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基础综述_第1页
中医学基础综述_第2页
中医学基础综述_第3页
中医学基础综述_第4页
中医学基础综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一酮基布洛芬的合成研究进展

学生姓名_________孙萌萌__________

系别_____________药学_________

专业班级药111-4

学号201162501419

摘要当今世界的医药学,从理论的完善和应用的角度讲,突出为中医药学和西

医药学,但两大药学所提供的现有药物,尚难满足各种防治疾病的需求,故需不断

研制新药物,即研制新中药和新西药。其中按中医药学理论研究确定西药的性能

和功效,从而能按中医药学理论使用,此研究过程和结果,即为西药中药化。依据西

药的中药特性,实现西药中药化能为新药研制新领域,提供了广阔天地,具有广阔

的前景。

关键词:西药中药化依据前景

目录

1西药中药化的概述...............................................................1

1.1中药西药化的问题提出....................................................1

1.2中药西药化的目的........................................................1

2西药中药化研究内容及依据.....................................................1

2.1西药中药化的研究内容....................................................1

2.1.1西药本身的中药特性................................................2

2.1.2西药功用和主治的中药表述..........................................2

2.1.3西药配伍使用规律的中药化研究.....................................2

2.2西药中药化依据及研究方法...............................................2

2.2.1理论方面依据......................................................2

2.2.2实践方面的依据....................................................2

2.2.3临床方面的依据....................................................3

3西药中有化研究的意义...........................................................3

3.1丰富和发展中医药学。....................................................3

3.2丰富和发展西医药学。....................................................3

3.3中西医药学结合研究的突破点。...........................................3

4西药中药化研究的前景...........................................................4

4.1引起医药学的较大变革...................................................4

4.2新型的医药产业的出现...................................................4

4.3中药乃至中医药学由此而走向世界.........................................4

5结语与展望.....................................................................4

1西药中药化的概述

西药中药化,就是以中医药学理论为指导,以中药的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

为指标,来研究当代使用的西药,使之具有中药及中药学的基本内容。具体到…

个药物讲,就是以中药的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来表述西药,将其纳入中药的轨

道,按中医药理论使用,最后成为一味中药川。

1.1中药西药化的问题提出

西医药学一开始就建立在以微观知识为主体的现代科学基础之上,故呈微观

优势,可达分子乃至量子水平来认识人体状况及药物作用,即从现代科学的生理、

生化、病理等指标来表达人体状况及药物作用,故能保障对人体、药物局部认识

的精确性⑵。但从微观角度对人体、药物认识仍未达十分充分,呈现宏观劣势,故

不能保障对人体和药物整体认识的准确性。与此相反,中医药学大约形成于两千

年前,当时人们只有宏观知识,故势必形成其宏观优势,考虑的可变因素多,更符

合人体和药物的实际情况,从而保障对人体、药物整体认识的准确性。将西药放

到中医药学理论体系内进行研究,使之具备中药的理论、特性和功效内容,会对

西药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2中药西药化的目的

人们使用药物的目的,根本在于增进身体健康水平,即安全有效,应当是达到

准确性和精确性相结合,这就要求药物具备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的优势。现有中药

具宏观优势,现有西药具微观优势,若在保持各自优势同时,又克服劣势,对西药讲,

则为中药化⑶。中药的性能和功效的表述,是中药在中医药学中的宏观优势的体

现。西药中药化,使得西药不仅成为现代科学化中药,更使之达到宏观和微观结合,

呈现准确性与精确性相结合。

2西药中药化研究内容及依据

2.1西药中药化的研究内容

前文我们已经知道所谓西药中药化就是将西药放到中医药学理论体系内进

行研究,使之具备中药的理论、特性和功效内容,从而不仅能为西医使用,也能

被中医按中医药理论来使用。其主要研究一下儿个方面。

2.1.1西药本身的中药特性

西药本身的中药特性包括性味、归经和升降沉浮等。这些内容是中医药学体

系对中药本身性能的特殊表示方法,是中药本身所含化合物的功效规律表示,也

是中医根据中医药理论体系的阴阳五行学说选用药物的基本依据。使西药具有中

药的特性,是我们研究的重要问题。

2.1.2西药功用和主治的中药表述

中药的功用和主治是以宏观角度,针对机体的证而言的,如单味药和复方,

是针对机体的表证而起治疗作用,即具解除表邪的功用。这些用中医药学术语所

表示的药物功用和主治是临床辩证的基础。我们要学会让西药功用和主治的中药

表述。

2.1.3西药配伍使用规律的中药化研究

药物的配伍使用规律,不论在中药学还是在西药学,都是比较重视的。但

在不同体系,各自规律又是不同的。中药在配伍使用时,最突出的是复方使用。

中医在使用药物时,按中医药学理论,根据机体状况,依辩理、立法、组方、

选药的程序,层层深入,步步具体化。西药以复方使用时,其方的整体性往往不

如中药复方的整体性那么突出和严谨,通常是按每个西药的独立功效,针对机体

的不同病症而应用相应药物,那么,西药在配合使用时,是否也有一定的类似中

药的复方组成规律?这也西药中药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2.2西药中药化依据及研究方法

2.2.1理论方面依据

.从理论上看,不论西药还是中药,都是用来防病治病的物质,都是由分子

所组成而作用,对象又都是人体。这决定了它们的物质同一性和生物活性的同一

性,所以西药能够中药化。构成中药和西药的物质最小单位是化合物分子,这些

分子单独或配合而起到中药或西药的作用。由于中药和西药的生物活性的同一

性,若将西药按中医药学理论和内容进行研究和总结,也是应当能归纳出它们的

中药基本内容,从而当成中药使用图。

2.2.2实践方面的依据

从实践上看,我国早在古代就已吸收外域药物为中药,应当说这是西药中药

化的一部分。现在使用的一些中药,如乳香、西洋参等,并不是我国所固有,而

是由外域传入的。这些药物在传入我国之前,尚不具备中药的基本内容,更不能

2

按中医理论使用,因此只能说是西药或国外的民间药。在传人我国后,经过临床

实践,按中医药学理论体系进行总结、归纳,使它们具备了中药的基本内容。就

本质讲,这就是西药中药化的实践。

2.2.3临床方面的依据

在广泛的临床基础上,有的西药已开始暴露出某些中药的基本内容。例因细

菌感染乳腺炎,从西医药学理论体系看,用抗菌素类药物治疗是适宜的。然而实

践证明,对于身体壮实的妇女所患急性乳腺炎,用抗菌素类药物治疗效果较好;

而对于平素身体虚弱的乳腺炎患者或者慢性乳腺炎患者,用抗菌素药物治疗时效

果往往并不理想。正是由于抗菌素类药物不同作用,就暴露了它们的相应部分的

中药基本内容,诸如此类情况很多。这是进一步对其全面中药化研究的基础。

3西药中有化研究的意义

西药中药化研究既有社会效益,又会产生经济效益。诚为解决医药科研、生

产和应用及管理等诸多问题的新途径。西药中药化研究,是一个新领域,其所产

生的影响重大。

3.1丰富和发展中医药学。

西药中药化,增加中药品种数。同时因西药已具现代科学内容,从而得到现

代科学化中药,即为实现中药现代科学化的另•途径。药物功效与人体状况对应,

带动中医药学现代科学化。另一方面西药很大部分为人工合成物,故在一定程度

上解决靠天吃中药的问题等。

3.2丰富和发展西医药学。

西药中药化后,具宏观和微观优势,能准确性与精确性相结合地使用,从而可

避免西药的不良反应;正是西药中药化研究,可具体认识西药弊端,从而扭转西医

药学为标准医药学和西药为最完善药物的误识,如此将会极大地促进西医药学的

丰富和发展。

3.3中西医药学结合研究的突破点。

中西医学结合与中西药学结合,最终达到中西医药学结合。只有中西医学结

合而无中西医药学结合,中西医学结合是难于深化和彻底的。中药西药化,使中西

医药学结合得以根本性促进,可谓研究的突破点⑸。

3

4西药中药化研究的前景

西药中药化研究的前景,大体可从如下几方面加以认识。

4.1引起医药学的较大变革

西药中药化后,围绕如何认识和使用这类现代科学化中药,医药学必须要做较

大变革,其中包括教育、法规等。如要培养具中西两种医药学理论知识的人才,

同时用药法规要改写,要写入中药的性能和功效,才是现有西药的真实情况。药学

科研若再简单研究中药成西药,只能是不适应医药学发展的研究工作了。

4.2新型的医药产业的出现

西药中药化后,不仅可得到单味新中药,更可按中医药学理论组成新复方中

药。从产品数量讲,将是极为可观的。西药中药化后,中医药学所拟定的新复方中

药,将会大大超过现有复方中药。如此则自然形成新型制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

的新增长点。

4.3中药乃至中医药学由此而走向世界

中药走向世界,则应当为走向世界的药物是中药,并且是国外易接受的中药,

西药中药化后的现代科学化中药,已具西药内容,国外可接受,又具中药基本内容,

仍然是中药⑹。故能走向世界,且为中药。正是中药走向世界,势必带动中医走向

世界。为了更好地接受和使用西药中药化的药物,世界性的学习中医药学的高潮

将会出现,中医药学在当代对人类健康再做新贡献的时代又将出现。

5结语与展望

西药中药化可以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