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级语文中考模拟调研试卷_第1页
九级语文中考模拟调研试卷_第2页
九级语文中考模拟调研试卷_第3页
九级语文中考模拟调研试卷_第4页
九级语文中考模拟调研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8—2009学年度姜堰市九年级语文模拟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请将各题的答案用黑水笔填入答题卷中,否则无效。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12分)下列1—6题中,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把它选出开。(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沉淀(diàn) 虬枝(qiú) 濒危(bīng) 懦弱(nuò)B.池沼(zhǎo) 称职(chèn) 灼热(zhuó) 嗤笑(cī)C.纤细(xiān) 枢纽(niǔ) 献媚(mèi) 挑衅(tiǎo)D.腥臊(sāo) 间或(jiān) 熟稔(rěn) 绮丽(qǐ)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A.我平生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二是“趣味”。B.将从5月起实施的新“旅行社条例”规定,旅行社不得以低于旅游成本的报价招徕旅游者,并应将购物及自费项目在合同中予以明示。C.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D.我这些课本,语法啦,历史啦,刚才我还觉得那么讨厌,现在就好像是我的老朋友。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4月7日,朝鲜宣布其火箭已将卫星准确送入轨道。可是美日韩与 其说法大相径庭,称其发射失败。B.春天的溱湖公园,各种花竞相开放,姹紫嫣红。C.漫步乡间小道,绿树碧水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给人美的享受。D.意大利拉奎拉市在4月6日,造成大量人 员伤亡,这真是危言耸听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不要以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 击”。B.今年伦敦20国峰会,与会领导人就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问题广泛交换了意见,最终达成一致共识。C.你这封信中,有一句话写重了,应该删去。D.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财政部日前联合发出通知,要求2009年全国所有城市都要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理解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益习其声(更加) 匠师如其言(遵照)裁如星点(同“才”,仅仅)B.学而不厌(满足) 稍稍正坐(稍微)尉果笞广(用竹板打)C.反取病焉(羞辱) 朝服衣冠(穿戴)前人之述备矣(详尽)D.太祖乃悟(才) 为其来也(在) 假诸人而后见(许多)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格处,正确的顺序是激动不安,若明若暗的青春岁月之后,到来的________________。①是从容不迫的有节奏的生活 ②是日益丰富的经验③是一座内心的信仰和理性大厦的落成 ④是成年期成熟的思虑A.①②④③B.①④②③C.④②①③D.④①②③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138分)一、根据要求答题(共35分)7、下列词语中共有4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在其上打“×”,然后按顺序订正在格子里。(4分)⑴矫健 ⑵驰名中外 ⑶大声急呼 ⑷优柔寡断⑸消遣 ⑹相辅相承 ⑺相提并论 ⑻门庭若市⑼贱踏 ⑽言简意赅 ⑾受益匪浅 ⑿旁证博引改正8、根据提示完成下列句子。(每空1分,10分)⑴___________,忘人之过。 ⑵将相本无种,___________。⑶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⑷___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⑸_______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⑹人应当_________________,因为意外的疾病或悲惨的事故随时都可 以突然结束他的生命。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引用柳永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讲做学问的第二境界是勤奋。⑻“月”常是古人笔下借以抒情的意象。请你写出借月抒怀的古诗句。 (上下连续的两句,课内外均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孟浩然的《送杜十四之江南》,完成下列题目(5分)送杜十四之江南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⑴第二句中的“渺茫”一词在诗中有什么含义?(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诗的前三句和第四句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不同?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名著阅读。(6分)⑴保尔在治疗伤寒期间,读了《____________》一书,使他深受感动; 而鲁迅散文《五猖会》中,父亲强迫背《__________》,让“我”深 感痛苦。(2分)⑵阅读《格列佛游记》中的一段文字,完成后面两题。(4分)为了得到国王更大的宠幸,我告诉他:三四百年以前发明了一种调配粉末的方法。……按照管子的大小,把一定分量的粉末装在一根铜管或者铁管里,就可以射出一颗铁弹或者铅弹,那股力量来得又猛又快,什么东西也阻挡不住。……只要有二三十根这样的炮管就可以在几小时内摧毁王国领疆内的最坚固的城垣,如果京城的人民胆敢违抗陛下命令,也可以把整个京城毁灭。我谨将这一策略献给国王陛下,略表寸心,来报答我多次受到的恩典和庇护。①格列佛是向哪个国家的国王提出以上建议的?国王对此的态度是什 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斯威夫特借助国王之口,表达了什么思想观念?请你用简要的语言加 以概括?(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题与综合实践活动。(10分)人类已进入互联网社会。作为“改变21世纪人类思维方式”的信息工具,互联网已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中小学生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开发潜能、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针对这一情况,学校组织了一系列活动,请你也积极参与这一活动。【活动一:开展调查】李明小组就初中生上网情况进行了调查,从农村 和城市各抽取200名学生进行统计,数据如下,请读表后答题。(4分)区域类型网络游戏交友聊天娱乐时尚占卜类新闻网站教育学习农村56.8%35.35%3.85%3%1%0%城市47.9%27.4%6.8%3%3.8%11.1%⑴请用一句话概括你从图表中获得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⑵从调查结果看,中学生上网应成为社会、家长、学校共同关心的话题。 请你分析一下出现此情况的原因,不少于两点。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二:观点陈述】王芳所在的小组围绕网络语言是否应该流行进 行了一场辩论。假如你是正方代表,你该如何反驳,表达你的观点。(3分)反方:网络语言不应该流行。汉字不能在网络对话中变成娱乐工具,如 果让网络语言流行,势必影响人们对常用汉字的掌握,不利于汉字规范 化。正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三:口语交际】何勇这一小组搜集到右面一 幅漫画。假如你是漫画中小翠的同学,你该如何劝 说小翠?(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共43分)(一)阅读文言文《帝置酒雒阳南宫》,完成12~14题。 (12分)帝①置酒雒阳南宫,上②曰:“彻侯、诸将毋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其利;项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此其所以失天下也。”上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③。填④国家,抚百姓,给饷馈⑤,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兵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⑥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禽也。”群丞说服。【注释】①帝:指汉高祖刘邦。②上:尊指刘邦。③子房:张良字子房。刘邦的谋士。④填:通“镇”。⑤饷馈:军饷。⑥范增:项羽的谋士。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⑴吾所以有天下者何() ⑵因以与之()⑶项羽不然() ⑷此所以为我禽也( )翻译下列句子。(4分)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仔细阅读并思考文中的对话,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下面的问题。(4分) ⑴刘邦得天下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项羽得天下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古诗词中的华夏春天》一文,完成15—19题。(14分)四季中,人们最喜爱的是春天。生机勃发繁花似锦的大好春色,自然成了诗人热情吟诵的对象。而这些千古华章,又成了人们了解我国春天气候特点的极好材料。

我国的春天来得急速。宋代白玉蟾的《立春》中说:“东风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宋代李时则在《十二月立春》中写下这样的诗句:“盘装荠菜迎春饼,瓶插梅花带雪枝。”诗中的东风,即春风。可见,虽然春天急迫地降临人间,但是大地仍然雪初化,冰未融,瞧这春季来得有多快!这类诗句中最精彩的,还是唐代贺之章在长安写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人前两天看柳,枝上还是光秃秃的,可是今天却看见嫩叶已经从芽苞中绽出。原来,这是因为北方春季升温快,物候变化迅速。2001年3月20日至21日,我在北京紫竹院公园也看到了柳树两天内发叶的情况。正是因为柳树春季发叶如此迅速,诗人才会用剪刀这类令人联想到动作的词汇来描写。唐代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个比喻人们能够普遍接受,也就说明我们生活中确有植物在春天迅速开花的事实。

我国南北春季有早有晚。北宋王安石《泊船瓜州》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是千古传诵的佳句。我在这里引用它的目的是想说明,华夏大地五湖四海并非都同时被春风吹绿。如果把连续五天平均气温定在10℃以上作为春季开始的标准,那么北纬28℃的长沙3月10日入春,北纬30℃的武汉3月15日春到,而北纬32℃的南京则要到3月25日春天才姗姗来迟。可见,春天的脚步是有先有后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候,东北大地仍然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严冬,而广东已经告别了春天进入绿阴深深的夏季了。实际上,古代诗人早已发现南北春季到来的时间不同。例如唐代张敬忠在《边词》中说:“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现代气象资料表明,西安大约在3月下旬春天已经开始,而纬度较高的内蒙古五原,春天到来的脚步则要晚到4月20日左右。所以,当五原河冰刚融化时,皇都长安则早已姹紫嫣红过去,时近暮春了。

我国的春季冷暖多变。宋代诗人吴涛的《绝句》中讲了这样一件怪事:“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怪来一夜蛙声歌,又作东风十日寒。”天气暖热得人们已经穿起单衣,桃花落尽,野梅结籽,田野里已经响起蛙声,可是突然间,蛙声却没有了:这在气象学中叫作“倒春寒”。宋代的萧立在《春寒叹》中形象地描写了“倒春寒”造成的灾害。“今年有田谁力种?恃牛如命牛亦冻。君不见邻翁八十不得死,昨夜哭牛如哭子。”夜黑更深,寒风呼啸,赖以生存的耕牛已经冻死,风中夹杂着八十老翁凄惨的哭声,令人心碎。为什么会出现“倒春寒”的现象呢?因为我国春季还经常有从西伯利亚南下的寒冷空气。如果前期冷空气少,春暖快,长期积聚的北方强冷空气一旦南下,便会发生强烈的季节逆转,春天里又会出现严寒的天气。

古代诗人对我国春季的认识是十分丰富的,他们描写华夏春天的诗词不仅在文学上,而且在科学上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阅读全文,概括我国春天气候的三大特点。(3分)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⑵段为什么要写作者在北京北京紫竹院公园看到的情况?(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指出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作用。(4分)⑴西安大约在3月下旬春天已经开始大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春天里又会出现严寒的天气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⑷段中两处引用了古诗词来说明我国春天的气候特点。作者为什么先引用吴涛的《绝句》,后引用萧立的《春寒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我国的气候非常复杂。除了本文的介绍外,你从下列诗句中还能发现我国春天其它的什么特点?请选择一首,写出你的发现。(2分)

A、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我选择()首,我的发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美国作家彼得·斯坦哈特《初升之月的魅力》一文,完成20—24 题。(17分)⑴我家附近有一座小山,我常常在夜间爬上去。城市的噪音变成了远远的低语。在黑暗的寂静中,我分享着蟋蟀的欢乐和鸱鸺(chīxiū,猫头鹰)的自信。但我来观看的是月出的活剧。因为,这使我心中重新获得被城市过于慷慨地消耗掉的宁静与明澈。⑵从这座小山上,我已观看过多次的月出。每一次月出,就像美妙的音乐一样,激动我的心弦,然后又抚慰我的心灵。⑶凝望月亮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对于史前时代的猎人们来说,头顶上的月亮就像心跳一样准确无误。他们知道,每隔29天,月亮就会变得丰满圆润,光华四射,然后生病消瘦而死去,接着又再次诞生。能凭经验懂得月亮的变化模式一定是一件很深奥的事。⑷但我们住在户内的人,却与月亮失去了联系。路灯的闪烁和污染的灰尘像面纱一样遮住了夜空。虽然,人类已经在月球上漫步,但月亮却变得不是那么熟悉了。我们之中很少有人能说出当晚的月亮将在什么时间升起。然而,它仍然在吸引着我们的思绪。如果我们毫无预料地突然看到一轮满月,巨大金黄,挂在地平线上,我们会茫然不知所措,只能凝眸回望它那端庄的仪容。而对那些凝望者,月亮是会有所赐予的。⑸我懂得月亮的赐予是在一个七月的晚上,在山上。太阳已经落山了,我注视着东面,在一道山脊的那一边有一团明亮的桔黄色的光亮,看上去像林中的篝火。突然间,那道山脊本身似乎猛地燃烧了起来。接着,那初升的月亮又大又红,由于夏日大气中的灰尘和水汽而变得形状怪诞,从树林中赫然升起。⑹就这样,由于被大地灼热的气息所歪曲,月亮看起来性格乖戾,残缺不全。但是,当月亮脱离了山脊而升起时,它聚集了越来越多的坚定性和权威感。它的面色变化着,从红色变成桔色,变成金色,再变成冷黄色。它似乎是从暗淡下来的大地中吸取着光明,因为,随着月亮的上升,下面的山峦和山谷变得越来越暗淡无光。当月亮脱离了地平线,胸脯丰满浑圆,带着象牙色的清辉独自挂在那里时,山谷已成了这幅景色中的一些深深的阴影。突然间,我感到一种自信和一种几乎想放声大笑的欢乐。⑺这一幕延续了一个小时。月出是缓慢的,充满了种种微妙之处。要观赏它,我们必须渐渐置身于更古老、更耐心的时间观念之中。观赏月亮执著地逐渐升高就是在我们自己心中找到一种不寻常的宁静。我们的想像力渐渐意识到宇宙的广漠,大地的辽阔,感到我们自身的存在是多么不可思议。我们感到渺小,但享有特殊的荣幸。⑻我常常回到初升之月的身边,特别是当各种事务把悠闲和梦幻的清晰挤到我生活的一个小小的角落中去时,我更受到强烈的吸引。于是我就到我的小山上去,等待那猎人的月亮,巨大、金黄的月亮升起在地平线上,使夜充满梦幻。⑼一只鸱鸺从山岭之巅猝然扑下,无声无息,但明亮如焰。一只蟋蟀在草丛中尖声吟唱。我想起诗人和音乐家,想起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想起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创作的罗兰佐说道:“月光睡眠在这岸上何等美妙!让我们在这里坐下,让音乐之声轻轻注入我们耳中。”我思索着,他们的诗句与音乐是否像蟋蟀的乐曲一样,在某种意义上正是月亮的嗓音。带着这样的思绪,我那城市生活引起的茫然迷乱融化在夜的安谧之中。⑽恋人们和诗人们在夜里找到更深刻的含义。我们也都会情不自禁地提出更深刻的问题——关于我们的起源、我们的命运。在月亮升起时,当我们按照天空的速度减缓我们大脑的节奏时,魔力就悄悄地笼罩了我们。我们打开感情的阀门,使我们大脑中那些在白昼里被理智锁住的部分驱动起来。越过遥远的时空,我们倾听古代猎人们的喃喃低语,看见久远以前诗人们和恋人们的幻梦重现。(选自《读者》,有改动)文章写到了哪些月亮“凝望者”?(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⑸节中“月亮的赐予”指的是什么?请联系上下文概括回答。(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⑼节中,作者为什么要写“无声无息,但明亮如焰”的鸱鸺和“在草 丛中尖声吟唱”的蟋蟀?(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文中一些句子语言优美而又意味深长。请参照示例,选取一句加以赏析。 (4分)【示例】句子:每一次月出,就像美妙的音乐一样,激动我的心弦,然 后又抚慰我的心灵。赏析:“每一次月出”如同“美妙的音乐”一样能够净化人的心灵,句 子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写出了“每一次月出”的美妙所在和作者对它 的独特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感受月亮的魅力,从望月中获得感悟。苏轼仰望中秋的圆月、青天,吴均仰望富春江两岸的群峰、寒树,同样激起了他们“心底的波澜”或“涟漪”。请结合《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或《与朱元思书》分析说明作者仰望后思想感情的变化。(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作文。(60分)它躺在心灵的角落里,只愿意接受主人的探访;它是行动的指挥棒,牵引着主人的日常言行;它也是一道不上锁的门,任由主人带朋友来参观。它的名字叫——秘密。其实,不但每个人心中有秘密,群体也可能有群体的秘密;有能够公开的秘密,也有不能公开的秘密…… 请自拟一个含有“秘密”一词的作文题目(如“公开的秘密”“我俩的秘密约定”“当秘密被人知晓后”“少有的秘密有谁知”等)。⑴在横线上填上一个词语,使标题完整;⑵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⑶书写工整规范,不得少于600字;⑷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2008—2009学年度姜堰市九年级语文模拟考试答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一部分选择题(12分)题号123456答案第二部分非选择题(138分)改正7、(4分)8、⑴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⑸______________________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⑴(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⑴(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①(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开展调查】⑴(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2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点陈述】(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口语交际】(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⑴()⑵()⑶()⑷()(2分)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⑴大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⑵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我选()首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语文模拟考试参考答案1、C 2、B 3、D 4、A 5、C 6、 D7、⑶疾 ⑹成 ⑼践 ⑿征8、⑴记人之善 ⑵男儿当自强 ⑶自缘身在最高层 ⑷温故而知新⑸入则无法家拂士 ⑹赶紧地、充分地生活 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⑻示例: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9、⑴“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