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探字寻根读“新”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1页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探字寻根读“新”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2页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探字寻根读“新”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3页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探字寻根读“新”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4页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探字寻根读“新”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探字寻根读“新”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探字寻根读“新"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并掌握新闻的相关知识。

2.会梳理、提炼新闻信息,具备基本的新闻标题的赏析、拟写能力。

3.帮助学生养成关注生活,关心时政,勤于思考,勇于表达的新闻意识。

教学重难点:

1.会梳理、提炼新闻信息,具备基本的新闻标题的赏析、拟写能力。

2.帮助学生养成关注生活,关心时政,勤于思考,勇于表达的新闻意识。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师生共话,识新闻

1.谈话导入,引入新闻。

同学们,你们平时关注新闻头条吗?近期都关注到了什么热点新闻?

(预设:太空出差三人组回家、孟晚舟回国、“双减”落地、“饭圈"整顿、国家大规模限电限产……)

大家都很有见识,关注到的时事热点都很多。我为你们感到骄傲!那么通过刚刚大家说的这些新闻例子,你能发现新闻有什么典型特点吗?(最近刚发生、影响力大、关注度高……)

2.师生互话,认识新闻

由此我们探字寻源,从词典中去发现新闻:

(屏显)探字寻源:

新——“新的人或事物,刚出现或刚经历到的”;

闻——“听见的事情;消息"。

新闻——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对新近发生的事情的报道;通过词义探究,我们发现,新闻对时效性要求十分严格,“新”字对于新闻来说,尤为重要。这也是我们今天这堂课的学习,要关注的重点词汇。(屏显:“新"的理解角度)(板书)

在这里,我还要提醒大家的是,我们对“新”的理解,面要更广一些。除了时间上的“新发生”,还可以是内容上的“新视角、新变化、新发展”。(板书)

其实,我们的世界本身就是新闻,大到宇宙发现、世界局势,小到家长里短,都可以是新闻。所有人都随时随地扮演着各种不同的新闻角色,或是新闻主角,或是新闻传播者,或是关注者。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在这里上课这件事也可以是一个新闻事件。

我就今天咱们一起上课这件事,写了一则新闻消息,我们一起来看看:

(屏显)

唐老师上竞赛课

10月11日上午,在荆州区第二届智慧课堂初中语文教学竞赛活动现场,我校青年教师唐树雪上了一节报刊浏览专题竞赛课。这节课围绕着《探字寻根读“新"闻》中的“新”字,设计了两个主要的活动单元:活动一,通过师生互话的形式帮助学生深入浅出地认识新闻,学习如何快速的了解新消息;活动二,通过现场借技学法,帮助学生学习如何让新闻标题更加新颖别致。来自荆州区多所学校的优秀教师现场指导观战。经过师生通力合作,唐老师的教学得以圆满完成。

现在,我想找一位小小播报员,来为我们众多的听众朋友精彩地播报这则新闻。(生读,师评)

接下来,我还需要一位小小编辑员兼传报员,将这则消息用更简洁的话传播给听众。谁来呢?(生展示,师点评)

通过更细致地提炼分析,我们会发现:第一句话,交代了这件事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信息,是对新闻内容的简要概括,这是新闻的导语。剩下的几句话是对唐老师公开课的课题、教学的内容、课堂情况的详细介绍,是详尽的新闻,这是新闻的主体。

活动二、借技学法,拟标题

1.方法一,导语提炼法

刚才我们认识了新闻结构的导语和主体,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结构没有出现,是什么?对,是新闻标题!我们来试着给他拟一个标题吧。该怎么来拟写标题呢?方法很重要。谁来说说你一般用什么方法来给新闻拟标题?

(屏显)导语提炼法:

第一步:抓导语

第二步:提炼出“人+事"

第三步:主谓式组织语言

请同学们在心里记下这个方法。接下来,请你为小唐老师的新闻拟标题。

很简单对不对?简单的知识我们更要稳固掌握,我们再来巩固操练一下。

(屏显)请用导语提炼法,给材料一、二各拟一个标题。

材料一:

当地时间9月30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美国国务院网站上发表声明,祝贺中国人民国庆节快乐。

声明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10月1日国庆之际,我谨代表美利坚合众国向中国人民送上祝福。美国寻求中美合作,以解决我们共同面临的挑战。祝愿中国人民在未来一年里和平、幸福和繁荣。”

去年,美国前国务卿蓬佩奥也在中国国庆之际发来贺电。与蓬佩奥的致辞相比,今年布林肯的致辞中多了“美国寻求与中国合作"的内容。(《中国网》)

参考示例:美国发来国庆祝贺,比往年多了一句话

材料二

夏季期间,一部分乘客在轨道交通列车车厢感觉“空调太冷”。面对“众口难调”,上海轨道交通决定在8月8日起,在11条线路上的夏季期间推出“弱冷车厢“。“弱冷车厢”位于车辆的头尾两节车厢,空调温度将相对于同一列车其他车厢高出约2℃左右,可供乘客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乘坐。届时,地铁3、4、5、10、11、12、13、15、16、17、18号线上试行“分区调温”,即列车车头和车尾两节车厢的空调温度调为“弱冷”,适合儿童、老年人和孕妇等体弱畏寒的乘客乘坐。中间其它车厢维持原状。而剩余1、2、6、7、8、9号线、磁浮线、浦江线8条线路由于设备和技术等原因,目前暂不实施。后续运营方将持续改进相关设备,待满足条件后进一步推广“分区调温"措施。(《光明网》8月6日)

参考示例:上海地铁将设“弱冷车厢”。

通过刚才的练习,大家一定能发现,标题在新闻报道中有阅读引导和提示作用,因为它极具概括性,可以让人快速了解新消息。但新闻标题除了具有概括性,更以新颖别致、生动形象的形式来亮眼、抢眼。(板书:新颖)

2.方法二,妙用修辞法

如何才能让新闻标题在形式上更加新颖生动、有亮点呢?我们接下来再一起学习几招。

请仔细揣摩品味这几则妙点标题,小组讨论,探究它们各自有何妙法。

(屏显)寻妙法

①太阳出来就赚钱(山西大力发展村级光伏电站)——一语双关

②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山东东营市多措并举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化用成语比喻

③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广东促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对偶对比

④一稻济世万家粮足(“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对偶对比

⑤“户户通”成“户户痛”,根在政绩观错位(山东推动乡村道路硬化工作)——谐音

点评示例:

通过小组讨论探究,我们发现以上几则标题,都通过“妙用修辞法”来给标题增色:

①主题既一语双关又生动有趣,形象显示光伏电站特点。口语化标题,可谓“神来之笔"

②标题化用典故,又有新意,将东营立足一线考察干部、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做法生动呈现。比喻鲜活,寓意深刻。

③“传承”和“创新"相对,道出高质量发展追求平衡应遵循的原则;“不泥古”“不离宗"深刻揭示中医药继承与发展中蕴含的辩证关系。对偶的句式,整齐而有韵律感、意味悠长。

④主题提炼其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高度契合人物生平。“一稻”与“万家"对比强烈,给人深刻印象。

⑤“通”和“痛”,谐音相近,意思却天差地别,立场鲜明的批驳了地方当局的错误政绩观。

3.内容对举法

同时,我们也还会发现,标题③④⑤在形式上还采用了“内容对举法”,通过对举出同一新闻中的两个新闻对象的表现,再组织语言,让形式上更加整齐工整,达到标题新颖亮眼的效果。

如“一稻济世万家粮足”,就对举了袁隆平院士研究杂交水稻造福百姓和老百姓受其恩惠两个方面,再采用了对比这一修辞手法,让形式上变得整齐、生动而凝练。

再如我们材料一,我们可以抓住中国迎来国庆和美国发来祝贺并寻求合作两个方面,采用“内容对举法”拟这样一则标题:中国喜迎国庆佳节美方来贺谋求合作(屏显)

4.学以致用

(屏显)请用所学方法,给材料二或材料三拟一个新颖的标题。

材料二

夏季期间,一部分乘客在轨道交通列车车厢感觉“空调太冷"。面对“众口难调”,上海轨道交通决定在8月8日起,在11条线路上的夏季期间推出“弱冷车厢“。“弱冷车厢"位于车辆的头尾两节车厢,空调温度将相对于同一列车其他车厢高出约2℃左右,可供乘客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乘坐。届时,地铁3、4、5、10、11、12、13、15、16、17、18号线上试行“分区调温”,即列车车头和车尾两节车厢的空调温度调为“弱冷”,适合儿童、老年人和孕妇等体弱畏寒的乘客乘坐。中间其它车厢维持原状。而剩余1、2、6、7、8、9号线、磁浮线、浦江线8条线路由于设备和技术等原因,目前暂不实施。后续运营方将持续改进相关设备,待满足条件后进一步推广“分区调温”措施。(《光明网》8月6日)

参考示例:

地铁温度众口难调,上海交通有招没招

地铁分区调控,“众口"不再“难调”

一节“弱冷车厢"百万人性关怀

“弱冷”应民意2℃暖人心

“弱冷车厢":弱了冷气,强了人气。

材料三:

众所周知,国庆长假历来都是“婚宴高峰期”,大家集中在国庆黄金周举办婚礼,其寓意是美好的。但是,鉴于疫情防控的形势需要,我们还是需要多些警惕的心态。

一个方面是,不能让“黄金周"成了“一锅粥”。举办婚庆婚宴,要按照疫情防控的标准来,按照有关部门的防控措施来。在人员数量上,在场地选择上,都需要首先保障疫情防控的安全,要尽量缩小范围。依靠缩小范围,确保婚庆的安全,确保婚宴的安全。否则就可能因为防范不力,而让“黄金周"乱为“一锅粥”。有关部门也需要提前介入,积极引导和应对。

一个方面是,不能让“黄金周"成了“黄金粥”。婚庆的主要目的在于欢天喜地,在于情感获得,而不能是金钱的攀比。对于举办婚庆的人来说,需要懂得这个道理,不要攀比婚庆的档次,不要攀比婚宴的档次,“节约举办婚礼"应该是首选。对于“随份子”来说,需要重视情感的升华,而不是用金钱多少衡量情谊浓淡。

“婚庆"不能变“昏庆”。要“随疫"不要“随意”,无论是疫情防控还是礼尚往来都需要理智些!这样的“黄金周"婚庆才能是“美味粥”!

(《四川在线》10月1日,有删减)

参考示例:

切忌随“疫"变随意莫让婚变“昏”庆

国庆防疫不容“疫"婚庆防疫不大“疫”

理智婚庆不“昏"庆国庆随“疫”更如意

理智不“昏"庆国庆更喜庆

礼情少攀比疫情多警惕

同学们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