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十七中学2024年中考化学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_第1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十七中学2024年中考化学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_第2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十七中学2024年中考化学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_第3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十七中学2024年中考化学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_第4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十七中学2024年中考化学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十七中学2024年中考化学考前最后一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榴莲被誉为“果中之王”,切开榴莲时可闻到特殊香味,这说明()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质量很小C.分子体积很小D.分子间有间隔2.小明因胃酸过多出现反酸现象,他吃下列哪种食物可以暂缓症状一些食物的近似pH(常温)pH3.5~4.52.9~3.36.3~6.67.6~8.0食物葡萄汁苹果汁牛奶鸡蛋清A.葡萄汁B.苹果汁C.牛奶D.鸡蛋清3.如图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 B.闻气体气味 C.读液体体积 D.给液体加热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测溶液pH B.稀释浓硫酸C.取用锌粒 D.蒸发结晶5.下列物质溶于水后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A.硝酸铵 B.硫酸铵 C.浓硫酸 D.火碱6.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是杂质),所用试剂及方法均正确的是A.铜粉(碳粉)——在空气中灼烧B.氯化亚铁溶液(氯化铜)——加过量的锌粒、过滤C.氢氧化钠(碳酸钠)——加适量的稀盐酸、蒸发D.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干燥7.盐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下列物质属于盐的是()A.Na2CO3 B.K2O C.Ba(OH)2 D.H3PO48.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能在pH=13的无色透明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K+、Cu2+、Cl﹣、SO42﹣ B.Mg2+、Na+、Cl﹣、CO32﹣C.Na+、Ba2+、Cl﹣、NO3﹣ D.H+、NH4+、NO3﹣、Cl﹣9.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表:物质abcd反应前的质量/g6.414.03.21.0反应一段时间后的质量/g10.07.2x1.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a和b是反应物 B.x=3.2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d一定是催化剂10.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一部分。如图是某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图示中x的值为2B.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C.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D.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4:311.有X、Y、Z三种金属,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Z表面有银析出,而Y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弱的顺序正确的是()A.X、Y、Z B.X、Z、YC.Y、Z、X D.Z、Y、X12.下列是我国“国家节水标志”的是A. B. C. D.13.工业上用甲和乙反应制备燃料丙。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A.甲的化学式为CH2B.反应中甲、乙、丙的分子个数比为2:1:1C.甲、乙、丙都是氧化物D.丙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2:3:814.人们常在可燃物建筑材料中添加阻燃剂以防止火灾。Mg(OH)2是一种常见的阻燃剂,在380℃时分解成水蒸气和耐高温的MgO,并吸收大量的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Mg(OH)2分解吸热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Mg(OH)2分解吸热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C.Mg(OH)2分解的产物能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D.MgCO3比CaCO3易分解,也可作阻燃剂15.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应用一定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A.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B.服用含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C.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D.用NaOH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完成相应填空。(1)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磁铁矿在高温下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工业炼铁的主要设备名称是_________。(2)稀硫酸除去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3)硫酸铵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加热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___反应。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下表给出了氯化钠和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推断:温度/℃10203040溶解度/g氯化钠35.836.036.336.6碳酸钠12.221.839.749.6(1)20℃时,将100g水加入30g碳酸钠中,充分搅拌后得到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40℃时,将50g水加入30g氯化钠中,充分揽拌后所得溶液质量为__g。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__℃之间应出现交点。氯化钠固体混有少量碳酸钠时,提纯氯化钠可用__方法。18.(8分)某实验室欲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现实验室只有含少量的固体药品.如图所示为和的溶解度曲线,50℃时,将85.5g固体药品溶于100g水中,得到的是______的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将提纯的方法是______.小明用提纯后的固体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溶液,其操作步骤是:计算、_____、量取、溶解.经检测,小明所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______.①固体仍然不纯;②溶解前,烧杯中有水;③量取水时,俯视读数;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将所配制的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为3%,需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的硝酸钾溶液______g。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兴趣小组的利用提供的试剂:稀硫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和紫色石蕊溶液。探究酸碱盐的性质。小清同学将氯化钠溶液加入到稀硫酸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而将混合溶液加热一段时间后,意外地闻到刺激性气味。[提出问题]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什么?[猜想与假设]猜想1.可能是二氧化硫猜想2.可能是氯化氢猜想3.可能是氨气大家讨论后认为猜想3不合理,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查阅资料]SO2和CO2的化学性质相似,都能使澄清灰水变浑浊。写出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钙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探究]如图所示,小诚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观察到_________,于是他认为猜想2正确。[评价与改进]小煜认为小诚的结论不科学,于是他利用提供的试剂通过实验确认了猜想2正确。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如图所示,将产生的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加热氯化钠与硫酸的混合溶液得到的气体是氯化氢[拓展应用]实验室可用氯化钠和硫酸反应制取氯化氢气体,已知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请推测实验室制取氯化氢气体最适宜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A.加热氯化钠溶液和稀硫酸的混合物B.加热氯化钠固体和稀硫酸的混合物C.加热氯化钠固体和浓硫酸的混合物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A【解析】我们能闻到榴莲散发出来的特殊香味,是因为榴莲中含有特殊香味的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运动到了我们的鼻子中,说明了分子在不断运动。点睛: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就是指利用分子与原子的“质量小,体积小,总是在不停的运动,彼此之间有间隔;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不同”。2、D【解析】

小明因胃酸过多出现反酸现象,应服用弱碱性食物缓解;A、葡萄汁的pH为4,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B、苹果汁的pH为3,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C、牛奶的pH为6.3~6.6,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D、鸡蛋清的pH为7.6~8.0,大于7,显碱性,故选项正确。故选:D。3、B【解析】

A、倾倒液体时,标签应该对着手心,防止标签被药品腐蚀,取下的瓶塞应倒放在实验台上,防止瓶塞被污染进而污染药品;瓶口紧贴试管口,防止药品洒出,图示实验操作错误;B、闻气体的气味时,防止气体有毒,应用手轻轻扇着闻,不能直接将鼻子凑到瓶口闻,图示实验操作正确;C、读液体体积时,应使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弯月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示实验操作错误;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外焰温度更高,应该使用外焰加热,图示实验操作错误。故选B。4、D【解析】

A.测pH试纸的方法为:将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点滴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故A错误;B、稀释浓硫酸时,必须将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要用玻璃棒搅动液体,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B错误;C、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故C错误;D、蒸发操作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过热液体溅出,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5、A【解析】

A、硝酸铵溶于水时会吸收热量,所以溶于水后溶液温度明显降低,故正确;B、硫酸铵溶于水时也会吸收热量,但不明显,故错误;C、浓硫酸溶于水时会放出热量,故错误;D、火碱(氢氧化钠)溶于水时会放出热量,故错误。故选A。【点睛】根据溶于水时硝酸铵吸热,浓硫酸溶于水时放热,火碱溶于水时放热。虽然硫酸铵溶于水时也吸热,但由于吸热不明显,故也不选。6、D【解析】

除杂的原则是所加试剂与杂质反应的同时不能引进新的杂质,主要物质可以多但不能少。【详解】A、铜能与氧气反应转化为氧化铜,选项A不正确;B、引进了新杂质氯化锌,氯化亚铁也被反应了,选项B不正确;C、盐酸能与氢氧化钠反应,选项C不正确;D、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除去,干燥后得到一氧化碳,选项D正确。故选D。7、A【解析】

A.Na2CO3是由钠离子与碳酸钙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选项正确;B.K2O是由钾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氧化物,不属于盐,选项错误;C.Ba(OH)2是钡离子与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属于碱,不属于盐,选项错误;D.H3PO4是由氢离子和磷酸根构成的化合物,属于酸,不属于盐,选项错误,故选A。【点睛】盐是由金属离子与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常见的酸根离子有CO32-、SO42-、NO3-、Cl-等。8、C【解析】

pH为13的水溶液显碱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OH-;

A、Cu2+、OH-能结合生成氢氧化铜沉淀,不能在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B、Mg2+、OH-能结合生成氢氧化镁沉淀,不能在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C、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在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选项正确。

D、H+、OH-能结合生成水,NH4+、OH-能结合生成氨气和水,不能在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共存问题,判断物质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要注意在碱性溶液中共存及特定离子的颜色。9、C【解析】反应后质量增多的物质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增多的质量是生成的质量,减少的质量是参加反应的质量。a质量增多,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10.0g-6.4g=3.6g,b质量减少,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14.0g-7.2g=6.8g,d的质量不变,可能作催化剂,6.8g>3.6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c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6.8g-3.6g=3.2g,该反应是:b=a+c。A.b是反应物,错误;B.x=3.2+3.2=6.4,错误;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正确;D.d可能是催化剂,错误。故选C。点睛:首先根据反应前后的差量判断出物质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出待测质量的物质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问题即可迎刃而解。10、D【解析】

由反应的图示可知,化学方程式为:4NH3+3O22N2+6H2O。【详解】A、由上述方程式可知,图示中x的数值为2,故A正确;B、该反应中NH3中氮元素显-3价,氮气是单质氮元素化合价为0价,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故B正确;C、该反应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C正确;D、由上述方程式可知,反应中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2×28):(6×18)=14:27,故D错误。故选D。【点睛】根据变化微观示意图及粒子构成模拟图,根据分子由原子构成等特点,正确判断变化中的物质构成,是解答本题的基本方法。11、B【解析】

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很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说明X的金属活动性强于Y、Z;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Z表面有银析出,而Y没有变化。说明Z的活动性强于Y,根据以上实验事实,断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XZY,故选B。12、B【解析】

A、该图标是禁止吸烟标志,故选项错误;B、该图标是节约用水标志,故选项正确;C、该图标是PVC循环使用标志,故选项错误;D、该图标是有毒品标志,故选项错误。故选B。13、D【解析】

A、根据甲物质的分子微观示意图可知,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2H4;故结论A不正确;

B、根据三种物质的分子微观示意图可知,用甲和乙反应制备丙的化学方程式为C2H4+H2O═C2H6O,反应中甲、乙、丙的分子个数比为1:1:1;故结论B不正确;

C、依据氧化物是含有氧元素的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而根据甲物质的化学式C2H4可知它不是氧化物,乙物质的化学式为H2O可知它是氧化物,丙物质的化学式为C2H6O,共含有三种元素所以不是氧化物;故结论C不正确;

D、根据丙物质的分子微观示意图可知,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2H6O,则该物质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16=12:3:8;故结论D正确;

故选:D。14、A【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灭火的原理: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详解】A、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的属性,是不会改变的,只能改变可燃物的温度,故A错误;B、Mg(OH)2分解吸热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故B正确;C、Mg(OH)2分解的产物水蒸气和耐高温的MgO,可以隔绝氧气或空气,故C正确;D、碳酸镁和碳酸钙都不具有可燃性,受热都会分解出二氧化碳,都可作阻燃剂,故D正确。故选A15、C【解析】

A、氢氧化钙与酸性物质发生中和反应,故与中和反应原理有关,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氢氧化铝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为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熟石灰与硫酸铜的反应为碱和盐的反应,不是中和反应,故C错误,符合题意;D、氢氧化钠与硫酸的反应为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高炉复分解【解析】

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写、配、注、等)进行书写;再根据反应特征确定反应类型.【详解】(1)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磁铁矿在高温下炼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工业炼铁的主要设备名称是高炉;(2)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硫酸铵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加热,生成硫酸钠、氨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点睛】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判定反应类型的能力,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写、配、注、等)、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特征即可正确解答本题。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饱和;68.3;增大,20﹣30;蒸发结晶。【解析】

(1)2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是21.8g,将100g水加入30g碳酸钠中,充分搅拌后得到饱和溶液;(2)4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6g,表示在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6.6g氯化钠,所以将50g水加入30g氯化钠中,充分揽拌后所得溶液质量为50g+18.3g=68.3g;(3)碳酸钠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根据表中溶解度的大小可知,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20﹣30℃之间应出现交点;(4)氯化钠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不明显,碳酸钠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明显,所以氯化钠固体混有少量碳酸钠时,提纯氯化钠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