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霸州市重点中学2024届十校联考最后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河北省霸州市重点中学2024届十校联考最后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河北省霸州市重点中学2024届十校联考最后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河北省霸州市重点中学2024届十校联考最后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河北省霸州市重点中学2024届十校联考最后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霸州市重点中学2024届十校联考最后历史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雅典在伯里克利时期,公民为之自豪的原因是()A.民主政治发展到全盛时期B.完善了王位继承制度C.实现了男女真正平等D.已经废除了奴隶制度2.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后来成为这粒“火星”的是A.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B.德、奥、意组成三国同盟C.萨拉热窝事件 D.军事集团扩军备战3.漫画是一种艺术形式,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如下图漫画场景最早出现于()A.罗马共和国 B.雅典城邦 C.罗马帝国 D.法兰克王国4.“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的各种牲畜共有五千五百种,使西藏的乳酪酥油从此年年丰收。”材料表明文成公主入藏A.使西藏地区摆脱了贫困 B.促进了西藏经济的发展C.使畜牧业在西藏地区兴起 D.推动了西藏文化的繁荣5.1949年,渡江战役即将发起时,英国军舰擅自闯入长江人民解放军防线。人民解放军奋起反击,毙伤英军百余人,并要求英、美、法等国的武装力量“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A.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阵营 B.是对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C.切断了西方国家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 D.反映出中国开始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6.有宪法规定:“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经济组织以及中外合资经营的企业,都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它们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保护。”这部宪法是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7.崛起于法国动荡之际的拿破仑果敢刚毅,一生传奇。其是非成败,众说纷纭;身前身后,褒贬不一。如果以推动文明进步、创造文明遗产的角度肯定拿破仑,可选择的史实依据是①夺取政权,加冕称帝②打败反法联军,冲击欧洲封建势力,扩散法国大革命成果③征战欧洲,扩疆拓土④亲自主持编制并颁布实施《民法典》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8.1972—1973年中美以“公报和公告”形式向世界宣布: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太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双方同意将共同抵抗任何国家在全球建立霸权的企图。这反映了当时A.中美面临共同的外部威胁B.美国暂时放弃了霸权主义政策C.中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D.中美的国家利益趋于一致9.1945年,雅尔塔会议达成的重大协议有①开辟欧洲第二战场②战后德国由同盟国分区占领③战后建立联合国④苏联答应有条件对日作战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10.《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已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能看到出路,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面临着两种形势的史实是()A.《马关条约》的签订和公车上书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C.《辛丑条约》的签订和戊戌变法D.《辛丑条约》的签订和辛亥革命11.某同学在做单元复习知识整理时,制作了一张学习卡片(如下表)。根据卡片可知,该同学复习的单元事件主题是()A.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B.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C.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D.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12.下列重大成就属于扬州在改革开放后取得的是①新万福大桥②润扬大桥;③获联合国人居奖;④扬泰机场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13.2018年10月,在“周口店遗址文化节”的活动现场,九(1)班的小丽同学很想体验一下北京人的原始生活。当主持人发给她一块兽肉让她切割时,她选择的工具应该是A.B.C.D.14.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差别在于①分封的诸侯职位世袭,郡守和县令则可以随时由朝廷任免②郡县必须直接接受朝廷的命令和监督,而封国则不一定③分封的诸侯国面积都比郡和县要大④分封制有利于周朝统治,郡县制不利于秦朝实行中央集权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15.下列人物中,都曾为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是A.克伦威尔B.华盛顿C.玻利瓦尔D.章西女王16.“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如中国东北、和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国。”这则材料最有可能出自()A.《凡尔赛和约》 B.《九国公约》C.《开罗宣言》 D.《联合国家宣言》17.据严复年谱记载,福州船政学堂开设的“西学”课程有英文、数学、物理、化学、地质学、天文学、航海术等,而对“中学”课程则未作严格规定。这种课程安排A.适应了救亡图存的时代需要 B.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C.反映了新式教育占主导地位 D.抵御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18.当代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写道:“它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材料中的“它”是指()A.戊戌变法 B.新文化运动 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19.2019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5周年。下列有关一战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萨拉热窝事件说明个人恐怖主义手段并不是解决政治问题的良策②凡尔登战役后,德军开始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③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④1918年,同盟国战败宣告一战结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④20.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展反法西斯斗争的标志性事件为A.西安事变B.九一八事变C.七七事变D.一二八事变21.文艺复兴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教会宣扬的悲观庆世观念逐渐失去市场,人们把关注的中心由教会所代表的”神”转到人类自身上,这就是历史学家所说的“人的发现”。上述材料反映出文艺复兴A.主张建立“节俭教会”B.推动了自然科学发展C.解释了封建神学观念D.转变了人的价值观念22.二战后,亚非拉地区掀起了实现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的斗争浪潮。下列国家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取得独立的有A.埃及B.利比亚C.阿尔及利亚D.纳米比亚23.2017年1月3日,教育部发布《关于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那么,“十四年抗战”开始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B.八一三事变C.西安事变D.七七事变24.当今世界,联合国在处理国际事务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联合国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②联合国秘书处是联合国的行政秘书事务机构③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④以联合国名义派出的武装力量,被人们称为“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18世纪的_____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_____的法令,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26.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27.以下是某同学整理的“郑和下西洋”的资料卡片,卡片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A B.B C.C D.D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7分)观察图片并仔细阅读文字,回答问题。图一陈胜、吴广起义图二李自成起义图一: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率900多名被征发的农民前往渔阳戍守长城,途中被大雨困在大泽乡而不能如期到达。依据秦律不能如期赶到戍地将被处死。因此,二人决定发动起义,提出“大楚兴,陈胜王”,建立了“张楚”政权。起义从根本上动摇了秦王朝统治,为项羽、刘邦灭秦创造了有利条件。图二:李自成起义是明末农民起义的重要一方,明朝末年,陕北连年旱荒,农民颗粒无收,官府征赋如故,阶级矛盾尖锐。1629年李自成发动起义,针对明朝土地集中与赋税繁重的情况,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1644年,李自成在长安建立大顺政权,接着挥师北上,攻克北京,推翻了统治长达276年的明王朝。从以上图片和文字介绍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点?信息点一:信息点二:信息点三:从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可以推断出秦朝重视哪方面的建设?你认为上面哪次起义的口号最能表达农民的根本要求?简要说明理由。29.(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新中国已成立,10月10日已不能成为国庆日。10月10日是有历史意义的辛亥革命的纪念日,但是孙中山先生所领导的辛亥革命的成果,迅速地被窃国大盗哀世凯所篡夺,这个革命本身是失败了。1925年至1927年的革命,成果又被蒋介石所篡夺。因此三十年以来的所谓“中华民国。”是违背全国人民意志的,也是违背孙中山的意志的。﹣﹣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通鉴》指出新中国成立的标志。你赞同材料中划线部分提及的观点吗?请简要说明理由。30.(7分)世界经济论坛2018年年会在瑞士达沃斯举行,今年年会主题为“在分化的世界中打造共同命运”。这一主题契合了主席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上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等重要主张。请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如果可以把1492年着作全球化的开始,那么大致可以看出全球化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大预言:2049年的世界》材料一中把1492年看作是全球化的开始,请结合所学知识解释这一观点的含义。材料二:从新航路的开辟开始,世界各民族、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开始增多。在激烈的贸易竞争和殖民地争夺中,19世纪中期,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9世纪束20世纪初,随着科技革命的深入,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世界市场迅速扩大。二战以来,交通运输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世界各国各地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速了原材料、资本和劳动力的国际流动。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近代以来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因素有哪些?材料三:1975年,日本千叶市川崎炼铁厂将严重污染的铁矿石厂转至菲律宾,这个事件在当时的日本被认为是一件两全其美的好事,污染转移到其他国家,不致危害本国公民,又有充分理由向世人宣称,这是为发晨中国家提供了赚取外汇和工人就业的机会。﹣﹣《污染转移与生态殖民》根据材料三所盲,你是否认为这是一件“两全其美的好事”?为什么?材料四:历史学家陈旭麓有一句名言:“中国不是自己走出中世纪的,是被轰出中世纪的。”(注:中世纪指封建社会)。在全球化潮流的冲击下,中国瞢两次与世界接轨,一次给我们带来了屈辱和苦难,一次给我们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近代中国是如何开始与世界接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又是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材料五:针对经济全球化问题,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说:“如果由于害怕全球化的破坏而希望挡回全球化的力量,我认为是不可取的,”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则认为“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盏,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根据材料分别归纳克林顿与卡斯特罗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全球化的认识。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A【解析】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雅典在伯里克利时期,公民为之自豪的原因是民主政治发展到全盛时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里克利当政期间,进行了改革,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A项符合题意;BD两项不合题意;但是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C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2、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在萨拉热窝刺杀了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这个偶发事件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1914年7月底奥匈帝国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故成为这粒“火星”的是萨拉热窝事件。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3、B【解析】

由材料中的信息“公民大会”可知,漫画场景最早出现于雅典城邦。雅典实行民主政治,城邦所有的成年男性公民都可参加公民大会,参与国家大政,但妇女、奴隶、外邦人被排除在外,所以B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4、B【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时期,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西藏)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不符合史实,故选B。5、B【解析】

材料“并要求英、美、法等国的武装力量‘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反映的是人民解放军反抗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结束了西方国家的军舰等武装力量,随意进入中国领土、领空、领海的历史,这是对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故B符合题意。渡江战役时期,新中国尚未成立,还不是社会主义阵营的成员,故A错误。材料反映了否定列强在华特权,切断了西方国家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说法过于绝对,故C错误。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外交政策,此时新中国尚未成立,D项错误。A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6、D【解析】

题干材料涉及到中国境内的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经济组织以及中外合资经营的企业,结合所学可以知道,这是改革开放后才允许在中国出现的。1978年开始,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1982年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新时期一部比较完备的宪法。所以D符合题意,ABC均是1978年之前颁布的,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7、D【解析】

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拿破仑对内为巩固资产阶级统治,颁布了《法典》,对外多次打败反法同盟军队,并乘胜扩大了法国的疆域,但是这种战争既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也损害了被侵略国人民的利益,不属于文明之举,不值得肯定;同样,他加冕称帝,建立帝国,也不能算是推动文明进步、创造文明。故符合题意的是②④,①③不符合题意,故选D。8、A【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之一是中苏关系持续恶化,美苏争霸态势转为苏攻美守,因此中美双方都面临苏联的威胁,为此调整外交政策,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发表了材料中的公告,故A符合题意。美国改善中美关系是出于其全球战略考虑,不是暂时放弃了霸权主义政策,故B不符合题意。中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是指1979年中美建交,故C不符合题意。中美意识形态不同,国家利益也是不一致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9、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是在德黑兰会议上达成的协议,①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②③④项内容都是雅尔塔会议的内容,符合题意。故选择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重大事件以及影响。10、D【解析】

依据题干时间“20世纪”这一关键词。根据课本所学,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沉重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11年孙中山等人领导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人人心,《辛丑条约》的签订和辛亥革命都发生在20世纪,D符合题意;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1895年公车上书,A项的时间是在19世纪末,不合题意;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出现在19世纪末;1898年义和团运动在山东兴起。B项的时间是在19世纪末,不合题意;戊戌变法发生在19世纪末,C不符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不合题意,选择答案D。11、B【解析】依据题干图片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使英国确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美国独立战争使美国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法国大革命彻底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体现了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12、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的改革开放开始于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新万福大桥和润扬大桥是扬州在改革开放之后建设的;扬州2006年度获联合国人居奖;扬泰机场于2010年3月18日奠基,2012年5月8日正式通航;所以①②③④都是扬州在改革开放后取得成就,所以故选D。【点睛】本题抓住地点限定语“扬州”和时间限定语“改革开放后”即可。13、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里,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手脚分工明显,但已经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北京人制造的石器是打制石器,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14、A【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分封制是与宗法制相联系的,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郡县制是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的,是按地域划分的。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并拥有封地;郡县的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调迁,官位概不世袭,官吏只有俸禄没有封地。诸侯国拥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郡县则是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所以分封的诸侯职位世袭,郡守和县令则可以随时由朝廷任免,郡县必须直接接受朝廷的命令和监督,而封国则不一定,①②表述正确,③④表述不准确,A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15、BC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克伦威尔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人物,不存在反对殖民统治的内容;华盛顿领导的美国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贏得了美国的独立;玻利瓦尔领导了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推翻了西班牙的殖民统治;印度民族英雄——章西女王,在1857-1859年领导印度人民掀起抗击英国殖民統治的民族大起义。所以BCD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CD。16、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3年中美英三国首脑蒋介石、罗斯福、丘吉尔于1943年12月1日在开罗发表宣言,规定日本所侵占中国领土,包括东北、、澎湖群岛等,都必须归还中国。A项是一战后针对德国签订的条约;B是一战后华盛顿会议上针对中国签订的条约,使中国重新沦为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之下;D项是二战时期签订的条约,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故选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一战后和二战时期各个条约的具体内容,不要混淆相似知识点,根据条约内容判断正确选项。17、A【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西方自然科学课程较多,且作出严格规定,说明在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背景下,中国人学习外国先进科学技术,用来抵外来侵略的意识更加迫切,因此这种课程安排适应了救亡图存的时代需要。故A正确。福州船政学堂的课程安排是服务洋务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无直接关系,B错误。没有涉及新式教育的比重和地位问题,C错误。这种课程安排本身不能起到抵御西方列强经济侵略的作用,D错误。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18、C【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事件中“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的只有辛亥革命。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并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故正确答案为C。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北伐战争都与题干“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不符,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19、C【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1914年6月的萨拉热窝事件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说明个人恐怖主义手段并不是解决政治问题的良策,所以①正确。因此排除BD两个选项。1918年11月,德国投降,一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因此④正确,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德军速战速决的计划破产,法军开始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不是德军,所以②错误,因此排除A。所以本题选C。【点睛】本题选项属于组合型,因此可用排除法快速得出答案。20、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因为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第二天清晨,日军占领沈阳城。随后日军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起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国人民进入局部抗战时期。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西安事变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所以A不符合题意;1937年的七七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的标志和中国全面抗战开始的标志,所以C不符合题意。一·二八事变也称为上海事变或第一次上海事变,在1932年中国上海发生,是中日两国于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的军事冲突,所以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21、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开始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人文主义思潮广为流行。题干材料“人们把关注的中心由教会所代表的”神”转到人类自身上,这就是历史学家所说的‘人的发现’”体现的是人文主义,反映出文艺复兴转变了人的价值观念。故D符合题意;主张建立“节俭教会”、推动了自然科学发展、解释了封建神学观念和题干材料无关,故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22、AB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2年,埃及爆发了反帝反封建革命。以纳赛尔为首的革命力量发动武装起义,获得真正独立。A符合题意。1951年12月24日,利比亚获得英国及法国同意,在联合国安排之下宣告独立,由伊德里斯国王领导,称利比亚联合王国(实行联邦制)。1963年取消联邦制,改名利比亚王国。1954年,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发动了反对法国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武装斗争扩大到全国3/4的地区。经过长期的民族解放战争,最终结束了法国对阿尔及利亚的殖民统治,于1962年获得民族独立。C符合题意。1990年3月,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的历史结束,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故选ABC。23、A【解析】依据课本所学,抗日战争胜利于1945年,十四年前是1931年,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经过精心策划,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的一段路轨,制造了柳条湖事件,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日军以此为借口,炮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攻占沈阳城,这就是“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中国共产党坚决抗日。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A项符合题意;1937年日本发动八一三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日本全面侵华。BCD三项时间不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不合题意,故选择A。24、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10月,联合国正式成立,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①符合题意;联合国秘书处是联合国的行政秘书事务机构,联合国秘书长是联合国最高行政首长,领导整个秘书处工作,被看作“世界的总管”,②符合题意;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③符合题意;以联合国名义派出的武装力量,被人们称为“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④符合题意。所以D符合题意,ABC排除。故选择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彼得一世农奴制【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彼得一世进行了改革,这次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26、帝国主义战争;德国闪击(突袭)波兰。【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双方都是为了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所以一战的性质是帝国主义战争。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故答案为帝国主义战争;德国闪击(突袭)波兰。27、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郑和下西洋的相关知识,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宣扬国威,故选B。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中外的交往和冲突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1)可从起义时间、起义地点、领导人、朝代、起义口号、起义历史地位、政权称谓(名称)等方面回答。(2)法制(法律)(3)李自成起义;理由略【解析】

(1)可从起义时间、起义地点、领导人、朝代、起义口号、起义历史地位、政权称谓(名称)等方面回答。如信息点一:起义的时间是公元前209年;信息二:起义的地点是大泽乡;信息三:起义的领导人是陈胜、吴广。(2)根据材料“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率900多名被征发的农民前往渔阳戍守长城,途中被大雨困在大泽乡而不能如期到达。依据秦律不能如期赶到戍地将被处死。”可知,秦朝重视法律方面的建设。(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上面材料李自成起义的口号最能表达农民的根本要求;因为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时期,以农为本,所以李自成起义中的口号“均田免赋”最能表达农民的根本要求。29、(1)标志:开国大典。(2)观点1:赞同。理由:中华民国建立后,袁世凯迅速窃取政权,倒行逆施,复辟帝制;1925年至1927年的革命,成果又被蒋介石所篡夺,实行专制独藏统治。中华民国成了一个空招牌。观点2:不赞同。理由:中华民国颁布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的法令,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民主共和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其他理由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的标志是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北京隆重举行,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2)据题干材料可知,我赞同材料中划线部分提及的观点。因为中华民国建立后,袁世凯迅速窃取政权,倒行逆施,复辟帝制;1925年至1927年的革命,成果又被蒋介石所篡夺,实行专制独藏统治。中华民国成了一个空招牌。或据题干材料可知,我不赞同材料中划线部分提及的观点。因为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