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致蒋经国先生信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获奖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致蒋经国先生信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获奖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致蒋经国先生信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获奖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致蒋经国先生信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获奖_第4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致蒋经国先生信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获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致蒋经国先生信

作者:廖承志1/16中国与台湾外交现实状况大三通“大三通”是实现海峡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简称,最早在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告台湾同胞书》中提出,它反应了两岸人民迫切要求。开辟两岸直达邮路、直达电路,能够满足民众需求,节约经转费用,提升各类邮电服务质量;两岸直接航行,能够为两岸民众提供安全、便捷、经济交通运输条件,能够深入扩大人员往来与两岸经济合作,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中国政府主张不以政治分歧去干扰和影响两岸经济合作,而台湾当局则以所谓“"对等”、“安全”和“尊严”为借口,拒不开放直接“三通”,并以此作为政治筹码,要我们在“对等政治实体”和“国际生存空间”等重大政治标准问题上做出让步,这是人为地制造“三通”障碍。不过,20年来,尤其是近年来,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和江主席八项主张指导下,经过包含台湾同胞在内两岸人民共同努力,海峡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巨大改变。两岸人员交流日益濒繁,贸易日益发达,两岸经济互补互利局面逐步形成。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两岸间接通邮、通商、通航等已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加上香港、澳门已回归祖国,两岸人民尤其是台湾工商界对于尽快实现两岸直接“三通”呼声愈来愈高。台湾当局对于两岸直接“三通”一拖再拖,拒不开放做法,已经给两岸人民尤其是台湾工商界带来许多不便,大大增加了他们社会成本,如再继续下去,会越来越不得人心。希望台湾当局顺应民意,尽早开放两岸直接“三通”,以适应两岸日益扩大相互交流。2/16小三通是指台湾当局在两岸未能事先磋商情况下于12月13日单方面同意《试办金门马祖与大陆地域通航实施方法》,俗称“小三通”,并决定于1月1日开始实施。依据《试办金门马祖与大陆地域通航实施方法》,凡设籍金马地域满6个月以上居民,得申请赴对岸观光、旅游与从事商务活动。而大陆地域人民得经由金马地域亲友或旅行社,申请赴金马地域进行旅游、商务、探亲或探病奔丧;每年将允许一定数量大陆同胞到金门和马祖访问,最长逗留时间不超出七天;明确规范开放大陆地域物品准许输入金、马两地项目,并予免关税优惠,但现阶段仍禁止大陆货物经金、马两地转运往台湾地域,违者将依海关缉私条例惩处;“小三通”试办期限为一年。1月1日,新年伊始,单方面实施“小三通”台湾当局就迫不及待地导演了一出“硬闯厦门”闹剧,结果以“海安号”首航失败而草草收场。但1月2日来自金门、马祖民众访问团、进香团则分别直航厦门、福州成功,完成了两岸分隔五十多年来首次客轮直接通航。台湾当局这一计划纯属政治手腕,虚张声势,其真实目标是摆脱在大陆政策上困境,换取时间,回避“一个中国”标准。所谓“小三通”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因其没有提供任何行之有效方法来改进两岸关系。对大陆而言,根本不存在“小三通”问题,实际上,金、马与福建已进行了多年小额贸易,双方早就已经通了。如今台湾当局将之“除罪化”,对台湾来说仅具宣传上意义,只能满足金、马少数民众需求,对于台湾内部广大民众和工商界直接“三通”需求,根本无法满足。台湾新党“议员”冯沪祥也说,“小三通”计划只是“单向三通”,而非真正意义上“双向三通。”3/164/16图片说明:

这是国航CA185班机起飞前,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暨两岸周末包机(北京)开启仪式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停机坪举行(7月4日摄)。7月4日8时30分许,北京航点首个两岸周末包机航班——国航CA185航班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起飞,这标志着北京航点两岸周末包机顺利开启。两岸周末包机当前并非真正意义上直航,仍须绕经香港飞航情报区。对此,每个月最少要往返两岸两次华硕企业营运长陈志雄认为,希望两岸客运包机能够实现直飞,这么将使台北到上海航程缩短二分之一,只需不到2小时,这对于“高油价时代”来说更具现实意义。

岛内一些民众也经过媒体发表自己看法,提议加紧推进两岸直航。在英国伦敦城市大学攻读航空管理学博士张邱骅认为,“周末包机一小步是两岸航空史上一大步”,台湾航空业一直在期待两岸直航商机,在周末包机实现之后“须深入推进每日包机乃至定时航班”,而基于全球油价上涨和节约成本、节约能源等考虑,应尽速实现真正直飞。5/16蒋经国介绍青年时代蒋经国6/16老年蒋经国7/16蒋经国(1910年4月27日-1988年1月13日),字建丰,浙江奉化人。蒋经国是蒋中正长子,曾任第六、第七任总统(1978年—1988年),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主席,行政院长、国防部长、总政治作战部主任等职。蒋经国为蒋中正原配妻子毛福梅所生。蒋经国1910年出生于浙江奉化;1922年到上海读书;蒋经国15岁时,也就是1925年主动参加五卅运动,后受吴稚晖启发,同年10月前往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同学中有比他大六岁邓小平。蒋经国1927年毕业于莫斯科中山大学。其间曾正式加入苏联共产党。国共关系恶化后,遭斯大林扣留下来当人质。因为包括斯大林与托洛斯基党内斗争,曾被下放至西伯利亚,其间与白俄罗斯姑娘芬娜(后更名蒋方良)结婚。蒋经国主政台湾时期,台湾经济发展快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出六千美元,并使台湾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蒋经国很早就意识到,只有连续发展经济、落实政治民主,建立更开放社会,在台湾政府才得以继续维持。民国七十年代(1980年代),蒋经国加速民主改革年代,从解除戒严、开放党禁及报禁、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及直到国会改革。8/16蒋经国和夫人蒋方良9/16蒋经国和夫人及生母10/16廖承志介绍和母亲何香凝11/16青年时代廖承志12/16和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13/16廖承志(1908-1983),曾用名何柳华。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出色社会活动家、党和国家优异领导人。廖承志父母亲是廖仲恺、何香凝夫妇。1924年8月加入中国国民党。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愤而脱离国民党,去日本入早稻田大学第一高等学院学习。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东京特支组织社会科学研究会活动。1953年7月被选为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青联主席。11月被选为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在反对侵略势力、维护世界和平斗争中,成为著名国际和平战士。1982年7月发表致蒋经国先生信,殷切期望台湾当局捐弃前嫌,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影响。廖公与蒋经国先生相识巳久,“幼时同袍,苏京把晤”,有世交之情,同学之谊。但两人又各为本党骨干中坚,在政治上各持己见,针锋相对,廖公曾两次被捕,受到国民党迫害。但其信仰坚定,意志顽强,将身家性命置之度外,与国民党进行斗争。当中国共产党重新提出国共合作两岸统一主张之后,蒋经国一再声言“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廖公以国家统一为重,且念及“世交深情”,认为“于公于私,理当进言”,于是致书蒋经国,劝其审时度势,顺应民心,善为抉择。廖公不计前嫌,虚怀若谷,令万民仰慕,赞誉不绝,而致蒋信亦成为中共开拓和平统一大道一座辉煌里程碑.廖承志先生学识渊博,通晓五国语言,擅长诗词、书画、戏剧,才华横溢。1983年6月6日,在六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被提名为国家副主席候选人,正当党和人民委以重担时,不幸于1983年6月10日因病在北京逝世。14/16瘳仲恺与何香凝介绍何香凝,笔名双清楼主,于1911年毕业于女子美术大学。她与丈夫廖仲恺一起来日留学,在女子美大学习日本画,后追随孙中山参加辛亥革命。1949年以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务。作为中国革命元老级人物,何香凝一直没有放下画笔,早期作品有浓厚日本画格调,她以梅花和老虎为题材绘画作品享誉海内外。黄花岗起义前夕回到广东。辛亥革命失败后何香凝与廖仲恺一直追随孙左右,进行讨袁与护法斗争。陈炯明叛乱时极为关心孙夫妇安危,并全力营救廖脱险。随即,大力支持孙改组国民党,与廖一道成为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忠实拥护者和执行者。1924年8月担任国民党中央妇女部长后,主动开展妇女运动。1925年孙在北京病危时入京侍疾,是孙中山临终遗嘱签证人之一。孙中山和廖仲恺相继逝世后,继承他们遗志,维护三大政策,努力推进国民革命运动。廖承志先生学识渊博,通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