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 《生物化学检验》 课程教案_第1页
医学院 《生物化学检验》 课程教案_第2页
医学院 《生物化学检验》 课程教案_第3页
医学院 《生物化学检验》 课程教案_第4页
医学院 《生物化学检验》 课程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学院《生物化学检验》课程教案

教研室生化检验课程生物化学检验专业(层次)医学检验(专科)

教材生物化学检验章节第一章绪论补充一生物化学检验的标本学时2

的1、掌握生物化学检验的任务;标本的采集和处理。

要2、熟悉生物化学检验的研究领域;影响检验结果的生物学因素。

求K4

教3、了解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发展。

教学

学容绪论;生物化学检验的标本。

要学

点重点:标本的采集和处理。

点难点: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发展;影响检验结果的生物学因素。

教学

体课堂讲授为主,多媒体教学为辅

复习

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等概念及其主要内容

旧课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研究领域

(一)概念:

(二)任务:以检验方法、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和检验质量的保证为主,并对检验结果及其临床意义

作出评价,为临床提供正确、有用的实验室信息。二、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研究进展。

(三)生物化学检验包括:①普通生化检验;②特殊生化检验;③急诊生化检验;④床旁生化检验。

二、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发展

三、标本的采集

教讲

授(一)检验申请单

学新(二)血液标本的采集:静脉采血法(最常见);动脉采血法;真空采血法。

(三)尿液标本的采集:采集方法;注意事项

过(四)特殊标本的采集:

四、标本的处理

(一)抗凝剂;(二)防腐剂;(三)标本的分离储存和转运

五、影响检验结果的生物学因素

(一)生理因素的影响

(二)饮食和药物的影响

提常见的采血方法有哪儿种?

课堂掌握生物化学检验的任务;标本的采集和处理;熟悉生物化学检验的研究领域;影

小节响检验结果的生物学因素。

作业标本在贮存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事情?

参考张纯洁.生物化学检验.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书目李萍.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周新.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医学院《生物化学检验》课程教案

教研室生化检验课程生物化学检验专业(层次)医学检验(专科)

教材生物化学检验章节第二章生物化学检验实验室基本知识学时2

学1、掌握实验用纯水的三级标准;实验方法的分级、标准品分级及相互之间的联

目的系。

求2、熟悉纯水的制备方法;实验方法选择的的原则和步骤。

3、了解水的纯度检查。

学学

容实验用纯水;实验方法的选择。

求点重点:掌握实验方法的分级、标准品分级及相互之间的联系。

难难点:水的纯度检查;方法的分级、标准品分级及相互之间的联系。

体课堂讲授为主,多媒体教学为辅

复习

生物化学检验标本的采集和处理

旧课

一、实验用纯水

(一)纯水的制备方法(电阻率越高越好)

1、蒸镭法:将自来水(或天然水)在蒸播器中加热汽化,然后冷凝水蒸气即得蒸镭水。蒸储

水在25℃时其电阻率为1X10'。•cm左右。

离子交换法:25℃时电阻率达5X10'Q.cm以上;3、电渗透法:电阻率•般在10,〜10'Q-cm

4、炭吸附法;5、超滤膜法;6、混合纯化系统

(二)水的纯度检查

1、电阻率:纯水>2M。-cm;2、可溶性硅检验;3、细菌菌落计数:4、实验用纯水标准:

讲CAP标准,美国NCCLS标准

教授实验方法的选择

新1、实验方法选择的目的:

学课2、实验方法的分级:

①决定性方法;②参考方法;③常规方法。

过3、标准品的分级:

①级标准品(原级参考物);②二级标准品(次级参考物):③校准品。

程4、实验方法选择的原则:实用性;可靠性。

5、实验方法选择的步骤

①广泛查阅文献:

②选定候选方法:

③候选方法的初步实验:包括标准曲线和重复性;质控血清和新鲜标本的重复实验;分析浓

度不同的标本,与公认的参考方法的结果对比。

课堂

试举例说明你所知道的某检测指标的决定性方法。

提问

课堂掌握实验用纯水的三级标准;实验方法的分级、标准品分级及相互之间的联系,

小节熟悉纯水的制备方法;实验方法选择的的原则和步骤。

布置

试比较决定性方法,参考方法和常规方法具体有哪些不同。

作业

参考张纯洁.生物化学检验.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书目周新.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2

***医学院《生物化学检验》课程教案

教研室生化检验课程生物化学检验专业(层次)医学检验(专科)

教材生物化学检验章节第二章生物化学检验实验室基本知识学时2

教学1、掌握实验误差的定义、分类和表示方法,方法评价实验尤其是回收试验和干

目扰试验的原理和操作。

求2、熟悉方法评价的基本内容和步骤,方法评价的指标。

教3、了解方法性能判断的指标。

学教学

实验方法的评价

要内容

求点重点:掌握方法评价实验尤其是回收试验和干扰试验的原理和操作。

难难点:方法性能判断的指标。

教学

课堂讲授为主,多媒体教学为辅

媒体

复习

实验用纯水;实验方法的选择

旧课

一、实验误差:是量值的给出值与其客观真值之差。

(一)实验误差的分类:1、系统误差:包括恒定系统误差和比例系统误差:2、随机误差

(二)实验误差的表示方法:1、平均误差;2、标准差;3、绝对误差和绝对偏差;4、相对误

差和相对偏差;5、变异系数。

二、方法评价的基本内容和步骤

三、方法评价指标:1、精密度:表示测定结果中随机误差大小程度;2、准确度:是指测

定结果与真值接近的程度;3、特异度和干扰;4、检测能力:

四、评价实验

教讲(一)重复性实验:1、目的;2、实验形式与方法;3、注意事项。

授(二)回收试验:1、方法;2、回收率计算;3、注意事项;4、举例。

学新(三)干扰试验:1、方法;2、举例;3、注意事项

课(四)方法比较试验:1、方法;2、比较方法的选择;3、注意事项;4、统计处理。

过五、方法性能判断

(一)方法学性能标准

程1、允许分析误差:表示95%标本的允许误差限度,或95%的病人标本其误差应小于这个限度,

用其表示。

2、医学决定水平:为对临床病人的诊疗具有医学判断作用的临界分析物浓度,用乂表示。

(二)方法性能判断指标

1、单值判断指标:计算公式;应用举例。

2、可信区间判断指标(了解)

提1、什么叫精密度;2、什么叫准确度?3、什么叫干扰?

课K0

,

4\节掌握方法评价实验尤其是回收试验和干扰试验的原理和操作。

布置

简述回收试验和干扰试验的注意事项。

作业

参考安乙敏主编:生化检验学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第1版

书目张纯洁.生物化学检验.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李萍.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周新.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3

***医学院《生物化学检验》课程教案

教研室生化检验课程生物化学检验专业(层次)医学检验(专科)

教材生物化学检验章节第二章生物化学检验实验室基本知识学时2

教学

目1、掌握诊断性能评价的指标。

和2、熟悉参考值和医学决定水平的概念。

求3、了解受试者工作曲线的应用和用途。

教学

学实验的诊断性能评价。

内容

要学

求点重点:诊断性能评价的指标和应用。

难难点:受试者工作曲线的应用和用途。

体课堂讲授为主,多媒体教学为辅

复习

实验方法的评价

旧课

一、参考值和医学决定水平

(•)参考值和参考范围

均值(兄)即为参考值;以健康人群的95%分布区间(招±2S)即为参考范围。

(二)医学决定水平

二、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预测值和似然比

(一)诊断实验和金标准

讲1、诊断试验:指•般实验检查方法,具有费用低,操作方便,对病人无损害,快速等优点。

教授2、金标准:指通过活检、尸检、外科手术、随访等所作出的决定性诊断。

新(二)诊断敏感度:在金标准诊断为“有病”的患者中用诊断试验检出的阳性百分率,即为真

学课阳性率

(三)诊断特异度:金标准诊断为“无病”的非患病者用诊断试验检出的阴性百分率,为真阴

过性率

(四)诊断准确度:用诊断试验能准确划分患者和无病者的百分率。

程(五)预测值:为一项诊断试验确定或排除某疾病存在与否的诊断概率。

(六)似然比:帮助医生判断病人患病的可能性。

(七)诊断试验评价指标的应用

三、受试者工作曲线(R0C曲线)

1、ROC曲线的绘制;2、ROC曲线的应用。

课堂

方法学性能标准有何意义?

提问

堂掌握诊断性能评价的指标;熟悉参考值和医学决定水平的概念;了解受试者工

作曲线的应用和用途。

布置

简述如何进行方法学性能分析。

作业

参考张纯洁.生物化学检验.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书目周新.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李艳.生物化学检验一理论与临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4

***医学院《生物化学检验》课程教案

教研室生化检验课程生物化学检验专业(层次)医学检验(专科)

教材生物化学检验章节补充二生物化学检验的质量控制学时2

教学

目1、掌握临床生化检验全过程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及室内质量控制的主要方法。

和2、熟悉室内质量控制的任务及失控后的处理和原因分析。

3、了解多规则质控技术。

教学

学容全过程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室内质量控制的主要方法。

要教学

重点:临床生化检验全面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及室内质量控制的主要方法。

求重点

难点难点:室内质量控制的主要方法。

教学

课堂讲授为主,多媒体教学为辅

媒体

复习

实验的诊断性能评价

旧课

-、全面质量控制的内容及影响测定结果的常见因素:

(一)全面质量控制的内容:

1、分析前质量保证:①人员的素质和稳定性;②实验室的设置和工作环境:③实验仪

器的质量保证;④病人准备。⑤标本采集和处理。

2、分析中的质量控制:室内质控和结果分析。

3、分析后的质量评估:参加室间质量评价。

教讲二、室内质量控制

(一)室内质量控制的任务:1、人员培训;2、建立标准化操作规程:3,仪器的检定和校准;

学4、质控品:包括种类、特性、正确使用和保存。

(二)室内质量控制的主要方法:

1、确定质量目标:包括总分析误差目标和分析变异目标。

2、设定靶值和控制限:稳定性较长的质控品;稳定性较短的质控品;特殊情况。

3、绘制Levey-Jennings质控图:a、方法b、结果分析;

4、多规则质控技术:a、方法b、判断规则;

5、失控后处理及原因分析。

课堂

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控制的目的是什么?

提问

课堂临床生化检验全过程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及室内质量控制的主要方法;室内质

小节量控制的任务及失控后的处理和原因分析;多规则质控技术。

布置

如何设定稳定性较长的质控品的靶值和控制限?

作业

参考张纯洁.生物化学检验.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书目周新.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孙荣武,王鸿利.临床实验诊断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5

***医学院《生物化学检验》课程教案

教研室生化检验课程生物化学检验专业(层次)医学检验(专科)

教材生物化学检验章节补充二生物化学检验的质量控制学时2

教学

目1、掌握室间质量评价的概念和方法,VIS评分法和PT方案的操作和判断指标。

和2、熟悉试剂盒的选择和评价。

教3、了解实验室认可的定义和组成。

学容室间质量评价;实验室认可;试剂盒的选择和评价。

要学

点重点:室间质量评价的概念和方法;VIS评分法和PT方案的操作。

点难点:VIS评分法和PT方案的判断指标;试剂盒的选择和评价。

教学

课堂讲授为主,多媒体教学为辅

媒体

课全过程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室内质量控制的主要方法。

一、室间质量评价

(一)室间质量评价的定义:多家实验室分析同一标本,由外部独立机构收集、分析和反馈实

验室检测结果,评定实验室常规工作的质量,观察试验的准确性,建立起各实验室分析结果

之间的可比性。

(二)室间质评的目的和条件:

1、目的:见书

2、条件:①组织者;②参加单位:需有完善的室内质控制度;③要有良好质控血清作为调查

样本;④调查样本的定值方法要可靠,应有参考实验室作后盾;⑤统一测定方法及校准品。

教讲(三)室间质评的方法:

授1、能力比对检验,即PT方案:方法、计算、判断指标、失控后处理及用途和意义。

学课2、变异指数得分法,即VIS评分法:方法、计算、判断指标和失控后处理。

二、实验室认可

()定义:由权威性专业组织按照定的标准对实验室或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检查、考核,

认可能够开展或胜任某些工作,并授予资格的过程。

程(二)基本组成:1、认可委员会;2、系列标准及档案;3、经选拔和培训并取得资格的评审

员。

三、试剂盒的选择和评价

1、生化试剂盒的发展历史

2、试剂盒的选择和评价:a、外包装;b、质量初评;c、性能特征评估(细评):包括准确

度、精密度、抗干扰能力、线性范围和稳定性。

课堂

评价评分法的优缺点。

提问VIS

堂室间质量评价的概念和方法,VIS评分法和PT方案的操作和判断指标;实验室

认可的定义和组成;试剂盒的选择和评价。

布置

描述我国室间质评的标准。

作业

参考张纯洁.生物化学检验.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书目周新.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孙荣武,王鸿利.临床实验诊断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6

***医学院《生物化学检验》课程教案

教研室生化检验课程生物化学检验专业(层次)医学检验(专科)

教材生物化学检验章节第三章光谱分析技术学时2

教学1、掌握分光光度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定性和定量方法。

2、熟悉分光光度计的的基本结构和操作方法光源检查和波长校正、原子分光光度

求计的类型和影响荧光分析的因素。

教3、了解其他光谱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在生化检验中的应用。

学教学

光谱分析技术。

要内容

教学

求重点重点:吸收光谱分析法的测定原理

难点难点:发射光谱分析法和散射光谱分析法的原理及应用:

教学

媒体课堂讲授为主,多媒体教学为辅

课室间质量评价;实验室认可:试剂盒的选择和评价。

一、光谱检验技术:

(一)吸收光谱分析法;

1、可见一紫外光分光光度法:

①检测原理:

②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和操作方法;

③分光光度计的光源检查和波长校正:a、光源检查即波长初步检查;b、波长校正

教授

③分光光度技术的定性和定量方法;

课(二)其它光谱分析技术:

1、火焰光度法基本原理和仪器组成;

过2、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仪器组成和特点;

3、荧光光度分析法

①荧光分析的基本原理;

②影响荧光分析的因素;

③荧光分析技术的应用。

课堂1、光谱检验技术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提问2、可见光的波长范围是多少?

堂掌握光谱分析中的对比法、摩尔吸收系数法、荧光法和比浊法测定的方法原理,

在生化检验中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作业1、光谱检验技术的分类2、分光光度计的检测原理。

参考沈霞,李定国,等.现代生物化学检验与临床实践.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书目1999

陈惠黎.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年

张纯洁.生物化学检验.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7

***医学院《生物化学检验》课程教案

教研室生化检验课程生物化学检验专业(层次)医学检验(专科)

教材生物化学检验章节第五章酶学分析技术学时2

学1、掌握酶活性的国际单位定义,酶活性浓度的表示方法及酶活性单位的计算公

目式。

求2、熟悉酶促反应进程;酶促反应底物动力学。

教3、了解Km《直、Vgx值的应用及心和丫用的测定。

学教学

酶活性测定的基本知识。

要内容

教学

勤重点:酶活性的国际单位定义以及酶活性单位的计算公式。

难难点:酶活性单位的计算公式。

体课堂讲授为主,多媒体教学为辅

复习

光谱分析技术。

旧课

一、醐活性的表示方法

(一)酶活性单位:

酶的国际单位:在特定条件下,1分钟能转化1微摩尔底物(|imol/min)的酶量为一个国际

单位。

Katai单位:即每秒钟转化1个摩尔底物(mol/s)的酶量。

讲(二)酶活性浓度:每单位体积所含的酶活性单位,以IU/L或U/L来表示。

授二、醐活性单位的计算

新三、酶促反应进程:包括延滞期、线性期和偏离线性期。

过四、酶促反应底物动力学

(一)米氏常数K的定义和应用

(二)V1rax的应用

(三)心和Vmax的测定

提酶含量如何表示?

课m掌握酶活性的国际单位定义,酶活性浓度的表示方法及酣活性单位的计算公式;

F\Z

节熟悉酶促反应进程;酶促反应底物动力学;了解值、Vgx值的应用及Km和

Vgx的测定。

布置

的活性的国际单位定义是什么?

作业

参考张纯洁.生物化学检验.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书目王坤,施前.实用诊断酶学.第2版,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

朱立华.实验诊断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

8

***医学院《生物化学检验》课程教案

教研室生化检验课程生物化学检验专业(层次)医学检验(专科)

教材生物化学检验章节第五章酶学分析技术学时2

1、掌握酶活性测定的连续监测法和定时法的概念、区别和结果的计算方法;酶

教学

目偶联反应的在酶活性测定和酶法分析代谢物中的应用;以NAD(P)H为指示

和系统和色素原底物在酶活性测定中的应用;

2、熟悉酶学分析在临床诊断上的应用。

3、了解同工酶测定和酶活性测定最适条件的选择。

教学酶活性测定方法及酶学分析的类型;同工酶测定;酶学分析在临床诊断上的应

内容

.用;酶活性测定最适条件的选择

点重点:睡活性测定的连续监测法和定时法的概念、区别和结果的计算方法;

点难点:酶偶联反应的在酶活性测定和酶法分析代谢物中的应用。

教学

课堂讲授为主,多媒体教学为辅

媒体

复习

酶活性测定的基本知识。

旧课

一、酶催化活性的测定方法:

(一)测定醐促反应速度的两类方法:

1、定时法:有别于终点法(end-pointassay)和两点法(two-pointassay)

2、连续监测法:典型的酶促反应过程一般包括延滞期(lagphase).线性期(linearphase)

和非线性期(nonlinearphase)。

讲(:)酶活性测定方法

教授1、直接法:

新①基于NADH或NADPH的反应原理;②基于人工合成色素原底物反应原理

学课③基于氧的消耗;④其他

2、间接法:①化学法;②酶偶联法。

过二、同工酶测定

三、醐学分析在临床诊断上的应用

程肝脏:ALT和AST;心梗:AST、LDH和CK统称为心肌酶,CK-MB更好。

胰腺炎:淀粉酶和脂肪酶;骨骼:ALP;骨骼肌:CK-MM;前列腺:ACP。

四、酶活性测定最适条件的选择

提连续监测法比定时法好在哪里?

课堂酶活性测定的连续监测法和定时法的概念、区别和结果的计算方法;酶偶联反

小节应的在酶活性测定和酶法分析代谢物中的应用。

布置

举例说明酶活性测定原理

作业

参考张纯洁.生物化学检验.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书目王坤,施前.实用诊断酶学.第2版,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

朱立华.实验诊断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

9

***医学院《生物化学检验》课程教案

教研室生化检验课程生物化学检验专业(层次)医学检验(专科)

教材生物化学检验章节第九章血浆蛋白质检验学时2

学1、掌握血浆蛋白质的组成、功能及分类;个别血浆蛋白质(前白蛋白、白蛋白)

目的的来源和生理功能;血清总蛋白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求2、熟悉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的概念和种类。

3、了解其他蛋白质的来源和生理功能。

学学

容体液蛋白质的基本情况;血清总蛋白测定。

求点重点:血浆蛋白质的组成、功能及分类;血清总蛋白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难难点: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的概念和种类。

体课堂讲授为主,多媒体教学为辅

复习

酶活性测定方法及酶学分析的类型

旧课

-、血浆蛋白质的组成、功能及分类

(一)血浆蛋白质的组成:血浆蛋白质有500种左右,绝大多数血浆蛋白质由肝脏合成,还有

少量由其它组织细胞合成。

(二)血浆蛋白质的功能:①营养作用。②维持血浆的胶体渗透压。③维持血浆的正常pH。④

运输作用。⑤免疫与防御功能。⑥催化作用。⑦代谢调控。⑧凝血、抗凝血及纤溶作用等。

(三)血浆蛋白质的分类:1、盐析法:将血浆蛋白质分为白蛋白和球蛋白两大类:2、醋酸纤

维素薄膜电泳:将血浆蛋白质分为白蛋白、a「球蛋白、。「球蛋白、B-球蛋白、纤维蛋白

原和Y-球蛋白六部分。

教二、个别血浆蛋白质:包括前白蛋白、白蛋白等十一种。

(一)来源

学(二)生理功能

三、疾病时的血浆蛋白质

过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的概念和种类。

四、血清总蛋白测定

程1、凯氏定氮法:是蛋白质测定的参考方法。

2、双缩腺法: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规的方法。

3,酚试剂法;4、比浊法;

5、染料结合法;6、紫外分光光度法;

7.折光测定法

课堂何为急性时相反应蛋白?课本中介绍的血浆蛋白质哪些属于急性时相反应蛋

提问白?

课堂掌握血浆蛋白质的组成、功能及分类;个别血浆蛋白质(前白蛋白、白蛋白)

小节的来源和生理功能;血清总蛋白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布置

简述双缩胭法测定血清总蛋白的原理。

作业

参考张纯洁.生物化学检验.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书目周新.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10

***医学院《生物化学检验》课程教案

教研室生化检验课程生物化学检验专业(层次)医学检验(专科)

教材生物化学检验章节第九章血浆蛋白质检验学时1

教学

目1、掌握血清白蛋白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和2、熟悉血清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的测定方法。

教3、了解尿液蛋白和脑脊液蛋白的检测。

学容体液蛋白质测定。

要学

点重点:血清白蛋白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点难点:血清白蛋白的方法学评价。

教学

课堂讲授为主,多媒体教学为辅

媒体

课体液蛋白质的基本情况;总蛋白测定。

一、体液蛋白质测定

测定方法可概括为:用免疫化学法特异地定量分析个别蛋白质;通过电泳技术

将蛋白质初步分离再半定量:用化学方法对体液蛋白质定性或定量。

(-)血清白蛋白测定

1、染料结合法:最常用的两种染料是溟甲酚绿(BCG)和溟甲酚紫(BCP)。BCG

法为推荐的方法。

评价:BCP法特异性较高,灵敏度较低,且与非人源性白蛋白结合力弱,不适

合其他动物标本的测定;

教讲BCG法灵敏度较高,特异性较低,30秒内对白蛋白特异,30秒后非特异性增高,

授故应尽量在30秒内完成测定。

学课2、盐析法:高浓度的中性盐可以沉淀水溶液中的蛋白质,是因为大量中性盐破

坏了蛋白质的水化膜,中和其所带的电荷从而使蛋白质分子聚集而沉淀。球蛋

过白可被较低浓度的中性盐沉淀,而白蛋白仍留在溶液中,分离后可测定溶液中

的白蛋白含量。

程3、电泳法: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或琼脂糖凝胶电泳。

4、免疫化学法

(二)血清球蛋白测定:不需单独测定血清球蛋白含量,用总蛋白含量减去白蛋白

含量即为血清中球蛋白的含量。

(三)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

(四)尿液蛋白测定

课堂

简述澳甲酚绿法测定白蛋白的原理。

提问

堂血清白蛋白的测定原理和方法。血清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的测定方法;尿液蛋

白和脑脊液蛋白的检测。

布置

为什么选择溟甲酚绿(BCG)法作为白蛋白测定的常规方法?

作业

参考张纯洁.生物化学检验.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书目周新.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11

***医学院《生物化学检验》课程教案

教研室生化检验课程生物化学检验专业(层次)医学检验(专科)

教材生物化学检验章节第十章血糖及糖复合物检验学时2

的1、掌握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病因学分型;血糖的测定方法(G0D法和己糖激酶法)。

要2、熟悉胰岛素降血糖的主要机制。

3、了解糖代谢紊乱的各种疾病。

教学1、概述

内容2、体液葡萄糖测定。(部分)

要学

求点重点: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病因学分型;血糖的测定方法(GOD法和己糖激酶法)

点难点:胰岛素降血糖的主要机制。

教学

媒体课堂讲授为主,多媒体教学为辅

复习

体液蛋白质测定

旧课

一、血糖的来源、去路和调节

(一)糖的来源与去路:

1、来源:①食物:②肝糖原分解;③糖异生作用:④单糖转化

2、去路:①氧化分解供能;②合成糖原;③转变为非糖物质;④转变成其它糖及糖衍生物

(二)血糖浓度的调节:肝脏、神经系统、激素的调节作用。

二、糖代谢紊乱

(一)概念:高血糖症是指空腹血糖浓度超过7.3mmol/L»

(二)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教症状+随机血浆葡萄糖》11.lmmol/L(200mg/dD,或空腹血浆葡萄糖27.Onunol/L(126mg/dl),

或口服糖耐量试验中两小时血浆葡萄糖>11.Immol/L(200mg/dl)。

学(三)糖尿病的分类

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继发性糖尿病

过(四)主要代谢异常:1、糖代谢异常;2、脂类代谢异常

三、血糖测定:按原理可分为3类:无机化学法、有机化学法和前法。

程(一)无机化学法:氧化亚铜法

(二)有机化学法:邻甲苯胺法的原理和方法学评价。

(三)酶法:常规方法是葡萄糖氧化酶法,参考方法是己糖激酶法。

1、己糖激酶法:原理见书;2、葡萄糖氧化酶(GOD)法:原理见书。

课堂

糖尿病的最新分型标准是什么?

提问

课堂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病因学分型;血糖的测定方法;胰岛素降血糖的主要机制。

小节糖代谢紊乱的各种疾病。

布置我国临床检验中心推荐的血糖测定常规方法是()

作业A.GOD法B.己糖激酶法C.邻甲苯胺法D.葡萄糖脱氢醐法

参考何戎华.糖尿病现代诊疗.江苏: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书目张纯洁.生物化学检验.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12

***医学院《生物化学检验》课程教案

教研室生化检验课程生物化学检验专业(层次)医学检验(专科)

教材生物化学检验章节第十章血糖及糖复合物检验学时1

的1、掌握葡萄糖耐量试验的原理和方法。

要2、熟悉各种糖尿病监控指标的生理意义和测定方法。

3、了解其他体液葡萄糖的测定。

教学1、葡萄糖耐量试验的原理和方法。

内容2、各种糖尿病监控指标的生理意义和测定方法。

点重点:葡萄糖耐量试验的原理和方法。

点难点:葡萄糖耐量试验的原理和方法。

体课堂讲授为主,多媒体教学为辅

LA

复习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病因学分型;血糖的测定方法;胰岛素降血糖的主要机制。

旧课上次课选择题答案为A

一、糖耐量试验:口服或注射一定量葡萄糖后,每间隔一定时间测定血糖水平。

(一)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1、适应症

2、糖耐量试验的标准化

3、临床意义

讲(1)糖尿病性糖耐量:空腹血糖浓度27.0mmol/L,服糖后血糖急剧升高,血糖增高

授时间仍为30〜60分钟,但峰值超过lOmmol/L,并出现尿糖;以后血糖浓度恢复缓

教新

课慢,常常2小时后仍高于空腹水平。

(2)糖耐量受损空腹血糖浓度<7.8mmol/L,但服糖后60、90分钟的血糖水平?

11.0mmol/L,2小时后血糖水平仍在8〜1之间,称为亚临床或无症状的糖

尿病。

三、血清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反映测定前1〜2个月内受试者血糖的平均水平。

四、血清糖化白蛋白测定:反映患者过去1〜2周内平均血糖水平。

五、其他指标的测定:包括C肽、尿糖和脑脊液糖测定等。

课OGTT对糖尿病相关状态的判定标准是什么?

如何鉴别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昏迷?

课堂葡萄糖耐量试验的原理和方法;各种糖尿病监控指标的生理意义和测定方法;其

小节他体液葡萄糖的测定。

置糖尿病性糖耐量的OGTT结果包括()

作A、空腹血糖在6~6.7mmol/lB、口服葡萄糖2h达最高峰

C、血中葡萄糖峰值大于lOmmol/1D、以上均不是

参考何戎华.糖尿病现代诊疗.江苏: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书目张纯洁.生物化学检验.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13

***医学院《生物化学检验》课程教案

教研室生化检验课程生物化学检验专业(层次)医学检验(专科)

教材生物化学检验章节第十一章血脂及血浆脂蛋白检验学时2

1、掌握脂蛋白的分类及其主要功能;高脂血症的分型及血液生化特点

2、熟悉各种脂蛋白的组成与结构要点;异常脂蛋白血症的原因

教求3、了解载脂蛋白的种类与生理功能

学容1、概述。

要学

点重点:脂蛋白的分类及其主要功能;高脂血症的分型及血液生化特点。

上难点:各种脂蛋白的代谢途径、高脂血症的发病机理。

教学

媒体课堂讲授为主,多媒体教学为辅

复习血糖的测定方法(G0D法和己糖激酶法);葡萄糖耐量试验的原理和方法

旧课上次课选择题答案为C

一、血脂及血浆脂蛋白

(一)脂蛋白的分类

1、超速离心法:可分为乳糜微粒(CM)、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中间密度

脂蛋白(1DL)、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五大类。

3、电泳法:可分为CM、&脂蛋白、前B脂蛋白和a脂蛋白。

(二)脂蛋白的组成与结构

(三)载脂蛋白的种类和功能

(四)血浆脂蛋白代谢

教二、脂蛋白代谢紊乱

()高脂蛋白血症的概念:指血浆中胆固醇或/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采用脂质异常

学血症(dyslipidemia)能更全面准确地反映血脂代谢紊乱状态。

(二)高脂蛋白血症的分类

过1、按表型分类(1)WHO分型:1970年WHO以临床表型为基础将高脂血症分为I、11a、

lib、III、IV和V型。

程(2)简易分型:简单分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酿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

2、按是否继发于全身性疾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脂血症两种。

提电泳分类法与超速离心法两种分类方法的对应关系是怎样的?

课堂脂蛋白的分类方法及各种脂蛋白的主要功能;高脂血症的分型及原发性、继发性

小节高脂血症的特点。

布置下列咖项被称为富含TG的脂蛋白()

作业A.CM和VLDLB.CM和Lp(a)C.LDL和HDLD.HDL和Lp(a)

参考高东升,董殿阶.临床心血管疾病.山东: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书目周新.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14

***医学院《生物化学检验》课程教案

教研室生化检验课程生物化学检验专业(层次)医学检验(专科)

教材生物化学检验章节第十一章血脂及血浆脂蛋白检验学时2

1、掌握血脂、脂蛋白和载脂蛋白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2、熟悉血脂检查前应注意的问题。

求3、了解各个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和应用。

教学血脂、脂蛋白和载脂蛋白测定。

学内容

.

要学

求重重点:血脂检查前应注意的问题

难难点:脂蛋白紊乱与致动脉粥样硬化关系

教学

课堂讲授为主,多媒体教学为辅

媒体

复习脂蛋白的分类及其主要功能;高脂血症的分型及血液生化特点

旧课上次课选择题答案为A

一、血脂测定项目:包括TC、TG、HDL及其亚类胆固醇、LDL-C、Lp(a)以及部

分载脂蛋白如ApoAI、ApoB等。其中TC、TG、HDL-C、LDL-C测定是血脂测定的四

个基本指标。

二、血脂检查前应注意的问题(1~6点)

三、血清静置试验

四、TC测定:省去毛地黄皂甘沉淀纯化步骤的化学抽提-ALBK法为参考方法;

胆固醇氧化酶-过氧化物酶4-氨基安替比林和酚法(CHOD-PAP法)为常规方法。

五、TG测定:无公认的参考方法。甘油磷酸氧化酶-过氧化物酶Y-氨基安替比林

和酚法(GPO-PAP法)为常规方法。

六、血清脂蛋白测定(因为脂蛋白中胆固醇含量恒定,故用脂蛋白-C间接代表脂蛋白含量)

1、血清脂蛋白电泳:琼脂糖凝胶电泳最为常用。

2、HDL-C测定:超速离心结合ALBK法为参考方法;双试剂的直接匀相测定法

为常规方法。

3、LDL-C测定

4、脂蛋白(a)测定

七、其他载脂蛋白的测定(包括Lp(a)、apoAl和apoB):常用免疫浊度法,包

括免疫散射比浊法(INA)和免疫透射比浊法(ITA)。

提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课堂动脉粥样硬化(AS)的概念及发病机制;致AS和抗AS的因素;代谢综合征;血脂

小节检查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