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第5课 和同为一家》课件_第1页
七年级历史《第5课 和同为一家》课件_第2页
七年级历史《第5课 和同为一家》课件_第3页
七年级历史《第5课 和同为一家》课件_第4页
七年级历史《第5课 和同为一家》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课和同为一家目录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回纥的勃兴车书本一家天可汗探究活动苍山洱海间的南诏退出唐太宗天可汗

唐太宗统治时期,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各族人民的拥戴。由于他妥善的处理了与各少数民族的关系,维护了边疆的繁荣与稳定,北方各族和西域的首领共同尊奉他为各族的“天可汗”。返回松赞干布松赞干布

吐蕃王国的创建者。629年登赞普位,定都逻些,统一青藏高原,在大臣禄东赞协助下正式建立吐蕃王国。641年娶唐宗室女文成公主。遣贵族子弟至长安入国学,并请中原文士掌管表疏;又请蚕种及造酒、碾、纸墨工匠,促进了汉藏文化交流。唐封他为驸马都尉、西海郡王。文成公主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布达拉宫布达拉宫

松赞干布迎娶唐朝宗室女文成公主为妻,为夸耀后世,在当时的红山上建九层楼宫殿一千间,取名布达拉宫以居公主。大昭寺大昭寺

始建于公元7世纪中叶,是西藏最早的木构建筑。传说大昭寺寺址最早是一片湖,松赞干布曾在此湖边向尺尊公主许诺,随戒指所落之处修建佛殿,孰料戒指恰好落入湖内,湖面顿时遍布光网,光网之中显现出一座九级白塔。于是,由千只白山羊驮土,耗时三年多才建成这座宏伟的寺庙。唐蕃会盟碑唐蕃会盟

公元823年吐蕃赞普为纪念唐蕃第八次会盟而立。“舅甥二主商议,社稷如一,结立大和盟约,永无沦替,神人俱以证知,世世代代,使其称赞”的誓言,历述了唐蕃双方和亲“永崇舅甥之好”的历史。唐蕃会盟碑碑文返回回纥贵族回纥

八世纪中期,回纥首领骨力裴罗建立汗国。唐玄宗封其为怀仁可汗,双方关系友好。后来,回纥改名“回鹘”。9世纪中期,回鹘政权瓦解,人民大部分西迁到今甘肃、新疆等地。今天的维吾尔族就是回鹘人的后裔。回纥后裔维吾尔族回纥后裔维吾尔族返回渤海国上京鸟瞰渤海国

七世纪末,靺鞨族的一支粟末靺鞨统一各部,建立政权。后来,唐玄宗再此设忽汗州,封其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从此,改称“渤海国”,与内地往来密切,经济文化水平较高,有“海东盛国”之称。图为渤海国都城——上京遗址。渤海国宫门台基渤海国宫殿遗址渤海国殿阶螭首渤海石灯塔返回崇圣寺三塔南诏

在唐朝支持下,皮逻阁统一了六诏,征服当地各部落,并西败吐蕃。738年唐玄宗封皮逻阁为云南王,739年徙居太和城(今云南大理),定为国都,各种制度也相继形成,正式建立了南诏政权。图为南诏最杰出的建筑崇圣寺三塔。大理南诏德化碑南诏德化碑

南诏德化碑高4米,宽2.42米,厚0.6米,立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德化碑歌颂南诏王阁逻凤文治武功的业绩并记载了天宝战争的起因。表达了南诏人民希望永久归附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赤子之心。德化碑是一块象征中华各民族团结统一、和平昌盛的丰碑。南诏后裔——白族南诏后裔——彝族返回探究活动寻访佛国净土——西藏吐蕃是藏族的祖先,在数千年的时间里,藏族人民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西藏是一个佛教的国度,藏民的一切活动都打上了佛教的深深烙印。活动步骤:1、组织活动小组,确定资料获取途径、研究方法、人员分工等。2、通过实地考察、网络搜寻、图书检索等途径,搜集与西藏历史有关的资料。3、根据已有资料,探讨藏族的文化特征、建筑特色、民风民俗以及汉藏文化交流等问题。4、编写历史研究简报,介绍西藏文化,宣传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观念,呼吁保护祖国历史文化遗产。课堂练习1.突厥旅游牧在我国的()

A.松花江一带B.黑龙江一带

C.阿尔泰山一带D.云南洱海一带2.彝族和白族的祖先是()

A.回纥B.南诏

C.吐蕃D.靺鞨

CB课堂练习3.骨力裴罗建立的是()

A.突厥汗国B.渤海郡

C.云南国D.回纥汗国4.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政治家是()

A.松赞干布B.骨力裴罗

C.尺带珠丹D.大祚荣

DA返回第5课“和同为一家”维吾尔族

藏族白、彝族满族

回鹘吐蕃靺鞨

南诏这四个民族在唐朝时的称呼是什么?了解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

1.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2.回纥的勃兴3.“车书本一家”4.苍山洱海间的南诏1.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唐太宗话的意思是:过去的统治者只重视中原汉族,轻视边疆的少数民族,我与他们不同,我对各民族一视同仁。这种一视同仁的政策,体现了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

他的话是什么意思?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唐太宗和武则天,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唐朝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理——文成公主远嫁吐蕃藏族的祖先吐蕃杰出首领向唐朝求婚文成公主入藏松赞干布统一全藏唐与吐蕃的关系小组合作:你能指出图上哪位是唐太宗,哪位是禄东赞吗?然后从他们的表情、神态,对他们的心情进行分析。《步辇图》记录了唐太宗接见吐蕃求婚使节禄东赞的场面。

吐蕃使者禄东赞,他穿的衣服袖子窄小,手中没有持笏。他有些紧张,神态十分恭敬,说明他对求婚这件事十分重视,生怕遭到拒绝。

唐太宗,他坐在由宫女抬着的步辇上,神态很安详,说明他已胸有成竹,准备答应吐蕃的求婚。西藏大昭寺内的文成公主入藏壁画《黄帝内经》《齐民要术》在文成公主之后,唐和吐蕃还有哪些友好交往?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唐玄宗时,尺带珠丹上书称:吐蕃与唐“和同为一家”。唐穆宗时,唐蕃两个政权相约盟誓互不侵犯。

?金城公主观镜图(布达拉宫壁画)尺带珠丹与金城公主思考:1.为什么吐蕃赞普要自称外甥,说是“先皇帝舅宿亲”?2.尺带珠丹上书“和同为一家”这句话说明了什么?1.因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成亲,唐朝皇帝是尺带珠丹的舅家。2.说明了唐朝与吐蕃的关系日益密切。2.回纥的勃兴

回纥是维吾尔族的祖先,游牧于色楞格河流域,崇尚勇敢,民风淳朴。8世纪中期,回纥建立汗国,唐玄宗封其为怀仁可汗。后来改名回鹘,后逐渐迁至今甘肃、新疆等地。回纥的勃兴回纥的贵族回纥君主像3.“车书本一家”渤海石灯塔

粟末靺鞨建立“渤海”政权,唐玄宗封其首领为渤海郡王。有“东海盛国”之称。

疆里虽重海,车书本一家。盛勋归旧国,佳句在中华。—《送渤海王子归国》4.苍山洱海间的南诏苍山洱海间的南诏

南诏统一六诏(六诏是彝族和白族的祖先)唐玄宗封其首领为云南王白族彝族南诏德化碑大理崇圣寺三塔(云南)小雁塔(陕西西安)云南洱海自然风光主要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与唐朝的交往情况吐蕃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的和亲回纥唐玄宗封其首领为怀仁可汗靺鞨唐玄宗封其首领为渤海郡王南诏唐玄宗封其首领为云南王1.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境内的文物古迹不同程度地受损,其中文成公主庙在地震中受损程度较小。此庙是1300多年前,文成公主远嫁逻些时途经此地,给当地群众传授纺织、开垦、耕种等技艺,当地群众为怀念文成公主的功德而修建的。玉树文成公主庙蕴含的历史信息是()A.唐与吐蕃的关系B.唐与回纥的关系C.唐与渤海的关系D.唐与南诏的关系A2.今年4月,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地震后,全国各族人民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互助的赞歌。翻开历史画卷,不乏讴歌民族团结的光辉篇章。下列人物中,为民族团结做出贡献的是()A.玄奘 B.文成公主 C.郑和 D.戚继光B3.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文成公主庙。始建于1300多年前,系当地人民为纪念文成公主入吐蕃路经此地,向当地人民传播中原文化,造福于当地而建。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①派文成公主入吐蕃的统治者是武则天②文成公主入吐蕃的最终目的地是逻些③当时吐蕃的赞普是松赞干布④文成公主入吐蕃增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D4.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1)上图反映了汉武帝时期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材料二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2)材料二体现了唐太宗怎样的民族政策?试举一例说明。(3)结合材料一、材料二,指出唐太宗与汉武帝在处理民族关系方式上的主要不同之处。参考答案:(1)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2)平等、开明的民族政策。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唐蕃“和同为一家”。(3)汉武帝以战争征服为主;唐太宗以安抚(收服民心、和好)为主。第5课和同为一家突厥汗国的兴衰东突厥西突厥突厥6世纪中期建立政权583年分裂630年灭于唐659年灭于唐安西都护府640年北庭都护府702年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他的话是什么意思?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唐太宗的话意思是:过去的统治者只重视中原汉族,轻视边疆的少数民族,我与他们不同,我对各民族一视同仁。

这种一视同仁的政策,体现了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天可汗”目录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回纥的勃兴车书本一家天可汗探究活动苍山洱海间的南诏退出唐太宗天可汗

唐太宗统治时期,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各族人民的拥戴。由于他妥善的处理了与各少数民族的关系,维护了边疆的繁荣与稳定,北方各族和西域的首领共同尊奉他为各族的“天可汗”。返回松赞干布松赞干布

吐蕃王国的创建者。629年登赞普位,定都逻些,统一青藏高原,在大臣禄东赞协助下正式建立吐蕃王国。641年娶唐宗室女文成公主。遣贵族子弟至长安入国学,并请中原文士掌管表疏;又请蚕种及造酒、碾、纸墨工匠,促进了汉藏文化交流。唐封他为驸马都尉、西海郡王。文成公主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布达拉宫布达拉宫

松赞干布迎娶唐朝宗室女文成公主为妻,为夸耀后世,在当时的红山上建九层楼宫殿一千间,取名布达拉宫以居公主。大昭寺大昭寺

始建于公元7世纪中叶,是西藏最早的木构建筑。传说大昭寺寺址最早是一片湖,松赞干布曾在此湖边向尺尊公主许诺,随戒指所落之处修建佛殿,孰料戒指恰好落入湖内,湖面顿时遍布光网,光网之中显现出一座九级白塔。于是,由千只白山羊驮土,耗时三年多才建成这座宏伟的寺庙。唐蕃会盟碑唐蕃会盟

公元823年吐蕃赞普为纪念唐蕃第八次会盟而立。“舅甥二主商议,社稷如一,结立大和盟约,永无沦替,神人俱以证知,世世代代,使其称赞”的誓言,历述了唐蕃双方和亲“永崇舅甥之好”的历史。唐蕃会盟碑碑文返回回纥贵族回纥

八世纪中期,回纥首领骨力裴罗建立汗国。唐玄宗封其为怀仁可汗,双方关系友好。后来,回纥改名“回鹘”。9世纪中期,回鹘政权瓦解,人民大部分西迁到今甘肃、新疆等地。今天的维吾尔族就是回鹘人的后裔。回纥后裔维吾尔族回纥后裔维吾尔族返回渤海国上京鸟瞰渤海国

七世纪末,靺鞨族的一支粟末靺鞨统一各部,建立政权。后来,唐玄宗再此设忽汗州,封其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从此,改称“渤海国”,与内地往来密切,经济文化水平较高,有“海东盛国”之称。图为渤海国都城——上京遗址。渤海国宫门台基渤海国宫殿遗址渤海国殿阶螭首渤海石灯塔返回崇圣寺三塔南诏

在唐朝支持下,皮逻阁统一了六诏,征服当地各部落,并西败吐蕃。738年唐玄宗封皮逻阁为云南王,739年徙居太和城(今云南大理),定为国都,各种制度也相继形成,正式建立了南诏政权。图为南诏最杰出的建筑崇圣寺三塔。大理南诏德化碑南诏德化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