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翻译必看_第1页
英语翻译必看_第2页
英语翻译必看_第3页
英语翻译必看_第4页
英语翻译必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篇章翻译的几个问题

首先,凡是一个篇章,就会遇到文体的问题,就是我们必须明确我们

所要译的文章是文学作品还是科学、法律方面的文章,是一篇简介性

的文字还是一篇讲演词。因为不同文体的文章在表现形式上是很不一

样的,如法律文体有一些法律常用词语,科技也会各自有一些专门术

语,应用文有时有严格的格式要求,文学则更为复杂,因为其中对话,

描述,心理描写,景物或人物描写又各有不同。议论文句式严谨,语

言正式,长句较多,等等,这在遣词用句上都有差异。这本教材在

P395页“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都有粗略的说明。请学员认真看一

下,并可结合其他有关参考书丰富其内容,以便有更好的掌握。

其次是语域问题。

所谓“语域”(register)是指具有某种具体用途的语言变体,我们可以

从交际领域、交际方式和交际关系把语言分成不同的语域,如从交际

双方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关系来说,英语可以分为冷漠体,正式体,商

量体,随便体,亲密体等五种,如果从交际领域来分又可以分成正式

体,半正式体,公共核心体,半非正式体,非正式体等。不同的语域

语言变体彼此是有区别的,如果用几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一下就会看

得很清楚。如“汤姆病了,今天没去上学”,如果说Tomdidn”tgoto

school,becausehewasill.这就是一句公共核心语,而如果说Tomwas

ill,sohedidn"tgotoschool.这就是口语体,即非正式语体,如果说:

Beingill,Tomdidn"tgotoschool或Tomdidn"tgotoschoolbecauseof

illness.都是正式语体(当然这句话的内容用这种句式表达并不合适)。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用原因从句的表达方式是比较正常的,用so连接

的句子显得不怎么正式,用抽象名词和分词短语的形式都显得十分正

式。另外有些表示相同意思的不同表示形式也有语域方面的区别。如

accordingto和inaccordancewith,前者为公共核心语,而后者为正式

用语,Itisimportant和Itisofimportance相比,也是前者为公共核心

语,而后者为正式体。甚至连冠词的用法都可以表示这种区别,The

horseisausefulanimal;Ahorseisausefulaninal;Horsesareuseful

animalso第一种用定冠词加单数名词表示类属的是正式用法,而用不

定冠词加单数名词表示类属的则为公共核心语,最后一种,复数泛指

的类属表示法则为非正式语体。所以,我们在接触一个篇章时,弄清

它的语域情况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这将决定我们在翻译时如何选词组

句,例如,我们看到下面一个句子:Afteranhourofclimbing,wefinally

foundourselue"satzhurongPeak,theveryapexofMt,Hengshan,towering

1,296mabovethesealevel.我们可以从after......climbing这种动名词

用法看出比较正式,它不是用短句表示(Afterwehadclimbedforan

hour),如用短句则显得更为常见的公共核心语体,另外,apex,顶峰,

巅峰,与之同义的词还有summit,top等词,但apex更为典雅,正式

程度高于summit,更高于top.再有towering这一分词的使用,也说明

其正式性,不是用短句(ittowers1,296mabovesealevel)o那么,我们

在翻译这句时则用比较正式的语言,如可译为:“一小时后,我们终

于登上高达海拔1296公尺的衡山之巅祝融峰。”而不译作:“我们爬

了一个钟头,终于到了祝融峰的山顶,它是衡山的最高峰,有1296

公尺”。

一般情况,法律、科技、报道,讲演词,政论文等都比较正式,而小

说中文体,语域最复杂,要视情况而定,不可一概而论。关于这方面

的更多内容可以参阅一些关于文体学,语义学等方面的书。

最后,谈一下语篇的衔接和连贯问题。信息的传递一般都遵循由已知

信息引导出未知信息的,表示已知信息(旧信息)的部分叫主位,(theme)

表示未知信息的部分叫述位,(rheme)而主述位的不断推进是有一定

规律的,如果破坏了这种规律,语言就不那么顺,也就是破坏了衔接

与连贯。例如:

Atnoon,wepicnickedinadenseforest,throughwhichranamurmuring

creek.Thewaterwassoclearthatwecouldseereflectionsofbamboos

andtreesandsoftlazycloudsdriftingacrossthesky.

我们可以看出原文从时间(中午)引导出一系列新的信息,其中上文提

到的那一天,在此说“中午”这一时间时可视为已知信息。在新信息

中提到了密林中的野炊,林中有小溪,而第二句话用“溪水”来引导,

因第一句中提到小溪,故在第二句中“溪水”当然已成已知信息了,

它又引出一系列新的信息。所以,我们在翻译时也应如此。可译为:

“正午时分,我们野宴于密林深处,林中小溪潺潺流过,溪水清冽,

岸边竹树,天上闲云,尽映水底。”这种译文就意思上连贯,读起来

顺畅。如果破坏了这种规律,情况就不同了。例如:

Wearemetonagreatbattle-fieldofthatwar.Wehavecometodedicate

aportionofthefied,asafinalrestingplaceforthosewhoheregavetheir

livesthatthatnationmightlive.ltisaHogetherfittingandproperthatwe

shoulddothis.

原文中均以we(我们)作为已知信息,引导出不同的新的信息。所以,

我们在译时不应破坏它。而有的译文则没有遵守,译为:

我们在这场战争中的一个伟大战场上集会。烈士们为使这个国家能够

生存下去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我们在此集会是为了把这个战争的一

部分奉献给他们作为最后安息之所。我们这样做是完全应该而且非

常恰当的。

这样读起来就不顺,因为这段都是在讲“我们”应如何,如何,中间

突然插进一个“烈士们”,有些突兀,故应改为:

我们在这场战争的一个伟大战场上集会,是为了把战场的一角奉献给

那些为捍卫国家生存而在这里英勇献身的烈士,作为他们的永久安息

之地。我们这样做是完全应当的,是义不容辞的。

这样才合乎信息传递的习惯。由于这方面的问题还有很多,所采取的

模式也有好儿种,不能一一列举,如果有的人感兴趣,可以看一看有

关篇章语言学和有关语篇衔接与连贯方面的语言学书籍。

鉴于《英汉翻译教程》一书有关这方面的内容没有提及,而我又认为

以上儿点很重要,故此多说了儿句。当然,有关篇章的翻译问题还有

一些,如作品或作者的风格问题,但这些问题较为复杂,也不对本科

自考生做过高要求,就不赘述了。

三、关于汉译英中的对原文理解问题

新教材的特点是把英译汉与汉译英综合在一张试卷上考,但对英泽汉

要求比汉译英要求高一些。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对于汉译英问题,《教

程》指出“汉译英时,原文是汉语,理解一般不构成很大问题。”这

是很容易产生误导的。其实,我们说汉语容易理解是指交际中的理解,

它与翻译中的理解很不相同,翻译中的理解要深得多,透得多才行,

否则极易译错。所以,我想提醒考生在汉译英时,对汉语原文一定要

仔细思考才行,不可以以为一望便知,动手便译。如我们举一个小例

子,来看一看汉译英时理解的困难。

例如,我国一位领导人在谈到对台政策时一,曾说过一句话:“大陆和

台湾统一后,大陆不派人去,军队不去,行政人员也不去,台湾的党、

政、军都由台湾自己管起来。”这句话一听似乎就懂,但一旦动笔来

译,情况就不同了,其中“不派人去”的“人”该怎么译?总不能译

为people或persons吧!那又是什么呢?这时必须认真思考,参照上下

文,根据讲话人的身份(是党的领袖人物),下文中“党、政、军”与

上文中的“军队不去,行政人员也不去”相对照,可以断定“人”应

是指“党方面的代表性人物”,故可译为representatinesofthe

CommunistParty.

再如在全国英语(专业)八级考试中有一处写徐霞客的文章,说:“他

常选择不同的时间和季节多次重游各地名山,反复观察变换的奇景二

初学者往往字对字的翻译。如“挑选”译为choose,或select,“时间”

译为timeo实际上,这种情况,“挑选”可不译为动词,而“时间”

根据上下文则为“一日中的不同时刻”。所以这句话应译为Hevisited

andrevisitedthefamousmountainsalloverthecountryindifferenthours

ofadayanddifferentseasonsofayeartoobservetheever—changing

scenes.

另外,选择译词时一定要吃透原文的上下文,不急于立即确定译词。

例如,下面一句:

三年前,他因参与了盗窃团伙而被判刑三年,在劳改农场,因表现突

出被提前一年释放。

我们的学生一看到“被判刑三年"马上就选择了besentencedto3

years"imprisonment.这类短语,而不注意下文的“在劳改农场“。实际

上这句话已告诉你他判的“刑”不是“坐牢”(imprisonment)而是“劳

改”,(reformthroughlabour)o另外,句中“在劳改农场”一语也会被

初学者直接译为onthereformfarm,而实际上,根据上下文来看,这

一段(包括这句话的更大的上下文)都是以“时间”为主线的,所以这

个短语也应从时间着眼来考虑,应译为whentheworkedonthereform

farm.这样体现的是他在农场的那段时间,而非地点。故此这句话应译

为:

Threeyearsago,hewasarrestedandsentencedtothreeyears"reform

throughlabour.Whenheworkedonthereformfarm,hebehavedhimself

sowellthathegotreleasedoneyearearlier.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besentencedto前又加了一个动词,bearrested,

这是因为在英语中直接说besentencedto令人感到太突兀。在英语中

这个词前常加上一个词,如betriedandsentencedto.......等。当然,

这方面对初学者来说就较难一些了,暂不作要求。但却可以让同学们

留心观察一些英语词汇的用法特点。

实际上,中国学生在进行翻译实践时,理解问题出得多的并不是英译

汉,而恰恰是汉译英。当然,汉译英的表达就更有难度了。因篇幅所

限不再多说。

四、如何使用新教程,并抓住难点和重点

看惯传统翻译教材的学生看不惯这本教程,就是没接触过翻译教材的

学生也不知该怎样使用新教材,更谈不上该怎样把握其难点和重点

了。

下面根据我个人的看法,谈一谈该如何使用新教材和如何把握难点以

及重点。

1、翻译课不同于其他一些课程,它不仅是一些知识,更在于能力的

培养上。这就是翻译的实践性。这就要求学习者一定亲自动手。这本

书共分十个单元,有三十个课文,其中英译汉占三分之二(计20篇),

汉译英占三分之一(计10篇),此外还有一些供练习的原文,没有附

参考译文、而前面的三十篇双语阅读则附有参考译文。学习者可以根

据文后提示,即介绍某文体特点的内容进行翻译练习,但先不去参考

所提供的译文,待自己译好后再去对照,这样极易找出自己译文的差

距与不足。然后思考一下为什么自己的译文不好,问题存在在哪儿?

这样经过一段学习、实践能会有较大提高,对自己存在的问题会更清

楚。对没有附译文的短文翻译练习也要做,如不知自己做得如何,可

以通过社会助学,请教老师,或与别人共同商讨等方法来解决。因为

考试的短文很可能从书外或这部分中选题。

2、认真研究“提示”和“解说”及“小结”的内容。应一句一句地

仔细琢摸,一个词一个词地思考,我们细心的学生会注意到,考试题

是以句子为主的,而大部分要从书上选择句子,而这部分又恰是翻译

的难点,是极易成为考试的具体内容的。当然,我们并不是为了应付

考试才关注这些内容的,主要是因为它们也是翻译实践中常会出现问

题的地方。

3、关于翻译理论和语言对比。

该书“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中说得十分清楚。即“关于英汉语

对比和翻译理论的考题不超出《英汉翻译教程》的范围。”也就说,

只要认真把书中这部分的内容好好地看一看,这项分数就是十拿九稳

的。但这部分内容也较杂乱,看书应细,可以按教材P401页的顺序

去复习。如果介绍的内容是英语原文的节选,则一定首先把其意义理

解。

4、认真研究每单元的考核要求

在教材的P395页的“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中,作者已将每单元的

考核要求明确列出,所以,我们在做翻译实践练习时一,先应看一看这

里的内容,弄清重点和要点。做到练习时更具针对性。也对应试有好

处。

但这里所提示的一些要求有时失之过简,学员可以再找一些其他相关

参考书,补充和系统某项知识。例如,第四单元中考核要求中提到“数

字的译法”一项,可教程中所提供的内容并不全面,也不够系统,这

时.,你可以找一些相关的书来补充它,完善它,使自己在这一方面会

有更大的收获。

如,数字大小的表示法,数的增减以及倍数表示法,分数的表示法等,

都应一并掌握,最好作出笔记,以备复习。尤其应注意一些特殊的表

示法,例如英语中常用“减少(缩小)……倍”的用法,而汉语却没有,

这时应用汉语的习惯表示法表示。如:

Switchingtimeofthenewtypetransistorisshortened3times.

如果译为:“新型晶体管的开关时间缩短了三倍。”这是不合汉语习惯

的,因为汉语的“倍”只用于“增加”“增长”之类,这时应改为:

新型晶体管的开关时间缩短了三分之二,

或“……缩短到三分之一。”

类似这些英汉语差异性较大的地方也往往是重点内容。

总之,英汉与汉英翻译是一种综合能力的检验,绝不是读一本翻译教

程书就可以有多大提高的,每个人都应从其他各门学科,包括英语的

各门课程中去吸取知识,提高能力,提高各方面的文化素质,才能以

不变应万变,立于不败之地。

(2)在着重理解画线部分时,首先要在语义上弄清全句的整体意思和

每个单词的意思;其次要分析清楚句子结构,理出句群,找出各分句

之间的关系。

⑶可考虑先打一份翻译草稿,再根据文章意义和汉语结构进行

调整。

(一)词的译法

1.词义的选择

由于英语中一词多义的现象十分普遍,且英汉词典中给出的汉语

解释未必全面,未必与英文的意思完全对等,这就给我们带来两方面

的问题:其一,我们需要根据该多义词在其语言环境中的词类、搭配

关系甚至是单复数形式来确定其基本意思(即“忠实”);其二,在“忠实”

的原则下,如果词典上的释义显得不“通顺;那么为了“忠实”与“通顺”

的统一,我们必须立足于原意,对其加以适当的引申。

选择词义的时候,要根据词在句中的词类及上下文的搭配关系来

确定。

如:Thetargetiswrong,forinattackingthetests,criticsdiver

tattentionfromthefaultthatlieswithillinformedorincompetent

users.(1995年真题)

[译文]把标准化测试作为抨击的目标是错误的。因为在抨击这

类测试时,批评者没有意识到弊病来自人们对这种测试的不甚了解或

使用不当。

[分析]attack的基本意思是“进攻,攻击;但在这里的搭配是a

Hackingthetests,显然这是指“口诛管笔伐;译为“抨击”或“批评”才算

准确。divertattentionfrom的意思是“将注意力从移开;但文中的

批评者坚持认为错在考试形式,并不是已经注意到什么而又有意转移

视线。所以这里最好译成“没有注意到“或“没有意识到incompetent

原意为“不胜任的"不胜任的使用者”这一译法有“欧化”之嫌,不如译

作“使用不当另外,在翻译该句时应将主语Thetarget指代的内容

补充完整。

再如,Nowsincetheassessmentofintelligenceisacomparativ

ematterwemustbesurethatthescalewithwhichwearecompar

ingoursubjectsprovidesa"valid"or"fair"comparison.(1992年第73题)

[译文]既然对智力的评估是比较而言的,那么我们必须确保,

在对我们的对象进行比较时,我们所使用的尺度要能够提供“有效的”

或“公平的”比较。

[分析]scale最常见的意思是“范围;但这里和文章要表达的意

思相去甚远。

2.词类的转化

为满足汉语表达习惯的需要,在翻译时,常需进行词类的转换。

最常见的转换有三种:

(1)名词变动词

如:Newsourcesofenergymustbefound,andthiswilltaket

ime,butitisnotlikelytoresultinanysituationthatwillrestoret

hatsenseofcheapandplentifulenergywehavehadinthepastti

me.(1991年72题)

[译文]必须找到新能源,这需要时间;但是,过去我们感到的

能源又廉价又充足的情况不大可能再出现了。

[分析]sense一词在原文中为名词,但在译文中对应的部分是“感

到;转化成了动词。另外,havethesenseof(sth.todosth.),往往译

为“意识到,;

为什么sense一词往往需要改变词性呢?这是因为它本身在作名

词之外,可以直接用作动词;或者说,这个词本身即具有很强的动作

意味。类似的名词还有change(起/发生变化);sight(看见)等等。

(2)形容词变动词

如:besure常被译成了“确保,;事实上,许多表示心理活动或感

情变化的形容词都可以译成动词词组”感到如sorry,afraid,ash

amed,aware,ignorant,confident等等。

(3)副词变名词

如:oddthoughitsounds,cosmicinflationisascientificallypl

ausibleconsequenceofsomerespectedideasinelementaryparticle

physics,...(1998年第75题)

[译文]宇宙膨胀说虽然听似奇特,但它是基本粒子物理学中一

些公认的理论在科学上看来可信的推论,……

[分析]scientifically被译为“在科学上,;类似的常用结构有biol

ogicallydetermined(由生物因素决定),culturallyinfluenced(受文化影

响的)等等。

另外,还有:

(4)名词变副词

如:Thegirlintheseatisstudyingtheoldwomanbesideher

withinterest.

[译文]那个坐着的女孩好奇地打量着她身边的老妇人。

(5)介词变动词

如:oilforfood.

[译文]石油换食品。

(6)副词变动词

如:overyourown.

[译文]战胜你自己。

(7)动词变名词

如:WesternpeoplethinkdifferentlyfromChinesepeople.

[译文]西方人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不同。

3.词的增减

Thiswillbeparticularlytruesinceenergypinchwillmakeit

difficulttocontinueagricultureinthehighenergyAmericanfashion

thatmakesitpossibletocombinefewfarmerswithhighyields.(1

991年第74题)

[译文]这种困境将是确定无疑的,因为能源的匮乏将使农业无

法以高能量消耗这种美国耕作方式继续下去,尽管这种耕作方式用人

少、产出高。

[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主语this在译文中变成了“这种困境;

句中的两个it也分别译成了“农业”和“这种耕作方式,:这是我们反复

强调的“代词所指的内容一定要说清楚也就是词的“增”加;同时一,

在译文中,combine、farmer等词的意思并未出现,因为这种耕作方

式“用人少、产出高”已完全说明了这一部分的含义,而且简洁明了,

这就是词的“减”少;而“消耗”一词,则完全是因为汉语表达的需要。

不过,在增、减词汇时,要注意“忠实'与“通顺”并重,增或减都是

汉语表达的需要,不可随意增、减,造成“多译L漏译

4.否定词与含否定意义的词的译法

(1)正义反译

常常需要正义反译的词和短语有:deny否决,否定一不给予;m

iss错过没赶上(交通工具),没听/看到或没听/看懂;liveuptoone

sexpectations不/没辜负的期望;divertattentionfrom将注意力

从....移开一没有意识到;beabsent未出席,没来;farfrom很不;

final最终的一不可改变的;idly漫不经心地;beataloss不知所措;

ratherthan而不是;以及neither,seldom,rarely,differently等我们熟

悉的表否定的词。

如:Tocriticizeitforsuchfailureisroughlycomparabletocri

ticizingathermometerfornotmeasuringwindvelocity.(1992年真

题)

[译文]批评智力测验不能测量孩子的性格,好比批评温度计不

能测量风速一样。

[分析]本句的主语似乎可译为“因为这种失败而批评它但何

种,,失败,?,它,,指什么?需要根据上下文补充说明。另外,failure一词

来自fail,而failtodo往往译为“未能/没能/不能做成某事,;

(2)反义正译

常常需要反义正译的语言为含no或not的一些短语,如:n。lesst

han简直就是;noless…than和一样;nootherthan只得;none

otherthan正是;nothingbut只是;nochoicebut只得;以及一些带

有词缀的词,如:unfold展开;disappear消失;carelessly马马虎虎地;

dislike厌恶;unpleasant难听/闻的,等等。

如:Fromthepassagewelearnthataninventionwillnotbene

fittheinventorunlessitisreducedtocommercialpractice.

[译文]从文中我们了解到:只有把发明变成商业活动,它才会

使发明者受益。

[分析]我们常常把not...unless…译成”不......除非……”或"除

非......才……但实际上译为“只有……才会……”更通顺些。

再如:Youngscientistscannotrealizetoosoonthatexistingsci

entitleknowledgeisnotnearlysocomplete,certainandunalterable

asmanytextbooksseemtoimply.

[译文]年轻科学家应尽快认识到,现有的科学知识远不像许多

教科书所叙述的那样全面、那样肯定、那样一成不变。

[分析]cannot...too意为“怎么也不过分;即“越越好,

应该尽...oYoucannotbetoocarefulincrossingtheroad.过马路

越小心越好。notnearly是惯用习语,意为“远不Therearenotnea

rlyenoughpeopleheretodothejob!要做这项工作,这里的人手远

远不够。

(3)否定词的转移

在英语中,有时候否定词not形式上否定谓语部分,但实际上是

否定其他成分,在表达前一定要理解清楚。如:在1996年亚特兰大

奥运会上,一块户外广告牌上写着一句话:Ididntcometotradep

ins.这里not否定的不是come,而是其目的。所以应译为:我来可不

是为了买卖奥运会纪念品。pins原意指“胸针一别针普

又如:WearentinthisbecauseweliketheOlympicGameso

rwanttoearnourwaythroughschool.Weareinittomakemon

ey.一眼看上去十分矛盾,其实是说另有原因。not…because的结构很

多时候相当于…notbecause。同样notfind,notthink等在后面接宾

语从句的情况下,not否定的对象也通常是宾语从句中的某个成分。

再如:peoplearenotpoorbecausetheyhavelargefamilies.Qu

itethecontrary,theyhavelargefamiliesbecausetheyarepoor.

[译文]人们并不是因为孩子多而贫穷。恰恰相反因为他们贫穷

才多要孩子。

[分析]形式上看not否定poor,但从上下文意思来看not是否

定because所引导的从句。

(二)被动语态的译法

被动语态的使用是科技文章的主要特点之一,其用法十分广泛。

在汉语中,我们可用“被、让、把、遭、换、使、由、受到,为……

所”等词来表示被动。但在汉语中的被动语态使用频率比英文要低得

多。因此,在遇到被动语态时,应遵循汉语的习惯,如译成被动语态

不通,则译成主动语态。

1.保留其被动语

如:Howwellthepredictionswillbevalidatedbylaterperfor

mancesdependson...

[译文]这些预测在多大程度上为后来的表现所证实,取决于……

再如:overtheyears,toolsandtechnologythemselves...havela

rgelybeenignoredbyhistorians...

[译文]多年来,工具和技术本身……在很大程度上被历史学家

忽视了。

2.将被动改为主动

(1)翻译成汉语的无主语,如果被动句不含by的话。

如:Ifthesmallhotspotslookasexpected,thatwillbeatru

mpet....(1998年第74题)

[译文]假如那些小热点看上去同预计的一致,那就意味着……

一个胜利。

再如:Ingeneral,thetestsworkmosteffectivelywhenthequa

litiestobemeasuredcanbemostpreciselydefined…(1995年第74

题)

[译文]一般说来,如果所要测定的特征能够精确地加以界定,

测试效果最佳……(例中出现两个被动语态,前者译法为第1种,后

者译法为第2种)。

可以译为无主语的,最典型的结构属“It+be+过去分词”句型。

如:Itissaidthat…据说;Itisreportedthat…据报道;Itmustbe

admittedthat…必须承认,等等。但如果这种结构中的过去分词表示

“认为”主张'■:“说”等意思的话,则需要用下一种译法。

(2)将that引导的主语从句仍然译为宾语,但要加上表泛指的词

语(如人们、大家、我们等)作主语。如:Itisassertedthat...有人主张;

Itisbelievedthat…有人认为或人们相信;Itistoldthat…有人曾说

过。

(3)如果被动结构既有过去分词又有by(或in,for)引导的介词短

语,这时将动作的发出者译成主语。

如:Itisimaginedbymanythat….(1993年第74题)

[译文]许多人认为……

(三)长句的译法

句子很长是英译汉试题的一大特色,它在科技性文体中出现最为

频繁。对此,考生不要因为句子太长而产生畏惧心理,因为,无论是

多么复杂的句子,它都是由一些基本的成分组成的。

1.长句的分析

一般来说,造成长句的原因有三方面:修饰语过多;并列成分多;

语言结构层次多。在分析长句时可以采取下面的方法和步骤:

(1)找出全句的主语、谓语和宾语,从整体上把握句子的结构。

(2)找出句中所有的谓语结构、非谓语动词、介词短语和从句的

引导词。

(3)分析从句和短语的功能,例如,是否为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

语从句等,若是状语,它是表示时间、原因、结果,还是表示条件等

等。

(4)分析词、短语和从句之间的相互关系,例如,定语从句所修

饰的先行词是哪一个等。

(5)注意插入语等其他成分。

(6)注意分析句子中是否有固定词组或固定搭配。

如:Behavioristssuggestthatthechildwhoisraisedinanenv

ironmentswherestherearemanystimuliwhichdevelophisorherca

pacityforappropriateresponseswillexperiencegreaterintellectuald

evelopment.

[分析](1)该句的主语为Behaviorists,谓语为suggest,宾语为一

个从句,因此整个句子为Behavioristssuggestthat-clause结构。

(2)该句共有五个谓语结构,它们的谓语动词分别为suggest,israi

sed,are,develop,experience等,这五个谓语结构之间的关系为:Be

havioristssuggestthat-clause结构为主句;whoisraisedinanenvir

onment为定语从句,所修饰的先行词为child;wheretherearemany

stimuli为定语从句,所修饰的先行词为environment;whichdevelo

phisorhercapacityforappropriateresponses为定语从句,所修饰

的先行词为stimuli;在suggest宾语从句中,主语为child,谓语为exp

erience,宾语为greaterintellectualdevelopment.

[译文]行为主义者的看法是,如果一个儿童在有许多刺激物的

环境里成长,而这些刺激物又有利于其适当反应能力的发展,那么,

这个儿童的智力就会发展到较高的水平。

2.长句的翻译

英语习惯于用长的句子表达比较复杂的概念,而汉语则不同,常

常使用若干短句,作层次分明的叙述。因此,在进行英译汉时,要特

别注意英语和汉语之间的差异,将英语的长句分解,翻译成汉语的短

句。在英语长句的翻译过程中,我们一般采取下列的方法:

⑴顺译法。

即顺着英文原有的顺序翻译,条件是英语句子的内容与叙述方式

同汉语习惯基本一致。

如:Butnowitisrealizedthatsuppliesofsomeofthemare1

imited,anditisevenpossibletogiveareasonableestimateoftheir

"expectationoflife”,

thetimeitwilltaketoexhaustallknownsourcesandreserves

ofthesematerials.(1984年考题)

[分析]该句的骨干结构为“Itisrealizedthat'it为形式主语,

that引导着主语从句以及并列的itisevenpossibleto…结构。其中,

不定式作主语,thetime...是“expectationoflife”的同位语,进一步解

释其含义,而time后面的句子是它的定语从句。

五个谓语结构,表达了四个层次的意义:A.可是现在人们意识到;

B.其中有些矿物质的蕴藏是有限的;C.人们甚至还可以比较合理地估

计出这些矿物质“可望存在多少年?D.将这些已知矿源和储量消耗殆

尽的时间。根据同位语从句的翻译方法,把第四层意义的表达作适当

的调整,整个句子就翻译为:

[译文]可是现在人们意识到,其中有些矿物质的蕴藏量是有限

的,人们甚至还可以比较合理地估计出这些矿物质“可望存在多少年

也就是说,经过若干年后,这些矿物的全部已知矿源和储量将消耗殆

尽。

(2)逆译法。

即不再遵照英文原有的顺序,甚至完全逆着原有顺序翻译,如果

英文的表达次序和汉语的表达习惯不同甚至相反的话。

如:Itthereforebecomesmoreandmoreimportantthat,ifstud

entsarenottowastetheiropportunities,therewillhavetobemuc

hmoredetailedinformationaboutcoursesandmoreadvice.

[分析]该句由一个主句,一个条件状语从句和一个宾语从句组

成,“……变得越来越重要”是主句,也是全句的中心内容,全句共有

三个谓语结构,包含三层含义:A…….变得越来越重要;B.如果要使

学生充分利用他们的机会;C.得为他们提供大量更为详尽的信息,作

更多的指导。为了使译文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我们也采用逆译法,

翻译成:

[译文]因此,如果要使学生充分利用他们(上大学)的机会,就

得为他们提供大量关于课程的更为详尽的信息,作更多的指导。这个

总是显得越来越重要了。

(3)分译法。

如果句子中的从句(或修饰语)与主句的关系不是很密切,可以将

它们与主句分割开来,使译文变成好几个短句。这与英汉两种语言表

达较复杂的意思的习惯是一致的:前者偏向于使用含有许多重层次的

主从复合句或并列复合句,而后者往往崇尚“言简意赅

如:Television,itisoftensaid,keepsoneinformedaboutcurre

ntevents,allowonetofollowthelatestdevelopmentsinsciencean

dpolitics,andoffersanendlessseriesofprogramswhichareboth

instructiveandentertaining.(1985年真题)

[分析]在此长句中,有一个插入语“itisoftensaid”,三个并列

的谓语结构,还有一个定语从句,这三个并列的谓语结构尽管在结构

上同属于同一个句子,但都有独立的意义,因此在翻译时,可以采用

分译法,按照汉语的习惯把整个句子分解成儿个独立的分句。

[译文]人们常说,通过电视可以了解时事,掌握科学和政治的

最新动态。从电视里还可以看到层出不穷、既有教育意义又有娱乐性

的新节目。

(4)综合法。

上面讲述了英语长句的顺译法、逆译法和分译法,事实上,在翻

译一个英语长句时,并不只是单纯地使用一种翻译方法,而是要求我

们把各种方法综合使用,这在我们上面所举的例子中也有所体现。尤

其是在一些情况下,英语长句如果单纯采用上述任何一种方法都不方

便,这就需要我们仔细分析,或按照时间的先后,或按照逻辑顺序,

顺逆结合,主次分明地对全句进行综合处理,以便把英语原文翻译成

通顺忠实的汉语句子。

如:peoplewereafraidtoleavetheirhouses,foralthoughthe

policehadbeenorderedtostandbyincaseofemergency,theywe

rejustasconfusedandhelplessasanybodyelse.

[分析]该句共有三层含义:A.人们不敢出门;B.尽管警察已接

到命令,要做好准备以应付紧急情况;C.警察也和其他人一样不知所

措和无能为力。在这三层含义中,B表示让步,C表示原因,而A则

表示结果,按照汉语习惯顺序,我们作如下的安排:

[译文]尽管警察已接到命令,要做好准备以应付紧急情况,但

人们不敢出门,因为警察也和其他人一样不知所措和无能为力。

(四)各种从句的译法

通过对1990——2001年英译汉试题从句的统计发现,名词性从

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的出现次数最多。恰当地翻译从句对整个长

句非常重要,因此,对这些从句的译法,必须正确掌握。

1.定语从句的译法

定语从句分为限定性定语从句和非限定性定语从句。由于二者在

翻译时无大差异,所以讨论时不加严格区分。定语从句的译法一般有

三种:

⑴译成含“的”字结构的定语,放在先行词之前。由于定语从句的

作用相当于定语,所以这种译法是最普遍的。不过,条件是定语不可

过长。

(2)采用“分译法;将较长的定语从句独立出去,并将先行词重复

一次。

(3)译成状语从句。

如:Behavioristssuggestthatthechildwhoisraisedtoanenv

ironmentswherestherearemanystimuliwhichdevelophisorherca

pacityforappropriateresponseswillexperiencegreaterintellectuald

evelopment.(1990年第74题)

[译文]行为主义者的看法是:如果一个儿童在有许多刺激物的

环境中成长,而这些刺激物又能够发展其适应反应能力的话,那么这

个儿童在智力方面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

[分析]对比原文与译文的句子结构会发现二者的一些不同之处:

①原文是一气呵成的一个长句,译文分成了4个短句;②原文中的三

个定语从句得到了不同的处理:who从句变化成了“如果”引导的条件

状语从句;where从句保留定语的功能;which从句与其先行词分离,

译成了含递进意味的条件状语从句,且其先行词重新出现一次。

2.名词性从句的译法

名词性从句包括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

它们中大多数可以适用“顺译法”——按原文的顺序翻译。但也有一些

值得注意的地方:

(1)主语从句的译法:如主语从句和后面的成分都不长,则按顺

序在一句话里完成;如主语很长,而主语其他成分很短,则可采用逆

译法;倘若二者长度相当且都较长,则采用分译法。

⑵表语从句的译法:通常用顺译法。出现次数较少。

(3)宾语从句的译法:如宾语从句较长,且是第一层次的从句,句子

往往在主句谓语动词和宾语从句间断开。

(4)同位语从句的译法:类似于定语从句的译法——处理成含“的”

字结构的定语,其同位语则成为该定语修饰的对象;或采用分译法,

先译同位语,再补充同位语从句的内容。如:

ThistrendbeganduringtheSecondWorldWar,whenseveral

governmentscametotheconclusionthatthespecificdemandsthat

agovernmentwantstomakeofitsscientificestablishmentscannot

generallybeforeseenindetail.(1996年第72题)

[译文]这种趋势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一些国家的政

府得出结论:政府要向科研机构提出什么样的具体要求,通常是无法

详尽预见的。

3.状语从句的译法

由于在句中用来表示时间、原因、条件、目的、让步、比较等等,

这类从句往往用在主句后面,而汉语的习惯则要求将状语的内容先于

主句表达,即要用逆译法。结果状语从句例外。

历年试题中状语从句极多,值得特别注意的有:

(l)when引导的从句的译法。

when引导的时间状语与主句之间有逗号隔开,说明主句已经是

一个完整的句子,when从句与主句关系松散,只是一种语气很弱的

补充。类似的情况还有which引导的非限定性定语从句,往往有逗号

与主句隔开,所以翻译时常常用分译法,独立成句。

如:Ingeneral,thetestsworkmostefficientlywhenthequaliti

estobemeasuredcanbemostpreciselydefined...

[分析]由于when引导的从句并不是很强烈的时间概念,实际

上说的是一种条件。这种情况下,不妨将它译成“如果

(2)so…that…引导的结果从句,不应译成“如此....以至于....o

如:However,theworldissomadethatelegantsystemsarein

principleunabletodealwithsomeoftheworldsmorefascinatin

ganddelightfulaspects.

[分析]如果用“如此……以至于……”来译,译文就是:“……但

是,世界就是如此被制造的,以至于……明显是从英语搬过来的,

属“死译?而且“世界”是“被制造”的吗?也不通顺。[译文]然而,世界

就是如此,完美的体系一般是无法解决世上某些更引人入胜的课题

的。

首先,凡是一个篇章,就会遇到文体的问题,就是我们必须明确我们

所要译的文章是文学作品还是科学、法律方面的文章,是一篇简介性

的文字还是一篇讲演词。因为不同文体的文章在表现形式上是很不一

样的,如法律文体有一些法律常用词语,科技也会各自有一些专门术

语,应用文有时有严格的格式要求,文学则更为复杂,因为其中对话,

描述,心理描写,景物或人物描写又各有不同。议论文句式严谨,语

言正式,长句较多,等等,这在遣词用句上都有差异。

其次是语域问题。所谓“语域”(register)是指具有某种具体用途的语

言变体,我们可以从交际领域、交际方式和交际关系把语言分成不

同的语域,如从交际双方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关系来说,英语可以分为

冷漠体,正式体,商量体,随便体,亲密体等五种,如果从交际领域

来分又可以分成正式体,半正式体,公共核心体,半非正式体,非正

式体等。不同的语域语言变体彼此是有区别的,如果用儿个简单的例

子来说明一下就会看得很清楚。如“汤姆病了,今天没去上学如果

说Tomdidn'tgotoschool,becausehewasill.这就是一句公共核

心语,而如果说Tomwasill,sohedidn'tgotoschool.这就是口语

体,即非正式语体,如果说:Beingill,Tomdidn'tgotoschool或T

omdidn'tgotoschoolbecauseofillness.都是正式语体(当然这句

话的内容用这种句式表达并不合适)。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用原因从句

的表达方式是比较正常的,用so连接的句子显得不怎么正式,用抽

象名词和分词短语的形式都显得十分正式。另外有些表示相同意思的

不同表示形式也有语域方面的区别。如accordingto和inaccordwit

h,前者为公共核心语,而后者为正式用语,Itisimportant和Itisof

importance相比,也是前者为公共核心语,而后者为正式体。甚至

连冠词的用法都可以表示这种区别,Thehorseisausefulanimal;

Ahorseisausefulanimal;Horsesareusefulanimalso第一种用定

冠词加单数名词表示类属的是正式用法,而用不定冠词加单数名词表

示类属的则为公共核心语,最后一种,复数泛指的类属表示法则为非

正式语体。所以,我们在接触一个篇章时,弄清它的语域情况是十分

重要的。因为这将决定我们在翻译时如何选片语句,例如,我们看到

下面——个句子:Afteranhourofclimbing,wefinallyfoundourself

atzhurongPeak,theveryapexofMt,Hengshan,towering1,296m

abovethesealevel.我们可以从afterclimbing这种动名词用法看

出比较正式,它不是用短句表示(Afterwehadclimbedforanhour),

如用短句则显得更为常见的公共核心语体,另外,apex,顶峰,巅峰,

与之同义的词还有summit,top等词,但apex更为典雅,正式程度高

于summit,更高于top.再有towering这一分词的使用,也说明其正式

性,不是用短句(ittowers1,296mabovesealevel)o那么,我们在翻

译这句时则用比较正式的语言,如可译为:“一小时后,我们终于登上

高达海拔1296公尺的衡山之巅祝融峰。”而不译作:“我们爬了一个钟

头,终于到了祝融峰的山顶,它是衡山的最高峰,有1296公尺;

一般情况,法律、科技、报道,讲演词,政论文等都比较正式,而小

说中文体,语域最复杂,要视情况而定,不可一概而论。关于这方面

的更多内容可以参阅一些关于文体学,语义学等方面的书。如果想在

网上学习的话,最好找一些原版英语网站,例如http://www.ESLbay.

com;它里面搜集了很多很使用的英语资源,很值得参考。

最后,谈一下语篇的衔接和连贯问题。信息的传递一般都遵循由已知

信息引导出未知信息的,表示已知信息(旧信息)的部分叫主位,(the

me)表示未知信息的部分叫述位,(theme)而主述位的不断推进是有一

定规律的,如果破坏了这种规律,语言就不那么顺,也就是破坏了衔

接与连贯。例如:Atnoon,wepicnickedinadenseforest,throug

hwhichranamurmuringcreek.Thewaterwassoclearthatwec

ouldseereflectionsofbamboosandtreesandsoftlazycloudsdrift

ingacrossthesky.我们可以看出原文从时间(中午)弓I导出一系列新

的信息,其中上文提到的那一天,在此说“中午”这一时间时可视为已

知信息。在新信息中提到了密林中的野炊,林中有小溪,而第二句话

用“溪水”来引导,因第一句中提到小溪,故在第二句中“溪水”当然已

成已知信息了,它又引出一系列新的信息。所以,我们在翻译时也应

如此。可译为:“正午时分,我们野宴于密林深处,林中小溪潺潺流过,

溪水清冽,岸边竹树,天上闲云,尽映水底。”这种译文就意思上连贯,

读起来顺畅。如果破坏了这种规律,情况就不同了。例如:Weare

metonagreatbattle-fieldofthatwar.Wehavecometodedicate

aportionofthefield,asafinalrestingplaceforthosewhohere

gavetheirlivesthatthatnationmightlive.ItisaHogetherfitting

andproperthatweshoulddothis.

原文中均以we(我们)作为已知信息,引导出不同的新的信息。所以,

我们在译时不应破坏它。而有的译文则没有遵守,译为:我们在这

场战争中的一个伟大战场上集会。烈士们为使这个国家能够生存下去

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我们在此集会是为了把这个战争的一部分奉献

给他们作为最后安息之所。我们这样做是完全应该而且非常恰当的。

这样读起来就不顺,因为这段都是在讲“我们”应如何,如何,中间

突然插进一个“烈士们有些突兀,故应改为:我们在这场战争的一

个伟大战场上集会,是为了把战场的一角奉献给那些为捍卫国家生存

而在这里英勇献身的烈士,作为他们的永久安息之地。我们这样做是

完全应当的,是义不容辞的。在汉译英时,原文是汉语,理解一般不

构成很大问题,这是很容易产生误导的。其实,我们说汉语容易理解

是指交际中的理解,它与翻译中的理解很不相同,翻译中的理解要深

得多,否则极易译错。所以在汉译英时,对汉语原文一定要仔细思考

才行,不可以以为一望便知,动手便译。如我们举一个小例子,来看

一看汉译英时理解的困难。例如,我国一位领导人在谈到对台政策时,

曾说过一句话:“大陆和台湾统一后,大陆不派人去,军队不去,行政

人员也不去,台湾的党、政、军都由台湾自己管起来。”这句话一听似

乎就懂,但一旦动笔来译,情况就不同了,其中“不派人去”的“人”该

怎幺译?总不能译为people或persons吧!那又是什幺呢?这时必须认真

思考,参照上下文,根据讲话人的身份(是党的领袖人物),下文中“党、

政、军”与上文中的“军队不去,行政人员也不去”相对照,可以断定

“人”应是指“党方面的代表性人物故可译为representatinesoftheC

ommunistParty.另外,选择译词时一定要吃透原文的上下文,不急于

立即确定译词。例如,下面一句:三年前.,他因参与了盗窃团伙而

被判刑三年,在劳改农场,因表现突出被提前一年释放。我们一看

至『'被判刑三年”马上就选择了besentencedto3years'imprisonment.

这类短语,而不注意下文的“在劳改农场实际上这句话已告诉你他

判的"刑"不是"坐牢"(imprisonment)而是“劳改;(reformthroughlabou

r)o另外,句中“在劳改农场”一语也会被初学者直接译为ontherefo

rmfarm,而实际上,根据上下文来看,这一段(包括这句话的更大的

上下文)都是以“时间”为主线的,所以这个短语也应从时间着眼来考

虑,应译为whentheworkedonthereformfarm.这样体现的是他在

农场的那段时间,而非地点。故此这句话应译为:Threeyearsago,

hewasarrestedandsentencedtothreeyears'reformthroughlabour.

Whenheworkedonthereformfarm,hehavehimselfsowelltha

thegotreleasedoneyearearlier.值得一提的是在besentencedto

前又加了一个动词,bearrested,这是因为在英语中直接说besentenc

edto令人感到太突兀。在英语中这个词前常加上一个词,如betrie

dandsentencedto.......等。翻译课不同于其它一些课程,它不仅是一

些知识,更在于能力的培养上。如,数字大小的表示法,数的增减以

及倍数表示法,分数的表示法等,尤其应注意一些特殊的表示法,例

如英语中常用“减少(缩小)倍”的用法,而汉语却没有,这时应用

汉语的习惯表示法表示。如:Switchingtimeofthenewtypetrans

istorisshortened3times.如果译为:“新型晶体管的开关时间缩短

了三倍。''这是不合汉语习惯的,因为汉语的“倍”只用于“增加“增长”

之类,这时应改为:新型晶体管的开关时间缩短了三分之二,或“……

缩短到三分之一。”

总之,英汉与汉英翻译是一种综合能力的检验,绝不是读一本翻译教

程书就可以有多大提高的,每个人都应从其它各门学科,包括英语的

各门课程中去吸取知识,提高能力,提高各方面的文化素质,才能切

实提高翻译实际能力。

(-)同义反译法

1.Onlythreecustomersremainedinthebar.酒吧间只有三个

顾客还没有走。(不译:“还留着”或“还呆在那里”)

2.I'llbehereforgoodthistime.这一次我再也不走了。(不译:

“永远在此呆下去”)

3.PleasekeepthefireburningwhenI'mout.我不在家的时

候,别让炉子灭了。(不译:“我外出时,请让炉子继续烧着”)

4."Wait,h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