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课件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登高》课件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登高》课件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登高》课件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登高》课件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登高杜甫学习目标1.了解杜甫生平及其作品风格,品味鉴赏诗歌语言,领会杜诗语言凝练内涵丰富的特点。2.反复诵读品味,挖掘和把握诗歌的主要意象,知人论世,感受体悟景中之情,体会中国古典诗歌之美。3.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深刻理解杜甫积极入世的精神内涵;学习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和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培养爱国情怀。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出身于河南巩县,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被称为“诗圣”。其作品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因此被称为“诗史”。杜甫被称为“诗学宗师”“诗圣”。有《杜少陵集》。作者简介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年(745),所谓“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开元十九(时二十岁)年始漫游吴越,5年之后归洛阳应举,不第。再漫游齐赵。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别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就没有机会再见面了。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直到天宝十四年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小小的参军(主要是看守兵甲仗器,库府锁匙的小官)之职。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安史之乱爆发,长安陷落后,他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半路被俘,陷贼中近半年,后冒死从长安逃归凤翔肃宗行在,受左拾遗。不久因直谏忤旨,几近一死。长安收复后,回京任原职。758年5月,外贬华州司功参军,永别长安。759年,对政治感到失望的杜甫辞官,于年底到达成都。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四、西南漂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肃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历五年(770)11年内,杜甫在蜀中八年,荆、湘三年。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断续住了五年。765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开始了“漂泊西南天地间”的生活,时间多在船上度过。770年冬,杜甫死于长沙至岳阳的船上,年58岁。这时期,其作品有《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病橘》、《登楼》、《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等大量名作。其中《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最为著名的诗句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近体诗范畴,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律诗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仗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定型,盛行于唐宋时期。律诗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其常见的类型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律诗每首四联,依次称首联、颔联、颈联、末联(或尾联);每联两句,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每句的平仄都有严格规定,特别是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不得随意变更;凡偶句都要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中间两联须对仗。律诗

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矍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浓云一样时时压在心头的郁闷,他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背景介绍1.首联描写了哪几种景物?

风、天、猿、渚、沙、鸟2.作者又用什么词来修饰这些景物呢?

急、高、哀、清、白、飞回3.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飞鸟各给人什么感觉?设身处地地想一下。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是使人感到冷,风很急劲,有身体的,有心灵的。天高地阔,空旷,人渺小孤单悲凉清、白是冷色调,构成一幅苍凉的画面孤苦无依孤寂、肃杀、凄凉自主探究将“猿啸”改为“猿啼”是否合适?为什么?两岸猿声啼不住。啼,带着一种灵动自由之感,有一种生命的欢脱,衬托出当时李白的心情的舒朗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啸有深沉的吼唱之感,带有一种悲凉的情绪。“猿啸哀”,仿佛要与风声交织于一处,在高邈的空中回响。一个哀字,把哀情直唱出去,蓄积内心的情感,一个字得以释放。哀字激活了整个诗句。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1.颔联描写了哪几种景物?

落木、长江2.试分析“无边落木”与“无尽长江”。“不尽长江”指时间的无穷,历史长河永不停歇,上下句相对比,相互衬托,人的生命越短暂,时间和历史越显得悠久。不尽——长江的源远流长;滚滚——长江的滔滔气势无边

不尽意境悲壮、雄阔雄浑、壮阔、悲壮空间纵向横向扩大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自主探究“无边”描述的是一种横向空间的无穷无尽,而“萧萧下”是树叶在纵向空间的飘落,这样横纵交织,交织出了一种绵密的悲伤之网,使杜甫怎么也无处躲藏。而凄凉无边,又与内在的心情相应。长江的奔流代表着时间的推移,这永恒的时间长河是停不住的流不尽的。对比之中,诗人短促的生命更显得渺小,诗人对于韶光易逝,壮志未酬的感慨也更显悲凉。颔联中的“无”和“不”用得好在何处?为什么用“落木”而不用“落叶”?自主探究·木让人联想到树干或树枝,而且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木的颜色一般是黄褐色的,而且在触觉上一般是干燥的。这与“无边落木萧萧下”所要营造的萧瑟、悲怆的意境更加吻合。·木令人联想起树干,进而联想到泥土。所谓“落叶归根”,叶要归于木,“落木”便给人一种垂直向下,归入泥土的感觉。这与诗人人生迟暮的心境相合。前两联应用了什么意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意境画面题:选取了哪些意象+渲染景物的特点(氛围特点)+营造了一幅(时间、地点、特点)的画面+表达了哪些思想情感。前两联是作者的所见所闻,秋风凛冽、天高人小、孤猿哀鸣、飞鸟盘旋、落叶纷纷、江水滔滔,渲染了悲凉萧瑟的氛围,描绘出一幅夔州苍凉萧瑟秋景图,表达作者的悲凉孤独之感。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南宋学者罗大经《鹤林玉露》评析此联十四字有八义,即八可悲,如何理解?羁旅漂泊、年老多病、孤独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是兼指国家和自身命运。国家动乱,诗人漂泊在外。苦:很,极。恨:遗憾。刚刚停止颓废,失意壮志难酬、对个人命运的伤感和忧国忧时的情怀【思考】感悟情感试概括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明确①孤独之感②思乡之情③壮志未酬④悲秋之情⑤老病之哀⑥家国之忧问题探究问题探究《登高》一诗是如何体现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的?①内容方面,本诗主要内容是诗人登高临远的所见、所闻、所感。所见,风急天高、渚清沙白鸟飞回、落木、长江、高台,一幅宏大悲凉的秋景图;所闻,猿啸哀、萧萧下、滚滚来,一段雄浑悲切的哀音;所感,悲秋、艰难苦恨、潦倒,一股阴郁消沉的无奈感。诗歌内容饱含顿挫之感。②意境上,风是急的,天是高的,渚是清的,沙是白的。写的意境都是以浅色、冷色为主,营造苍白广阔的氛围。落木萧萧而下,长江滚滚而来,拟声词的使用使具体事物扩大化,有张力。落木不是一处而是一大片,长江不是一支流而是整个河流大支,给人一种深远磅礴之感,气势雄伟。③情感上,后两句的抒情虽无一字写愁,却愁容满篇。④结构上,首联写出登高所见,紧和题目;领联承接首联写秋景秋色,秋味浓厚;颈联笔锋一转,想起毕生之苦,牵系情思;尾联写眼下之景,概括所有愁思的起因。⑤音调上,符合七律诗的押韵,富于变化,节奏鲜明。情感深厚忧愤蕴藉;音调铿锵,章法曲折变化课堂小结《登高》被称作“古今七言律第一”。前四句写景,述登高见闻,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首联为局部近景,颔联为整体远景。后四句抒情,写登高所感,围绕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发了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颈联自伤身世;尾联再作申述,以衰愁病苦的自我形象收束。此诗语言精练,通篇对偶,一二句尚有句中对,充分显示了杜甫晚年对诗歌语言声律的把握运用已达圆通之境。1.对如画风景、“江山如此多娇”的赞美、热爱或欣赏。《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这是一首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诗篇,是出蜀漫游时的作品。这首七绝,意境开阔,层次清晰,形象生动。登高诗类型2、表达对亲人、朋友的思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诗中很朴实地抒写了对兄弟们的怀念。全诗主客相契,情景交融,“每逢佳节倍思亲”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写出了人们共通的感情。3.表达自我的人生理想与胸襟抱负。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诗人通过登楼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宏远的抱负和博大的胸襟,也表现了宇宙的无限。后两句出语自然,千古传诵,被人们看作是追求理想和崇高境界的象征。全诗气势奔放,意境开阔,语言通俗自然而且富有哲理意味。4.对历史上或现在的事件、时事及人物的是非、成败、得失、进退的评价上汝州郡楼李益黄昏鼓角似边州,三十年前尚此楼。今日山川对垂泪,伤心不独为悲秋。

此诗与写今昔对比之作不同,别具匠心,写今与昔同,三十年来情况未有改变。后两句写伤心不为个人而是为国家安危。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