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市岚谷中学高二数学文下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福建省南平市岚谷中学高二数学文下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福建省南平市岚谷中学高二数学文下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福建省南平市岚谷中学高二数学文下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福建省南平市岚谷中学高二数学文下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南平市岚谷中学高二数学文下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1.符合下列条件的三角形有且只有一个的是(

A.a=1,b=2,c=3

B.a=1,b=

,∠A=30°

C.a=1,b=2,∠A=100°

C.b=c=1,∠B=45°参考答案:D2.《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数学成就的杰出代表,弧田是中国古算名,即圆弓形,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九章算术·方田章》.如图所示,正方形中阴影部分为两个弧田,每个弧田所在圆的圆心均为该正方形的一个顶点,半径均为该正方形的边长,则在该正方形内随机取一点,此点取自两个弧田部分的概率为(

)A. B. C. D.参考答案:A【分析】根据圆的面积公式和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得弧田的面积,除以整个正方形面积可得解。【详解】设正方形的边长为则一个弧田的面积为所以两个弧田的面积为所以在该正方形内随机取一点,此点取自两个弧田部分的概率为所以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几何概型概率计算公式的简单应用,属于基础题。3.某几何体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8﹣2π B.8﹣π C.8﹣ D.8﹣参考答案:B【考点】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分析】几何体是正方体切去两个圆柱,根据三视图判断正方体的棱长及切去的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把数据代入正方体与圆柱的体积公式计算.【解答】解:由三视图知:几何体是正方体切去两个圆柱,正方体的棱长为2,切去的圆柱的底面半径为1,高为2,∴几何体的体积V=23﹣2××π×12×2=8﹣π.故选:B.4.在高200m的山顶上,测得山下一塔顶和塔底的俯角(从上往下看,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分别为30°,60°,则塔高为(

)A.m B.m C.m D.m参考答案:C【考点】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专题】解三角形.【分析】画出示意图,根据题意分别求得BC和BE,进而求得AE.【解答】解:如图,依题意知AE为塔的高度,∠ACB=60°,∠CEB=30°,AB=CD=200,∴在△ACB中,BC=AB=?200,在△BCE中,BE=BC=,∴AE=200﹣BE=(m),即塔的高度为m,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解三角形问题的实际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把实际问题转变为解三角形问题.5.设α、β为两个不同平面,若直线l在平面α内,则“α⊥β”是“l⊥β”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参考答案:B【考点】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判断.【分析】根据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定义结合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这两个平面垂直.因为直线l?α,且l⊥β所以由判断定理得α⊥β.所以直线l?α,且l⊥β?α⊥β若α⊥β,直线l?α则直线l⊥β,或直线l∥β,或直线l与平面β相交,或直线l在平面β内.所以“α⊥β”是“l⊥β”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判断,利用空间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是解决本题的关键.6.“单独二胎”政策的落实是我国完善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一项重要措施,事先需要做大量的调研论证.现为了解我市市民对该项措施是否认同,拟从全体市民中抽取部分样本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调查人数210701303107001500200030005000认同人数29601162866391339181020974515认同频率10.90.8570.8920.9220.9130.8930.9050.8990.903则根据上表我们可以推断市民认同该项措施的概率最有可能为(

A.0.80

B.0.85

C.0.90

D.0.92参考答案:C略7.已知可导函数的导函数为,若对任意的,都有,且为奇函数,则不等式的解集为(

)A.(0,+∞) B.(-∞,0) C. D.参考答案:A【分析】构造函数,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利用函数为奇函数得出,将不等式转化为,即,利用函数的单调性可求解。【详解】构造函数,则,所以,函数在上单调递减,由于函数为奇函数,则,则,,由,得,即,所以,,由于函数在上为单调递减,因此,,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利用函数的单调性解函数不等式问题,解决本题的关键在于构造新函数,一般而言,利用构造新函数来解函数不等式的基本步骤如下:(1)根据导数不等式结构构造新函数;(2)对函数求导,确定函数的单调性,必要时分析函数的单调性;(3)将不等式转化为,利用函数的单调性得出与的大小关系。8.已知i是虚数单位,复数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直线上,则a=(

)A. B.2 C.-2 D.参考答案:A分析:等式分子分母同时乘以,化简整理,得出,再得,将的坐标代入中求解详解:,所以。故选B点睛:复数的除法运算公式,在复平面内点在直线上,则坐标满足直线方程。9.用清水漂洗衣服,假定每次能洗去污垢的,若要使存留的污垢不超过原有的,则至少要漂洗(

)A.3次

B.4次

C.5次

D.6次以上参考答案:B10.设a∈R,若函数有大于零的极值点,则(

)A.

B.

C.

D.参考答案: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1.参考答案:12.153与119的最大公约数为

.参考答案:17因为,所以153与119的最大公约数为17.答案:17

13.若椭圆的焦点在轴上,过点(1,)作圆的切线,切点分别为A,B,直线恰好经过椭圆的右焦点和上顶点,则椭圆方程是

参考答案:略14.已知函数的定义域为,若其值域也为,则称区间为的保值区间.若的保值区间是,则的值为

.参考答案:

115.以点(2,-1)为圆心,以3为半径的圆的标准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略16.阅读如图所示的流程图,运行相应的程序,输出的结果是________.

参考答案:817.已知函数.项数为27的等差数列满足,且公差.若,则当=____________时,.参考答案:14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8.(本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Ⅰ)若函数在区间上是单调递增函数,试求实数的取值范围;(Ⅱ)当时,求证:().参考答案:(1)因为…………1分,若函数在区间上是单调递增函数,则恒成立,即恒成立,所以.………………2分又,则,所以.…4分(2)当时,由(Ⅰ)知函数在上是增函数,……5分所以当时,,即,则.……8分令,则有,………………9分当时,有,因此在上是增函数,所以有,即可得到.………11分综上有().

………………12分19.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且对任意,有成等差数列。(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求数列的前项和。参考答案:略20.(本小题满分13分)已知。(1)若不等式对任意实数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2)若,解不等式。参考答案:(1)原不等式等价于对任意的实数恒成立,设当时,,得;当时,,得;当时,,得;综上(2),即因为,所以,因为所以当时,,解集为{x|};当时,,解集为;当时,,解集为{x|}21.(本题满分10分)已知函数(1)当时求在点处的切线方程(2)若函数在区间上为减函数,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1)时由知

。。。。。。。。。。。。。。。。。。。。。。。。2分又故所求切线方程为即

。。。。。。。。。4分(2)由知在区间上单调递减,在上恒成立

。。。。。。。。。6分即,故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10分22.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D⊥平面ABCD,PD=DC=BC=1,AB=2,AB∥DC,∠BCD=90°.(1)求证:PC⊥BC;(2)求点A到平面PBC的距离.参考答案:【考点】点、线、面间的距离计算;空间中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分析】(1),要证明PC⊥BC,可以转化为证明BC垂直于PC所在的平面,由PD⊥平面ABCD,PD=DC=BC=1,AB=2,AB∥DC,∠BCD=90°,容易证明BC⊥平面PCD,从而得证;(2),有两种方法可以求点A到平面PBC的距离:方法一,注意到第一问证明的结论,取AB的中点E,容易证明DE∥平面PBC,点D、E到平面PBC的距离相等,而A到平面PBC的距离等于E到平面PBC的距离的2倍,由第一问证明的结论知平面PBC⊥平面PCD,交线是PC,所以只求D到PC的距离即可,在等腰直角三角形PDC中易求;方法二,等体积法:连接AC,则三棱锥P﹣ACB与三棱锥A﹣PBC体积相等,而三棱锥P﹣ACB体积易求,三棱锥A﹣PBC的地面PBC的面积易求,其高即为点A到平面PBC的距离,设为h,则利用体积相等即求.【解答】解:(1)证明:因为PD⊥平面ABCD,BC?平面ABCD,所以PD⊥BC.由∠BCD=90°,得CD⊥BC,又PD∩DC=D,PD、DC?平面PCD,所以BC⊥平面PCD.因为PC?平面PCD,故PC⊥BC.(2)(方法一)分别取AB、PC的中点E、F,连DE、DF,则:易证DE∥CB,DE∥平面PBC,点D、E到平面PBC的距离相等.又点A到平面PBC的距离等于E到平面PBC的距离的2倍.由(1)知:BC⊥平面PCD,所以平面PBC⊥平面PCD于PC,因为PD=DC,PF=FC,所以DF⊥PC,所以DF⊥平面PBC于F.易知DF=,故点A到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