寒粮食不能运输以至饿死了许多人,反映的实质问题是民众生活与市场联系紧密,故B项正确。二、非选择题7.答案(1)市场交易有固定的地点、时间;设有监督商贩货物等出入城门、解决贸易争端的专职官员。(2)变化: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出现夜市和早市;商业活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