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连州市北山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质量检测历史试题_第1页
广东省连州市北山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质量检测历史试题_第2页
广东省连州市北山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质量检测历史试题_第3页
广东省连州市北山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质量检测历史试题_第4页
广东省连州市北山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质量检测历史试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连州市2022—2023学年度北山中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质量检测历史试卷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哪一项不是农耕文化的特点()A.会建造房屋,定居生活 B.会种植庄稼,经营原始农业C.会建造船只,海上活动兴盛 D.会饲养家畜,以备不时之需2.贵州黔东南苗家吊脚楼是苗族人民智慧的体现,无独有偶,远古时期人们在建造房屋时便能将气候、地理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以下原始居民中,建造了利于通风防潮的干栏式房屋建筑的是()A.元谋人 B.半坡人 C.河姆渡人 D.北京人3.右图是胡明同学做的复习卡片,在其“”处应填写的标题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C.河姆渡人 D.半坡人4.距今约6000多年前,活动在黄河流域一带的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中,最有可能吃到的粮食作物是()A.玉米 B.小米 C.米饭 D.小麦5.半坡原始居民过着以农耕为主的定居生活,半坡遗址的下列发现中最能证明这一点的是()A.粟粒遗存 B.家畜遗骨C.磨制石器 D.半地穴式圆形房屋遗存6.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A.山顶洞人 B.河姆渡原始居民 C.半坡原始居民 D.元谋人7.以下文物图片集中反映了我国远古时期()A.元谋人的生活状况 B.北京人的生活状况C.山顶洞人的生活状况 D.半坡人的生活状况8.“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请问已经能够走出洞穴、盖房定居的远古人类是()A.元谋人、北京人 B.北京人、山顶洞人C.山顶洞人、河姆渡人 D.河姆渡人、半坡人9.能够较典型地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①北京人②山顶洞人③河姆渡聚落④半坡聚落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0.传说黄帝时,人们已能够制作衣裳,能挖井,制造船只,有了文字和乐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些事物都是黄帝一人发明的B.这时的文字已经是我国比较成熟的汉字C.黄帝时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最重要时期D.有许多考古发现验证了这种传说的真实性11.“第一次踏上这块土地,记者惊讶地发现,除了祖国境内最早人类故乡,它竟然还集中了另外两大世界级品牌资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石林地质奇观和时空横跨1亿多年的恐龙公墓……”你知道这则新闻中的“这块土地”是哪里吗()A.陕西西安 B.浙江河姆渡 C.山东大汶口 D.云南元谋12.下列对北京人一天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A.早晨,几十个人围在一起喝小米粥B.下午,一个人在原始森林中用打制的石器打死了一头野兽C.大家很高兴,马上钻木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D.晚上,大家住在洞穴中,洞口燃着一堆大火以驱赶野兽和照明13.“人们一说起中国发现的远古人类化石,没有不首先提到北京人的。”下列关于北京人的叙述,错误的是()A.他们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 B.他们依然保留着某些猿的特征C.他们已懂得用火烧烤食物 D.他们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14.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许多石块、石片,考古界认为有些是北京人创造的工具,其最有力的依据是()A.数量多,有近10万件 B.出土集中,可能有意堆放C.形状多样,有些还有锋刃 D.便于使用,留有打制痕迹15.下列内容与北京人相符的是()①头部带有猿的某些特征②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③用火取暖,烧烤食物④种植水稻,蒸煮米饭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6.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的传说。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A.农耕文明 B.和谐平等的社会秩序C.神话传说 D.采集、狩猎的游牧文明17.传说是人们世代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历史叙述。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其形象是远古众多部落崇拜物的综合体。与龙形象的形成密切相关的传说是()A.盘古开天 B.炎黄传说 C.禅让传说 D.大禹治水18.《礼记》中所谓“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社会局面,主要反映的是()A.山顶洞人时期 B.半坡氏族时期C.尧舜时期D.禹时期19.广西桂林的虞山公园有一座石山,相传远古时代舜帝(史称虞舜)曾南巡到此,故名虞山,后人在此立庙纪念,今天的虞山公园就是由此得名。请指出舜是通过什么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领袖的()A.世袭制 B.武力夺取 C.禅让制 D.民主选举制20.“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百姓)。”这句话是用来描述传说中的一个历史事件的,这个事件是()A.黄帝制造指南车 B.涿鹿之战 C.嫘祖发明养蚕技术 D.大禹治水21.《礼记·礼运》认为,在“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之后,社会进入“天下为家”的“小康”之世。“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中国最早具备以上“小康”之世特征的王朝是()。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22.下列图表的内容与中华文明的起源有关,左侧是史实的陈述,下面是对史实的推论或评价。其中史实与推论(评价)正确的是()

史实推论(评价)1北京人能制造和使用工具,已会人工取火2河姆渡人生生活在长江流域,主要粮食作物是粟和水稻3黄帝发养蚕缫丝和文字“人文始祖”4尧舜禹禹禹通过禅让成为部落首领,并建立夏初,从部落联盟首领转变为奴隶制国家国王A.1 B.2 C.3 D.423.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下列能够代表这一时期青铜工艺成就的是()A.司母戊鼎 B.鱼纹彩陶盆C.甲骨文 D.冰裂纹瓷器24.纪录片《文明》于2018年3月1日首播,作为中国古老文明代表的三星堆青铜器人头像,青铜面具惊艳亮相,下列关于我国古代青铜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铸造艺术上,采用“泥范铸造法”B.四羊方尊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C.司母戊鼎是商代后期的著名青铜器,有学者认为应称之为“后母戊鼎”D.商朝以后青铜器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军事等方面,功能由食器发展到礼器,也是王公贵族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利的象征25.下图为战国时期著名青铜器“嵌错赏功宴乐铜壶”的表面纹饰,呈现了竞射、宴会、采桑、歌舞和水陆攻战等200多个精美的人物形象。这些纹饰可见证战国时期(

)A.铁器牛耕技术的进步B.手工业技艺的高超C.周王室一统天下的权威D.“尊王攘夷”的争霸策略26.郭沫若说:“一片甲骨惊天下”主要因为甲骨文是()A.商代文字B.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C.字母文字的起源 D.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比较成熟文字27.至今出土的甲骨已超过16万片,记载的内容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这说明甲骨文()A.年代最早 B.内容丰富 C.影响深远 D.造字成熟28.《国语˙晋语》载:“宗庙之牺(祭品),为畎亩之勤(劳力)。”这说明春秋时期出现了一种新的耕作方式()A.耜耕 B.牛耕 C.马耕 D.机耕29.湖北大冶铜绿山战国铜矿遗址出土的采掘工具共14件,其中铁制工具13件(铁斧4件、铁锤2件、六角形铁锄2件、缨1件、铁钴3件、铁耙1件),另一件是木槌。这说明当时(

)A.青铜时代已经结束 B.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C.牛耕得到较快推广 D.铁器的使用更加普遍30.《史记•楚世家》记载:(楚庄王)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这段话主要反映出当时(

)A.尊王攘夷,大国争霸 B.迁都频繁,异姓反叛C.周室衰微,诸侯争霸 D.列国争战,诸侯兼并二、非选择题(21题10分,32题18分,33题12分,共40分)31.如图是两幅古代房屋的复原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A和B房屋样式的名称。(4分)(2)最早建造A、B房屋的分别是哪里的居民?(4分)(3)中国古代原始居民房屋样式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3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韩非子》材料二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石块、兽骨和树的种子等。材料三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韩非子》材料四: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礼记•礼运》请回答:(1)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环境下,北京人只能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为什么?(4分)(2)材料二证明了什么?它所证明的事实有什么意义?(4分)(3)材料三反映了原始社会人们生活的一个什么重大变化?(2分)(4)根据材料一,中华文明五千年就是从文中“轩辕”开始的,请问“轩辕”指的是谁?“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指的是哪场战争?(4分)请列举传说中“轩辕”的发明两项(2分)(6)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写出“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原始社会后期实行的哪种选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2分)(10分)中国古代曾创造出许多制度,制度的创新也影响着社会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