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二调模拟语文试卷_第1页
2024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二调模拟语文试卷_第2页
2024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二调模拟语文试卷_第3页
2024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二调模拟语文试卷_第4页
2024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二调模拟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11页山东省烟台市2024中考语文二调模拟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生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如雷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标号。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一、积累与运用(31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吞噬(shì)

修葺(qì)

拖沓(tà) 忍俊不禁(jīn)

B.倜傥(tì)

静谧(mì)

粗犷(kuàng)

咄咄逼人(duō)

C.炽热(zhì)

迸溅(bèng)

晌午(shǎng)

悲天悯人(mǐn)

D.坍塌(tān)

嗔怪(chēn)

干涸(hé)

拈轻怕重(zhān)2.下列加点字词性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A.最重要

非常优秀

更加努力

大概浏览

B.把书送去

向我点头

往那边走

从昨天开始

C.多好哇

非常优秀啊

多精彩呀

啊,我爱我的祖国

D.清明时节

杨绛先生

阳春三月

胡同里头3.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我倒很想知道,他们的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解说:本句中加点的词都是代词。

B.报纸杂志雄伟壮丽表扬与鼓励解说:这三个短语都是并列短语。

C.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解说:本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

D.这是一件珍贵的妈妈从北京买来的礼物。解说:本句没有语病。4.下列对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A.古人用”阴”“阳”表示方位。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作“阴”,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作“阳”。

B.“四书”“五经”是儒家经典。“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C.《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D.《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英国18世纪前期最优秀的讽刺作家和政论家乔纳森,斯威夫特。5.选出对下面语段中的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2分)

①敦煌莫高窟第17窟——敦煌藏经洞被称为最重要的20世纪考古发现之一,

②它里面有大约6万余件4——11世纪的文献和艺术品。在前沿游戏科技的助力下,敦煌研究院和腾讯公司联合推出了“数字藏经洞”,首次在数字世界里毫米级高精度“复现”了藏经洞。

③除了欣赏珍贵的文献,公众都可以化身历史“参与者”,沉浸式体验藏经洞,从洞窟开凿、文物流散到再次聚首的全历程。

④不久的将来,拥有多国语言的“数字藏经洞”还会提高文明交流互鉴,实现全球范围内敦煌文化的数字化共享。A.将①句中的“20世纪”移到“最重要”之前。

B.将②句中的“大约”删去。

C.将③句中的“都”改为“还”。

D.将④句中的“交流”与“互鉴”调换位置。6.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2分)

①前者发神舟飞船,送人上去;后者发天舟飞船,送物资保障。

②2023年,已完成在轨建设的中国空间站转入常态化运营。

③去年11月神舟十四号与十五号乘组的首次在轨轮换,开启了我国于近地轨道的常驻。

④什么是“常态化”?长征二号F、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将以大致每6个月一次的周期发射,服务空间站。

⑤咱不仅天上有人了,还总是有人,2023年就是空间站建成后人员常驻的第一年。A.④③②①⑤ B.④③⑤②① C.②①③④⑤ D.②④①③⑤名著阅读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7~9题。(7分)

喝道:“咄!你是个破落户!若只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你如今对俺讨饶,洒家偏不饶你!”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节选自《水浒传》第三回7.《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__________的长篇章回体小说。长篇白话小说一般采取单线结构,善于设置误会、悬念,采用全知全能的视角,这些都需要我们在阅读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8.请结合上面选文情节,将《水浒传》第三回的回目补充完整。(3分)第三回:史大郎夜走华阴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逵头脑简单,直爽率真,与他不同的是,鲁智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下列对《水浒传》中人物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智多星吴用、行者武松等。B.水浒传凸显一个义字,宋江、晁盖、柴进、鲁达,在江湖上享有崇高威望,仗义疏财是重要的原因。梁山好汉团结聚义,众志成城是梁山大业的重要基础。C.水浒传采用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前四十回讲述单个英雄的故事,逐步发展到水泊梁山大聚义。D.林冲受高衙内迫害,刺配沧州,上梁山后火并王伦,是富有血性,敢闯敢冲的英雄形象。综合性学习九年级三班举行“走进小说天地”综合性学习活动,假如你是该班同学,请你参加这个活动,并完成10~12题。(6分)10.活动一:请你为这个活动设计一个开场白,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2分)

开场白:

11.活动二:星期一上午,班长李明前往办公室邀请杨老师于本周三下午第三节课为大家做“小说阅读方法”专题讲座。假如你是李明同学,见到张老师后,你打算怎么说?(2分)

12.从以下小说中任选其一。(2分)《西游记》《水浒传》《故乡》《我的叔叔于勒》《孤独之旅》示例:鲁迅,你在绝望中的反抗精神,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名句默写13.根据提示,默写句子。(6分)

古人写诗文,最擅长“写景抒情”。马致远羁旅天涯,写下“(1)______,小桥流水人家”,说尽萧瑟悲凉之意;陆游游山西村,写下“(2)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道出惊喜愉悦之情,亦蕴含“绝处逢生”之理;王维出使边塞,写下“(3)______,______”,含蓄表达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抑郁、愤激不平之情;柳宗元游小石潭,感慨“(4)凄神寒骨,______”,暗含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之情;范仲淹观岳阳楼洞庭湖,吟诵,“(5)______,______”表达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秋瑾在黄花开遍的中秋佳节,却痛问“(6)俗子胸襟谁识我?______”,表达了不被世俗之人理解的苦闷和英雄自勉的豪气。二、阅读与鉴赏(39分)(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15题。(5分)访余昌言不遇留题

陆九渊①

蹇②驴清晓破平芜,来访故人村外居。

门掩却寻山背路,堂虚惟阅案头书。

不知车马从何往,借问僮奴归得无。

留待西风日停午,只听松竹响萧疏③。(注释)①陆九渊:抚州金溪人,南宋哲学家,宋明两代“心学”开山之祖,与朱熹齐名。②蹇(jiǎn):跛足。③萧疏:清冷疏散。14.首联在全诗中有何作用?结合诗句简要分析。(2分)15.简要分析颔联中余昌言的形象特点及刻画人物的方法。(3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6~19题。(10分)【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袁峻家贫,无书,每从人假借,必皆抄焉。自课①,日五十纸,纸数不登则不止。柳仲郢②退公布卷③,不舍昼夜。九经三史,一抄,魏晋南北史,再抄。手书分门三十卷,号“柳氏自备”。小楷精谨,无一字肆笔④。东坡少时,手抄经史,皆一通。每一书成,则变一体,卒之学成。今时读书,有力者必雇倩⑤佣史,其或不得已而抄,又潦草成行;而其贫者,又直诿⑥于无书可抄。手抄之益,今之不解也久矣。读书者当观此。(选自《读书止观录》)【注释】①课:督促完成指定的工作,这里指自己规定。②柳仲郢:唐朝大臣。③退公:公馀休息,这里指闲暇时间。布卷:读书。④肆笔:纵笔,不端正。⑤雇倩:出钱雇请。⑥诿:推脱。16.下列各项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______(2分)A.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以我酌油知之B.每一书成,则变一体人则无法家拂士C.卒获有所闻卒之学成D.手抄之益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1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2分)A.尝趋百里外尝:尝试B.俟其欣悦俟:等待C.不舍昼夜舍:停止D.其或不得已而抄或:有时18.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2)日五十纸,纸数不登则不止。19.请你结合两篇选文,分别分析两文写宋濂与苏轼抄书的目的有何不同。(2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12分)

材料一:

2019-2022年中国进口粮食总量及粮食总量占比

(资料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材料二:

ㅤㅤ联合国粮农组织网站5月3日发布(2023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指出,2022年,受经济冲击、冲突和不安全、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等因素的驱动,58个国家和地区约2.58亿人受到严重粮食危机影响,高于2021年53个国家和地区的1.93亿人,有3500多万5岁以下儿童出现消瘦或急性营养不良症状,其中920万儿童出现严重消瘦症状。这是最危及生命的营养不良形式,也是全球儿童死亡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摘编自《经济日报》)材料三:

ㅤㅤ粮食仓储设施是实现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多年来,我国粮仓设施建设不断推进,仓容规模持续增加,仓储技术不断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绿色、安全、营养、健康的优质粮食需求越来越迫切,推动我国绿色储粮技术不断发展,以打造长储长新的绿色粮仓。

ㅤㅤ在储粮过程中,低温准低温储粮技术是较为理想的绿色储粮技术,它利用自然冷却或者人工制冷使仓内粮食处于较低温度环境,从而防止或减缓有害生物的侵袭和粮食品质劣变,最大限度地保持粮食原有品质。氟气气调储粮技术能使粮仓拥有不利于害虫及霉菌生长发育的生态环境,抑制粮食呼吸,实现虫霉防治、延缓粮食品质变化,可有效保粮,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非化学药剂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在我国粮仓中也得到广泛应用。如利用微波杀虫、高频电热杀虫等电磁杀虫技术,可大幅提升害虫除治效率。再如食品级情性粉物理防虫技术,惰性粉性质极其稳定,无分解、无污染,落在虫子身上后,会划破虫子体表的保护性蜡质并吸收其体内水分,导致虫体严重脱水并死亡。近年来,各地还积极探索应用多杀菌素、紫光灯诱捕等生物物理防虫治虫技术,并与低温、气调等技术综合应用,达到了良好的储粮效果。

ㅤㅤ智慧粮仓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可以实现“一卡通”全流程管理。从粮食入库登记开始,到检斤、验质、入仓、结算,再到储藏、出仓,物联网设备都可以自动进行数据采集和传输,真正做到全流程可控和随时随地的责任追溯。智慧粮仓的建设,相当于给粮仓装上了“千里眼”和“顺风耳”,全仓粮情一目了然,粮食进出仓全程监管,可将储存损耗率控制在1%以内,尽可能让收获的粮食颗粒归仓。在这一过程中,还真正做到了粮食数量质量管控的责任可追溯,大大提升了粮食管理效率,确保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确保国家急需时“调得动,用得上”。

ㅤㅤ数据显示,全球约14%的粮食在收获后到零售前的供应链环节被损失掉。从全产业链粮食损失和浪费情况的分布看,发展中国家主要发生在农业生产和收获后储藏环节,而发达国家主要发生在消费阶段。据统计,我国粮食在产后环节,尤其是在储藏、运输和加工环节,每年损失量约700亿斤。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节粮减损的空间还很大,必须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增产与减损并行。今后,我国将多措并举推进全链条节粮减损,耕好节粮减损的无形粮田,让绿色科技守护大国粮仓。

(摘编自《绿色科技守护大国粮仓》)20.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3分)

A.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和消费国,维护世界粮食安全责无旁贷。

B.建设智慧粮仓可以最大限度控制粮食损耗率,让收获的粮食颗粒归仓。

C.受各种因素影响,2022年全球粮食危机形势和不安全状况进一步加剧。

D.材料三阐释绿色科技在守护粮仓中发挥的作用,深入浅出,条理清晰。21.班级召开“节约粮食从我做起”主题班会,请阅读以上三则材料,完成任务。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你从材料一得出的结论。(3分)

(2)如何打造“绿色粮仓”?请简要概括。(3分)

(3)班会上,小宇的言论引发同学热议,请你结合材料参与讨论。(3分)

ㅤㅤ小宇:现在我们国家富强了,哪有什么粮食危机?吃饭的时候我就喜欢各式菜品都点一点尝一尝,吃不完丢掉就好了呀!

ㅤㅤ我:______、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2~25题(12分)

独腿人生

罗伟章①朋友住在城南一幢别墅里,与闲市区有一段距离,下公交车之后,若步行,紧走慢赶,至少也要40分钟。眼看约定的时间到了,我顺手招了一辆人力三轮车。

②朋友曾在电话中告知:若坐三轮,只需3元。为保险起见,我上车前还是问了价。“5元。”见我犹豫。车夫开导我说:“出租车起价就是6元呢。”这个账我当然会算,可5元再加1元,就是3元的两倍,这个账我同样会算。这不是讹人嘛。我举目张望,希望再有一辆三轮点来。车夫说:“上来吧,就收你3元”。

③车夫一面蹬车,一面以柔和的语气对我说:“我要5元其实没多收你的。”“人家已经告诉我,只要3元呢。”“如果在前一个站,就只收3元。你以后来这里,就在前一站下车。”他穿着人力三轮车车夫统一的黄马甲,剪得齐齐整整的头发已经花白,至少有55岁的年纪。

④车行一小段路程,我总觉得有点不大对劲,上好的马路,车身却微微颠簸,而且,车轮不是滑行向前,而是向前一冲,片刻的停顿之后,再向前一冲。我正觉奇怪,突然发现蹬车的人只有一条腿!右腿上一截黄黄的裤管,挽一个疙瘩,悬在空中,随车轮向前冲的频率前后晃荡着。他的左腿用力地蹬着踏板,臀部时时脱离坐垫,身子向左倾斜,以便把所有的力量都用在左腿上,从他左腿并不肥大的裤管随风摆动的情形,我猜想他唯一的好腿一定瘦得可怜。

⑤我的喉咙有些发干,心里被一种奇怪的惘怅甚至悲凉的情绪纠缠着,笼罩着。我想对他说,不要再蹬了,我走路去,我会一分不少地给他钱……可我想来想去,并没有这么做。

⑥前面是上坡路,我说:“这里不好骑,我下车,我们把车推过去。”他急忙制止:“没关系没关系,这点坡都骑不上去,我咋个挣生活啊?”言毕,快乐地笑了两声,身子便弓了起来,加快了蹬踏的频率。他的独腿顽强地与后退的力量抗争着,车轮发出吱吱的尖叫,车身摇摇晃晃,极不情愿地向前扭动。车夫黝黑的后颈上高高绷起一股筋来,他的头使劲地向前耸着。

⑦坡总算爬上去了,车夫重重地喘着粗气。

⑧待他嘴息稍定,我说:“你真不容易啊!”他自豪地说:“这算啥呢!今年初,我一口气蹬过八十多里,而且带的是两个人!”

⑨他说:“有两个外国人来成都,想坐人力车沿二环路走一趟,看看成都的风景。别人的车他们不坐,偏要坐我的车。他们一定以为我会半路出丑的,没想到,嘿,我这条独腿为咱们成都人争了气,为中国人争了气!下了车,那两个外国人流了眼泪,说的什么话我不懂,但我想,他们一定不会说我是孬种。”

⑩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既心酸,又豪迈,是那种近乎悲壮的自豪的情感。

⑪我很想打听一下他的那条腿是怎么失去的,可终于没有问。事实上,这已经无关紧要了。他已经断了一条腿,而那条独腿支撑起了他的人生和尊严,这就足够了。

⑫离别墅大门百十米远的距离,车夫突然刹了车。“你下来吧。”他说。

⑬我下了车,给他5元钱。他坚决不收,“讲好的价,怎么能变呢?你这叫我以后咋个在世上混啊?”我没勉强,收回了他找给的2元钱。

⑭我正要离去时,他不好意思地说:“往别墅里去的人,至少应该坐出租车……我怕被你朋友看见……”

⑮“谢谢!”我轻声地说。“谢谢您!”车夫郑重地说。

⑯议完事,朋友留我吃饭,我坚决拒绝了。我徒步走过了那段没有公交车的路程,我从来没有与自己的两条腿这般亲近过,从来没有觉得自己的两条腿这般有力过。22.请根据故事情节,仿照示例,补充横线上的内容。(2分)

讨价还价,怀疑“讹人”→①______→②______→下车付钱,感动钦佩23.作者笔下“车夫”的形象是丰富的,请参照①的句式,概括你对车夫形象的理解(3分)。

(1)他身残志坚,自食其力,与命运抗争;

(2)______

(3)______24.第⑮段中,“我”和他说的都是“谢谢”,“我”为什么是轻声地说,而他却要郑重地说呢?(3分)25.有人给本文另写了一个结尾,请你和原文比较,你更喜欢哪个结尾?为什么?(4分)

结尾:我目送着他远去的背影,那向左倾斜的身子,微微颠簸的车身,不觉湿润了眼眶……三、写作(50分)2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清代文学家张潮《幽梦影》一书中,有过如下一段议论:

天下有一人为知己,可以不恨,不独人也,物亦有之。如菊以渊明为知己;梅以和靖为知己;竹以子猷为知己;莲以濂溪为知己;石以米颠为知己;茶以陆羽为知己;鹅以右军为知己;鼓以祢衡为知己……一与之定,千秋不移。

张潮虽然列举了众多的“物”以“人”为知己的故事,其实,都是“人”以“物”为知己的传奇。想必在你并漫长的成长经历中,一定也有过这种“一与之订,轻易不移”的人生知己。

​​​​​​​

请以《我以______为知己》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

要求:

①先将题目填充完整。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答案和解析1.【答案】A【解析】A.正确。

B.有误,“粗犷”的“犷”应读作“guǎng”。

C.有误,“炽热”的“炽”应读作“chì”。

D.有误,“拈轻怕重”的“拈”应读作“niān”。

故选:A。

本题考查基础字词的字音。解答此类题型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打好字词基础,另一方面在答题时要仔细辨析。

字音是基础部分常考的知识点之一,平时要做好字词积累,答题时认真辨析。2.【答案】C【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词语词性的能力。做这类题目必须准确掌握词性分类,理解实词和虚词的具体分类以及正确运用。做此类题目必须掌握词语的分类。词语可分两大类,有实词和虚词。实词又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虚词又分为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学生只有掌握了词语的具体分类,然后强加练习,才能正确运用。

【解答】

A.这几个词语都是副词,词性完全相同。

B.这几个词语都是介词,词性完全相同。

C.前三项中词语都是语气助词,第四项中“啊”是叹词,这几个词语词性不完全相同。

D.这几个词语都是名词,词性完全相同。

故选C。3.【答案】D【解析】ABC.正确;

D.有误,语序不当,应改为“这是一件(数量词)妈妈从北京买来(动词短语)的珍贵(形容词)的礼物(名词)”。

故选:D。

本题考查词性、短语类型、词语意思、病句辨析。解答时要认真阅读题干,回顾所学完成作答。

做好本题需要平时掌握语文的基础知识,还要多加练习。4.【答案】A【解析】A.有误,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作“阳”,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作“阴”。

BCD.正确。

故选:A。

本题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中国是一个传统文化丰富的民族,例如节气歌、传统节日、经典文学、中华礼仪等都是学生应该了解和掌握的知识。

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的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甚至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5.【答案】D【解析】ABC.正确;

D.有误,成分残缺,“互鉴”后加“水平”。

故选:D。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常见病因有搭配不当、用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句式杂糅、前后矛盾、不合事理、重复多余等。凭语感一眼找不出来答案,就要静下心来,多读几遍,对照着病因一一分析。

做好本题需要了解常见病句的类型及修改方法是最基本的策略。平时要注意正确表述,避免病句的发生;还要与同学多交流,尤其是在作文互评中,要按照以上病因来衡量句子,避免病句的出现。这样长期坚持下去,语感会逐渐增强,对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能力也会提高。6.【答案】D【解析】本语段属于介绍性文字。通读五句话,第②句交代了已完成在轨建设的中国空间站转入常态化运营,故为首句;第④句承接解释什么是“常态化”,是第二句;第①句中前者与后者分别指长征二号F、长征七号运载火箭,为第三句;接下来③句⑤句按时间排序,先是“去年11月”,再是“2023年”。故排为:②④①③⑤。

故选:D。

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

做题时要仔细阅读句子,抓住每一句的关键字,如开头词语:首先,其次;表时间的词语;表方位的词语等,就能顺利解答此题。【答案】歌颂农民起义

了解古代白话小说的艺术手法8.【答案】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粗中有细,豁达明理

9.【答案】D【解析】略10.【答案】示例:提起小说,你一定不陌生,那生动的故事、鲜活的人物,一定给你留下过深刻的印象。它们就像一部部生活的教科书,引领我们了解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陶冶性情,净化灵魂。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走进“小说天地”。

11、【答案】张老师,您好!我是三班的班长李明。我们班举行了“走进小说天地”综合性学习活动,同学们想请您本周三下午第三节课为大家做“小说阅读方法”专题讲座,您看可以吗?谢谢您!

12、【答案】闰土的一声“老爷”,像一道厚障壁,喊出了他与迅哥儿之间的隔膜与悲凉。【解析】本题考学生的语言表达及应用能力。(1)中的开场白设计时应紧扣活动的主题,语言应生动,可以中间可同学们进行简单互动(如让同学们猜所要选用的文章)。(2)要表达简练,将活动的主要内容告知老师即可。(3)要把握住人物的性格特点,所写内容应符合人物特征,注意题中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13.【解析】答案:

(1)枯藤老树昏鸦(注意“藤”的书写)

(2)山重水复疑无路

(3)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4)悄怆幽邃(注意“邃”的书写)

(5)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6)英雄末路当磨折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4【答案】

首联点题,“清晓”“来访”交待了时间与事件;“蹇”“破”点明了作者“访”的艰辛,“清晓”传达作者造访的急切。

15【答案】重点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刻画人物,“门掩”“堂虚”看出主人随性不拘怡然闲适的性格,“案头书”看出主人的学者形象书生气息。

译文:

骑着跛足的毛驴,大清早就踏在草木丛生的平旷原野上赶路,来拜访在村外居住的友人。循着山路上山,友人家的大门虚掩着,正屋里空无一人,只有案头专供阅读的书籍。不知道友人乘着车马去了哪里,问他家的童仆主人啥时间回来。留下在吹拂的西风里一直等到中午,只听到风吹松竹发出的清冷疏散的声响。如何鉴赏古代诗歌:一要知人论世。读懂一首诗,首先要了解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作家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二要把握形象。诗是通过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抒发感情,阅读、鉴赏诗歌就要通过认真分析、品味,理解和把握这种形象,感受诗中的意境,从而体会诗人的情感。三要理解情感。感情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诗人的思想感情,或喜悦,或忧伤,或愤怒,或悲哀……无一不浸透在诗的字里行间。只有很好地体会诗人在诗中的感情和基调,才能准确理解诗歌的主旨。四要品味语言。诗人十分重视锤炼语言,使诗歌表现出形象、凝练,富有色彩、节奏和动态,且以最恰当的字句生动而圆满地表达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11.【答案】【小题1】C【小题2】A【小题3】【小题4】【解析】(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与“是”连用,因此/介词,凭借;

B.副词,就/连词表假设,如果;

C.都是副词,最终、终于;

D.助词,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故选:C。

(2)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理解。

A.有误,句意:曾经赶到数百里以外。尝:曾;

BCD.正确。

故选:A。

(3)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

①重点词语有:走,跑,这里意为“赶快”;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句意为:抄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②重点词语有:日,每天(抄写);登,完成;止,停止。句意为:每天(抄写)五十页的纸张,纸张的数量没有完成就不停止。

(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概括。

结合【甲】“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可知,宋濂年幼时家境贫寒,为了读书选择抄书,宋濂写抄书的情节意在勉励马生珍惜时光努力学习;结合【乙】“东坡少时,手抄经史,皆一通。每一书成,则变一体,卒之学成。今时读书,有力者必雇倩佣史,其或不得已而抄,又潦草成行;而其贫者,又直诿于无书可抄。手抄之益,今之不解也久矣。读书者当观此”可知,苏轼通过抄写书籍,熟练掌握了不同字体,最后学有所成。作者写这一情节意在表明了抄书的好处,进而启发现在的读书人要勤奋刻苦。

答案:

16【答案】C

17.【答案】A

18.【答案】抄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2)每天(抄写)五十页的纸张,纸张的数量没有完成就不停止。

19.【答案】【甲】文宋濂通过写自己抄书,表现了自身一心向学,不怕艰苦,以此勉励马生珍惜现有的学习条件,勤奋学习。【乙】文通过写苏轼抄写书籍,熟练掌握了不同字体,最后学业有所成就,以此表明了抄书的好处,进而启发现在的读书人。

参考译文:

【乙】袁峻家里贫困,没有书,每次向别人借书(来读),一定都抄录。(他给)自己规定进度,每天要抄写五十页,页数没有达到规定就不停止。柳仲郢利用不办公的时间读书,日夜不停。九经三史等书各抄一遍,魏晋南北朝史书,则抄两遍。抄录下的书分门别类有三十卷,号称“柳氏自备”。(他抄书的)小楷认真精细,没有一个字的笔画是不端正的。苏东坡年轻时,经史书籍,都手抄一遍。每抄完一部书,就更换一种字体,终于学有所成。现在的读书人,有钱的人就花钱雇人代抄,或不得已而自己抄时,又是潦草地写完,而没钱的人,则索性推托没有书可抄。今天的人对亲自抄书的益处,已经很久不了解了。读书的人应当从这里得到启迪。

文言文翻译方法:

对,即对译法。也就是用现代汉语中等值的词去对换被译文言词的方法。

增,即增添法。古汉语的词大多数是单音词,翻译时,要把这些文言单音词加以扩充,使之成为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

删,即删减法。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没有相当的词表示它,不能硬译。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虽有同它相当的词,但如果勉强译出来,反而使句子累赘。属于这两种情况的文言虚词,翻译时则删去。

移,即移位法。将文言句子按照现代汉语语法格式,调整语序。凡是与现代汉语的句法结构形式不一致的文言句子,翻译时不能照原句的语序排列,必须将不合现代汉语的语序部分加以调整。

留,即保留法。凡是古今意思相同的词,以及帝号、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度量衡单位等,可照录于译文中,不必另作翻译。

换,即替换法。不少文言文所表示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不是用原词表示,翻译时可用现代汉语中意义相当的词去替换。20.【答案】BACD.正确;

B.有误,说法太绝对,与材料三“智慧粮仓的建设,相当于给粮仓装上了“千里眼”和“顺风耳”,全仓粮情一目了然,粮食进出仓全程监管,可将储存损耗率控制在1%以内,尽可能让收获的粮食颗粒归仓”表述不一致。21.【答案】(1)2019-2022

年中国进口粮食总量均超过亿吨,前三年逐年增加,2022年略有下降;进口粮食总量占比逐年递增。(2)首先分析粮食仓储设施的重要作用,然后提出“推动我国绿色储粮技术不断发展,以打造长储长新的绿色粮仓”的说明中心;然后分别从储粮、管理、减损三方面来具体介绍我国是如何打造“绿色粮仓”的。(3)小宇,你这样说我可不赞同。现在我们国家是富强了,可是每年都要进口超亿吨粮食,再说,受经济冲击、冲突和不安全、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等因素的驱动,58个国家和地区约2.58亿人受到严重粮食危机影响。爱惜粮食,人人有责啊。你说对吗?

22.【答案】发现独腿,心生同情;(2)上坡聊天,心酸自豪。【解析】(1)本题考查情节梳理与概括。注意,仿照示例,用两句话,各四个字的形式。

①根据题干“讨价还价,怀疑‘讹人’”的提示,找到④段“我正觉奇怪,突然发现蹬车的人只有一条腿!右腿上一截黄黄的裤管,挽一个疙瘩,悬在空中,随车轮向前冲的频率前后晃荡着”和⑤段“我的喉咙有些发干,心里被一种奇怪的惘怅甚至悲凉的情绪纠缠着,笼罩着。我想对他说,不要再蹬了,我走路去,我会一分不少地给他钱……”,可概括为:发现独腿,心生同情。

②根据题干“下车付钱,感动钦佩”的提示,找到⑥段“前面是上坡路……”和⑩段“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既心酸,又豪迈,是那种近乎悲壮的自豪的情感”,可概括为:上坡聊天,心酸自豪。

23【答案】.他自尊自爱,不在外国人面前出丑,为城市为国家争气;他乐观向上,面对困难,豁达而坦然。(他为人诚恳,信守承诺,绝不多收钱。)【解析】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理解。注意参照①的句式。

根据⑨段“有两个外国人来成都,想坐人力车沿二环路走一趟,看看成都的风景。别人的车他们不坐,偏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