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江苏省南通市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江苏省南通市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江苏省南通市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江苏省南通市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江苏省南通市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江苏省南通市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为雪心头恨,而今作楚囚。被拘三十二,无一怕杀头。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锄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材料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爆发的直接原因是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B.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发动C.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D.新文化运动的影响2.张老师在讲授《大一统的汉朝》一课时,出示了两幅图片(如下图).对这两幅图片的解读,正确的是()A.太学是最早的私学B.汉武帝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举办太学C.汉武帝首创殿试D.太学生通过钻研八股,求取功名3.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是A.多极化 B.“一超多强” C.“五强并立” D.单极世界4.古代人类创造了丰富的文明成就,下列对世界文明成就叙述正确的是()A.古代埃及劳动人民建造了金字塔,它是古代埃及国王的宫殿B.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该法典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C.古印度的种姓制度、中国西周的分封制两种制度都出现于奴隶社会时期,两者均等级森严D.经梭伦改革后,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5.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举办的2018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活动,经过自下而上推荐、初选、评委会评选等环节,2019年1月18日正式产生高凤林等10位2018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其实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中,一直流淌着“工匠精神”的基因,下列两件绝世青铜器体现了哪一朝代的成就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6.两岸一家亲。环球网综合报道:高雄市长韩国瑜将于2019年3月22日至28日率团访问大陆香港、澳门、深圳、厦门等四城市。对此,国台办表示欢迎并支持。以下材料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该岛一向是属于中国的。在中国人不需要时,可以允许荷兰人暂时借居;现在中国人需要这块土地时自应把它归还原主,这是理所当然的事。”A.荷兰殖民者占领B.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C.郑成功大力建设D.清政府实行对地区的管辖7.下图反映出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是①全方位②多元化③多形式④多层次⑤宽领域A.①④⑤B.①③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8.十九世纪,面对燃烧造成的遮天蔽日的烟雾,来自国外的旅行者却为它的魅力所倾倒;有钱的英国人更喜欢乘坐蒸汽轮船在浑浊不堪、散发异味的泰晤士河上游览。这说明A.电力在英国被广泛应用B.人们附醉于工业革命成就C.发展工业必须破坏环境D.工业革命成果扩展到全球9.下表是革命英雄王爷爷的复员凭证,根据表中内容,可以确定造成王爷爷受伤的战役是受伤日期1949年4月受伤地点江苏江阴残废时所在部队解放军第27军79师235团残废情形头部炸伤,头晕耳聋残废等级二等乙级A.台儿庄战役B.上甘岭战役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10.1978年,我国很少有家庭拥有家用汽车和摩托车,2007年,城镇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达到606辆,农村每百户拥有摩托车达到48.52辆。我国城市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从1986年的2.5台增长到2007年的10.2台。这主要反映出我国A.城市建设发展B.思维方式改变C.传统观念更新D.生活水平提高11.小红写了一篇小论文,其关键词有“基督教”“法兰克王国”“庄园”“大学”“《查士丁尼法典》”“拜占庭帝国”,她研究的主题是A.封建时代的欧洲B.罗马帝国的兴衰C.封建时代的亚洲D.古代欧洲文明12.俄国革命家托洛茨基指出:“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B.十月革命是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C.十月革命把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D.十月革命打破了帝国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人类文明具有多样性,中世纪各主要文明实现封建化的过程中具有各自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封建等级制度是通过哪一改革在西欧逐渐确立起来的?后来,谁成为了欧洲最大的封建主?日本的大化改新是效仿哪个国家的制度?改革对日本有何重大影响?公元8世纪中叶,阿拉伯帝国已发展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公元750年之后,帝国帝都在哪个城市?为什么说它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14.请举出表明世界“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的重大历史事件。15.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两极格局是怎样形成的?两极格局崩溃的标志是什么?

参考答案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A【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为雪心头恨,而今作楚囚。被拘三十二,无一怕杀头。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锄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五四运动。结合所学可知,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激起北大学生的愤慨,1919年5月4日,北大学生打着“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的口号,开始示威游行,五四运动爆发,故A符合题意;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故B排除;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与题干无关,故CD排除。故此题选A。2、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举办太学,独尊儒术,罢黜百家,既爱情昂对人民的思想控制。所以答案选B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大一统的汉朝。3、A【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冷战结束后,两极格局终结,世界开始朝着多极化方面发展。选项A符合题意;BCD项都是当今世界暂时存在的局面,但不是世界格局发展的趋势,故选A。【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随着中国、日本、欧洲、俄罗斯等过的崛起,世界在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4、C【解析】依据课本所学,金字塔是古埃及的文明象征,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A项说法错误;汉谟拉比法典维护的是奴隶主的利益,B项说法错误;伯利克里的改革,使得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D项说法错误;古印度种姓制度、西周的分封制两种制度都出现于奴隶社会时期,两者均等级森严,界限严格,这种说法是正确的,C项符合题意;故选C。5、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司母戊鼎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四羊方尊造型奇特,都是商朝具代表性的青铜器,体现商朝青铜文明的灿烂。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6、B【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该岛一向是……荷兰人暂时借居”,该岛指的是。17世纪初荷兰殖民者对中国大陆东南沿海和实施侵略,1662年郑成功成功收复,故B符合题意,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7、A【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已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①④⑤符合题意,选项②多元化、③多形式,不符合史实,可排除;因此只有选项①④⑤符合题意,故选A。8、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九世纪,工业革命正在进行。工业革命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促进城市化的进程,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环境污染,给人类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题干的“面对燃烧造成的遮天蔽日的烟雾,来自国外的旅行者却为它的魅力所倾倒;有钱的英国人更喜欢乘坐蒸汽轮船在浑浊不堪、散发异味的泰晤士河上游览。”说明人们附醉于工业革命成就,忘却了工业革命造成的环境污染。所以B选项符合题意;电力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被广泛使用,故A不符合题意;发展工业必须破坏环境的说法太绝对,故C不符合题意;工业革命成果扩展到全球的说法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9、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向人民解放军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在长江北岸严阵以待的百万雄师,从西起江西湖口,东到江苏江阴500多千米的战线上,分三路强渡长江。国民党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顷刻间土崩瓦解,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延续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故依据题干“1949年4月”“江苏江阴”及所学知识可知,王爷爷受伤的战役是渡江战役。故D符合题意。台儿庄战役是1938年;上甘岭战役是1952年;淮海战役是1948年-1949年,ABC均与题干时间“1949年4月”不符,故选D。【点睛】此题应识记与灵活掌握渡江战役的相关史实。10、D【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描述的是改革开放以后,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生活质量也逐渐提高,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11、A【解析】

依据材料中“基督教”“法兰克王国”“庄园”“大学”“《查士丁尼法典》”“拜占庭帝国”,可知小红研究的主题是封建时代的欧洲,A符合题意;罗马帝国的兴衰只适合后两者的信息,A不符合题意;法兰克王国不是亚洲的历史,C不符合题意;古代欧洲文明涵盖的范围太广,材料主要描述的是封建时代的欧洲,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12、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推翻沙皇专制统治的是二月革命。所以A符合题意,1917年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是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把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打破了帝国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BCD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1)查理.马特改革教会(2)效法中国的制度。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3)都城:巴格达原因:①哈里发掌握国家军政大权,也是伊斯兰教的最高领袖;②《古兰经》既是宗教经典,也是国民必须遵守的法律(答对其中一点就给分)【解析】

(1)第一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8世纪上半叶由查理.马特发起的土地分配制度改革,形成了欧洲封建等级制度,因此封建等级制度是通过查理.马特改革在西欧逐渐确立起来的。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教会在当时拥有大量的土地,神权与王权相互勾结,教会控制了西欧的思想文化,成为中世纪欧洲的最大的封建主。(2)第一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中国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因此日本的大化改新是效仿中国的制度进行的改革。第二小问,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3)第一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帝国,都城设在巴格达。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帝国实行哈里发中央集权制统治。哈里发为专制政体的最高首领,集政权、军权和神权于一身,控制着从中央到地方的军政、税收与宗教三大权力系统,既是帝国最高元首,又是全体穆斯林的宗教领袖。同时全体公民必须遵守《古兰经》。因此说它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是因为:①哈里发掌握国家军政大权,也是伊斯兰教的最高领袖;②《古兰经》既是宗教经典,也是国民必须遵守的法律。14、俄国1861改革、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第二次科技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解析】

通过题中“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角度的要求,可以得知,本题需要我们列举世界近代史中能够表现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促使近代史结束的重大历史事件,如,俄国1861改革、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第二次科技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等。【点睛】注意世界近代史与现代史普遍认为是以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为界,之前为近代史,之后为现代史。15、杜鲁门主义出台;美国和西欧国家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和东欧人民民主国家建立华沙条约组织,两大军事组织建立标志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形成。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美苏主导的两极格局的崩溃。【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于世界第一位,美国欲称霸世界,但又不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