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浙江省温州瑞安市新纪元实验校中考化学最后冲刺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浙江省温州瑞安市新纪元实验校中考化学最后冲刺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浙江省温州瑞安市新纪元实验校中考化学最后冲刺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浙江省温州瑞安市新纪元实验校中考化学最后冲刺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浙江省温州瑞安市新纪元实验校中考化学最后冲刺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浙江省温州瑞安市新纪元实验校中考化学最后冲刺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下列做法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A.农村就地焚烧秸秆B.民间私自开采矿产资源C.积极开发新能源D.废弃电池与厨余垃圾一起丢弃2.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过滤 B.称取氯化钠C.稀释浓硫酸 D.测溶液的pH值3.下列物质在应用中,主要利用了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用铅笔芯粉末使锁的开启变的更灵活B.汽油洗涤衣服上的油迹C.将活性炭放入冰箱中除去异味D.食醋洗去水壶内的水垢4.硫在氧气中燃烧,现象正确的是A.产生耀眼白光 B.产生黑色固体C.产生蓝紫色火焰 D.产生大量白雾5.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①可能是氧化物 B.②可能是金属C.③一定是混合物 D.④包含组成元素相同的不同物质6.模型是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梁。如图是氢分子和氧分子运动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①②③可知微粒之间有空隙B.由①②可知做粒的运动速率与物质本身性质有关C.由①②③可知微粒在不停地运动D.由①③可知微粒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7.下列有关过滤的操作中错误的是A.取一张圆形滤纸,对折两次,打开成圆锥形,放入漏斗B.用少量水润湿滤纸,使滤纸紧贴漏斗,滤纸层与漏斗壁间不留气泡C.用玻璃棒轻轻搅动漏斗中液体,以加快过滤D.如果滤纸高于漏斗边缘,用剪刀剪去多余部分,使滤纸的边缘比漏斗口稍低8.小海同学在探究铝、铜和银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做了以下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操作正确B.该实验能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为银铜铝C.甲、乙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相同D.甲、乙中发生的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9.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A.稀释 B.取固体药品C.加热液体 D.过滤10.硝酸钾(KNO3)是常用的化学肥料,K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A.+3 B.+2 C.-2 D.+5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人类文明的进步与金属材料发展关系十分密切。(1)铜常用于制作导线,因为其具有良好的__________________。(2)对汽车部分钢铁部件进行喷漆可以防止其生锈,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3)小龙妈妈说春天多吃菠菜可以补铁,小龙用磁铁却无法把菠菜吸起来。菠菜含铁却无法被磁铁吸引,你认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4)钒钢用于制造高铁的铁轨,它属于_________________(填“纯金属”或“合金”)。(5)钪(Se)是稀土资源中的一种金属材料。铝钪合金因其优异的性能而被广泛的应用于高铁车体的结构材料中。相同条件下,取相同状态的金属钪和锌分别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钪产生气泡速率明显更快,则金属活动性Sc____Zn(填“>"或“<”)。根据上述结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A将Sc投入CuSO4溶液中有红色物质析出B仅用Fe(NO3)2溶液、Sc(NO2)2溶液、Ag就能验证钪和铁的活动性强弱C仅用Fe.Sc.稀H2SO4溶液能验证钪和铁的活动性强弱(6)已知Sc与稀盐酸能发生置换反应,生成+3价金属的化合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2018年3月26日起对原产于美国、欧盟、韩国、日本和泰国的进口苯酚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苯酚在常温下通常为无色针状或白色块状晶体,溶于酒精、乙醚、氯仿、甘油、二硫化碳,在室温时稍溶于水,几乎不溶于石油醚,腐蚀力强,可燃。主要用途:苯酚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制备酚醛树脂、双酚A、己内酰胺、烷基酚、水杨酸等工业原料,还可以用作溶剂、试剂和消毒剂,已知苯酚的化学式为CxH6O,相对分子质量为94,请回答:苯酚的化学式中的x的数值是_____;苯酚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_____;苯酚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精确到0.1);苯酚属于_____(有机物、无机物、氧化物)。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如图一所示,三个充满CO2气体的烧瓶,注射器内各装有85mL的液体(分别是水、饱和石灰水、40%的氢氧化钠溶液)。同时将注射器内液体注人烧瓶中,关闭活塞。观察到烧瓶内气压变化图象如图二所示。(1)曲线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2)曲线1和曲线3对比可得出的结论为_________。(3)曲线2与曲线3差异较大的原因是_______。14.用适当的化学符号表示。①用于炼铁的气体______;②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______;③用于建筑材料的碱______;④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中国智慧”“中国制造”越来越强。①国产航母甲板采用“超级钢”,能承受舰载机起降时产生的强烈冲击和摩擦、飞机尾流的高温烧蚀、潮湿盐雾的海洋大气环境侵蚀。由此推测“超级钢”应具有的性质为熔点高、______、______。②我国的高铁技术世界领先。其信息传输系统的芯片中含高纯度硅,将二氧化硅转化为硅的过程是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高铁钢轨采用铝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发生置换反应实现无缝焊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实验台上按如下顺序摆放着6瓶不同的无色溶液(如图所示:A、B、C、D、E、F代表对应的溶液),其中E溶液的试剂瓶标签破损。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E溶液作了如下探究:(初步判断)根据受损标签及实验室药品分类摆放原则,你认为E溶液中的溶质应该属_____类物质;通过观察,兴趣小组的同学进一步判断E溶液可能呈碱性,其理由是_____。(作出猜想)猜想Ⅰ:E溶液是NaOH溶液猜想Ⅱ:E溶液是Na2CO3溶液(实验验证)兴趣小组的同学取少量E溶液于试管,按下图所示操作进行实验:(1)通过操作①,兴趣小组的同学确认E溶液呈碱性,则X溶液是_____。(2)综合分析操作②和操作③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你认为操作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Z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_____(填化学式),由此你对以上猜想得出的结论是_____(选填“猜想Ⅰ”或“猜想Ⅱ”)正确。(3)操作③实验过程中,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的原因是_____。16.某实验小组到实验室进行酸碱盐的性质实验时,发现实验台上摆放的药品中,有一瓶未盖瓶塞且标签破损的溶液(如图),他们决定先对这瓶溶液的成分进行探究。(提出问题)这瓶溶液的溶质是什么?(获得信息)(1)酸、碱、盐的性质实验中用到含钠元素的物质有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2)实验室里盛放碱性溶液的试剂瓶通常使用橡胶塞。(3)碳酸氢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不反应;氯化钡溶液呈中性。(提出猜想)猜想一:氢氧化钠;猜想二:碳酸钠;猜想三:碳酸氢钠。(实验探究)(1)小军取样滴加稀盐酸有_____产生,得出结论:该溶液的溶质是碳酸钠或者是_____。(2)小军另取样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观察到有_____产生,进而得出结论:该溶液的溶质是碳酸钠(3)小华认为小军的结论不完全正确,理由是_____。小组同学讨论后一致认为还需要进行如下实验:(4)取小军第二次实验后的上层清液,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实验结论)这瓶溶液的原溶质是_____。(归纳总结)同学们实验后,总结出如图所示的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关系(图中短线连接的物质表示能相互反应);在上图空白方框中可填写指示剂或_____(填物质类别)。(拓展应用)根据酸碱盐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判断,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_____。AH+、OH-、Na+BCa2+、OH-、CO32-CNa+、K+、NO3-DH+、NO3-、CO32-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C【解析】

A、农村就地焚烧秸秆,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粉尘,故A错误;B、民间私自开采矿产资源,会浪费矿产资源,故B错误;C、积极开发新能源,能缓解化石资源枯竭,故C正确;D、废弃电池与厨余垃圾一起丢弃,会污染地下水和土壤,故D错误;故选C。2、C【解析】

A、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操作错误,缺少玻璃棒引流和没有注意“三靠”,故A错误;B、称量固体:左物右码,图中操作错误,故B错误;C、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容器内壁缓缓注入水中,否则会沸腾溅出,可能伤人,故C正确;D、整个pH试纸丢入试剂,污染了试剂.图中操作错误,故D错误;故选C。3、D【解析】

A、铅笔芯粉末使锁更灵活是因为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而石墨具有滑腻感,可以做润滑剂,属于物理性质。A错误;B、油渍可以溶于汽油,形成溶液。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故属于物理性质。B错误;C、活性炭放进冰箱除异味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C错误;D、食醋的主要成分是乙酸,属于酸,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酸和碳酸钙可以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属于化学性质。D正确。故选D。4、C【解析】试题分析: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故选C考点:实验现象分析5、B【解析】

A、该图中的物质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可能是氧化物,正确;B、该图中的物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是单质,金属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不可能是双原子分子,故错误;C、图中有两种分子,故是混合物,故正确;D、图中的两种物质都含有两种相同的元素,故正确。故选B。6、D【解析】

A.由①②③可知微粒之间有空隙,选项正确;B.由①②可知,温度相同,分子不同,运动速率不同,故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除温度外,还与分子种类(物质本身性质)有关,选项正确;C.由①②③可知微粒在不停地运动,选项正确;D.由②③分子种类相同时,温度不同,分子的运动速率不同,可知微粒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①③变量不唯一,不能进行比较,选项错误。故选D。7、C【解析】

A、取一张圆形滤纸,对折两次,打开成圆锥形,放入漏斗,故选项说法正确;B、用少量水润湿滤纸,使滤纸紧贴漏斗,滤纸层与漏斗壁间不留气泡,故选项说法正确;C、用玻璃棒轻轻搅动漏斗中液体,会损坏滤纸,造成滤液浑浊,故选项说法错误;D、如果滤纸高于漏斗边缘,用剪刀剪去多余部分,使滤纸的边缘比漏斗口稍低,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8、D【解析】

A、胶头滴管加液时,既不能伸入容器,更不能接触容器,应垂直悬空于容器上方,在甲、乙两个实验中操作上的错误是:将胶头滴管伸入了试管内部,不符合题意;B、由实验可知,铝能将铜置换出来,铜能将银置换出来,说明了金属的活动性是:铝>铜>银,不符合题意;C、由于发生的反应不同,甲、乙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不相同,甲中为铝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有红色固体析出,乙中为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有银白色固体析出,不符合题意;D、甲、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它们都符合“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9、D【解析】

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沿器壁缓缓地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选项正确;B、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选项正确;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选项正确;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选项错误,故选D。10、D【解析】

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设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已知钾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则(+1)+x+(-2)×3=0,故K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故选D。【点睛】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延展性和导电性隔绝氧气和水菠菜中含铁元素不是铁单质合金>B【解析】

(1)铜常用于制作导线,因为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性;(2)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水接触,故对汽车部分钢铁部件进行喷漆可以防止其生锈,原因是:可以隔绝氧气和水;(3)菠菜含铁却无法被磁铁吸引,是因为菠菜含铁是含铁元素不是铁单质;(4)钒钢用于制造高铁的铁轨,它属于合金;(5)相同条件下,取相同状态的金属钪和锌分别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钪产生气泡速率明显更快,则金属活动性Sc>Zn;A、由以上可知,Sc的活动性大于Zn,故Sc的金属活动性大于Cu,Sc可将硫酸铜中的铜置换出来,故有红色固体析出,不符合题意;B、银不与Fe(NO3)2溶液、Sc(NO2)2溶液反应,说明Fe、Sc的金属活动性大于Ag,但是无法验证Fe、Sc的金属活动性,符合题意;C、相同条件下,取相同状态的金属钪和铁分别与相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根据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就可以验证钪和铁的活动性强弱,不符合题意。故选B。(6))已知Sc与稀盐酸能发生置换反应,生成+3价金属的化合物,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612:117.0%有机物【解析】

(1)12x+1×6+16=94,则x=6;故填:6;(2)苯酚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12×6):(1×6)=12:1;故填:12:1;(3)苯酚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故填:17.0%;(4)苯酚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填:有机物。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C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氢氧化钠易溶于水,饱和石灰水浓度太低,影响了二氧化碳的吸收【解析】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曲线2中压强变化比曲线1明显,曲线3中压强变化最明显,可知曲线1是二氧化碳溶于水的曲线,曲线2所发生的反应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的反应,曲线3所发生的反应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详解】(1)通过分析可知,曲线2描述的是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的过程。故答案为:;(2)曲线1表示二氧化碳溶于水,与曲线3对比,可知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答案为:C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3)曲线2不如曲线3压强变化明显,是因为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氢氧化钠易溶于水,饱和石灰水浓度太低影响了二氧化碳的吸收。故答案为: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氢氧化钠易溶于水,饱和石灰水浓度太低,影响了二氧化碳的吸收。14、COHClCa(OH)2O硬度大(或强度大)耐腐蚀化学2Al+Fe2O3Al2O3+2Fe【解析】

(1)①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炼铁,故填:CO;②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是盐酸,故填:HCl;③用于建筑材料的碱是氢氧化钙,故填Ca(OH)2;④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故填:O。(2)①国产航母甲板采用“超级钢”,能承受舰载机起降时产生的强烈冲击和摩擦、飞机尾流的高温烧蚀、潮湿盐雾的海洋大气环境侵蚀。由此推测“超级钢”应具有的性质为熔点高、硬度大(或强度大)、耐腐蚀,故填:硬度大(或强度大);耐腐蚀;②将二氧化硅转化为硅的过程,生成了新物质,是化学变化;铝和氧化铁在高温下生成铁和氧化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Fe2O3Al2O3+2Fe,故填:化学;2Al+Fe2O3Al2O3+2Fe。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碱或盐E试剂瓶的瓶塞是橡胶塞而不是玻璃塞无色酚酞试液Na2CO3+H2SO4=Na2SO4+H2O+CO2↑Ba(OH)2猜想Ⅱ反应所得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使酚酞试液变红【解析】

[初步判断]酸的化学式不能含有Na+,碱、盐中可能含有Na+,故E溶液可能是碱或盐;碱能和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钠,使瓶塞和瓶子粘在一起不易取下,即碱溶液放在试剂瓶中应塞橡皮塞,故E试剂瓶的瓶塞是橡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