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届高三语文主题读写素材 建党百年“变”与“不变”_第1页
2023-2024届高三语文主题读写素材 建党百年“变”与“不变”_第2页
2023-2024届高三语文主题读写素材 建党百年“变”与“不变”_第3页
2023-2024届高三语文主题读写素材 建党百年“变”与“不变”_第4页
2023-2024届高三语文主题读写素材 建党百年“变”与“不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届高三语文主题读写素材建党百年,“变”与“不变”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读写素材

主题:建党百年,“变"与“不变”

【作文指导】

【文题在线】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勇于革新,不断发展壮大,不断丰富和发展治国理政思想,不断提高治党水平和执政能力。一百年来,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不变,“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一百年来,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牢记使命,前赴后继,接续奋斗。

从“一大”到即将召开的“二十大”,中国共产党经历了变与不变的波澜壮阔的历程;从初怀梦想的少年到逐梦前行的青年,我们也面临着变与不变的选择。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

本题材料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从“变”的角度进行阐述:党史百年,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从落后走向辉煌,从贫穷走向小康,变的是祖国的模样和发展的步伐,变的是社会阶段,变的是发展速度,变的是生活质量。第二部分从“不变"的角度进行阐述: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社会如何变化,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不会变,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会变,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不会变!

由此分析,考生需要透过“变”的表象去抓住“不变"的内核,处理好“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这里所谓的“变与不变”,从哲学层面来说,指的就是“形式变而内容不变”。在具体写作时,应该统一在一起写,而不能前半部写“变”,后半部分写“不变”,如此就显得机械了。社会在发展,生活在改善,面对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深刻的变化,我们看到其背后有着不变底色。面对这些时代的变与不变,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迎难而上、不屈不挠的勇气不能变;齐心协力、共克时艰的精神不能变;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勤劳勇敢的品质不能变;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观不能变;命运与共,和平友好的美德不能变;终身学习、勇于探索的求知态度不能变……

行为构思时,我们可以写这变的时代之中,唯有初心不变,方得玉成。首先列举李大钊、陈独秀、方志敏等例子论证时代在变,和平变为战争,初心不变,爱国的铁血丹心未曾变;紧接着列举世界格局因疫情变得更加复杂,每一个国家都需紧密相连,度过难关的例子论证时代在变,各国联系变得更加紧密,初心不变,中国为推动世界和平事业发展的努力不变;再次列举中国少年是中国伟大事业的接班人,我们身处两个一百年的交汇点之中,不当被洪流所湮没,被时代所裹挟,要有勇立潮头、开拓发展的理想信念的例子论证时代在变,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已悄然开启,初心不变,中国少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未变。最后结合现实升华主题,不管时代如何变化,我们都当以不变的初心应对万变的困难,踔厉奋发,笃行不怠,责任在前,携手向前。

立意:

1.因时而变,莫忘坚守。

2.非“变"无以为进,非“不变”无以为守。

3.在变与不变中昂首前行。

4.变体现着力量和智慧,不变体现心性和信念。

5.变是一份责任与担当,不变是一种坚守与品格。

【佳作赏析一】

建党百年,“变"与“不变”

如果说中国的历史是一本书籍的话,那么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时光,将是这本书籍最绚丽的篇章。从1921年建党的开天辟地,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1978年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与人民统一战线,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使人民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不仅带领中国人民走向自立自强,更是以坚定不移的勇气和敢于牺牲的豪情推动着中华民族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一百年,变得是我们不断更新的科学技术,不变的是我们自立自强的决心。

建党初期,由于之前清王朝闭关锁国,积贫积弱,使我国饱受欺凌。先进的共产党人在多次斗争中,逐渐意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只有科技富强,才能打破西方国家对我国建筑的科技壁垒,真正意义上实现自立自强。我国基于这一思想,在1995年5月6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首次提出了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1996年,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正式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科教兴国成为我们的基本国策。在此之后,我国高度重视科学教育,不断培养高新技术人才,填补人才空虚。现在的中国,上可在“九天揽月摘星”,下可在“九洋遨游捉鳖"。

一百年,变的是我们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不变的是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方式,建国初期,人们主要的通讯方式还是信件和电报,通讯周期长而且成本较高。现在,人们可以利用互联网通讯、购物、学习、工作,极大的方便了日常生活所需。在出行方面,以前仅靠步行或马车,像汽车这种“奢侈品”是普通大众消费不了的。现在中国高铁刷新中国速度,十一、五一等黄金周,人们也会驾驶小汽车进行自驾游,汽车成为了人人都能消费的产品。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在发生变化。现在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们永远向往着更加美好的生活,但是目前我国的发展还存在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应该更加关注群众所需,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更加全面的看问题,使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一百年,变的是我们不断升级的战略目标,不变的是我们坚定的初心与使命。建党初期,中华大地饿殍遍野,民不聊生。那时候的人们想象不到,100年后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提出“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我国完成了第一个百年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是我们党和人民共同创下的壮举,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此停滞不前,我们将会继续坚守我们的初心与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为此,我们将继续努力,坚定理想信念,认真履行自身职责与使命,以一往无前的奋勇姿态,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不断迈进。

建党百年,沧桑巨变,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唤醒了中国人民,并与中国人民一起建立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美好明天。回首过去,中华大地日新月异,以不可思议的中国速度在人类发展的道路上昂首阔步地前进;展望未来,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与更加踏实的态度走向中国发展新征程,使中国发展迈上新台阶。

【佳作赏析二】

在百年征程中看“变”与“不变"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全面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深刻揭示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以史为鉴,方能开创未来。在新的“赶考"路上,我们要坚持把党史总结、学习、教育、宣传引向深入,持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深刻把握百年党史的“变”与“不变”,踔厉奋发行致远,踵事增华启新篇。

岁月在变,但初心和使命不变。征程万里,初心如磐。一代代共产党人信念坚定、矢志不移,用血肉之躯铺就了一条通往民族解放和国家富强的光明大道。从南湖红船启航时的满目疮痍到如今的盛世中华之山河壮丽,神州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无论岁月如何变迁,面貌如何变化,共产党人矢志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始终没有改变。在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巨变中,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始终没有改变。“欲先立事,还需立心”。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时刻补足精神之“钙”,筑牢初心之“魂”,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看家本领,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读原文、学原著、悟原理,自觉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做到干中学、学中干,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需求在变,但目标和宗旨不变。民之所想,政之所向。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从“衣食无忧"到“高品质生活”,党的奋斗目标始终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融为一体、紧密相连,同甘共苦、团结奋斗。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也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变化: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八个“更"突出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解决直接关系自身现实生活需要问题的渴望,也对干部履职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坚持学思践悟、身体力行,主动投身条件苦、困难大、矛盾多的基层一线,在改革攻坚、应急处突、重大科学决策中全面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不断增强推动事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硬本领。

角色在变,但基因和情怀不变。薪火相传,血脉永续。百年披荆斩棘,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矢志为民、无私奉献,在人民心中铸就不朽的精神丰碑。无论是“生于青春,死于青春"的李大钊,还是“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的焦裕禄,亦或是“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陈祥榕……从青葱少年到苍苍白发、从意气风发到归于尘土,担起时代重任面孔不断在变,但党的红色基因和“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真挚情怀从未改变。“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准确把握群众思想脉搏,知晓群众呼声诉求,进一步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新的百年征程上书写民生幸福新答卷。

【阅读拓展】

(一)多个朋友多条路?

多年前,我初进小报做编辑。同事中有位大姐,写作仍处于“今天天气真好,万里晴空飘着朵朵白云”的阶段。虽然文不如人,但大姐另有所长,每天上班搬出半尺厚的通讯录,开始拨电话:“张总,好久不见,呵呵。"李社长,最近忙不忙啊?”我们出去开会,她总是拍着翅膀招呼打得满场飞,似乎所有人都认识,所有的遇见都是久别重逢,真是厉害!

认识久了,了解她经营友谊的方式:A的老婆得感冒,她会打电话联系C,请C帮忙找D挂个号。待C孩子出世了,她也会帮C去联系E,买到便宜的纸尿布。她用大量的时间照顾所有熟人的琐事,为自己攒人品和交情。

她的口头禅是:多个朋友多一条路嘛。

因我与她合住一套宿舍,有幸成为离她最近的那条路。没饭吃,上我这吃。没卫生巾,来我这拿。没衣服穿,也向我借。有一个春天,她说:今天这么热,我还没买凉鞋呢,你借我一双吧。说着拿走我一双全新的凉鞋。待春去秋来那双鞋终于还回,我一看,鞋底都穿掉了。

后来有一天她破天荒地说:我请你吃饭吧。我以为太阳从西边升起了,结果跟着她到餐厅,发现一大桌陌生人坐在那里。

原来是她朋友的朋友请她的朋友,她朋友通知她,她顺水人情捎上我。我尴尬地加入这转了好几手的饭局,在回去的路上,我委婉地对她说,下回还是别请我吃饭了。

之后,离开那个城市,与她断了联系。前段时间在网上遇到同行,对方提起她。我问:你也是她的朋友?对方闻言嗤之以鼻:有的人相识遍天下,好友烂大街,还是做她的敌人物以稀为贵。

我才知道,她混了这么多年,即将奔四十,仍租房住,仍没有嫁,仍锱铢必较地占别人便宜,仍一家公司换一家公司地打工。工作、生活、文字都没有进步。她曾经结交过那么多朋友,铺过那么多条路,谁也没能把她拉上阳光大道。

她并不是不努力,只是她太迷信人际关系的力量,若把时间花在其他方面或许早有建树。

其实一个庸人对于友谊最大的利用,不过是蹭顿饭吃、蹭件衣服穿、占点微不足道的小便宜。朋友就算愿帮大忙推荐你去做CEO,也要你自己有料啊,你的表现不至于让对方蒙羞才是。

许多人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靠一己之力、一技之长、埋头苦干、自给自足,如果有朋友提携是锦上添花,没有也不会太糟。

网上有一条成功法则这样写:你的收入是10个身边常联系朋友的平均收入。我不知道这势利又武断的话出自何方,论坛微博上转得到处都是,可见很多人是相信的。于是大家越来越功利,削尖脑袋去结交比自己聪明、能干、有钱的朋友,以便帮助自己进步。如果这句话有道理,马化腾、马云们出门不能随便交朋友了,以免不小心认识两个穷鬼,收入马上被拉下大半。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不能本末倒置,更多时候不是你认识了有钱的朋友你才变有钱,认识了优秀的人你才变优秀,而是你有钱后,你才真正融入有钱人的群体,成为有钱人的朋友。你优秀了,那些优秀的人才自然而然地来结交你。友谊源于个人魅力、人格、品德、才学的互相吸引而不是刻意的殷勤和巴结。你和谁在一起,和谁相遇,和谁有缘,上帝都已经先在可行性上给筛了一遍,这是物以类聚。

借用奥斯卡·王尔德的话,照顾好你的奢侈品,你的必需品自己会照顾自己。他的意思是如果你能养得起奢侈品,你的必需品自然会有,根本无需操心。我想说,照顾好你的工作,你的朋友也会自己照顾自己。如果我们不竞选总统,不卖安利产品和保险,那么对于朋友的功能我们无需奢求太多。

(二)别钻进青春的死胡同

很多人觉得我写了《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就一定对青春有着更多的感悟。事实上,我和大家一样,都是青春曾经领养的孩子,你哭,他笑,我玩着一个童年的布娃娃,一不小心跌倒,感染人生第一场抑郁,又开始学会做爱情的美梦,最后醒来的时候,你就突然跟身边的人发出疑问:我们什么时候长这么大的?而就在这个时候,或者更早,青春不动声色地拿走了我们所有的伤疤。

这是一个昂贵的梦。

我们都输了却不自知。青春是楚门的世界,没有谁可以逃出它的掌控;青春是一场黑暗,它做了一层密不透风的茧,然而有光,让你可以看得到外面的世界,让你肆无忌惮地哭泣,挣扎,歌颂每一个清晨、天黑的时候,所有人都在打磨关节,把自己拉长,同时,思想也大规模出动,围剿每一个昏昏欲睡的脑袋。

青春是一个圈套,然而是善意的。

你虽然永远赢不过它,躲不开它,但是它终究会从你身边离开,干脆到连声招呼都不打,连个背影都不留下。然后你觉得自己解放了,前方面对的却是更多的圈套和陷阱。这个时候,你想起之前的每一次泪水,每一次跌倒,每一次愤怒和无助,当然,也有每一次侥幸的或是笃定的小小胜利。于是,你决定往前迈出第一步,褪去了所有的青涩和稚嫩。即使第一步就崴了脚,你也没有眼泪。你会苦笑,自嘲,拿高跟鞋撒气,然后继续一瘸一拐地赶路。

你知道回不去。青春已是一场回忆。

而人生越往前,你越怀旧,越感念青春的美好。你翻着初恋对象写的分手信,“瞧瞧,那时候,连欺骗都是真的"。你连夜赶着一个策划案,想起大学新生时,一个人拖着个大箱子局促而又兴奋地去报到。再后来,你不再会听着学友哥的演唱流眼泪,甚至连爱人的一个拥抱都要计算时间成本,你住进了高楼,你坐进了汽车,你没有快乐,甚至悲伤,只是对着人生的下一个路口,烦躁地按喇叭。

再后来,又有很多人、很多梦想从你身边走开,他们离开的速度快到连回忆都来不及留下。你最后握住的只有青春的回忆,一屁股坐在沙发上,陷进去大半个人生,打开影集,突然间泪流满面。

你终于原谅了青春,也终于懂得了感激。你终于开始承认它是你的生母。人生的密码早已在你懵懂的时候一把塞到了你手里。只是那时候,我们不懂得细细咀嚼。

现在你知道了,那些恣意飞扬的岁月里,我们每一次躁动不安的梦想,年轻气盛的誓言,猝不及防的暗恋,义无反顾的摔倒又爬起,其实都藏着一颗颗饱满的种子,它让我们有了脊椎,有了思想,有了人格,通晓了嘴巴和手真正的功能。在人生每一场来势凶猛的暗战中,保全了自己。然后,一有机会,你完全可以朝着你想要的精彩和骄傲一路狂奔。

所以,在你离开青春后的每一天,如果人生真的遇到了太多怀疑、挫折、彷徨、无助,你要好好想想,曾经青葱岁月里的你,会怎么办。

朋友,青春不是死胡同。它终将逝去,却远未逝去,像读不完的书,一直给你温暖和力量。如果你善待它,懂得感恩和回报,它会在你认为的人生每一个死胡同面前笑眯眯地等你,拿出每一把钥匙,就像拿出你小时候期待已久的糖果。

【阅读训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3题。

毛猴的大树

徐国平

出事那天上午,全村的人正兴高采烈地挤在村委大院,个个蘸着唾沫,起劲地点着分到手的钞票。

谁也没注意到毛猴。

其实,毛猴一早就从大喇叭里听到消息,开发商要发放树木补偿款。他却没有一丝兴奋,也没像老婆那样急三火四地撅着屁股朝村委跑。

毛猴慢吞吞地扒拉了几口早饭,就耷拉着脑袋出了家门。

村外已变得十分旷阔,没有了在晨风中梳理绿云的的大树,没有了鸟儿的啼鸣,整个村野像是被掏空了心脏,干瘦苍凉。毒辣辣的日头,一时晃得毛猴有些头晕眼花,双腿发软。

最近这些日子,他总是一副病怏怏的样子。

毛猴的这种心态,是从村外那些大树被伐倒后出现的。

毛猴很小就离不开大树。他生就一副瘦小骨肉,伙伴们小瞧他,就连村里的小猫小狗都欺负他。有一回放学,一条恶狗死劲地撵他,他吓得哭爹喊娘,没命地逃,伙伴们一旁看笑话。最后,他见路边一棵大树,被逼无奈,使出吃奶的力气,手脚并用噌噌爬上了树梢。恶狗徒劳地围着大树汪汪叫了几声离去。眼瞧着树下一个个扯着鸭脖目瞪口呆的伙伴,毛猴突然产生了一种至高无上的兴奋。还有一次,毛猴骑在树头上,咔嚓一下把树梢压折了,整个人从十几米高的大树摔下。伙伴吓个半死,毛猴却从土窝窝里爬起,竟然筋骨无伤。

那时,村外四周大树极多。当地有个风俗,伐树前要在最高的的树梢上挂一块红布,然后用锯斧解下树头。毛猴便有了用武之地,一年四季总有人请,好吃好喝,另有赚头。没想到会爬树也是挣饭吃的一行。邻村一老木匠还托媒上门,把小闺女嫁给了毛猴。毛猴整天乐呵呵的。

毛猴爬树最喜上面有鸟窝的树。每到树顶,他就先把手伸到鸟窝里,摸摸是不是有鸟蛋,若有,就把那蛋在门牙上一碰,仰脖子喝干。他说鸟采五粮之精杂草之华,饮天之露,喝了它们的蛋长寿呢。他更喜欢登高后的眺远,白云在上,鸟雀比肩,纵横的河流在下,连土地上高大的房子都显得矮小了,自己就有了冲天豪情。

后来,大树越来越少。一年当中很少再有人请他爬树了。一想到站在树梢上的快意,他就激动得心颤,他想就是没有人请,自己也得找棵大树爬上去,掏几个鸟蛋,亮亮腔,活动活动身子骨。只是,出了门,一连走了几十里地,都看不到一颗直刺云天的大树。他沮丧极了。

打那以后,毛猴就疯了似的买树苗,然后,没日没黑地在自家地里挖坑栽树。恨不得一夜间,那些树苗能长成参天大树。正当树苗碗口粗,村里所有的地,却被乡政府卖给了开发商。自然,那片树苗要补偿大笔钱。毛猴老婆的嘴都笑裂了,拿毛猴当财神一样供着。村人自然眼馋,纷纷也在各家地里,杂七乱八插了一地树苗。

毛猴却很气恼,连着骂了几天几夜开发商的娘。

毛猴想着想着,就一跺脚搭上了一辆进城送民工的三轮车。

劳务市场上,来招人的包工头问毛猴,有啥特长,毛猴说,会爬树。

一阵哄笑后,包工头便带着毛猴来到一个建筑工地,安排他干架子工。这活儿跟爬树一样,毛猴毫不怯生,一攀上架子,浑身顿时就来了精神。

半晌,天空有些灰蒙蒙的。毛猴感到有些压抑,便摘下安全帽。

可偏在这时,发生点意外,随着吧嗒一声,安全帽上遍是蛋汁和碎壳,竟是个鸟蛋,蛋汁也迸溅了他一脸。毛猴一惊,忙仰脸往天上看,只见一群鸟儿在他头上飞过。他纳闷不解,这鸟怎么飞着飞着就下起蛋来。随后,他环视了一下脚下的城市,光秃秃的竟然没有一颗大树,更没见到一个鸟窝。

毛猴不由得为这群无处栖身的鸟儿,仰天长叹。

猝然,一只鸟儿盘旋着又朝他头顶飞来,一声凄厉的啼鸣过后,就见一枚鸟蛋,清楚无比地坠下。

毛猴惊喜万分,慌忙侧身举起安全帽。就在他全神贯注接住那个鸟蛋时,孰料,自己的整个身子却离开了脚手架。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