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兴仁县黔龙学校2024届中考化学模拟预测题含解析_第1页
贵州省兴仁县黔龙学校2024届中考化学模拟预测题含解析_第2页
贵州省兴仁县黔龙学校2024届中考化学模拟预测题含解析_第3页
贵州省兴仁县黔龙学校2024届中考化学模拟预测题含解析_第4页
贵州省兴仁县黔龙学校2024届中考化学模拟预测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州省兴仁县黔龙学校2024届中考化学模拟预测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下列图像与所对应操作相符的是A.用两份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B.向一定质量分数的盐酸中不断加水C.向等质量的锌片、镁片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D.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铜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NaOH溶液2.运用分类思想认识物质是化学上常用的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柠檬酸、碳酸均属于酸,它们都能使石蕊溶液变红B.氮气、氢气都属于非金属单质,它们都能在氧气中燃烧C.氧化镁、氧化铝均属于金属氧化物,它们都易溶解于水D.硝酸铵、氯化铵均属于铵盐,它们都能跟碱性肥料混合使用3.研发高性能“中国芯”是我国信息产业的当务之急,“中国芯”的主要材料是高纯度的单质硅,工业上用来制取粗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iO2属于金属氧化物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C.硅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比氧元素多D.该反应体现了C的氧化性4.加碘食盐所含的碘酸钾(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A.+1 B.+3 C.+5 D.+75.某小组用图表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其中甲包含乙和丙,不包含丁(如图所示)。下列表格中的各组物质或变化符合这种关系的是()选项甲乙丙丁A化合物盐酸MnO2铁粉B合成材料合金合成纤维合成橡胶C化学变化置换反应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D放热反应硫在空气中燃烧NaOH溶液与稀H2SO4反应高温分解石灰石A.A B.B C.C D.D6.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依次为甲>乙>丙B.若乙中含有少量杂质甲,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进行提纯C.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溶液,由t2℃降到t1℃时,析出甲的质量多D.三种不饱和溶液都可以通过增加其溶质的方法变成饱和溶液7.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认识中,正确的是①二氧化碳比一氧化碳多一个氧原子;②二氧化碳可供绿色植物光合作用;③久未开启的菜窖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大;④二氧化碳能使干燥的石蕊纸花变红A.②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8.根据化学方程式S+O2SO2,无法获得的信息是()A.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 B.参加反应硫和二氧化硫的质量比C.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程度 D.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9.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沙里淘金 B.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C.稀有气体在通电时发出五颜六色的光 D.在口中咀嚼米饭或馒头时感到有甜味10.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事实,有明显错误的是()A.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总在不断地运动B.1滴水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C.水通电分解为氢气和氧气﹣﹣化学反应中分子是可分的D.将空气进行加压液化﹣﹣分子的体积变小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一定条件下,4.8gCH4与12.8g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0.8gH2O、5.6gCO和物质X.则X的质量为_____g;化学方程式为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煤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将煤通过一定方式可转化为汽油,乙醇(C2H5OH)和气体燃料。乙醇可用作燃料,我国已经推广使用一种车用乙醇汽油,这种汽油的燃烧废气对环境的污染较少。请计算:69g乙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多少?(要求写出计算过程)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乙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若69g乙醇不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则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2010年4月14日晨青海省玉树县发生7.1级大地震,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拯救生命是第一位的”,中国国际救援队的队员们带着搜救犬、设备,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当地投入救援工作,搜救犬的生物学特性是犬的嗅觉发达,对人体或尸体气味的敏感程度相当于人的100万倍,对灾害现场的幸存者和遇难者进行搜救,就是对犬这一特性的运用。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搜救犬能发现幸存者的原因是_____(选填序号)。A分子的质量很小B分子的体积很小C分子是不停运动的D分之间有间隔地震中许多原有的水源被破坏,新水源需检测和处理后才能成为饮用水。我国规定水质必须在感官性指标、化学指标、病理学指标等方面均达标方可成为生活饮用水。①感官性指标中有一项要求为不得含有肉眼可见物,水应澄清透明。为达到此要求,净化水时,可以通过加入絮凝剂凝聚、沉降,然后通过_____(填操作名称)而实现。②化学指标中含有水源的pH和硬度两项。测定液体pH的方法是_____。日常生活中如何区分硬水与软水?请简述实验步骤与现象:_____。③病理学指标中对细菌的含量有严格的限制。要杀灭细菌可以向水中加入_____等消毒剂,也可以通过_____操作,既杀灭细菌,又能得到几乎纯净的水。为防止灾后疫情的发生,某医疗小分队用溶质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溶液对灾民的居住环境进行消毒。现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溶液300kg,需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过氧乙酸溶液_____kg,配制的主要步骤是_____、_____、_____。14.同学们研学游出行大多会携带保温杯,小明同学的保温杯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标示的物质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1种即可)。(2)使用不锈钢做外壳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1点即可)。(3)鉴别涤纶和棉布的简易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的______(填“强”或“弱”)。空气中,铝比铁具有更好的抗腐蚀性,原因是___________(结合化学方程式解释)。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某研究性课题小组对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中和反应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如下探究:I:(1)甲同学为了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能够发生反应,设计并完成了如图1所示实验,则X是_____溶液。(2)乙同学用传感器探究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测定结果如图2所示。通过分析可知,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会_____(填“放出”或“吸收”)热量。60s时,溶液中的阴离子为_____(写离子符号)。Ⅱ:丙同学为了验证上述实验,也将盐酸滴入某氢氧化钠溶液中,发现有气泡产生,他认为该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原因用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为了测定该氢氧化钠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丙同学设计了如图3所示的实验装置。已知分液漏斗中装有10%的稀盐酸,装置内试剂均足量。[实验步骤]①按如图3连接好装置后,并检查装置气密性;②关闭K1和K2,向B装置中加入100.0g该氢氧化钠溶液样品(忽略原装置内空气中二氧化碳对实验的影响);③打开K2,向锥形瓶内滴加盐酸,直到B中不再产生气泡为止;④打开K1关闭K2,通入一段时间空气,至装置C中不再产生沉淀为止;[实验分析]①A装置的作用是_____。②若缺少步骤④,则测定结果将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实验反思]①有同学提出,图3装置不变,可以分别称量装置C反应前后的质量,其差量为装置B中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经进一步计算可求得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你是否同意该同学的意见?_____(填“同意”或“不同意”)。②下列各项措施中,能提高测定准确度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A缓缓滴加稀盐酸B增加盐酸的浓度C把稀盐酸换成稀硫酸D在装置B、C之间先后增加盛有饱和NaHCO3和浓硫酸的洗气瓶[定量分析]改进装置后,将装置C中的固液混合物过滤、洗涤、烘干后称得固体质量为3.94g。计算该氢氧化钠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_(写出计算过程)。16.课外小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对其性质进行研究。若打开止水夹K1,关闭K2,从长颈漏斗向装置C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通过分析A中的现象可证明CO2具有的性质是____。B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若打开止水夹K2、K4,关闭K1、K3,从长颈漏斗向装置C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当观察到______的现象时,证明E中CO2已集满。关闭止水夹K2、K4,打开K3,从分液漏斗向E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该实验中,能证明CO2与NaOH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D【解析】A.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生成物的质量,用两份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量相同。B.向一定质量分数的盐酸中不断加水,酸性变弱,溶液的pH变大,但不会等于或大于7;C.向等质量的锌片、镁片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镁的活动性比锌的强,所以镁先完全反应,但是镁比等质量的的锌生成氢气多;D.向一定质量的氧化铜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NaOH溶液,氢氧化钠先与酸反应,后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选D2、A【解析】

A、柠檬酸、碳酸均属于酸,它们都能使石蕊溶液变红,故A正确;B、氮气、氢气都属于非金属单质,但氮气不具有可燃性,不能在氧气中燃烧,故B错误;C、氧化镁、氧化铝均属于金属氧化物,但氧化镁、氧化铝都不能溶于水,故C错误;D、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否则会降低肥效,故D错误。故选A。3、B【解析】

A、二氧化硅是非金属氧化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是置换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

C、硅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比氧元素少,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该反应体现了C的还原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点睛】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是置换反应。4、C【解析】

设化合物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x,依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有(+1)+x+(﹣2)×3=0,解得x=+5;故选C。5、D【解析】

A、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二氧化锰是由锰、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铁粉是由铁元素组成的单质。A错误;B、合金是金属材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材料。B错误;C、置换反应、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均属于化学反应。C错误;D、物质的燃烧、中和反应都是放热反应。高温分解石灰石需要吸收热量,属于吸热反应。D正确。故选D。6、C【解析】试题分析: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A选项t2℃时,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依次为:甲>乙>丙是正确的叙述;B选项若乙中含有少量杂质甲,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进行提纯是正确的叙述;因为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C选项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溶液,由t2℃降到t1℃时,析出甲的质量多是错误的叙述,没有说明溶液是否饱和;D选项三种不饱和溶液都可以通过增加其溶质的方法变成饱和溶液是正确的叙述;故选C考点:溶解度曲线的应用7、A【解析】

①1个二氧化碳分子比1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而不是二氧化碳比一氧化碳多一个氧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②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可供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故选项说法正确。

③久未开启的菜窖中蔬菜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故选项说法正确。

④二氧化碳不能使干燥的石蕊纸花变红,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8、C【解析】

A、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获知反应物为硫和氧气,生成物为二氧化硫,不符合题意;B、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获知参加反应的硫和二氧化硫的质量比为1:2,不符合题意;C、根据化学方程式不可以获知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程度,符合题意;D、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获知参加反应的条件是点燃,不符合题意。故选C。9、D【解析】

A、沙里淘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稀有气体在通电时发出五颜六色的光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在口中咀嚼米饭或馒头时感到有甜味过程中说明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10、D【解析】

A、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酒精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酒香,不符合题意;B、1滴水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不符合题意;C、水通直流电分解,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氧分子分别聚集成氢气、氧气,该事实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不符合题意;D、将空气进行加压液化,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水通直流电分解,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氧分子分别聚集成氢气、氧气,该事实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1.23CH4+4O26H2O+2CO+C【解析】反应前后质量总和不变列等式:4.8g+12.8g=10.8g+5.6g+X解得X=1.2g;甲烷不充分燃烧时会产生碳也可能是二氧化碳,所以暂时不处理X,但是甲烷、氧气、水、一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3:4:6:2;将甲烷燃烧的方程式配平得:3CH4+4O26H2O+2CO+aX(设X的系数为a);根据元素守恒和原子守恒,反应前碳原子3个,氢原子12个,氧原子8个,反应后现有碳原子2个,氢原子12个,氧原子8个,缺一个碳原子,所以a为1,而X只能是碳原子。则有化学方程式3CH4+4O26H2O+2CO+C。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1)132g(2)2:9【解析】

(1)设69g乙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x=132g;(2)69g乙醇中碳元素的质量为69g××100%=36g;氢元素的质量为69g××100%=9g;生成水的质量为:=81g,生成的一氧化碳中的碳元素的质量为36g-88g×=12g;一氧化碳的质量为=28g,则生成一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C过滤把pH试纸放于玻璃片(或表面皿)上,用纯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体滴到pH试纸上,再与比色卡对照加肥皂水振荡,若出现较多泡沫为软水,否则为硬水漂白粉(或氯气、二氧化氯和臭氧等,一种即可)蒸馏10计算称量(量取)溶解(稀释)【解析】

(1)因为分子总是不断运动的,所以搜救犬能够闻到特殊的气味。故填C。(2)①过滤可以除去不溶于水的物质。故填过滤。②可以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故填把pH试纸放于玻璃片(或表面皿)上,用纯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体滴到pH试纸上,再与比色卡对照。③向水中加入消毒剂,或加热蒸馏都可以消毒。故填漂白粉(或氯气、二氧化氯和臭氧等,一种即可);蒸馏。(3)设需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过氧乙酸溶液的质量为X,则:300kg×0.5%=X×15%X=10kg。配制溶液时的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稀释)。14、塑料(或涤纶)不锈钢耐腐蚀,经久耐用(其他合理答案均可)灼烧,闻气味强,4Al+3O2===2Al2O3,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铝进一步氧化【解析】本题考查了常见物品材质的识别,合金,涤纶和棉布的鉴别,金属的化学性质。内容较多,难度不大。(1)图中标示的物质中,不锈钢外壳、铝合金扣环是用金属材料制成,塑料壶盖、涤纶腕带是用有机合成材料制成,棉布隔热套是用天然材料制成,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塑料(或涤纶);(2)使用不锈钢做外壳的优点是不锈钢耐腐蚀,经久耐用等;(3)涤纶燃烧产生刺激性气味,棉布燃烧会产生烧纸的气味。鉴别涤纶和棉布的简易方法是灼烧,闻气味;(4)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铝排在铁之前,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的强;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铝进一步氧化,铝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Al+3O2=2Al2O3。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酚酞放出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偏小不同意A2.12%【解析】

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同时生成碳酸钠和水,稀硫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详解】I:(1)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图1酸碱中和反应的颜色变化,溶液先变红再变无色是用了指示剂的原因,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变红的指示剂为酚酞试液,故X是酚酞溶液。(2)由图2可知,随着反应的进行,在反应结束前,温度是逐渐升高的,故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会放出热量;在反应进行中,溶液的pH值小于7逐渐到大于7,得出此反应是往盐酸溶液中逐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在约45秒时,溶液pH=7,反应恰好完全,60s时,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溶液中的阴离子为氯离子,氢氧根离子,离子符号为。Ⅱ: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同时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分析]①此实验是B装置产生的二氧化碳鼓入C装置完成实验及数据的测定。为了使B装置产生的二氧化碳全部进入C装置,用空气促使气体进入,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影响到C装置的数据测定。故A装置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②若缺少步骤④,即反应停止后就停止通入空气,则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无法全部进入吸收装置C,测得二氧化碳的质量会偏小,测得碳酸钠的质量会偏小。[实验反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