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从化区从化七中学2024年十校联考最后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广州市从化区从化七中学2024年十校联考最后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广州市从化区从化七中学2024年十校联考最后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广州市从化区从化七中学2024年十校联考最后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广州市从化区从化七中学2024年十校联考最后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州市从化区从化七中学2024年十校联考最后生物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1、在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A.草原生态系统

B.河流生态系统

C.城市生态系统

D.热带雨林2、2014年1月份,浙江等地率先发现H7N9型禽流感,其病原体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有关下列的法,正确的是()A.H7N9型禽流感的病原体有细胞结构,能独立生活B.研制注射H7N9型禽流感疫苗是预防该病流行的有效措施C.发现H7N9型禽流感患者及时隔离治疗属于切断传播途径D.H7N9型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参与,属于非特异性免疫3、下列有关免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免疫对人体具有保护作用,免疫能力越强对人体越好B.春天,好多人对花粉、柳絮过敏,对他们来说,柳絮和花粉属于抗原C.计划性免疫是保护儿童身体健康的重要措施,属于特异性免疫D.麻疹痊愈后,人体内会在一定时期内存在麻疹病毒抗体4、盲人“读”盲文,主要依靠的是()A.语言中枢 B.听觉中枢 C.躯体感觉中枢 D.躯体运动中枢5、关于化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石主要是由生物遗体的坚硬部分形成的B.生物的遗物或生活痕迹也可能形成化石C.化石是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D.有鱼类化石的地层一定都比两栖类化石的地层更加古老6、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艾滋病病毒主要侵犯并瓦解人体的免疫系统B.溶菌酶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C.免疫系统不会攻击人体自身的细胞D.免疫对人体总是有益的,免疫功能越强越好7、京润珍珠广告图片“红唇含珠,滢泽圆润”给人强烈视觉冲击感,珍珠是由母贝的什么形成的()A.由斧足分泌的黏液形成的B.由外套膜的分泌物包被异物形成的C.由贝壳的分泌物形成的D.由肌肉的分泌物包被异物形成的8、在流感爆发期间,很多人去医院注射流感疫苗以防止疾病发生,注射疫苗和在人体发生的免疫反应分别是()A.抗体、特异性免疫 B.抗体、非特异性免疫C.抗原、非特异性免疫 D.抗原、特异性免疫9、血液在血管里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叫做()A.脉搏B.血压C.心率D.血流量10、下列有关中枢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B.小脑能够协调运动和维持躯体平衡C.脑干不属于脑的组成部分 D.脊髄是脑与躯体、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11、下列属于社会行为的是A.草原上大批食草动物B.工蜂喂养蜂王和幼虫C.在山洞中居住的蝙蝠群D.爆发蝗灾时的蝗虫群12、根据生物进化的历程,说出下列植物中最高等的是A. B. C. D.13、给小孩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A.天花B.结核C.百白破D.霍乱14、对于人体的各种运动,起着控制和协调作用的系统是()A.循环系统B.消化系统C.呼吸系统D.神经系统15、下列各项中,哪项不是青春期可能出现的生理现象()A.睡梦中出现遗精现象 B.初潮期月经周期无规律C.月经期间身体抵抗力下降 D.学习期间常出现近视16、已知能卷舌和不能卷舌是一对相对性状。能卷舌为显性性状,用A表示;不能卷舌为隐性性状,用a表示。那么能卷舌的人的基因组成为()A.AA或aa B.Aa或aa C.AA或Aa D.aa17、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米勒的实验为生命诞生提供了有力证据B.科学家发现,越简单、越低等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近的地层里C.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D.生物进化遵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规律18、与缩手反射属于同一类型的是()A.谈虎色变B.望梅止渴C.惊弓之鸟D.膝跳反射19、体重指数是目前国际上反应人体胖瘦程度的重要指标,下列指数属于肥胖的是()A.18 B.26 C.4020、青蛙的生殖和发育的特点是()A.体内受精、变态发育 B.体外受精、变态发育C.体外受精、完全变态发育 D.体内受精、不完全变态发育21、如图表示温带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据图回答问题。该食物网由_____条食物链组成。写出其中一条最长的食物链_____。蛇和鹰之间是_____关系。该食物网中个体数量最多的生物是___,当某种难分解的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后,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___。22、甲型H1N1流感源自墨西哥,之后疫情开始在全球多个国家蔓延。请阅读分析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甲型H1N1流感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体是一种新型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可在人群中传播。甲型H1N1流感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出现发烧、咳嗽、流鼻涕、浑身无力、食欲不振等症状,严重者会感染肺炎、呼吸衰竭及健康状况恶化,甚至死亡。甲型H1N1流感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材料二:我国已采取多项措施进行防控和预防:①加强口岸检验检疫,对来自疫区的旅客进行体温检测;②及时隔离和治疗病人;③严格对航空器械进行消毒,及时做好医护人员和密切接触者的防控工作;④迅速投入甲型流感疫苗的研制工作;⑤加强锻炼,搞好个人卫生。材料三:那菲是新一类抗病毒药物,能够抑制流感病毒的传播与复制,是目前治疗甲型H1N1流感病毒常用药物之一。很多人在遇到流感时,误以为服用阿莫西林、西力欣等抗生素就可以起到防治作用,还认为这样“好得快”。其实,抗生素的治疗对象是细菌,作用机理是阻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导致细菌细胞结构被破坏,而哺乳动物的细胞没有细胞壁,故不受这类药物的影响。甲型H1N1流感病毒________(有或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其内的核酸组成。出现流感疫情的地区,口罩成为当地人的必需品,这是因为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途径主要是_____。在疫情防控中注射流感疫苗是较为有效的措施,当疫苗进入人体后,会刺激人体内产生_______。这种免疫是后天获得的,通常只针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因此被称为____________免疫。材料二中,我们针对该病采取的预防措施中,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分析,②属于_________。结合材料三分析,不能用抗生素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原因是________。

参考答案1、D【解析】试题分析:上述生态系统中,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最强,能够长期处在比较稳定的状态。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中的类型2、B【解析】

传染病指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病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特点,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含遗传物质的内核组成。免疫包括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详解】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因此,H7N9型禽流感的病原体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故A不符合题意。B.H7N9型禽流感,其病原体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而目前还没有针对病毒的特效药物,免疫接种预防是关键,其中研制注射H7N9型禽流感疫苗是预防该病流行的最有效措施,有利于保护易感人群,故B符合题意。C.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由此可看出发现H7N9型禽流感患者及时隔离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故C不符合题意。D.H7N9型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该抗体只对H7N9型禽流感病毒有效,属于特异性免疫,具有选择性和特异性,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明确病毒的结构生活特点以及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以及特异性免疫的特点。3、A【解析】

(1)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抗原是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抗体与抗原的区别是抗体是后天自身产生的特殊蛋白质,而抗原是外来的物质。

(2)计划免疫是指有计划的进行预防接种,计划免疫即接种疫苗,可以使人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如对刚出生的婴儿注射卡介苗、幼儿服用糖丸、对幼儿注射麻疹疫苗预防麻疹都属于计划免疫。

(3)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据此解答。【详解】免疫对人体有保护功能,但人体免疫功能异常时,对人体健康不利。例如防御功能过强,会导致过敏反应;防御功能过弱,会出现反复感染等,A错误;

抗原,是指抗原物质进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即抗体,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所以小李吃鱼虾过敏,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是抗原,B正确;

计划免疫可以有效的预防某种传染病,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儿童的预防保健工作,关心儿童的健康成长,在全国大力推广计划免疫工作,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对于保护儿童的健康和生命,提高人口素质,造福子孙后代,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计划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C正确;

麻疹病毒侵入人体后,就会刺激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抵抗该病原体的抗体,以后再有麻疹病毒侵入人体,该抗体就会与此病毒结合,使其失去致病力,人体就不会患病了,D正确。【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抗原、抗体和特异性免疫的概念、免疫的功能等有关知识点。4、C【解析】

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详解】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管理身体对侧骨骼肌的运动)、躯体感觉中枢(与身体对侧皮肤、肌肉等处接受刺激而使人产生感觉有关)、语言中枢(与说话、书写、阅读和理解语言有关,是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视觉中枢(与产生视觉有关)、听觉中枢(与产生听觉有关)。盲人“读”盲文,主要依靠的是躯体感觉中枢。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了脑的结构和功能,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5、D【解析】试题分析: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重要的证据,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有鱼类化石的地层并不一定都比两栖类化石的地层更加古老。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化石的有关知识。点评:此题考查了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在越晚近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6、A【解析】

滋病是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的免疫缺陷病。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主要攻击和破坏的靶细胞为T淋巴细胞,随着T淋巴细胞的大量死亡,导致人体免疫力降低,病人大多死于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或恶性肿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等。【详解】艾滋病病毒会侵犯并瓦解人体的免疫系统,使患者死于多种疾病的侵害,A正确;体液中的溶菌酶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B错误;免疫系统能清除自身的衰老或异常细胞,C错误;免疫对人体不一定是有益的,如防御感染免疫功能过强会发生过敏反应,因此人体的免疫能力不一定是越强越好,D错误。【点睛】免疫系统的功能除了防御功能外,还有监控和清除功能,能监控、清除人体内衰老、损伤细胞及癌变细胞。7、B【解析】

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具有坚硬的贝壳,体外有外套膜,能分泌珍珠质,分析作答。【详解】软体动物的外套膜能够分泌珍珠质,珍珠是由于软体动物的外套膜所分泌的珍珠层将偶然落入的沙粒包裹而形成的,产量很少;人们利用珍珠形成的原理,通过一定的技术处理,将人工做成的珍珠核植入珍珠贝和三角帆蚌中,然后将其放回水中养殖,就可以得到大量人工培育的珍珠。因此珍珠是由外套膜的分泌物包被异物形成的。故选:B。【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知道软体动物外套膜的作用。8、D【解析】注射的流感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不会使人得病,但能刺激免疫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则这种疫苗相当于抗原。其产生的抗体只对引起流感的流感病毒起作用,对其他病原体无效,可见其免疫作用是后天获得的、特定的、有针对性的,因此是特异性免疫。点睛:从获得途径来看,免疫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人生来就有的对大多数病原体有防御功能的免疫。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的免疫。9、B【解析】

血压是指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上血管壁的侧压力。【详解】血液在血管内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叫血压。肱动脉这个位置和心脏基本处于同一水平面,测得血压数值相对准确,B正确。【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血压的产生原因。10、C【解析】

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详解】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可以划分为若干个功能区,如躯体运动中枢(管理身体对策骨骼肌的随意运动)、躯体感觉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以及人类所特有的语言中枢等,A正确;小脑使运动协调、准确并维持身体平衡,B正确;脑包括大脑、小脑、脑干,C错误;脊髓在椎管里面,上端与脑相连,两旁发出成对的脊神经,脊神经分布到四肢、体壁和内脏;脊髓的结构包括位于中央部的灰质和位于周围部的白质;脊髓灰质里有许多简单反射的中枢,白质是脑与脊髓联系的通道,D正确。【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11、B【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社会行为概念,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据此解答。【详解】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A、草原上生活着大批食草动物,没有体现生物的社会行为的特点,不属于社会行为,故A错误;B、蜜蜂群体内有蜂王、雄蜂、工蜂,需要彼此配合、密切合作才能维持群体的正常生存,蜂王由工蜂喂养,体现了蜜蜂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因此属于社会行为,故B正确;CD、在山洞中居住的蝙蝠群,爆发蝗灾时的蝗虫群,没有体现生物的社会行为的特点,故CD错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社会行为的特征和意义。理解掌握社会行为的特征和意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2、A【解析】

生物进化的历程是结构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详解】植物的进化历程:原始藻类植物→(原始苔藓植物和原始蕨类植物)→原始的种子植物(包括原始裸子植物和原始被子植物),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相比出现了花与果实,使其繁殖能力更强、后代的成活率更高,适应能力更强,也就更高等。A向日葵属于被子植物,B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C肾蕨属于蕨类植物,D衣藻属于藻类植物,因此这几种植物中最高等的是A向日葵。可见A符合题意。13、B【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计划免疫的知识,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结核病,据此答题。【详解】接种疫苗可以使人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如给刚出生的婴儿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肺结核;出生三个月的婴儿,通过接种百白破疫苗可以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B正确。【点睛】了解计划免疫的知识,掌握几种主要的常见疫苗的例子。14、D【解析】

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详解】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转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因此,对人体的各种运动,起着控制和协调作用的系统是神经系统。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运动的产生,理解神经系统对各种运动起控制和调节作用是解答的关键。15、D【解析】试题分析:睡梦中有时出现遗精的现象是男性青春期的正常生理现象,A不符合题意;女性青春期出现月经,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月经初潮多在青春发育期出现,一般年龄为12-18周岁.极少数早于10岁或迟于18岁才来月经.在月经初潮后的半年或一年,月经没有规律,以后会正常,B不符合题意;月经期间身体出现不适感,是青春期可能出现的正常生理现象,C不符合题意;如果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曲度过大,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这样的眼叫近视;近视往往是用眼不卫生造成的,所以学习期间常常出现近视不是青春期的表现,D符合题意。考点: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其卫生。16、C【解析】

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性状时,才会表现出隐性性状。【详解】已知能卷舌和不能卷舌是一对相对性状,能卷舌为显性性状,用A表示;不能卷舌为隐性性状,用a表示。若某人的性状表现为不卷舌的基因组成为aa,卷舌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故选C。【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hi理解基因的显性和隐性。17、C【解析】米勒实验为生命起源的化学演化提供了实验依据,故A错误;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因此越简单、越低等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故B错误;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直接、最重要、比较全面的证据,故C正确;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不是遵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规律,故D错误。18、D【解析】

(1)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2)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详解】谈虎色变、望梅止渴、惊弓之鸟都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的条件反射。膝跳反射是生来就有的非条件反射;因此与缩手反射属于同一类型的是膝跳反射,D正确。【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条件反射必须有大脑皮层的参与。19、C【解析】

国际上常用BMI指数(体质指数)衡量人体胖瘦程度及是否健康。BMI指数是用体重(kg)/身高2(m2)所得的数值。【详解】BMI是国际上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常用指标,其计算方法是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正常值在20~25之间,超过25为超重,30以上则属肥胖。分析可知,体重指数为18表示体重偏轻,体重指数为26表示体重正常,体重指数为40,说明身体肥胖。故选C。【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人体的体重比较方法。20、B【解析】

根据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分析解答。【详解】青蛙属于两栖动物,雌雄异体,生殖和发育都在水中完成,雌雄蛙抱对后,将精子和卵子产在水中,体外受精,幼体在水中发育,抱对可以增加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率,青蛙发育的四个阶段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为变态发育,B正确;A、C、D错误。【点睛】掌握青蛙的生殖和发育特点是本题解题关键。21、3草→鼠→蛇→鹰捕食和竞争草鹰【解析】

(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2)生物之间存在捕食和竞争关系。

(3)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解答即可。【详解】(1)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图中草是生产者,而鼠、兔、鹰和蛇是动物属于消费者,所以图中共有3条食物链:①草→鼠→鹰;②草→鼠→蛇→鹰;③草→兔→鹰;其中一条最长的食物链草→鼠→蛇→鹰。(2)图中蛇被鹰捕食,所以鹰与蛇的关系是捕食关系;图中蛇与鹰之间,相互争夺食物鼠,因此属于竞争关系。(3)图中每条食物链的起点都是草,正常情况下,该食物网中个体数量最多的生物是草,生物富集是指环境中一些有毒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因为这些有毒物质化学性质稳定,在生物体内是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所以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链的最高级消费者。草、鼠、蛇、鹰中,营养级最高的是鹰,它的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食物链的特点,及各种生物间的关系等知识点的理解,属于基础题。22、没有空气飞沫抗体特异性控制传染源抗生素阻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