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人教高中物理同步讲义练习必修一1.2 时间 位移(解析版)(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_第1页
2024-2025学年人教高中物理同步讲义练习必修一1.2 时间 位移(解析版)(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_第2页
2024-2025学年人教高中物理同步讲义练习必修一1.2 时间 位移(解析版)(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_第3页
2024-2025学年人教高中物理同步讲义练习必修一1.2 时间 位移(解析版)(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_第4页
2024-2025学年人教高中物理同步讲义练习必修一1.2 时间 位移(解析版)(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节时间位移学习目标学习目标课程标准学习目标1.知道时刻和时间间隔的含义以及它们的区别。2.知道坐标系的类型,会建立坐标系和定量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3.掌握位移的概念,知道位移是矢量,掌握位移和路程的区别。4.知道位移-时间图像的物理意义及应用。5.知道位移和时间的测量方法(1)通过时间轴,了解时间间隔和时刻的区别。(2)通过实例,理解位移的概念,掌握路程和位移的区别和联系。(3)通过阅读教材,了解矢量和标量,知道它们遵从的运算法则不同。(4)会画位移—时间图像,并会根据图像描述物体运动的特点。002预习导学课前研读课本,梳理基础知识:1.时刻与时间间隔根据下图回答问题.“五点钟”“半个小时”“10分钟”“8点”请把它们分类,它们的含义相同吗?【答案】“五点钟”“8点”指时刻;“10分钟”“半个小时”指时间间隔.不同.2.位移和路程(1)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能准确地描述旅行者位置的变化。物理学中用位移来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2)自主思考:①某物体从A点运动到B点,坐标xA为5m,xB为2m,物体的位移大小等于多少?方向如何?物体的位移Δx=xB-xA=2m-5m=-3m,即位移大小为3m,方向由A指向B.②高考结束后,小张准备从天津去上海旅游.他有三种方式可供选择:乘轮船、坐高铁和乘飞机.(1)三种出行方式的路程是否相同?位移是否相同?(2)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吗?什么情况下相等?【答案】(1)路程不相同位移相同(2)不相等【解析】在单向的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3.位移图像:在直角坐标系中选时刻t为横轴,选位置x为纵轴,其上的图线就是位置-时间图像,通过它能直观地看出物体在任意时刻的位移。如果将物体运动的初始位置选作位置坐标原点0,则位置与位移大小相等(x=△x),位置-时间图像就成为位移图像,又称x-t图像。自主思考(1)甲乙两图像交点是含义是什么?(2)甲乙各做什么性质的运动?【答案】(1)交点表示两物体相遇;(2)甲沿-x轴做匀速直线运动,甲沿x轴做匀速直线运动。(二)即时练习:【练习1】(多选)在下列叙述中,表示时刻的是()A.苏炳添百米比赛用了9秒83B.我们打算去看10点钟的电影《长津湖》C.我国“70周年国庆阅兵”时长约80分钟D.孟晚舟2021年9月25日晚10点安全抵达深圳机场【答案】BD【解析】时间间隔表示一段,而时刻表示一点。苏炳添百米比赛用了9秒83,其中2小时表示时间间隔,故A错误;我们打算去看10点钟的电影《长津湖》,其中10点钟表示时刻,故B正确;我国“70周年国庆阅兵”时长约80分钟,其中80分钟表示时间间隔,故C错误;孟晚舟2021年9月25日晚10点安全抵达深圳机场,其中10点表示时刻,故D正确。【练习2】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设向右为正方向,则在前6s内()A.物体先向左运动,2s后开始向右运动B.在t=2s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C.前2s内物体位于出发点的左方,后4s内位于出发点的右方D.在t=4s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答案】D【解析】由题意知向右为正方向.由题图图像可知,物体从-5m处向右运动至5m处,然后返回至4m处,始终位于出发点右方,物体在前4s内一直向右运动,后2s内向左运动,故A、C错误;在t=4s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B错误,D正确.【练习3】某同学在学校操场400m的跑道上跑步锻炼,如图所示,他从跑道上A点开始沿着跑道跑完两圈回到出发点,此过程中他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是()A.0,800m B.800m,0C.0,0 D.800m,800m【答案】B【解析】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此同学从跑道上A点开始沿着跑道跑完一圈回到出发点,通过的路程等于跑道的周长2倍,800m。位移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此同学从跑道上A点开始沿着跑道跑完一圈回到出发点,通过的位移是0。故A、C、D项错误,B项正确。003探究提升【问题探究1】时间与时间间隔1.时刻:表示某一瞬间,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用点表示。2.时间间隔:表示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间间隔用线段表示。如:时刻、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的表示温馨提示:(1)第ns与ns的意义不同:前者指时间间隔为1s,后者指时间间隔为ns。(2)第ns末与第(n+1)s初是同一时刻。(3)要区分好时刻、时间的概念应该做到:要熟悉描述时刻的用词方式.如“第1秒末”“第3秒初”“第3秒末”等.要熟悉描述时间的用词方式.如“第3s内”“前2s”“前3s内”等.【例题1】下列关于甲、乙两图中计时数据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博尔特百米夺冠成绩“9.58”是指时刻B.图乙中的列车到点“16:30”是指时间间隔C.图乙中的列车“晚点1小时8分”是指时间间隔D.甲、乙两图中所列计时数据均指时间间隔【答案】C【解析】图甲中博尔特百米夺冠成绩“9.58”是指时间间隔,选项A错误;图乙中的列车到点“16:30”是指时刻,选项B错误;图乙中的列车“晚点1小时8分”是指时间间隔,即时间,选项C正确,D错误。【例题2】金丽温高铁开通后,从铁路售票网查询到G7330次列车从缙云西站到杭州东站的信息如图甲所示,图乙是用电子地图测距工具测得的从缙云西站到杭州东站的直线距离约为179.8k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甲中的07:31表示一段时间

B.图乙中的179.8km表示一段路程

C.结合图甲、乙可知,G7330

次列车行驶时的最高速度约为

128km/h

D.动车高速行驶时,可以将5m位移的平均速度近似看作这5m起点位置的瞬时速度【答案】D【解析】07:31指的是出发的时刻,故A错误;B、图乙中的179.8km表示两点间的直线距离,故不是高铁的路程,故B错误;C、由图无法明确高铁的运行情况,因此无法得知其最高速度的大小,故C错误;D、高速行驶时速度很快,通过5m的时间很短,可以取5m位移的平均速度近似看作这5m起点位置的瞬时速度,故D正确。故选D。【对点训练1】下列说法中表示时刻的是 ()A.近地卫星运行周期约为84分钟B.同步卫星运行周期约为24小时C.“高分十三号卫星”于10月12日00时57分发射D.“天问一号”飞行约7个月才能到达火星【答案】C【解析】近地卫星运行周期约为84分钟,在时间轴上是一段距离,表示时间间隔,故A错误;同步卫星运行周期约为24小时,在时间轴上是一段距离,表示的是时间间隔,故B错误;“高分十三号卫星”于10月12日00时57分发射,10月12日00时57分在时间轴上是一点,表示的是时刻,故C正确;“天问一号”飞行约7个月才能到达火星,在时间轴上是一段距离,故为时间间隔,故D错误。故选:C。【对点训练2】下列计时数据中指时刻的是()A.国家规定各类学校上一节的标准时间为45分钟B.北京冬奥会会开幕式将于于2022年2月4日晚上8:00举行C.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圈的时间为1.5小时D.由青岛开往通化的1406次列车在德州站停车3分钟解析:45分钟、1.5小时、3分钟均指的是时间,只有8:00指的是时刻,故A、C、D错误,B正确。【问题探究2】位移与路程1.坐标系(1)建立坐标系的物理意义: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和位移。(2)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3)直线坐标系:描述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置及位移。2.路程和位移(1)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2)位移:①物理意义:描述物体相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②定义: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③大小:初、末位置间有向线段的长度。④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3)位移的大小不大于路程,只有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3.矢量和标量(1)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如位移、速度、力等。(2)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如质量、时间、路程等。【例题3】煤矿安检员在一次巡检中,乘坐矿井电梯从A井竖直向下运动了120m到达井底,然后在井底又沿着水平隧道向东走了160m到达B井,最后从B井乘坐电梯竖直向上返回地面。若两个井口恰在同一水平面上,则此次巡检中安检员()A.发生的位移是200m,方向向东;通过的路程是160mB.发生的位移是400m,方向向东;通过的路程是160mC.发生的位移是160m,方向向东;通过的路程是400mD.发生的位移是160m,方向向东;通过的路程是240m【答案】C【解析】位移为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为向东的160m,路程为运动径迹的长度,其值为s=120m+160m+120m=400m。所以A、B、D错误,D正确.【例题4】小明沿半径为50m的圆形草坪边缘绕跑一圈后回到起点,在跑步过程中,小明的路程和位移大小的最大值分别是()A.100πm,100m B.100πm,100πmC.100πm,0m D.0,0【答案】A【解析】圆周运动中,位移大小的最大值为直径(直径是最大的弦),路程为周长,故B、C、D错误,答案A正确。【对点训练3】400m比赛中终点在同一直线上,但起点不在同一直线上,如图所示,关于这样的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参加比赛的同学位移大小相同B.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参加比赛的同学路程相同C.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参加比赛的同学所用时间相同D.这样的做法其实是不公平的,明显对外侧跑道的同学有利【答案】B【解析】400m比赛中,因为跑道外圈半径大于里圈,当终点在同一直线上时,起点就不在同一直线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参加比赛的同学路程相同,B正确.【对点训练4】如图所示,一个物体从A运动到B,又从B运动到C,A、B、C三点的位置坐标分别为xA=5m,xB=-10m,xC=-2m,试求:(1)物体从A到B的位移和路程。(2)物体从始点A到末点C的位移和路程。【答案】(1)15m,方向与x轴正方向相反;15m(2)7m,方向与x轴正方向相反;23m【解析】(1)物体从A到B的位移:x1=xB-xA=-10m-5m=-15m负号表示位移方向与x轴正方向相反物体从A到B的路程:s1=5m+10m=15m。(2)物体从A经B到C的位移:x2=xC-xA=-2m-5m=-7m负号表示位移方向与x轴正方向相反。物体从A经B到C的路程:s2=5m+10m+8m=23m。【问题探究3】位移-时间图像1.图像的建立(1)以时刻t为横轴,以位置x为纵轴,描出物体在各个时刻的位置,用平滑的曲线连接各点,就得到位置—时间图像。(2)如果将物体运动的初始位置选作位置坐标原点O,则位置与位移大小相等(x=Δx),位置—时间图像就成为位移—时间图像,即x­t图像。2.图像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3.应用位置—时间图像能获得的信息(1)任意时间内质点运动的位移。(2)质点发生某段位移所用的时间。(3)判断质点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4)判断质点运动的快慢。(5)判断质点运动过程中离出发点越来越远,还是越来越近。(6)图像不过原点,说明开始计时时质点的位置不为零,或经过一段时间才开始运动。(7)两图线相交,表示两质点在这一时刻位于同一位置(相遇)。2.常见的几种位置—时间图像的比较图像物理意义①、②都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但静止的位置不同③表示物体从x1处沿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④表示物体从x=0处沿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⑤表示物体从x2处沿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例题5】(多选)A、B两个物体从O点开始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的一部分如图所示。从A、B两物体的位移—时间图像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两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B.A物体4s内发生的位移是10mC.B物体发生10m位移的时间是4sD.A、B两物体同时开始运动【答案】ACD【解析】A、B两物体运动的x­t图像相对时间轴的倾斜方向相同,即A、B两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选项A正确;由题图可知,B物体在4s内的位移是10m,A物体在2s内的位移为10m,选项B错误,C正确;A、B两物体都是从0时刻开始运动,选项D正确。【例题6】A、B两物体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两物体开始时相距100m,运动方向相同B.A物体沿折线运动,B物体沿直线运动C.A、B两物体运动8s时,在距A出发点60m处相遇D.A物体在运动中停止了6s【答案】C【解析】在x­t图像中图线的斜率等于物体运动的速度,纵坐标表示位置,根据题图知,A、B两物体开始时相距100m,速度方向相反,故A错误;A、B两物体均做直线运动,x­t图像不是物体的运动轨迹,故B错误;t=8s时图线有交点,表示两物体相遇,说明运动8s时,A、B两物体在距A的出发点60m处相遇,故C正确;在2~6s内物体A位置坐标不变,保持静止,即停止了4s,故D错误。【对点训练5】(多选)如图所示是一辆电动车做直线运动的x-t图像,对相应的线段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B段表示电动车静止B.BC段发生的位移大于CD段发生的位移C.t=3s时电动车离出发点最远D.t=5s时电动车回到出发点【答案】AC【解析】AB段电动车位移不随时间变化,处于静止状态,选项A正确;BC段发生的位移大小为12m-4m=8m,CD段发生的位移大小为12m,所以CD段发生的位移大于BC段发生的位移,选项B错误;从题图可以看出t=3s时电动车离出发点最远,为8m,选项C正确;出发点的坐标为4m,t=5s时电动车的坐标为0,距离出发点4m,选项D错误.【对点训练6】沿同一直线运动的A、B两物体,相对同一参考系的x-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前5s内,A、B的位移均为10mB.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C.在前5s内两物体的位移相同,5s末A、B相遇D.从3s末开始,两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答案】D【解析】5s末A、B到达同一位置,两者相遇,在前5s内,A通过的位移为10m,B通过的位移为5m,A、C错误;A从原点出发,而B从正方向上距原点5m处出发,A在B运动3s后开始运动,B错误;从题图中可知前3s内,A静止,从第3s末开始,两物体的位移越来越大,且均为正值,故两物体均沿正方向运动,运动方向相同,D正确.【问题探究4】打点计时器的比较电磁打点计时器电火花计时器结构示意图打点原理电磁作用下振针上下周期性振动打点脉冲电流经放电针、墨粉纸盘到纸盘轴放电打点工作电压约8V交变电源220V交变电源打点周期0.02s(50Hz)0.02s(50Hz)阻力来源纸带与限位孔、复写纸的摩擦,纸带与振针的摩擦纸带与限位孔、墨粉纸盘的摩擦,比前者小功能功能相同,都是计时仪器测量位移和时间的方法(1)测量位移:照相法或频闪照相法、打点计时器法。(2)测量时间:可用秒表、打点计时器。用打点计时器测量位移和时间的步骤(1)安装、固定打点计时器,并将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的两个限位孔。(2)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稳定工作后,用手水平拉动纸带,纸带上就打出一行小点。随后关闭电源。(3)取下纸带,从便于测量的位置开始(起始点),往后数出若干个点。如数出n个点,算出纸带从起始点到第n个点的运动时间t。(4)用刻度尺测量出从起始点到第n个点的位移x。【例题7】(1)电火花计时器的示意图如图甲所示。电火花计时器和电磁打点计时器一样,工作时使用______(选填“交变”或“直流”)电源,当电源的频率是50Hz时,每隔________s打一次点。电火花计时器使用时的基本步骤如下:A.当纸带完全通过电火花计时器后,及时关闭电源B.将电火花计时器电源插头插入相应的电源插座C.将纸带从墨粉纸盘下面穿过电火花计时器D.接通开关,听到放电声,立即拖动纸带运动上述步骤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_。(按顺序填写步骤字母)(2)如图乙所示的纸带是某同学练习使用电火花计时器时得到的,纸带的左端先通过电火花计时器,从点迹的分布情况可以断定纸带运动得____________(选填“越来越快”或“越来越慢”)。若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从打下A点到打下B点共14个点迹,历时________s。【答案】(1)交流0.02CBDA(2)越来越快0.26【解析】(1)电火花计时器和电磁打点计时器都是使用交变电源的计时仪器,当电源的频率为50Hz时,每隔0.02s打一次点;实验步骤要遵循先安装器材后进行实验的原则,故正确的步骤顺序是CBDA。(2)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时,每隔0.02s打一个点,从左往右,纸带上两点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说明纸带运动得越来越快。从打下A点到打下B点共14个点迹,从A到B共有13个时间间隔,所以所用时间t=13×0.02s=0.26s。【对点训练7】关于打点计时器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约8V的直流电源B.在测量物体速度时,先让物体运动,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C.使用的电源频率越高,打点的时间间隔就越小D.纸带上打的点越密,说明物体运动越快【答案】C【解析】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约为8V的交变电源,在测量物体速度时,应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再让物体运动,选项A、B均错误;打点的时间间隔T=eq\f(1,f),可见,电源频率越高,打点的时间间隔越小,C正确;纸带上打的点越密,说明相等时间内物体的位移越小,物体运动越慢,D错误。【对点训练8】一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是50Hz,如图所示,纸带上的A点先通过计时器,A、B间历时________s,位移为________m。【答案】0.040.0280【解析】由T=eq\f(1,f)可知T=0.02s,A、B两点历时tAB=2T=0.04s,位移xAB=1.20cm+1.60cm=2.80cm=0.0280m。004体系构建005记忆清单1.时间轴上一个点代表一个时刻,两个时刻的间隔为一段时间。时刻反映的是一个状态,一个瞬间,时间反映的是一个过程,有起点和终点。打个比方,时间好比一段录像,时刻好比一张照片。2.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位移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特别强调,当起点与终点重合时,虽然一直在运动,但位移为0。特别注意“负号”代表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大小为位置坐标之差的绝对值。3.(1)位移--时间图像只能表示直线运动,只有正、负两个方向,无论图像是什么样子,都不能说物体做曲线运动或折线运动。(2)图像如果与时间轴平行,代表“静止”;图像为倾斜直线,则代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图像为曲线,代表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3)沿时间轴正方向,“上坡”速度为正,“下坡”速度为负,“坡陡”则速度大,“坡陡”则速度小。(4)若两图像相交,代表两物体“相遇”。4.通过研究纸带,间接的反映物体运动情况:(1)打出的点越密,则运动越慢;(2)若打出的点间距相等,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00601强化训练1.下列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的说法正确的是()A.下午2:30上第一节课表示的是时间间隔B.时钟的指针所指的某一位置表示的是时刻C.3s内与第3s内指的是同一段时间间隔D.第2s指的是从第2s末到第3s初【答案】B【解析】下午2:30对应一个时间点,是时刻,故A错误;时钟的指针所指的某一位置是一个时间的点,表示时刻,故B正确;3s内指的是从0时刻到3s末这3s的时间间隔,而第3s内指的是从2s末到3s末这1s的时间间隔,故C错误;第2s指的是从第1s末到第3s初,故D错误。2.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B.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C.在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一定等于其路程D.在曲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可能等于其路程【答案】B【解析】物体运动了一段时间后又回到出发点,位移为零,选项A错误;物体不运动,则它的路程一定为零,反之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运动的路程为零,则它一定静止,选项B正确;物体只有做单向直线运动时,其位移大小才等于路程,选项C、D错误。3.《淮南子·原道训》中写到“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古往今来的圣贤都是非常珍惜时间的。下列关于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A.“8:30上课”中的“8:30”指的是时间间隔B.“一天有24个小时”中的“24个小时”指的是时刻C.时间有大小、方向,是矢量D.“中华五千年”中的“五千年”指的是时间间隔【答案】D【解析】“8:30”指的是时刻,A错误;“24个小时”指的是时间间隔,B错误;时间是标量,C错误;“五千年”指的是时间间隔,D正确。4.若规定向东方向为位移正方向,现有一个皮球停在坐标原点处,轻轻踢它一脚,使它向东做直线运动,经过5m时与墙相碰后又向西做直线运动,经过了7m停下,则上述过程皮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分别是()A.12m,2mB.12m,-2mC.-2m,-2m D.2m,2m【答案】B【解析】路程为运动路径的长度,为12m,位移为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规定向东为正,向东5m为正5m,向西7m为-7m,最终位移为-2m,B正确,A、C、D错误。5.(多选)港珠澳大桥全长49.968公里,2018年10月24日9点正式通车,这座大桥的开通使得香港到珠海和澳门车程仅需要30分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30分钟是指时刻B.24日9点是指时间间隔C.49.968公里是指路程D.49.968公里是指位移【答案】ABD【解析】30分钟为开车的时间间隔,故A错误;2018年10月24日9点是时刻,故B错误;运动轨迹的长度为路程,故“49.968公里”是路程,故C正确,D错误.6.若规定向东方向为位移正方向,现有一个皮球停在坐标原点处,轻轻踢它一脚,使它向东做直线运动,经过5m时与墙相碰后又向西做直线运动,经过了7m停下,则上述过程皮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分别是()A.12m,2mB.12m,-2mC.-2m,-2m D.2m,2m【答案】B【解析】路程为运动路径的长度,为12m,位移为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规定向东为正,向东5m为正5m,向西7m为-7m,最终位移为-2m,B正确,A、C、D错误。7.如图所示,小球从距地面5m高处落下,被地面反向弹回后,在距地面2m高处被接住,若取向上为正方向,则小球从高处落下到被接住这一过程中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分别是()A.7m,-3m B.5m,-2mC.7m,3m D.5m,2m【答案】A【解析】当选取向上为正方向时,向下即为负方向,位移大小为初位置A到末位置B之间的距离,方向向下,故位移为-3m,路程为轨迹的长度为7m,故A正确.8.在全国残运会上,浙江游泳选手王益楠获6金,成为浙江省夺冠王,赛场泳池长50米,则他在200米个人混合泳比赛中,所通过的位移和路程(将运动员看成质点)分别是()A.200m,200m B.50m,200mC.200m,0 D.0,200m【答案】D【解析】赛场泳池长50米,200米个人混合泳,运动员最终回到出发点,位移为0,运动员游泳的轨迹长为路程,即路程等于200米.故选D.9.(多选)A、B两质点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的x­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前4s内A质点的位移比B质点的位移小B.A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C.B质点运动方向不变D.4s时B质点离出发点最远【答案】BD【解析】由图像可知,A质点和B质点从同一位置出发,4s时又在同一位置,两质点的位移相等,A项错误;A质点的x­t图线为一倾斜直线,说明做匀速直线运动,B项正确;B质点的位移先是增大,然后减小,4s时位移最大,4s前后的运动方向不同,C项错误,D项正确。10.(多选)2020年初,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宁波医疗救援队先后两批出征前往武汉,假设两批医疗援助人员从宁波的同一个医院出发分别采用如图所示导航推荐的1和2方案至武汉的同一家医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批医疗人员的路程一定相同B.图片左下角中的推荐方案的11小时41分钟是指时间间隔C.图片左下角中的推荐方案的889.1千米是指位移的大小D.两批医疗人员的位移一定相同【答案】BD【解析】路程为实际走过轨迹的长度,通过题图无法判断两种方案轨迹长度的关系,所以路程不一定相同,故A错误;图片左下角中的推荐方案的11小时41分钟,指的是从起点到终点这一过程所用的时间,为时间间隔,故B正确;图片左下角中的推荐方案的889.1公里是指从起点到终点的轨迹的长度,为路程,而位移大小为起点到终点的线段的长度,由题图可判断,路程大于位移的大小,故C错误;由题图可判断两批医疗人员的位移相等,故D正确。11.如图所示,物体沿两个半径为R的圆弧由A到C,则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为()A.eq\f(5π,2)R,方向由A指向C;eq\r(10)RB.eq\f(5π,2)R,方向由A指向C;eq\f(5π,2)RC.eq\r(10)R,方向由A指向C;eq\f(5π,2)RD.eq\r(10)R,方向由C指向A;eq\f(5π,2)R【答案】C【解析】从A到C的直线距离l=eq\r(3R2+R2)=eq\r(10)R,所以位移为eq\r(10)R,方向由A指向C;从A到C的路径长度为eq\f(5,2)πR,所以路程为eq\f(5,2)πR,故C正确。12.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设向右为正方向,则在前6s内()A.物体先向左运动,2s后开始向右运动B.在t=2s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C.前2s内物体位于出发点的左方,后4s内位于出发点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