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高三历史5月质检(二模)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福建省厦门市高三历史5月质检(二模)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福建省厦门市高三历史5月质检(二模)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福建省厦门市高三历史5月质检(二模)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福建省厦门市高三历史5月质检(二模)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厦门市2019届高三历史5月质检(二模)试题(含解析)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西周时,周王授予诸侯管治封域内土著邦族的权力,包括组织城防、分派劳役、划定田亩、贡献土产等具体内容;各邦族多依旧保有其宗族组织,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践行周礼。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当时A.儒家礼乐文明推动文化认同B.中央政府实现对地方的直接管理C.分封制的推行促进族群融合D.土著邦族作为新兴政治力量崛起【答案】C【解析】【详解】从西周分封制下,诸侯“管治封域内土著邦族的权力”内容具体,并且“多依旧保有其宗族组织”,有利于地方稳定的同时,“一定程度上践行周礼”促进社会生活规范统一,可知C项正确。儒家思想诞生是在春秋时期,A项不符合史实;分封制下没有实现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B项错误;土著邦族受诸侯管治,服从周礼,走向一致,D项不符合题意。【点睛】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加强了地缘政治,大一统理念促进了民族融合。2.据《新唐书》载,御史台事权高度集中,朝廷百司及地方官员无不其监察范围之内;而尚书省左右丞“掌辩六官之仪,纠正省内,幼御史举不当者”。据此推断,唐代A.行政职能分工不明B.政令畅通得以确保C.中枢机构发生异变D.监察制度有所完善【答案】D【解析】【详解】从记载看,唐朝除了“御史台”监察权力大、范围广以外,尚书省左右丞还负责“幼御史举不当者”,可知D项正确。材料说的是监察事务,A项“行政职能”不符合题意;唐代监察事务多,范围广,不仅仅是“政令畅通”一项,B项错误;本题反映的是监察制度的发展,没有改变其方向和性质,C项“异化”错误。3.宋高宗绍兴三年,某知州针对当地农民“兼作商旅,太半在外”情况上书朝廷,建议“务令疾速归业”,否则清算田产。户部则提出“身虽在外,家有承管,见今输送二税”者,不应清算田产。材料反映宋代A.小农经济具有韧性和张力B.社会阶层实现垂直流动C.重商政策得到普遍的认同D.地方官员挑战中央权威【答案】A【解析】【详解】从宋代农民“兼作商旅,太半在外”现象受到地方关注,户部不担心,认为农民可以“家有承管,见今输送二税”,可知当时小农经济相对稳定并有所扩张,A项正确。古代中国农商皆民,“兼作商旅”并不是垂直流动,B项错误;宋代只是放松了对商业的控制,并没有实行“重商”政策,C项不符合史实;知州上书的方法和内容,都是从维护封建秩序出发,不存在“挑战中央权威”,D项不符合题意。【点睛】宋代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商品经济活跃,社会在农业文明基础上继续发展。4.洪武元年颁布的《大明令》申明,“不许乞养异姓为嗣,以乱宗族”。明朝后期修订的《问刑条例》则规定,“其财买义男,如恩养年久,配有室家者,照例同子孙论”。这一变化可以说明当时A.纲常伦理受到严重冲击B.宗法关系渐趋松弛C.异姓承继取代嫡子继承D.社会风俗急剧转变【答案】B【解析】【详解】从明朝初年禁止收养“异姓为嗣”到明朝后期承认并且保护养子权益,说明当时社会上下的血缘观念淡化,B项正确;国家规范收养,不会严重冲击封建人际关系,不会败坏纲常伦理,A项错误;异姓承继的存在是传统的嫡子继承的补充,是没有嫡子的情况下传宗接代的办法,与嫡子继承不矛盾,C项不符合史实;国家修改法律是顺应民情,不存在社会风俗“急剧转变”,D项不符合史实。5.鸦片战争后,湖南安化、平江等传统绿茶产地,多转而制作适合外国人口味的红茶,各地竞相仿制,一批较大规模的手工工场陆续出现。这反映了湖南当地A.茶业生产经营因时而变B.饮茶风尚渐与国际接轨C.官府大力扶持私营产业D.近代民族工业迅速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从“鸦片战争”后,传统绿茶产地,多转而制作“适合外国人口味的红茶”,进而手工工场陆续出现,可知A项正确;本题不是饮茶而是“制”茶B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信息中没有政府“扶植”私营企业,C项不符合史实;“手工工场”并非“近代”民族工业,D项错误。6.1890年,因基隆煤矿严重亏损,台湾巡抚刘铭传与一些商人签订合办合同:商人出资20万两白银,负责日常经营;官府以不动产作价10万两为官本,对煤矿的用人、财务不予过问。此事奏报朝廷,总理衙门和户部激烈反对。1892年,基隆煤矿停产。由此可见A.中体西用不合时宜B.官商合办的弊端明显C.官僚集团内斗严重D.社会近代化阻力巨大【答案】D【解析】【详解】从刘铭传要用官商合办扭转吉隆煤矿亏损,因为要对“煤矿的用人、财务不予过问”,“总理衙门和户部激烈反对”而作罢,可知D项正确。由“总理衙门”等,结合所学可知,A项错误;煤矿停办是因为没有改成官商合办,B项与材料不符;煤矿经营理念的不同不能体现集团“斗争”严重,C项错误。【点睛】洋务运动时期,尽管已经采取了“中体西用”的策略,但是改革依然阻力重重,相比西方,内忧外患和传统深厚加重了中国近代化的难度。7.1942一1943年河南发生大饥荒。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发出“不饿死一个人”的号召,采用教育民众互助友爱、组织开展纺织运动、协助灾民发展生产等方式,安置了25万涌人边区的灾民。这主要反映出A.恶劣的战时环境导致灾情扩大B.抗日根据地适时调整了工作重心C.新民主主义经济模式正式确立D.中共充分认识到战争胜利的根源【答案】D【解析】【详解】由边区政府发出“不饿死一个人”的号召,采取措施,安置了大量“涌人边区”的灾民,可知共产党关心“民生”,得到根据地内群众的信任,可知D项正确;本题没有说明灾情“扩散”,A项正确;安置灾民不能说明工作重心“转移”,B项错误;新民主主义经济模式正式确立是在新中国成立后,C项错误。【点睛】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是党的建设、武装斗争和统一战线,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革命战争胜利的重要经验。据表可以推知A.国家工业布局均衡B.农业机械化与合作化相互促进C.国民经济迅速恢复D.生产领域出现明显冒进现象【答案】B【解析】【详解】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全国拖拉机生产及机耕面积完成情况”看,实际生产比“计划”高出数倍,结合时代背景可知B项正确。材料没有给出工业布局情况,更看不出“均衡”,A项错误;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在一五计划之前的1952年己完成,C项不符合史实;一五计划期间各方面积极配合,计划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并不是冒进,D项错误。【点睛】相关过渡时期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史料多,角度杂,科学、熟练掌握建国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和发展的相关史实,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所在。9.古罗马法谚有云“和解协议相当于已决案”。比如,当事人订立“不索债简约”后,若债权人反悔并要求债务人给付,只要债权人具备相关免债能力,债务人可以拒绝。这表明,罗马法中的“和解”A.简化了司法程序B.与诉讼具有同等强制性C.彰显了契约精神D.更能保障公民经济权益【答案】C【解析】【详解】从罗马民间谚语宣讲的“和解协议相当于已决案”及案例可知,双方认可的“和解协议”同决案具有同等法律效用,可知C项正确。谚语说的是重视和解协议,不是程序问题,A项错误;本题没有提及“诉讼强制性”,B项错误;这里的和解是突出了“协议”的,事先尊重双方当事人意愿的,不是所有和解,D项错误。10.美国制宪会议期间,北方资产阶级虽反对奴隶贸易,却支持在宪法中写人引渡逃奴的内容;联邦主义者和州权主义者在国家权力分配上争吵不休,却对禁止各州发行纸币和破坏契约义务的条款毫无争议。这充分说明美国A.制宪目的之一是保护私有财产B.联邦与各州达成妥协C.对保留黑人奴隶制度形成共识D.两大政党的主张趋同【答案】A【解析】【详解】从美国制宪进程中,北方资产阶级反对奴隶制度的却支持“引渡逃奴”,在国家政体上有分歧的人一致要求统一发行纸币和强调“契约义务”,综合以上信息可知,A项正确;B、C项只部分正确,没有从整体和立宪原则上分析;“美国制宪会议期间”没有“政党的主张趋同”美国两党制形成于19世纪中期,D项不符合史实。【点睛】美国政治中重要的智慧是妥协,各种政治力量通过妥协和变通,促进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创新,保证了美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11.尼克松政府曾提出“把1973年作为欧洲年”,并表示“以前的决策所形成的时代行将结束”,“盟国之间应强调友好、平等和团结,在经济上鼓励相互合作,弥合盟国间的经济冲突”。由此可以推断A.苏攻美守态势改变B.欧洲一体化推动美欧关系调整C.美欧建立平等关系D.布雷顿森林体系继续得以维持【答案】B【解析】【详解】从美国政府提出“1973年作为欧洲年”,与前一时代不同的是,此后的盟国间“友好、平等和团结”,在经济上以合作“弥合盟国间的经济冲突”,结合所学可知,B项正确。苏攻美守是美国协调盟国关系的背景,并没有改变,A项错误;“美欧建立平等关系”是形势所迫的调整手段,不是美国的战略意图,C项错误;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D项与史实不符。12.20世纪末,全世界仍有12亿人每天收入不足1美元,一些地区贫困人口数量还在上升。为此,世界银行改变了援助方向,主要关注识字率、健康、妇女儿童等问题,以改善受援地区人民的生活。这表明A.全球化加剧了贫富分化B.世界银行的性质发生了改变C.国际援助更加注重实效D.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流【答案】C【解析】【详解】针对贫困人口收入减少、数量上升的情况,“世界银行改变了援助方向”,通过改善人口素质,促进人的发展以改善受援地区人民的生活,可知C项正确。本题没有提及全球经济联系对社会财富分配的影响,A项不符合题意;世界银行的职能一直是促进经济发展和复兴,B项不符合史实;材料不涉及制约战争的因素的增长,D项不符合题意。第Ⅱ卷二、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一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35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自大禹治水起,历代屡兴河役,形成了筑堤、改道、分疏、束水攻沙等治河理论,以及挑水坝、木龙、石堤、放淤等治河技术。宋元两代在黄河设行(外)都水监专事河防;明清两代设河道总督职掌河政。清前中期,治河一直是国之大计,河工每年的正常支出大约数十万两,如遇决堤则“所费带金不下数千万两”,然而“半数是中饱在贪吏的私囊”。——摘编自岑仲勉《黄河变迁通史》材料二1855年,黄河在河南铜瓦厢决口,夺大清河改道入海。“值军务未平,怕粉不继”,清廷遂撒手河务,“着直隶、河南、山东各省督抚伤令地方官吏疏浚积潦”、“晓谕钟民等量力捐资”,由此拉开晚清黄河治理地方化的序幕。新河道两岸的地方官绅筹措资金,断续维系治河工程。1870年,长江大涝,两大水灾形成共振效应,重灾区扩展到四川、湖北等地。1900年,直隶总督李鸿章派员前往黄河考察并得出结论:“束河于一条河道”违背自然规律;地方官吏贪污、玩忽职守、各自为政是“形势糟糕的根源”。1901年,对黄河治理的进一步研究随李鸿章的病故而中断,而此时的中国,已呈“山雨欲来”之势。——摘编自贾国静、王凤青《选择的无奈:晚清黄河治理地方化探析》材料三1952年,毛泽东首次出京就到黄河视察,并发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号召。1953年,治黄工作“由修防转入治本”,黄河水利委员会组织大批技术干部,分赴20多条支流进行水土查勘,收集第一手资料,在“兴利除害,分步治理”的指导思想下,制定了一个全流域、多目标的综合治理规划。1954年3月,黄河下游春季修堤工程全面开工,实行“以工代贩”、“按劳记工”等办法,许多包工队积极改进工具,推行先进工作方法,工效逐步提高。建国初的黄河治理,不仅顺利地度过了八次大汛,保卫了人民生命财产与国家建设,而且开辟了利用黄河水灌溉华北平原的道路。——摘编自郭书林、王瑞芳《从治标到治本: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黄河治理》(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黄河治理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黄河治理地方化的原因及影响。(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黄河治理取得成效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对黄河治理的认识。【答案】(1)特点:治河历史悠久,形成一定的治河理论与治河技术,历代政府重视,设有专门机构负责;治河效果有限。(2)原因:内忧外患,中央政府无暇顾及;灾害频仍,治河经费不足;地方督抚势力上升影响:治河效果不彰;加重地方和人民负担;激化社会矛盾;加速清朝灭亡。(3)原因:人民政权的建立,领导人的重视;计划经济体制的优势;综合规划,科学治理;人民群众的智慧和热情。)认识:黄河治理具有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黄河治理、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必须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人民政权是黄河治理从治标到治本的根本保障。【解析】【详解】(1)特点:“自大禹治水起”知其久;“历代屡兴河役”知其重;“形成了……治河理论,以及……等治河技术”得其智;宋元“设行(外)都水监专事河防;明清两代设河道总督职掌河政”知其管;“半数是中饱在贪吏的私囊”解其果,一一陈述即可。(2)原因:“1855年”、“值军务未平”“清廷遂撒手河务”知其国内外的形势与背景;黄河决口“夺大清河改道入海”,“着……各省督抚伤令地方官吏疏浚积潦”、“晓谕钟民等量力捐资”可知当时地方管理河政的必要性和条件。影响:利用“形势糟糕”、“1901年,对黄河治理的进一步研究随李鸿章的病故而中断”,此时的中国,“山雨欲来”等信息,结合所学从具体问题到结果,从地方捐款到国家政治、形势发展等方面分析。(3)原因:从“1952年”结合所学,可知具体的时代背景和政治前提;从“毛泽东……到黄河视察”,“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号召,了解国家和政府的态度、政策;由“制定了一个全流域、多目标的综合治理规划”可得当时的优势和保障;“许多包工队积极改进工具,推行先进工作方法,工效逐步提高”等可知社会基础和条件。认识:从“古代黄河治理的特点”,“晚清黄河治理的教训”,“新中国成立初期黄河治理取得成效”等方面找到启发和规律。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表——摘编自胡作玄《影响世界历史的100名著排行榜》伟大的著作蕴涵着伟大的思想,它们虽处于不同的时空,但彼此之间对立统一、继往开来,或批判继承、或借鉴融合,在历史星空中照亮着人类的未来。从材料中选取两部名著,就其所蕴涵思想的关联性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展开论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论述须有史实依据。)【答案】标准:一等观点表述明确,史实运用合理充分,逻辑严密,论证充分,表述清楚。二等观点表述比较明确,史实运用比较合理充分,逻辑比较产密,论证比较充分,表述比较清楚。三等观点表述基本明确,史实运用基本合理充分,逻辑基本严密,论证基本充分,表述基本清楚。四等能够写出某一观点或未能表明观点,也未能远用史实予以论证,或论证存在史实错误,逻辑混乱,表述不清。【解析】【详解】论题:认真读取题目要求,按照“选取两部名著”,在“对立统一、继往开来,或批判继承、或借鉴融合”中任意选取一个角度,分析它们彼此之间具有“关联性”以及“照亮着人类的未来”的顺序,结合个人的理解和史实情况,选定并准确表达。论述:按照要求“表述明确”用准概念,“史实运用合理充分”争取史论结合,不是简单名词罗列,也不是对材料的重复,“逻辑严密”论从史出,有据有理。(二)选考题:共25分。请考生从2道地理题、3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1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19世纪70年代以前,英国政府主要征收关税、消费税等间接税(转嫁给他人负担的税收)。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伦敦1%的人口拥有55%的国民财富,而33%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下,采矿、纺织等行业失业率不断上升。为此,英国政府实施税制改革,规定对所得税、遗产税等直接税采取累进征收原则,财产越多,税率越高。1909年,“人民预算案”提出,向富有者开征土地税等新税种以扶助贫者,上下两院对此分歧严重,一度引发宪政危机。预算案最终获得通过,政府得以应用征税和开支的权力,较平均地分配国民收入,这被视为“英国税制现代化的标志”“上院财政权力丧失的标志”。19111912年政府财政盈余高达六百多万英镑,1913年英国直接税所占比重高达57.6%——摘编自滕淑娜、顾銮斋《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建设性税制”改革》(1)根据材料,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新税制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税制改革的作用。【答案】(1)特点:增开新税种;采用累进征收原则;以征收直接税悦为主;注重社会财富再分配。更趋公平公正。(2)作用:逐渐完善英国的税收制度,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代议制发展。【解析】【详解】(1)特点:从改革前的“主要征收关税、消费税等间接税”发展到“对所得税、遗产税等直接税,财产越多,税率越高”可知新税制追求再分配的公平公正;从间接税为主发展到了直接税为主;从“采取累进征收原则”“向富有者开征土地税等新税种以扶助贫者”可知累进征收;增加了新的税种;注重防止贫富差距过大等社会问题。(2)作用:由“英国税制现代化的标志”;“上院财政权力丧失的标志”;“19111912年政府财政盈余高达六百多万英镑”,“1913年英国直接税所占比重高达57.6%”等可知新税制改革对英国的税制、两院制和财政收入等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由“政府得以应用征税和开支的权力,较平均地分配国民收入”可以推出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