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等3地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_第1页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等3地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_第2页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等3地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_第3页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等3地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_第4页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等3地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等3地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每个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本题最适合的答案,每题2分,本大题共40分)1.(2分)若使黑枣树上结出柿子的果实,可采用的繁殖方式是()A.扦插 B.压条 C.嫁接 D.播种2.(2分)下列属于有性生殖的是()A.月季用枝条扦插繁殖新植株 B.豌豆通过种子繁殖后代 C.在黑枣树上嫁接甜柿 D.马铃薯块茎长成新植株3.(2分)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根本区别是()A.能否由母体产生新个体 B.能否进行细胞分裂 C.能否进行细胞分化 D.两性生殖细胞是否结合并发育为新个体4.(2分)下列有关生物生殖、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的扦插、嫁接都属于有性生殖 B.人体胚胎发育的场所是输卵管 C.与蝗虫相比,家蚕的发育过程多了蛹期 D.植物的果实由胚珠发育而来5.(2分)如图表示的是鸡卵的结构,在图中所示的结构中含有细胞核,是将来孵化成雏鸡的重要结构是()A.卵白 B.卵黄 C.胚盘 D.系带6.(2分)同一胎出生的三只小猫,在毛色上并不完全相同,这说明生物体具有的特征是()A.遗传 B.变异 C.进化 D.适应7.(2分)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是()A.染色体 B.蛋白质 C.基因 D.细胞8.(2分)下列各组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人的有耳垂和高鼻梁 B.小红的双眼皮和小丽的单眼皮 C.人的身高和体重 D.小明的A型血和小刚的A型血9.(2分)同一品种的甘蓝在北京和西藏栽培,叶球的重量差别显著,原因是()A.基因发生了变化 B.性状不受基因的控制 C.性状由环境决定 D.环境影响性状的表现10.(2分)人的能卷舌与不能卷舌是一对相对性状,假如控制能卷舌的基因为显性基因A,控制不能卷舌的基因为隐性基因a,一对夫妇都能卷舌,他们的孩子们也能卷舌,则孩子的基因组成是()A.AA B.Aa C.aa D.AA或Aa11.(2分)正常男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组成为()A.XX B.XY C.Y D.X12.(2分)某夫妇已生育一个男孩,为了响应国家二孩政策,再生一个孩子是女孩的可能性是()A.25% B.100% C.75% D.50%13.(2分)小莉和妈妈的脸上都长有可爱的酒窝,爸爸没有酒窝。妈妈将相关基因传递给女儿的“桥梁”是()A.血液 B.卵细胞 C.母乳 D.体细胞14.(2分)地质学研究表明,原始地球环境不适合任何生物的生存.请推测,原始大气中没有下列哪种气体?()A.二氧化碳 B.水蒸气 C.氧气 D.氢气15.(2分)地球上原始生命起源于()A.原始大气 B.原始海洋 C.原始陆地 D.外星球16.(2分)许多动物具有与周围环境非常相似的体色,这种体色叫保护色,用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分析,动物保护色的形成是_____的结果。()A.人工选择 B.自然选择 C.社会选择 D.双向选择17.(2分)始祖鸟、中华龙鸟等化石的发现,证实了鸟类起源于古代的()A.鱼类 B.两栖类 C.爬行类 D.哺乳类18.(2分)如图为人的体细胞中的一对基因(B和b)位于一对染色体上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B表示显性基因 B.b控制的性状不能在后代中表现,属于不遗传的性状 C.如果B来自父方,则b来自母方 D.此个体表示出的是B所控制的性状19.(2分)下列图示为四种动物的足印,其中亲缘关系最近的两种动物是()A.甲与乙 B.乙与丙 C.丙与丁 D.甲与丁20.(2分)张杨同学用橡皮泥制作了一个不同地层化石分布模型。该模型体现的规律不包括()A.生物从简单到复杂 B.生物从水生到陆生 C.生物从体型小到体型大 D.生物从低等到高等二、填空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21.(10分)月季常采用扦插的方式对其进行繁殖。对扦插材料处理的方法不同,将影响扦插的成活率。以下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实验步骤:①准备30枝生长良好的月季枝条,将它们剪成保留2个节的基段,按要求处理基段叶片和基段上方切口。②将处理好的基段均分为2组,分别标上标签A与B。③将A组茎段下方切成水平切口,将B组茎段下方切成斜向切口。④将两组基段按要求插入沙性土壤中,培育的环境条件适宜且_____。⑤观察记录:每天定时观察A、B两组的生长情况,并作好记录。请根据实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变量是。A.茎段下方切口处理方法不同B.茎段下方切口保留长度不同C.茎段下方叶片保留数量不同D.茎段下方叶片处理方法不同(2)该实验设置A、B两组的目的是形成。A.所有条件都不相同B.所有条件都相同C.除实验变量外,其他条件都相同D.除实验变量外,其他条件都不相同(3)步骤④的横线上应填。A.干燥B.相同C.多水D.阴暗(4)一段时间后,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B组长出新叶的枝条多于A组,成活较多,这说明。A.茎段下方切成斜向切口利于扦插成活B.茎段下方切成斜向切口不利于扦插成活C.茎段下方切成水平切口利于扦插成活D.茎段下方切口方式均不利于扦插成活(5)与本实验植物的生殖方式不同的是。A.椒草的叶片长成新植株B.马铃薯块茎发芽、移栽C.播种白菜种子D.用仙人掌作为砧木嫁接蟹爪兰22.(10分)晓刚带他的同学去奶奶家玩,奶奶拿出了大小两种花生请他们品尝。他们一边吃着,一边产生了疑问:“花生果实的大小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请根据图中几个人的对话回答问题。(1)图中四个人的说法,属于假设的是丙同学和(A.甲B.乙C.晓刚D.晓刚和乙)同学的说法。(2)如果要设计实验验证丙同学的假设是否成立,实验的变量应该是。(A.花生果实的大小B.花生种植的土壤C.花生果实的品种D.花生种植的容器),实验中大小两种花生栽培的条件应该是相同的。(3)用于实验的花生种子的取样方法应该是。A.随机挑选B.大小花生都挑中等大小的C.大花生挑大的,小花生挑小的D.小花生挑大的,大花生挑小的(4)从使实验结果更加可靠的角度考虑,最好选用花生用于实验。A.1粒B.10粒C.20粒D.30粒(5)晓刚的话是对甲同学说的。要比较两种花生的大小,晓刚提出的处理数据的方法是。A.对照实验B.重复实验C.对比实验D.操作实验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个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本题最适合的答案,每题2分,本大题共40分)1.(2分)若使黑枣树上结出柿子的果实,可采用的繁殖方式是()A.扦插 B.压条 C.嫁接 D.播种【解答】解:由分析可知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因此使黑枣树上结出柿子的果实,可采用的繁殖方法是嫁接,可以用柿子的枝或芽做接穗,嫁接到一棵黑枣树上即可。可见C正确。故选:C。2.(2分)下列属于有性生殖的是()A.月季用枝条扦插繁殖新植株 B.豌豆通过种子繁殖后代 C.在黑枣树上嫁接甜柿 D.马铃薯块茎长成新植株【解答】解:ACD.“月季用枝条扦插繁殖新植株”、“在黑枣树上嫁接甜柿”、“马铃薯块茎长成新植株”,均不经过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ACD不符合题意。B.“豌豆通过种子繁殖后代”,种子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形成的,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B符合题意。故选:B。3.(2分)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根本区别是()A.能否由母体产生新个体 B.能否进行细胞分裂 C.能否进行细胞分化 D.两性生殖细胞是否结合并发育为新个体【解答】解:无性生殖是不经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从本质上讲,是由体细胞进行的繁殖就是无性生殖。而有性生殖是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可见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故选:D。4.(2分)下列有关生物生殖、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的扦插、嫁接都属于有性生殖 B.人体胚胎发育的场所是输卵管 C.与蝗虫相比,家蚕的发育过程多了蛹期 D.植物的果实由胚珠发育而来【解答】解:A、植物的扦插、嫁接都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错误。B、人体胚胎发育的场所是子宫,错误。C、家蚕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蝗虫的发育经过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与蝗虫相比,家蚕的发育过程多了蛹期,正确。D、植物的果实由子房发育而来,错误。故选:C。5.(2分)如图表示的是鸡卵的结构,在图中所示的结构中含有细胞核,是将来孵化成雏鸡的重要结构是()A.卵白 B.卵黄 C.胚盘 D.系带【解答】解:A:卵白:卵白既有保护卵细胞又有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A不符合题意;B:卵黄: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B不符合题意;C:胚盘: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将来发育成胚胎,C符合题意;D:系带:系带起到固定卵黄的作用,D不符合题意;故选:C。6.(2分)同一胎出生的三只小猫,在毛色上并不完全相同,这说明生物体具有的特征是()A.遗传 B.变异 C.进化 D.适应【解答】解:“一只猫一次产了三只小猫,这三只小猫在毛色上不完全相同”,体现了子代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性,因此这说明生物具有变异性。故选:B。7.(2分)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是()A.染色体 B.蛋白质 C.基因 D.细胞【解答】解: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染色质经过高度螺旋化形成的结构,它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基因一个是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一个DNA上有多个基因,生物的某个具体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最小单位。故选:C。8.(2分)下列各组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人的有耳垂和高鼻梁 B.小红的双眼皮和小丽的单眼皮 C.人的身高和体重 D.小明的A型血和小刚的A型血【解答】解:AC、“人的有耳垂和高鼻梁”、“人的身高和体重”,都是两种性状,因此都不属于相对性状;B、“小红的双眼皮和小丽的单眼皮”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属于相对性状;D、“小明的A型血和小刚的A型血”是同一种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所以,属于相对性状的是“小红的双眼皮和小丽的单眼皮”。故选:B。9.(2分)同一品种的甘蓝在北京和西藏栽培,叶球的重量差别显著,原因是()A.基因发生了变化 B.性状不受基因的控制 C.性状由环境决定 D.环境影响性状的表现【解答】解: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同一品种的甘蓝在北京和西藏栽培,叶球的重量差别显著是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故D正确。故选:D。10.(2分)人的能卷舌与不能卷舌是一对相对性状,假如控制能卷舌的基因为显性基因A,控制不能卷舌的基因为隐性基因a,一对夫妇都能卷舌,他们的孩子们也能卷舌,则孩子的基因组成是()A.AA B.Aa C.aa D.AA或Aa【解答】解:“假如控制能卷舌的基因为显性基因A,控制不能卷舌的基因为隐性基因a”,则能卷舌的基因型是AA或Aa,不能卷舌的基因型是aa.因此孩子(能卷舌)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遗传图解如图:、。故选:D。11.(2分)正常男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组成为()A.XX B.XY C.Y D.X【解答】解: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因此正常男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故选:B。12.(2分)某夫妇已生育一个男孩,为了响应国家二孩政策,再生一个孩子是女孩的可能性是()A.25% B.100% C.75% D.50%【解答】解: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两条性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这说明男女的性别在受精卵形成时就已确定。由于男性可产生数量相等的X精子与Y精子,加之它们与卵子结合的机会相等,所以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在整个人群中男女性别之比大致1:1.人的性别遗传如图:从图中也可以看出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因此一对夫妇已生育了一个男孩,再生一个女孩的可能性是50%。故选:D。13.(2分)小莉和妈妈的脸上都长有可爱的酒窝,爸爸没有酒窝。妈妈将相关基因传递给女儿的“桥梁”是()A.血液 B.卵细胞 C.母乳 D.体细胞【解答】解: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如图所示:可以看出,母女脸上都长有漂亮的酒窝,妈妈的这一性状传递给女儿通过的“桥梁”是卵细胞。故选:B。14.(2分)地质学研究表明,原始地球环境不适合任何生物的生存.请推测,原始大气中没有下列哪种气体?()A.二氧化碳 B.水蒸气 C.氧气 D.氢气【解答】解: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以前形成的,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上的环境与现在的完全不同: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还有一部分硫化氢和氰化氢,虽有少量的水蒸气受到强烈的紫外线的作用,分解为氢和氧,但是氢由于太轻而浮到大气层的最高处,大部分逐渐消失在宇宙空间,而氧气很快与地面上的一些物质结合为氧化物,因此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故选:C。15.(2分)地球上原始生命起源于()A.原始大气 B.原始海洋 C.原始陆地 D.外星球【解答】解: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故选:B。16.(2分)许多动物具有与周围环境非常相似的体色,这种体色叫保护色,用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分析,动物保护色的形成是_____的结果。()A.人工选择 B.自然选择 C.社会选择 D.双向选择【解答】解: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这种体色称为保护色。保护色的形成过程是动物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所表现的一个方面,是自然选择的结果,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17.(2分)始祖鸟、中华龙鸟等化石的发现,证实了鸟类起源于古代的()A.鱼类 B.两栖类 C.爬行类 D.哺乳类【解答】解:1860年,在德国巴伐利亚省的石灰岩层中,发现了第一个始祖鸟化石。始祖鸟的身体大小如乌鸦,它保留了爬行类的许多特征,例如嘴里有牙齿,而不是形成现代鸟类那样的角质喙,指端有爪等;但是另一方面,始祖鸟又具有鸟类的一些特征,如已经具有羽毛,在一些骨骼形态上也表现出一些鸟类特征或过渡特征,如它的第三掌骨已经与腕骨愈合,总之,它的身体结构既和爬行动物有相似之处,又和鸟类有相同之处,根据以上特征,科学家认为始祖鸟是由爬行类进化到鸟类的一个过渡类型。1986年我国科学家在辽宁发现的辽西鸟和孔子鸟等化石又进一步证明了鸟类起源于古代的爬行类。故选:C。18.(2分)如图为人的体细胞中的一对基因(B和b)位于一对染色体上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B表示显性基因 B.b控制的性状不能在后代中表现,属于不遗传的性状 C.如果B来自父方,则b来自母方 D.此个体表示出的是B所控制的性状【解答】解:A、隐性基因习惯以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对应的显性基因则以相应的大写字母表示,因此染色体上的B表示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A正确。B、基因b是隐性基因,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B、一个是隐性时b,只有显性基因B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b,隐性基因b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隐性基因会遗传给下一代,B错误。C、生物体中的体细胞是由受精卵分裂分化形成的,受精卵中的一对基因,一个来自父方,另一个来自母方,如果B来自父方,则b一定来自母方,C正确。D、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因此基因组成Bb的个体表现为基因B所控制的性状,D正确。故选:B。19.(2分)下列图示为四种动物的足印,其中亲缘关系最近的两种动物是()A.甲与乙 B.乙与丙 C.丙与丁 D.甲与丁【解答】解:图中甲的足印是五瓣,丁的足印也是五瓣,而且形态相似;乙的足印是两瓣,呈扇形;丙的足印是两瓣,近似圆柱形。根据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可知甲与丁亲缘关系最近。故选:D。20.(2分)张杨同学用橡皮泥制作了一个不同地层化石分布模型。该模型体现的规律不包括()A.生物从简单到复杂 B.生物从水生到陆生 C.生物从体型小到体型大 D.生物从低等到高等【解答】解: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是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这种现象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所以张杨同学用橡皮泥制作了一个不同地层化石分布模型,该模型体现的规律不包括“由小型到大型”。故选:C。二、填空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21.(10分)月季常采用扦插的方式对其进行繁殖。对扦插材料处理的方法不同,将影响扦插的成活率。以下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实验步骤:①准备30枝生长良好的月季枝条,将它们剪成保留2个节的基段,按要求处理基段叶片和基段上方切口。②将处理好的基段均分为2组,分别标上标签A与B。③将A组茎段下方切成水平切口,将B组茎段下方切成斜向切口。④将两组基段按要求插入沙性土壤中,培育的环境条件适宜且_____。⑤观察记录:每天定时观察A、B两组的生长情况,并作好记录。请根据实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变量是A。A.茎段下方切口处理方法不同B.茎段下方切口保留长度不同C.茎段下方叶片保留数量不同D.茎段下方叶片处理方法不同(2)该实验设置A、B两组的目的是形成C。A.所有条件都不相同B.所有条件都相同C.除实验变量外,其他条件都相同D.除实验变量外,其他条件都不相同(3)步骤④的横线上应填B。A.干燥B.相同C.多水D.阴暗(4)一段时间后,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B组长出新叶的枝条多于A组,成活较多,这说明A。A.茎段下方切成斜向切口利于扦插成活B.茎段下方切成斜向切口不利于扦插成活C.茎段下方切成水平切口利于扦插成活D.茎段下方切口方式均不利于扦插成活(5)与本实验植物的生殖方式不同的是C。A.椒草的叶片长成新植株B.马铃薯块茎发芽、移栽C.播种白菜种子D.用仙人掌作为砧木嫁接蟹爪兰【解答】解:(1)(2)设计对照实验,要控制变量的唯一,本实验中将A组的茎段下方水平切成切口,将B组的茎段下方切成斜向切口,除了茎段下方切口处理方法不同(实验变量),其他条件都相同,因此茎段下方切口处理方法不同就是本实验的变量。(3)根据对照实验要控制变量的唯一,培育的环境条件适宜且相同,步骤④的横线上应填相同,故选B。(4)一段时间后,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B组长出新叶的枝条多于A组,成活较多,斜向切口组先于水平切口组长出新叶,则说明斜向切口的茎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