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解题技巧讲解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_第1页
历史与社会解题技巧讲解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_第2页
历史与社会解题技巧讲解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_第3页
历史与社会解题技巧讲解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_第4页
历史与社会解题技巧讲解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与社会》解题技巧讲解

理性应对中考1/17(1)明确题目结构,注意题干中各要素。要仔细推敲题干,搞清题干中主干语和条件限定语、答题项,搞清时空范围。

(2)注意题干中关键词,圈出来。

(3)注意题干中叙述转义。

(4)注意题干中特殊要求,如“不正确”、“不包含”、“无关”、“都属于”、“共同点”、“相同之处”等。

(5)注意区分题目中比较固定各种用语。做好选择题关键——审题(一)选择题类型与答题方法2/171.排列选择题(组合选择题):①按某一类事件时间次序排列;②按历史地理知识排列;③按因果关系次序排列。例1(深圳)某历史兴趣小组同学搜集了一组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建立者图像,请你按时间先后次序排列(图片省略)①李世民②嬴政③朱元璋④赵匡胤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①④③D.②③①④解题方法:采取首尾结正当,首先找出打头历史事件序号,找出备选项代码;再找出结束事件序号,结合首尾序号,选择备选项符合次序排列那一个。若存在相同备选项,则要比较其它历史事件发生先后次序。3/172.因果关系型选择题:

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根源、主观(人为)原因、客观(自然)原因……②由原因推断出结果或影响,其结构形式为题干是因,备选项是果。例2(深圳)我国黑龙江省北部是世界上种植水稻最北地域。这主要是因为我国(主要原因)

A.雨热同期季风气候

B.夏季高温多雨

C.分布广泛温带大陆性气候D.多变高原山地气候例3(深圳)清初曾厉行海禁,要求“片板不准下海”,这种政策带来消极影响包含(因→果)①完全隔断了中国与世界联络②限制了中外正当经济文化交流③不利于接触外国先进文化和科学④妨碍了中国社会进步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4/172.因果关系型选择题:

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根源、主观(人为)原因、客观(自然)原因……②由原因推断出结果或影响,其结构形式为题干是因,备选项是果。解题方法:审清题意,明确因果关系,搞清命题意图。同时注意区分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根源、主观(人为)原因、客观(自然)原因等要求。切忌因果颠倒,相互混同,不分主次等。5/173.程度型(最正确)选择题:

程度型选择题中四个备选项有部分符合、有基本符合、有全部符合题干要求标准,但这些备选择内容与题干要求标准之间,“不一样于普通选择题正、误关系”,而是一个“质、量关系,或者说是程度关系”。这种题型题干往往设置一个程度副词或形容词,如“主要”、“主要”或者“最主要”、“最重大”等等,其考查往往侧重于因果关系,考查范围往往重视于结论。例4(深圳)19世纪上半期,铁路里程快速增加,跨洋航行所需时间大大缩短,一场交通运输革命发生,这主要得益于

A.汽车创造B.飞机创造

C.改良蒸汽机利用

D.内燃机应用例5(深圳)以下图片能够归纳出一个学习主题,最能准确表示这一主题选项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B.国共关系改变

C.人民军队成长过程D.毛泽东思想形成6/173.程度型(最正确)选择题:

程度型选择题中四个备选项有部分符合、有基本符合、有全部符合题干要求标准,但这些备选择内容与题干要求标准之间,“不一样于普通选择题正、误关系”,而是一个“质、量关系,或者说是程度关系”。这种题型题干往往设置一个程度副词或形容词,如“主要”、“主要”或者“最主要”、“最重大”等等,其考查往往侧重于因果关系,考查范围往往重视于结论。解题方法:先依据题干要求,确定好题目标逻辑思维关系,即论点与论据关系。在正确理论指导下,确定“最正确”标准,进行判断。在此基础上,利用优选法,逐一比较、分析备选项,找出最正确答案。谨防以偏概全错误,或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7/174.比较型选择题:

把含有可比性历史事件或把同一历史现象在不一样历史时期表现放在一起,经过分析、归纳、比较,找出相同点或不一样点。解题方法:依据题干提供条件,找出二者相同点和不一样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判断。例6(深圳)18世界末,美国暴发了独立战争、法国暴发了大革命,这两场革命促使A.欧美国家实现了永久和平B.君主制在欧美退出历史舞台C.民主政治在欧美快速发展

D.法美两国摆脱了英国殖民统治8/175.填空式选择题(单纯识记题)填空型选择题,其特点是题干表述不完整,用选项补充完整,其实是填空题变形。这类选择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知识记忆是否准确。例7(深圳)两级格局形成标志是()A.美国放弃战时与苏联同盟B.美苏争霸C.“冷战”政策实施D.北约和华约两大集团出现9/17例8(深圳)以下口号不属于五四运动是

A.“誓死力争,还我青岛”B.“民主”、“科学”

C.“废除不平等条约”D.“废除二十一条”6.否定式选择题(逆向选择题)

这类选择题通常要求选出与史实不符选项。其特点是题干部分采取否定式提醒或限制,如用“不是”、“无”、“没有”、“不正确”等词语,所以要尤其注意逆向思维。10/17例9(深圳)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国情咨文称:“……美国对受到共产主义威胁需要援助国家给予金钱、原料和技术等方面主持。”这表明A.美国将推行冷战政策

B.两极格局正式形成C.美国准备包围封锁新中国D.美国正策划新世界大战7.推理选择题

对这类选择题能够经过推理到达解题目标。这类题目往往包括一些规律性问题,学生经过对历史规律掌握,来分析含有同类性质历史现象。解题方法:解答这类题可采取推演法,经过必要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等。所以,学生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利用。11/17(二)材料分析题解答“三字诀”(解题技巧)1、读(解答前提)2、找(解答关键)3、答(解答落点)①先读设问,后读材料;技巧:①从材料内容本身找取有效信息(抓取关键词)技巧:②从材料与书本关联中找取相同点(“对号入座”)③从材料内容与设问角度找取相关点(防止“答非所问”)技巧:做到“五个注意”②粗读、细读、重点读。①审准设问;②分值;③完整性;④学科观点利用;⑤答案简明,文字规范。“二读、三找、五答”12/17例题1013/17材料一:年1月以来,大范围雾霾天气轮番笼罩中国中东部大部地域,据环境保护部通报,1月30日全国灰霾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陕西、四川等地域,面积到达115万平方公里。材料二: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介绍,一是大气污染物排放负荷巨大。二是复合型大气污染日益突出。城市间大气污染相互影响显著。三是机动车污染问题愈加突出。汽车尾气排放成为大中城市空气污染主要起源。我们国家面对环境污染问题,是我们几十年间经济增加方式造成。问题一:依据材料一,请写出材料中出现省级行政区简称。(4分)问题二: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此次雾霾天气成因主要有哪些?(3分)

“我们几十年间经济增加方式”指是什么样经济增加方式?(1分)我们应该做到经济增加方式怎样转变?(1分)京、津、冀、豫、鲁、苏、皖、陕/秦、川/蜀大气污染物排放负荷巨大,复合型大气污染日益突出,机动车污染问题愈加突出;粗放型经济增加方式;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增加方式考查:地理图14/17材料三:“这是一个最好时代,也是最坏时代”。这是英国人查尔斯·狄更斯在《双城记》里描述工业革命发展中,人类向自然无谓索取自然资源一段话。300年工业文明主要是人类征服自然,世界工业化发展使征服自然文化到达了极致,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问题三:英国人查尔斯·狄更斯在《双城记》描述工业革命指是哪一次工业革命?(1分)其主要标志是什么?(1分)有哪些重大创造?(举两例)(2分)问题四:试从“300多年工业文明发展造成了很多全球性生态危机”角度出发,分析工业革命影响,(2分)并列举全球性生态危机(举两例)。(2分)面对全球性生态危机,我们应该怎么做?(2分)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创造和使用;瓦特改良蒸汽机,史蒂芬孙创造蒸汽机车工业革命在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同时,产生了严重环境问题;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降低、水土流失等;①加强国家之间合作,共同应对危机;②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和可连续发展战略,转变经济增加方式,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等。图考查:历史15/17问题五:结合材料四分析,造成深圳市pm2.5超标原因有哪些?(2分)要建成国家生态城市,深圳需从哪些方面付诸努力?(2分)我们怎么做?

(2分)问题六: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符合我国哪些基本国策和战略?(2分)关键是依靠什么?(1分)材料四:年1月19日早晨,深圳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深圳市市长许勤就近期各大城市PM2.5超标,许勤表示,深圳PM2.5废气排放中,汽车尾气占了快要49.7%,其次是电厂和建筑工地扬尘,分别在18%、17%左右,这三个是主要治理源头。深圳市政府降低污染态度非常果断,将发展低碳经济,努力创建国家生态城市。汽车尾气、电厂和建筑工地扬尘加大力度推进研发、设计、战略新兴和当代服务业发展,使深圳产业结构调整加紧,加大节能减排投入,发展低碳经济等。我们坚持低碳生活,随手环境保护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科教兴国战略和可连续发展战略科学技术图考查:时代性16/17材料五:“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以成鱼鳖之长。”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友好是生态文明主要文化渊源。努力建设漂亮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问题七:“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以成鱼鳖之长。”该观点是战国时期哪一学派观点?(2分)该学派创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