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2-2023学年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2-2023学年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2-2023学年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2-2023学年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生物名校试卷PAGEPAGE1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种群数量特征及其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密度与出生率成正比,与死亡率成反比B.只有影响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的环境因素才能影响种群数量C.年龄结构为稳定型的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保持不变D.在环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种群数量有在K值附近波动的趋势〖答案〗D〖解析〗〖祥解〗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分两类,一类是密度制约因素,即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有密切关系的因素,如食物、流行性传染病等;另一类是非密度制约因素,即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无关的因素,气候、季节、降水等的变化,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没有关系,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详析】A、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种群密度,但种群密度还受种群其他特征的直接或间接影响,A错误;B、影响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的环境因素,都能影响种群数量,B错误;C、年龄结构为稳定型的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但不一定保持不变,C错误;D、在环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种群数量有在K值附近波动的趋势,此时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D正确。故选D。2.为研究蓝光照射对黄瓜蚜虫种群数量的影响,某研究小组选取若干盆生理状况一致的黄瓜幼苗随机均分为2组,每组接种80头蚜虫,实验组在晚上用一定功率的蓝光照射,对照组不做处理,每1小时(h)观察记录一次,结果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处理不同处理时间(h)蚜虫数量(头/盆)012345蓝光80±061.25±3.5850.03±4.6635.94±5.7418.41±2.5112.35±3.14对照80±071.45±1.3765.55±1.2860.87±3.5958.55±4.6554.45±2.83A.调查蚜虫种群密度常用标记重捕法B.据表可知,一定时间内,随蓝光照射时间延长,蚜虫种群数量下降C.利用蓝光驱赶黄瓜幼苗上的蚜虫属于生物防治D.对照组蚜虫数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是天敌增加、食物减少、空间资源减少等〖答案〗A〖解析〗〖祥解〗生态系统是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生态系统的范围可大可小,相互交错,太阳系就是一个生态系统,太阳就像一台发动机,源源不断给太阳系提供能量。【详析】A、蚜虫运动能力弱、运动范围小,常用样方法调查蚜虫的种群密度,A错误;B、据表可知,一定时间内,随着蓝光照射时间的延长,蚜虫种群数量下降,B正确;C、蓝光对于昆虫来说是物理信息,利用蓝光驱赶黄瓜幼苗上的蚜虫属于生物防治,C正确;D、天敌增加、食物减少、空间资源减少等是对照组蚜虫数量下降的原因,D正确。故选A。3.酵母菌酿酒的主要阶段为:加料→接种→通气培养→密封发酵。从接种后到密封前这一阶段,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图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可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对酵母菌进行计数B.酵母菌接种量的多少不影响发酵时间的长短C.接种后到密封前,酵母菌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D.待酵母菌的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进行密封发酵,可获得最大收益〖答案〗B〖解析〗〖祥解〗图示是酵母菌种群数量的S形增长曲线,用酵母菌酿酒的过程中,酵母菌种群增长开始时呈现S曲线,达到K值后,由于营养物质消耗、代谢产物积累,种群数量逐渐下降。【详析】A、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很多,逐个计数困难,可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A正确;B、酵母菌接种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种群数量达到K值的时间,因此影响发酵时间的长短,B错误;C、由图可知,图中曲线是S形曲线,即接种后到密封前,酵母菌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C正确;D、待酵母菌的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酵母菌的种群数量达到最大,此时进行密封发酵,等氧气不足后,酵母菌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可获得最大收益,D正确。故选B。4.长白山北坡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岳桦林和高山冻原。针阔叶混交林中的乔木层有红松、红皮云杉、白桦等多种植物,在林冠层生活着小杜鹃、大杜鹃、黑枕黄鹂等鸟类。下列有关该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针阔叶混交林中的红松和红皮云杉存在种间竞争B.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不同的森林类型,是群落的水平结构C.小杜鹃主要生活在林冠层,这是小杜鹃的生态位D.该地各种生物占据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协同进化的结果〖答案〗C〖解析〗〖祥解〗群落结构是由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进化过程中通过相互作用形成的,主要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详析】A、针阔叶混交林中的红松和红皮云杉都是乔木,它们的生长都需要阳光、水分、无机盐等,两者存在种间竞争的关系,A正确;B、水平结构指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格局或片状分布,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不同的森林类型,是群落的水平结构,B正确;C、生态位不仅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还包括占用资源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不能仅根据生活区域就判断小杜鹃的生态位,C错误;D、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是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间协同进化的结果,D正确。故选C。5.下表记录的是一处弃耕农田的演替过程,请据表判断,相关表述错误的是()弃耕年数优势植物非优势植物0~1马唐——1飞蓬豚草2紫菀豚草3须芒草豚草5~10短叶松火炬松50~150栎山核桃A.该弃耕农田上发生的演替是次生演替B.该弃耕农田上草本植物演替速度快、木本植物演替速度慢C.该弃耕农田上,群落总体上朝着物种增多、结构复杂的方向演替D.演替过程中乔木逐渐取代了灌木的优势地位,主要原因是乔木繁殖能力较强〖答案〗D〖解析〗〖祥解〗两种演替类型是根据起始条件划分的。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在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在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详析】A、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弃耕的农田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属于次生演替,A正确;B、根据表格分析,前面几年主要出现的是草本植物,草本植物演替速度快、木本植物演替速度慢,B正确;C、演替都是从结构简单的群落发展为结构复杂的群落,群落中的物种数量和群落层次增多,土壤、光能得到更充分的利用,C正确;D、演替过程中乔木逐渐取代了灌木的优势地位,主要原因是乔木竞争光的能力强,D错误。故选D。6.紫茎泽兰是我国常见外来入侵植物,为防止紫茎泽兰过度蔓延,生态学家提出“生物替代控制法”,即利用有生态效益或经济价值的本土植物取代紫茎泽兰。假地豆可能是对紫茎泽兰具有竞争力的潜在目标植物。为探究添加活性炭(AC)或杀真菌剂(FC)是否可以影响紫茎泽兰与假地豆的竞争力,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实验,所得数据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有误的是()注:单种是指只种紫茎泽兰或假地豆其中一种,混种是指将紫茎泽兰和假地豆混合种植,且种植数量比例为1:1A.“生物替代控制法”利用的种间关系是种间竞争B.该实验中单种组是对照组,其余3组为实验组C.假地豆与紫茎泽兰混种时,假地豆占据优势地位D.混种时,添加AC或FC可以提升假地豆的竞争力〖答案〗B〖解析〗〖祥解〗实验目的是为探究添加活性炭(AC)或杀真菌剂(FC)是否可以影响紫茎泽兰与假地豆的竞争力,根据图示结果加入AC或加入FC对紫茎泽兰的竞争力没有影响,而加入AC能大幅增大假地豆的竞争力,加入FC对假地豆的竞争力略有促进作用。【详析】A、假地豆可能是对紫茎泽兰具有竞争力的潜在目标植物,说明“生物替代控制法”利用的种间关系是种间竞争而进行的生物防治,A正确;B、该实验单种是空白对照,混种是条件对照,加入AC或FC是在混种的基础上加入的,需要和混种组对照,B错误;C、根据图示生物量分析,二者混种时假地豆的生物量大于紫茎泽兰,可推知假地豆占优势地位,C正确;D、混种时添加AC或FC提高了假地豆的生物量,可以提升假地豆的竞争力,AC提升效果更明显,D正确。故选B。7.为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我国科研人员采取了“碳减排”“碳捕集”“碳封存”和“碳利用”等多种措施。下图为碳循环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生理过程或化学反应,相关表述有误的是()A.图中A是生态系统的基石,碳元素以有机物形式流动的过程有⑤⑥⑦⑧⑨B.④过程加速了大气中CO2浓度的升高,使温室效应加剧,全球变暖C.“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等形式,抵消CO2排放总量,实现相对“零排放”,即实现⑩=④D.“碳封存”是指将捕集的CO2送到地下或海底封存,该方法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答案〗C〖解析〗〖祥解〗分析题图:A是生产者,B是消费者,C是分解者,D是大气中的CO2库。【详析】A、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的基石,即图中的A;A是生产者,B是消费者,A与B之间是捕食关系,A中碳元素以含碳有机物形式流向B,A和B中碳元素以含碳有机物形式流向遗体残骸,遗体残骸中碳元素以含碳有机物形式流向C(分解者)和化石燃料,故图中碳元素以含碳有机物形式流动的过程有⑤⑥⑦⑧⑨,A正确;B、④是化石燃料的燃烧,该过程加速了大气中CO2浓度的升高,使温室效应加剧,全球变暖,B正确;C、①②是各种生物的呼吸作用,③表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④是化石燃料的燃烧,②③④能将含碳有机物分解成CO2回到环境中去,⑩主要是光合作用,是将大气中的CO2合成含碳有机物引入到生物群落中,“碳中和”即进入生物群落的碳和释放到大气中的碳相等,因此碳中和时⑩=①+②+③+④,C错误;D、“碳封存”是指将捕集的CO2送到地下或海底封存,该方法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例如会导致地下或海底CO2浓度过高,过高浓度的CO2将杀死土壤微生物或深海生物,D正确。故选C。8.了解珍稀动物种群的密度及其分布是开展保护的重要基础。水鹿是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林栖动物,主要以各种禾草、树叶为食。科研人员为研究某自然保护区内自然条件及人为干扰对水鹿种群密度及其分布的影响,采用粪堆现存量计数法对其种群进行调查,得到如下结果。下列说法和分析有误的是()地区海拔高度(m)居民水鹿平均密度(只.km-2)A约2800少且集中0.35B约2400较少且集中0.25C约1150多,较分散0.09A.水鹿是初级消费者,其粪堆中的能量是其同化量的一部分B.采用粪堆现存量计数法对水鹿种群密度进行调查,还需要了解水鹿平均日排便堆数和粪堆存留时长等信息C.与A区相比,C区水鹿种群密度较小,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对其干扰较大D.海拔超过3600m,水鹿分布明显减少,主要原因可能是气温低、食物缺乏〖答案〗A〖解析〗〖祥解〗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营养结构就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2、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详析】A、水鹿是初级消费者,其粪堆中的能量是生产者同化量的一部分,A错误;B、根据现存粪便密度计算水鹿种群密度还需要统计水鹿平均日排便堆数、粪堆存留时长等,B正确;C、C区的海拔高度约1150m,A区海拔高度约2800m,与C区相比,A区水鹿种群密度较高,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海拔较高,人类干扰较少,且自然资源较为丰富,故其密度较高,C正确;D、当海拔超过3600m,水鹿的分布明显减少,主要原因是随着海拔高度升高,温度降低,不利于植物生长,水鹿的食物缺乏,故密度减少,D正确。故选A。9.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诗句、农谚描述、总结了农牧业生产现象和规律,也蕴藏着许多生物学原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告诫我们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描述了农作物与杂草之间的共生关系C.“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能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D.“地虽瘠薄,常加粪灰,皆可化为良田”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物质循环的功能〖答案〗B〖解析〗〖祥解〗种间关系(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1)互利共生(同生共死):如豆科植物与根瘤菌;人体中的有些细菌;地衣是真菌和藻类的共生体;(2)捕食(此长彼消、此消彼长):如:兔以植物为食;狼以兔为食;(3)竞争(你死我活):如:大小草履虫;水稻与穆草等;(4)寄生(寄生者不劳而获):如:人与蛔虫猪与猪肉绦虫。【详析】A、密孔的渔网不入池塘,那鱼鳖水产就吃不完,若渔网的网眼太小鱼类很难恢复数量,体现了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A正确;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描述的是种间竞争关系,B错误;C、农业生产应避免虫害,体现了合理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流向对人最有益的部分,C正确;D、“地虽瘠薄,常加粪灰,皆可化为良田。”描述通过施肥改良农田的做法,表明生态系统具有物质循环功能,D正确。故选B。10.如图为某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轻度污染后的净化作用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AB段溶解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藻类数量减少和需氧型细菌大量繁殖B.BC段藻类大量繁殖的主要原因是有机物分解产生大量的NH4+等无机盐离子C.CD段水中溶解氧逐渐恢复的原因有藻类释放O2、有机物减少、需氧细菌数量下降D.上图体现出该河流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恢复力稳定性〖答案〗D〖解析〗〖祥解〗分析题图:AB段藻类数量减少,细菌数量增多,溶解氧减少;BC段藻类数量先增多后减少,细菌数量减少,溶解氧增多,CD段溶解氧逐渐恢复。【详析】A、AB段溶解氧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藻类数量的减少和需氧型细菌的大量繁殖,需氧型细菌分解有机物时消耗大量氧气,A正确;B、BC段含碳有机物在减少,说明有机物被大量分解,产生NH4+等无机盐离子,使藻类大量繁殖,B正确;C、CD段含碳有机物和需氧细菌数量下降,消耗氧气减少,藻类释放O2,水中溶解氧逐渐恢复,C正确;D、由题意可知,该图表示某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轻度污染后的净化作用示意图,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说明该河流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力稳定性,D错误。故选D。11.昆虫种群中存在着可用于交流的“信息”,使昆虫表现出复杂的行为。昆虫的交配求偶就是通过某种信息长距离传递实现的,为了探索某种昆虫交配求偶的秘密,研究者们进行了如下实验,根据实验判断下列分析有误的是()处理方式实验结果实验1将未交配的雌虫放在诱捕器中,将诱捕器悬挂于田间捕捉到雄虫实验2将未交配的雌虫先放到封闭玻璃管中,再放在诱捕器中,将诱捕器悬挂于田间未捕捉到雄虫实验3将未交配的雌虫腹部用小刀割下,再将雌虫放在诱捕器中,将诱捕器悬挂于田间未捕捉到雄虫实验4将未交配的雌虫放在诱捕器中,在诱捕器的周围浇一桶汽油,将诱捕器悬挂于田间捕捉到雄虫A.据实验1、实验2推测,该昆虫间进行交流的信息是一种化学物质B.据实验1、实验3推测,这种信息是由昆虫腹部分泌的C.实验4说明这种起信息传递作用的化学物质具有较强的专一性D.农业生产上利用雌虫分泌的物质诱捕雄虫的方法属于化学防治〖答案〗D〖解析〗〖祥解〗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类型:①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颜色、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②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③行为信息:是指某些动物通过某些特殊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的某种信息。【详析】A、将未交配的雌虫先放到封闭的玻璃管中,性外激素不能向外挥发,故通过实验1与实验2比较可知,昆虫间进行交流的信息是一种挥发性的化学物质,A正确;B、实验1、实验3的自变量为雌虫是否有腹部,因此据实验1、实验3推测昆虫间进行信息交流的物质是由昆虫的腹部分泌的,B正确;C、实验4汽油的作用是干扰雌雄虫之间信息的交流,但仍能“捕捉到雄虫’这说明这种起信息传递作用的化学物质具有较强的专一性,C正确;D、农业生产上利用雌虫分泌的物质诱捕雄虫的方法属于生物防治,D错误。故选D。12.某地通过铺设生态浮床(如下图所示),合理搭配各种水生植物来净化水质,恢复湿地生态系统。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该生态工程的建设遵循了自生、整体、协调等原理B.生态浮床中的植物大量吸收水中有机物、抑制藻类生长,减少了“水华”的发生C.铺设生态浮床会增大生态足迹D.生态浮床能净化水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答案〗A〖解析〗〖祥解〗1、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直接价值是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观赏旅游、科学研究和文学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间接价值主要体现在调节生态系统的功能等方面;潜在价值为目前人们尚不清楚的价值。2、生态足迹,又叫生态占用,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详析】A、该生态工程的生物组分合理、能够自给自足(自生),改善生态的同时增加经济效益(整体)并且与原有的种群相协调,A正确;B、生态浮床的植物在竞争阳光和无机盐等资源方面占有优势,故生态浮床的植物可以通过遮光和大量吸收水体中的无机盐使得浮游藻类大量减少,B错误;C、生态足迹,又叫生态占用,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而生态浮床使得水体净化污染的能力提升,从而使得该城市的生态足迹减少,C错误;D、生态浮床能净化水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错误。故选A。13.很多生活实例中蕴含着生物学原理,下列相关说法不准确的是()A.酿酒时先来“水”后来“酒”——酵母菌先进行有氧呼吸后进行无氧呼吸B.夏天开瓶后的红酒容易变酸——醋酸菌将乙醇直接转化为醋酸C.制作泡菜时加入“老汤”——“老汤”中含纯度较高的乳酸菌,可加速发酵D.含抗生素的牛奶无法用来制成酸奶——抗生素会抑制乳酸菌生长、繁殖〖答案〗B〖解析〗〖祥解〗醋酸菌是好氧细菌,当O2、糖源都充足时能通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将糖分解成乙酸;当缺少糖源时则直接将乙醇转化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乙酸。醋酸菌可用于制作各种风味的醋。多数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详析】A、酿酒利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先利用氧气进行有氧呼吸产生水和二氧化碳,氧气耗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A正确;B、夏天开瓶后的红酒容易变酸是因为醋酸菌将乙醇转化成乙醛再转化为醋酸,B错误;C、泡菜的老汤中含有较多乳酸菌,乳酸菌可快速发酵生成乳酸而形成泡菜,C正确;D、抗生素一般是真菌产生的,可抑制细菌的生长,含抗生素的牛奶不能用来制作酸奶,抗生素抑制乳酸菌的生长、繁殖,D正确。故选B。14.研究人员用无机盐、琼脂和石油配制的培养基从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了一种石油降解菌并计数。下列相关表述有误的是()A.这种培养基是一种选择培养基,应以石油作为唯一碳源B.可采用平板划线法进行分离纯化并计数C.利用这种石油降解菌可以降解石油、修复被污染的土壤D.相较于未被污染的土壤,从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中更容易分离出石油降解菌〖答案〗B〖解析〗〖祥解〗在微生物学中,将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称为选择培养基。虽然各种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提供碳元素的物质)、氮源(提供氮元素的物质)和无机盐。【详析】A、这种培养基以石油为唯一碳源,只有石油降解菌可在该培养基上正常存活,因此是一种选择培养基,A正确;B、平板划线法可对微生物进行分离纯化,但不能用于计数,B错误;C、被石油污染的土壤通气性极差,利用这种石油降解菌可以降解石油,修复土壤,C正确;D、根据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的特点,未被污染的土壤中几乎不含石油分解菌,从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中更容易分离到石油降解菌,D正确。故选B。15.网络传言手机屏幕比马桶按钮单位面积上的细菌多,为辨真伪,两电视台利用微生物培养技术进行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本实验使用的培养基应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等B.平板上的一个菌落一般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C.两个报道结果不同,可能是因为取样环境不同D.本实验中两报道形成相互对照,不需要再另外设置对照组实验〖答案〗D〖解析〗〖祥解〗微生物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对异养微生物来说,含C、N的化合物既是碳源,也是氮源,即有些化合物作为营养要素成分时并不是起单一方面的作用。【详析】A、为了让微生物能够在培养基上生长,则培养基中应该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等,A正确;B、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B正确;C、通过观察菌落的形态、大小,可知手机屏幕和马桶按钮都存在多种微生物,两电台实验操作均正确且完全一致,但报道结果截然不同,可能是手机的取样和马桶的取样都不相同,C正确;D、为了防止杂菌污染影响实验结果,本实验需要设置对照组实验,D错误。故选D。16.无菌技术主要包括消毒和灭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消毒是指用温和的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杀死物体表面的部分微生物B.灭菌指用强烈的物理、化学方法杀死所有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C.培养基常用干热灭菌法灭菌,培养皿可用湿热灭菌法灭菌D.无菌技术除了可以防止培养物被杂菌污染外,还能有效避免操作者被微生物感染〖答案〗C〖解析〗〖祥解〗1、消毒是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的部分微生物(不包芽孢和孢子)。常用方法有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化学药剂消毒法、紫外线消毒法。2、灭菌是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用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常用方法有灼烧灭菌、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详析】A、消毒是指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仅杀死物体体表或内部的一部分微生物的过程,A正确;B、灭菌是指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一切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的过程,B正确;C、培养基常用湿热灭菌法灭菌,培养皿可用干热灭菌法灭菌,C错误;D、无菌技术的核心就是防止杂菌污染,无菌技术还能有效避免操作者自身被微生物感染,D正确。故选C。17.紫杉醇是存在于红豆杉属植物体内的一种次生代谢物,具有较高的抗癌活性。生产紫杉醇的传统方法是从濒危植物红豆杉的树皮和树叶中提取,但这种方法不利于红豆杉的保护。目前,科学家已研究出通过植物细胞工程相关技术获得紫杉醇的新途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所选外植体宜为红豆杉的茎尖等幼嫩部位B.①过程为“脱分化”,一般不需要光照C.上述利用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生产紫杉醇的过程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D.该生产技术不受季节、天气限制,对社会、经济、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答案〗C〖解析〗〖祥解〗植物组织培养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使用比例对植物细胞发育的影响:生长素用量比细胞分裂素用量,比值高时,有利于根的分化、抑制芽的形成;比值低时,有利于芽的分化、抑制根的形成;比值适中时,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详析】A、由于红豆杉的茎尖等幼嫩部位分化程度低,容易诱导,所以所选外植体宜为红豆杉的茎尖等幼嫩部位,A正确;B、①表示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二者比值适中时,有利于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一般不需要光照,B正确;C、上述利用植物细胞工程技术获得了高产细胞群,并没有培育成植株,故没有体现细胞的全能性,C错误;D、植物细胞培养技术的条件可以认为控制,具有快速,高效、不受季节、外部环境等条件的限制的特点,对社会、经济、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D正确。故选C。18.下图是利用甲、乙两种植物的各自优势,培育高产、耐盐杂种植株的实验流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利用甲、乙植物细胞培育出目的植株的技术称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B.a过程应将甲、乙细胞置于低渗环境中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C.b过程可用PEG诱导融合法、灭活病毒诱导融合法等方法D.c过程应将幼苗种植在高盐环境中〖答案〗D〖解析〗〖祥解〗据图分析,a表示酶解法除去细胞壁,b表示诱导原生质体的融合,c表示选择出耐盐的幼苗。【详析】A、用甲、乙植物细胞培育出目的植株的技术称为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A错误;B、为了保证细胞的活性,a过程应将甲、乙细胞置于等渗环境中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B错误;C、b过程可用PEG诱导融合法、电融合法等方法,C错误;D、c过程应将幼苗种植在高盐环境中,筛选获得耐盐杂种植株,D正确。故选D。19.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A.培养基中通常含有糖类、氨基酸、无机盐、动物血清和琼脂B.可通入95%空气和5%CO2,维持培养液pHC.培养液应定期更换,防止代谢物积累对细胞产生危害D.培养瓶中的细胞需定期用胰蛋白酶处理,分瓶后才能继续增殖〖答案〗A〖解析〗〖祥解〗动物细胞培养的流程:取动物组织块(动物胚胎或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剪碎→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瓶中进行原代培养→贴满瓶壁的细胞重新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继续传代培养。【详析】A、动物细胞培养所用的培养基为液体培养基,不需要加入琼脂,A错误;B、可通入95%空气和5%CO2,其中CO2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培养液pH,B正确;C、代谢产物积累会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营养物质减少不利于细胞的培养,所以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需要定期更换培养液,为细胞提供充足营养并防治代谢产物积累危害细胞,C正确;D、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会出现接触抑制现象而停止分裂增殖,故培养瓶中的细胞需定期用胰蛋白酶处理,分瓶后才能继续增殖,D正确。故选A。20.诱导多能干细胞(简称iPS细胞)在形态、基因表达、分裂能力、分化能力等方面都与胚胎干细胞(简称ES细胞)相似。在实验室中获得iPS细胞的过程是将Oct3/4、Sox2、c-Myc和K1f4四种转录因子通过逆转录病毒导入小鼠的成纤维细胞,这些转录因子诱导这种细胞发生转化,产生iPS细胞。近期研究发现,iPS细胞也可来源于人自身的体细胞,这一研究成果为某些疾病的基础研究及其临床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ES细胞具有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分化潜能,iPS细胞也具备B.实验室获得iPS细胞的过程发生了基因重组C.小鼠成纤维细胞转化为iPS细胞的过程发生了脱分化D.可直接利用镰状细胞贫血患者自身体细胞培养iPS细胞来治疗该疾病〖答案〗D〖解析〗〖祥解〗科学家已尝试采用多种方法来制备iPS细胞,包括借助载体将特定基因导入细胞中,直接将特定蛋白导入细胞中或者用小分子化合物等来诱导形成iPS细胞。iPS细胞最初是由成纤维细胞转化而来的,后来发现已分化的T细胞、B细胞等也能被诱导为iPS细胞。【详析】A、iPS细胞是类似胚胎干细胞的一种细胞,和ES细胞都具有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分化潜能,A正确;B、将Oct3/4,Sox2,c-Myc和K1f4四种转录因子通过逆转录病毒导入小鼠的成纤维细胞,发生基因重组,B正确;C、诱导为分化程度更低的iPS细胞,发生了脱分化,C正确;D、镰状细胞贫血患者自身体细胞发生基因突变,无法行使正常功能,D错误。故选D。二、填空题21.陆生植物的根与真菌长期共同生活,形成菌根。由于菌根类型不同,植物分为两类,形成丛枝菌根(AM)的植物为AM植物,形成外生菌根(EcM)的植物为EcM植物。物种丰富的热带森林主要由AM植物组成,而物种贫乏的北方森林则以EcM植物为主。我国科研人员对其原因进行研究。(1)菌根中的真菌虽然依赖于从植物获取糖类等有机物维持生存,但扩大了植物根的表面积吸收,并为植物提供生长所需的氮、磷等无机盐,它们相互依存构成了_________关系。(2)研究者在某亚热带森林中选择若干大小相同的样地,等分为两组,分别均匀种植AM植物或EcM植物。种植AM植物的样地又分为五组,分别种植1、2、4、8和16种AM植物,形成五个树种丰富度梯度,种植EcM植物的样地也进行同样处理。若干年后,对每个样地进行测定、统计,得到下图所示结果。丰富度指一个群落中的____________,上述测定结果表明,树种丰富度促进________植物的NPP增加。(3)研究者从上述每个样地内的凋落物中称取相同重量,分别装入相同大小的网袋中(网孔尺寸为1mm),再埋入原样地的相同深度土壤中。半年后,取出网袋,对里面的凋落物烘干、称重,计算干物质量。①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分析,凋落物中的能量属于___________(选填下列字母)。a.植物NPP中的能量b.植物光合作用同化,但不包含在NPP中的能量c.流入第二营养级的能量d.植物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e.未被植物自身呼吸作用消耗,最终流向分解者的能量②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对土壤微生物分解凋落物速率的影响。(4)研究发现,AM植物和EcM植物的凋落物分解无明显差异,AM植物对氮、磷的吸收效率高于EcM植物。综合上述信息分析,AM植物适于在热带生存的原因是_______。〖答案〗(1)互利共生(2)①.物种数目②.AM(3)①.ade②.不同类型菌根③.树种丰富度度(4)热带地区物种丰富度高,有利于AM植物的NPP增加,且氮、磷的吸收效率高、物质循环快。〖解析〗〖祥解〗分析题图:实验的自变量为树种丰富度和所种植物的种类,因变量为植物的净初级生产力,对于AM植物来说树种丰富度越高,其NPP越大,对于EcM植物来说树种丰富度越高,其NPP越小,故结果表明,树种丰富度促进AM植物的NPP增加。【小问1详析】结合题干可知菌根中的真菌和根依存在一起对彼此都有利,它们相互依存构成了互利共生的种间关系。【小问2详析】分析题图:实验的自变量为树种丰富度和所种植物的种类,因变量为植物的净初级生产力,对于AM植物来说树种丰富度越高,其NPP越大,对于EcM植物来说树种丰富度越高,其NPP越小,故结果表明,树种丰富度促进AM植物的NPP增加。【小问3详析】①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分析,凋落物中的能量最终流向分解者,属于植物光合作用同化量中用于植物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净光合作用产物中的能量),故选a、d、e。②本实验的自变量为植物的种类和树种丰富度,土壤中含有微生物,能够分解凋落物中的有机物,故本研究的目的是不同类型菌根和树种丰富度对土壤微生物分解凋落物速率的影响。【小问4详析】结合题干“AM植物和EcM植物的凋落物分解无明显差异,AM植物对氮、磷的吸收效率高于EcM植物”推测AM植物适于在热带生存的原因是热带地区物种丰富度高,有利于NPP增加,且氮、磷的吸收效率高,物质循环快。22.小菜蛾是一种害虫,其幼虫主要危害十字花科蔬菜。十字花科植物可分泌芥子油苷防御害虫。而经过长期的演化,小菜蛾幼虫可抵御这种毒素。小菜蛾成虫将卵产于叶片上,孵化出的幼虫以叶片为食。芥子油苷同时还能吸引小菜蛾的天敌。(1)上述现象说明,芥子油苷作为一种_______信息,具有___________,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的作用。(2)青菜和芥蓝是两种常见的十字花科蔬菜,研究者比较了小菜蛾成虫在两种植物叶片上的产卵量(见下图)。结果显示小菜蛾在青菜真叶、子叶上的产卵密度________,在芥蓝真叶上的产卵密度________子叶。(3)进一步观察发现,芥蓝真叶表面有蜡质,青菜真叶表面无蜡质,二者的子叶表面均无蜡质(有蜡质的叶片表面更光滑)。为探究小菜蛾成虫在芥蓝真叶上产卵量小的原因是否与其真叶表面的蜡质有关,请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期结果及结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化学②.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2)①.无明显差异(基本相同、相似)②.(显著)小于(3)①.实验思路:除去芥蓝真叶右侧的蜡质,统计左侧和右侧的产卵量②.预期结果:若右侧的产卵量多于左侧,说明小菜蛾成虫在芥蓝真叶上产卵量小的原因是表面有蜡质。③.若左、右两侧产卵量无明显差异,说明小菜蛾成虫在芥蓝真叶上产卵量小的原因与表面蜡质无关。〖解析〗〖祥解〗,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具有多方面作用。信息传递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以及取食、居住、社会行为等。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在森林中,狼既能用眼睛辨别猎物,也可以根据耳朵听到的声音作出反应,以追捕猎物;兔同样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可见,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进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小问1详析】十字花科植物可分泌芥子油苷防御害虫,芥子油是一种化学物质,属于化学信息;通过分泌芥子油防御天敌,说明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小问2详析】根据柱状图分析,小菜蛾在青菜真叶、子叶上的产卵密度大体相同,而在在芥蓝真叶上的产卵密显著小于子叶。【小问3详析】实验目的是为探究小菜蛾成虫在芥蓝真叶上产卵量小的原因是否与其真叶表面的蜡质有关,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蜡质,因变量是产卵量,可设计对照实验,故实验思路为除去芥蓝真叶右侧的蜡质,统计左侧和右侧的产卵量。若右侧的产卵量多于左侧,说明小菜蛾成虫在芥蓝真叶上产卵量小的原因是表面有蜡质。若左、右两侧产卵量无明显差异,说明小菜蛾成虫在芥蓝真叶上产卵量小的原因与表面蜡质无关。23.甘蔗原醋:汁液透亮、酸味浓郁、酸度高达3~5g/100mL,具有调节肠胃功能、预防高血压及高血脂症等功效。具体生产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过程①产生的酒精可通过在酸性条件下添加______(试剂)进行检测,过程②中,酒精可为醋酸菌提供______,该过程应将温度控制在______℃(2)在甘蔗原醋的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蔗渣,在适宜条件下也会滋生多种微生物。取10g蔗渣加入90mL无菌水,混匀后静置取上清液,将上清液稀释105倍后,在每个平板上涂布0.1mL稀释后的菌液,每个稀释度做3个重复,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平板上长出的菌落数平均为70个,根据统计结果,计算出每克蔗渣中的M菌数量约为______个。通过菌落计数并计算后发现,稀释倍数高的组计算结果往往大于稀释倍数低的组,导致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接种前,研究员随机选取了若干个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培养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人们在堆积的蔗渣中还发现了与LB型醋酸菌菌落形态相似的某种兼性厌氧型乳酸菌,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区分初筛平板上的LB型醋酸菌和兼性厌氧型乳酸菌两种菌,请简单写出实验思路及判断方法: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重铬酸钾②.碳源(和能量)③.30-35(2)①.7x108②.在稀释倍数低的组中,菌液浓度更大,有时会出现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但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③.检测平板的灭菌是否合格(3)用无菌纱布将菌落从初筛平板转移到空白平板上,放在无氧的培养箱中培养,其他培养条件均适宜,一段时间后观察菌落生长状况。能在空白平板上生长的即为厌氧型乳酸菌,不能生长的为醋酸菌〖解析〗〖祥解〗醋酸菌是好氧细菌,当O2、糖源都充足时能通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将糖分解成乙酸;当缺少糖源时则直接将乙醇转化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乙酸。醋酸菌可用于制作各种风味的醋。多数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小问1详析】酸化的重铬酸钾可以检测酒精,酒精可使其从橙色变成灰绿色;醋酸菌可分解酒精产生乙醛再生成乙酸,此时利用酒精作为碳源和能量,多数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小问2详析】根据题目信息,平均值为70个,取10g蔗渣加入90mL无菌水,即倍稀释了10倍,故共被稀释了106倍,故M的数目为70×106÷0.1=7×108。在稀释倍数低的组中,菌液浓度更大,有时会出现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但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导致稀释倍数高的组计算结果往往大于稀释倍数低的组。实验过程需要设置空白对照,取了若干个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培养一段时间,以便检测平板的灭菌是否合格。【小问3详析】区分不同微生物可根据不同微生物的生活特点,LB型醋酸菌是需氧型生物,在有氧气的情况下才能生活,而兼性厌氧型乳酸菌可以在无氧的环境中生活,故用无菌纱布将菌落从初筛平板转移到空白平板上,放在无氧的培养箱中培养,其他培养条件均适宜,一段时间后观察菌落生长状况。能在空白平板上生长的即为厌氧型乳酸菌,不能生长的为醋酸菌。24.使用高效的细胞毒素类药物进行化疗可有效杀伤肿瘤细胞。但细胞毒素没有特异性,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还会对健康细胞造成伤害,这限制了它在临床上的应用。抗体—药物偶联物(ADC)通过将细胞毒素与能特异性识别肿瘤抗原的单克隆抗体结合,实现了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杀伤。ADC通常由抗体、接头和药物(如细胞毒素)三部分组成,它的作用机制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制备单克隆抗体需要用到动物细胞工程中的____________技术和____________技术。若要大量制备单克隆抗体,可将杂交瘤细胞注射到小鼠的________中进行增殖,再从________中提取纯化获得单克隆抗体。(2)ADC中抗体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其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3)ADC中药物的作用是杀死肿瘤细胞,与单独使用药物相比,ADC的优点为______。(写出一点即可)(4)除细胞毒素外,还可以用____________标记单克隆抗体,对肿瘤细胞进行靶向放疗。〖答案〗(1)①.动物细胞培养②.动物细胞融合(两空可颠倒)③.腹腔④.小鼠腹水(2)①.特异性识别肿瘤抗原并与之结合②.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3)对肿瘤细胞进行选择性杀伤,不会对健康细胞造成损伤(靶点清除、毒副作用小)(4)放射性同位素〖解析〗〖祥解〗由题干信息分析可知,高效的细胞毒素类药物可高效的细胞毒素类药物,但同时也会对正常细胞产生伤害,而将细胞毒素与抗体结合,抗体与靶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通过胞吞的方式把细胞毒素一并带进靶细胞,引起靶细胞溶酶体膜的破裂,最后导致细胞凋亡,实现了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杀伤。【小问1详析】利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将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成杂交瘤细胞。对于杂交瘤细胞的培养过程设计到细胞培养过程。为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将杂交瘤细胞注射到小鼠的腹腔中增殖,从小鼠的腹水中提取大量的单克隆抗体。【小问2详析】抗体—药物偶联物(ADC)通过将细胞毒素与能特异性识别肿瘤抗原的单克隆抗体结合,实现了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杀伤。ADC中抗体的作用是与肿瘤细胞特异性结合,将物质C带到肿瘤细胞,单克隆抗体具有特异性强、灵敏性高的特点,因此ADC中的抗体是单克隆抗体。【小问3详析】由于ADC对肿瘤细胞进行选择性杀伤,不会对健康细胞造成损伤(靶点清除、毒副作用小),所以ADC中药物可精准作用于肿瘤细胞,副作用小。【小问4详析】特异性抗体能特异性识别肿瘤抗原,所以除细胞毒素外,利用同位素标记的单克隆抗体,可用于定位诊断肿瘤,进行靶向放疗。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种群数量特征及其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密度与出生率成正比,与死亡率成反比B.只有影响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的环境因素才能影响种群数量C.年龄结构为稳定型的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保持不变D.在环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种群数量有在K值附近波动的趋势〖答案〗D〖解析〗〖祥解〗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分两类,一类是密度制约因素,即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有密切关系的因素,如食物、流行性传染病等;另一类是非密度制约因素,即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无关的因素,气候、季节、降水等的变化,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没有关系,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详析】A、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种群密度,但种群密度还受种群其他特征的直接或间接影响,A错误;B、影响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的环境因素,都能影响种群数量,B错误;C、年龄结构为稳定型的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但不一定保持不变,C错误;D、在环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种群数量有在K值附近波动的趋势,此时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D正确。故选D。2.为研究蓝光照射对黄瓜蚜虫种群数量的影响,某研究小组选取若干盆生理状况一致的黄瓜幼苗随机均分为2组,每组接种80头蚜虫,实验组在晚上用一定功率的蓝光照射,对照组不做处理,每1小时(h)观察记录一次,结果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处理不同处理时间(h)蚜虫数量(头/盆)012345蓝光80±061.25±3.5850.03±4.6635.94±5.7418.41±2.5112.35±3.14对照80±071.45±1.3765.55±1.2860.87±3.5958.55±4.6554.45±2.83A.调查蚜虫种群密度常用标记重捕法B.据表可知,一定时间内,随蓝光照射时间延长,蚜虫种群数量下降C.利用蓝光驱赶黄瓜幼苗上的蚜虫属于生物防治D.对照组蚜虫数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是天敌增加、食物减少、空间资源减少等〖答案〗A〖解析〗〖祥解〗生态系统是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生态系统的范围可大可小,相互交错,太阳系就是一个生态系统,太阳就像一台发动机,源源不断给太阳系提供能量。【详析】A、蚜虫运动能力弱、运动范围小,常用样方法调查蚜虫的种群密度,A错误;B、据表可知,一定时间内,随着蓝光照射时间的延长,蚜虫种群数量下降,B正确;C、蓝光对于昆虫来说是物理信息,利用蓝光驱赶黄瓜幼苗上的蚜虫属于生物防治,C正确;D、天敌增加、食物减少、空间资源减少等是对照组蚜虫数量下降的原因,D正确。故选A。3.酵母菌酿酒的主要阶段为:加料→接种→通气培养→密封发酵。从接种后到密封前这一阶段,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图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可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对酵母菌进行计数B.酵母菌接种量的多少不影响发酵时间的长短C.接种后到密封前,酵母菌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D.待酵母菌的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进行密封发酵,可获得最大收益〖答案〗B〖解析〗〖祥解〗图示是酵母菌种群数量的S形增长曲线,用酵母菌酿酒的过程中,酵母菌种群增长开始时呈现S曲线,达到K值后,由于营养物质消耗、代谢产物积累,种群数量逐渐下降。【详析】A、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很多,逐个计数困难,可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A正确;B、酵母菌接种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种群数量达到K值的时间,因此影响发酵时间的长短,B错误;C、由图可知,图中曲线是S形曲线,即接种后到密封前,酵母菌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C正确;D、待酵母菌的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酵母菌的种群数量达到最大,此时进行密封发酵,等氧气不足后,酵母菌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可获得最大收益,D正确。故选B。4.长白山北坡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岳桦林和高山冻原。针阔叶混交林中的乔木层有红松、红皮云杉、白桦等多种植物,在林冠层生活着小杜鹃、大杜鹃、黑枕黄鹂等鸟类。下列有关该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针阔叶混交林中的红松和红皮云杉存在种间竞争B.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不同的森林类型,是群落的水平结构C.小杜鹃主要生活在林冠层,这是小杜鹃的生态位D.该地各种生物占据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协同进化的结果〖答案〗C〖解析〗〖祥解〗群落结构是由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进化过程中通过相互作用形成的,主要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详析】A、针阔叶混交林中的红松和红皮云杉都是乔木,它们的生长都需要阳光、水分、无机盐等,两者存在种间竞争的关系,A正确;B、水平结构指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格局或片状分布,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不同的森林类型,是群落的水平结构,B正确;C、生态位不仅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还包括占用资源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不能仅根据生活区域就判断小杜鹃的生态位,C错误;D、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是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间协同进化的结果,D正确。故选C。5.下表记录的是一处弃耕农田的演替过程,请据表判断,相关表述错误的是()弃耕年数优势植物非优势植物0~1马唐——1飞蓬豚草2紫菀豚草3须芒草豚草5~10短叶松火炬松50~150栎山核桃A.该弃耕农田上发生的演替是次生演替B.该弃耕农田上草本植物演替速度快、木本植物演替速度慢C.该弃耕农田上,群落总体上朝着物种增多、结构复杂的方向演替D.演替过程中乔木逐渐取代了灌木的优势地位,主要原因是乔木繁殖能力较强〖答案〗D〖解析〗〖祥解〗两种演替类型是根据起始条件划分的。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在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在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详析】A、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弃耕的农田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属于次生演替,A正确;B、根据表格分析,前面几年主要出现的是草本植物,草本植物演替速度快、木本植物演替速度慢,B正确;C、演替都是从结构简单的群落发展为结构复杂的群落,群落中的物种数量和群落层次增多,土壤、光能得到更充分的利用,C正确;D、演替过程中乔木逐渐取代了灌木的优势地位,主要原因是乔木竞争光的能力强,D错误。故选D。6.紫茎泽兰是我国常见外来入侵植物,为防止紫茎泽兰过度蔓延,生态学家提出“生物替代控制法”,即利用有生态效益或经济价值的本土植物取代紫茎泽兰。假地豆可能是对紫茎泽兰具有竞争力的潜在目标植物。为探究添加活性炭(AC)或杀真菌剂(FC)是否可以影响紫茎泽兰与假地豆的竞争力,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实验,所得数据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有误的是()注:单种是指只种紫茎泽兰或假地豆其中一种,混种是指将紫茎泽兰和假地豆混合种植,且种植数量比例为1:1A.“生物替代控制法”利用的种间关系是种间竞争B.该实验中单种组是对照组,其余3组为实验组C.假地豆与紫茎泽兰混种时,假地豆占据优势地位D.混种时,添加AC或FC可以提升假地豆的竞争力〖答案〗B〖解析〗〖祥解〗实验目的是为探究添加活性炭(AC)或杀真菌剂(FC)是否可以影响紫茎泽兰与假地豆的竞争力,根据图示结果加入AC或加入FC对紫茎泽兰的竞争力没有影响,而加入AC能大幅增大假地豆的竞争力,加入FC对假地豆的竞争力略有促进作用。【详析】A、假地豆可能是对紫茎泽兰具有竞争力的潜在目标植物,说明“生物替代控制法”利用的种间关系是种间竞争而进行的生物防治,A正确;B、该实验单种是空白对照,混种是条件对照,加入AC或FC是在混种的基础上加入的,需要和混种组对照,B错误;C、根据图示生物量分析,二者混种时假地豆的生物量大于紫茎泽兰,可推知假地豆占优势地位,C正确;D、混种时添加AC或FC提高了假地豆的生物量,可以提升假地豆的竞争力,AC提升效果更明显,D正确。故选B。7.为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我国科研人员采取了“碳减排”“碳捕集”“碳封存”和“碳利用”等多种措施。下图为碳循环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生理过程或化学反应,相关表述有误的是()A.图中A是生态系统的基石,碳元素以有机物形式流动的过程有⑤⑥⑦⑧⑨B.④过程加速了大气中CO2浓度的升高,使温室效应加剧,全球变暖C.“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等形式,抵消CO2排放总量,实现相对“零排放”,即实现⑩=④D.“碳封存”是指将捕集的CO2送到地下或海底封存,该方法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答案〗C〖解析〗〖祥解〗分析题图:A是生产者,B是消费者,C是分解者,D是大气中的CO2库。【详析】A、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的基石,即图中的A;A是生产者,B是消费者,A与B之间是捕食关系,A中碳元素以含碳有机物形式流向B,A和B中碳元素以含碳有机物形式流向遗体残骸,遗体残骸中碳元素以含碳有机物形式流向C(分解者)和化石燃料,故图中碳元素以含碳有机物形式流动的过程有⑤⑥⑦⑧⑨,A正确;B、④是化石燃料的燃烧,该过程加速了大气中CO2浓度的升高,使温室效应加剧,全球变暖,B正确;C、①②是各种生物的呼吸作用,③表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④是化石燃料的燃烧,②③④能将含碳有机物分解成CO2回到环境中去,⑩主要是光合作用,是将大气中的CO2合成含碳有机物引入到生物群落中,“碳中和”即进入生物群落的碳和释放到大气中的碳相等,因此碳中和时⑩=①+②+③+④,C错误;D、“碳封存”是指将捕集的CO2送到地下或海底封存,该方法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例如会导致地下或海底CO2浓度过高,过高浓度的CO2将杀死土壤微生物或深海生物,D正确。故选C。8.了解珍稀动物种群的密度及其分布是开展保护的重要基础。水鹿是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林栖动物,主要以各种禾草、树叶为食。科研人员为研究某自然保护区内自然条件及人为干扰对水鹿种群密度及其分布的影响,采用粪堆现存量计数法对其种群进行调查,得到如下结果。下列说法和分析有误的是()地区海拔高度(m)居民水鹿平均密度(只.km-2)A约2800少且集中0.35B约2400较少且集中0.25C约1150多,较分散0.09A.水鹿是初级消费者,其粪堆中的能量是其同化量的一部分B.采用粪堆现存量计数法对水鹿种群密度进行调查,还需要了解水鹿平均日排便堆数和粪堆存留时长等信息C.与A区相比,C区水鹿种群密度较小,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对其干扰较大D.海拔超过3600m,水鹿分布明显减少,主要原因可能是气温低、食物缺乏〖答案〗A〖解析〗〖祥解〗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营养结构就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2、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详析】A、水鹿是初级消费者,其粪堆中的能量是生产者同化量的一部分,A错误;B、根据现存粪便密度计算水鹿种群密度还需要统计水鹿平均日排便堆数、粪堆存留时长等,B正确;C、C区的海拔高度约1150m,A区海拔高度约2800m,与C区相比,A区水鹿种群密度较高,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海拔较高,人类干扰较少,且自然资源较为丰富,故其密度较高,C正确;D、当海拔超过3600m,水鹿的分布明显减少,主要原因是随着海拔高度升高,温度降低,不利于植物生长,水鹿的食物缺乏,故密度减少,D正确。故选A。9.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诗句、农谚描述、总结了农牧业生产现象和规律,也蕴藏着许多生物学原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告诫我们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描述了农作物与杂草之间的共生关系C.“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能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D.“地虽瘠薄,常加粪灰,皆可化为良田”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物质循环的功能〖答案〗B〖解析〗〖祥解〗种间关系(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1)互利共生(同生共死):如豆科植物与根瘤菌;人体中的有些细菌;地衣是真菌和藻类的共生体;(2)捕食(此长彼消、此消彼长):如:兔以植物为食;狼以兔为食;(3)竞争(你死我活):如:大小草履虫;水稻与穆草等;(4)寄生(寄生者不劳而获):如:人与蛔虫猪与猪肉绦虫。【详析】A、密孔的渔网不入池塘,那鱼鳖水产就吃不完,若渔网的网眼太小鱼类很难恢复数量,体现了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A正确;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描述的是种间竞争关系,B错误;C、农业生产应避免虫害,体现了合理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流向对人最有益的部分,C正确;D、“地虽瘠薄,常加粪灰,皆可化为良田。”描述通过施肥改良农田的做法,表明生态系统具有物质循环功能,D正确。故选B。10.如图为某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轻度污染后的净化作用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AB段溶解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藻类数量减少和需氧型细菌大量繁殖B.BC段藻类大量繁殖的主要原因是有机物分解产生大量的NH4+等无机盐离子C.CD段水中溶解氧逐渐恢复的原因有藻类释放O2、有机物减少、需氧细菌数量下降D.上图体现出该河流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恢复力稳定性〖答案〗D〖解析〗〖祥解〗分析题图:AB段藻类数量减少,细菌数量增多,溶解氧减少;BC段藻类数量先增多后减少,细菌数量减少,溶解氧增多,CD段溶解氧逐渐恢复。【详析】A、AB段溶解氧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藻类数量的减少和需氧型细菌的大量繁殖,需氧型细菌分解有机物时消耗大量氧气,A正确;B、BC段含碳有机物在减少,说明有机物被大量分解,产生NH4+等无机盐离子,使藻类大量繁殖,B正确;C、CD段含碳有机物和需氧细菌数量下降,消耗氧气减少,藻类释放O2,水中溶解氧逐渐恢复,C正确;D、由题意可知,该图表示某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轻度污染后的净化作用示意图,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说明该河流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力稳定性,D错误。故选D。11.昆虫种群中存在着可用于交流的“信息”,使昆虫表现出复杂的行为。昆虫的交配求偶就是通过某种信息长距离传递实现的,为了探索某种昆虫交配求偶的秘密,研究者们进行了如下实验,根据实验判断下列分析有误的是()处理方式实验结果实验1将未交配的雌虫放在诱捕器中,将诱捕器悬挂于田间捕捉到雄虫实验2将未交配的雌虫先放到封闭玻璃管中,再放在诱捕器中,将诱捕器悬挂于田间未捕捉到雄虫实验3将未交配的雌虫腹部用小刀割下,再将雌虫放在诱捕器中,将诱捕器悬挂于田间未捕捉到雄虫实验4将未交配的雌虫放在诱捕器中,在诱捕器的周围浇一桶汽油,将诱捕器悬挂于田间捕捉到雄虫A.据实验1、实验2推测,该昆虫间进行交流的信息是一种化学物质B.据实验1、实验3推测,这种信息是由昆虫腹部分泌的C.实验4说明这种起信息传递作用的化学物质具有较强的专一性D.农业生产上利用雌虫分泌的物质诱捕雄虫的方法属于化学防治〖答案〗D〖解析〗〖祥解〗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类型:①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颜色、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②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③行为信息:是指某些动物通过某些特殊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的某种信息。【详析】A、将未交配的雌虫先放到封闭的玻璃管中,性外激素不能向外挥发,故通过实验1与实验2比较可知,昆虫间进行交流的信息是一种挥发性的化学物质,A正确;B、实验1、实验3的自变量为雌虫是否有腹部,因此据实验1、实验3推测昆虫间进行信息交流的物质是由昆虫的腹部分泌的,B正确;C、实验4汽油的作用是干扰雌雄虫之间信息的交流,但仍能“捕捉到雄虫’这说明这种起信息传递作用的化学物质具有较强的专一性,C正确;D、农业生产上利用雌虫分泌的物质诱捕雄虫的方法属于生物防治,D错误。故选D。12.某地通过铺设生态浮床(如下图所示),合理搭配各种水生植物来净化水质,恢复湿地生态系统。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该生态工程的建设遵循了自生、整体、协调等原理B.生态浮床中的植物大量吸收水中有机物、抑制藻类生长,减少了“水华”的发生C.铺设生态浮床会增大生态足迹D.生态浮床能净化水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答案〗A〖解析〗〖祥解〗1、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直接价值是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观赏旅游、科学研究和文学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间接价值主要体现在调节生态系统的功能等方面;潜在价值为目前人们尚不清楚的价值。2、生态足迹,又叫生态占用,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详析】A、该生态工程的生物组分合理、能够自给自足(自生),改善生态的同时增加经济效益(整体)并且与原有的种群相协调,A正确;B、生态浮床的植物在竞争阳光和无机盐等资源方面占有优势,故生态浮床的植物可以通过遮光和大量吸收水体中的无机盐使得浮游藻类大量减少,B错误;C、生态足迹,又叫生态占用,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而生态浮床使得水体净化污染的能力提升,从而使得该城市的生态足迹减少,C错误;D、生态浮床能净化水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错误。故选A。13.很多生活实例中蕴含着生物学原理,下列相关说法不准确的是()A.酿酒时先来“水”后来“酒”——酵母菌先进行有氧呼吸后进行无氧呼吸B.夏天开瓶后的红酒容易变酸——醋酸菌将乙醇直接转化为醋酸C.制作泡菜时加入“老汤”——“老汤”中含纯度较高的乳酸菌,可加速发酵D.含抗生素的牛奶无法用来制成酸奶——抗生素会抑制乳酸菌生长、繁殖〖答案〗B〖解析〗〖祥解〗醋酸菌是好氧细菌,当O2、糖源都充足时能通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将糖分解成乙酸;当缺少糖源时则直接将乙醇转化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乙酸。醋酸菌可用于制作各种风味的醋。多数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详析】A、酿酒利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先利用氧气进行有氧呼吸产生水和二氧化碳,氧气耗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A正确;B、夏天开瓶后的红酒容易变酸是因为醋酸菌将乙醇转化成乙醛再转化为醋酸,B错误;C、泡菜的老汤中含有较多乳酸菌,乳酸菌可快速发酵生成乳酸而形成泡菜,C正确;D、抗生素一般是真菌产生的,可抑制细菌的生长,含抗生素的牛奶不能用来制作酸奶,抗生素抑制乳酸菌的生长、繁殖,D正确。故选B。14.研究人员用无机盐、琼脂和石油配制的培养基从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了一种石油降解菌并计数。下列相关表述有误的是()A.这种培养基是一种选择培养基,应以石油作为唯一碳源B.可采用平板划线法进行分离纯化并计数C.利用这种石油降解菌可以降解石油、修复被污染的土壤D.相较于未被污染的土壤,从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中更容易分离出石油降解菌〖答案〗B〖解析〗〖祥解〗在微生物学中,将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称为选择培养基。虽然各种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提供碳元素的物质)、氮源(提供氮元素的物质)和无机盐。【详析】A、这种培养基以石油为唯一碳源,只有石油降解菌可在该培养基上正常存活,因此是一种选择培养基,A正确;B、平板划线法可对微生物进行分离纯化,但不能用于计数,B错误;C、被石油污染的土壤通气性极差,利用这种石油降解菌可以降解石油,修复土壤,C正确;D、根据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的特点,未被污染的土壤中几乎不含石油分解菌,从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中更容易分离到石油降解菌,D正确。故选B。15.网络传言手机屏幕比马桶按钮单位面积上的细菌多,为辨真伪,两电视台利用微生物培养技术进行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本实验使用的培养基应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等B.平板上的一个菌落一般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C.两个报道结果不同,可能是因为取样环境不同D.本实验中两报道形成相互对照,不需要再另外设置对照组实验〖答案〗D〖解析〗〖祥解〗微生物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对异养微生物来说,含C、N的化合物既是碳源,也是氮源,即有些化合物作为营养要素成分时并不是起单一方面的作用。【详析】A、为了让微生物能够在培养基上生长,则培养基中应该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等,A正确;B、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B正确;C、通过观察菌落的形态、大小,可知手机屏幕和马桶按钮都存在多种微生物,两电台实验操作均正确且完全一致,但报道结果截然不同,可能是手机的取样和马桶的取样都不相同,C正确;D、为了防止杂菌污染影响实验结果,本实验需要设置对照组实验,D错误。故选D。16.无菌技术主要包括消毒和灭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消毒是指用温和的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杀死物体表面的部分微生物B.灭菌指用强烈的物理、化学方法杀死所有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C.培养基常用干热灭菌法灭菌,培养皿可用湿热灭菌法灭菌D.无菌技术除了可以防止培养物被杂菌污染外,还能有效避免操作者被微生物感染〖答案〗C〖解析〗〖祥解〗1、消毒是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的部分微生物(不包芽孢和孢子)。常用方法有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化学药剂消毒法、紫外线消毒法。2、灭菌是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用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常用方法有灼烧灭菌、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详析】A、消毒是指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仅杀死物体体表或内部的一部分微生物的过程,A正确;B、灭菌是指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一切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的过程,B正确;C、培养基常用湿热灭菌法灭菌,培养皿可用干热灭菌法灭菌,C错误;D、无菌技术的核心就是防止杂菌污染,无菌技术还能有效避免操作者自身被微生物感染,D正确。故选C。17.紫杉醇是存在于红豆杉属植物体内的一种次生代谢物,具有较高的抗癌活性。生产紫杉醇的传统方法是从濒危植物红豆杉的树皮和树叶中提取,但这种方法不利于红豆杉的保护。目前,科学家已研究出通过植物细胞工程相关技术获得紫杉醇的新途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所选外植体宜为红豆杉的茎尖等幼嫩部位B.①过程为“脱分化”,一般不需要光照C.上述利用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生产紫杉醇的过程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D.该生产技术不受季节、天气限制,对社会、经济、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答案〗C〖解析〗〖祥解〗植物组织培养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使用比例对植物细胞发育的影响:生长素用量比细胞分裂素用量,比值高时,有利于根的分化、抑制芽的形成;比值低时,有利于芽的分化、抑制根的形成;比值适中时,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详析】A、由于红豆杉的茎尖等幼嫩部位分化程度低,容易诱导,所以所选外植体宜为红豆杉的茎尖等幼嫩部位,A正确;B、①表示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二者比值适中时,有利于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一般不需要光照,B正确;C、上述利用植物细胞工程技术获得了高产细胞群,并没有培育成植株,故没有体现细胞的全能性,C错误;D、植物细胞培养技术的条件可以认为控制,具有快速,高效、不受季节、外部环境等条件的限制的特点,对社会、经济、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D正确。故选C。18.下图是利用甲、乙两种植物的各自优势,培育高产、耐盐杂种植株的实验流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利用甲、乙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