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2024年中考历史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1页
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2024年中考历史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2页
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2024年中考历史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3页
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2024年中考历史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4页
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2024年中考历史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2024年中考历史最后一模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对南北政治经济文化交流起巨大促进作用的古代伟大工程是A.长城B.大运河C.都江堰D.赵州桥2.在某次战争之后,列强欣喜若狂,声称“第二次发现了中国”。英国一家报纸评论道:“中国为东方一团大物,势已动摇……今欧洲之人,虽田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这次战争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2000年1月1日出版的《人民日报60年优秀新闻选》收录了一条标题为《雄师百万勇猛渡江前进,南下江阴要塞北克安庆》的新闻,该新闻报道的军事行动A.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B.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C.标志着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覆灭D.直接导致了南京的解放4.和平谋生存,交流促发展。以下能够体现我国政府对外友好交往的事件是A.郑和下西洋B.戚继光抗倭C.郑成功收复D.林则徐虎门销烟5.(2015·湖南衡阳)英国近代诗人雪莱曾说:“我们都是希腊人。”他这样说是因为()A.英国人都是希腊人的后裔B.英国人和希腊人生活习惯一样C.希腊是西方文明之源D.希腊人曾统治过欧洲6.导致中国社会发生下表所示变化的战争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7.东汉末年至宋代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A.南方相对稳定B.北方人口的南迁C.南方自然条件好D.政府采取有利的政策8.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领导下,国家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954年这一年,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成就是A.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开始土地改革B.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C.开始实施“一五”计划,初步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D.完成三大改造,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9.下图是九年级历史组教师集体备课时教师甲准备的一张反映雅典民主政治的图片,教师乙很快认为这幅图不符合雅典民主政治的实际,下列原因正确的是A.主持人应站立发言B.窗口有人偷窥C.开会人员都应摘下头巾D.与会人员不应有妇女10.请欣赏漫画《祸水东引》,漫画中英法两国旁观希特勒占领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并打算“让他进攻苏联”。这反映出英法一直都在推行A.门户开放政策B.冷战政策C.绥靖政策D.不抵抗政策11.“伟大的变革—一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自11月13日在国家博物馆开展。磐安杂交水稻新品种“嘉丰优2号”作为浙江省唯一一个水稻品种,入选国家改革开放40年成果展,并在国家博物馆展示。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A.邓稼先B.王淦昌C.屠呦呦D.袁隆平12.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一项基本要求,下列关于新中国发展的史论,搭配正确的是()选项史实结论①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开辟人类历史新纪元②一五计划完全实现了国家工业化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的开端④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A.① B.② C.③ D.④13.小红在预习《新航路开辟》一课时,做了如下笔记。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主要国家:葡萄牙、西班牙B.客观条件:指南针的应用等C.重大事件:哥伦布完成环球航行D.积极影响:世界开始走向整体等14.据《通志》载“曹氏,叔振锋,文王子而武王弟也,武王克商,封之于陶丘,为宋景公所灭,子孙以国为氏”由此可以导致曹姓形成的制度应该是()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15.流域的文明古国都有着自己灿烂的文明。下面大河流域与之相对应的文明中,不正确的是A.B.C.D.16.揭开戊戌变法序幕的事件()A.公车上书B.光绪帝开始变法C.强学会的成立D.创立《万国公报》17.2006年2月27日,当局执意抛出“终统论”,再次试图挑衅两岸关系、分裂国家,这一行径遭到普遍反对。下面对问题的认识,正确的是:①“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②祖国统一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③曾经遭受日本50年的殖民统治,抗战胜利后回到祖国怀抱④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A.①②④B.①②C.①②③④D.③④18.日本学者冈田武彦将中国古代的人生哲学分为三系:现实主义,主张以“力”和“术”为手段去绝对地支配和控制对立的另一方;理想主义,以人本来具有道义性这一道德人生观为基础;超越主义,强调人是相对的存在,只有通过顺从那超越于人的东西,才能摆脱这一命运的束缚。材料中的“三系”分别是A.法家、儒家、道家B.法家、墨家、道家C.法家、墨家、儒家D.道家、儒家、墨家19.开创了民主政治先河和解放黑人奴隶的两位美国总统是①华盛顿②杰斐逊③林肯④罗斯福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20.如图反映了新中国初期经济建设的成就。这些成就A.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B.使我国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C.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D.成为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良好开端的标志21.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下列属于历史评价的是A.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水稻的国家B.宋朝时我国海外贸易特别发达C.清朝在和西方各国的交往中基本采取了闭关政策D.“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与世隔绝,这是导致中国落伍于世界潮流的重要原因22.19世纪60年代,当中国人开始艰难的近代化探索的时候,北方沙俄也因为农奴制问题而被迫实施改革,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A.都重视发展军事工业,都创建了海军 B.都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C.都取得了成功,改变了社会性质 D.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23.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探索。洋务派创办了一大批近代军事、民用工业,以下属于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是A.安庆内军械所B.江南制造总局C.轮船招商局D.大生纱厂24.同学们在探究“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这一课题时,得出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A.春秋晚期出现了铁器和牛耕,战国时期进一步推广B.北宋时,从越南引进了占城稻,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C.唐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完成D.明朝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工场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世界上现存的最大的青铜器是________。26.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________。27.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________________,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并将产品推向市场。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7分)科技引领时代发展潮流,科技创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科技发展折射出社会前进的步伐,并在人类文明中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朝以前,世界上的重要发明和重大科学成就大约300项,其中中国大约175项,占总数的58%以上。明朝中后期涌现出一些在传统科技领成取得一定突破的科学巨匠,但这一黄金时期稍纵即逝,入清之后便不再有任何领先世界的科技成果,甚至晚明已经取得的成果也被弃置遗忘。——摘编自岳麓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文化发展历程》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明朝以前中国领先于世界的科技发明一例,并说出导致明清时期落后的思想文化因素。材料二1687年,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等物理学成就,总结了他的力学体系。这一体系构成了近代力学体系的基础,从而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依据材料二,指出牛顿在自然科学方面的成就,并说明为英国哪一事件的进行提供了科学理论基础?材料三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它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据材料三指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标志,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开始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一项成就。材料四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改变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但是科技发展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重大课题。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科技的高速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全球性问题的挑战?综上所述,谈谈你对科技革命的认识。29.(6分)某校九年级同学开展了一次主题活动课,分组探寻英国、美国的近代崛起历程。A组同学探寻英国崛起历程: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材料二英国的面积仅有24万平方公里,人口也只有6000万,但是在世界近代历史上,它却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它是第一个迈进现代社会的国家,在18世纪和19世纪时它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当时的英国曾经号称“日不落帝国”和“世界工厂”。在工业化时代,世界领导国必须是拥有海上霸权的国家„„19世纪的世界领导者是英国,在英国达到鼎盛时期的1860年前后,其现代化工业的生产能力,相当于世界的40%~50%,欧洲的55%~60%.英国始终保持着相当于他国海军两倍以上的海军。大英帝国号称“日不落帝国”,它的殖民地遍布世界各大洲。(1)体制创新是大国崛起的重要政治保障,据材料一请说说英国在该文件颁布后的政治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在18世纪和19世纪的时候,英国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根据材料二分析英国成为世界大国最重要的原因。B组同学探寻美国崛起历程:材料三美国这个国家的出现,虽然只有232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崛起的罕见奇迹。美利坚民族并不是北美大陆首批开辟者,但经过100余年的时间,美国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大国,我们形象地称之为“从蚂蚁到大象”。(3)18世纪70年代~19世纪60年代美国‘从蚂蚁到大象’的转变”进行了哪些努力?(4)通过探讨,你认为一个国家的崛起应具备哪些要素?(至少回答两点)30.(7分)阅读材料,辨析作答。根据材料,指出与西方航海家相比,郑和下西洋的特点?有人认为,相较于新航路开辟带给世界的影响,郑和下西洋是一次失败的航行。你同意这个观点吗?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下令开凿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的开凿,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B项符合题意;A项主要用于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进攻;C项是防洪灌溉工程;D项便利了交通运输和人民生活。由此可知ACD三项都没有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故选B。2、C【解析】

材料反映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是受到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列强并没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生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之后。故答案选C。3、D【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2000年1月1日出版的《人民日报60年优秀新闻选》收录了一条标题为《雄师百万勇猛渡江前进,南下江阴要塞北克安庆》的新闻,该新闻报道的军事行动是渡江战役,渡江战役直接导致了南京的解放。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向人民解放军发布渡江战役的命令,在长江北岸严阵以待的百万雄师,从西起江西湖口,东到江苏江阴500多千米的战线上,分三路强渡长江。国民党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顷刻间土崩瓦解,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延续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故D符合题意;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标志着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覆灭与题干无关,故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4、A【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从1405---1433年,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故A符合题意;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林则徐虎门销烟属于反抗外来侵略的史实,故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友好交往”是解题的关键,郑和下西洋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5、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主要包括两个奴隶制国家:斯巴达和雅典。雅典在国王伯利克里当政期间,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最高峰。古希腊是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影响了欧洲的文明,是欧洲的“精神家园”,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所以此题选C。6、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40-1842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政治上,中国的领土主权、关税自主权遭到破坏;经济上,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中国被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A符合题意。BCD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一步步加深,不符合题意,故选A。7、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末年至宋代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不但为南方补充了大量劳动人手,而且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经验,使江南地区迅速发展起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8、B【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人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颁布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我国成为法制国家,规定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一切权利属于人民。所以答案选B。9、D【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奴隶主民主政治的最高峰。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公民大会,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广大的奴隶、妇女、外邦人被排斥在外。图片的场景是讨论国家大事,图片中有妇女在场与雅典民主政治不符,所以这幅图不符合雅典民主政治的实际。故D符合题意;主持人发言的站或坐,窗口有人偷窥、开会人员是否摘下头巾都不是题干图片不符合雅典民主政治的实际的原因。故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解题的关键是认识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广大的奴隶、妇女、外邦人被排斥在外。图片中出现妇女,与雅典民主政治不符。10、C【解析】

观察漫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左侧的两人分别是英法,右侧的人是法西斯德国,20世纪30年代,英法美执行绥靖政策,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换取暂时的和平,企图祸水东引,把法西斯引向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但是很快英法的绥靖政策遭到失败,1939年法西斯德国突袭波兰。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11、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袁隆平运用生物科学技术,在育种中利用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培育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是著名的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12、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1978年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所以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改革开放的开端,③搭配正确。1949年,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不是人类历史的新纪元,①搭配错误;一五计划的实施,初步建立起了我国的工业化体系,②搭配错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④搭配错误。故选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掌握开国大典、一五计划、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注意措辞的正确性,还要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就。13、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航路开辟。麦哲伦的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故C项不正确。14、C【解析】依据题干史料可知,曹氏被周武王“封之于陶丘”,是周武王分封的对象,因此其姓氏来源与分封制有关,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15、C【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其对应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所以不正确的是C,C项符合题意。印度河和恒河流域诞生了古代印度文明,种姓制度是印度文明的象征,黄河和长江流域诞生了古代中国文明,甲骨文是中国文明的象征,两河流域诞生了古代巴比伦文明,《汉谟拉比法典》和楔形文字出现在两河流域。由此分析ABD均对应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16、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争的失败,清政府和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消息传来,在京应试的举子们在康有为、梁启超的领导下,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议和,谋求变法图强。这次运动被称为公车上书,轰动全国,维新变法运动由此揭开了序幕。故选A。17、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祖国统一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1895年,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了,1945年,抗战胜利后回归。所以曾经遭受日本50年的殖民统治,抗战胜利后回到祖国怀抱;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因此①②③④均正确,C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18、A【解析】

依据“主张以力和术为手段去绝对地支配和控制对立的另一方”可知,反映的是主张要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是法家的思想;依据“以人本来具有道义性这一道德人生观为基础”可知,反映的是主张社会和谐,建立礼乐文明的社会,这是儒家的思想;依据“超越主义,强调人是相对的存在,只有通过顺从那超越于人的东西,才能摆脱这一命运的束缚”可知,反映的是超越功利的人生观,这是道家的思想;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都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对“主张以力和术为手段去绝对地支配和控制对立的另一方”、“以人本来具有道义性这一道德人生观为基础”、“超越主义,强调人是相对的存在,只有通过顺从那超越于人的东西,才能摆脱这一命运的束缚”的分析理解,结合法家、儒家、道家的思想解答即可。19、B【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华盛顿开创了民主共和的国家政体,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并且在担任两届总统后,坚决不参加第三次竞选,开创美国民主政治先河,所以①正确。结合所学知识,林肯领导了美国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解放了黑人奴隶,所以③正确。①③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属于组合型选项。组合型选项一般用排除法可快速选出正确答案。20、C【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题干图反映的是一五计划的成就,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故C符合题意;一五计划的成就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故A表述错误,不合题意;三大改造完成,使我国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故B表述错误,不合题意;中共八大成为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良好开端的标志,故D表述错误,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21、D【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以此分析选项可知,ABC选项都属于史实陈述,D选项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属于对闭关锁国政策的历史评价,故D符合题意;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水稻的国家、宋朝时我国海外贸易特别发达、清朝在和西方各国的交往中基本采取了闭关政策属于史实陈述,故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22、B【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19世纪60年代,为维护清朝统治,洋务派进行了洋务运动,开始了艰难的近代化探索,与此同时,北方沙俄为解决危机、维护沙皇统治,进行了农奴制改革,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维护统治,故B符合题意;中国洋务运动重视发展军事工业,创建了海军,沙俄建立海军是在彼得一世改革中,故A不符合题意;中国洋务运动失败,俄国的改革取得了成功,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故C不符合题意;中国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俄国改革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以19世纪60年代的中俄改革为切入点,考查它们的异同。掌握,相同点是,维护统治。不同点是,中国洋务运动创建了海军,沙俄建立海军是在彼得一世改革中;中国洋务运动失败,俄国的改革取得了成功;中国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俄国改革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23、C【解析】

依据课本所学,洋务派在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是在洋务运动后期由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民用工业。C项符合题意;安庆内军械所是洋务运动早期曾国藩创办的军事工业。A项不合题意;江南制造总局是在1865年由曾国藩和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B项不合题意;实业家张謇创办了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点睛】“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是解题的关键,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先后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企业,辅助军事工业,其中比较重要的有:轮船招商局、开辟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24、C【解析】

同学们在探究“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这一课题时,得出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唐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完成“。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经历了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北方依然是我国的经济重心;隋唐时期,江南地区进一步得到开发,并逐渐赶上北方;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和“国家根本,仰给东南”都是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殷墟出土的司母戊鼎,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26、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解析】本题考查冷战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冷战开始的标志是: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二战后,美苏加紧在全球的扩张,美国政府为了遏制所谓共产主义扩张提出了“杜鲁门主义”,它标志着美苏关系的破裂和冷战的开始,促成了“马歇尔计划”的出台和北约组织的建立。点睛:本题考查冷战开始的依据,属理解层面的要求,有相当难度。是指1947年至1991年之间,美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为主的资本主义阵营,与苏联、华沙条约组织为主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政治、经济、军事斗争。美国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冷战开始。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这是一个重点问题,应该重点识记。27、租地农场;【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农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他们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因此填写租地农场。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1)造纸术、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八股取土(答八股文不给分);(2)牛顿力学、万有引力定律;工业革命;(3)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东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或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4)战争问题、环境问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毒品问题、恐怖主义等(5)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也是一把双刃剑;要正确利用科技,减少负面影响;科技引领时代发展潮流;科技创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科技发展折射出社会前进的步伐,并在人类文明中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等(只要意思相近即可得分)。【解析】

(1)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唐朝末年开始用于军事,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封建城堡不堪一击,靠冷兵器耀武扬威的骑士阶层日益衰落,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进步;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明朝为加强思想控制,实行了八股取士,读书人为了获取功名,死读书,读死书,不再研究学问,八股取士是在为专制皇权训练忠顺奴仆。八股取土是导致明清时期落后的思想文化因素。(2)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牛顿建立起经典力学的完整体系----牛顿力学。牛顿开创了物理学的一个新时代,对后来人类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牛顿力学、万有引力定律为工业革命的进行提供了科学理论基础。(3)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它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可知,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标志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开始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4)依据所学可知,科技的高速发展给人类带来了战争问题、环境问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毒品问题、恐怖主义等挑战。(5)本题开放性题目,如: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也是一把双刃剑;要正确利用科技,减少负面影响;科技引领时代发展潮流;科技创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