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讲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一)(知识必背卷)-2024年高考地理复习知识必背模拟新题真题分层卷(原卷版)_第1页
第25讲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一)(知识必背卷)-2024年高考地理复习知识必背模拟新题真题分层卷(原卷版)_第2页
第25讲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一)(知识必背卷)-2024年高考地理复习知识必背模拟新题真题分层卷(原卷版)_第3页
第25讲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一)(知识必背卷)-2024年高考地理复习知识必背模拟新题真题分层卷(原卷版)_第4页
第25讲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一)(知识必背卷)-2024年高考地理复习知识必背模拟新题真题分层卷(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难度分层·必刷卷】2024年高考地理复习知识必背卷第25讲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一)本部分试题多以具体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和自然资源现状创设情境,针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污染等创设问题。要求学生在答题过程中,能够根据材料分析区域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之间和谐共生的途径以及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的试题多给出具体事例,结合区域信息创设情境。要求学生在答题过程中,能够根据材料信息,综合分析资源安全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以及保障资源安全的有效措施。在复习备考时,要把握大的方向和原则,重点掌握能够实现区域资源、环境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对资源、环境问题产生原因方面的试题,答题时要注意除了运用所学知识,还要结合区域和社会发展实际,把理论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到一起。相似的区域环境和发展问题可以进行知识迁移,但不要生搬硬套。学生要从具体的资源类型入手,加强对资源安全的影响因素、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等方面知识的梳理整合。学生答题时要将国家的发展战略与资源现状相结合,将理论知识和实际相结合。此类问题解题比较简单,但平时要加强对材料信息获取的训练和国家发展战略的关注。考点一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一、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1.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概念和类型(1)概念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得的各种,就是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2)类型类型作用和价值相互关系供给服务一是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二是为人类提供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物质和能量,如食物和水等自然资源自然环境的各种服务功能是同时存在的;其中,支撑服务是供给服务、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的基础和前提调节服务为人类提供相对适宜的生存环境;同时,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许多环境问题,需要通过自然环境的调节服务来化解文化服务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得的收益,是一种精神享受和审美体验,陶冶人们的情操,丰富人类的精神世界支撑服务包括养分循环、光合作用、水循环、土壤的形成等,其对人类利用来说是相对间接的,却是自然环境维持自身相对稳定状态必不可少的服务功能可持续利用自然环境的服务(1)原因①自然环境提供的服务是的。如果不合理利用自然环境的各种服务,会产生一系列问题。具体如下表所示:不合理利用自然环境的服务后果供给服务方面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数量和速度超过自然环境的供给能力使自然资源的供给难以为继调节服务方面排放的废弃物超过自然环境的能力有毒、有害物质不能完全得到净化支撑服务方面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功能受到损害有可能打破自然环境的稳定状态,甚至使环境向不利于人类生存的方向变化,自然环境的供给和调节服务功能也会受到影响②人类获取的自然环境的不同服务有时是相互冲突的,人类从一种服务获益时,可能危及其他服务。例如,砍伐森林获取木材,获取了森林的供给服务,但危及了其调节服务和支撑服务。【思维拓展】森林服务功能遭破坏产生的后果(2)原则①人类获取各种服务,需要控制在自然环境的范围内,不能超出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极限,特别是不能超出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的极限。②人类需要对自然环境提供的不同服务,进行综合权衡,在不损害自然环境以保证自然环境服务功能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选择最优的利用方案。二、自然资源及其利用1.自然资源及其属性(1)概念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从中获得并能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需求的物质和能量。(2)分类分为可再生资源和。【注意】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的分类是相对的多数可再生资源只有在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下,才可以获得再生;当开发利用不合理时,它们的再生周期就会延长,甚至变成非可再生资源。常见的可再生资源有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非可再生资源主要指矿产资源。(3)属性2.自然资源的特征(1)数量特征与质量特征①自然资源数量是的;②自然资源具有稀缺性;③自然资源的质量有之分;④自然资源的质量可用一定的指标来刻画;⑤不同质量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成本是有差别的。(2)空间分布特征①表现:自然资源在空间上的分布是的,但有规律可循。各种可再生资源受地球表面水热条件空间分异的影响,它们的分布一般具有明显的特征。②影响:自然资源分布的差异,是导致社会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自然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使不同地区间形成资源调配与贸易的需求,导致资源在空间上的流动,也促进了区域间的和全球化进程。自然资源特征与人类活动(1)数量特征、质量特征与人类活动数量特征自然资源的数量具有有限性①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人类能利用非可再生资源的数量有限,科技水平的提升有助于增加非可再生资源的经济上可开采储量,但仍受自然环境供给资源的极限限制;②对于可再生资源,其更新能力和更新速度是有限的,一旦利用速度超过再生速度,也会变成非可再生资源自然资源具有稀缺性①非可再生资源有着明显的数量有限性,现代工业社会对石油等非可再生资源的大量需求使其具有显著的稀缺性;②可再生资源受再生速度的有限性和更新能力的影响,可利用量有限,受自然波动或变异的影响会引发短期性或区域性短缺与人类活动的关系①自然资源的有限性约束与限制人类社会发展。②随着人类技术水平的提升,人类可利用的自然资源的数量增多,促进社会发展。③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不断上升,导致自然资源出现稀缺,制约人类发展。④自然资源稀缺致使资源价格上涨,引起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方面导致资源市场需求减少;另一方面导致资源经济价值上升,促使技术革新以寻求新的储量、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寻找替代资源质量特征自然资源的质量有优劣高低之分受自然环境差异性影响,自然资源在不同时空条件下存在组成成分、品质等的差异,因此,自然资源的质量有优劣高低之分自然资源的质量具有相对性人类需求和用途决定评价自然资源优劣的指标。人类对资源的需求和用途不同,选择的评价资源质量的指标不同,因此自然资源的质量是相对于人类活动而言的,具有相对性与人类活动的关系①不同质量的自然资源影响人类的开发利用成本,高品质自然资源能提高经济和环境效益,促进社会发展;低品质自然资源会降低经济和环境效益甚至无法被利用,制约社会发展;②人类根据自然资源的质量选择不同的用途,可以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促进社会发展;③技术水平的提升能增加低品质资源的利用率,相当于增加资源供给,促进社会发展,但相应的经济和环境成本会增加(2)空间分布特征与影响项目内容举例空间分布特征空间分布不均匀,但有规律可循。可再生资源受地球表面水热条件空间分异的影响,分布一般具有明显的地带性特征我国北方旱地多、热量少、水分少,南方水田多、热量多、水分多矿产资源的形成受地质演化历史的制约,富集在某些特定地区我国北方多煤,南方多磷空间分布影响自然资源分布的空间差异,是导致社会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自然资源分布的空间差异影响区域农业生产方式降水分布的空间差异,使我国湿润、半湿润地区以种植业为主,干旱、半干旱地区以畜牧业为主有些自然资源高度集中的地区,可形成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源优势中东的石油、中国的稀土自然资源组合较好的地区,常得到优先开发,成为同时期人口集中分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农业文明时期的文明中心,都拥有相对优越的水资源和耕地资源自然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是区域联系的动力和前提一些资源通过经济、技术手段直接在不同地区与国家间进行流动缺水地区通过调水工程进行跨区域调水,石油缺乏国家和地区可以通过国际市场购买石油有些自然资源通过产品贸易间接进行流动通过水果、粮食等农产品贸易,实现不同地区间土地、水等资源的再分配三、环境问题及其危害1.环境问题的产生(1)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2)影响环境问题的因素种植棕榈树或满足种植园需求。影响因素具体表现人口数量人口数量增加,所需要的自然资源数量和排放的废弃物数量也会增加人均资源消费量人均资源消费量越高,对环境的影响越大。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人均资源消费量不同技术水平技术进步对环境的影响具有两面性技术越发达,人类对自然环境影响的程度越人类通过研发环境友好技术,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废弃物处理能力,降低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注意】环境问题产生的实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另一方面是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本身的自净能力。环境问题的危害(1)环境问题对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影响①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下降,使人类难以获得足够的自然资源,导致自然资源稀缺甚至枯竭。②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失常,使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加剧,并增加自然灾害的风险。③自然环境的文化服务功能降低,会降低人的舒适感、审美体验等。(2)环境问题的危害危害具体表现影响生活质量,危害人类健康各种污染直接损害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有些污染物质残留或富集在农产品和工业产品中,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制约发展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造成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损害,进而制约社会经济发展考点二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一、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1.资源安全问题(1)资源安全的概念和表现①概念:一个国家或地区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发展所需的供给能够得到满足的状态或能力。②表现:资源的供给不低于各种用途所需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且是稳定、及时和经济的;资源的开发和使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供给服务功能。(2)资源安全问题原因如果因资源[少于资源需求量而造成的资源短缺超过某个限度,就会发生资源安全问题影响影响生产、经济和社会的正常运行,甚至危及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引发灾难性的后果根源资源供给与需求的失衡。从发展的角度看,资源需求增长或资源供给能力降低过多,都可能导致资源安全问题影响因素资源禀赋、资源生产与、资源消费需求,其中资源禀赋是指资源类型、数量、质量、分布等总体状况资源安全问题影响国家安全(1)国家安全常规国家安全传统意义上,国家安全指一个主权国家领土、财产等不受侵犯,主要包括政治安全和军事安全非常规国家安全现代社会强调国家总体安全,将资源安全、环境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等非常规国家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中(2)资源安全的类型按重要程度,资源安全可分为和非战略资源安全,战略资源具有且无可替代。(3)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①直接影响:战略资源严重短缺导致的资源安全问题,能够动摇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这是因为资源安全在国家安全体系中居于基础地位。②间接影响:资源安全问题可通过触发和环境、经济、军事甚至政治等领域的国家安全危机,间接影响国家安全。保障资源安全(1)总体思路:有针对性地采取技术、经济和政策措施,调节资源供给与之间的平衡,保障资源安全。(2)措施①在资源供给方面,主要通过、开发替代资源、增加区外资源调配与贸易、有效管控战略资源四种途径增加资源供给和保障能力。②在资源消费方面,主要通过节约和优化资源利用来降低资源需求。主要包括:提高资源使用效率,降低资源消耗;使用效益;有效规避各种风险等。③还需要避免衍生其他安全问题。【知识拓展】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与解决措施(1)水资源短缺的类型类型原因及表现主要分布地区资源型缺水当地水资源总量少;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我国北方大多数地区水质型缺水随着废弃物排放的增多,水体污染日益严重,可用水资源逐渐减少我国南方地区工程型缺水喀斯特地貌广布,多漏斗、地下河、溶洞等,地表水不易存留我国西南地区(2)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解决措施原因解决措施自然原因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修建水库气候干旱,水资源总量少节约用水人为原因人口剧增,工农业生产规模扩大,水资源需求量增大控制人口增长,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水资源浪费严重节约、合理利用水资源,水资源市场化,加强管理水资源污染严重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净化污水,立法保护二、中国的能源安全1.中国能源供需特点我国能源供需特点、表现及成因特点表现成因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增长快①21世纪以来,能源生产量和消费量均居世界第一;②消费量的增长大于生产量的增长我国是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大国,能源资源具有“富煤、少油、缺气、丰水、多风”的禀赋能源消费结构以为主煤炭约占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60%油气资源相对短缺探明,消费量大,对外依存度高能源供给与消费空间配置错位石油供需与我国能源安全(1)我国能源安全战略:“以煤为主自给,以引进油、气为重心”。(2)我国的石油生产与消费项目主要影响因素石油供需变化历程石油生产石油储量①我国通过理论创新,摆脱了“贫油国”的帽子;②主要分布在大庆油田、新疆地区克拉玛依油田等陆相沉积区域和大港油田、胜利油田等近海海相沉积区域开采量油田位置、地质条件、资金、技术、经济、政治等因素①20世纪60年代之前,我国的石油和石油产品主要依赖;②大庆油田等大油田的开发,使我国在1964年实现了石油基本自给;③在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初成为自给有余的净石油消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口数量①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方面我国对石油的需求快速增长;另一方面我国传统大油田经过长期开采,面临战略储量减少、稳产难度加大等问题,石油新增探明储量有限。②1993年我国再次成为原油净,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3)我国石油安全问题的成因①石油供给对国际石油市场的高度:出口国社会动荡导致可进口石油数量减少,国际石油市场价格垄断导致进口成本增加。②石油长距离运输:运输通道不畅导致石油不能够及时运达。煤炭开发利用与我国能源安全(1)我国煤炭供需状况: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在足以满足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需求。(2)我国煤炭安全风险①我国煤炭资源明显错位,导致运输安全风险。②煤炭生产、消费所造成的环境问题,成为我国能源安全的重大隐患。【知识拓展】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影响生产过程消费过程有利影响①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推动当地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②促进以交通运输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③增加收入,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缓解资源紧张状况,促进经济发展不利影响①占用耕地,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地表塌陷;②破坏和污染地下水和地表水,产生粉尘、甲烷等废气,污染大气环境,危害人体健康;③可能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④地下水漏失,废水排放污染水源,加剧水资源紧张①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尘、有毒汞等污染物,造成酸雨和严重雾霾,危害人体健康;②释放大量二氧化碳,导致全球变暖我国未来能源需求与能源安全(1)世界能源发展趋势①能源生产、、输送等技术创新活跃。②能源利用向清洁、低碳、高效方向转型,能源需求总量增长变缓。(2)我国未来的能源消费特点与保障措施消费特点保障措施能源消费总量将继续,但增速降低充分发掘常规能源的资源潜力,通过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能技术、提倡节约消费等途径,提高能源煤炭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是最主要的能源,但其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将不断降低,消费总量也将在率先达到峰值后持续下降改善能源结构,大力发展低碳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潮汐能、垃圾能源化利用等)、核能和天然气等核能、水电、太阳能和风能等非化石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将显著提高依靠科学技术,开发新能源石油、天然气消费量将进一步增长,但受我国油气资源储量和生产能力限制,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对国外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高度依赖的状况可能难以得到根本改善开辟多元、稳定的供应市场,确保能源运输通道畅通;加强国家战略能源储备,提高应对国际能源市场冲击的能力三、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1.粮食生产安全的资源基础(1)粮食安全①粮食安全的概念及影响环节概念是指保证人们能够及时得到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物影响环节粮食、储备、流通、进出口②我国粮食安全的地位和战略地位是国家安全的基本战略“立足国内资源,实现粮食基本”,即把粮食安全建立在国内粮食生产的基础之上,保障粮食总产量与粮食大致持平③影响粮食总产量的因素粮食总产量是耕地面积与产量的乘积,不仅与耕地的数量和质量有关,还与耕地所在区域的热量、水和光照等资源的时空配置有关。(2)我国耕地资源与粮食生产能力的特征及表现特征表现人均耕地少,后备耕地资源有限我国的耕地面积约占世界的9.5%,但人均耕地面积仅有世界平均水平的40随着人口持续增长和各类建设用地的扩展,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可开发的后备耕地资源数量少、质量低,开发难度大耕地质量总体欠佳,退化和污染问题严重我国约70%已垦耕地存在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壤肥力降低等问题已垦耕地遭受“三废”、化肥和农药残留、农膜等污染耕地空间分布不均,水土资源配置不佳我国约90%的耕地分布在季风气候区,东部平原丘陵地区集中了我国70%南方水热资源充足,耕地以水田为主,多优等地和高等地;北方水热资源有限,耕地以旱地为主,多中等地和低等地;西北地区耕地仅分布在水资源条件相对较好的绿洲农业气象灾害频发,粮食产量年际波动大受季风气候影响,我国农业气象灾害种类多、频率高、强度大,平均每年约有30%的播种面积受灾。在重大水旱灾害发生的年份,我国粮食总产量减少10%实现粮食安全的途径(1)生产环节:增加粮食总产量,基本途径是扩大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2)流通环节:通过粮食的,解决粮食生产与消费空间配置不均衡问题。(3)进出口环节:充分利用国际粮食市场,是我国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4)储备环节:建立粮食储备,其具有救荒、调节国内外粮食市场秩序、应对突发事件等功能。【知识拓展】我国粮食安全的保障措施及途径保障措施途径保障粮食数量确保耕地数量①严格控制人口增长;②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③完善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提高耕地质量①用养结合,防治水土流失,改良培肥;②发展节水灌溉技术;③加强低产坡耕地的改造;④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改善耕层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①调动和保护好主产区农民种粮积极性和主产区政府抓粮积极性;②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规模经营提高粮食单产①扩大农田灌溉面积与防洪排涝,平整土地;②培育推广粮食高产品种,研发综合配套栽培技术;③大力施用农家有机肥和增施化肥;④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⑤提高耕地复种指数,发展间作套种;⑥发展农业机械化其他措施①建立粮食储备;②进行粮食跨区域调剂;③加强国际贸易;④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保障粮食质量提高耕地质量①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②减少工业、生活污染土壤,加强耕地重金属污染的治理;③增施有机肥,加强生物防治病虫害保障耕地生态安全①推广绿色安全标准化种植技术;②提高优质粮食品种种植面积;③发展智慧农业;④加强综合治理,改善环境安全未来粮食安全的耕地保障(1)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目标和面临的挑战战略“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目标“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面临的挑战粮食需求刚性,粮食供求将长期处于勉强平衡状态粮食品种结构和生产布局矛盾突出受耕地、水资源、气候等因素的影响,粮食产量继续增长难度越来越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大幅波动,宏观调控难度加大(2)我国耕地的保障措施①保护耕地数量: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划定具有法律效力的耕地红线,确保耕地保有量在亩以上,确保基本农田不低于15.6亿亩。②提高耕地质量: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以及保护与提升、耕地重金属污染治理、水土保持与坡耕地改造、高效节水等一系列水土资源保护项目。③保障耕地生态安全。四、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1.海洋空间资源开发(1)开发利用海洋空间资源的原因①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②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使陆地空间显得越来越拥挤,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关注。③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空间的技术日渐成熟。(2)海洋的环境和生态条件①特点:和特殊性。②影响: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技术、资金投入大、风险大。(3)人类对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历程及意义历程最初主要为海岸和近海的渔盐之利和舟楫之便滩涂是海洋空间资源中人类开发最早、利用最多的部分。滩涂是位于大潮时高潮线以下、低潮线以上的亦海亦陆的特殊地带,可为人类提供盐田、耕地、水产养殖、旅游等多种服务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海洋工程技术逐步提高,建筑材料性能不断改善,大规模的海洋空间利用应运而生目前海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已成为全球的热点;开发范围逐步向深海及海底延伸,服务于工业、农业、军事、交通运输等多个领域意义对于缓解沿海地区人地矛盾、开发海洋资源、扩展人类生存空间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拓展】海洋空间资源类型划分海洋空间资源分布开发应用举例海岸与海岛用于运输、工农业、城镇、旅游、科教等海面可建设人工岛屿、海上机场、工厂和城市等水体水下交通工具运行空间、观光旅游、体育运动和人工渔场等海底海底隧道、海底电缆、海底管道、倾废和储存场所等对国家资源安全的影响(1)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国家资源安全的影响在各种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国土空间的增大意味着可从中获得更多数量和种类的资源,这对增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供给十分重要。(2)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影响国家资源安全的途径途径作用对陆地空间进行扩展和延伸围海造地、填海造陆、建造人工岛屿或海上城市拓展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空间,缓解陆上特别是沿海地区紧张的局面在海岸、海上或海底修建桥梁、隧道、机场、港口和管线等设施改善岛屿与陆地的通达性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海水化学资源、海洋石油天然气及其他矿产资源可丰富资源类型,缓解陆地上资源紧缺的局面,对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意义重大海底可为易燃、有毒、有放射性的资源提供储藏场所①海底水温低且变化平缓、压力稳定,可用以储存石油、矿石、化工原料、核废料等。②节省日益紧缺的陆上土地资源,减少这些资源对陆上环境的潜在威胁对国家海洋国土安全的影响(1)海洋国土①概念:是指在国家主权管辖下的特定的海域及其上空和,是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所有管辖海域的总称。②海洋权益:一国的内水、属于国家领土的组成部分,国家对其行使主权,对其内的一切人和物享有专属管辖权;对在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上的国土并不享有完全排他的主权,只享有某些事项的管辖权和对的主权权利。(2)对国家海洋国土安全的意义①是宣示海洋国土主权、体现和行使海洋权益的重要途径和手段。②可以提高国家对海洋国土的能力。③能保障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确保海上通道安全、扩展、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等。技巧一:图示法分析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可持续发展技巧二: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及保障途径技巧三:保障我国石油安全的措施开源保障石油国际供给来源可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