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洲里市第九中学2024届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内蒙古洲里市第九中学2024届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内蒙古洲里市第九中学2024届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内蒙古洲里市第九中学2024届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内蒙古洲里市第九中学2024届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蒙古洲里市第九中学2024届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化学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列物质的化学名称与俗名,对应错误的是A.汞——水银B.氧化钙——生石灰C.碳酸氢钠——小苏打D.氢氧化钠——火碱、纯碱、苛性钠2.下列化学符号中,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A.H2 B.2H C.2H2 D.2H+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读液体体积 B.倾倒液体C.过滤 D.浓硫酸稀释4.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蒸馏水 B.苹果汁 C.液氧 D.干冰5.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煤炉里煤层上方的蓝色火焰:是一氧化碳在燃烧B.尿素与熟石灰混合研磨:白色固体中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C.加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后的石蕊溶液:溶液由红色变为紫色D.聚氯乙烯燃烧:会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6.图所示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某同学按图5所示进行实验,得到相应温度下的①、②、③溶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是甲B.①、②、③三种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②C.向③中再加25g甲,搅拌后恢复到t2°C,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5.5%D.将t2°C甲、乙的饱和溶液均降温至t1°C,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7.中国是2019年世界环境日活动主办国。今年世界环境日将聚焦“空气污染”主题,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禁止燃放烟花爆竹B.减少使用含铅汽油C.将工厂排放废气的烟囱加高D.大力开发利用清洁能源8.下列各组物质在pH=10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CuSO4、NaCl、KNO3B.Na2SO4、BaCl2、KClC.Na2SO4、KNO3、Na2CO3D.H2SO4、NaNO3、NaCl9.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大且变质的是①浓盐酸②浓硫酸③烧碱④食盐⑤生石灰⑥稀硫酸A.①⑥ B.②③⑤ C.③⑤ D.②③④10.下列除杂质的实验所选试剂及操作都正确的是(括号内为杂质)A.MnO2(KCl)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B.BaSO4(BaCO3)加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C.CuO(Cu)加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D.KCl(K2CO3)加适量稀硫酸、蒸发、结晶11.下列天于碳及其化合物说法正确的是()A.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大,是由于构成它们的原子内部结构不同B.一氧化碳中的杂质二氧化碳,可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去除C.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性质不同,是由于其分子构成不同D.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只能通过与氧气反应实现12.学生具备化学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称量固体 B.检验H2的纯度C.倾倒液体 D.测溶液的pH13.从下列图片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A.分子之间有间隔 B.硅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C.受热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D.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14.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分类正确的是()A.常见的氧化物:MgO、KMnO4、H2OB.常见的有还原性的物质:C、CO、O2C.常见的黑色固体:CuO、MnO2、Fe3O4D.常见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SO2、NH3、CO215.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块熔化 B.蜡烛燃烧 C.黄金铸币 D.海水晒盐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下图是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示意图,试回答:上述操作过程示意图中的错误有_________处,还缺少一个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B操作中实际称量氯化钠的质量是________g。(说明:1g以下用游码)D操作应选用____________的量筒(从10mL、50mL、100mL中选择);E操作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E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金属及其制品是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材料和工具。①某同学在实验室用6.5g粗锌(假设杂质不参与反应)和稀盐酸制取H2。I.配制稀盐酸需要市售37%的浓盐酸稀释。“37%”的含义是_____;配制中需要用到的仪器除烧杯、胶头滴管、试剂瓶外,还需要_____。Ⅱ.6.5g粗锌完全反应共产生H20.08mol,该粗锌中锌的质量分数为_____(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②在“探究金属的性质”实验时,将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入到盛有一定量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若将所得滤渣放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____,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_____。18.(8分)A1、Fe、Cu是工农业常用到的三种金属。(1)利用反应实现铁轨的焊接,该反应中Al作________(填“氧化剂”或“还原剂”),此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2)将Al、Cu的固体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FeSO4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A滤渣中一定含有Fe、Cu,可能含有A1B滤渣中一定含有Al、FeC滤液颜色一定是浅绿色D滤液中一定含有A13+、Cu2+(3)为探究A1、Fe、Cu的活动性强弱,除Al、Fe、Cu丝外,还应选的一种试剂是______(填序号)。AFeSO4溶液BCuSO4溶液CAl2(SO4)3溶液D稀盐酸(4)将A1、Fe固体混合物10g加入到适量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产生H21g,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恰好将溶液中的金属离子沉淀完,则生成Na2SO4的质量为______g。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某研究小组对自动充气气球(如图所示)进行下列探究。[查阅资料]该气球充气原理是通过挤破液体包,使液体与白色粉末接触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实现气球自动充气。(1)为检验气体是二氧化碳,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探究一:液体包内溶液酸碱性的探究(2)室温时,用pH试纸测得溶液的,则该溶液呈________性。探究二:白色粉末成分的探究[猜想与假设]小松同学认为是碳酸钙;小娟同学认为是碳酸钠;小华同学认为是碳酸氢钠。[设计并进行实验](3)将少量白色粉末放入水中搅拌,固体全部溶解,说明______同学的猜想不正确。(4)室温时,分别向盛有碳酸氢钠、碳酸钠和白色粉末样品的锥形瓶中注入等体积、足量的10%盐酸(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记录如下表所示:实验编号锥形瓶物质最终得到体积/mL名称质量/g①碳酸氢钠0.10V1②碳酸钠0.10V2③白色粉末AV3[分析并得出结论]当表中A=______,V=______(填“V1”,或“V2”),得出结论该白色粉末是碳酸氢钠。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D【解析】

A、汞的俗称是“水银”,不符合题意;B、氧化钙的俗称是“生石灰”,不符合题意;C、碳酸氢钠的俗称是“小苏打”,不符合题意;D、氢氧化钠的俗称是“火碱、苛性钠”,“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符合题意。故选D。2、C【解析】分析: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标在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根据标在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进行解答.解:A、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因此H2表示一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故A不符合题意;B、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所以2H表示2个氢原子;故B不符合题意;C、根据标在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所以2H2表示2个氢分子;故C符合题意;D、根据标在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所以2H+表示2个氢离子;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3、B【解析】

A、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仰视刻度,操作错误,故A不正确;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B正确;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C不正确;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D不正确。故选B。4、B【解析】

A、蒸馏水中只含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B、苹果汁中含有水以及其他营养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正确;C、液氧中只含有氧气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D、干冰中只含有二氧化碳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故选:B。5、B【解析】

A、煤炉中间的碳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燃烧生成了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又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放出蓝色火焰,故正确;B、尿素中没有铵根离子,故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不会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故错误;C、碳酸不稳定,受热后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使溶液不显酸性,故石蕊红色褪去,故正确;D、聚氯乙烯燃烧:会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正确。故选B。【点睛】铵根离子与碱反应生成氨气,故氨态氮肥不能和碱性肥料混合使用。6、C【解析】

A.由图可知,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是甲,选项正确;B.t1°C时,甲的溶解度为20g,t2℃时,甲的溶解度为40g。故①、②、③三种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②,选项正确;C.向③中再加25g甲,搅拌后恢复到t2℃,所得溶液中溶质为4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选项错误;D.将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均降温至t1℃,甲析出晶体得t1℃时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丙在降温时,溶解度增大,溶质不析出,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等于t2℃时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故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选项正确。故选C。7、C【解析】

A、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能减少对空气的污染,符合环保主题。A错误;B、减少使用含铅汽油会减少铅对大气的污染,符合环保主题。B错误;C、将工厂排放废气的烟囱加高,并没有减少污染物排放量,不符合环保主题。C正确;D、大力开发利用清洁能源,不污染环境,符合环保主题。D错误。故选C。8、C【解析】

pH=10的溶液中存在大量的氢氧根离子,能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的或物质间两两反应的在溶液中不能共存。【详解】A、铜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会生成氢氧化铜沉淀而不能共存,且硫酸铜溶液呈现蓝色,故A错误;

B、硫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共存,故B错;

C、三种物质之间不会发生反应,也不会和氢氧根离子反应,所以在溶液中可以共存,故C正确;

D、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产生水而不能共存,故D错误。

故选:C。【点睛】根据复分解反应的实质进行分析,在溶液中若物质间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或水,则物质不能共存,pH=10的溶液中存在大量的氢氧根离子,此题的隐含离子是氢氧根离子。。9、C【解析】

放置时间较长时①浓盐酸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使自身质量减小,②浓硫酸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自身变稀但不会发生化学变化,③烧碱会潮解并与二氧化碳反应,自身质量变大,发生化学变化,④食盐的质量基本无变化,⑤生石灰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生成氢氧化钙自身质量变大,⑥稀硫酸的质量基本没有变化.故选C10、B【解析】

A、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得到二氧化锰,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BaCO3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硫酸钡不与稀盐酸反应,再过滤、洗涤、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C、CuO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铜不与稀盐酸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D、K2CO3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水和二氧化碳,引入新的杂质,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选B。【点睛】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11、C【解析】

A、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大,是由于构成它们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选项A不正确;B、一氧化碳中的杂质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粉末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要除去一氧化碳中混有的二氧化碳,将混合气体通过炽热的碳层,故选项B不正确;C、一氧化碳由一氧化碳分子构成,一个一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二个氧原子构成,所以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性质不同,是由于其分子构成不同,故选项C正确;D、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既能通过与氧气反应实现,还能用一氧化碳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得到二氧化碳,故选项D不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碳和碳的氧化物之间的转化,对所学知识必须熟练掌握,才能进行解答。12、B【解析】A、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时,应把砝码放在右盘,药品放在左盘;图中放反了,故错误;B、氢气验纯:用排水法收集一小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移近火焰,松开拇指,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示氢气不纯,故正确;C、取用液体药品时应注意:①瓶塞倒放,②标签对准手心,③瓶口紧挨试管口,④倒完液体后立即盖紧瓶塞,并把试剂瓶放回原处;图中瓶口没有紧挨试管口、标签没对手心、瓶塞没倒放,故错误;D、用干燥的玻璃棒蘸取(或胶头滴管吸取)少量的待测溶液,并滴在放在干燥的玻璃皿或白瓷板上的干燥pH试纸上,不应该把试纸置于待测液中,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13、B【解析】

A.由苯分子图像可知分子之间有间隔,故A不符合题意;B.由图片无法知道硅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故B符合题意;C.由水受热蒸发知受热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故C不符合题意;D.由前三张图片可知,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4、C【解析】A、KMnO4不是氧化物,错误;B、氧气具有氧化性,不具有还原性,错误;C、CuO、MnO2、Fe3O4都是黑色的固体,正确;D、二氧化碳没有刺激性气味,错误。故选C。【点睛】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15、B【解析】

A、冰块熔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C、黄金铸币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海水晒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三装瓶保存,贴标签6.5g50mL将温度计的玻璃泡碰碎搅拌,加速食盐溶解【解析】根据题中信息知,(1)操作过程示意图中的错误有三,瓶塞不应倒放,左物右码,温度计不可用于搅拌。还缺少一个操作步骤是装瓶保存,贴标签。(2)B操作中实际称量氯化钠的质量是∶7.5g-2×0.5g=6.5g.(3)根据就近原则,D操作应选用50mL。(4)E操作的后果是将温度计的玻璃泡碰碎。E操作的目的是搅拌,加速食盐溶解。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配置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实验基本操作。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每100g浓盐酸中含溶质的质量为37g玻璃棒、量筒80%FeSO4Ag、Fe【解析】

①I、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涵义可知:“37%”的含义是:每100g浓盐酸中含溶质的质量为37g;配制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量筒;II、设所需锌的质量为x,则:x=5.2g,则该粗锌中锌的质量分数为×100%=80%;②由于金属的活动性是:锌比铁活泼,铁比银活泼,将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入到盛有一定量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锌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如果锌不足,则铁再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所以:若将所得滤渣放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则说明滤渣中一定有铁,可能含有锌,溶液中的硝酸银完全参加了反应;滤液里一定含有Zn(NO3)2,可能含有Fe(NO3)2;滤渣中一定含有Ag、Fe,可能含有Zn。18、还原剂置换反应AAD71g【解析】

(1)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到氧的物质是还原剂,在该反应中,得到氧的物质是铝,还原剂是铝,该反应是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所以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2)在金属活动顺序中,铝的活动性大于铁大于铜,将Al、Cu的固体混合物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