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断句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1页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断句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2页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断句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3页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断句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4页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断句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断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中考复习专题之文言文断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文言文断句的重要性。

(2)探究文言文断句的规律与技巧。

(3)灵活运用技巧,准确断句。

二、课时安排:1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1)古时候有一个富翁生性吝啬,聘请教书先生时,讲明膳食供给很微薄。当时,这位教书先生一口应允了。但怕口说无凭,写了一张没有加标点符号的合约:

“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

富翁根据自己的主观理解,欣然签字。哪知吃第一顿时,教书先生就大喊大叫:“怎么尽是素菜,没有荤菜,我们不是约定好了吗?”请问富翁与教书先生分别是如何断句这句话?

富翁: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

教书先生: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

如果从夸赞与贬低的视角来为下列句子断句,你会怎会断?

麻子无头发黑脸大脚不大好看

夸奖:麻子无/头发黑/脸大/脚不大/好看

贬低:麻子/无头发/黑脸/大脚/不大好看

由刚刚的小游戏可以看出断句的作用很奇妙。你看由于断句不同,这意义也可以迥然不同,甚至天差地别。

(二)了解断句

断句是古代启蒙教育的第一步,是读书人的一项基本功,也是考察文言文的传统方式。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所以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__________________,"断开,叫“读”(dòu)。给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断句的标记为“/”。

读懂文言文,断句是基础。中考主要考试形式有直接划分语句和选择题两种,以选择题为主导。

(三)了解断句步骤

那么我们在考试的时候如何才能把这一类型的题做得又好又快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文言文断句三步走:

(1)通读全文,把握大意。

(2)寻找标志,辅助断句。

(3)诵读多遍,检查逻辑。

(四)掌握断句技巧

最关键的就是第二步,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沉浸式体验一次断句剧本杀,扮演法官的角色,像断案那样查找断句的线索,解开“断句之谜"!

探究一:下列语段断句有什么特点?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2)吾日三省吾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余幼时嗜学

(3)尔安敢轻吾射/汝之不惠/子非鱼

(4)彼竭我盈/必先苦其心志

(5)吾与徐公孰美/名之者谁

(6)何陋之有/安知鱼之乐

(7)此皆良实/斯是陋室/是日更定矣

常见名词: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器物名、动物名、时间等。

常见代词:

1、人称代词

(1)第一人称:我、吾、余、予、孤等

(2)第二人称:尔、汝、子、君、公、足下等

(3)第三人称:彼、此、之、其等,代人或者事。

2、疑问代词

(1)问人:谁、孰、何等

(2)问事:安、焉、何等

3、指示代词:此、是、斯等

线索一:找名代定主宾

一个完整的句子通常包含主谓宾三个成分。名词、代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例如:《陈涉世家》中的“吴广素爱人,……广故数言欲亡。”

练习一:

(1)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断两处)

答案: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

(2)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之(断两处)

答案: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之

探究二:下列语段断句有什么特点?

第一组

(1)夫君子之行/夫环而攻之/夫大国

(2)若夫淫雨霏霏/若夫日出而林霏开/至若春和景明

(3)且焉置土石/且秦灭韩亡魏/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4)盖余之勤且艰若此/盖竹柏影也/盖以诱敌

(5)请以军礼见/请循其本

线索二:看虚词找位置(句首发语词)

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令、凡、且、窃、请、敬等词常用于句首。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练习二(第一组):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断三处)

答案: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路也(断一处)

答案: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路也

第二组

(1)环滁皆山也/大道之行也/不足为外人道也

(2)感极而悲者矣/天下苦秦久矣/狼亦黠矣

(3)止增笑耳/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贤者能勿丧耳

(4)其真无马邪/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5)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6)非人哉/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7)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始一反焉/万钟于我何加焉

(8)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轻寡人与

线索二:看虚词找位置(句尾语气词)

陈述句末尾:也、矣、焉、耳等;

疑问句末尾:耶、与(欤)、邪(耶)、乎等;

感叹句末尾:哉、夫等;

在它们的后面一般要断开。

练习二(第二组):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断五处)

答案: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断四处)

答案: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第三组

(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是故谋闭而不兴

(2)故不为苟得也/故患有所不辟也

(3)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4)至于负者歌于途/至于斟酌损益

(5)然则北通巫峡/然则何时而乐耶

(6)则汉室之隆/则又请焉

(7)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而伯乐不常有

(8)虽乘奔御风/虽千里不敢易也

(9)或异二者之为/或遇其叱咄

(10)苟富贵/苟其不如

(11)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线索二:看虚词找位置(关联词)

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是以、则、然则、或、况、至于、而等。“而"字后面往往为一个比较长和完整的句子。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练习二(第三组):

故秦四世强盛非幸也数也(断两处)

答案:故秦四世强盛/非幸也/数也

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断三处)

答案: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

第四组

(1)已而夕阳在山

(2)俄而雪骤

(3)忽逢桃花林

(4)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

(5)少时/一狼径去

(6)未果/寻病终

线索二:看虚词找位置(时间词)

今、顷之、久之、少顷、未几、已而、一时、是时、既而、俄顷、俄而、忽、忽然等时间词,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练习二(第四组):

(1)顷之客请与予对局予颇易之(断两处)

答案:顷之/客请与予对局/予颇易之

(2)是时重威已有二志犹豫不肯进彦筠亦退走(断三处)

答案:是时/重威已有二志/犹豫不肯进/彦筠亦退走

探究三:下列语段断句有什么特点?

(1)岂他人之过哉

(2)如太行、王屋何/其如土石何

(3)不亦说乎/不亦君子乎

(4)况才之过于余者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5)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6)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7)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8)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9)茅屋为秋风所破

线索三:明结构辨句式

表判断:“…者…也”“…者"…也”“此诚…"此则…”

表疑问:“不亦…乎"安…哉”“何…为"孰与…乎”“何…之有"其…乎”“宁…乎"岂/岂非…哉”

表被动:“为…所…"受…于…”“见…于…"

练习三:

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断五处)

答案: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

孔子曰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断三处)

答案:孔子曰/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

探究四:下列语段断句有什么特点?

(1)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

(2)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3)孔子云/何陋之有

线索四:寻对话定句读

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问”等为标志,在它们后面一般都要断开,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曰”,而把主语省略。

练习四:

有盗牛而被拘者其熟人过而问曰汝何事答云晦气撞而出矣问晦气何能自来(断五处)

答案:有盗牛而被拘者/其熟人过而问曰/汝何事/答云/晦气撞而出矣/问晦气何能自来

探究五:下列语段断句有什么特点?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

(4)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线索五:凭修辞巧判断

顶真、排比、对偶、反复等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有是文言文的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