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课件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课件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课件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课件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一、面向大海—“交往篇”

经国务院批准,自2005年起,每年7月11日为中国“航海日”。

你知道中国的“航海日”是哪一天吗?

请各船队合作完成以下航海任务:

阅读课本第93-95页,解决郑和下西洋的时间、次数、出发地、最远到达的地点等问题,想一想这次远航会带回什么?小小航海家一、面向大海—“交往篇”

材料一:哥伦布于1492年起航,带着三艘长24.5米、宽6米的帆船和87名水手从西班牙出发,到达美洲,为西班牙的殖民事业打下基础。

材料二:郑和于1405年起航,带着200多艘船只27000多人,其中最大的船只长151.8米、宽61.8米,用了28年的时间到达了亚非30多个国家。通过以上材料的比较,你有哪些新收获?一、面向大海—“交往篇”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你从上图中获取哪些信息?一、面向大海—“交往篇”郑和下西洋哥伦布到美洲郑和下西洋是世界各国友好交往互通有无的典范

为什么要将郑和下西洋的日子定为我们中国“航海日”?想一想:郑和下西洋为什么没有继续下去?一、面向大海—“交往篇”刚才老师在片中提出了哪些问题?倭寇是什么?倭患最为严重的地区是哪里?戚家军在哪里九战九捷?戚家军取胜的原因是什么?你能从戚继光身上学到什么?记忆挑战比比看哪个船队能最快回答上列问题。二、拒绝大海—“冲突篇”民族英雄--戚继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除了倭寇的入侵,还有哪些国家对明朝进行了侵略?这个问题现在解决了吗?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骗取了我国澳门的居住权。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收回了澳门主权。为什么葡萄牙会来侵略千里之外的明朝呢?二、拒绝大海—“冲突篇”

通过本次航行你了解了明朝对外关系中的几件大事?想一想明朝对外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并试着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思维碰撞三、接纳大海—“反思篇”

郑和下西洋

戚继光抗倭葡萄牙骗取澳门居住权

根本原因:封建制度开始走向衰败。三、接纳大海—“反思篇”交往冲突国力强盛日渐衰落航海感悟......三、接纳大海——“反思篇”请选择你们船队驾驶的船只,并回答相应的问题。ABC四、拥抱大海——“挑战篇”A、郑和朱棣非洲七次B、戚继光倭寇福建浙江

C、澳门葡萄牙居住权连词成句四、拥抱大海——“挑战篇”我国航海历史上,郑和七次下西洋,亚非经济大交流,友好关系长又长。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倭战斗是名将,英勇善战戚家军,九战九捷平浙江。你能根据本段材料提出哪些问题?思维挑战四、拥抱大海——“挑战篇”畅想历史

假如你是明朝的皇帝,你会安排郑和下西洋吗?你会实行什么样的对外政策?

如果中国持续对外开放政策和航海探险,那么,今天的中国和世界将会是什么样子?四、拥抱大海——“挑战篇”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大家知道光饼的来历吗?

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等基本史实,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发现郑和与戚继光这两位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1.郑和下西洋2.戚继光抗倭3.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1.郑和下西洋郑和

郑和(1371—1433年),云南昆阳人,回族。明代航海家、地理学家。本姓马,小字三保,明成祖朱棣登基后,提升为内宫太监,并赐他姓郑。1405——1433年他所率领的船队,7次出航远达37个国家,行程数万里许。向南,到达爪哇;向西,到达波斯湾、红海以及麦加;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每次出航,船舶之大,船数之多,载人之众,世界均数空前,成为当时举世规模最大的远洋航行。根据航行记录所绘制的《航海图》,被称为我国最早的航海地图。1.郑和下西洋的原因(1)永乐皇帝为了宣扬明朝的国威;(2)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3)为了寻找下落不明的建文皇帝。2.郑和下西洋的条件(1)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2)造船技术的发达;(3)指南针在远洋航海中的广泛运用;(4)郑和个人吃苦耐劳的英雄气概和勇于探索的精神。郑和七下西洋西洋的位置: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地区以及印度洋沿岸地区。何时下西洋:明成祖时1405年最远到哪儿: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意义和影响:是我国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促进了中外的经济和文化友好往来。郑和下西洋路线图西洋船队郑和下西洋的海船模型战船编制1.宣扬明朝的国威。2.加强与海外的联系。3.寻找失踪的建文帝。郑和为什么要七下西洋?连连看1.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率领西班牙船队横渡大西洋,发现了美洲新大陆。2.1497年,葡萄牙人达伽马乘船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第二年抵达印度西海岸。3.1519年,葡萄牙人麦哲伦率领西班牙船队经南美洲南端的海峡进入太平洋。2.戚继光抗倭明代抗倭图(局部)

反映明嘉靖年间(1522~1566)浙江沿海军民抗击倭寇侵扰的画卷。图为“水上激战”。“戚家军”戚继光抗倭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1.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符合人民的利益;2.戚家军与其他爱国军民配合作战,体现了一种同仇敌忾的民族向心力;3.戚继光卓越的军事韬略和指挥才能;4.戚家军纪律严明,英勇善战。1.戚继光和他领导的戚家军同倭寇进行了英勇的战斗并取得胜利,使我国沿海地区的倭寇得以全部肃清。2.戚继光的抗倭斗争抗击了外来侵略,捍卫了祖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所以说戚继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思考:为什么说戚继光是我国古代的民族英雄?3.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七子之歌澳门《七子之歌》

闻一多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1553年)明朝前期国力强,郑和七次下西洋。首航出发刘家港,浩浩荡荡向西方。非洲东岸去贸易,红海沿岸去观光。二十八年七远航,郑和美名四处扬。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击倭寇保家乡。葡萄牙,靠欺骗,攫取澳门居住权。1.明朝时率军抗击倭寇侵略的是()A.戚继光 B.郑成功 C.岳飞 D.文天祥A2.明朝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最远到达()A.美洲

B.印度洋沿岸C.大西洋沿岸

D.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D3.“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表明了他为驱逐倭患,保卫海防,拯救百姓于水火,而并非追求个人功名的崇高品质。文中的“他”是()A.戚继光B.郑和C.郑成功D.岳飞A4.“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来抵挡”。歌遥中的“戚爷”()A.统一了女真各部 B.肃清了东南沿海的倭寇C.赶走了荷兰殖民者 D.打败了沙俄侵略军B5.阅读下列材料:

[宣德六年(1431年)某人自述]自永乐三年(1405年)奉使西洋,迨今七次,所历番国……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由是海道清宁,番人仰赖者,皆神之赐也。

——摘编《中国古代史资料选集》请回答:(1)“某人”自述的是中国历史上哪一重大事件?这一事件的突出特点有哪些?(2)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某人”的历史地位和所述事件的历史意义。参考答案:(1)事件:郑和下西洋;特点:规模大;历时长;次数多;航程远;到达国家多。(2)地位: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或世界航海活动的先驱)。意义: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6.阅读歌词内容,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七子之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七子“是指在近代列强割占我国的七块领土,除香港、澳门外,请你写出“七子”中的其他地方?(3)澳门回到祖国母亲怀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澳门回归祖国有何意义?澳门回归体现了什么“方针”的正确性?『七子之歌·澳门』你可知“MACAO”不是我的真名姓?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闻一多参考答案:(1)表达了澳门受尽异族欺凌、渴望回到母亲怀抱的强烈情感。诗歌一方面抒发了对祖国的怀念和赞美,一方面表达了对帝国主义列强的诅咒。(2)还有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大(旅顺-大连)(3)一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二是党的“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三是澳门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4)澳门回归祖国,促进了改革开放,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一国两制”方针。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海的乐章

一、郑和下西洋——交往

(郑和)1、历史背景(MORE)2、航海过程

路线示意图(邮票)3、影响作用

(MORE)二、戚继光抗倭——冲突1、历史背景(倭寇)2、抗倭事迹A戚继光其人

B台州大捷(作战示意图)C历史作用(MORE)思考题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1553年郑和(1371——1435年)

郑和下西洋的原因一是永乐皇帝为了宣扬明朝的国威;二是为了加强和海外各国的联系;(目的)三是为了寻找下落不明的建文皇帝。

郑和下西洋的条件一是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最根本条件)二是造船技术的发达;三是指南针在远洋航海中的广泛运用;四是郑和个人吃苦耐劳的英雄气概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最大的海船长44丈,宽18丈

船数多每次出海大小船只有200多艘

人数多每次出海约2.7万人

设备先进船上有航海图、罗盘针远航次数多前后7次到达范围广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时间早1405~1433年,比欧洲航海家的首次远航早半个多世纪郑和七次下西洋的时间:

第一次,公元1405~1407年。第二次,公元1407~1409年。第三次,公元1409~1411年。第四次,公元1412~1415年。第五次,公元1417~1419年。第六次,公元1421~1422年。第七次,公元1430~1433年。刘家港非洲东海岸红海沿岸郑和七下西洋是规模空前的,带来的是轰动性的效果,请思考,对于他的远航,我们应该怎么评价呢?轰动性效应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但是郑和七次大规模的远航,耗费了大量的国力,成为人民的沉重负担。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明成祖好大喜功的具体例证。这里我们不妨再深入探讨两个问题:1、你认为郑和、哥伦布和麦哲伦谁更加伟大?2、他们身上有没有一些共同点?这是一种勇于探索的精神和英勇无畏的气概。世界航海历史上的无数先辈正是秉承这一传统而不懈努力,最终实现宏伟计划的。实际上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也是需要在探索中奋进。倭寇是指当时经常流窜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的日本武士、商人和海盗,他们与当地的奸商共同抢劫分赃。他们烧杀抢掠,给东南沿海百姓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明代抗倭图明朝政府在沿海设置的卫所、堡垒

戚继光,明朝中期著名的抗倭将领。他训练“戚家军”,在台州之战中九战九捷,迅速荡平了浙江的倭寇。后与福建抗倭名将俞大猷密切配合,剿灭了福建、广东的倭寇。抗倭形势图台州大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