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课件_第1页
第八章 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课件_第2页
第八章 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课件_第3页
第八章 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课件_第4页
第八章 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

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康金凤2024/5/41第八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主要内容

第一节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第二节先天性心脏病

第三节病毒性心肌炎

第四节充血性心力衰竭2024/5/42第八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主要内容

第一节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第二节先天性心脏病

第三节病毒性心肌炎

第四节充血性心力衰竭2024/5/43第八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一、心脏的胚胎发育二、胎儿血液循环和出生后的改变三、正常各年龄小儿心脏、心率、血压特点

第一节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2024/5/44第八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一、心脏的胚胎发育胚胎第2周开始形成第4周起循环作用第8周房室间隔长成,即四腔妊娠第2-8周是心脏胚胎发育关键时期,是预防先心病畸形发生的重要时期2024/5/45第八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心房第八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二、胎儿血液循环与出生后的改变(一)正常胎儿的血液循环营养与气体交换是通过胎盘与脐血管与母体之间以弥散方式进行。静脉导管、卵圆孔及动脉导管是胎儿血液循环的特殊通道。左右心都向全身供血,肺不呼吸,只有体循环,没有有效的肺循环。胎儿体内绝大部分是混合血液。胎儿肝脏的血氧含量最高,其次为心、脑及上肢,下半身血氧含量最低。2024/5/47第八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2024/5/48第八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一路

胎盘至躯体上部氧合程度高

脐静脉右心房

门静脉卵圆孔肝循环肝静脉静脉导管左心房冠状动脉及头臂血管下腔静脉升主动脉左心室胎盘下半身静脉血第八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另一路上腔静脉至胎盘氧合程度较低

上腔静脉

动脉导管

右心房

降主动脉

右心室

脐动脉

肺动脉

胎盘第八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二、胎儿血液循环与出生后的改变(二)出生后血液循环的改变脐血管闭锁:生后6-8W完全闭锁形成韧带卵圆孔关闭:生后5-7月解剖上关闭动脉导管闭锁:80%在生后3~4月关闭,95%的小儿于生后1年内形成解剖上关闭AB2024/5/411第八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胎儿期出生后由母体循环完成气体交换由肺循环完成气体交换多为混合血,心、脑、上半身血氧含量高于下半身静脉血和动脉血分开卵圆孔、动脉导管、静脉导管开放卵圆孔、动脉导管、静脉导管闭合肺动脉压与主动脉相似,肺循环阻力高肺动脉压下降,肺循环阻力低右心室高负荷左心室高负荷胎儿与出生后血液循环比较2024/5/412第八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三、正常各年龄小儿心脏、心率血压的特点(一)心脏的大小与位置体积相对大新生儿呈横位,心尖搏动在左侧第四肋间锁骨中线外1-2㎝处2岁以后逐渐转成斜位,心尖搏动下移至第五肋间,锁骨中线处2024/5/413第八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三、正常各年龄小儿心脏、心率血压的特点(二)心率新陈代谢旺盛、交感神经兴奋性高。心率快年龄新生儿<1岁2~3岁4~7岁8~14岁心率(次/分)120~140110~130100~12080~10070~902024/5/414第八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三、正常各年龄小儿心脏、心率血压的特点(三)血压由于婴儿心搏出量较少、血管口径相对较粗、动脉壁柔软,故血压较低,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升高。新生儿收缩压平均为60~70mmHg,1岁时可达70~80mmHg2岁以后收缩压约为:年龄×2+80mmHg(年龄×0.27+10.67kPa);舒张压≈收缩压×2/32024/5/415第八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主要内容

第一节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第二节先天性心脏病

第三节病毒性心肌炎

第四节充血性心力衰竭2024/5/416第八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内在因素遗传,特别是染色体易位与畸变外在因素宫内感染:如风疹、腮腺炎、流行性感冒、柯萨奇等病毒感染;射线代谢性疾病药物影响

第二节先天性心脏病【病因】

是小儿最常见的心脏病由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4.05‰~12.3‰活体婴儿中主要是妊娠早期的病毒感染2024/5/417第八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分三类分类左向右分流型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右向左分流型法洛四联症大血管错位无分流型肺动脉狭窄主动脉缩窄右位心等潜伏青紫型青紫型无青紫型【分类】可出现暂时性青紫持续性青紫2024/5/418第八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常见先天性心脏病】ASDVSDPDATOF室间隔缺损(VSD):最常见房间隔缺损(ASD)动脉导管未闭(PDA)法洛氏四联症(TOF)第八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1.室间隔缺损

(VentricularSeptalDefectVSD)占我国先心病的50%是小儿最常见的先心病约25%单独存在,其余合并其他畸形2024/5/420第八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1.室间隔缺损

(VentricularSeptalDefectVSD)血流动力学改变2024/5/421第八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1.室间隔缺损

(VentricularSeptalDefectVSD)①症状轻者:缺损(

0.5cm),无症状重者:反复呼吸道感染,生长发育落后、乏力、气短、声嘶;剧哭、屏气、患肺炎或心衰时可出现一过性青紫,晚期持续性青紫;②体征胸骨左缘3-4肋间,Ⅲ级以上(或Ⅲ-Ⅳ/Ⅴ),粗糙的全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向周围广泛传导,伴震颤肺动脉第二音(P2)增强或亢进(高压时)③并发症支气管炎/肺炎,充血性心衰、肺水肿、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表现小型缺损<0.5cm中型缺损0.5~1cm大型缺损>1.0cm2024/5/422第八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1.室间隔缺损

(VentricularSeptalDefectVSD)①X线检查中型缺损以左室增大为主,大型缺损或晚期以右室增大为主肺纹理增粗肺动脉段突出,主动脉弓影缩小②心电图:中型缺损以左室肥厚为主,大型缺损为双室肥厚或右心室肥厚③超声心动图④心导管检查实验室及其他检查2024/5/423第八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2.房间隔缺损

(AtrialSeptalDefectASD)占先心病的20-30%,也是成人最常见的先心病发病率为1/1500个活产婴儿女性多见,男女比例1:22024/5/424第八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2.房间隔缺损

(AtrialSeptalDefectASD)血流动力学改变2024/5/425第八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2.房间隔缺损

(AtrialSeptalDefectASD)①症状同VSD②体征胸骨左缘2-3肋间,Ⅱ-Ⅲ级,全收缩期喷射性杂音,无震颤肺动脉第二音(P2)亢进,并有固定分裂③并发症同VSD:反复的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肺炎、充血性心衰、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表现2024/5/426第八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2.房间隔缺损

(AtrialSeptalDefectASD)①X线检查心脏轻度增大,以右房/室增大为主肺纹理增粗肺动脉段突出、主动脉弓影缩小透视见肺门舞蹈②心电图:电轴右偏,右房/室增大③超声心动图④心导管检查实验室及其他检查2024/5/427第八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3.动脉导管未闭

(PatentductusarteriosusPDA)动脉导管异常持续开放导致的病理生理改变占先心病的15%-20%,男女比例为1:2-3分三型管型漏斗型窗型2024/5/428第八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3.动脉导管未闭

(PatentductusarteriosusPDA)血流动力学改变周围血管征:主动脉血不断流入肺动脉,周围动脉舒张压降低,脉压差增大——水冲脉、毛细血管搏动征、股动脉枪击音差异性青紫:合并严重肺动脉高压,肺动脉压力主动脉时,右向左分流,即肺动脉血注入降主动脉,下半身青紫、左上肢轻度青紫、右上肢正常2024/5/429第八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3.动脉导管未闭

(PatentductusarteriosusPDA)①症状同VSD②体征胸骨左缘第2肋间,粗糙响亮的连续性机器样杂音,占据整个收缩期和舒张期,伴震颤,向左上和腋下传导P2亢进周围血管征、差异性青紫③并发症:支气管肺炎、充血性心衰、感染性心内膜炎、感染性动脉炎临床表现2024/5/430第八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3.动脉导管未闭

(PatentductusarteriosusPDA)①X线检查左心房/室增大肺野充血肺动脉段突出主动脉弓正常或突出②心电图:分流大的左房/室肥大,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电轴右偏③超声心动图④心导管检查实验室及其他检查2024/5/431第八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4.法洛四联症

(TetralogyofFallotTOF)存活婴儿中最常见的青紫型先心病约占先心病的10%-15%包括四种畸形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右心室肥厚1324最重要2024/5/432第八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4.法洛四联症

(TetralogyofFallotTOF)血流动力学改变2024/5/433第八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4.法洛四联症

(TetralogyofFallotTOF)①症状青紫蹲踞:年长儿见杵状指(趾)缺氧发作(昏厥)临床表现多见于婴儿,2岁后好转吃奶、哭闹、排便、感染、应激等诱发与交感神经兴奋致肺动脉痉挛梗阻有关2024/5/434第八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杵状指(跖)第八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4.法洛四联症

(TetralogyofFallotTOF)②体征生长发育落后胸骨左缘2-4肋间,Ⅱ-Ⅲ级粗糙喷射性收缩期杂音,杂音响度与狭窄程度成反比,有震颤P2减弱狭窄严重时杂音反而不明显③并发症脑血栓,脑脓肿,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临床表现2024/5/436第八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4.法洛四联症

(TetralogyofFallotTOF)①X线检查:右心室增大,肺动脉段凹陷,心尖上翘呈靴状心肺门血管阴影缩小,肺纹理减少,透亮度增加②心电图:右心室增大③超声心动图④心导管检查⑤心血管造影⑥血液检查:红细胞增多,血红蛋白升高实验室及其他检查2024/5/437第八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分类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洛四联征左向右分流右向左分流症状①生长发育落后;②乏力心悸气促;③哭闹、肺炎、心衰时可出现暂时性青紫;后期持续性青紫①②同左③④周围血管征

⑤差异性发绀;①青紫;②蹲踞现象;③缺氧发作;④杵状指趾;⑤生长发育落后体征杂音部位胸骨左缘第3~4肋间第2~3肋间第2肋间第2~4肋间响度Ⅲ-Ⅳ/V级Ⅱ-Ⅲ级Ⅱ-Ⅳ级Ⅱ-Ⅲ级性质粗糙的全收缩期

吹风样范围广喷射性、收缩期、范围较小机器样、连续性、向颈部传导喷射性、收缩期、向心尖传导震颤有一般无有可有P2亢进亢进固定分裂亢进减弱或消失X线检查左心房/室增大右心室增大右房/室增大左心房/室增大右室增大肺动脉段凸出、肺野充血、肺门“舞蹈”肺动脉段凹陷肺野清晰、肺门无舞蹈心脏成靴型并发症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充血性心力衰竭、感染性心内膜炎..脑血栓、脑脓肿、感染性心内膜炎、红细胞增多征治疗内科:预防并发症

外科:手术内科:抢救缺氧发作外科:手术2024/5/438第八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诊断要点】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并结合心电图和胸部X线改变,多能提示法洛四联症的诊断,确定诊断尚需进行以下检查:超声心动图心导管及心血管造影术2024/5/439第八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治疗要点】①内科治疗目的在于维持患儿正常生活、防治并发症,使之能安全地达到手术年龄。②外科治疗常见的左向右分流型及无分流型先心病大部分可施行根治手术。手术的恰当年龄一般以4~6岁为宜2024/5/440第八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治疗要点】右向左分流型先心病,大多数于2岁时施行根治手术。若重度发绀、肺血管发育不良,应先做姑息性分流术,年长时再做根治术③介入治疗分流量小的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患儿,可采用心导管介入疗法2024/5/441第八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以根治手术治疗为主治疗第八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将患儿置于膝胸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心理护理配合医生用药(吗啡、安定、普萘洛尔)忌洋地黄绝对卧床休息缺氧发作处理第八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常见护理诊断/问题】活动无耐力与先天性心脏病体循环血量减少或血氧饱和度下降有关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喂养困难及体循环血量减少、组织缺氧有关。有感染的危险与肺血流增多及心内缺损易致心内膜损伤有关。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感染性心内膜炎、脑血栓焦虑与疾病的痛苦、危重程度有关。2024/5/444第八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先心患儿护理措施生活管理合理喂养预防感染观察病情用药护理心理护理【护理措施】2024/5/445第八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制定适合患儿活动量的生活制度保持环境安静及睡眠与休息,根据病情限制患儿活动轻型无症状者应与正常儿童一样生活有症状患儿应限制活动,避免情绪激动和剧哭,以免加重心脏负担;重型患儿应卧床休息,给予妥善的生活照顾。生活管理2024/5/446第八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提供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以及适量的蔬菜类粗纤维食品,少量多餐以保证营养供给及大便通畅有水肿时应采用低盐或无盐饮食。喂哺时应抱起,取斜抱位间歇喂乳。喂哺细心、耐心,喂乳时间可适当延长,乳头孔可稍大。亦可用滴管哺养,必要时可在喂哺前先吸氧。喂后取右侧卧位,以免呕吐窒息。心功能不全的需准确记录出入量。合理喂养2024/5/447第八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除严重心力塞竭者,均需按时预防接种。空气新鲜,衣服厚薄适中,防止受凉,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做小手术(如拨牙、扁桃体切除术)时,应予抗生素预防感染。一旦发生感染应积极治疗,疗程4~6周预防感染2024/5/448第八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注意有无生命体征、心杂音、水肿、肝肿大、咳泡沫血性痰等变化,及时发现心力衰竭。法洛四联症患儿可因哭闹、进食、活动、排便等引起缺氧发作,一旦发生可立即置于膝胸卧位,吸氧,通知医师,并做好普萘洛尔、吗啡应用和纠正酸中毒等准备。防止脑血栓形成:青紫型患儿,因血粘稠,暑天、发热、多汗、吐泻时体液量减少,加重血液浓缩,易造成重要器官栓塞,因此应注意多饮水、保证液体摄入,观察有无偏瘫等。观察病情2024/5/449第八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洋地黄类药物的使用使用前测心率,心率若婴幼儿<90次/分,年长儿<70次/分,暂停给药与医生联系;按时、单独服药,保证药量准确,禁止漏服后补服引起中毒;观察疗效:患儿情绪好转、安静;心率减慢、呼吸困难减轻、肝脏缩小、尿量增加;用药护理2024/5/450第八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④观察毒性反应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神经系统反应:头痛、头晕、视觉改变(黄绿视、视力模糊)等心脏方面反应:各种心律失常,心动过缓、室上性心动过速伴房室传导阻滞、交界区心律、房室传导阻滞等⑤钙剂与洋地黄有协同作用,忌同用。低血钾易促使洋地黄中毒,故需适当补钾用药护理2024/5/451第八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护理人员应有爱心和耐心,多拥抱、抚摸患儿,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消除患儿的紧张心理;对家长和年长患儿解释病情和检查、治疗经过、心脏外科手术的进展及同类疾病治愈的病例,使他们了解本病是可以通过手术治愈或部分矫治,以解除其焦虑。心理护理2024/5/452第八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健康指导】指导家长根据患儿不同年龄作好家庭护理正确喂养。制订适合患儿活动量的生活制度,合理安排患儿生活,做到劳逸结合。防寒保暖、按期预防接种。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腹泻、呕吐。加强安全,防止受伤2024/5/453第八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主要内容

第一节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第二节先天性心脏病

第三节病毒性心肌炎

第四节充血性心力衰竭2024/5/454第八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病毒性心肌炎(Viralmyocarditis)是指病毒侵犯心脏使心肌发生局灶性或弥漫性炎性病变。部分患儿可伴有心包或心内膜炎症改变。临床表现轻重不一,预后大多良好,但少数可发生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

第三节病毒性心肌炎2024/5/455第八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病因与发病机制】一、病因引起心肌炎的病毒很多肠道和呼吸道病毒感染为多见柯萨奇病毒B1-6型最常见,占50%EOCHO病毒次之其它:脊灰病毒、流感副流感病毒、腮腺炎病毒、水痘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带状疱疹病毒及肝炎病毒等柯萨奇病毒2024/5/456第八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二)发病机制不完全清楚病毒作用于心肌的方式:直接侵犯心肌和心肌内小血管;免疫机制引起的心肌损伤。组织学特征:心肌细胞的溶解、间质水肿、炎性细胞侵润等。柯萨奇病毒ECHO病毒、脊灰病毒、流感副流感病毒变态反应血液循环直接自身免疫反应(潜伏期后)(鼻、咽、粪便中V)(抗心肌抗体)侵犯心肌细胞产生病理改变2024/5/457第八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临床表现】轻重不一,悬殊很大,轻可无症状,或呈亚临床经过,极重者则爆发心源性休克或充血性心衰,于数小时或数日内死亡或猝死。第八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症状心肌受累症状:心前区不适胸闷气短心悸头晕、乏力、多汗前驱症状:发热周身不适咽痛肌痛腹泻及皮疹1.2.3.新生儿高热反应低下第八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体征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律不齐心尖区第一心音低钝,可有奔马律,无明显器质性杂音。合并心包炎时:心界扩大(球形),心包摩擦音。危重时:脉搏微弱,血压下降,两肺出现罗音和肝脾肿大,提示循环衰竭。第八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分期症状体征ECG改变循环衰竭病程预后轻型

+-数周-数月良好中型++-1年-数年可重型++++数小时-数日死亡或猝死差急性期:3个月内恢复期:3月~1年慢性期:1年以上分型第八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血液检查:急性期WBC↑,N为主,血沉↑(轻度)血清心肌酶测定:CK、CK-MB、SGOT、AST、LDH↑、心肌肌钙蛋白测定病毒学检查:可在咽拭子、咽冲洗液、粪便、血液、心包液中分离出病毒X线:心影增大或正常心电图:常见ST-T改变和各种心律失常,严重心肌损害:病理性Q波2024/5/462第八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心电图不正常低电压ST-T改变Q-T间期延长Ⅰ°AVB2024/5/463第八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诊断要点】1.临床诊断依据急慢性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心脑综合征心脏扩大(X线、超声心动图),有奔马律/心包摩擦音ECG改变:心律失常/明显ST-T改变早期CK、CK-MB↑,CTnL、CTnT↑2024/5/464第八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2.病原学诊断依据确诊指标:(自心内膜、心肌、心包活检,心包穿刺液检查发现以下之一者)病毒病毒核酸特异性病毒抗体阳性参考依据:(以下之一者+临床表现)病毒(粪便、咽拭子、血)早期特异性IgM阳性(血)病毒核酸(血)第八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3.确诊依据临床诊断:具备临床诊断依据两项者。确定诊断:具备临床诊断依据两项+病原学确诊依据之一临床诊断:具备病原学参考依据之一者第八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治疗要点】1.休息一般应卧床休息至症状消除后3~4周。心脏扩大者,休息应

6个月。恢复期应限制活动

3个月2.保护心肌应用大量维生素C治疗、丙种球蛋白、1,6-二磷酸果糖(FDP)、辅酶Q等。3.对症治疗重症可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发生心力衰竭者应用利尿剂、强心剂及血管扩张剂等。2024/5/467第八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常见护理诊断/问题】活动无耐力与心肌受损、并发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有关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2024/5/468第八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护理措施】1.休息急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