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同步教学设计_第1页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同步教学设计_第2页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同步教学设计_第3页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同步教学设计_第4页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同步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知识无涯,进步无界!zhishiwuya,jingbuwujie!知识无涯,进步无界!zhishiwuya,jingbuwujie!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同步教学设计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1.认识课文“曾、蒙”等生字,会写“锋、昨”等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读表达对雷锋叔叔的崇敬之情。并读出诗歌的节奏感。3.通过了解雷锋的事迹,培养学生成为乐于助人、关心他人的优秀少先队员。2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师:还记得吗?在大山的深处,有热情的泉水娃娃为大自然和人们做许多好事。有一位叔叔,他也热情地帮助着身边的人们,大家知道他是谁吗?(生:雷锋叔叔)2.师:是呀,他就是──雷锋。(板书:雷锋叔叔)3.师:雷锋叔叔为人们做了许多好事,大家都很想念他,都想找到他。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第六课。(板书:你在哪里)4.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1.请大家小声地把课文读一读,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自读课文)2.在学习小组里开火车检查一下。3.字音读准了,能把课文读通顺吗?读给同桌的小伙伴听一听吧!比比,谁读得好。同桌互读,互相正音。4.谁愿意读一读课文?(指名)你想请几位小伙伴和你一起读?三、再读课文1.师:请同学们再把课文读一读,边读边开动脑筋想一想:(1)雷锋叔叔到过那里?(2)他在那里做了什么好事?边想边做上记号。生再读课文。2.学习小组交流答案。3.班级交流:板书:长长的小溪抱着迷路的孩子弯弯的小路背着年迈的大娘4.师:儿歌的哪几个小节讲的是雷锋叔叔帮助迷路的孩子?哪几个小节讲的是雷锋叔叔帮助年迈的大娘?学生相互交流。5.师:请选择最喜欢的一部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生自读课文段落。四、朗读交流1.请同学朗读喜欢的段落,其余同学当评委,做点评,说说哪里读得好?人家是怎么读的?2.喜欢相同段落的同学一起读。3.边听边想象,如果你是那个迷路的孩子,或是年迈的大娘,你想对雷锋叔叔说些什么?4.雷锋叔叔在长长的小溪边帮助了迷路的孩子;在弯弯的小路上帮助了年迈的大娘。他还会到哪儿呢?我们一起把第六节读一读。5.再读一读儿歌,把喜欢的句子或小节背下来。交流背诵。五、课堂小结雷锋,一个多么响亮的名字!他乐于助人,无私奉献影响了多少人!我们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学生,应该怎样做呢?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吧!六、布置作业利用一周的时间为身边的人做几件好事。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字词。(1)出示生字新词。(2)指名读,齐读。2.谈一谈通过熟读课文,你对雷锋叔叔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学生自由说)二、品读感悟1.把你对雷锋叔叔的感情渗入到课文朗读中,指名读课文,师生评价。2.请你在课文中找一找,雷锋叔叔到底在哪里。(学生读课文,画出相关的句子)3.寻找一个合作伙伴,用问答的方式来读第1—3节。(学生分组讨论、练读)4.分组读,比一比哪一组问得好,哪一组答得好。5.通过朗读和学习,你对雷锋叔叔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和感受?(指名说)能通过读表达出来吗?(全班齐读)6.读读最后一节。出示: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学生畅谈:雷锋叔叔已经活在我们心里了。生活中处处都有活雷锋;我们都能成为雷锋叔叔,奉献爱心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的自觉行为……三、想象画面1.出示句子。(1)沿着长长的小溪……(2)冒着蒙蒙的细雨……(3)雷锋叔叔……(4)顺着弯弯的小路……(5)踏着路上的荆棘……(6)雷锋叔叔……2.小组内讨论省略号部分应补充的内容。(教师提示:围绕雷锋做的好事来说)3.学生自由发言。四、课堂总结1.我们也去找一找身边的雷锋吧。学生说一说身边的好人好事。2.想一想,你以后要怎么做?3.由各小组发出倡议,学习雷锋精神。(1)倡议全校学生向雷锋叔叔学习,帮助有困难的人。(2)组织互助小组,帮助班级中有困难的同学和学校中有困难的同学。(3)倡议父母一齐加入到学校的互助小组中,为了把世界变得更美好而贡献自己的力量。6千人糕1.正确识记“糟、特”等生字,会写“能、桌”等生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对话,想象体会人物心理,借助语气助词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并在朗读中积累和运用语气助词。3.学习默读,借助插图,联系上下文了解米糕制作的过程。4.绘制思维导图,举例阐述米糕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哪些劳动,懂得珍惜粮食的重要性。2课时第一课时一、图片导入,解析课题1.出示糕点图片,看图说话:你用什么方法记住“糕”这个字?提示:“糕”是一个形声字,右边“羔”字表读音,左边“米”字表意思,说明糕字与粮食有关,利用形声字的特点来帮助记字形,可以让我们记得更牢。2.出示生字:糖、粉,用上刚才的方法记一记这2个生字。3.读了课题有什么想问的吗?预设:什么是千人糕?怎么做成的?二、识记字词1.正确认读多音字。出示词语:好奇种稻子种子的确应该。提示:这些多音字还有什么读音?能组个词吗?2.认识事物,巧记生字。出示词语:甘蔗汁、甜菜汁。读这两个词语,你有什么发现?你能根据偏旁记住这里面的生字吗?预设(1):这些词语都是事物的名称,糖就是用甘蔗汁和甜菜汁做出来的。预设(2):“蔗”和“菜”都是“草字头”,说明它们与草本植物有关。预设(3):“汁”是一种水,所以它的偏旁是“三点水”。3.书写生字“甘、甜”。(1)出示,观察这2个字,说说发现。教师补充:“甘”和“甜”都是“甜”的意思。甘,外面部分表示口和舌,里面加一短横,整个字形表示用口、舌品尝美味。平时我们在交流的时候大多用“甜”字。(2)当“甘”作为“甜”字的一部分,书写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提示:两竖靠近横穿插。三、读课文,了解大意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告诉我们什么?2.小组相互交流。3.指名交流。第二课时一、生字巩固,导入新课1.巩固字词。复习巩固本课生字词,抽读词语卡片。2.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能。这个字笔画较多,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每个部件在田字格的位置是怎样的呢?提示: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观察每个部件,提炼书写要领:左窄右宽下齐平,右边两个“匕”下稍宽。(2)“具”在书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提示要领口诀:“具”中的三个短横,间隔要均匀。(3)“桌、买、菜、劳”都是上下结构,教学时注意指导学生先找准这些字的中心点,再分别指导上下两部分的宽窄注意点。二、品读课文,解析词语1.刚才有同学问什么是千人糕,读了课文找到答案了吗?预设(1):千人糕是很多很多人做成的糕。预设(2):千人糕是平常吃过的米糕。提示: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板书:很多很多人平常2.出示第1-5自然段,品味人物语气,读好对话。提示:同学通过读爸爸和孩子的对话认识了千人糕,那应该怎样读好他们的对话呢?(1)抓住提示语,想象心理,练读对话。从提示语“好奇地问”和“急忙尝了尝,笑了”,猜猜孩子在想些什么,你能读出他内心的想法吗?(2)抓住标点符号,体会语气,练读对话。提示:根据不同的标点读出人物对话的不同语气。(3)揣摩语气助词,读好对话。①出示:一天,爸爸对孩子说:“今天我们来吃千人糕吧。”孩子想:这糕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一定特别大,也许比桌子还大吧?这两句中都有语气助词“吧”,读一读,应分别读出怎样的语气?提示:第一句中“吧”表示提议的语气;第二句中“吧”表示疑问、猜测的语气。②出示:孩子急忙尝了尝,笑了:“这就是平常吃过的米糕嘛!”爸爸说:“是的,就是平常吃的米糕。你知道这糕是怎么做成的吗?”辨析“嘛”和“吗”,这2个字的读音是一样的,放在对话里语气一样吗?提示:“嘛”在这里表示很明显,事实就是如此;“吗”表示疑问的语气。3.理解“特别”。出示:一定特别大。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这两个句子中都有“特别”一词,意思一样吗?提示:有些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不同,我们可以结合句子的意思,用换近义词的方法理解。4.分角色朗读对话。提示:同桌分别扮演爸爸和孩子的角色,读出对话中不同的语气。三、学习默读,借插图解说1.学习默读,借助文本说一说。(1)出示句子:孩子说:“是把大米磨成粉做的,还加了糖。”提示:从这句话中,你知道千人糕是用什么做成的吗?不要读出声音,快速找到答案。板书:大米糖(2)出示句子:爸爸说:“是啊,大米是用农民种的稻子加工出来的。农民种稻子需要种子、农具、肥料、水……”提示:仍然不出声读,从爸爸说的这段话中找一找大米又是怎么来的?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稻子种子农具肥料水……追问:省略号省略了什么?种稻子还需要什么?小结:像我们刚才那样,不出声了解文章的意思,就是默读。(3)出示第9自然段。①现在请大家默读这一自然段,思考糖是怎么来的。提示: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甘蔗汁甜菜汁工具火②结合插图,说一说“熬糖”需要哪些工具,是怎样熬的?提示:熬糖需要的工具有木铲、大锅等,在熬制的过程中需要加热,不断搅动。所以“熬”这个字下面是“灬”,表示熊熊燃烧的火焰。③我们能吃上一块米糕,还得需要哪些劳动?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包装送货销售。提示:引导学生找近义词理解“销售”,用换偏旁的方法识记生字“销”。2.(出示插图)借助插图说一说,书上的插图也向我们展示了米糕需要的劳动,你能看着插图说一说吗?提示:出示插图时,应根据文章内容有序排列出示。四、小组讨论1.课文读到这里,你想说些什么?文中的孩子也有跟你们一样的想法。出示句子:孩子听了爸爸的话,仔细想了想,说:“爸爸,这糕的确应该叫千人糕啊!”(1)我们应该以怎样的语气读这段话?提示:指导朗读,读出感叹语气。(2)句子里的“的确”可以换成哪个词?2.结合板书提问:你还觉得这是块平常的糕吗?小结:这块糕看着平平常常,可是它经过了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是很多很多人的劳动造就了它,所以它又显得那么不平常。3.生活中,很多像米糕这样看似平平常常的东西,都凝聚着无数人的劳动与心血,你能举个例子吗?出示学习要求:(1)小组里选择一个物品说一说。(2)交流时,可按照书上句式来说,也可以用第一人称“我是某某某(物品)”,谈谈某个物是怎样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提示:每个小组发一张大一点的纸,学生交流时把纸贴在黑板上,教师和其他同学随机补充。五、总结课文1.齐读课文。2.指名说说学习过这篇课文后,你懂得了什么道理。7一匹出色的马1.正确认读“郊、泛”等生字,会写“匹、妹”等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多种阅读方法,体会课文的情感。感受父母的爱,同时懂得孩子只有在自己的想象和游戏中获得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2课时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播放歌曲《骑竹马》。月光光,照草地,捡根竹竿当马骑。一二三,三二一,竹马驮我北京去。是啊,骑竹马,吹柳笛的童年多么美好,多么使人留恋。(出示课件插图)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一篇关于一匹出色的马的故事。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一匹出色的马3.这匹出色的马是谁骑的?关于这匹马又有什么美好的故事发生呢?下面我们来一起学习课文。二、初读课文,主动识字1.学习生字,认读生字词。(出示生字词)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读生词。3.开火车读。4.分类识记生字。形旁和声旁联系记忆,比如“波、纹、像、景、舍”。利用部首互换法记忆,比如“变——恋”。用谜语记忆:一个小儿躲进围墙里——“匹”。5.记忆字形,指导书写。重点指导“匹、求”,这两个字都是独体字,注意在田字格内要把握字的中心在田字格的中间位置。6.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三、朗读课文,体验情感1.教师范读。2.学生自由练读,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在小组内练读,然后进行汇报朗读。3.指名朗读,注意课文中人物的语气。第二课时一、复习生字1.认读生字。开火车抽读生字卡片。2学写生字“景”“恋”“舍”。(1)出示“景”“恋”“舍”,观察比较异同指名交流相同点:都是上下结构。不同点:上下宽窄各不相同。(2)师范写并小结书写注意点:景:日字扁,长横稳,横画匀,竖钩短,两点有呼应。恋:上下同宽,两点呼应舍:上宽下窄,撇捺舒展。人加两横,像屋顶下的横梁,一竖像柱子,口像基石。拓展“舍”的另一个读音shè,组词:宿舍、屋舍。二、导入新课1.同学们,老师这里新写了一首小诗:春日里,春风吹,折根柳枝当马骑。一二三,三二一,好马驮着妹妹回家去。2.读过后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对,这就是我们要学的课文的故事。三、读悟感情,体会深情1.学生自由朗读,思考:这篇课文写了什么故事?(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形式总结。春天的傍晚,我们一家郊游,贪恋美景,走了很远,妹妹累了,爸爸折了柳条给她当“马”骑,妹妹高兴地跑回了家。2.指名读,指导朗读学习课文第1-3段。(1)自由读课文,勾画写春天“景色异常美丽”的句子。河水碧绿碧绿的,微风吹过,泛起层层波纹。田野葱葱绿绿的,非常可爱,像一块柔软的地毯。(2)同学们边读边想象画面。(3)因为春天的美丽,我们做了什么事?恋恋不舍,走了很远。(4)用自己的话总结故事的起因。春天的傍晚,我们去郊游,因为对春天的景色恋恋不舍,走了很远。3.学习课文4、5段。思考:这时候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跟第三段有联系吗?生:妹妹累了,走不动了,要爸爸妈妈抱,这跟上面我们一家留恋景色,走了很远有关系,妹妹小,走路远,所以累了。4.学习课文6、7段。思考:最后这件事怎样解决的?生:爸爸折了柳条给她当“马”骑,妹妹高兴地跑回家。师:妹妹不是很累吗?为什么跑回家了?讨论回答:生:妹妹喜欢“骑马”的游戏,玩起来忘记了疲劳,跑回了家。5.师总结: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