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2024届中考历史最后冲刺卷含解析_第1页
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2024届中考历史最后冲刺卷含解析_第2页
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2024届中考历史最后冲刺卷含解析_第3页
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2024届中考历史最后冲刺卷含解析_第4页
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2024届中考历史最后冲刺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2024届中考历史最后冲刺浓缩精华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750年,法兰克宫相不平遣使上书教皇:“国王是否可以徒有虚名而不掌握实权?”教皇回答:“国王当然必须有治国之才,我以使徒的权力,希望你成为法兰克人的国王。”这句话说明当时()A.王权与教权相互依存B.王权依靠教权支持C.教皇和君主各持权柄、互不干涉D.教权掌握世俗大权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国家的独立、人民的幸福,浴血奋战,威震敌胆,下列军事行动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渡江战役②南昌起义③平津战役④刘邓千里挺进大别山⑤百团大战A.①②③④⑤ B.②⑤④③① C.②⑤③①④ D.②⑤③④①3.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经历了由空想到科学,由理念到实践,再由理念到现实的发展过程。下列各项中,第一次实现社会主义“由理念到现实”的史实是:A.十月革命的胜利B.欧洲工人运动的兴起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D.巴黎公社的成立4.“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这里的“封建制度”指()A.分封制 B.封建社会 C.君主专制制度 D.中央集权制度5.“当18世纪来临的时候……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这种“崭新的生产方式”指()A.家庭手工业 B.工场手工业C.大机器生产 D.生产自动化6.民主建国会中央主任委员黄炎培,在国民党统治时期不愿在政府中任职。新中国成立后,他欣然就任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吸引黄炎培出山的主要原因是新中国实行了()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社会主义制度7.“基督教的修道院通过抄书、办学校、建图书馆三种方式,保存、整理、研究了古代文化遗产,并对其成员及周围地区的居民进行教育,传播了基督教教义,培养了一批有初步文化素养的教职人员。”从材料中可知基督教在欧洲中世纪历史发展中的作用A.控制人们思想B.保存古代文化C.提供道德规范D.垄断教育文化8.考古挖掘发现,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据此推断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A.刀耕火种B.游牧渔猎C.农耕定居D.铁犁牛耕9.下列(如图)能为研究人类起源提供最可靠依据的是A.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B.黄帝陵 C.刻有文字的骨片 D.线装版《史记》10.一次次列强的入侵,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近代中国的苦难岁月。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A.《马关条约》 B.《辛丑条约》C.《南京条约》 D.《北京条约》11.“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征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上述内容阐述了秦统一的A.原因B.过程C.特点D.意义12.下列史实能够反映春秋战国时期历史发展阶段特征的是①“百家争鸣”②商鞅变法③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④兼并战争。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十九世纪中后期,亚洲有两个国家发生了资产阶级改革。最先改革的是一个东方岛国,后来改革的是一个天朝大国。两国改革都颁布了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一系列措施,轰动一时,影响巨大。结果是东方岛国改革成功,天朝大国改革失败.请回答:(1)东方岛国和天朝大国分别是哪两个国家?列出两国的改革名称。(2)在东方岛国改革的一系列措施中,有哪两项内容最能体现其改革性质和富有远见性?(3)天朝大国改革虽然失败,但其历史作用仍值得肯定。它的主要历史作用是什么?14.拿破仑自认其一生的最大功绩是什么?他对外战争为什么会最终失败?15.“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是由谁提出来的?二十世纪末,我国哪两块领土的回归,有力证明这一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参考答案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

依据题干“国王当然必须有治国之才,我以使徒的权力,希望你成为法兰克人的国王。”,可知当时国王也要争取教皇的支持,题干没有体现王权与教权相互依存,故A不符合题意。题干反映了王权依靠教权支持,故B符合题意。题干说明当时国王也要争取教皇的支持,可见教皇可以干涉王权,故C不符合题意。题干反映了王权依靠教权支持,但是掌握世俗大权的仍然是君主,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B【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解放南京,推翻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东北解放军与华北解放军发起平津战役,解放华北地区;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百团大战,这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因此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②⑤④③①。故选B。3、A【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空想到科学是指《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由理念到实践是指巴黎公社革命,由理论到现实的标志是十月革命的胜利。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A符合题意,BCD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A。4、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为了巩固辽阔的疆域,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对天子尽义务,A项符合题意;西周时期属于奴隶社会;秦始皇建立秦朝以后,制定了一整套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由此分析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5、C【解析】

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工业革命完成。此后,法国和美国等国也都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故选C。6、B【解析】

依据题干“民主建国会中央主任委员黄炎培,在国民党统治时期不愿在政府中任职。新中国成立后,他欣然就任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可知黄炎培属于民主党派人士,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属于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与题干不符,故A不符合题意。政治协商制度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党制度,故B符合题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用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故C不符合题意。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是在三大改造完成后,主要反映的是公有制主体地位的确立,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7、B【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基督教在欧洲的作用是保存古代文化;对于思想的控制没有体现;提供道德规范方面的作用并不突出;垄断教育文化作用并未体现。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8、C【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说明半坡居民的生活方式是定居的农耕生活。A项刀耕火种是新石器时代残留的农业经营方式,属于原始生荒耕作制,与材料内容不符;B项游牧渔猎与材料中的生活方式不符;D项铁犁牛耕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生产方式。C项符合题意,故选C。9、A【解析】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能为研究人类起源提供最可靠依据,A符合题意;黄帝时期是原始部落时期,不是人类起源时期,B不符合题意;刻有文字的骨片是甲骨文,属于商朝时期,不是人类起源时期,C不符合题意;《史记》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未涉及人类起源时期,D不符合题意;故选A。10、C【解析】

试题分析:【详解】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国门,1842年中国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故选C.11、D【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统一天下。题干信息“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征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反映的是秦统一的意义,故D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秦统一的原因、过程、特点,故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12、A【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大变革的时期,即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也是我国由分裂逐渐走向统一的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战国时期,通过商鞅变法等一系列改革,我国确立了封建制度。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导致了私田的出现,封建经济得以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使我国由分裂逐渐走向统一。所以能够反映春秋战国时期历史发展特征的是:①百家争鸣②商鞅变法③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④兼并战争,题干给出的四项内容都是正确的,故正确答案为A。BCD均总结不全面,故选A。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1)日本、中国;明治维新;百日维新(戊戌变法)(2)向西方学习,鼓励发展近代工业;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3)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变法图强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方岛国指的是日本,清朝自称天朝大国,所以天朝大国指的是中国;1868年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下所进行的,进行了一场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盘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明治维新;1898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戊戌变法(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的明治维新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最能体现这次改革性质的措施是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教育是国之根本,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是明治维新最富有远见性的措施。(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98的中国的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是戊戌变法是一次具有爱国救亡意义的变法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对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14、制定和颁布《拿破仑法典》、《民法典》;威胁了欧洲所有国家的主权,侵犯了别国人民的利益,遭到了各国的联合抵抗。【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拿破仑制定和颁布了《拿破仑法典》、《民法典》,完善了世界法律体系,奠定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秩序。所以拿破仑自认其一生的最大功绩就在于制定和颁布《拿破仑法典》、《民法典》。拿破仑对外战争威胁了欧洲所有国家的主权,侵犯了别国人民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