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事应知应会讲解_第1页
药事应知应会讲解_第2页
药事应知应会讲解_第3页
药事应知应会讲解_第4页
药事应知应会讲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药事应知应会讲解抗菌药物相关知识部分讲解

《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核心条款”共33条,用“★”标示其中,药剂科共2个核心条款:2个都是关于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与监督。第2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评审标准实施细则—核心条款4.14.5医师、药师、护士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要求,合理使用药品,并有监督机制。

4.14.5.1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责任制。(★)【C】1.院长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第一责任人:(1)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作为医疗质量和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工作安排。(2)明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组织机构,以及各相关部门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中的职责分工,层层落实责任制。(3)根据各临床科室不同专业特点,设定抗菌药物应用控制指标2.临床科室负责人是本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第一责任人:(1)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作为本科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并纳入医师能力评价。(2)设定本科抗菌药物应用控制执行指标,落实到人。。【B】符合“C”,并1.建立、健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制度和监督管理机制。2.与临床科室负责人签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责任状。【A】符合“B”,并1.按卫生行政部门规定向本辖区监测网报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监测的信息。2.上报信息准确与可追踪溯源。第3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抗菌药物相关条款

4.14.5医师、药师、护理人员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要求,合理使用药品,并有监督机制。4.14.5.2

建立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技术支撑体系。【C】1.配备资质的感染专业医师。2.设置临床微生物室,配备资质的微生物检验专业技术人员。3.对医院感染专业医师、微生物检验专业技术人员和临床药师的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相关人员专业技术水平。【B】符合“C”,并临床药师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发挥作用:(1)为医师提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专业培训。(2)对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行技术指导。(3)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A】符合“B”,并用事实与案例表达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技术支撑体系的业绩:(1)医院感染专业医师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领域中所履行的技术支撑作用,获临床医师、护士好评。(2)微生物检验专业技术人员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领域中所履行的技术支撑作用,获临床医师、护士好评。(3)临床药师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领域中所履行的技术支撑作用,获临床医师、护士好评。第4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4.14.5.4

建立抗菌药物遴选和定期评估制度,加强抗菌药物购用管理。【C】1.有落实卫生部有关抗菌药物管理相关规定的具体实施方案和可执行工作流程。2.有制度与程序严格控制抗菌药物购用品种、品规数量。3..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35种。4..同一通用名称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超过2种,具有相似或者相同药理学特征的抗菌药物不得重复采购。5.明确抗菌药物品种启动临时采购的程序。【B】符合“C”,并抗菌药物购用品种、品规结构基本合理(达标4/5项):(1)头霉素类抗菌药物不超过2个品规。(2)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含复方制剂)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不超过5个品规,注射剂型不超过8个品规。(3)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型不超过3个品规。(4)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和注射剂型各不超过4个品规。(5)深部抗真菌类抗菌药物不超过5个品种。【A】符合“B”,并1.抗菌药物购用品种、品规结构合理(达标5/5项)。2.随机抽查,同一通用名抗菌药物品种启动临时采购程序原则上每年不得超过5例次。抗菌药物相关条款第5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4.14.5.6

加强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和细菌耐药监测【C】1.开展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定期发布细菌耐药信息。2.建立细菌耐药预警机制,针对不同的细菌耐药水平采取相应应对措施。3.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40%。4.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不低于60%。【B】符合“C”,并1.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50%。2.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不低于80%。【A】符合“B”,并随机抽查住院病历与实验室记录结果,证实是根据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4.14.5.5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指标控制力度【C】1.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和使用疗程控制基本合理(4项达标2项):(1)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2)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3)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40%。(4)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每百人天40DDDs以下。2.明文规定住院患者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和使用时间控制3.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1)住院患者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1小时(剖宫产手术除外)。(2)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小时【B】符合“C”,并1.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和使用疗程控制基本合理(4项达标3项)。2.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A】符合“B”,并1.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和使用疗程控制合理(4项达标4项)。2.随机抽查处方与医嘱结果,抗菌药物临床实际应用力度与控制相关指标能够保持一致。抗菌药物相关条款第6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4.14.5.7

严格医师抗菌药物处方权限和药师抗菌药物调剂资格管理。(★)【C】1.医师抗菌药物处方权限制度与程序。2.药师抗菌药物调剂资格管理制度与程序。3.医师、药师、职能部门员工均知晓履职的要求【B】符合“C”,并1.医院对医师和药师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培训、考核工作有记录。2.医师经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授予相应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落实到每名医师。3.药师经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授予抗菌药物调剂资格落实到每名药师。【A】符合“B”,并随机抽查处方与医嘱结果签发医师与授权管理名单保持一致≥95%。评审标准实施细则—核心条款第7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第一部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必须遵循第二部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应当遵循第三部分我院抗菌药物相关制度——必须遵循第四部分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供参考第五部分各类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及病原治疗——供参考第8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经验治疗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详见“各类抗菌药物适应症及注意事项”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抗菌药物治疗方案第9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一般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72~96小时。会人医字【2016】33号文中规定内科及非手术患者使用抗菌药物不能超过7天,若超过应有微生物标本送检或细菌耐药监测报告并填写《越级或延时使用抗菌药物申请表》轻症感染--口服给药(应选用口服吸收完全的抗菌药物)重症感染、全身性感染患者--初始治疗应予静脉给药,以确保药效;病情好转后及早---口服给药。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宜尽量避免(不宜吸收、不宜耐药、不宜致过敏、不常使用)

给药疗程给药途径第10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指征

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的严重感染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混合感染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重症感染(例如:感染性心内膜炎、败血症等)需长程治疗,但病原菌易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感染(例如结核病、慢性骨髓炎等)联合用药时可以减少毒性反应第11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抗菌药物的联合用药原则

在临床上多数感染用一种抗生素药物即可控制,即无联合用药的必要。如果两种药物联用即可达到疗效,就应避免盲目使用三种或四种药物联用。同类抗生素尽量避免合用,特别是应避免联用毒性相同的药物。第12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抗菌药物如何分级管理根据安全性、疗效、细菌耐药性、价格等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和“特殊使用”三级。医生级别相对应的抗菌药物分级使用权限:非限制使用级(执业医师以上);限制使用级(主治医师以上);特殊使用级(副主任医师以上(含临床科主任))第13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必须达到哪些指标二级医院使用抗菌药物品种数不超过35种;我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中品种27种(目录内抗菌药物使用级别一定要掌握。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目录内--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泰能,目录外--万古霉素)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20%;急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40%;我院门急诊无法分开,故门急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30%。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30%,住院患者抗菌药使用率≤60%;全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40DDD以下。是吧全院全性全

全院性指标第14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会昌县人民医院临时采购抗菌药物目录经2016年1月29日会昌县人民医院药师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会议拟定下列抗菌药物为临时采购品种:1、硫酸依替米星:0.1g/100ml2、氯霉素针:0.25g/2ml3、四环素片:0.25g/100s4、诺氟沙星胶囊:0.1g5、林可霉素针:2ml6、万古霉素针:0.5g第15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我院现有抗菌药品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目录(最新)分类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特殊使用级广谱青霉素阿莫西林美洛西林青霉素复方制剂(β-内酰胺抑制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第一代头孢头孢唑啉头孢拉定第二代头孢头孢呋辛头孢丙烯头孢克洛头孢替安第三代头孢头孢曲松头孢噻肟钠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第16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我院现有抗菌药品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目录(最新)分类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特殊使用级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大环内酯类罗红霉素阿奇霉素(注射)克拉霉素林可霉素类克林霉素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喹诺酮类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咪唑衍生物甲硝唑奥硝唑抗真菌药制霉菌素氟康唑(注射)氟康唑(口服)第17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抗菌药物品种、品规数量要求抗菌药物品种数=本医疗机构药品采购目录中抗菌药物品种数,复方磺胺甲恶唑(磺胺甲恶唑与甲氧苄啶,SMZ/TMP)、呋喃妥因、青霉素G、苄星青霉素、5-氟胞嘧啶可不计算在品种内本目录所列抗菌药物只包括全身作用的抗菌药物(含抗真菌药物)。不包括抗结核药、抗麻风病药、抗病毒药、抗寄生虫药。第18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目的:预防手术后切口感染,以及清洁-污染或污染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用药原则:围手术期和预防用药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第19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预防使用抗菌药的手术野分类清洁手术(Ⅰ类切口)清洁-污染术(Ⅱ类切口)污染手术(Ⅲ类切口)污秽-感染术(Ⅳ类切口)病案首页(0类切口)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眼内手术等;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博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等;高龄或免疫缺陷者等高危人群。--可考虑预防用药上、下呼吸道、上、下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手术,或经以上器官的手术,如经口咽部大手术、经阴道子宫切除术、经直肠前列腺手术,以及开放性骨折或创伤手术。--需预防用抗菌药物由于胃肠道、尿路、胆道体液大量溢出或开放性创伤未经扩创等已造成手术野严重污染的手术。--需预防用抗菌药物在手术前已经开始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术中,术后继续,此不属预防用药范畴--按治疗用药使用体表无切口或经人体自然腔道进行的操作以及经皮腔镜操作,预防用药见2015年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P27,附表3第20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手术名称切口类别可能的污染菌抗菌药物选择脑外科手术(清洁,无植入物)Ⅰ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第一头孢菌素第二代头孢菌素[3]MRSA感染高发可用万古霉素脑外科手术(经鼻窦、鼻腔、口咽部手术)Ⅱ、Ⅲ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属,口咽部厌氧菌(如消化链球菌)第一头孢菌素第二代头孢菌素[3]或加甲硝唑或克林霉素+庆大霉素脑脊液分流术Ⅰ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第一头孢菌素第二代头孢菌素[3]MRSA感染高发可用万古霉素脊髓手术I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第一、二代头孢菌素[3]头颈部手术(恶性肿瘤,不经口咽部黏膜)Ⅰ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第一代头孢菌素第二代头孢菌素[4]头颈部手术(经口咽部黏膜)Ⅱ、Ⅲ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属,口咽部厌氧菌(如消化链球菌)第一代头孢菌素第二代头孢菌素[4]单用或加甲硝唑或克林霉素+庆大霉素颌面外科(下颌骨折切开复位或内固定,面部整形术有移植物手术,正颌手术)I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第一代头孢菌素第二代头孢菌素[3]眼科手术(如白内障、青光眼或角膜移植、泪囊手术、眼穿通伤)Ⅰ、Ⅱ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局部应用:妥布霉素左氧氟沙星等常见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品种选择(P22-P26)第21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常见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品种选择(P22-P26)手术名称切口类别可能的污染菌抗菌药物选择耳鼻喉科(复杂性鼻中隔鼻成形术,包括移植)Ⅱ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第一代头孢菌素第二代头孢菌素[3]乳腺手术(乳腺癌、乳房成形术,有植入物如乳房重建术)Ⅰ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链球菌属第一代头孢菌素第二代头孢菌素[3]胸外科手术(食管、肺)Ⅱ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革兰阴性杆菌第一代头孢菌素第二代头孢菌素[3]心血管手术(腹主动脉重建、下肢手术切口涉及腹股沟、任何血管手术植入人工假体或异物,因缺血行下肢截肢术,心脏手术、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I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第二代头孢菌素[3]

MRSA感染高发可用万古霉素肝、胆系统及胰腺手术ⅡⅢ革兰阴性杆菌,厌氧菌(如脆弱类杆菌)第一代头孢菌素、第二代头孢菌素[3]头孢曲松+甲硝唑头霉素类胃、十二指肠、小肠手术Ⅱ、Ⅲ革兰阴性杆菌,链球菌属,口咽部厌氧菌(如消化链球菌)第一代头孢菌素第二代头孢菌素[3];头霉素类结肠、直肠、阑尾手术Ⅱ、Ⅲ革兰阴性杆菌,厌氧菌(如脆弱类杆菌)第一代头孢菌素第二代头孢菌素[3]+甲硝唑经直肠前列腺活检Ⅱ革兰阴性杆菌氟喹诺酮类[4]第22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手术名称切口类别可能的污染菌抗菌药物选择泌尿外科手术(5):进入泌尿道或经阴道的手术(经尿道膀胱肿瘤或前列腺切除术、异体植入及取出,切开造口、支架的植入及取出)及经皮肾镜手术Ⅱ革兰阴性杆菌第一代头孢菌素第二代头孢菌素[3],氟喹诺酮类[4]泌尿外科手术:涉及肠道的手术Ⅱ革兰阴性杆菌,厌氧菌第一代头孢菌素第二代头孢菌素[3],或氨基糖苷类+甲硝唑有假体植入的泌尿系统手术Ⅱ葡萄球菌属,革兰阴性杆菌第一代头孢菌素第二代头孢菌素[3]+氨基糖苷类或万古霉素经阴道或经腹腔子宫切除术Ⅱ革兰阴性杆菌,肠球菌属,B组链球菌,厌氧菌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经阴道加用甲硝唑)[3]或头霉素类羊膜早破或剖宫产术Ⅱ革兰阴性杆菌,肠球菌属,B组链球菌,厌氧菌第一代头孢菌素第二代头孢菌素[3]加用甲硝唑人工流产-刮宫术引产术Ⅱ革兰阴性杆菌,肠球菌属,链球菌,厌氧菌(如脆弱类杆菌)第一代头孢菌素第二代头孢菌素[3]加用甲硝唑第23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手术名称切口类别可能的污染菌抗菌药物选择会阴撕裂修补术Ⅱ、Ⅲ革兰阴性杆菌,肠球菌属,链球菌属,厌氧菌(如脆弱类杆菌)第一代头孢菌素第二代头孢菌素[3]加用甲硝唑皮瓣转移术(游离或带蒂)或植皮术Ⅱ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链球菌属,革兰阴性菌第一代头孢菌素第二代头孢菌素[3]关节置换成形术、截骨、骨内固定术、腔隙植骨术、脊柱术(应用或不用植入物、内固定物)Ⅰ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链球菌属第一代头孢菌素第二代头孢菌素[3]万古霉素(MRSA感染高发医疗机构的高危患者可用)外固定架植入术Ⅱ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链球菌属第一代头孢菌素第二代头孢菌素[3]截肢术Ⅰ、Ⅱ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链球菌属,革兰阴性菌,厌氧菌第一代头孢菌素第二代头孢菌素[3]或加用甲硝唑开放骨折内固定术Ⅱ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链球菌属,革兰阴性菌,厌氧菌第一代头孢菌素第二代头孢菌素[3]或加用甲硝唑第24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注:Ⅰ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为头孢唑啉或头孢拉定。Ⅰ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单次使用剂量:头孢唑啉1-2g;头孢拉定1-2g;头孢呋辛1.5g;头孢曲松1-2g;甲硝唑0.5g。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者,可选用克林霉素预防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可选用氨曲南预防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必要时可联合使用。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检出率高的医疗机构,如进行人工材料植入手术(如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人工关节置换等),也可选用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预防感染。第25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给药方法在术前0.5~1小时内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如果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1500ml),可手术中给予第2剂。覆盖时间清洁手术: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小时,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手术时间较短(<2小时)的清洁手术,术前用药一次即可;清洁-污染手术:预防用药时间亦为24小时,必要时延长至48小时。

污染手术可依据患者情况酌量延长。对于已经感染的患者,按治疗性应用的原则而定。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基本原则第26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我院抗菌药物相关制度

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制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实施办法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管理规定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和流程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使用会诊制度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诫勉谈话制度抗菌药物处方权限、调剂资格管理制度抗菌药物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制度抗菌药物遴选和定期评估制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细则第27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和会诊流程临床医生可根据诊断和患者病情分级使用抗菌药物,原则上不允许越级使用抗菌药物。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医师可以越级使用抗菌药物,处方量不得超过1日用量,越级使用抗菌药物应当详细记录用药指证,并应当于24小时内补办越级使用抗菌药物的必要手续。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时,应具有严格临床用药指征,并经扩大会诊同意或科主任审批同意,由副主任医师以上任职资格的医师开具,方可使用。在使用前需送检做药敏试验。一般门诊不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前需经抗菌药物管理小组规定的专业技术人员会诊。会诊人员由具有丰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经验的感染科、呼吸内科、重症医学科等专业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和临床药师担任。第28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我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会诊专家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使用会诊专家组名单:赖雷鸣卢邦宁刘得青文礼春张瑾彭燚焱张人富谢阳东唐沛青吴光标陈尧森谢丰邱克勤张红林荣华曾庆荣郭敏飞钟瑜辉跨专科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使用会诊专家组名单:文礼春张瑾曾庆荣唐沛青邱克勤彭燚焱吴光标第29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我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流程:《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申请表》科室填写科室请相关专家(1-2名以上)会诊讨论决定抗菌药物使用的品种、方法、时间、剂量等具有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的医师开具处方执行处方或医嘱,严密监测用药情况,及时记录上报治疗情况第30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管理规定手术部位感染的细菌学特点:手术部位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是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其次是肠道杆菌科细菌(大肠杆菌、肠杆菌属、克雷伯菌属等)。根据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的分类方法,将手术切口分为4类(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版》表1-1手术切口类别)。第31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管理规定

清洁手术(Ⅰ类切口):手术范围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手术范围无污染,如腹股沟疝修补术(包括补片修补术)、甲状腺疾病手术、乳腺疾病手术、关节镜检查手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颅骨肿物切除手术和经血管途径介入诊断手术等,患者原则上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经皮肤内窥镜的胃造瘘口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等预防用药纳入普外科清洁切口手术管理。重点讲解第32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管理规定

Ⅰ类切口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预防用药:手术范围大,手术时间超过2小时,污染机会增多者;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颅内手术、脾切除术、心脏手术、眼内手术等;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脏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等,腹股沟疝补片修补术不包括在内;存在感染相关高危因素者,高危因素包括:年龄超过70岁、糖尿病控制不佳、免疫功能缺陷或低下(如艾滋病患者、恶性肿瘤放化疗患者、接受器官移植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等)、营养不良等。(五)经皮肤内窥镜的胃造瘘口术、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有感染高危因素;经皮肤内窥镜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者。第33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药品不良反应相关问题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以及出现药品不良反应时处理流程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处理措施:立即停止输液→更换液体和输液器→报告医生→遵医嘱给药→就地抢救→观察生命体征→记录抢救过程→及时上报→保留输液器和药液→封存)。一经发现可疑药品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需详细记录、调查,按规定要求对典型病例详细填写《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并按规定上报。药物不良反应上报流程和时限上报流程:药品不良反应发生→停止用药→积极对症处理→详细记录、调查→上报医院ADR监测小组→药品封存并送检→填写《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分析整理并上报国家ADR中心。时限:严重、罕见的或新的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最迟不超过15个工作日,其他的不良反应于30天内上报。第34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我院ADR报告与监测管理小组及职责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与监测管理小组组长:卢邦宁成员:李发明刘伟华刘丽敏张瑾朱丽琴宋年年曾清香吴琳刘凤娇刘桂莲刘莲秀曾李琳万莉英曹晓梅王检秀曹霞肖云蔚孙新平朱贵珍文洪珍周桂莲李琳刘长林曾庆涛兰辛伟各临床科室正护士长为我院ADR联络员。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与监测管理小组职责:全面指导医院开展药品不良反应与药害事件监测工作,从法规及业务上协助并督促监测工作的落实。开展药品不良反应与药害事件宣传、培训、咨询工作。组织开展药品不良反应与药害事件监测方法的研究工作。承担国家及所在地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委托的工作、配合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与药害事件和群体不良事件相关调查工作。第35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特殊药品相关问题特殊药品包括: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及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我院特殊药品包括:麻醉药品、第一、二类精神药品、易制毒类药品(按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麻醉药品: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盐酸吗啡注射液,硫酸吗啡缓释片,盐酸吗啡片,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盐酸布桂嗪注射液,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磷酸可待因片。第一类精神药品:盐酸氯胺酮注射液,盐酸麻黄素注射液(易制毒类药品、按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第二类精神药品:地西泮,地佐辛,咪达唑仑,酒石酸布托菲诺针,阿普唑仑片,注射用苯巴比妥钠,苯巴比妥片,佐匹克隆,曲马多分散片第36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定义和管理要求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定义麻醉药品,是指连续使用后易产生身体依赖性,能成隐癖的药品;精神药品,是指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之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产生精神依赖性的药品。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管理要求:对麻、精药品做到“五专管理”(专人负责、专柜加锁、专用帐册、专用处方、专册登记)、“基数管理”、“三级管理”(药库--药房--临床科室)、“批号管理”。药剂科定期对进行检查,至少每月一次。各相关科室有相应的“特殊药品”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第37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高危药品定义及管理要求高危药品的定义:高危药品是指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使用不当易危害人体的药品。高危药品包括高浓度电解质制剂、肌肉松弛剂及细胞毒化药品等。高危药品管理要求:高危药品应“专柜储存”、“专人负责”、“专柜专锁”(分区放置),“专用标识”我院标识为(黄底黑字)。领用时应凭医嘱单携带“高危药品专用药篮”到药房领用,药房应用“专用高危药品袋”配发高危药品。药剂科要定期(至少每月1次)进行检查并及时向护士长或药品管理员反馈和提出整改意见。第38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高危药品品种和分类我院参照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的三级管理相关要求,按A,B,C等级分类现在共有16种高危药品会昌县人民医院高危药品目录级别类别药品名称剂型规格A1.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肾上腺素注射液1mg/1mlA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2mg/1mlA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1mg/2mlA间羟胺注射液10mg/1mlA多巴胺注射液20mg/2mlA多巴酚丁胺注射液20mg/2mlA2.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药酚妥拉明注射液20mg/1mlA3.速效胰岛素胰岛素(普通)注射液400u/10mlA4.高浓度电解质10%氯化钾注射液10mlA10%氯化钠注射液10mlA5.直接扩血管药注射用硝普钠粉针50mgA6.静脉用强心药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0.4mg/2mlA7.静脉用抗心律失常药利多卡因注射液2%/5mlA硫酸镁注射液10ml*2.5gA胺碘酮注射液150mg/3mlA8.高渗溶液50%葡萄糖注射液20ml*10g第39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易混淆药品管理要求对“看似”“听似”“多规”等易混淆药品医院建立了全院统一的“看似”“听似”“多规”药品目录和警示图,并在药品存放区域粘贴看似、听似、多规“看似”“听似”“多规”警示标识,在存放、使用时注意区分。药剂科要定期(至少每月1次)对全院易混淆药品进行检查,调剂时应双人核对,确认无误后方能发放。药师调剂易混淆药品时,应严格遵循“四查十对”原则。给药护士在给患者使用易混淆药品时,应仔细核对药品名称、剂型、规格、生产厂家等信息,确认无误后方可给患者使用。我院高危、易混淆药品标识:第40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住院病人自备药品管理制度自备药品定义:指在医院允许的范围内,患者本次就诊期间因病情需要使用,由患者自备而非本院药剂科供应的药品。患者自备药品使用必须符合以下要求:原则上不得使用患者自备药品,如因患者病情特殊,需要使用该药品但本院又无法提供时,可考虑使用患者自备药品。患者必须确认自备药品来源合法、质量合格,并提供该药的来源依据,自备药品必须为国药准字号的药品,对没有我国批文的药品不予使用。向患者告知,告知内容包括:药品适应症、用法用量、用药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医患双方需要签《自备药品使用知情同意书》,并将《自备药品使用知情同意书》于患者病历存档。自备药品的使用必须有医嘱和使用记录,所有工作人员禁止给患者使用没有医嘱的药品。若因应用该药出现不良反应,责任由患者承担,病情危急时医务人员应积极履行抢救义务,但相关费用由患方承担。第41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存在以下问题的自备药品一律不得使用:不能说明自备药品合法来源和提供来源依据的;自备药品标签不清或无药品说明书的;需特殊保管的药品如:冷藏,避光等,不能提供符合规范存放条件的;过期的;高危药品;国产药品无国药准字号的;进口药品未标明进口药品注册证号的;适应症与诊断不相符的;可疑、来路不明的。第42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超说明书用药的管理规定超说明书用药的定义:超说明书用药是指临床实际使用药品的适应症、给药方法或剂量不在具有法律效力的说明书之内的用法,包括年龄、给药剂量、适应人群、适应症、用药方法、给药途径或疗程等与药品说明书中的用法不同的情况,又称超范围用药。临床超说明书用药的管理原则为保障病人安全,临床用药原则上不得超出药品说明书规定的范围,即不得超说明书用药。特殊情况需超说明书用药时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在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或危及生命的情况下,无合理的可替代药品和疗法,但必须充分考虑药品不良反应、禁忌证、注意事项,权衡患者获得的利益大于可能出现的风险,保证该用法是最佳方案;用药目的必须仅仅是为了患者的利益,而不是试验研究;有合理的医学实践证据,有充分的文献报道、循证医学研究结果、多年临床实践证明及研究结果等;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第43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超说明书用药一览表1黄体酮注射液肾脏结石及输尿管结石的相关治疗《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2014版)记载肾绞痛患者可用黄体酮扩张平滑肌[1]《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2014版)P135.[2]李雅飞,徐晓众,徐振华,等.黄体酮、间苯三酚合用治疗肾绞痛疗效观察[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7,10(6):351-352.2奥曲肽用于胰腺炎患者:抑制胰腺外分泌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胰腺疾病组等.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3,上海)[J].2013,29(9):(56-66)3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用于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肝恶性肿瘤丹参酮具有活血化瘀作用,可改善肝脏微循环,促进肝细胞再生,减少肝细胞外基质形成,减轻肝纤维化的形成,使肝炎,肝纤维化及肝硬化患者局部淤血减轻,血液循环改善,从而促进肝组织的修复。丹参酮Ⅱ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观察,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R0512.624盐酸氨溴索根据病人病情需要,最大量可至1000mg/日,静脉滴注,也可使用雾化吸入治疗大剂量氨溴索用药能够增强肺组织及呼吸道中的多种细胞活性,增强其化学趋化反应,增高抗生素局部浓度,提高杀菌力;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并有和释放、抗炎症反应、清楚氧自由基及抗氧化作用;大剂量使用时可刺激肺泡Ⅱ型细胞合成和分泌不正常及排痰功能不良的急、慢性肺部疾病。[1]王向东,李志伟,马明瑛等.氨溴索超说明书使用与合理用药分析[J].中国药业,2013,22(8):65-66[2]阿依古丽.马合米提,余淑艳.氨溴索雾化吸入超说明用药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5):148-149.

第44页,共50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病区急救、备用药品管理制度和领用、补充流程病区配备抢救用药、专科应急用药和专科常用治疗药品,其药品仅供住院患者按医嘱使用,非住院患者不得使用。药品不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