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素质检测试题_第1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素质检测试题_第2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素质检测试题_第3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素质检测试题_第4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素质检测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素质检测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表明孔子()A.主张严格社会等级 B.重视社会道德构建C.认同社会贫富分化 D.反对百姓追求富裕2、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们突破了西周“以天为宗”的观念,无论是孔子的“复礼”还是韩非子的“法治”,都把视线从天上转到了人世。这反映出,当时()A.政治构想都具有创新性质 B.神学迷信观念已经基本被扫除C.完成了社会秩序的新建构 D.政治意识由重天命转向重人事3、春秋时期我国思想文化中心偏于邹、鲁。战国时期儒、墨以鲁国为中心,而儒家传播于鲁、齐、卫,墨家则向楚、秦发展。道家起源于楚、陈、宋,后来流入齐国。这反映出战国时期()A.涌现出众多文化中心 B.文化相互影响与融合加强C.呈现出社会转型特征 D.中原文学与艺术异常繁荣4、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材料表明,董仲舒()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 B.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 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5、“不知壹天下建国家之权称(礼法),上(尚)功用,大(重视)俭约,而僈差等(忽视等级差别).”这句话应是战国时期哪两个学派之间的争鸣()A、儒家、道家B、法家、墨家C、儒家、墨家D、墨家、道家6、古代治国讲“帝道”(尧舜禹汤治理之道)、“王道”(德政)、“霸道”(法家)。融合此“三道”思想且被当朝统治者采用的是()A、孟子的民本思想 B、荀子的政治思想C、董仲舒的新儒学 D、二程朱熹的理学7、南宋淳熙二年,朱熹和陆九龄、陆九渊兄弟在鹅湖寺就各自的哲学观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史称“鹅湖之会”。“论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据此可知,双方的分歧在于()A.世界本原之争 B.求理途径之争C.理的内涵之争 D.理气关系之争8、宋代理学家注重蒙学教育的教材和读物的编写,如《三字经》《百家姓》;一些士大夫为了使家庭、家族得到长久的延续,运用儒家三纲五常规范族人、家人的社会和家庭生活习惯。这些做法主要说明()A.封建迷信影响民间生活 B.社会风气日益开放C.儒学走向世俗化社会化 D.理学成为官方正统9、宋明理学家“批判佛教的形式,却把其精髓纳入到儒学内部”,“捍卫的是正统儒学的尊严,却利用了佛教的哲学思辨的智慧”。这表明,在宋明理学的理论建构过程中()A.佛教曾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B.儒佛思想在互补中出现融合C.佛教能主动适应社会现实 D.儒学正统地位一度出现动摇10、理学家倡导的“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11、下面分别是传统社会治理结构图和黄宗羲设想的社会治理结构图。由此可知,黄宗羲认为()A.应从根本上否定君主制度 B.应建立平等和谐的君臣关系C.君主专制存在严重的弊端 D.统治者应重视对百姓的教化12、有学者认为明朝后期的人文主义思潮以王艮、李贽等人为代表,他们反对封建礼教,要求行为自由;鼓吹人欲、私欲,要求物质利益;肯定心性无别,要求贵贱平等。这一思潮()A.属于西学东渐的产物 B.强调了人的自我价值C.是对理学思想的创新 D.表达了民主政治诉求13、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通过文学、艺术及其他形式对天主教会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揭露;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则是用神学的理论与话语表达自由、平等的人文主义思想。由此可知,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14、“这是一个多彩多姿而变化万千的时代,和中国的战国时代最可相比拟。在这个时期的形形色色中,有不少仍是中世的,有不少显然已是近代的,但也有不少为这时期所特有的。这个时期上承中世,下启近代,同时也自成一个时代,充满了强烈的政治、社会和思想的活动。”这个时代()A.积极倡导人文主义 B.坚持国家权力高于宗教C.设计了未来理想的社会制度 D.倡导美德即知识15、有学者指出,“宗教改革克服了罗马天主教在灵魂与肉体、天国与人间、理想与现实之间造成的二元对立以及由这种对立而导致的信仰虚假和道德堕落,把基督教的宗教理想与平凡的现实生活和谐地统一起来”。其意在说明宗教改革()A.破除了罗马教皇的权威 B.缓和了各国内部的矛盾C.推动了和谐社会的到来 D.建立了平民自己的宗教16、北宋时期,张择端画《清明上河图》、瓦舍出现、柳永的词在市井间广泛传唱等现象的出现从本质上说明()A.城市经济繁荣 B.自然经济缓慢解体C.文化的平民化 D.中央集权不断加强17、凸面镜早在唐代就作为小儿玩物出现于长安街市,而西方人在13世纪末制成了眼镜。明朝时眼镜传入中国并很快流行,但人们除了用来读四书五经外,对其本身研究仍毫无进展。这反映了中国传统科技()A.对西方科技发明有影响 B.曾经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C.满足于初级的实际应用 D.发展步伐落后于西方国家18、较之前的小说,《西游记》更以人物为情节的中心。这一宗教题材的小说在形象构成的方式上给人以荒诞无稽的感觉,而实际上它却带有一个鲜明的倾向。这一倾向是()A.怪诞化B.脸谱化C.世俗化D.功利化19、1862年,马克思重读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他说,“我重新阅读了达尔文的著作,使我感到好笑的是……达尔文在动植物界中重新认识了他自己的英国社会及其分工、竞争、开辟新市场、‘发明’以及马尔萨斯的‘生存斗争’。”据此可以看出马克思认为()A.生物进化论是自然进化的结果B.生存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C.达尔文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来源D.达尔文混淆了自然世界与人类社会的区别20、针对“地圆学说”,清朝士大夫杨光先说:“若四大部州,万国之山河大地,是一个大圆球……球上国土之人之脚心与球下国土之人脚心相对……竞不思在下之国土人之倒悬……有识者以理推之,不觉喷饭满案矣!夫人顶天立地,未闻有横立倒立之人也……此可以见大地之非圆也。”之所以有这样言论,是因为他不知道()A.经典力学理论 B.相对论C.生物进化论 D.量子论21、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科学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其重要原因在于当时的中国()。A.固守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 B.受到西方殖民者和俄国侵扰C.国家分裂、国力衰弱 D.经济停滞倒退22、明清时期,以“风流文采磨不尽,水墨自与诗争妍”为特征的文人画兴盛。下图是明清文人画的代表作之一。这类作品所表现的是()。A.个人的情感B.真实的景象C.多彩的生活D.繁盛的社会23、某科学理论颠覆了人类对宇宙和自然的“常识性”观念,提出了“时空的相对性”“四维时空”“弯曲空间”等全新的概念。该理论()A.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到来 B.弥补了经典力学认识世界的不足C.奠定了电气技术应用的理论基础 D.开创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24、托马斯·弗里德曼认为:“在全球化第三阶段,个人成为了主角,肤色或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不再是合作或竞争的阻碍。……世界各地包括中国和印度的人们可以轻松实现自己的社会分工,世界变平了,从小缩成了微小。”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世界市场形成 B.交通工具革新C.信息技术应用 D.美苏冷战结束25、“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将取而代之。”这场“新的革命”()A.源自实践经验积累 B.促使现代工厂诞生C.体现科学技术结合 D.宣告信息时代到来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8分,第27题16分,第28题16分,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辰:北斗星),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材料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孟子》材料三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董仲舒《春秋繁露》材料四朱熹强调,“仁”是人的爱心及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仁者必然无私无畏,大智大勇,襟怀磊落,仁民爱物;仁者境界与佛老境界的最大不同在于强调……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儒家干预政治的关键,就是要设法“正君心”,因为只有君心得正,才能正纲常、正百官,而后国治、天下平。——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人民版必修3)材料五他们(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从儒家思想中汲取了有益的营养,但不完全拘泥于传统旧儒学的樊篱,构建起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体系。——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人教版必修3)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二的思想主张。(4分)(2)材料三的主张对当时社会发展有何进步意义?(3分)(3)材料四中朱熹是怎样发展孔子的仁学的?应如何理解他所说的“正君心”?(4分)(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五中三位思想家“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内容。(3分)(5)综观上述五则材料,你对儒家思想的基本看法是什么?(4分)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此无他,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材料二所谓天子者,执天下之大权者也。其执大权奈何?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而权乃归之于天子。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乃益尊。后世有不善治者出焉,尽天下一切之权而收之在上。而万几之广,固非一人之所能操也。——顾炎武《日知录》材料三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只能……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请回答:概括材料一中黄宗羲的主要观点。他认为君主的主要职责是什么?(4分)(2)针对材料一存在的现象,顾炎武提出何种解决方法?理由是什么?(4分)(3)综合材料一、二,指出二者思想的共同之处。结合材料三,从政治、经济方面分析产生这种进步思想的原因,并对其作简要评价。(8分)28、材料一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作为对其所向往的人性的追求,摒弃了宗教教条,将价值取向由“神”转向“人”,但它缺乏“科学”的基础,仍然无法摆脱“神”的羁绊。18世纪的启蒙运动,以对科学知识的张扬,对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的鼓吹,在日后转化为一场旨在充分肯定人的根本价值、强调人的尊严的思想运动。材料二路德的思想和教会成了自由的旗帜,因为路德的原则是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他将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开放的、可以按照自己心愿与神对话的信仰方式,使基督教徒获得了自由,特别容易在德国和欧洲流行开来。更为重要的是,新教置宗教和教会于政府行政和国家法律的掌管之下,从而消除了教会对于世俗权威的威胁,社会又恢复了它的秩序。——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材料三启蒙运动是欧洲文化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在启蒙时代,欧洲知识界对西方文明传统信仰和价值观重新思考,强有力地扫荡了笼罩着西方世界的封建思想和宗教神学的迷雾.……崇尚科学和对人类理智的乐观主义态度则促进了现代科学的重大发现.——《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历史卷》(1)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6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所反映的路德的思想主张。据材料二,分析宗教改革运动在追求自由方面的进步。(5分)(3)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三反映了启蒙运动的哪些思想主张。(5分)

高二历史第二次质检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BDBBCCBCBBCBB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AAACCDAAA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