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课件)-高一历史下学期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1页
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课件)-高一历史下学期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2页
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课件)-高一历史下学期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3页
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课件)-高一历史下学期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4页
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课件)-高一历史下学期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课程标准:

了解新航路开辟引发的人口、物种和商品等全球性流动,理解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的改变,以及对世界各区域文明的不同影响。理解新航路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学习目标:1.通过了解新航路开辟所引发的全球性流动、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的改变以及对世界各区域文明的不同影响,理解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的重要节点。2.了解全球物种交换的基本史实,运用唯物史观辩证看待物种交换对于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知道三角贸易、太平洋贸易与印度洋贸易涉及的流通商品与交往国家;概括殖民扩张的基本史实,思考殖民扩张对不同国家的影响。▲

15世纪的世界地图

16世纪的世界地图对比这两幅地图,人们对认识世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孤立分散整体联系局部视野全球视野问题思考一、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一)人口迁移欧洲向美洲移民非洲向美洲移民印第安人口减少了90-95%主动从宗主国向殖民地和附属地迁移从较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及新开发区移民被动从旧大陆向新大陆迁移人口族群混合1.原因:

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人口的迁移2.表现:

(1)欧洲向美洲移民:欧洲人入侵并在美洲建立殖民地。

(2)非洲向美洲移民:欧洲人把非洲黑人作为奴隶贩卖到美洲。

(3)其他地区:大洋洲、非洲和亚洲等地也有族群混合现象根据教材与地图,梳理人口迁移的原因及方向3.特点

15世纪末到17世纪,伊比利亚白人大举移民中南美洲、加勒比海。到1574年,西班牙人移民总数达15万。到1590年,巴西的欧洲白人已有三四万。与此同时,印第安人便开始了锐减和被灭绝的过程,16—17世纪时锐减了约90%。在印第安人锐减的同时,欧洲人又大肆猎捕黑人,运入美洲供奴役。

16—17世纪,英国人、法国人、荷兰人又大量移民北美,最后形成了今天美利坚人、加拿大人的主体。17—18世纪时,荷兰人、英国人又大举移入南非,形成了今天南非的白人。

—摘编自张箭《地理大发现研究》(1)由欧洲国家主导(2)自愿移民与被迫移民相结合(3)从旧大陆向新大陆迁移(4)从宗主国向殖民地、附属地迁移(5)从已开发国家向未开发地区迁移结合材料思考人口迁移的特点与影响4.影响15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叶,西方殖民国家为了向美洲殖民地种植园和矿山提供劳动力,从非洲掳走大批黑人,非洲丧失劳动力达1亿人以上。英国成为了当时殖民诸国中最大的“人类血肉贩子”,美洲3/4的黑人奴隶是英国贩运去的。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积极:(1)改变许多地区的人种、民族结构

和人口地理分布(2)促进世界物种交换,推进了世界

的物质和人文交流(3)促进了新的民族和文化的融合(4)加速了落后地区的开发

消极:(1)给美洲印第安人和非洲黑人带来灾难(2)促使各种疾病传播蔓延结合材料思考人口迁移的影响美洲欧洲亚洲非洲(二)物种交换

据统计,当今世界的植物食品中,约有1|3品种来自美洲。1.原因:人口迁移促进了世界动植物的大交流

新航路开辟后所引发的人口、动植物以及病原体跨区域大范围的传播和交流,有人称之为“全球物种大交换”也有人称之为“哥伦布大交换”。2.表现梳理物种交换的基本概况欧亚

→美洲美洲→世界植物动物微生物小麦、燕麦、大麦、裸麦、橄榄、葡萄等马铃薯、玉米、番茄、甘薯、花生、南瓜等马、牛、猪、羊、鸡等小龙虾、羊驼、火鸡、豚鼠等各种疾病和传染病病菌(天花、麻疹、白喉、水痘、流感、梅毒等)材料:(欧洲人)不但自己大发其财,同时一手塑造了整个新世界的风貌与历史……看不见的病毒以外,另一批因哥伦布航行引发的生物大交换,是由肉眼可见的生命形式组成,从南瓜到野水牛均是。这个大交换的结果——从人类观点视之——也是正负参半……时至今日,两半球之间的动植物交换并未停止,依然在进行。——艾弗瑞·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①欧洲具有主导性②内容具有丰富性③结果具有两重性④范围具有全球性⑤时间具有长期性3.特点结合材料思考物种交换有何特点?4.影响英国人把沾染天花病毒的衣物、被子送给印第安人

从1519年开始,天花伴随着其他疾病的流行(麻疹、白喉、水痘、流感等)毁灭了阿兹特克帝国,不到一个世纪,墨西哥的土著居民由1700万锐减到130万。

——《新全球史》

结合历史纵横思考全球物种交换对人类历史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

(1)积极:丰富食物结构、增加粮食产量、促进人口增长、促进经济开发、促进文明交流与融合。

(2)消极:各种疾病的传播,造成原住民的死亡和原有社会的解体,欧洲人在美洲迅速建立起殖民统治。改变了世界的人文地理格局和自然环境状态(三)商品的世界性流动对比新航路开辟前后的世界贸易,出现了那些不同呢?(1)全球航路的开辟大大提升了海路在世界贸易中的重要性(2)传统的印度洋贸易和新兴的大西洋贸易、太平洋贸易形成齐头并进的态势太平洋贸易大西洋贸易印度洋贸易1.表现主线和支线印度洋贸易的(1)印度洋贸易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以葡萄牙为主)很快出现在印度洋的贸易中,并且在与阿拉伯商人的竞争中逐渐占据优势。(2)大西洋贸易:三角贸易

①原因:殖民者的残酷压榨和传染病的流行,造成印第安人大量死亡,美洲劳动力严重缺乏②概况:A.出程:欧洲到非洲

B.中程:非洲到美洲

C.归程:美洲到欧洲

根据美国学者杜波依斯的估计,16世纪运入美洲的黑人为90万,17世纪为275万,18世纪为700万,19世纪为400万,共计1500万,加上在掳掠和海上运输过程中的高死亡率,奴隶贸易使非洲总共损失了大约5000-6000万人口。

——王觉非主编《欧洲五百年史》

③影响结合材料思考三角贸易对非洲、美洲以及欧洲所带来的影响。A.对非洲:丧失大量劳动力,造成发展落后。B.对美洲:为美洲的开发提供劳动力,同时改变美洲的族群结构。C.对欧洲:促进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D.对世界:促进世界市场的发展。欧洲各国印度果阿澳门(葡占)中国(明清)葡萄牙丝瓷丝瓷丝瓷白银日本白银丝瓷16

日本与美洲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进一步刺激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一个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逐渐形成。(3)太平洋贸易

”马尼拉大帆船“贸易菲律宾马尼拉墨西哥阿卡普尔科丝绸、瓷器、香料等白银、土豆、红薯中国(3)太平洋贸易区域主导国贸易路线及主要交换物特点太平洋贸易葡萄牙西班牙线路1:中国澳门(生丝、瓷器等)→印度果阿→欧洲(白银)→中国线路2:中国(生丝)→澳门→日本(白银)→中国中国(生丝、丝绸、棉布和瓷器等)→菲律宾马尼拉中转→墨西哥(白银)→菲律宾马尼拉→中国①马尼拉大帆船②白银基本流入中国①贸易线路跨越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②澳门为主要中转站③白银基本流入中国(3)太平洋贸易

我国学者王裕巽通过对国内外史料的分析,认为明代中国从国外贸易中得到了超过3亿两的白银,具体数字为:从西班牙得到87750000两,从日本得到200000000两,从葡萄牙得到42762750两,总计为330512750两。——韩琦《美洲白银与早期中国经济的发展》(3)太平洋贸易结合材料太平洋贸易的影响。(1)对世界:

世界各地经济联系不断加强,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2)对中国:

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一个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逐渐形成

材料:

梁方仲认为正因为国外白银的大量流入,“我们亦可以知道一条鞭法得以用银普遍的缴纳的缘故”,这就是说白银的流入满足了财政白银化的需要。

除此之外,白银的流入还促进了国内市场的发展。因为农民缴税不能缴实物,而要到市场上把农产品和手工业品卖掉,换成银子;同时,农民要卖掉的东西必须有人愿意买才行,这就涉及到比较优势和分工的细化,家庭优势、地区优势、产业优势等使得传统体制内的市场得以大大拓展。

问题探究:根据材料分析白银流入中国的影响①有利于政府赋税改革(一条鞭法)

②促进农产品商品化,推动农业发展③促进手工业分工,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与发展

④明中叶以后,白银成为社会主要流通货币。⑤进一步刺激了中国东南沿海商品经济发展。(四)早期殖民扩张1.概念:早期殖民扩张是指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即工业革命以前的欧洲列强在亚、非、拉美的侵略扩张活动,当时的殖民国家主要有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等,最先进行殖民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2.表现时间国家殖民概况16世纪葡萄牙西班牙17世纪荷兰英国

将巴西变成殖民地,并在非洲沿岸、印度果阿、马六甲和中国澳门等地建立了殖民据点和商站。

殖民侵略以美洲为主,除巴西外的中、南美洲广大地区,以及亚洲的菲律宾逐渐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17世纪时,荷兰有“海上马车夫”之称,殖民重点非洲东海岸、印度洋北岸、马来半岛沿线的亚洲地区

先后打败西班牙、荷兰与法国,在18世纪中期,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其统治面积达到约3400万平方公里,自诩为“日不落帝国”。早期殖民扩张有何特点?(从目的、方式、殖民国家和地区思考)(1)早期殖民扩张以掠夺财富为主要目的,以海外贸易、海盗式掠夺、欺诈性贸易和贩卖黑人奴隶为主要方式,是一种公开的野蛮的强盗行径。(2)侵略国家以西、葡、荷、英、法等西欧国家为主,主要占据亚洲、非洲、美洲等国家和地区。3.影响

史料阅读:16世纪的修道士卡萨斯关于西班牙殖民者屠杀印第安人的一段记载:西班牙殖民者在登陆的岛屿上屠杀了无数印第安人,制造了巨大的灾难。他们掳掠印第安人的妻小,奴役蹂躏他们。整个岛屿全部被摧毁,一片荒凉。——摘编自(西)卡萨斯著,孙家堃译《西印度毁灭述略》(1)对亚非美①破坏性:中断了美洲和非洲原有的社会发展进程,打破了原本相对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亚洲的古老帝国也受到冲击。②建设性:殖民扩张传播了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客观上促进了殖民地历史的发展与进步3.影响

史料阅读:

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2)对欧洲

①商业革命:贸易规模的扩大,商品种类的增多,经营方式的变化,商贸中心的转移,新兴商业帝国崛起

②价格革命:金银大量流入,货币贬值,物价上涨,资本主义加速发展,封建制度濒于解体

③社会变革:欧洲从殖民掠夺、商业贸易和奴隶贸易中获得的财富最终转化为资本,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西、葡是封建君主制国家,财富都用来购买奢侈品,没有转化为资本北美洲南美洲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海外市场扩大商品种类增加贸易中心转移商业革命地中海→大西洋沿岸贵金属涌入西欧金银价格下降商品价格飞涨封建领主地位下降商业资产阶级实力上升封建制度濒于解体价格革命进一步推动股份公司、政权交易所、保险公司等纷纷出现经营方式转变概念理解: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英国经济学家曾说:“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3.影响

(3)对世界

①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②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并初步发展

③大大拉开了东西方历史进程的差距,东方逐渐从属于西方二、世界格局的演变3.人类文明格局:

殖民扩张中断了美洲和非洲原有的社会发展进程,打破了原本相对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东方逐渐从属与西方。1.世界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