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浙江省台州市天台、椒江、玉环三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浙江省台州市天台、椒江、玉环三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浙江省台州市天台、椒江、玉环三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浙江省台州市天台、椒江、玉环三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浙江省台州市天台、椒江、玉环三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浙江省台州市天台、椒江、玉环三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图表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依据图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由5个原子构成B.化学变化的后硅元素的化合价不变C.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和生成的丁中氢元素的质量相等D.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l:12.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它能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面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由6个碳元素,8个氢元素,6个氧元素构成B.维生素C中,C、H、O元素的质量比是6:8:6C.它是一种氧化物D.它是由C6H8O6分子构成的3.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催化剂只有二氧化锰一种B.催化剂对所有化学反应的催化效果都一样C.催化剂只适用于分解反应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4.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把湿的衣服晒干 B.把水壶内水垢用食醋洗去C.把石蜡加热熔化 D.把棉线织成布5.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汽油挥发 B.蜡烛燃烧 C.食物变质 D.铁打生锈6.近年来一项项“超级工程”的建成,彰显了中国建造实力。下列“超级工程”所使用的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中国天眼FAST反射面板——铝合金B.北盘江特大桥桥墩——钢筋混凝土C.港珠澳跨海隧道密封圈——GINA型橡胶D.上海金融中心幕墙——双层玻璃7.“火上浇油”可以使燃烧更剧烈,其主要原理是()A.增加易燃物 B.增大氧气浓度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D.增大物质的接触面积8.总书记说:把垃圾资源化,化腐朽为神奇,是一门艺术。下列有关做法合理的是A.回收废医用塑料用于制造餐具 B.回收废油脂用于提炼氨基酸C.回收厨余垃圾用于提取食用油 D.回收农田秸秆用于制造纸张9.“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生成下列有机物.其中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该产物化学式是()A.CH4O B.CH2O2 C.C2H6O D.C2H4O210.氧烛是一种用于缺氧环境中自救的化学氧源,广泛用于航空、航海等领域,其主要成分为NaClO3,还含有适量的催化剂、成型剂等。氧烛通过撞击火帽引发反应后,能持续放出高纯氧气,主要反应原理为。一根氧烛大约可以供100个人呼吸1小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氧烛是一种纯净物B.氧烛制取氧气的反应为分解反应C.NaClO3可用于医疗D.运输氧烛时,应避免其受到撞击11.下图实验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实验①:证明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五分之一B.实验②:证明铁生锈必须有氧气参与C.实验③:向下压缩活塞时,空气的内能增大D.实验④:在同一液体内部深度越深,压强越大12.现有25g的KOH和K2CO3固体混合物,已知K元素与C元素的质量比是39∶3,把该固体全部加入到盛有100g的足量稀硫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烧杯里残留物质的质量是120.6g,则烧杯中硫酸钾的质量为A.4.8gB.9.6gC.17.4gD.34.8g13.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A.碳酸钙用于补钙 B.碳酸氢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C.氢氧化钠用作食品干燥剂 D.氯化钠用于配制生理盐水14.下列做法中,有利于人体健康的是A.为补充铁,提倡使用加铁酱油B.为保持肉制品鲜美加入过量的亚硝酸钠C.用染色剂将过期慢头加工成“染色慢头”D.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加入过量的防腐剂15.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C.将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能恢复原状﹣﹣分子间间隔变大D.空气是混合物﹣﹣空气由不同种分子构成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请用化学用语填空:写出下列符号中“2”的含义:①H2__________________②Cu2+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⑵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①五氧化二磷______②硝酸银_______⑶如图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元素属于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用下图1实验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最终钟罩内上升后的液面略低于刻度1,某同学对该现象作如下探究。钟罩内剩余气体探究结果偏小的原因可能是钟罩内O2或生成的CO2有剩余。该同学查阅资料得知:O2+4KI+4HCl=2I2+4KCl+2H2O,于是进行了如下图2实验:A中观察到________,证明有CO2剩余。B中观察到_________,证明有O2剩余。C中观察到黑色固体变成红色,说明结果偏小的第三个原因可能是生成了不能被NaOH溶液吸收的__________(填化学式)气体。钟罩内溶液的成分探究NaOH溶液与过量CO2反应会生成NaHCO3;Na2CO3受热不分解而NaHCO3受热易分解。该同学取一定量钟罩内溶液经低温蒸发、干燥等操作得到白色固体,作如下猜测:白色固体可能是:①Na2CO3;②NaHCO3;③Na2CO3和NaHCO3。(4)取适量白色固体加热,产生CO2,则猜测_________(选填序号)不成立;取8.4g白色固体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产生CO2的质量________(选填“<”、“=”或“>”)4.4g,则猜测③成立;该同学进一步查阅资料认为该固体可表示为:aNa2CO3•bNaHCO3•cH2O。称取该白色固体33.2g,充分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并使分解产生的气体全部先通过浓硫酸,浓硫酸增重4.5g;再通过碱石灰,碱石灰增重2.2g(假设气体均被完全吸收)。a∶b∶c=________。将该固体长期浸泡在NaOH溶液中,固体全部转化为Na2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18.(8分)某种钾肥样品,其成分为碳酸钾、氯化钾和少量不含钾元素的难溶杂质。为定该钾肥样品中钾元素的含量,进行如下实验:①称取10g该样品溶于水,过滤出去难溶杂质,得到滤液;②在所得滤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测得所消耗的稀盐酸质量为36.5g;③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干,称得所得白色固体为10.2g。请你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_____样品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用pH试纸测定第②步反应后溶液的pH,结果溶液pH大于7,你认为上述实验测得样品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比实际值_____(填“大”、“小”或“不变”)理由是____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下图是某实验小组对氢氧化钠部分性质的探究过程:小红用手触摸烧杯②的外壁,感觉发烫,这是由于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会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烧杯③的溶液呈_________色。小红取烧杯③中的适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后振荡,溶液呈无色,于是她认为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小明不同意她的观点,理由是如果稀盐酸过量,溶液也呈无色。[提出问题]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呢?[实验探究]方案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实验操作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反应后溶液,滴到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取适量反应后溶液于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取适量反应后溶液于试管中,滴加Na2CO3溶液实验现象试纸变为红色,pH______7有_______生成有气泡冒出实验结论稀盐酸过量稀盐酸过量稀盐酸过量[得出结论]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没有恰好完全反应。[交流讨论]同学们经讨论,发现上述三个方案中有一个不能达到探究目的,它是方案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C【解析】

A由图可知,甲的一个分子由5个原子构成;

B、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所以反应前后硅元素的化合价改变;

C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质量不变;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和生成的丁中氢元素的质量相等;

D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所以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2;故选C2、D【解析】

A、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选项说法错误。

B、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质量比为(12×6):(1×8):(16×6)=9:1:12,故选项说法错误。

C、维生素C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D、维生素C是由C6H8O6分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3、D【解析】

A、不是只有二氧化锰能做催化剂,其它的物质也可以作催化剂,如硫酸铜溶液、红砖粉末等对过氧化氢的分解也具有催化作用,选项错误;

B、并不是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如人的呼吸作用,不需要使用催化剂,催化剂对不同化学反应的催化效果不一样,选项错误;

C、催化剂不只适用于分解反应,如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氨气是化合反应,选项错误;

D、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选项正确。

故选D。4、B【解析】

A、湿衣服晒干是水的蒸发,没有新的物质产生,是物理变化。错误。B、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水垢的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镁等物质,它们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醋酸钙、醋酸镁、CO2和水,有新的物质产生,是化学变化,正确。C、石蜡熔化是石蜡由固态变成液态,没有新物质产生,是物理变化,错误。D、把棉线织成布,是物质状态的变化,是物理变化,错误。故选B。考点:考查判断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标准及判断的知识。5、A【解析】A、汽油挥发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食物变质的过程中有对人体有害的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铁钉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A。

点睛: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6、C【解析】

A、中国天眼FAST反射面板,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B、北盘江特大桥桥墩,钢筋混凝土属于复合材料;故选项错误C、港珠澳跨海隧道密封圈,GINA型橡胶,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选项正确;D、上海金融中心幕墙,双层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故选:C。7、A【解析】

油是易燃物,火上浇油增加了易燃物,使其燃烧的更剧烈,故选A。【点睛】着火点是物质的特性,基本上不会改变。8、D【解析】A.废医用塑料含有一些药物,不能用于制造餐具,错误;B.回收废油脂用于提炼氨基酸,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错误;C.回收厨余垃圾不能用于提取食用油,不符合卫生指标,错误;D.回收农田秸秆用于制造纸张,可减少焚烧秸秆带来的大气污染,正确。故选D。9、B【解析】

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可判断所生成的有机物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应与CO2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相同为1:2;根据所生成有机物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判断四个选项中符合此特点的化学式即该物质的化学式。【详解】A、根据化学式CH4O,可知该物质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1,不符合所生成有机物的特点,不符合题意;B、根据化学式CH2O2,可知该物质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符合所生成有机物的特点,符合题意;C、根据化学式C2H5OH,可知该物质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1,不符合所生成有机物的特点,不符合题意;D、根据化学式C2H4O2,可知该物质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2=1:1,不符合所生成有机物的特点,不符合题意。故选B。10、A【解析】

A、氧烛的主要成分为NaClO3,还含有适量的催化剂、成型剂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氧烛制取氧气的反应为2NaClO3═2NaCl+3O2↑,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C、氯酸钠撞击分解为氯化钠和氧气,所以可用于医疗,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氧烛通过撞击火帽引发反应后,能持续放出高纯氧气,在运输氧烛时,应避免其受到撞击,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11、A【解析】A、实验①中的瓶子上没有刻度,故A错误;B、实验②:第二只试管密封在水中,隔绝氧气,故B正确;C、实验③:向下压缩活塞时,分子间的间隔减小,空气的内能增大,故C正确;D、实验④:根据水流的落点,可以验证在同一液体内部深度越深,压强越大,故D正确。故选A。12、D【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25g+100g-120.6g=4.4g.H2SO4+K2CO3=K2SO4+H2O+CO2↑,生成硫酸钾的质量为17444=x4.4g,x=17.4g,碳酸钾质量为138442KOH+H2SO4=K2SO4+2H2O,生成硫酸钾的质量为11211.2g=17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以及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13、C【解析】试题分析:碳酸钙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易溶解的氯化钙,被吸收达到补钙的目的,A正确;碳酸氢钠和胃中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水,故碳酸氢钠能治疗胃酸过多,B正确;氢氧化钠腐蚀性太强,不能做食品的干燥剂,C错误;生理盐水是特定浓度的氯化钠溶液,D正确。故选C。考点:常见物质的用途14、A【解析】

A.为补充铁,提倡使用加铁酱油,故正确;

B.亚硝酸钠有毒,过量使用会危害人体健康,故错误;

C.过期的馒头可能发生了霉变,染色剂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故错误;

D.防腐剂要按照国家标准使用,不能超量使用,否则可能会危害人体健康,故错误。

故选:A。15、B【解析】

A、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正确;B、热胀冷缩,说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隔,错误;C、将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能恢复原状,说明分子间间隔变大,正确;D、空气中含有不同物质的分子,所以空气是混合物,正确。故选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1个氢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1个铜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P2O5AgNO3非金属【解析】

⑴①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该原子的个数,H2中“2”的含义是:1个氢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②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Cu2+中“2”的含义是:1个铜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③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中“2”的含义是: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⑵①化学式的书写与读法顺序是相反的,而且几某化几某的读法告诉了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因此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是:P2O5;②硝酸银是盐,是由银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构成的,根据银显+1价,硝酸根显-1价,硝酸银的化学式是:AgNO3。⑶非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或等于4个,该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因此该元素是非金属元素。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变浑浊溶液变蓝色CO①<a∶b∶c=2∶1∶2Na2CO3•NaHCO3•2H2O+NaOH=2Na2CO3+3H2O【解析】

(一)实验1:(1)A中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2剩余;(2)查阅资料得知:O2+4KI+4HCl=2I2+4KCl+2H2O,B中观察到溶液变蓝色,证明有O2剩余;(3)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C中观察到黑色固体变成红色,说明结果偏小的第三个原因可能是生成了不能被NaOH溶液吸收的一氧化碳气体,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实验2:(4)Na2CO3受热不分解,NaHCO3受热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取适量白色固体加热,产生CO2,则猜测①不成立;(5)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和二氧化碳的质量关系如下:即同质量的碳酸钠比碳酸氢钠生成二氧化碳的量少,取8.4g白色固体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产生CO2的质量<4.4g,则猜测③成立;(6)该固体可表示为:aNa2CO3•bNaHCO3•cH2O,称取该白色固体33.2g,充分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并使分解产生的气体全部先通过浓硫酸,浓硫酸增重4.5g,说明生成水的总量为4.5g;再通过碱石灰,碱石灰增重2.2g,说明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2.2g,设碳酸氢钠的质量为y,碳酸氢钠分解生成水的质量为x,则18/x=44/2.2g,x=0.9g168/y=44/2.2g,y=8.4g所以:结晶水的质量为4.5g-0.9g=3.6g;晶体中碳酸钠的质量为:33.2g-3.6g-8.4g=21.2g;。延伸:将该固体长期浸泡在NaOH溶液中,固体全部转化为Na2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NaHCO3•2H2O+NaOH=2Na2CO3+3H2O。18、6.9g53.4%小蒸干后的固体中含有碳酸钾【解析】

(1)设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为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