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警察招考选拔(人民警察专业基础知识)模拟试卷45_第1页
人民警察招考选拔(人民警察专业基础知识)模拟试卷45_第2页
人民警察招考选拔(人民警察专业基础知识)模拟试卷45_第3页
人民警察招考选拔(人民警察专业基础知识)模拟试卷45_第4页
人民警察招考选拔(人民警察专业基础知识)模拟试卷4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民警察招考选拔(人民警察专业基础知识)模拟试卷45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0题,每题1.0分,共100分。)1、某市政府为修建大型水利设施,需要占用该市东区的一片居民区,遂对该居民区实施拆迁,并给予居民一定的经济补偿。对于这一行政行为产生的法律关系,表述正确的是()。A、法律关系主体是市政府B、居民区所占土地使用权属于法律关系客体C、市政府与被拆迁居民的法律地位平等D、法律关系的内容是市政府所拥有的行政权力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法律关系主体是指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法律关系中权利的享有者和义务的承担者。行政法律关系中,主体一方是行政机关,另一方是行政相对人。在本题中,市政府与被拆迁居民共同构成了法律关系主体,故A项说法不正确。法律关系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本案例中,拆迁范围内建筑物的所有权及附着的土地使用权共同构成了法律关系的客体,所以B项正确。在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是一种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在法律上是上下隶属关系,所以是不平等的,故C项错误。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法律主体之间相互享有的权利以及相互担负的义务。国家依法对被拆迁人的房屋和附着的土地使用权实施征收,而被拆迁人依法获得相应的补偿,双方的权利义务共同构成了法律关系的内容,D项说法不正确。故本题答案为B。2、人民警察的心理素质要求人民警察在特定职务活动中应当具备()。A、良好的观察、记忆、注意、思维能力B、良好的分析综合能力C、较高的执法技能D、善于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人民警察心理素质的要求是:具有良好的观察、记忆、注意、思维能力;具有稳定的情感和顽强的意志,能够抵御各种干扰和各种诱惑,能够慎独与自我净化;具有宽大的胸怀、合作的气度和对事物发展变化的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3、地方党委对公安工作的领导属于()。A、行政领导B、政治领导C、业务领导D、垂直领导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党对公安工作绝对领导的途径有: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和决策领导等。4、人民政协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执法活动进行监督所采用的主要形式是()。A、提出批评、建议B、进行调查、审查C、审查、批准、决定、命令D、受理人民群众举报、申诉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社会监督的内容和形式主要有:一是人民政协的监督,主要是通过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执法活动提出批评、建议等方式进行;二是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等社会组织和公民的监督,主要通过提出批评、意见和建议,进行申诉、检举和控告等方式实施;三是媒体舆论的监督。5、公安机关职责的有限性是指()。A、公安机关作用有限B、公安机关权力有限C、公安机关任务有限D、公安机关依法管辖是有范围的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公安机关的职责,是公安机关依法在管辖范围内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公安机关职责具有法律性、政治性、行政性、有限性、责任性等特点。有限性,即公安机关的职责是有范围的,超过范围就是越权。6、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办理刑事案件过程中,依照法律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性措施是()。A、侦查B、侦察C、刑事强制D、调查取证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侦查,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等具有侦查职能的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过程中,依照法律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和采取的有关强制性措施。刑事强制权是为了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由公安司法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采取限制或者剥夺人身自由等方面的强制权力。本题选A。7、某公安机关在侦查罗某涉嫌盗窃一案时,为验证罗某供述爬天窗钻入现场的情节是否属实,让身材和动作能力与罗某相似的侦查员,按照罗某供述的路线重演进入现场。这种侦查措施是()。A、现场勘验B、人身检查C、物证检验D、侦查实验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为了查明案情,在必要时,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进行侦查实验。侦查实验是指为了查明或确定与案件有关的某一事实或现象,在某种条件下能否发生或如何发生,而模拟案件原有条件,将该事实或现象实验性地重新加以演示的一种侦查行为。8、按照法律关系主体是否特定化,可以将法律关系划分为()。A、基本法律关系与普通法律关系B、绝对法律关系与相对法律关系C、调整性法律关系与保护性法律关系D、平权型法律关系与隶属型法律关系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按照法律关系产生的依据、执行的职能和实现规范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调整性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法律关系;按照法律主体在法律关系中的地位不同,可以分为纵向(隶属)的法律关系和横向(平权)的法律关系;按照相关的法律关系作用和地位的不同,可以分为第一性法律关系(主法律关系)和第二性法律关系(从法律关系);根据义务主体的范围,可分为绝对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绝对法律关系是指义务主体不特定,权利人以外的一切人均为义务人的法律关系。相对法律关系是指义务主体为特定人的法律关系。9、法律规定了人们一定的行为模式,从而为人们的交互行为提供了一个模型、标准或方向。法律的这一特征是指()。A、法律的规范性B、法律的普遍性C、法律的确定性D、法律的统一性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法律是调整人们行为或社会关系的规范,具有规范性、国家意志性和普遍性、权利和义务一致性、国家强制性和程序性等特征。法的规范性,是指法所具有的规定人们行为规范、为人们的交互行为提供了一个模型、标准和方向,可反复适用。故A选项符合题意。法的普遍性,就是指法作为一般的行为规范在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具有普遍适用的效力的特征。所以B选项不符合题意。法通过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来分配利益,影响人们的动机和行为,进而影响社会关系。这就是要求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确定并可预测。故C项不符合题意。本题中的表述也不符合法的统一性特征,D选项不符合题意。因此本题答案为A。10、下列哪项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的人民警察的法定职责?()A、维护社会治安秩序B、打击不法经营活动C、维护机关、企事业组织的经济秩序D、促进经济建设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根据《人民警察法》第6条第2项规定:“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按照职责分工,依法履行下列职责……(二)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制止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只有A项属于《人民警察法》明确规定的人民警察的职责。11、下列情形中,属于所有权继受取得方式的是()。A、以所有的意思占有无主财产B、拾得他人遗失物C、获取自有财产的孳息D、依照遗嘱取得遗产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物权的取得有原始取得与继受取得之分,前者是指不以他人的权利及意思为依据,而是依据法律直接取得物权,如因先占、取得时效取得一物的所有权;后者则是指以他人的权利及意思为依据取得物权,如因买卖、赠与取得物的所有权。选项A、C均为原始取得,B项不能取得所有权,而选项D是基于被继承人的权利及意思表示而取得的财产,属于继受取得。故本题答案为D。12、非法拘禁罪属于()。A、状态犯B、继续犯C、连续犯D、牵连犯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非法拘禁罪属于继续犯。继续犯也叫持续犯,是指行为从着手实行到由于某种原因终止以前一直处于持续状态的犯罪。对于非法拘禁罪,从行为人非法地把他人拘禁起来的时候开始,一直到恢复他人的人身自由的时候为止,这一非法拘禁的行为处于持续不断的状态。由此可知,本题答案应选B。13、《人民警察法》是由()制定的。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公安部D、国务院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人民警察法》经1995年2月2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2次会议通过。14、某区公安分局派出所突击检查张某经营的娱乐厅,张某向正在卖淫嫖娼的人员通风报信,使派出所突击检查一无所获,民警遂将张某带回派出所调查。张某因受逼供说出实情,派出所据此对张某作出拘留10日的行政处罚。张某不服提起诉讼。对此,说法正确的是()。A、某区公安分局派出所是行政诉讼被告B、在拘留决定作出前,张某有权要求听证C、对张某的拘留决定违法D、因张某起诉,公安机关应暂缓执行拘留处罚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派出所作为公安机关的派出机构,无权作出行政拘留的处罚决定,不具有独立的行政主体地位和诉讼主体资格,对派出机关的处罚决定不服的,应以直接领导该派出机构的行政机关为被告,本案中应以该区公安分局为被告,A项说法不正确。我国《行政处罚法》中明确规定,可以要求听证的行政处罚种类只有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这三类,拘留不是可以适用听证程序的处罚种类,B项说法错误。派出所民警在调查过程中,对张某实施逼供,由此取得的证据是违法的,而依此作出的处罚决定也是违法的,所以C项说法正确。行政处罚具有公定力,一经作出,即使违法,在行政决定被撤销前,仍应推定其合法,且诉讼程序不必然导致处罚决定的暂缓执行。D项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15、由于是超生,王强出生时王家没敢报户口。多年后王家对于王强的出生日期犯了愁。其母记得是4月16Et,而邻居家刘奶奶说是4月17日,当日下着大雨,刘奶奶帮忙将王强的妈妈送到乡卫生所,但乡卫生所接生登记簿登记的接生日期为4月18,乡卫生所的出生证上记载的却是4月19日。依法王强的出生日期应确定为()。A、4月16日B、4月17日C、4月18日D、4月19日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民法总则》第15条规定:“自然人的出生时间和死亡时间,以出生证明、死亡证明记载的时间为准;没有出生证明、死亡证明的,以户籍登记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记记载的时间为准。”故本案中王强的出生日期应以出生证明上记载的日期为准。故本题答案为D。16、唐代的三大司法机构不包括()。A、大理寺B、刑部C、御史台D、都察院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都察院属于明清时期的中央司法机构之一,A、B、C项构成唐代的三大司法机构。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17、西方法律格言说:“法律不强人所难。"关于这句格言涵义的阐释,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凡是人能够做到的,都是法律所要求的B、对人所不知晓的事项,法律不得规定为义务C、根据法律规定,人对不能预见的事项,不承担过错责任D、天灾是人所不能控制的,也不是法律加以调整的事项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法律不强人所难”是一句古老的法谚,它的意思是法律不强求不可能的事项或法律不强求任何人履行不可能履行的事项。这是期待可能性理论的核心所在。法律不以“圣人”的道德情操要求众人,但法律不阻碍进步,故法律也不能以“小人”的标准去定纷止争。要求人们对不能预见的事项履行义务是不可能做到的,因此要求人们对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承担责任也就是“强人所难”。所以法律规定,人对不能预见的事项,不承担过错责任,这正是“法律不强人所难”的体现。故答案为C。18、国家通过普及(),通过在城乡不同范围的群众中制定和执行各种守则、公约,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A、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B、九年义务教育C、学前两年教育D、德智体美劳综合考察标准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我国《宪法》第24条听确规定:“国家通过普及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通过在城乡不同范围的群众中制定和执行各种守则、公约,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由此可知,本题正确答案为A。19、下列选项中,属于法律关系客体的是()。A、原告B、人民法院C、动产D、不可抗力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法律关系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法律关系客体是一定利益的法律形式,其范围和种类包括物、行为、精神产品和人身利益等。法律关系当事人和人民法院都是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属于法律关系主体。动产是物的一种,属于法律关系客体。不可抗力属于免责事由,不属于客体范围。因此本题答案为C。20、法律关系调整对象是社会关系参加者的()。A、意志B、行为C、意志行为D、意志和行为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法律调整的对象是社会关系参加者的意志行为,社会关系只有通过人们的意志而形成思想关系时,才能成为法律调整的对象。故本题答案为C。21、根据一定标准和原则所划定的调整同一类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被称为()。A、法律体系B、法律部门C、法学体系D、法律汇编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法律部门是根据一定标准和原则所划定的调整同一类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划分法律部门的标准是调整对象、调整方法。由此可知,B项正确。法律体系,也称为部门法体系,是指一国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为不同的法律部门而形成的内,部和谐一致、有机联系的整体。法学体系是一个由互不相同,但又有联系的分支学科构成的知识系统。法律汇编,即将有关规范性法律文件按照一定的标准予以排列,编辑成册,不改变文件的内容,也不是制定法律。22、下列关于表述法的效力的选项哪个是正确的?()A、法律不经公布,就不具有效力B、一切法律的效力级别高低和范围大小是由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基本法律所规定的C、“法律仅仅适用于将来,没有溯及力”,这项规定在法学上被称为“从新原则”D、法律生效后,应该使一国之内的所有公民知晓,所谓“不知法者得免其罪"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A项所述的是法的时间效力,法律须经公布后始得生效。它表述了一个重要的民主原则,即不经公布的法,公民可以不遵守,以防止国家机关滥用法的名义任意地惩治处于弱势的民众,该项正确,为应选项。B项中,规定解决法律之间效力级别高低和范围大小的规范应为根本法——宪法,而不是基本法律,故该项错误。C项中,法律无溯及力的含义是:新法对过去不生效,旧法仍然对过去起作用,这是从旧原则而非从新原则,故该项错误。D项中,前半句正确,但后半句错误。公民是不能因不知法而被免罪的,法对人的效力是以属人主义、属地主义、保护主义等原则为标准的,而不是以是否知晓为标准。当然,没有公布是法律不具有管辖权的理由,但是不知晓并不构成免除管辖的条件。由此可知,本题正确答案应为A。23、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下列具体行为中不属于立法活动范畴的是()。A、法的制定B、法的汇编C、法的修改D、法的废除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从广义上看,立法就是国家专门机关遵循掌握国家政权的社会阶级的意志,根据一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使之上升为国家意志,从而创制、修改和废止法律的专门活动。法的汇编是指在不改变法律规范内容的情况下,按照一定的标准,对一定时期或一定范围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予以排列,汇编成册的活动。法的汇编不是一种立法活动。故本题答案为B。24、依照人的认识阶段的不同,可以将法律意识分为()。A、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意识与不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意识B、群体法律意识与社会法律意识C、法律心理与法律思想体系D、职业法律意识与非职业法律意识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人们关于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行为的总称。依据法律意识的社会政治属性,可以将法律意识分为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意识和不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意识。从意识的主体角度,法律意识可分为个人法律意识、群体法律意识和社会福利意识。依据人的认识阶段的不同,可以将法律意识分为法律心理与法律思想体系。因此本题答案为C。25、以下哪项是构成犯罪必须具备的要件?()A、犯罪目的B、犯罪对象C、犯罪动机D、主观过错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主观方面与犯罪客观方面是一切犯罪必须具备的构成要件。D项主观过错即属于犯罪的主观方面,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任何犯罪必须具备故意或过失的罪过形式,否则就是意外事件,不能成立犯罪。犯罪的目的只是某些犯罪构成所必备的主观要件,所以又被称之为选择要件;犯罪动机不是犯罪构成必备的主观要件,一般不影响定罪,但可以影响量刑。例如交通肇事罪、过失致人重伤、死亡罪等过失犯罪中是不存在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的,但也构成犯罪。犯罪对象不同于犯罪客体,在构成犯罪时,犯罪对象并不是不可或缺的。由此可知,本题正确答案为D。26、下列事实中构成不当得利的是()。A、养子陈某每月给予生父母500元赡养费B、赌徒张某偿还所欠冯某的2000元赌债C、顾客多付给售货员的100元货款D、债务人偿还未到期的个人债务2万元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不当得利的取得,不是由于受益人针对受害人而为的违法行为;而是由于受害人或第三人的疏忽、误解或过错所造成的。受益人在得知自己的受益没有合法根据或得知合法根据已经丧失后,有义务将已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害人。A项中养子对其生父虽然没有法律上的赡养义务,但依据伦理原则,可理解为履行道义上的义务,而且陈某给予生父母赡养费是出于自愿,因此不属于不当得利;B项赌博行为违反国家强制性规定,赌资应予没收,而非不当得利返还。D项中债权人接受债务的偿还是有法律依据的,并不因为偿还期限尚未届满就认为其不具有合法依据。C项是典型的不当得利,即商店因为顾客的疏忽获利,而使顾客造成不合理的损失。答案为C。27、一日,钱某在遛狗时,狗突然摆脱控制,冲向正在步行上班的季某。季某见状大急,慌乱中一脚踹开路边包子铺大门进入躲避。季某虽避免被咬,但包子铺的大门(所有人为吕某)损坏严重。就本案而言,吕某的损失应由谁赔偿?()A、季某单独赔偿B、钱某单独赔偿C、季某和钱某对半赔偿D、季某和钱某连带赔偿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根据法律规定,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民事责任。就本案而言,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是钱某,季某的行为属于紧急避险,故吕某的损失应由钱某单独赔偿。答案为B。28、某甲未经许可擅自生产烟花爆竹,由于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必要的检测设备,生产车间发生爆炸事故,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多名工人死亡的后果。某甲构成()。A、过失爆炸罪B、危险物品肇事罪C、重大责任事故罪D、失火罪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危险物品肇事罪中严重后果的发生,是由违反有关管理规定,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必要的检测设备引起的;而过失爆炸罪的危害结果则是由于在日常生活中马虎草率、毛手毛脚、缺乏谨慎等引起的。所以某甲的行为符合危险物品肇事罪的规定。29、我国《刑法》规定:凡在中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适用中国刑法。其确定刑法效力范围的根据是()。A、属地原则B、属人原则C、保护原则D、普遍管辖原则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刑法的空间效力,是指刑法效力所及的地域、人及事的范围。它解决的是国家的刑事管辖权的范围问题。世界各国刑法关于空间效力的规定主要有以下几种:(1)属地原则。它是以领土为标准,主张凡是在本国领域内犯罪的,一律适用本国刑法。(2)属人原则。它是以人的国籍为标准,主张凡是本国人犯罪的,都适用本国刑法。(3)保护原则。它是以保护本国利益为标准,主张凡是犯罪侵犯了本国国家或者公民利益的,不问犯罪人国籍,也不问犯罪发生在何处,都适用本国刑法。(4)普遍管辖原则。它主张任何人在任何地方实施了国际条约规定的纯粹意义的国际犯罪,缔约国都有义务对其行使刑事管辖权,国际犯罪行为人进入任何缔约国领域,该缔约国都应根据条约义务对其进行拘捕并承担或引渡或审判的义务,若决定在本国审判时,则适用本国刑法。根据国际条约和惯例,一国的船舶、飞机或其他航空器属于一国领土的延伸,因此,题干中所引用的规定体现了我国刑法所采用的属地原则,答案选A。30、《刑法》第13条规定:“……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该“但是”规定的目的主要在于()。A、对已经构成犯罪的行为免于刑罚处罚B、对已经构成犯罪的行为予以非刑罚处罚C、给予司法机关确定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自由裁量权D、避免轻微的违法行为犯罪化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刑法》第13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但是前面的内容讲的都是什么样的行为是犯罪,然后以“但是”进行转折,指出轻微的违法行为。不是犯罪,其目的便是避免犯罪扩大化,避免非罪定罪。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31、“过错推定”本质上属于()。A、无过错责任原则B、过错责任原则C、公平原则D、结果责任原则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所谓过错推定,是指在某些侵权行为的构成中,法律推定行为人在实施该行为时具有过错。这种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仍属于过错责任原则,即构成要件中要求行为人有过错。行为人可以通过自己没有过错来获得免责的效果。故选B。32、“催告”属于()。A、法律行为B、事实行为C、准法律行为D、事件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准法律行为是民事合法行为的一种,指的是行为人以法律规定的条件业已满足为前提,将一定的内心意思表示于外,从而引起一定法律效果的行为。它主要包括意思通知行为、观念通知行为和感情表示行为。催告是意思通知行为的一种,故其性质为准法律行为。33、对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理解正确的是()。A、刑罚的轻重应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相适应B、刑罚的轻重应与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相适应C、刑罚的轻重应与犯罪客观危害相适应D、刑罚的轻重既要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相适应,又要与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相适应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所谓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就是以刑罚与犯罪性质、犯罪情节和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相适应为内容的原则。审判机关对任何犯罪决定刑罚时,都应当坚持这三个“适应”,全面衡量,不得偏废。故本题答案应选D。34、下列表述中未侵犯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的是()。A、张某爱好搜集邮票,一次偶然发现邻居家的一封信件上的邮票非常漂亮,便将邮票撕下,致使信封被撕破,信纸外露B、李某用自己的生日试验,进人了妻子的电子邮箱,发现妻子与他人有私情,遂对该证据进行了保存C、郑某将其同学吴某的手机号码在学校公布,称寻求合租房,致使吴某经常接到陌生人的电话D、公安机关为侦破一起刑事案件,对犯罪嫌疑人采取电话监听、检查通信等措施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宪法》第40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A、B、C三项以不同的方式侵犯了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而D项是公安机关为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依职权对犯罪嫌疑人采取的合法措施,并不是侵犯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的行为。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35、我国刑法规定,公民在()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组织和个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A、制定刑法B、解释刑法C、执行刑罚D、适用刑法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我国《刑法》第4条明确规定:“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由此可知,本题正确答案为D。36、按照法律的表达形式和创制方式的不同,法可分为()。A、国内法和国际法B、根本法和普通法C、一般法和特别法D、成文法和不成文法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划分成文法与不成文法的标准是法的表达形式和创制方式。成文法是指由国家特定机关制定和公布,并以成文形式表现的法律,因此又称为制定法;不成文法是指国家认可其法律效力,但又不具有成文形式的法,一般指习惯法。不成文法还包括同制定法相对应的判例法,即由法院通过判决所确定的判例和先例,这些判例和先例对其后的同类案件具有约束力,但它不是以条文(成文)形式出现的法,因此也属于不成文法。37、下列情形中,不会导致委托代理关系终止的是()。A、代理人经委托人同意,转托他人代理B、代理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C、代理期间届满D、被代理人死亡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民法总则》第173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委托代理终止:(一)代理期间届满或者代理事务完成;(二)被代理人取消委托或者代理人辞去委托;(三)代理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四)代理人或者被代理人死亡;(五)作为被代理人或者代理人的法人、非法人组织终止。”由此可知,本题正确答案为A。38、甲村公民张某欲将户口从甲村迁到乙村,在其将户口从甲村迁出之后、在乙村正式落户之前,与同乡一起到天津打工。在天津打工10个月后,又因患病前往北京住院治疗长达1年零2个月。依法律规定张某的住所地应为()。A、甲村B、乙村C、天津D、北京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民法总则》第25条规定:“自然人以户籍登记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记记载的居所为住所;经常居所与住所不一致的,经常居所视为住所。”《民通意见》第9条规定:“公民离开住所地最后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为经常居住地,但住医院治病的除外。公民由其户籍所在地迁出后至迁入另一地之前,无经常居住地的,仍以其原户籍所在地为住所。”据此可知,张某在天津居住不满1年,天津不属于经常居住地;医院所在地也不是经常居住地。因而在这种情况下,应以张某的原户籍所在地——甲村为住所地。答案为A。39、我国《民法总则》规定,自然人下落不明满()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他为失踪人。A、2年B、1年C、4年D、3年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民法总则》第40条规定:“自然人下落不明满二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他为失踪人。”第41条规定:“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下落不明的时间从战争结束之日或者有关机关确定的下落不明之日起计算。”由此可知,本题正确答案为A。40、除法律另有规定的外,合伙人对合伙的债务应承担()。A、按份责任B、连带责任C、过错责任D、公平责任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法律规定规定:“合伙人对合伙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偿还合伙债务超过自己应当承担数额的合伙人,有权向其他合伙人追偿.。”由此可知,本题答案为B。41、监护人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必须()。A、征得被监护人同意B、经被监护人所在单位批准C、为了被监护人的利益D、经法院判决认定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民法总则》第35条第1款规定:“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除为维护被监护人的利益外,不得处理被监护人的财产。”由此可知,本题答案应选C。42、甲、乙、丙三人合伙开饭店,甲以门面房折价10万元出资,担任店长;乙出现金5万元,负责经营管理;丙以技术出资,作价3万元。三人约定盈余均分,亏损由乙承担。该饭店经营两年后,欠丁6万元。对此债务()。A、甲、乙、丙各承担2万元B、按约定由乙全部承担C、甲、乙、丙承担连带责任D、由店长甲全部承担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合伙的债务,由合伙人按照出资比例或者协议的约定,以各自的财产承担清偿责任。合伙人对合伙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偿还合伙债务超过自己应当承担数额的合伙人,有权向其他合伙人追偿。”由此可知,合伙人之间可以约定各自承担责任的比例,但对外应当承担连带责任。故本题答案选C。43、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区别的关键在于行为人()。A、对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不同B、对危害结果发生的认识因素不同C、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是否积极追求D、对危害结果发生的是否知情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于自信的过失。由此可知间接故意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所持的心理态度是放任,过于自信的过失对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则是否定。据此可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44、按照我国民法,下面关于相邻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相邻关系是一种独立权利B、从属于不动产C、从属于动产D、从属于地役权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相邻关系,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毗邻不动产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在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权利时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据此可知相邻关系是不动产所有权的扩张或限缩,其从属于不动产。45、以下给国家和人民造成特别严重危害,并且情节特别恶劣的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行为中,可以适用死刑的是()。A、颠覆国家政权罪B、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C、分裂国家罪D、叛逃罪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根据《刑法》第113条规定:“本章上述危害国家安全罪行中,除第一百零三条第二款、第一百零五条、第一百零七条、第一百零九条外,对国家和人民危害特别严重、情节特别恶劣的,可以判处死刑。犯本章之罪的,可以并处没收财产。”A、B、D三项分别为《刑法》第105条第1款、第107条、第109条规定的犯罪,所以不可以适用死刑。46、高中生钱某于1980年9月2日出生。1998年6月1日在校将同学李某打伤,致其花去医药费2000元。钱某毕业后进人一家炼钢厂工作。1999年2月,李某起诉要求钱某赔偿医药费。该民事责任应由谁承担?()A、钱某承担,因钱某诉讼时已满18周岁,且有经济能力B、钱某之父承担,因钱某在侵权行为发生时未满18周岁,没有经济能力C、主要由钱某之父承担,钱某适当赔偿D、主要由钱某承担,钱某之父适当赔偿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侵权行为发生时行为人不满十八周岁,在诉讼时已满十八周岁,并有经济能力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行为人没有经济能力的,应当由原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本案中,钱某诉讼时已年满18周岁,并已经参加工作,具有经济收入,因此应由钱某自己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故本题答案为A。47、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A、有专职的警察队伍B、有专门的警察机关C、没有专门的警察机关D、没有类似警察的职能机构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古代警察的特点之一就是:军警不分,警政合一,警察的职能尚未集中于一个统一的专门机关,是由军队、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分别掌管的。48、公安机关看守所、治安拘留所、强制戒毒所等监管场所要将被监管对象的()以及生活卫生管理制度等张榜公布。A、违法事实B、羁押期限C、权利和义务D、申诉方法与程序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为了更好地接受社会监督,加强公安队伍建设,公安部于1999年6月10日发出了《关于在全国公安机关普遍实行警务公开制度的通知》,决定在全国公安机关普遍建立警务公开制度。警务公开是指依法公开警务活动的依据、过程和结果,把各项警务活动置于广泛的社会监督之下,以促进和保障公安机关依法办事,严格、公正地执法。警务公开的形式和办法有:(1)通过报刊、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介和其他现代化信息传播手段公布;(2)在公共场所和对外办公的场所设置公示栏、牌匾,或印发“警务公开手册”等形式公布警务公开的内容,向社会各界广泛宣传公安机关的性质、任务和职权,宣传有关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3)公安机关基层单位要将群众的常办事项所需手续、程序、时限等印成“警民联系卡”“便民卡”或“明白卡”,还可以通过邮电部门设立电话查询服务,有条件的地方可在对外办公的场所设立电脑触摸屏,方便群众查询和办事;(4)看守所、收容教育所、治安拘留所、强制戒毒所等监管场所要将被监管对象依法享有的权利和义务以及生活卫生管理制度等张榜公布;(5)通过口头告知的办法,使到公安机关办事的社会各界群众及时了解办事程序和要求,使被传唤对象或犯罪嫌疑人知道依法享有的权利。故本题选C。49、《人民警察法》所称人民警察的范围,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仅指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B、仅包括国家安全机关的人民警察C、包括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劳动教养管理机关的人民警察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人民警察法》第2条第2款规定,人民警察包括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劳动教养管理机关的人民警察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50、以行政的领导取代或者削弱党委的领导,必将使公安工作失去有力的()。A、组织保障B、法律保证C、政治保障D、思想保障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以行政的领导取代或者削弱党委的领导,必将使公安工作失去有力的政治保障。51、公安执法监督的对象是()。A、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B、人民群众C、危害社会治安的人D、犯罪分子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公安执法监督的对象是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52、中国的近代警察建立在()。A、明朝末期B、清朝前期C、清朝中期D、帝国主义入侵中国之后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中国的近代警察是帝国主义入侵中国之后的产物,可推出中国的近代警察建立在帝国主义入侵中国之后。53、公安机关的宗旨是()。A、打击敌人,保护人民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C、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D、依法治警,依法行政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人民警察法》第3条规定:“人民警察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维护人民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而指明了我国公安机关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答案选B。54、古代警察的特点是()。A、军警分设,警政分离B、有一套独立的组织机构C、没有私刑私狱D、警政合一,军警不分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执行警察职能的机:构与官吏,称为古代警察。古代警察的特点有:(1)军警不分,警政合一;(2)古代警察行使职权在法律上极不严格,神权、皇帝或长官的意志起决定作用;(3)私刑、私狱普遍存在。答案选D。55、事中监督是指监督主体在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执法过程中进行的监督,如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侦查过程中存在的违法行为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督察机构对人民警察的执法活动进行现场督察等。事中监督具有()作用,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A、协调B、控制C、管理D、预防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56、尹某因涉嫌犯罪现被监视居住,则下列选项中,一定不能成为监视居住执行场所的是()。A、离派出所很近的看守所B、人民警察小王的家里C、尹某自己的家D、人民法院附近的宾馆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刑事诉讼法》第73条第1款规定,监视居住应。当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住处执行;无固定住处的,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对于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特别重大贿赂犯罪,在住处执行可能有碍侦查的,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批准,也_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但是,不得在羁押场所、专门的办案场所执行。A项,看守所是羁押场所,是一定不能成为监视居住执行场所的。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57、()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A、依法治国B、以人为本C、尊重和保障人权D、宪法至上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是尊重和保障人权,所以选C。58、与道德、宗教、习惯、政策等其他社会规范相比,法具有自己的特征。下列关于法的特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只有经过公共权力机构亦即有权的国家机关的制定或认可才能成为法B、在国家权力所及的范围内,法具有普遍约束力C、法具有可诉性,但它不是判断一种规范是否属于法律的标志D、法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与其他社会规范相比,法具有自己的特征,即:法是调整人的行为而非思想的社会规范;法由国家制定和认可,具有普遍性;法以权利义务为内容;法具有国家强制力;法是可诉的规范体系,具有可诉性。可诉性是指、法律具有被任何人在法律规定的机构中通过争议解决程序加以运用以维护自身权利的可能性,判断一种规范是否属于法律,可以从可诉性的角度加以观察。C项说法错误。本题选择C项。59、根据我国《立法法》中关于“立法权限"的规定,下列表述是正确的是()。A、被授权机关经授权机关同意,可以将所授权力转授给其他机关B、有关国家主权、犯罪和刑罚、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和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司法制度等事项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不得将此项权力授予任何其他机关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D、从我国目前的立法现状来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通过制定或修改法律的形式,规范了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立法法》第12条第2款规定,被授权机关不得将被授予的权力转授给其他机关,A项说法错误。第8条规定,下列事项只能制定法律:(1)国家主权的事项;(2)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产生、组织和职权;(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4)犯罪和刑罚;(5)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6)税种的设立、税率的确定和税收征收管理等税收基本制度;(7)对非国有财产的征收、征用;(8)民事基本制度;(9)基本经济制度以及财政、海关、金融和外贸的基本制度;(10)诉讼和仲裁制度;(11)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的其他事项。第9条规定,本法第8条规定的事项尚未制定法律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有权作出决定,授权国务院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中的部分事项先制定行政法规,但是有关犯罪和刑罚、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和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司法制度等事项除外。由以上两条法规可以看出,禁止授权的事项不包括有关国家主权事项。B项说法错误。第7条第1、2款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C项说法错误。本题选择D项。60、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以上的多数通过。A、二分之一B、三分之一C、三分之二D、四分之三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宪法》第64条第1款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6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年。A、3B、5C、1D、4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宪法》第60条第1款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5年。62、《人民警察法》的立法依据是()。A、宪法B、民法C、刑法D、组织法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人民警察法》第1条规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63、治安案件的管辖由()规定。A、人民代表大会B、人民法院C、国务院公安部门D、地方人民政府公安部门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7条规定,国务院公安部门负责全国的治安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治安管理工作。治安案件的管辖由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64、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下列()情形,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A、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多次违反治安管理的B、六十五周岁的人C、哺乳自己不满两周岁婴儿的D、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1条规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下列情形之一,依法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1)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2)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3)70周岁以上的;(4)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满1周岁婴儿的。65、醉酒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给予处罚。A、可以B、应当C、应当从轻D、可以从轻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5条第1款规定,醉酒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应当给予处罚。66、聚众非法拦截或者强登、扒乘机动车、船舶、航空器以及其他交通工具,影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的,对首要分子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一千元以下罚款。A、并处B、单处C、可以单处D、可以并处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3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4)非法拦截或者强登、扒乘机动车、船舶、航空器以及其他交通工具,影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的……聚众实施前款行为的,对首要分子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67、甲将房屋出租给乙(无身份证件)居住的,处()罚款。A、二百元以下B、五百元以下C、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D、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7条第1款规定,房屋出租人将房屋出租给无身份证件的人居住的,或者不按规定登记承租人姓名、身份证件种类和号码的,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68、明知自己患有梅毒、淋病等严重性病卖淫、嫖娼的,()。A、以卖淫、嫖娼行为从重处罚B、给予行政拘留C、以传播性病罪追究刑事责任D、给予治安管理处罚并收容教育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刑法》第360条规定,传播性病罪,明知自己患有梅毒、淋病等严重性病卖淫、嫖娼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69、()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A、未经许可,擅自经营按照国家规定需要由公安机关许可的行业的B、被依法撤销登记的社会团体,仍以社会团体名义进行活动的C、违反国家规定,未经注册登记,以社会团体名义进行活动,被取缔后仍进行活动的D、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以其他虚假身份招摇撞骗的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4条第1款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并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1)违反国家规定,未经注册登记,以社会团体名义进行活动,被取缔后,仍进行活动的;(2)被依法撤销登记的社会团体,仍以社会团体名义进行活动的;(3)未经许可,擅自经营按照国家规定需要由公安机关许可的行业的。A、B、C项排除。该法第51条第1款规定,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以其他虚假身份招摇撞骗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70、在盗窃的治安案件中被侵害人出具的被盗物品的购买发票属于()。A、书证B、物证C、被侵害人陈述和其他证人证言D、鉴定意见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书证是通过文字的形式记载的信息来证明案件事实,因此被盗物品的购买发票是书证,A项正确。物证是以物质材料的存在、外形、质量、规格、体积等证明案件事实情况的一切物品和痕迹,B项不正确。本题选A。71、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应当以()为根据。A、法律B、事实C、道德D、惯例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3条规定,办理行政案件应当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72、李某被县公安局以涉嫌盗窃为由刑事拘留,后被释放。李某向县公安局申请国家赔偿,遭到拒绝,经复议后,向市中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申请作出赔偿决定。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李某应向赔偿委员会递交赔偿申请书一式四份B、县公安局可以委托律师作为代理人C、县公安局应对李某的损失与刑事拘留行为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提供证据D、李某不服中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作出的赔偿决定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申请复议一次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审理国家赔偿案件程序的规定》第1条规定,赔偿请求人向赔偿委员会申请作出赔偿决定,应当递交赔偿申请书一式四份。A项正确。第5条规定,赔偿义务机关、复议机关可以委托本机关工作人员一至二人作为代理人。B项错误。第2条第5项规定,赔偿请求人应当提供赔偿义务机关职权行为侵犯赔偿请求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证明材料。C项错误。《国家赔偿法》第30条规定,赔偿请求人或者赔偿义务机关对赔偿委员会作出的决定,认为确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提出申诉。D项错误。故本题选A。73、2015年2月10日,王某因涉嫌诈骗被县公安局刑事拘留,2月24日,县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王某。4月10日,县人民法院以诈骗罪判处王某三年有期徒刑,缓期二年执行。5月10日,县公安局根据县人民法院变更强制措施的决定,对王某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王某上诉,6月1日,市中级人民法院维持原判。王某申诉,12月10日,市中级人民法院再审认定王某的行为不构成诈骗,撤销原判。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因王某被判无罪,国家应当对王某在2015年2月10日至12月10日期间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B、因王某被判处有期徒刑缓期执行,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C、因王某被判无罪,国家应当对王某在2015年6月1日至12月10日期间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D、因王某被判无罪,国家应当对王某在2015年2月10日至5月10日期间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国家赔偿法》第17条规定,行使侦查、检察、审判职权的机关以及看守所、监狱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人身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1)违反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公民采取拘留措施的,或者依照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对公民采取拘留措施,但是拘留时间超过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时限,其后决定撤销案件、不起诉或者判决宣告无罪终止追究刑事责任的;(2)对公民采取逮捕措施后,决定撤销案件、不起诉或者判决宣告无罪终止追究刑事责任的;(3)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改判无罪,原判刑罚已经执行的……王某再审被宣告无罪,则对其人身自由受到剥夺的期间应当予以赔偿,赔偿期间从2015年2月10日至5月10日,需要注意的是王某被判处缓期执行,说明刑罚尚未执行,故对此部分国家不须赔偿。因此D项正确。74、下列公安机关内设执法勤务机构警官职务由高至低为()。A、总队长、支队长、大队长、中队长B、支队长、中队长、大队长、支队长C、大队长、支队长、中队长、总队长D、中队长、大队长、支队长、总队长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根据《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第11条第3款规定,公安机关内设执法勤务机构警官职务由高至低为:总队长、副总队长、支队长、副支队长、大队长、副大队长、中队长、副中队长。75、下列哪一项属于督察机构职责的警务活动?()A、使用武器、警械以及警用车辆、警用标志的情况B、办理居民身份证C、维护国境治安秩序D、侦查破案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公安机关督察条例》第4条规定,督察机构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和遵守纪律的下列事项,进行现场督察:(1)重要的警务部署、措施、活动的组织实施情况;(2)重大社会活动的秩序维护和重点地区、场所治安管理的组织实施情况;(3)治安突发事件的处置情况;(4)刑事案件、治安案件的受理、立案、侦查、调查、处罚和强制措施的实施情况(5)治安、交通、户政、出入境、边防、消防、警卫等公安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6)使用武器、警械以及警用车辆、警用标志的情况;(7)处置公民报警、请求救助和控告申诉的情况;(8)文明执勤、文明执法和遵守警容风纪规定的情况;(9)组织管理和警务保障的情况;(10)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和遵守纪律的其他情况。76、王某贩运假烟,驾车路过一检查站时,被工商部门拦住检查,检查人员朱某正登车检查时,王某突然发动汽车夺路而逃,朱某抓住汽车把手不放,王某为摆脱朱某,在疾驶后突然急刹车,朱某被摔在地,头部着地死亡。王某对朱某死亡的心理态度是()。A、直接故意B、过于自信的过失C、间接故意D、疏忽:大意的过失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间接故意的含义。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主观态度。从案情看,王某对自己的行为造成朱某死亡的结果很明显是放任的,即为了摆脱朱某,对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朱某死亡的结果听之任之,属于间接故意。77、甲欲杀乙,将乙打倒在地,掐住脖子致乙深度昏迷。30分钟后,甲发现乙未死,便举刀刺乙,第一刀刺中乙的腹部,第二刀扎在乙的皮带上,刺第三刀时刀柄折断。甲长叹:“你命太大,整不死你,我服气了。"遂将乙送医,乙得以保命。经查,第一刀已致乙重伤。关于甲犯罪形态的认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故意杀人罪的未遂犯B、故意杀人罪的不能犯C、故意伤害罪的既遂犯D、故意杀人罪的中止犯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甲为了杀乙实施了一系列行为,仍未导致乙死亡,甚至杀人工具也折损,甲认识到自己无法杀死乙而放弃杀人行为。可见,甲放弃犯罪的原因并非认为自己能够继续实施行为或者能够导致既遂但不愿实施,而是由于主观障碍使欲达目的而不能因而成立犯罪未遂。成立未遂之后,不可能再成立犯罪中止,之后甲对乙的救助行为属于犯罪未遂的表现,属于酌定量刑情节。78、甲恳求国有公司财务主管乙,从单位挪用10万元供他炒股,并将一块名表送给乙。乙做假账将10万元交与甲,甲表示尽快归还。20日后,乙用个人财产归还单位10万元。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对乙不能以挪用公款罪与受贿罪进行数罪并罚B、乙虽20日后主动归还10万元,甲、乙仍属于挪用公款罪既遂C、乙非法收受名表,构成受贿罪D、甲、乙勾结私自动用公款,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共犯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选项A说法错误。因挪用公款索取、收受贿赂构成犯罪的,或者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据此可知,对乙应以挪用公款罪与受贿罪进行数罪并罚。选项B说法正确。挪用公款数额较大,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的,构成挪用公款罪,不受挪用时间和是否归还的限制。挪用公款存入银行、用于集资、购买股票、国债等,属于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因此,虽然乙在20日后主动归还了10万元,甲、乙仍属于挪用公款罪的既遂。选项C说法正确。选项D说法正确。挪用公款给他人使用,使用人与挪用人共谋,指使或者参与策划取得挪用款的,以挪用公款罪的共犯定罪处罚。本案中,甲指使乙挪用公款,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共犯。79、对累犯从重处罚的刑罚制度,体现了我国刑法的()。A、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B、罪刑法定原则C、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D、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根据《刑法》第65条规定,累犯是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卅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5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累犯主观恶性甚深、人身危害性甚大、改造较难,从重处罚正体现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故选D。80、《刑法》第94条关于“本法所称司法工作人员,是指有侦查、检察、审判、监管职责的工作人员”的规定属于()。A、立法解释B、司法解释C、学理解释D、论理解释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我国刑法理论认为,立法解释通常有以下三种情况:(1)在刑法中用条文对有关刑法术语所作的解释。(2)在刑法的起草说明或修订说明中所作的解释。(3)在刑法施行中如发生歧义所作出的解释。《刑法》第94条的规定是立法解释的第一种情形。81、仅仅揭示犯罪的法律特征、界定犯罪外延的犯罪概念是()。A、社会特征概念B、形式与实质相统一的概念C、形式概念D、实质概念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犯罪的实质概念揭示的是犯罪的社会本质,犯罪的形式概念揭示的是犯罪的法律特征,而形式与实质相统一的概念则既揭示了犯罪的社会本质又揭示了犯罪的法律特征。82、甲于傍晚跟踪仇人乙,意图杀害乙。甲趁乙不备用刀朝乙的背部猛刺数刀,致乙当场昏迷,甲见乙没有呼吸,误以为乙已死亡,为消灭罪证,将乙“抛尸”于小河中。经鉴定,乙是溺水窒息死亡。甲的认识错误属于()。A、对目标的错误认识B、对犯罪工具的错误认识C、对犯罪手段的错误认识D、对因果关系的错误认识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认识错误包括对法律的认识错误和对事实的认识错误。一般而言,对法律的认识错误不影响刑事责任,但是对事实的认识错误可能影响刑事责任。对事实的认识错误包括对犯罪手段的认识错误,对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对目标的认识错误。对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其所实施的行为和所造成的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的实际发展认识错误。本题中甲以为乙是因为自己的刺杀行为而死亡的,而实际上,乙是因为溺水窒息死亡,甲的认识错误属于对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83、张某与刘某发生口角后,刘某声称要把张某杀死,并去商店买了一把匕首,张某怕刘某杀死自己,就在刘某从商店回来的路上,用石头砸伤了刘某。张某的行为属于()。A、防卫过当B、故意犯罪C、正当防D、假想防卫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正当防卫要求不法侵害必须正在进行,张某在刘某伤害行为实施之前就实施了防卫行为,是事前防卫。对于事前防卫的,应当追究防卫人故意犯罪的刑事责任。84、在某县人民法院审理甲被抢劫案时,甲的辩护律师认为,侦查机关在侦查过程中收集的证明被告人罪轻的证据材料需要在法庭上出示。在此情况下,律师可以进行什么诉讼活动?()A、申请人民法院向人民检察院调取该证据材料,并可以到人民法院查阅、摘抄、复制该证据材料B、申请人民法院向人民检察院调取该证据材料,但不得到人民法院查阅、摘抄、复制该证据材料C、申请人民检察院调取该证据材料D、申请公安机关提供该证据材料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实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3条第2款规定,在法庭审理过程中,辩护律师在提供被告人无罪或者罪轻的证据时,认为在侦查、审查起诉过程中侦查机关、人民检察院收集的证明被告人无罪或者罪轻的证据材料需在法庭上出示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向人民检察院调取该证据材料,并可以到人民法院查阅、摘抄、复制该证据材料。85、社会主义法治的必然要求是()。A、依法治国B、执法为民C、公平正义D、树立宪法法律权威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树立宪法法律权威,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故本题选D。86、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是()。A、依法治国B、服务大局C、公平正义D、树立宪法法律权威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服务大局,这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故本题选B。87、(),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A、国有经济B、国民经济C、集体经济D、个体经济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宪法》第7条规定:“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故本题选A。88、下列有关宪法法律效力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在不成文宪法的国家中,宪法的法律效力高于其他法律B、在我国,任何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规范、宪法基本原则和宪法精神相抵触C、宪法的法律效力主要表现为对公民的行为约束D、宪法的法律效力不具有任何强制性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宪法是国家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故本题选B。A项,在不成文宪法国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