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附中2024届中考化学模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北京大附中2024届中考化学模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北京大附中2024届中考化学模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北京大附中2024届中考化学模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北京大附中2024届中考化学模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大附中2024届中考化学模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A.八月十五桂花香——分子不停地运动B.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分子质量很小C.水变成水蒸气——水分子的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D.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分子间的间隔不同2.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A.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B.生成O2的质量C.固体中MnO2的质量 D.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3.下图实验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实验①:证明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五分之一B.实验②:证明铁生锈必须有氧气参与C.实验③:向下压缩活塞时,空气的内能增大D.实验④:在同一液体内部深度越深,压强越大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闻气体气味 B.过滤 C.称量氢氧化钠 D.量取液体5.将稀硫酸加入CuO和Fe粉的混合物中进行反应,当反应停止后,滤出不溶物,并向滤液中投入一枚铁钉,片刻后取出铁钉,发现无任何变化.根据上述现象确定下哪个结论是正确的A.不溶物一定是Cu B.不溶物中一定含有Cu、FeC.滤液中一定含有FeSO4,但不一定含有CuSO4 D.滤液中一定含有FeSO4,一定不含有CuSO46.我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对中国古代著作涉及化学的叙述,下列解读不正确的是()A.“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B.《本草纲目》中“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以灰淋汁,取碱浣衣”中的“碱”是K2CO3C.古剑“沈卢”“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剂钢指的是铁的合金D.“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该过程属于化学变化7.为保护水资源,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逐步淘汰高耗水生产工艺B.加强对水资源监测C.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D.园林花圃采用大水漫灌8.为预防甲状腺肿大,可适量补充的元素是A.铁 B.硒 C.碘 D.氟9.下列四个图像反映了对应实验过程中相关量的变化,其中不正确的是()A.将等质量、形态不同的大理石分别与足量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反应B.一定压强下,氧气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曲线C.等质量的镁粉和铁粉与足量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D.硫酸溶液稀释过程中pH的变化曲线10.对于下列概念的说法,正确的个数是()①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不变②某些氧化反应同时也是化合反应,甲烷燃烧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③酸溶液pH<7,pH<7的溶液不一定都是酸溶液④中和反应都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⑤活泼金属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A.2个B.3个C.4个D.5个11.下列实验方法错误的是A.除去氯化银中的氯化钠,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B.除去氯化钾中的碳酸钾,加足量的稀盐酸、蒸发结晶C.鉴别硝酸铵和氯化钠,分别加适量的水,用手触摸容器壁D.鉴别CO2和SO2,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观察颜色变化12.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碳的单质,则两者性质完全相同B.碱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则使酚酞溶液变红色的一定是碱溶液C.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则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D.中和反应能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为13.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A.葡萄糖——有机物 B.氯酸钾——氧化物 C.纯碱——碱 D.液氧——混合物14.实验室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X+Cl2↑+2H2O,则X的化学式为A.MnCl2 B.ClO2 C.MnCl4 D.HClO15.下列图象不能反映客观事实的是()A.往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B.往等质量的铝和镁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C.往CaCl2溶液加入Na2CO3溶液D.等温条件下往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2018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人人参与创建绿色家园”。(1)阳泉市为创建绿色家园,减少空气污染,将所有的燃油、燃气出租车换成电动出租车,这样有效减少了_____(填一种物质即可)等有害气体的排放。(2)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能为创建绿色家园采取的具体行动是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多种金属可以压成薄片,抽成细丝,说明金属具有_____性。我国第四套人民币硬币铸造用到Fe、Cu、Al、Ni(镍),已知Ni能够发生如下反应:,Ni+H2SO4═NiSO4+H2↑Fe+NiCl2═Ni+FeCl2,这两个反应的基本类型都是_____。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AgNO3和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则下列对滤渣和滤液的成分判断中,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A滤液中溶质只有Fe(NO3)2B滤液中﹣定含有Fe(NO3)2和Mg(NO3)2C滤渣中只有银D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铁科学家发现一种新金属。根据下表信息推测该金属不适合的用途是_____。熔点密度强度导电性导热性抗腐蚀性2500℃3g/cm3与钢相似良好良好优异A焊接金属B用于通讯设备C制造外科手术刀D制造航天飞机18.(8分)小军用下图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盐中纯碱的化学式是_____。小军归纳整理中有种物质归纳错误,该物质是_____。生石灰用作干燥剂的原理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中和反应在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某实验小组的同学选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小组认为氢氧化钙溶液与稀盐酸反应时没有明显现象,可依据中和反应是________反应(选填“放热”或“吸热”)来验证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该验证实验中用到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________等。小组认为也可借助于下列溶液来验证反应是否真的发生,你觉得可行的是________。A无色酚酞溶液B氯化钠溶液C硫酸铜溶液小华同学向盛有氢氧化钙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竟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此时他立即停止了滴加,小组决定对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提出问题]根据中和反应的原理,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还可能含什么溶质呢?[猜想假设]猜想甲:含有Ca(OH)2;猜想乙:含有HCl;猜想丙:含有HCl与Ca(OH)2的混合物。[实验探究]①小夏认为不需要实验就能否定丙的猜想,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小腾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并振荡,观察到溶液不变色,于是他排除了猜想甲,你认为他排除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③小飞只用一种溶液完成了对猜想乙的验证,请你帮他完成实验表格:实验操作预测现象结论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烧杯中,并向其中滴加足量的____溶液有___且溶液中出现沉淀猜想乙正确[反思拓展]中和反应的微观实质就是酸中的氢离子和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即:氢离子+氢氧根离子=水,将该表达式用化学符号表示为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C【解析】

A、闻到香味是因为桂花中芳香性化合物的分子不断运动,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的,选项A正确;B、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说明分子质量很小,选项B正确;C、水变成水蒸气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水分子没有发生改变,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因此水分子的化学性质没有发生变化,选项C错误;D、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是因为温度改变,分子间的间隔大小发生变化造成的,选项D正确。故选C。2、A【解析】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A.固体中部分氧元素以氧气的形式逸出,所以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减少;由于反应后有含氧元素的二氧化锰,所以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减少到一定程度不再改变。最终氧元素的的质量为二氧化锰中氧元素的质量;B.氧气是该反应的生成物,质量由零开始增加,氯酸钾完全分解后,氧气的质量达到最大值不再改变;C.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氯酸钾和氯化钾固体中钾元素相等,但氯酸钾的质量大于氯化钾的质量,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增大,完全反应后不再变。选A点睛:图像的问题主要是结合化学反应分析图的起点的位置,变化趋势,终点的位置是否正确3、A【解析】A、实验①中的瓶子上没有刻度,故A错误;B、实验②:第二只试管密封在水中,隔绝氧气,故B正确;C、实验③:向下压缩活塞时,分子间的间隔减小,空气的内能增大,故C正确;D、实验④:根据水流的落点,可以验证在同一液体内部深度越深,压强越大,故D正确。故选A。4、D【解析】

A、闻气体气味要用手轻轻扇,让少量气体飘进鼻孔,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故不符合题意;B、过滤时玻璃棒轻靠在三层滤纸一边,滤纸应低于漏斗边缘,漏斗下端尖嘴部分紧贴烧杯内壁,故不符合题意;C、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应左物右码,具有腐蚀性的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里,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故不符合题意;D、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应遵循最小量程一次量取的原则,量取8mL液体应选用10mL的量筒,故符合题意;故选:D。5、D【解析】

解:CuO和Fe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则能发生的反应有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当反应停止后,滤出不溶物,并向滤液中插入一枚铁钉,片刻后,取出铁钉,发现铁钉无任何变化,则滤液中没有硫酸和硫酸铜,不溶物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铁。故选D。【点睛】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6、D【解析】

A、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指的是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选项A正确。B、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以灰淋汁,取碱浣衣,灰中含有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钾,显碱性,“碱”是K2CO3,选项B正确。C、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钢是铁的合金,选项C正确。D、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是指从青蒿中分离出汁液,属于物理变化,选项D不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物质性质、物质成分、物质变化等知识点,为高频考点,明确物质组成、性质、用途关系是解本题关键,会根据物质性质解释其用途,题目难度不大。7、D【解析】

A、逐渐淘汰高消耗水生产工艺,能节约用水,选项正确;B、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可以有效防止或及时处理水污染,选项正确;C、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能减少水体污染,选项正确;D、园林花圃采用大水漫灌,浪费水资源,选项错误。故选D。8、C【解析】

缺铁易患贫血症,缺硒易患癌症,缺碘易患甲状腺肿大,缺氟易患龋齿。为预防甲状腺肿大,可适量补充的元素是碘。故选C。9、B【解析】

A、等质量形状不同的大理石分别与足量相同的稀盐酸反应,粉末状的大理石反应的时间短,故正确;B、由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该图象应该是一条下降的曲线,故错误;C、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故与稀盐酸反应时镁的反应速度要快一些(图象更陡一些),同质量的镁要比铁生成的氢气要多,故最终镁的曲线应该在铁的上面,故正确;D、由于硫酸稀释时酸性会不断减弱,故其pH会不断增大,但不管怎样稀释溶液也不会呈中性,即溶液的pH只能永远的接近7但不会达到7,故正确。故选B。10、B【解析】

①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不变,说法错误;②某些氧化反应同时也是化合反应,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说法正确;③酸溶液pH<7,pH<7的溶液不一定都是酸溶液,如硫酸铜溶液显酸性,是盐溶液,说法正确;④中和反应都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是中和反应,说法正确⑤活泼金属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活泼金属,如碳酸盐能够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说法错误。故选B。【点睛】碱溶液显碱性,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可能是盐溶液,如碳酸钠是盐,其水溶液显碱性。同理,酸溶液显酸性,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11、D【解析】

A、氯化银难溶于水,氯化钠易溶于水,故可以用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将氯化银中的氯化钠除去,故正确;B、氯化钾不能与稀盐酸反应,而碳酸钾可以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和二氧化碳和水,故可以除去碳酸钾,过滤的氯化氢和水可以蒸发除去,故正确;C、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氯化钠溶液水温度几乎不变,故可以鉴别,故正确;D、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都可以与水反应生成酸,故都能使溶液变红,故错误。故选D。12、C【解析】

A、金刚石是自然界中存在的最硬的物质,石墨是最软的矿物之一,原因是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错误;B、碱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使酚酞试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如碳酸钠溶液也显碱性,但该物质是盐,故错误;C、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则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故正确;D、中和反应是酸和碱反应产生盐和水,因此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的生成,但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酸和碱的反应,如盐酸和氧化铁的反应,故错误;故选:C。13、A【解析】A、除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以外的含碳化合物称为有机物,葡萄糖属于有机物,正确;B、由金属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叫盐,氯酸钾属于盐,错误;C、纯碱即碳酸钠,属于盐,错误;D、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纯净物,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液氧属于单质,错误。故选A。14、A【解析】

解: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反应物中有1个锰原子,2个氧原子,4个氢原子,4个氯原子,生成物中有2个氯原子,4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所以X是MnCl2。故选A。15、B【解析】

A、由图可知,滴加前,溶液的pH大于7,故是将稀硫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故正确;B、往金属中加入盐酸,开始金属是过量的,盐酸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应一样多,故图象不能反映客观事实;

C、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当氯化钙反应完后,再加碳酸钠溶液,不再产生沉淀,故图象能反映客观事实;

D、根据题目信息可知,对于接近饱和溶液来说,开始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是“0”,也就是说起点不是“0”点;随着逐渐加入硝酸钾固体,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当到达饱和溶液时,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达到最大值,此时再加入硝酸钾固体,固体是不会溶解的,即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故图象能反映客观事实。故选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CO(合理即可)少乘私家车(合理即可)【解析】

(1)燃油燃气燃烧产生的有害气体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2)作为中学生能为改善环境采取的行动有:多骑自行车少乘私家车、多坐公交车、双面使用纸张、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等。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延展性置换反应;Al、Fe、Ni、Cu;BDA【解析】

(1)多种金属可以压成薄片,抽成细丝,说明金属具有延展性;(2)我国第四套人民币硬币铸造用到Fe、Cu、Al、Ni(镍),已知Ni能够发生如下反应:Ni+H2SO4═NiSO4+H2↑Fe+NiCl2═Ni+FeCl2,这两个反应的特征都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新的单质和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由Ni可以置换酸中的氢,铁可以置换氯化镍中的镍,故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l、Fe、Ni、Cu;(3)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关系如下:Mg>Fe>H>Ag,故将Fe放入AgNO3和Mg(NO3)2的混合溶液中,Fe只能与硝酸银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硝酸亚铁与银,不与硝酸镁发生反应,所以溶液中一定有Fe(NO3)2和Mg(NO3)2,故选B;向滤渣中滴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因能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只有铁和镁,镁没有被置换出来,只能是剩余的Fe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所以滤渣有Fe和Ag,故选D;(4)根据下表信息,该金属熔点为2500℃,推测该金属不适合的用途是A。18、Na2CO3合金CaO+H2O=Ca(OH)2【解析】(1)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其是由显+1价的钠元素和显−2价的碳酸根组成的,根据化合价原则,其化学式为:Na2CO3;(2)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故合金不属于合成材料;(3)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点睛:盐是电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食盐、小苏打、高锰酸钾都属于盐;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Ca(OH)2+2HCl═CaCl2+2H2O.放热温度计AC.氯化钙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二者不共存.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使酚酞试液变红,现不变红,故溶质不可能含氢氧化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