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民俗旅游_第1页
苍南民俗旅游_第2页
苍南民俗旅游_第3页
苍南民俗旅游_第4页
苍南民俗旅游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苍南民俗旅游资源

莒溪坐刀轿

社会生活旅游商品

苍南翠龙茶黄栀子中国四季柚之乡民间艺术碗窑村落节庆活动苍南点色剪纸莒溪坐刀轿

莒溪刀轿”是莒溪群众在长期农耕生活中形成的一项绝技和习俗,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以前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曾经中断过,但这几年又开始恢复。刀轿表演者凭的全是真功夫,非平常人可为。目前能坐“刀轿”的在莒溪全镇也就20多人。年纪大的有60多岁,小的16岁,还有女的参与。莒溪刀轿历史悠久,有远古“隧人氏”的取火术、原始时代至秦汉时期人们对山川溪渎自然物和风雨等自然现象的信仰,原始初民在劳动生产和生活中形成的人神和鬼怪信仰习俗深深烙痕,体现了古老吴越族神秘原始宗教、山川溪渎自然神崇拜和社祭文化,承载着吴越族与南迁中原汉民族文化许多重大历史文化信息和原始记忆。浙南地区长期农耕历史和相对稳定的文化环境,使大量原始祭祀和巫文化礼仪,在迎神赛会中保留下来,通过以歌舞娱神的形式祭祀和取悦神灵,成为吴越楚文化传统与中原汉文化相互影响、交融得以保持和延续的重要因素。请神护佑和纪念神灵等民间信俗活动,也演变成今天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带有娱乐性大型传统民俗民间游乐活动。浙南地区在演戏酬神外,须将供奉的众神像请出巡行以祈福攘灾,而莒溪素有以真身扮神坐刀轿等高难度民俗表演,给人惊奇与震憾的感官刺激!莒溪四面环山,一直以刀耕火种,稻作山林为主,受外界影响较小,许多民风习俗能保持远古历史韵味,流传久远的“莒溪刀轿”,也深深打上农耕文化烙痕,可与苗族上刀梯相媲美。刀轿活动不唯莒溪独有,清、民国年间曾盛行于浙南地区,至建国初,在平阳、瑞安、乐清、文成等地还很盛行,但因刀轿本身特有的神奇和神秘,以现时的科学无法解释的原因,被戴上了迷信的“帽子”,和中国许多民俗一样,在文化大革命时期遭受严厉打击,刀轿活动逐渐消停,以致消失,并相继消亡,唯莒溪镇的刀轿在民间得以延续至今。莒溪刀轿介绍

坐刀轿,就是有叫“童子”的坐布满刀子的轿子里,其赤脚板始终不离刀刃,不时起立舞动一些动作,全身重量都在两脚刀刃上。也有没有安装刀子的,为平轿,称“桌轿”,光滑的八仙桌面,四位“童子”各赤脚站立一顶,四周无依无靠,全凭脚板与桌板的着力,这同样得真功夫,非平常人可为。站在刀轿和桌轿上的“童子”,毫无顾虑地摆着双臂打着令剑及法器,不论迎神队伍走在平地还是山路,起立坐着都挥洒自如。

给开路先锋上妆

三把长刀,经过开锋和打磨锋利不已,让人不寒而栗

画符请神上身刀轿贴上牌号和神符

吹响号角,准备起轿

童子光着脚丫站在光滑的桌面上。以前桌上还涂抹菜油,童子纹丝不动,神功了得

刀轿习俗寓含苍南人精神、信仰、价值取向,涉及衣食住行等方面,体现了地方民众多元宗教信仰的特点,具有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研究素材等特殊价值。碗窑村落碗窑村旧称蕉滩或蕉滩碗窑,位于苍南县桥墩镇境内,玉龙湖河谷中上游,是清代浙南地区烧制民用青花瓷的主要基地。始建于明洪武年间。融民居、古陶瓷生产线、古庙古戏台于一体,至今仍完整保留着商品经济萌芽时期以手工业工场为中心的古老村落形态,是一活生生的历史博物馆,堪称人文景观之一绝。据碗窑村记载,明末清初,福建连城县的巫氏等先民为避战乱,一路内迁,至浙江省苍南玉苍山麓南坡(原平阳县)蕉滩时,被当地的资源条件吸引,定居下来,重操原籍旧业———手工操作烧制陶瓷器皿,尤以青花陶瓷闻名。代代相传,在清乾隆年间达到极盛。据史料记载,当时碗窑小小一个村落,竟吸引了40余姓聚居,人口多达4000人。碗窑人秉传祖业,埋头做碗,除了三四家开小客栈的,另有十来个人懂一点“官话”,给不通当地方言的客商们做做“翻译”,其余的几千号人口基本从事手工制陶。村里客商云集。虽然龙窑(阶级窑)多达18条,但手工出品慢,要货的人又多,商人们为了屯足货,甚至一住半年。历史上,这个小小的村庄因为做碗而成为江南赫赫有名的乡镇。从前的碗窑村交通十分发达,旅馆饭店林立,戏台上夜夜好戏不断,来买碗的各地客商不绝。在本世纪初,这里是江南一个较大的陶瓷基地。碗窑曾经使村民富甲一方,外地姑娘以能嫁到碗窑村为荣,本村的女孩子一般也不愿外嫁。斗转星移,世事变迁,碗窑村如今已不做碗了,只有老戏台、旧客店还在村中静静地矗立。制碗手艺仅存的一家,还保留着古老的制碗作坊,游客花上十元钱,可以用泥胚做一回碗,那种与泥土亲近的感觉确实令人陶醉。碗窑特色

碗窑古戏台:建于清乾隆年间,为木构斗拱结构,斗形与弓形横木相互卯榫嵌合衔接,形成上下小的托座,纵横交错,逐层挑出,共有16旋,高3米,最大直径4米。旋形边上的四个角雕有四只翩翩起舞的大蝴碟,造型典雅精致。不用一枚铁钉藻井上面的木板用彩漆描绘出《红楼梦》、《白蛇传》等199幅戏曲人物故事,是研究“南戏”难得的实物资料。

碗窑村里最大的乐趣就在于你可以自已动手去制作碗,也有师傅会表演。三拆飞瀑:是由三段连贯瀑布组成一个整体的悬瀑。水源源于玉苍山山脉,分三级泻下。总高40余米,均有碧泓深潭承接。一级瀑布石壁外突宽约5米,水源从上方泻下,碰撞于石壁,水花四溅,下承圆潭约宽15米,二级瀑布略宽,石壁较平整,水流泻下如一白链,下来直径约为一米的圆柱深潭。瀑布右侧山坡建一观瀑亭。三级瀑布约宽6米,瀑布喷珠溅玉。瀑下有米筛潭,瀑上建有天灯桥。苍南翠龙茶产品产地:温州苍南产品特性:色泽翠绿,香气清高持久,醇和甘甜,产品简介:“玉苍绿早”牌苍南翠龙茶产于浙闽交界处,平均海拔高达500多米的苍南县五岱山上,该茶品质特征为:外形扁平直,色泽翠绿,香气清高持久,滋味醇和甘甜,汤色翠绿明亮,叶底成朵嫩绿明亮,其鲜叶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要求芽叶大小匀齐,芽叶长不超过2cm,采摘期较早,一般春分与清明之间,采回的鲜叶要进行拣剔,清除病叶、碎片等,使之整齐纯净,炉制工艺可分为杀青、青锅、回潮摊晾,炒制工艺可分为杀青、青锅、回潮摊凉,火锅四道工序。产品历史:该茶在99年浙江省第十三届名茶评比会上被评为省一类名茶又荣获99中国国际茶博览交易会国际名茶金奖。目前该产品年销售量100多担,销售额120万元。黄栀子产品产地:温州苍南产品特性:清热、泻火、凉血产品简介:黄栀子是传统的中药材,果实味苦寒,用于清热、泻火、凉血,含有黄色素,可提炼天然色素,用作食品添加剂,适合庭园栽植或大型盆栽。产品历史:苍南县有黄栀子基地3000多亩,其中集中连片基地的有2000亩,年产黄栀子干果150多吨。开花时的黄栀子成熟后的黄栀子中国四季柚之乡苍南县四季柚源于本县马站镇,据苍南县马站镇下魁村《周氏家谱》记载:“周大川字之祯(公元1698-1780年)曾任四川省中军副府和千总任职期间回家探亲时,带回几个抛(柚),食后弃籽庭园,种苗自然长出,尔后逐渐被当地殷户繁育作庭园珍品栽培,再经当地农户选育而得。”苍南四季柚形成于260年前的清代乾隆年间,因一年四季开花结果,故称“四季柚”。

苍南四季柚外观美、肉脆、果汁量多、甜酸适度、香味浓郁、无核,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较高的保健、药用价值,且耐贮藏运销。曾于1985、1989年两届获国家农业部优质水果奖;1990年以来连续4次获全国柚类金杯奖;1995年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1991、2002年两次被国家农业部授予“绿色食品”称号,1999、2001年两届被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确认为“中国名牌”产品。苍南点色剪纸苍南点色剪纸是产生于农耕社会的一种民间艺术。起源于明清时期的纸扎艺术,主要用于祭奠、太平纸龙等纸扎装饰,作品形式多样。点色剪纸的制作是采用阴刻为主、阳刻为辅的技法,采用薄薄的白色生宣纸,用独特的刻刀刻出各种各样的图案。有用白纸剪刻成图案,再根据不同场景点染各种色彩的,也有直接以金银纸和色彩纸剪刻镂空套拼而成图案的。苍南的民间剪纸艺术由简入繁,从粗到细,剪、刻技艺日臻成熟和完美,其表现形式有单色剪纸、套色剪纸、分色剪纸、镂金托色剪纸等。点色剪纸的主要载体有礼品册、画框、画轴、台挂历、宫灯、扇面等。表现的人物方面的题材,多是戏曲故事,通过夸张变形手段、精湛刻制;表现的花鸟鱼虫方面题材,大多寓意某种品格或吉祥意兆。色彩明快,装饰性强。点色剪纸利用水色(植物色)的透明性和石色(矿物色)的沉淀覆盖性构成的对比效果,使剪纸作品具有活泼、润泽、自然的特色。巧妙融合了剪纸、国画、水彩画、民间绘画等表现技法,写实与写意相结合,既有中国画深远的意境,又有民间绘画的粗犷、夸张、豪放的之气,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2006年苍南县又成立了“点色剪纸中心”,开发各类剪纸工艺品,并取得成效,产品远销美国、日本和台湾地区。2009年列入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新入选项目。苍南风景苍南黄金海岸藻溪公婆岩莒溪大峡谷——九峰中折瀑苍南玉苍山玉苍山风景名胜区位于苍南县,总面积74平方公里,景区规划面积23.5平方公里,由中心景区、东景区、南景区、西景区和北景区五大部分组成,共108个景点,是国家AAA级旅游区。

玉苍山又称八面山,系南雁荡山别支。主峰大玉苍海拔921.5米。整个景区由“怪石、日出、云海”三大奇观构成,称为玉苍山“三绝”,其中主要以怪石更为突出。在海拔700-900米的山间怪石密布,似兔、似龟、似马、似蛇、似海狮、似大象、似船、似流水、似瀑布、似岸滩,场面壮观,形成了石的海洋;更有巨岩拔地而起,犹如上天云梯插入云霄,有的山岭如黄山奇峰险峻异常;也有巨石支点巧妙可人为弹动,别具风趣;又有岩石如溪中步惟妙惟肖,趣味横生,确实是一座天然石雕库。苍南渔寮渔寮风景区名胜区位于苍南县东南部的渔寮乡境内,东临大海,南接霞关,北壤赤溪,西毗马站。总面积为18.5平方公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