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辅导课件《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讲义_第1页
2019年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辅导课件《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讲义_第2页
2019年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辅导课件《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讲义_第3页
2019年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辅导课件《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讲义_第4页
2019年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辅导课件《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辅导课件《医学

微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讲义

医学微生物学

本部分特点

占分值少,近年来分值增加至10分左右,但真正考基础2分左右。

重点提示:

病原微生物的基本性状和临床意义。

出题方向:

病例分析题,基础试题临床化。

习题

与血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无关的疾病是

A.急性膀胱炎

B.败血症

C.股骨头置换术后感染

D.细菌性心内膜炎

E.食物中毒

「正确答案』E

1.泌尿系统感染为年父如女急性膀胱炎的主要致病菌,尿道感染仅次于大肠埃希曲常

见的是表皮仙的球菌.人葡萄球菌和溶血简镯球菌,

2.细葭性心内腺炎主要为心号膜修笈术感染表皮葡器球演(特别是安装人1.因胶青),

3.败血症凝固的阴性的锄球菌引起的败血症仅次于大肠埃希茵和金鼓色曲的球吊.枇见

的是溶血就胸球型和人的麴球糖,

4.术后及植入医用静城引起的感染创伤及外科f•术后.植入医用器帙如心脏起搏群安

装、置换人T心手般、长期腹膜透析.导管感染、人工关节感染、静脉滴注及耐汗液分Ml术等亦可

造成凝固的阴性倒箭球摘的感染,目前医院内耐甲钝西林的人皮前筠球但感染已成为湛欢脩

熨术或胸外科f术中的严重问痣一

最容易发生变异的呼吸道病毒是

A.麻疹病毒

B.呼吸道合胞病毒

C.甲型流感病毒

D.腮腺炎病毒

E.副流感病毒

f正确答案』C

A.普通菌毛

B.芽胞

C.鞭毛

D.荚膜

E.质粒

1.与耐药性的获得及转移密切相关的细菌结构是

「正确答案』E

2.与肺炎链球菌致病性密切相关的细菌结构是

『正确答案』D

男,40岁,右下肢肿胀,剧痛3小时,1天前用粪便在农田施肥时,右足

被扎伤,半夜感胀裂样痛,症状加重,出现下肢肿胀,皮肤由紫红变成紫黑色,

水肿有水泡,查体:局部皮下有捻发音。伤口处有恶臭的血性浆液流出。最可

能的致病菌是

A.表皮葡萄球菌

B.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

D.梭状芽胞杆菌

E.大肠埃希菌

『正确答案』D

第一节微生物的基本概念

一、微生物与微生物学的定义(非重点,略)

二、三大类微生物及其特点★★★

特点种类

非细胞

无典型细胞结构,仅含一种核酸类型R

型微生病毒、阮粒

NA或DNA,只能在活细胞中繁殖

原核细

双链DNA和RNA组成,无完整的核膜、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

胞型微

核仁、有核糖体,无内质网、线粒体等原体、立克次氏体、螺旋体

生物

真核细

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能在体外生长

胞型微真菌

繁殖

生物

习题

有完整细胞核的微生物是

A.立克次体

B.放线菌

C.细菌

D.真菌

E.衣原体

f正确答案』D

属于原核细胞型的一组微生物是

A.酵母菌、淋病奈瑟菌

B.放线菌、破伤风梭菌

C.链球菌、念珠菌

D.隐球菌、结核分枝杆菌

E.小抱子菌、大肠埃希菌

「正确答案』B

第二节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重点提示:本章节重点在于微生物的结构

一、细菌的大小和形态

微米(Um)(测量单位)

球菌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四联球菌和八叠球菌等

杆菌链杆菌、棒状杆菌、球杆菌、分枝杆菌、双歧杆菌等

形螺杆

态幽门螺杆菌

螺形菌

菌螺菌鼠咬热螺菌

弧菌霍乱弧菌

二、细菌的结构

(一)细菌的基本结构

构特点及功能

主要组分为肽聚糖,功能是维持菌体外形,维持渗透压,支原体没有细

胞壁,细菌和立克次氏体的细胞壁中含肽聚糖

功能:渗透和运输作用;呼吸作用;生物合成(肽聚糖、鞭毛、荚膜等);

中介体(参与细菌分裂、细胞呼吸)

细菌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含以下颗粒:

▲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胞浆颗粒:储藏营养

▲异染颗粒:嗜碱性强,染成与细菌其他部分不同的颜色

鉴别细菌,如:白喉杆菌、鼠疫耶尔森氏菌、结核分枝杆菌

▲质粒(见后)

鳖无核膜、核仁,双股环状DNA和RNA聚合而成

+一

G菌与G菌细胞壁结构

细胞壁结构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

细胞壁强度较坚硬较疏松

肽聚糖层数可达50层1〜3层

肽聚糖含量50-80%5-20%

磷壁酸有无

外膜无有

五肽交联桥有(三维结构)无(二维结构)

革兰染色阳性(紫色)阴性(红色)

青霉素敏感不敏感

记忆:杨梅酸,硬性膜

青霉素类抗生素抑制G+菌肽聚糖的五肽交联桥;溶菌酶可水解聚糖骨架的

BT,4糖昔键,发挥抗菌作用;

多肽类抗生素万古霉素和杆'菌肽抑制四肽侧链的连接;磷霉素抑制聚糖骨

架的合成。

细菌胞质内与医学有关的重要结构及意义

特点临床意义

蛋白质合成的场所。细菌核糖体链霉素与30s亚基结合,红霉素与5

核糖

沉降系数为70S,由50S和30S0S亚基结合,干扰蛋白质合成,杀死

两个亚基组成细菌

核质外的遗传物质R质粒:耐药性质粒

双股环状DNAF质粒:编码性菌毛

质粒

携带某些遗传信息,控制某些遗Col质粒:产生大肠菌素

传性状ST质粒和LT质粒:产生肠毒素

又称内含物,为细菌贮藏的营养

胞质物质,包括多糖、脂类、磷酸盐异染颗粒常见于白喉棒状杆菌,有助

颗粒等。有一种主要成分是RNA和偏于病原学鉴定

磷酸盐,为异染颗粒

(二)细菌的特殊结构

膜具有黏附宿主细胞核抗吞噬等致病作用,具有侵袭力

是运动器,具有抗原性并与致病性有关

普通菌毛可促使细菌黏附于宿主细胞表面而致病;性菌毛使噬菌体吸附于

毛,菌,并使后者获取致病物质

芽抵抗力强,耐高温。为休眠状态,内含生命物质,可以再生。通常以杀死

胞芽胞作为灭菌指标

习题

细菌芽胞最显著的特性是

A.抗吞噬性

B.具有毒素活性

C.耐热性

D.黏附性

E.侵袭性

「正确答案』C

细菌细胞壁特有的成分是

A.肽聚糖

B.外膜

C.脂蛋白

D.脂多糖

E.类脂

f正确答案』A

细菌细胞壁的功能不包括

A.参与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

B.保护细菌抵抗低渗环境

C.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D.维持细菌形态

E.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

『正确答案』C

三、细菌的染色方法(染色方法)

意义.

血菌的鉴定

指导选择抗生素治疗

步骤:

初染(结晶紫)一媒染(碘液)一脱色(95%乙醇)一复染(复红)

结果判断:紫色一一G卡菌;红色一一G一菌。

第三节细菌的生理

一、细菌生长繁殖的规律

(-)细菌生长繁殖的基本条件、方式与生长曲线

1.生长基本条件:水、无机盐、碳源、氮源、生长因子+合适温度及PH+

必须的气体环境。

2.生长繁殖的方式:二分裂的方式进行无性繁殖

细菌的生长曲线:

(1)迟缓期:适应阶段

(2)对数期:细菌的形态、染色性、生理活性都较典型

(3)稳定期:芽胞、抗生素、外毒素等代谢产物

(4)衰亡期:细菌死亡逐渐增多,死菌数超过活菌数

三、细菌合成代谢产物及其意义

代谢产物意义

热原质引起人体发热,为细胞壁的脂多糖

内毒

素菌的脂多糖

毒素外毒

素G.菌产生的蛋白质,毒性强且有高度的选择性

侵袭性酶利于细菌在组织中扩散,如卵磷脂酶、透明质酸酶等

色素对细菌的鉴别有帮助,如铜绿假单胞菌呈绿色

抗生素用于临床治疗药物

细菌素杀伤近缘细菌,用于细菌分型★★

维生素大肠埃希菌能合成VitB和VitK等

第四节消毒与灭菌

-•、基本概念

消毒:指杀死病原微生物,但不包括芽胞。

灭菌:是指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包括芽胞。全歼。

无菌:不含活菌的状态。即灭菌的效果。

防腐: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一般不至细菌死亡。

清洁:通过除去尘埃和一切污秽以减少微生物数量的过程。

二、物理灭菌法-热力(干热)灭菌法

灭菌原理应用

焚直接点燃或在焚烧炉内焚烧,是一种

病理性废弃物品、动物尸体等

烧彻底的灭菌方法

烧微生物学实验室的接种环、试管

直接用火焰灭菌

灼口等

干高温下不变形、不损坏、不蒸发

烤利用干烤箱灭菌(160〜170c2小时)的物品

如玻璃器皿、瓷器、玻璃注射器

外l-10um波长的红外线热效应最强医疗器械的灭菌

线

二、物理灭菌法-热力(湿热)灭菌法

方法应用

巴氏用较低温度杀灭液体中的常见致病

消毒菌,不使蛋白质变性(61.1〜62.8C牛奶、酒类的消毒

法30分钟或71.7℃15〜30秒)

1个大气压、100℃、5min,可杀灭繁

煮沸殖体,1〜2h杀灭芽胞。加入2%碳酸

消毒食具、剪刀、注射器

法氢钠,沸点105℃,可促芽胞杀灭、

防止金属器皿生锈

高压

是灭菌效果最好的方法o101.325kPa

(1个大气压)、121.3℃、15〜20m一般培养基、生理盐水、手术敷

能杀灭包括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料、耐湿热物品

法in,

物(不能杀灭肮粒)

二、物理灭菌法——射线灭菌法

方法应用

波长265〜266nm杀菌作用最强。可

手术室、传染病房、无菌实验室

紫外使DNA链上两个相邻胸腺喀咤以共价

的空气消毒,不耐热物品的表面

线键结合,形成二聚体,干扰DNA复制

消毒

与转录

一次性医疗塑料制品的消毒,食

电离主要利用B射线和Y射线的作用,干

品、药品及生物制品的消毒灭菌

辐射扰DNA合成、破坏细菌细胞膜

(不耐热医疗器械)

主要依靠热效应发挥作用,微波可穿食品、非金属器械、检验室用品、

微波

透玻璃、陶瓷、薄塑料等食品用具、药杯的消毒

滤过除菌法的应用:但不能除去病毒、支原体和衣原体

三、化学灭菌法

类别药品用途

乙醇70%〜7

醇类皮肤消毒及体温计浸泡消毒

5%

重金0.01%~0.1%

生物制品防腐剂

属硫柳汞

3%〜6%过氧

口腔黏膜消毒,冲洗伤口防止厌氧菌感染

氧化化氢

剂0.2%〜0.3%

手及耐腐蚀物品消毒

过氧乙酸

10%〜20%漂

氯地面、厕所及排泄物消毒

白粉

2%碘汀和碘

碘皮肤、粘膜等表面消毒

季镂0.05%〜0.1%

皮肤、黏膜和物品表面的消毒

盐苯扎溟铁

酸碱

生石灰加水排泄物及地面的消毒

10%甲醛浸泡1小时以上,用于物体表面消毒

2%碱性戊二浸泡1小时,用于各种内镜、导管、口腔科医用器材

烷化醛及透析器械的消毒

剂0.12%〜0.8%密闭熏蒸6〜12小时,用于电子仪器及不耐高温物品的

环氧乙烷灭菌

甲醛与高锦密闭熏蒸6小时,用于室内空气、衣物及物品消毒

酸钾液熏蒸

第五节噬菌体

一、噬菌体的生物学性状

侵袭细菌、真菌、螺旋体和支原体等微生物的病毒

态蝌蚪形、球形、细杆状

噬菌体特异性寄居于易感宿主菌体内,故可用于细菌的鉴定与分型

二、毒性噬菌体和温和噬菌体

(一)毒性噬菌体的概念:毒性噬菌体的增殖方式是复制,其增殖过程经

吸附、穿入与脱壳、生物合成和成熟释放四个阶段。

(二)温和噬菌体的概念及其与细菌遗传物质转移的关系

1.概念噬菌体或称溶原性噬菌体。当感染宿主菌后并不增殖,其基因整

合于细菌染色体中。

2.前噬菌体结合在细菌染色体上的噬菌体基因。

3.溶原性细菌被温和噬菌体感染的细菌。

4.细菌遗传物质转移科研上就用噬菌体去改造细菌,将我们需要的基因

整合到细菌上。

第六节细菌的遗传与变异(少考)

一、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细菌的遗传物质包括细菌核质内染色体、质粒、转位因子(转座因子)、

整合子及噬菌体基因组等。

1.细菌的染色体细菌的各种遗传特性主要受细菌核质内染色体环状双链

DNA(dsDNA)所控制。

2.质粒

本质: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能够自主复制的细菌染色体以外的双股

环状DNAo

3.转座因子(转位因子)

是细菌基因组中能改变自身位置的一段DNA序列,这种转座作用既可发生

在同一染色体上,也可发生在染色体之间或质粒之间,甚至染色体和质粒之间。

转座因子包括插入序列(IS)和转座子。

4.整合子是一种运动性DNA分子,具有独特结构,可捕获和整合外源性

基因,使之转变成为功能性基因的表达单位。它通过转座子或接合性质粒,使

多种耐药基因在细菌中进行水平传播。

5.噬菌体基因组带有温和噬菌体的溶原性细菌,其噬菌体基因组片段可

整合到细菌染色体中(称为前噬菌体),使其细菌性状发生改变,称溶原性转

换。

二、细菌遗传与变异的机制

1.转化如活的无毒力的肺炎链球菌可摄取死的有毒力的肺炎链球菌DNA

片段。

2.接合细菌通过性菌毛相互连通。

3.转导噬菌体介导,将供菌DNA片段转入受菌体。

4.溶原性转换

耐药质粒及其与耐药性的关系:耐药质粒(R质粒)转移是细菌产生耐药

性的主要原因之一。

习题

质粒在细菌间的转移方式主要为

A.转化

B.接合

C.转导

D.易位

E.溶原性转换

f正确答案』B

第七节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一、正常菌群

在人体各部位正常寄居而对人无害的细菌。

二、条件致病菌

三、菌群失调症与细菌致病性

概念由于菌群失调引起的疾病

菌群失

主要诱因抗生素滥用

调症

主要原因正常菌群的组成和数量明显改变

细菌的取决于:细菌的毒力(侵袭力+毒素)、侵入数量、侵入部位(呼吸

致病性道、消化道、皮肤伤口)

细菌的致病性

▲致病性:细菌引起感染的能力

▲毒力:致病性强弱

侵袭力

菌毛黏附素

使细菌在体内定居的结构黏附素

非菌毛黏附素

增强抗吞噬的菌体表面结

荚膜、菌体表面蛋白(M蛋白)、菌体表面抗原

血浆凝固酶增强细菌抗吞噬能力

透明质酸酶

侵袭性酶类

链激酶均增强细菌的扩散能力

DNA酶

侵袭素导致细菌侵入邻近的上皮细胞内繁殖

细菌生物被膜极强的耐药性和抵抗机体免疫系统作用

内毒素和外毒素

记忆:、外阳内向;外活内死;外蛋内糖;外强内弱

外毒素内毒素

+一

来源G菌与部分G『菌

存在分泌到菌外,

细胞壁组分,菌体裂解后释出

部位少数是崩解释出

化学

蛋白质脂多糖

成分

稳定

60〜80℃,30分钟160C,2〜4小时

毒性较弱,引起发热、白细胞增多、微循环

强,对组织器官有选择性

作用障碍、休克、DIC等

抗原强,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

弱,不能形成类毒素

性脱毒形成类毒素

习题

关于内毒素性质的错误叙述是

A.来源于革兰阴性菌

B.用甲醛脱毒可制成类毒素

C.其化学成分是脂多糖

D.性质稳定,耐热

E.菌体死亡裂解后释放

f正确答案』B

四、宿主的抗菌免疫

(同免疫学部分)

小概念:胞外菌和胞内菌感染

胞外菌感染胞内菌感染

寄胞外菌寄居于宿主细胞外的组织间兼性胞内菌可在胞内+胞外生长繁

胞内

活细

能在

菌只

胞内

专性

殖;

织液中

、组

巴液

、淋

血液

部隙、

位长繁殖

、麻风

杆菌

分枝

结核

菌有

胞内

兼性

葡萄

,如

外菌

于胞

均属

病菌

数致

见大多

鲁菌

、布

门菌

寒沙

、伤

杆菌

分枝

、霍乱

球菌

炎链

、肺

球菌

、链

细球菌

立克

菌有

胞内

专性

菌;

军团

嗜肺

菌、

风梭

、破伤

杆菌

棒状

白喉

菌菌、

衣原体

体、

鲍特

日咳

损伤

病理

免疫

引起

主要

袭性

素和侵

、内毒

毒素

生外

是产

主要

发型

有迟

并伴

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