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麻醉科模拟题2021年(13)-真题无答案_第1页
福建麻醉科模拟题2021年(13)-真题无答案_第2页
福建麻醉科模拟题2021年(13)-真题无答案_第3页
福建麻醉科模拟题2021年(13)-真题无答案_第4页
福建麻醉科模拟题2021年(13)-真题无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麻醉科模拟题2021年(13)

(总分89.28,做题时间120分钟)

A1/A2题型

1.

卵圆窝位于房间隔

|SSS_SINGLE_SEL

「A

左侧面的中上部

「B

右侧面的中上部

「C

左侧面的中下部

「D

右侧面的中下部

「E

左侧面的前上部

2.

右心房腔内开口的数目为

|SSS_SINGLE_SEI

「A

2

rB

3

「C

4

rD

5

rE

6

3.

有关心壁供血的描述,正确的是

ISSSSINGLESEI

「A

心壁的血由胸廓内动脉供血

「B

心壁的血由左、右冠状动脉供血

「C

右心的血主要由左回旋支供血

D

室间隔的血大部分由右冠状动脉供血

rE

左心室下壁的血由左前降支供血

4.

不属于右心房结构的是

ISSSSINGLESE1

「A

右心耳

「B

腔静脉窦

「C

界崎

「D

乳头肌

「E

冠状窦口

5.

室性期前收缩的好发部位是

|SSS_SINGLE_SE1

「A

右心室流出道

「B

界崎

「C

右心室流入道

「D

Koch三角

「E

冠状静脉窦

6.

右束支和左前分支的供血主要来自

|SSS_SINGLE_SEI.

「A

左前降支

「B

左回旋支的钝缘支

「C

左回旋支的左室后支

rD

右冠状动脉的窦房结支

'E

右冠状动脉的后降支

7.

交感神经兴奋可产生以下效应,但除外

|SSS_SINGLE_SEL

「A

心率加快

rB

传导速度加快

「C

不应期延长

「D

冠状动脉扩张

「E

心肌收缩力增强

8.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如合并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常提示

ISSS_SINGLE_SEL

「A

右冠状动脉近端闭塞

「B

右冠状动脉远端闭塞

「C

左前降支近端闭塞

「D

左回旋支近端闭塞

「E

左前降支的对角支闭塞

9.

心室收缩期中的快速射血期约占总射血量的

|SSS_SINGLE_SEL

「A

1/3

「B

2/3

「C

1/2

「D

1/4

'E

3/4

10.

关于窦房结细胞电生理特性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SSS_SINGLE_SEL

「A

4相自动缓慢除极

rB

属于慢反应细胞

「C

0相除极的内向电流主要是Na'负载

「D

没有明显的1相和2相

「E

是自律细胞

11.

衡量心肌细胞兴奋性的高低一般采用

ISSS_SINGLE_SEL

「A

引起静息电位的最小刺激(即阈刺激)来表示

「B

引起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即阈刺激)来表示

「C

引起静息电位的最大刺激(即阈刺激)来表示

「D

引起动作电位的最大刺激(即阈刺激)来表示

「E

引起阈电位的最小刺激(即阈刺激)来表示

12.

患者男性,23岁,大面积烧伤。心电图示T波高尖、双支对称、基底部狭窄,

提示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异常的时相为

ISSS_SINGLE_SEL

「A

0相

「B

1相

「C

2相

「D

3相

'E

4相

13.

关于Cabrera导联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SSS_SINGLE_SEL

「A

肢体导联是按心脏左上基底部到右下方的解剖关系排序

rB

6个肢体导联的排序为aVL、I、-aVR、II>aVF、III

「C

-aVR导联面向右心室前壁心肌

「D

便于分析心肌缺血/梗死或心律失常的起源及定位

「E

每两个导联之间相隔30°

14.

正常额面QRS心电轴的范围为

ISSS_SINGLE_SEL

「A

0°〜+90°

「B

0°~+60°

「C

-30°〜+90°

「D

0°~+110°

「E

+30°~+90°

15.

额面QRS心电轴右偏可见于以下情况,但除外

|SSS_SINGLE_SEL

「A

垂位心

「B

心脏左移

「C

右心室肥大

「D

左心室肌萎缩或梗死

'E

6个月以内的婴儿

16.

测量PR段抬耳或压低的叁考水平为

|SSS_SINGLE_SEL

「A

ST段

rB

TP段(T波终末至P波的开始)

「C

J点

「D

J点后40ms处

rE

J点后60ms处

17.

右心室是___________

ISSS_SINGLE_SEL

「A

最靠右侧的心腔

「B

最前方的心腔

「C

最后方的心腔

「D

最靠左侧的心腔

「E

最靠食管的心腔

18.

当心脏功能减低,血液流动缓慢时,心脏内最易形成血栓的位置是

|SSS_SINGLE_SEL

「A

左心房

「B

左心耳

「C

左心室

「D

右心房

'E

右心耳

19.

关于右房室口解剖和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SSS_SINGLE_SEL

「A

右房室口呈卵圆形

rB

房室环上有3个三角形的瓣叶附着

「C

右心室壁上有3组乳头肌发出腱索与3个瓣叶相连

「D

三尖瓣复合体的共同作用是保证血液的双向流动

「E

隔叶附着于右心室前壁之上

20.

右心室流出道的下界是

ISSS_SINGLE_SEL

「A

界崎

「B

室上崎

「C

三尖瓣的隔侧瓣

「D

前乳头肌

「E

隔缘肉柱

21.

室上喳位于___________

|SSS_SINGLE_SEL

「A

下腔静脉口与右心房室口之间

「B

右心房室口与肺动脉瓣口之间

「C

上腔静脉与下腔静脉之间

「D

右心房室口与冠状静脉窦口之间

'E

位于二尖瓣前叶的左后方

22.

左心室后壁和侧壁同时发生心肌梗死主要是由于

|SSS_SINGLE_SEL

「A

右冠状动脉近端闭塞

rB

左回旋支闭塞

「C

左前降支闭塞

「D

右冠状动脉圆锥支闭塞

「E

右冠状动脉远端闭塞

23.

窦房结由不同类型的细胞组成,最重要的细胞是

ISSS_SINGLE_SEL

「A

起搏细胞

「B

普通心肌细胞

「C

普肯耶细胞

「D

移行细胞

「E

传导纤维

24.

兴奋在心脏中传导速度最快的部位是

|SSS_SINGLE_SEL

「A

心房肌

「B

房室结

「C

心室肌

「D

普肯耶纤维

'E

结间束

25.

计算收缩期左室射血分数的公式为

|SSS_SINGLE_SEL

「A

EF=CO/ESVX100%

rB

EF=CO/EDVX100%

「C

EF=SV/EDVX1OO%

「D

EF=SV/ESVX1OO%

rE

EF=CI/EDVX1OO%

26.

关于心肌易损期的描述,正确的是

SSSSINGLESEI

「A

心室有易损期,在T波的升支;心房有易损期,在R波的升支

「B

心室有易损期,在T波的降支;心房无易损期

「C

心室有易损期,在T波的顶峰前或后30〜40ms内;心房有易损期,在R波的降

支和S波内

rD

心室无易损期,心房有易损期,在R波的降支

「E

心室有易损期,在T波的升支;心房无易损期

27.

关于心肌除极与复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ISSS_SINGLE_SEL

「A

心房的复极是先除极的部位最后复极

「B

心室的复极是从心外膜向心内膜方向推进

「C

除极的扩布是被动的

rD

复极的扩布是主动的

'E

正常人心室除极波(QRS波群)与复极波(T波)方向相同

28.

关于aVR导联的连接方式,正确的是

|SSS_SINGLE_SEL

「A

右上肢接正极,左上肢和左下肢相连接负极

rB

左上肢接正极,右上肢和左下肢相连接负极

「C

右上肢接正极,左下肢接负极

「D

右上肢接正极,左上肢接负极

「E

正极置于左下肢,左、右上肢相连接负极

29.

测得额面QRS心电轴为-153°,则为

ISSS_SINGLE_SEL

「A

电轴无偏移

「B

电轴轻度左偏

「C

电轴显著左偏

「D

电轴右偏

「E

不确定电轴

30.

额面QRS心电轴左偏可见于以下情况,但除外

|SSS_SINGLE_SEL

「A

左心室肥大

「B

心脏左移

「C

左前分支阻滞

1D

膈肌高位

'E

左心室肌萎缩或梗死

31.

关于正常人PR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SSS_SINGLE_SEL

「A

PR段常呈等电位

rB

正常人PR段亦可向P波相反方向偏移

「C

抬高通常<0.05mV

「D

压低通常<0.08mV

「E

心率加快不会引起PR段偏移

32.

固有心房和腔,静脉窦之间在心脏表面的分界是

ISSS_SINGLE_SEL

「A

界崎

「B

梳状肌

「C

乳头肌

「D

界沟

「E

室上崎

33.

右束支位于三尖瓣________

|SSS_SINGLE_SEL

「A

前叶的前上方

「B

后叶的后下方

「C

隔侧叶的后下方

「D

前叶的后下方

rE

隔侧叶的前上方

34.

三个主动脉窦分别是

|SSS_SINGLE_SEL

「A

左冠窦、右冠窦、无冠窦

rB

左冠窦、右冠窦、后冠窦

「C

左冠窦、右冠窦、前冠窦

「D

前冠窦、后冠窦、无冠窦

「E

前冠窦、后冠窦、左冠窦

35.

有关右心室和肺动脉之间的关系,错误的是

ISSS_SINGLE_SEL

「A

右心室借右室流出道与肺动脉相连

「B

肺动脉瓣由3个半月形的瓣叶组成

「C

肺动脉3个瓣叶分为大、中、小三叶

「D

肺动脉3个瓣叶袋口朝上,每个瓣叶游离缘中央有一半月小结

「E

右室流出道为一光滑的肌性管状结构

36.

Koch三角是强___________

|SSS_SINGLE_SEL

「A

上腔静脉口、下腔静脉口和冠状静脉窦口组成的区域

「B

右心室流入道、右心室流出道及室上崎组成的区域

「C

冠状窦口前内缘、三尖瓣隔瓣附着缘和Todaro腱之间的三角区

「D

位于右房室口与肺动脉瓣口之间的区域

'E

起自界崎,向前与右心耳交界的区域

37.

关于窦房结的描述,错误的是

|SSS_SINGLE_SEL

「A

窦房结位于上腔静脉和右心房结合部心外膜下

rB

呈椭圆形

「C

血液供应来自窦房结动脉

「D

窦房结内有普肯耶细胞

「E

主要受左侧神经的支配

38.

关于心脏传导系统心肌结构的表述,正确的是

ISSS_SINGLE_SEL

「A

由心肌分化来的特殊神经肌肉组织

「B

属横纹肌,与一般骨骼肌相同

「C

与一般平滑肌相同

「D

相互交错呈网状

「E

有收缩性

39.

在心动周期中,等容收缩期是指

|SSS_SINGLE_SEL

「A

左心室被快速充盈的时间

「B

二尖瓣关闭到主动脉瓣开放的时间

「C

左心室血液快速射入主动脉的时间

「D

左心室被缓慢充盈的时间

'E

肺动脉被右心室血液充盈的时间

40.

动脉血压升高作用于压力感受器,产生的效应是

|SSS_SINGLE_SEL

「A

心率减慢

rB

心排出量减少

「C

外周血管阻力降低

「D

动脉血压下降

「E

以上均是

41.

心室易损期在心电图上大致位于

ISSS_SINGLE_SEL

「A

R波降支

「B

T波起始处

「C

T波顶峰前或后30〜40nls内

「D

S波内

「E

T波顶峰后50ms处

42.

引起心电图波形振幅减低的因素有

|SSS_SINGLE_SEL

「A

肥胖

「B

肺气肿

「C

胸腔积液

「D

心包积液

'E

以上都是

43.

正常人心房除极向量环的运行轨迹是

|SSS_SINGLE_SEL

「A

先从右上向左后下,以后又转向左前下,最终回到“0〃点

rB

先从右上向左前下,以后又转向左后下,最终回到''0"点

「C

先从左上向左前下,以后又转向右后下,最终回到''0〃点

「D

先从右向左,以后又转向后下,最终回到''0〃点

「E

先从后向前,以后又转向左后下,最终回至『0〃点

44.

Einthoven定律是指

SSSSINGLESE1

「A

I=VL-VR

「B

I+111=II

「C

II=VF-VR

「D

III-VF-VL

「E

aVR+aVL+aVF=0

45.

可粗略判断心电轴左偏的心电图表现为

|SSS_SINGLE_SEL

「A

I和III导联QRS波群主波均向上

「B

I和III导联QRS波群主波均向下

「C

I导联QRS波群主波向上,III导联QRS波群主波向下

「D

I导联QRS波群主波向下,III导联QRS波群主波向上

'E

I、II、HI导联QRS波群均以负向波为主

46.

关于额面QRS心电轴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SSS_SINGLE_SEL

「A

可根据I、in导联QRS波群的主波方向估测心电轴的变化

rB

若I、HI导联的QRS波群主波均向上,则为正常心电轴

「C

若I导联QRS波群出现较深的负向波,提示心电轴左偏

「D

若III导联QRS波群出现较深的负向波,提示心电轴左偏

「E

可根据I、aVF导联QRS波群的主波方向估测心电轴的变化

47.

心脏在胸腔中位置,正确的是

ISSS_SINGLE_SEL

「A

位于胸腔中央

「B

2/3位于中线的左侧,1/3位于右侧

「C

2/3位于中线的右侧,1/3位于左侧

「D

全部位于心脏左侧

「E

全部位于心脏右侧

48.

右房室口在固有心房的

|SSS_SINGLE_SEL

「A

右前下方

「B

左前下方

「C

右后下方

「D

左后下方

'E

左前方

49.

隔缘肉柱的作用是

|SSS_SINGLE_SEL

「A

参与防止室壁过度扩张

rB

保证血液单向流动

「C

阻止血液反流入右心室

「D

防止瓣膜翻向心房

「E

以上都不是

50.

由左、右冠状动脉同时供血的心室壁是

ISSS_SINGLE_SEL

「A

左心室前壁

「B

左心室侧壁

「C

左心室前间隔

「D

左心室后壁

「E

左心室心尖部

51.

关于主动脉与耐动脉解剖的描述,正确的是

|SSS_SINGLE_SEL

「A

主动脉起自左心室,发出左、右动脉进入肺脏

「B

肺动脉起自右心室,发出后分为左、右肺动脉

「C

肺动脉起自左心室,发出后分为左、右肺动脉

「D

主动脉起自左心室,由升主动脉、主动脉弓、胸主动脉和腹主动脉组成

'E

B+D

52.

关于左心房解科结构的表述,错误的是

|SSS_SINGLE_SEL

「A

左心房位于右心房的左后方.,构成心底的大部

rB

前方有升主动脉和肺动脉

「C

后方与食管相毗邻

「D

左心耳内有梳状肌,肌小梁交织成网

「E

心房后壁有肺静脉开口,开口处有静脉瓣

53.

识别Koch三角的临床意义是

ISSS_SINGLE_SEL

「A

手术中可用来指示房室结的位置

「B

室性期前收缩的好发部位

「C

该三角的尖部对着肌性室间隔

「D

房间隔缺损的好发部位

「E

室间隔缺损的好发部位

54.

总的冠状动脉血流量大约占心排出量的

|SSS_SINGLE_SEL

「A

0.5%

「B

1%—2%

「C

4%—5%

「D

9%~10%

'E

20%

55.

以下不属于心脏传导系统的是

|SSS_SINGLE_SEL

「A

窦房结和结间束

rB

房室结和希氏束

「C

左、右束支及其分支

「D

心房肌和心室肌

「E

普肯耶纤维

56.

卢窦房结和房室结之间存在的结间束数目是

ISSS_SINGLE_SEL

「A

1条

「B

2条

「C

3条

「D

4条

「E

5条

57.

以下为反映心脏收缩功能的指标,但应除外

|SSS_SINGLE_SEL

「A

心排出量

「B

E/A比值

「C

射血分数

「D

心脏指数

'E

每搏量

58.

颈动脉体一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受刺激时可产生以下效应,其中表述错误的是

|SSS_SINGLE_SEL

「A

呼吸加深加快

rB

心排出量增加

「C

外周血管阻力增加

「D

血压下降

「E

心率增快

59.

关于心肌细胞动作电位超常期特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ISSSSINGLESE1

「A

心肌细胞兴奋性高于正常

「B

钠通道开放能力超过正常

「C

产生的动作电位除极化幅度超过正常

「D

产生的动作电位除极化速度超过正常

「E

兴奋传导的速度高于正常

60.

关于心房肌复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SSS_SINGLE_SEL

「A

Ta波的方向与P波的方向相反

「B

先除极的部分最先复极

「C

Ta波振幅较小

「D

心率增快时,Ta波可增大

'E

后除极的部分较先复极

61.

关于心电图产生原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SSS_SINGLE_SEL

「A

除极和复极过程中,任何一部分的心肌纤维都会产生一定数量的电偶并形成一

定的向量

「B

心脏在除极和复极的任一瞬间,不同部位的心肌可出现无数对电偶,产生无数

方向不同、大小不等的心电向量

「C

某一瞬间心电向量的总和,称为瞬间综合心电向量

「D

探查电极在体表某部位记录到的心电变化实际上是多个瞬间的综合向量

「E

某一瞬间各处心肌的除极向量大小和方向是相同的

62.

关于左、右手电极反接心电图表现的描述,错误的是

|SSS_SINGLE_SEI.

「A

胸导联心电图不正常

「B

aVF导联图形不变

「C

I导联P波、QRS波群及T波均倒置

「D

aVR和aVL导联图形互换

「E

n与in导联图形互换

63.

关于额面QRS心电轴标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ISSSSINGLESEL

「A

心电轴位于+90°〜+120°,为电轴轻、中度右偏

「B

心电轴超过-30°,为电轴左偏

「C

正常人的心电轴范围应为+30°〜+90°

D

心电轴超过+120°,为电轴显著右偏

'E

心电轴位于-90°—180°,为不确定电轴

64.

关于心脏位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ISSS_SINGLE_SEL

「A

心脏位置随人的体型会有改变

「B

心脏位置随人的呼吸会有改变

「C

吸气末,心脏可呈横位

「D

肥胖的人,心脏可呈横位

「E

瘦高的人,心脏可呈悬垂位

65.

腔静脉窦内有___________

|SSS_SINGLE_SEL

「A

上腔静脉口、下腔静脉口和右房室口

「B

上腔静脉口、右房室口和冠状窦口

「C

下腔静脉口、右房室口和冠状窦口

「D

上腔静脉口、下腔静脉口和冠状窦口

「E

卵圆窝、右房室口和冠状窦口

66.

肌袖位于___________

ISSS_SINGLE_SEL

「A

主动脉

「B

肺动脉

「C

上腔静脉

rD

下腔静脉

'E

肺静脉

67.

有关肺动脉瓣口的描述,正确的是

|SSS_SINGLE_SEL

「A

肺动脉瓣由2个瓣叶组成

rB

肺动脉瓣由3个瓣叶和3组小乳头肌组成

「C

肺动脉瓣口由肺动脉瓣环和3个半月形肺动脉瓣组成

「D

肺动脉瓣口直接与右室流入道相连续

「E

肺动脉瓣口向下通过宽大的右室流入道与右室相连

68.

关于心脏基本结构的论述,正确的是

ISSS_SINGLE_SEL

「A

左心房的血液通过三尖瓣进入左心室

「B

右心房通过二尖瓣将血液排入右心室

「C

右心室心肌较左心室肥厚

「D

在左心室各壁中,心尖部最厚

「E

心房与心室由瓣膜隔开以确保血流朝一定的方向流动

69.

左心室假腱索可引起

|SSS_SINGLE_SEL

「A

室性期前收缩和左前分支阻滞

「B

心脏杂音和左后分支阻滞

「C

室性期前收缩和心脏杂音

「D

左束支阻滞和心脏杂音

'E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70.

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肌细胞有以下作用,但除外

|SSS_SINGLE_SEL

「A

增加心率

rB

加快房室交界区传导

「C

缩短不应期

「D

延长QT间期

「E

心肌收缩力增强

71.

心底部是心脏大血管的出入处,心底部朝向

ISSS_SINGLE_SEL

「A

左后上方

「B

右后上方

「C

左前上方

「D

右前上方

「E

右后下方

72.

关于窦房结激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SSS_SINGLE_SEL

「A

由窦房结内一群起搏细胞同步放电产生

「B

由窦房结内单一起搏细胞放电产生

「C

由窦房结内T细胞放电产生

「D

由窦房结内普肯耶细胞放电产生

'E

窦房结起搏细胞属于快反应自律细胞

73.

关于希氏束的描述,正确的是

|SSS_SINGLE_SEL

「A

希氏束传导纤维排列呈束状

rB

希氏束与房室结有明确界限,但其内部结构相同

「C

其上端分出左、右束支

「D

交界性心律的起搏点多产生于希氏束

「E

含有P细胞和移行细胞(T细胞),其传导纤维交织成网状

74.

快速充盈期在血流动力学上的意义是

ISSS_SINGLE_SEL

「A

血液快速从左心室射到主动脉

「B

血液从主动脉反流到左心室

「C

血液在此期快速、大量从左心房充盈到左心室

「D

血液从右心房缓慢充盈到右心室

「E

血液从左心房缓慢充盈到左心室

75.

形成折返激动的条件不包括

|SSS_SINGLE_SEL

「A

至少存在两条传导或不应期不同的径路

「B

一条径路发生单向阻滞

「C

未阻滞的径路传导缓慢

「D

原先发生单向阻滞的径路恢复兴奋期

'E

4相除极达到阈电位

76.

关于心肌细胞静息电位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SSS_SINGLE_SEL

「A

静息时,K’可外渗而Na不能自由渗入

rB

膜外排列一定数量阳离子,而膜内排列相同数量的阴离子

「C

普通心肌细胞的静息电位大约在-90mV

「D

心肌细胞极化状态时是内负外正

「E

静息状态时细胞内液的K'浓度远低于细胞外液,而Na浓度相反

77.

心电向量图上通常能显示的心电向量环有

ISSS_SINGLE_SEL

「A

P环

CB

P环、Ta环

「c

P环、Ta环、QRS环

CD

P环、Ta环、QRS环、T环

「E

P环、Ta环、QRS环、T环、房室结除极环

78.

关于标准导联的描述,正确的是

|SSS_SINGLE_SEL

「A

I导联是右下肢电极接正极,左上肢电极接负极

「B

II导联是左下肢电极接负极,右上肢电极接正极

「C

III导联是左下肢电极接负极,左上肢电极接正极

「D

I导联反映的是心电向量从右向左方向的运动情况

'E

in导联反映的是心电向量从右上向左下方向的运动情况

79.

关于Frank正交导联的描述,错误的是

|SSS_SINGLE_SEL

「A

采用X、Y、Z三个互相垂直的导联

rB

X导联正极在右腋中线第5肋间,负极在左腋中线第5肋间

「C

Y导联正极在左腿,负极在头颈部(左后颈)

「D

Z导联正极在前正中线与X轴同一水平,负极在后脊柱与X轴同一水平

「E

X、Y、Z三个导联分别显示左右、上下、前后三个轴上的心电图

80.

非特异性T波改变通常是指

ISSS_SINGLE_SEL

「A

T波深倒置

「B

T波振幅》同导联R波的1/10

「C

T波振幅〈同导联R波的1/10或轻度倒置

「D

III导联或aVL导联出现T波倒置

「E

T波倒置深度〈0.5mV

81.

关于心尖部解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SSS_SINGLE_SEL

「A

心尖部圆钝、游离

「B

由左心室和右心室构成

「C

朝向左前下方

「D

与左胸前壁接近

'E

在左第5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1〜2cm处可扪及心尖搏动

82.

上腔静脉和右心耳的交界处为界沟,窦房结在界沟

|SSS_SINGLE_SEL

「A

下1/3心外膜下

rB

中1/3心外膜下

「C

±1/3心外膜下

「D

±1/2心外膜下

「E

下1/2心外膜下

83.

关于室间隔膜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ISSS_SINGLE_SEL

「A

位于心房与心室交界部位

「B

分为房室部和室间部

「C

后上部位于右心房与左心室之间,称房室部

「D

前下部位于左、右心室之间,称室间部

「E

室间隔缺损很少发生于膜部

84.

关于冠状沟的描述,正确的是

|SSS_SINGLE_SEL

「A

冠状沟介于左、右心室之间

「B

冠状沟呈额状位,近似环行,将心房和心室分开

「C

冠状沟将左、右心房分开

「D

右冠状动脉走行于左心房和左心室之间的冠状沟内

'E

冠状沟无脂肪组织填充

85.

心脏的生理特性不包括

|SSS_SINGLE_SEL

「A

自律性

rB

兴奋性

「C

传导性

「D

收缩性

rE

应激性

86.

关于室间隔膜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ISSSSINGLESE1

「A

位于心房和心室交界部位

「B

上界为主动脉右瓣和后瓣下缘

「C

前缘和下缘为室间隔肌部

「D

后缘为左心房壁

「E

右侧面有三尖瓣隔侧叶附着

87.

右侧迷走神经主要支配

|SSS_SINGLE_SE1

「A

全部心房肌

「B

窦房结及部分心房肌

「C

房室结及部分心房肌

1D

心室肌

'E

普肯耶纤维

88.

刺激支配心脏的迷走神经会引起

|SSS_SINGLE_SEL

「A

窦房结自律性增加

rB

心率增加

「C

心房肌收缩力增加

「D

房室结传导时间延长

「E

心室肌收缩力增加

89.

关于窦房结的血流供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ISSSSINGLESE1

「A

主要由左前降支供血

「B

约60%的人供血来自右冠状动脉

「C

约40%的人供血来自左回旋支

「D

约有10%的人接受左、右冠状动脉双重供血

「E

窦房结内动脉很丰富

90.

男性,41岁,既往心电图正常。本次体检心电图示完全性左束支阻滞,提示其

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SSS_SINGLE_SEI.

「A

左束支粗大

「B

左束支分三组纤维从不同路径进入心室肌,有一组有病变

「C

常提示左前分支、左后分支和间隔支均有病变或病变在左束支主干部位

「D

左束支分布广

'E

左束支发出时呈扁带状

91.

下列关于心瓣膜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SSS_SINGLE_SEL

「A

半月瓣开放,右心室血进入肺动脉

rB

房室瓣关闭,肺静脉血流入左心房

「C

房室瓣开放,使心室充盈

「D

半月瓣开放,使血液流入心室

「E

房室瓣关闭,使心房充盈

92.

关于心肌细胞动作电位阈电位的定义,正确的是

ISSS_SINGLE_SEL

「A

阈电位实际上就是舒张期静息电位

「B

阈电位是指除极时所达到的最高膜电位

「C

阈电位是指能引起细胞发生动作电位的临界电位

「D

阈电位是指细胞膜上的快Na通道开放,膜内的Na'迅速外流

「E

阈电位指2相时的膜电位

93.

关于心肌细胞跨膜电位的描述,错误的是

|SSS_SINGLE_SEL

「A

心肌细胞每发生一次除极和复极的过程构成一次动作电位

「B

极化状态的膜电位为-90mV

「C

除极的细胞再次恢复到极化状态称为复极

「D

原来的极化状态消失称为复极

'E

极化状态时,细胞膜外排列阳离子,细胞膜内排列阴离子

94.

有关心电图各波段的含义,错误的是

|SSS_SINGLE_SEL

「A

P波为心房除极波

rB

QRS波群为心室除极波

「C

ST段和T波为心室复极波

「D

QT间期为心室复极时间

「E

Ta波为心房复极波

95.

心电图是空间心电向量环多次投影而产生的,投影的次数为

ISSS_SINGLE_SEL

「A

1次

「B

2次

「C

3次

「D

4次

「E

0次

96.

临床上需要加做上、下肋间导联心电图的情况是

|SSS_SINGLE_SEL

「A

某一胸导联存在可疑的异常Q波

「B

P波看不清楚

「C

怀疑下壁心肌梗死

「D

身躯瘦小

'E

以上都不是

97.

关于aVL导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SSS_SINGLE_SEL

「A

左上肢接正极,右上肢和左下肢相连接负极

rB

P波可直立、双向或倒置

「C

垂位心时,T波可倒置

「D

横位心时,QRS波群以负向波为主

「E

QRS波群可呈qR波

98.

:怀孕晚期膈肌上抬时,可引起

ISSS_SINGLE_SEL

「A

aVL导联的QRS波群呈QS型

「B

aVL导联的QRS波群呈rS型

「C

aVF导联的QRS波群呈rS型

「D

aVF导联的QRS波群呈Rs型

「E

aVF导联的QRS波群呈RS型

99.

目前推荐测量ST段抬高或压低的参考水平为

|SSS_SINGLE_SEL

「A

TP段

「B

J点

「C

QRS起始部水平线

「D

U波终点

'E

Q波起点

100.

关于心底部解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SSS_SINGLE_SEL

「A

由左心房和小部分右心房组成

rB

心底朝向左后上方

「C

上、下腔静脉分别注入右心房

「D

左、右肺静脉从两侧注入左心房

「E

心底后隔面、心包后壁与食管、迷走神经和胸主动脉等毗邻

101.

冠状窦口位于_________

ISSS_SINGLE_SEL

「A

上腔静脉口与右房室口之间

「B

下腔静脉口与右房室口之间

「C

上腔静脉口与下腔静脉之间

「D

腔静脉窦的下部

「E

卵圆窝与右房室口之间

102.

Vieussens环是指

|SSS_SINGLE_SEL

「A

前降支发出的左圆锥支和回旋支发出的左缘支

「B

回旋支发出的左缘支和右冠状动脉发出的右旋支

「C

前降支发出的左圆锥支和右冠状动脉发出的右圆锥支互相吻合形成的动脉环

「D

回旋支发出的左室后支和右冠状动脉发出的右圆锥支

'E

前降支发出的右圆锥支和右冠状动脉发出的后降支

103.

关于卵圆窝的描述,正确的是

|SSS_SINGLE_SEL

「A

卵圆窝位于心房的外侧壁

rB

卵圆窝位于房间隔中下部,为胎儿时期卵圆孔闭合后遗留的遗迹

「C

房间隔缺损一般不发生于卵圆窝处

「D

卵圆窝处房壁最厚

「E

卵圆窝面积较大,约占房间隔的2/3

104.

关于心脏表面分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ISSS_SINGLE_SEL

「A

冠状沟呈额状位,近似环形,将心房和心室分开

「B

前室间沟在心室的膈面,是左、右心室在心脏表面的分界

「C

冠状沟和前、后室间沟被冠状血管和脂肪组织等填充

「D

后房间沟是左、右心房在心脏表面的分界

「E

后房间沟、后室间沟与冠状沟的相交处称房室交叉

105.

关于窦房结支的起源的描述,正确的是

|SSS_SINGLE_SEL

「A

约40%起源于回旋支,60%起源于前降支

「B

约40%起源于回旋支,60%起源于右冠状动脉

「C

约40%起源于前降支,60%起源于右冠状动脉

「D

约40%起源于前降支,60%起源于回旋支

'E

约40%起源于右冠状动脉,60%起源于回旋支

106.

刺激迷走神经可引起以下效应,但除外

|SSS_SINGLE_SEL

「A

心率减慢

rB

冠状动脉舒张

「C

心排出量减少

「D

房室交界区传导减慢

「E

心肌收缩力减弱

107.

关于心脏迷走神经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ISSS_SINGLE_SEL

「A

心室内是否有迷走神经支配仍然存在争议

「B

右侧迷走神经主要支配窦房结及部分心房肌

「C

左侧迷走神经主要支配房室结及部分心房肌

「D

迷走神经兴奋使心肌的收缩力增强

「E

迷走神经兴奋引起冠状动脉收缩

108.

关于房室结的血流供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SSS_SINGLE_SEL

「A

大多由右冠状动脉供血

「B

约5%〜10%的人由左回旋支供血

「C

主要由左前降支的对角支供血

「D

房室结的供血较丰富

'E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可出现一过性房室传导阻滞

109.

心室处于充盈状态的心动周期是

|SSS_SINGLE_SEL

「A

快速充盈期、缓慢充盈期、等容收缩期

rB

快速射血期、快速充盈期、心房收缩期

「C

快速射血期、快速充盈期、缓慢充盈期

「D

缓慢射血期、缓慢充盈期、快速射血期

「E

缓慢射血期、缓慢充盈期、等容舒张期

110.

关于心脏解剖和生理的论述,错误的是

ISSSSINGLESE1

「A

心肌血液供应主要来自主动脉起始处分出的两支冠状动脉

「B

心脏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及束支等

「C

心肌受刺激后能引起反应,表现为机械性收缩和电生理的变化

「D

等容收缩期是指半月瓣关闭至房室瓣开放这段时期

「E

判断心脏收缩功能最常用的指标是射血分数

111.

以下关于相对不应期的表述,正确的是

|SSS_SINGLE_SEL

「A

心肌细胞对阈刺激不发生任何兴奋反应的时期,称为相对不应期

「B

应用比阈刺激值低的刺激能引起兴奋反应的时期,称为相对不应期

「C

应用比阈刺激值高出2〜4倍强度的刺激,可以引起扩布性激动反应的时期,称

为相对不应期

D

应用比阈刺激值高出2〜4倍强度的刺激,不能引起兴奋反应的时期,称为相对

不应期

「E

应用大于阈刺激值100倍强度的刺激也不引起兴奋反应的时期,称为相对不应

112.

关于心肌细胞兴奋传导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SSS^SINGLE_SE1

「A

是指兴奋或动作电位沿细胞膜不断向远处扩布的特征

「B

0相除极速度越快,传导越快

「C

膜电位越大,传导越快

「D

阈电位越小,传导越快

「E

发生生理性干扰时,传导加快

113.

正常人T波与QRS波群方向相同的原因是

|SSS_SINGLE_SEl

rA

复极顺序与除极顺序相同,都是从心内膜向心外膜方向推进

「B

心内膜与心外膜同时除极和复极

「C

复极从心外膜向心内膜方向推进,与除极方向相反

「D

除极与复极从室间隔开始向左、右心室推进

rE

细胞膜最早开始除极的部位最先开始复极

114.

正常人心室激动的顺序是

|SSS_SINGLE^SEL

rA

从外膜向内膜,从心室中下部向心底除极

「B

从外膜向内膜,从心室中下部向心尖除极

「C

从间隔开始扩展至心底,前壁,侧壁,最后是心尖及下壁除极

、D

从间隔开始扩展至心尖,然后左、右心室壁从心内膜向心外膜方向同时除极,

最后是心底除极

rE

从前壁开始扩展至间隔,侧壁,心尖,下壁,最后是心底除极

115.

关于胸前导联的描述,正确的是

ISSS_SINGLE_SEL

「A

将无干电极与地线连接

「B

正极应置于胸壁的特定部位

「C

反映的是额面的心电活动

「D

属于标准双极导联

「E

反映的是矢状面心电活动

116.

正常人肢体导联P波电轴的范围为

|SSS_SINGLE_SEL

「A

-30°~+90°

「B

0°〜+75°

「C

+45°〜+90。

「D

大多数在0°〜+45°

「E

-30°-0°

117.

关于心脏膈面(下面)解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ISSS_SINGLE_SEL

「A

主要由左心房和小部分右心房构成

「B

几乎呈水平位

「C

与膈肌毗邻

、D

2/3由左心室构成

rE

1/3由右心室构成

118.

冠状窦的组织结构相似于

|SSS_SINGLE^SEL

rA

大动脉

「B

大静脉

rC

小动脉

「D

小静脉

rE

中等动脉

119.

右冠状动脉支强

SSSSIXGI.I-SI-I

「A

右心房、右心室前壁大部分

「B

右心室侧壁和后壁的全部

「C

左心室后壁的一部分和室间隔后1/3

「D

左束支的后半、房室结(93%)和窦房结(60%)

「E

以上均是

120.

有关室上崎的描述,正确的是

|SSS_SINGLE_SEL

「A

室上崎位于三尖瓣下方

「B

室上崎位于左心室侧室间隔之上

「C

室上喳为左心室流入道与流出道的界限

、D

室上喳为右房室口与肺动脉口之间、右心室壁上一个较宽的弓状隆起

rE

室上崎发出腱索与三尖瓣前叶相连

121.

有关右位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SSS_SINGLE_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