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改版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测试三(含答案)_第1页
新改版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测试三(含答案)_第2页
新改版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测试三(含答案)_第3页
新改版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测试三(含答案)_第4页
新改版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测试三(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模拟卷三(教科版)(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学校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一、选择题。(40分)1.夏天口渴,想让滚烫的开水变凉可以将开水倒入()中凉得最快。A.陶瓷杯B.不锈钢杯C.塑料杯D.玻璃杯2.穿衬衫比穿羽绒服凉快,是因为()。A.衬衫产生的热量比羽绒服少B.衬衫传热比羽绒服快C.衬衫传热比羽绒服慢D.衬衫会降温3.把一根手指伸入水中,感觉不冷也不热,这杯水的温度可能是()。A.25℃B.55℃C.36℃D.20℃4.坐在炉子或取暖器旁边,脸上立刻感到热,这时的热主要是以()的方式传递的。A.热传导B.热对流C.热辐射D.热传播5.冬天自来水管容易冻裂,我们可以用旧棉衣包裹住裸露在外的水管,这是因为()。A.旧棉衣可以产生热量防止水管冻裂B.旧棉衣是热的良导体,可以传递热量C.旧棉衣是热的不良导体,可以减缓热量的传递D.旧棉衣是热的绝缘体,不会传递热量6.夏天到了,天气越来越热,果果的妈妈打算用冰块来冷藏食物,她应该把冰块放在食物的(),这样冷藏效果更好。A.上面B.下面C.侧面D.任何位置7.冬天我们的手触摸不锈钢把手比触摸木头时更冷,原因是()。A.不锈钢比木头冷得多B.不锈钢是热的良导体,传热比木头快C.不锈钢是热的不良导体,散热比较慢D.木头是热的良导体,传热比较快8.妈妈用热水壶烧水,水沸腾后继续加热,在整个过程中,水的温度的变化是()。A.逐渐升高B.逐渐下降C.先升高后不变D.先升高再下降9.水在加热过程中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A.水底有小气泡往上冒B.水的颜色会发生变化C.水面有“白汽”往上飘D.温度计的读数上升10.外卖食品的餐盒,选用()材料更能保温。A.金属B.泡沫或塑料C.陶瓷D.玻璃11.果果从冰箱里拿了一瓶果汁,她喝了几口放在桌上,过一会她发现果汁的瓶子外面有很多小水珠,这是因为()。A.冰箱里的水蒸气遇热形成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C.瓶里的果汁溅出来D.果果手上的汗水12.奇奇的爸爸戴近视眼镜走进很热的房间时,眼镜片上都是小水珠,这种现象和以下()是同样的原因。A.妈妈晒的衣服变干了B.天晴后地上水坑里的水变没了C.秋天早晨菜叶上出现了露珠D.夏天小河里的水位变浅了13.将冷的牛奶浸在热水中,牛奶()。A.还是冷的B.变得更冷C.慢慢热起来D.没什么变化14.给金属片加热时,最先热起来的地方是()。A.金属片的中心位置B.离酒精灯火焰最近的位置C.离酒精灯火焰最远的位置D.金属片的边缘位置15.当我们做“给试管底部加热”的实验时(如图),以下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A.加热时间不能太长B.加热结束马上用嘴用力吹灭酒精灯C.试管口不能朝着人D.刚加热结束不能用手触摸以免烫伤16.冬天家里开取暖器的时候应该将暖气的出风口()。A.朝向房子上部B.朝向地面C.朝向房间中部D.向角落位置17.学习了《热》单元之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把冷水放进被窝里,冷水会慢慢热起来B.用棉被把冰棍包起来,冰棍会融化得慢C.多穿衣服身体变热,是因为衣服会产生热量D.热量总是从中间往四周传递的18.在做“比较不同金属的导热能力”实验(如图所示)时,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三根金属棒的大小、粗细要相等B.火柴棒之间的距离要相等C.加热点与三根金属棒的距离要相等D.火柴棒掉落的时间要相等19.外卖员送餐时有个专门的泡沫箱装食物(如右图)。原因是()。A.外卖箱能产生热量,让食物持续加热不会凉掉B.外卖箱是热的良导体,将热量传给食物C.外卖箱能有效阻隔热量的传递,使食物凉得慢一些D.外卖箱比较轻,容易携带20.冬天穿羽绒服能感觉暖和,就是因为羽绒服()。A.传热快,散热快B.传热快,散热慢C.传热慢,散热快D.传热慢,散热慢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1.将木勺、铁勺、塑料勺同时放入热水中,____________勺传热最快,____________勺传热最慢。2.家里用的高压锅(如右图所示),锅身一般是用不锈钢做的,它____________(填“容易”或“不容易”)传热,属于热的____________;而手柄则是用塑料做的,它____________(填“容易”或“不容易”)传热,属于热的____________。3.下过雨的路面上有很多水坑,过一段时间会变干,这是____________现象。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的现象,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4.将凉水和热水相互接触,热水将____________传递给冷水。最后温度会____________,都等于____________。5.热水瓶通常用软木塞做盖子,是因为软木塞是热的____________导体,可以____________热量的传递速度。灌热水的时候一般都不装满,即热水不能接触软木塞,以防出现____________的传热形式,同时软木塞还能阻隔____________现象,使热水冷却得慢些。三、画图题。(5分)请在下图中用箭头画出热量在试管和烧杯中的传递过程。四、实验探究题。(39分)1.下表是杯子保温效果实验记录表。(每空1分,共11分)实验编号控制条件开始温度(℃)10分钟后(℃)20分钟后(℃)1不加盖9666402不加盖、包毛巾9688503加盖9682454加盖、包毛巾9689625加盖并嵌入塑料泡沫块里()9086(注:以上杯子的材料和大小、水量都相同)想要保证本次实验的严谨性,实验5的开始温度应该是____________℃。5个杯子的大小、材质应该选择____________(填“一样的”或“不一样的”)。(2)如果要研究有无外包材料对保温效果的影响,应该选择2号杯和____________号杯。如果要研究不同外包材料对杯子保温效果的影响,应该选择____________号杯和____________号杯。(3)2号和4号两组数据可以看出____________能起到保温作用,比较____________号和____________号两组的数据也能得出这样的结论。(4)比较4号和5号两组数据,可以看出嵌入泡沫塑料盒的,保温效果比包毛巾要好。说明泡沫塑料盒是热的____________(填“良导体”或“不良导体”)。(5)如果把五个杯子中的热水全换成冰水,10分钟后温度最高的应该是____________号杯子,温度最低的应该是____________号杯子。2.亮亮将一根铜丝围成了一个“”(如下图),分别在B、C、D、E、F、G、H这7处用黄油各粘上一根火柴,然后在A处用酒精灯加热。请分析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12分)(1)第一根掉落的火柴在()处。(2分)A.BB.CC.ED.H(2)最后一根掉落的火柴在()处。(2分)A.BB.FC.DD.E(3)从火柴掉落的情况来看,我觉得热是从()传递的。(2分)A.距离远向距离近B.温度高向温度低C.颜色深向颜色浅D.温度低向温度高(4)通过实验,我们知道铜是热的____________。(2分)(5)我知道热的三种传递方式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上图中所示实验的传递方式属于____________。(4分)3.为了探究水蒸发的快慢和什么因素有关,丽丽和同学做了下列实验。(10分)A.称量两杯水(杯+水)的质量。B.将一杯水放在常温下,另一杯水加热至80℃。C.放置三分钟后,称量两杯水(杯+水)的质量。D.记录并对比实验结果。(1)这个实验研究的是水蒸发的快慢和____________是否有关。属于____________实验,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__。(2)实验中,我们应该选用()来比较两杯水的重量。A.弹簧秤B.用手掂一掂C.天平D.小杆秤(3)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东北的冬天,天气严寒滴水成冰。外面寒冷的铁柱子、铁栏杆成了“马路杀手”。乐乐学校新换了一批铁栏杆,为了防止发生意外,学校门口张贴了告示:“注意防滑,严谨用舌头舔铁栏杆”。(6分)(1)出现此类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铁栏杆本身就有黏性,能粘住舌头B.铁是热的良导体,舌头上的水遇冷凝固导致的C.冬天的铁栏杆是草莓味的,同学们喜欢尝D.嘴里的唾液有黏性,能粘住铁栏杆(2)下面方法适合“解救”同学们的舌头的是()A.用力拽下来B.用温热水冲舌头与铁栏杆C.用冰水冲舌头与铁栏杆D.用刀把冰戳碎(3)你认为在校门口解决此类现象最好的方法是()。A.用布包裹铁栏杆B.往铁栏杆上洒水C.贴警示牌D.有人专门站旁边劝告参考答案一、1.B2.B3.C4.C5.C6.A7.B8.C9.B10.B11.B12.C13.C14.B15.B16.B17.B18.D19.C20.D二、1.铁塑料2.容易良导体不容易不良导体3.蒸发晒干衣服头发吹干4.热量相同室温5.不良减慢热传导热对流三、四、1.(1)96一样的(2)145(3)加盖13(4)不良导体(5)152.(1)A(2)D(3)B(4)良导体(5)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热传导3.(1)温度对比温度高低(2)C(3)水蒸发的快慢和温度高低有关,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越高,水蒸发得越快;温度越低,水蒸发得越慢。4.(1)B(2)B(3)A第5课当环境改变了★常考题型★一、判断题1.变色龙可以根据环境的变化随时改变自身的颜色,既有利于隐藏自己,又有利于捕捉猎物。()2.冬天温太低,青蛙无法适应环境而死亡。()3.冬天,冬青的叶子不会掉落,所以它不能适应季节的变化。()二、选择题1.北极狐的毛色在冬季变为白色,毛量变多,这主要是为了()。A.抵御寒冷,隐藏自己B.好看C.求偶2.下列属于生物为了适应环境变化而做出改变的是()。A.植物进行光合作用B.鸭子游水C.变色龙变成岩石颜色3.入秋后,由于气候、日照及食物等因素的变化,丹顶鹤会()。A.筑巢、配对B.长出厚厚的羽毛C.飞到温暖的南方越冬1.6食物链和食物网★常考题型★一、判断题1.食物链一般是从小型动物开始,到大型动物结束。()2.老鼠被猫吃是一条完整的食物链。()3.一种凶猛的肉食动物只能是.条食物链的消费者。()4.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5.在地球上生存了一亿多年的白鲟灭绝,与鱼类等动物的减少有重要关系。()6.人们根据食物链中不同生物的食物来源,把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把消费其他生物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二、选择题1.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A.食物链B.生物链C.食物网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下列能体现这一现象的食物链是()。A.螳螂→蝉→黄雀B.树→蝉→螳螂→黄雀C.树→螳螂→蝉→黄雀3.在草原上,蛇捕捉田鼠和小鸟,生产者是(),消费者是()。A.草B.蛇C.蛇、田鼠、小鸟4.如图,下列是稻田里的食物链的是()。A.小飞蛾→青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